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1篇】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1篇】

时间:2024-08-15 00:54:17

本文试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实际应用入手,分析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所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分析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论述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爱岗的小编阿青给大家整编的11篇小学信息技术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1

现阶段,多媒体信息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育行业中也能够得大范围的使用,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合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创设情境,使他们融入其中,对学习更加有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虽然说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但是若是教学利用不当,就会起到反面的作用,对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都具有严重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多媒体信息技术知识一种辅佐教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不能够将其代替全面。比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将文章完全移到大屏幕中,透过屏幕来讲解,这种方式使得小学生们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在课文的内容中,这种方式就不会将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有极有可能会出现反面的作用。其次,在利用多媒體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强化培养。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资源,这在一定层面上就阻碍了学生们的想象能力的发�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深入文章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会有许多绘声绘色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都会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遐想和向往。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们体会到文章中的美景,这样就能够通过景物来揣摩出作者心中的感受。多媒体信息技术有视频、动画和图片等方式,合理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够为学生们展现出美好的景物,为小学生们创设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在进行《秋天来了》这首现代诗的学习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让学生们观看到秋天的美好景物,让他们实际的感受到秋季的魅力,再充分结合诗歌的描述,通过朗读就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秋天的魅力以及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2.情感再现,让学生们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

小学生这个群体是思想和情感萌发的时期,对一些事物的表达和感觉都不是特别的敏感和深有体会,面对文章中作者描述的事物,他们不能够全部的理解和掌握,他们只能够接受经历过或者能够达到他们理解能力范围的情感。大多数的学生阅历都不够丰富,对文章的理解与作者的实际意图一定会有所出入。但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情景再现,给小学生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够强化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藏铃羊跪拜》这篇文章中,小学生们对藏羚羊是一种频临灭绝的物种还没有确切的了解,对作者呼吁大家对动物加以保护的思想还没有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他们观看关于藏羚羊的纪录片,这样就能够让他们明白生命的重要和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在充分的结合文章的内容,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渺小和重要以及保护动物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3.创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大脑中还没有摄入太多的内容,所以他们的记忆力要高出成年人,但是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让他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背诵课文,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也曲解了背诵课文的目的。所以,就要先让他们对文章有所理解,在通过文章表达的内容和意图来背诵,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背诵的速度,还能够强化他们掌握知识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一进步提升小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文章中表达的内容情景再现,这样就能够促进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比如,在进行《马诗》的学习中,在要求学生们背诵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观看马的清晰图片,使得学生们在图片中定位诗中所描绘的景象,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促进小学生们对这首诗的背诵速度和对这首诗的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教育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和信息化,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具有直观性、科学性和动态性,这能够符合小学生这个群体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范围,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2

最新文章摘要: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就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打破了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分层教学走向深入。

关键词:分层教学;体验成功;启发引导;激发兴趣;充分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如 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就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打破了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分层教学走向深入。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教学”模式,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首先,分层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这里说的分层是指成绩差异的分层,不是人格的分层。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比例分为若干个不同层次(可分为A、B、C三层,比例为1:2:1)。编排座位时按一个优等生带一个学困生,发挥优等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学困生,使他们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为防止分层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学困生增加心理负担,分层前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清分层是一种手段,让学困生有更多的指导机会,培养优等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才是目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以发展的眼光,公正、客观地划分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其次,分层教学必须把握以下五个原则:一是水平相近的原则;二是差别模糊原则;三是感受成功的原则;四是调节控制的原则;五是积极激励原则。

三、分层教学的组织与操作

(一)教学内容分层

把学习水平分解成识记、理解、掌握、应用的层次。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哪些需要识记,哪些需要理解,哪些需要灵活运用,分别实施于哪些学生身上。

对学困生要转化,使之完成教学的起码要求;对中等生要优化,使之对知识理解深刻,对技能运用熟练;对学优生要强化,使之除完成高层次教学要求外,还注重发展爱好和特长。处理教学内容时可以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必学内容体现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学内容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教学内容的伸缩、增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共同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1.制定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调节、导向和控制作用。而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就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如何正确的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普遍性发展需要之外,既要考虑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也要考虑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只有具有方向性的'目标才能给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影响,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好像航行在黑暗中的看不到灯塔一样。我让学生明白了目标的重要性后,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我要挑战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第一步想超过的学生,向他发出挑战,同时,让被挑战的孩子接受挑战,双方同时获得学习的目标。

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教学目标可以分四个层次:

①使学生理解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掌握“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试题。

③通过知识迁移和在计算中寻找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类比推理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④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爱思考的教育。

很显然,①、②是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③是针对较好学生提出的;④则是各层次学生不同程度共同追求的目标。

因此,教师要在吃透教材、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因此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2.问题设计的分层。

不同层次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成功的设计方案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1)根据学生的智商层次设计提问:老师的提问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时要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内容简单思考性不强的问题,应首先让后进生回答,即使后进生一时回答不出,也可让优等生帮助回答后,再让后进生重述,直至正确为止,这样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成功。在后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回答。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例如:多问“有什么?”,“是什么?”,……。对一些思维力度大的较难问题,教师要设置台阶,分层提问,减少坡度来提问中等生,例如:多问“为什么?”,“怎么办?”,……。成绩较好的学生多提需要深层思考、抽象性强、综合指数高的问题,例如:多问 “你还想到了什么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这样安排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言可发,学有所得。

(2)根据学生的思维偏好设计提问:观察力较强的学生多提信息收集类问题,例如:问“你看到了什么?”,……;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例如,问:“接下去会怎样?”,……;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例如,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概括力较强的学生多提总结性问题,例如,问:“你明白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提问:活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需要长篇叙述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回答篇幅较简短的问题,……。

给不同层次及类别的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学生能够在平等交流、互助协作中取长补短,使自己各方面的发展更加全面、平衡。

3.课堂练习的分层

一般情况下,优秀生和中等生对于基础题的课堂提问的反应是最积极的,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困生思考回答,促进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于提高题的提问,教师要上下兼顾,主要让中等生回答,促进他们的发展;综合应用题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勉为其难的,教师要舍得放下包袱,让优秀生作主,让中等生跳一跳。优秀生回答了高难度的问题后,可以让中等生进行复述;中等生解决了提高题后可以让学困生进行复述,同样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在执教“公倍数和公因数”时,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50以内3和4的倍数、公倍数分别有哪些?请分别写出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2)暑假期间,小华、小明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华每3天去一次,小明每4天去一次。 8月1日 两人都参加了游泳训练,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一起参加训练?

(3)暑假期间,小华、小明和小芳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华每3天去一次,小明每4天去一次,小芳每8天去一次。 8月1日 三人都参加了游泳训练,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一起参加训练?

这三个问题代表着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题是基础题,是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内容,教师让学困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顺利解决了问题。第二题,是略带综合性的提高题,教师让全班同学思考后,让中等生进行回答,再让学困生进行模仿,使之同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三题,教师则让优秀生作了解答,中等生复述。这样处理,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在练习中,我一般这样要求学生:一部分基础题,要求全班学生全部会做,做到人人过关,一部分提高题,指定中等及以上的学生做,鼓励学困生做,若学困生做对,可以得到“星”(用红钢笔打的)以资鼓励。鼓励优秀生自主探究具有挑战性的题目。

在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之后,我布置了一些作业:

基础题:2+3○6 8-3○4 6+3○8 5+4○3+6

提高题:5+( )﹤8-( )6-( )﹥5+( )

全班学生都须做基础题,学困生可以免做提高题,基础题全对就可得到与其他同学同样的等级。鼓励学困生做提高题,若能做对,则给予“星”的最高荣誉。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课堂评价的分层

儿童的发展有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采用不同的评价。对A层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便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B层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C层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耀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作业设计的分层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A必做题

⒈星星餐: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7=( ) 7×6=( )

口诀:()口诀:()

5×7=( ) 7×3=( )

口诀:()口诀:()

⒉月亮餐:填上合适的数。

( )×7=427×( )=35

( )×4=287×( )=49

B选做题

太阳餐:想一想,能填几?

7×5+7=7×() 7×7-7=7×()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A类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A类中的两道题目和B类的一道题目。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学有余力那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又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一课时,设计了以下作业:

A必做题

⒈看谁算得都对。

4×8+2354÷9×83×6÷2

⒉春游时,同学们排队射气球,3人一排,站3排,共击破18个气球,平均每人射中几个气球?

⒊宣传牌上左边有4棵树,右边也有4棵树,每棵树上有3个△,宣传牌上一共有多少个△?

⒋动物园里有8只黑鸽子,24只白鸽子,每个窝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窝?

B选做题

智慧宫里的魔术师把一根长16米的彩带,对折以后,再对折,轻轻一吹,彩带都断开了,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A类的四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A类中的三道题目和B类的一道题目。这样,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只要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直接完成,知识的应用较为直接, 重点是让其巩固课堂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而对于学优生,则以提高拓展为主,充分发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提高综合、灵活运用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梳理、完善自己的思路,发展、开拓自己的思维。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有利于全面提高作业质量。

总之,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分层教学之所以能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功到自然成。

虽然分层教学给我们教师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当我们看到学困生向前迈进一步,优等生表现更加出色优秀时,成功的喜悦不禁油然而生。但愿我们的每一堂数学课都能给每一个学生插上一双翅膀,让他们遨游在数学的蓝天上,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3

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体现出任务教学

教学是否成功要看任务设置得是否合理,同时学习任务也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以后,将所要讲述的知识点分成小模块,并分布在每一个学习任务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来达到最终目标。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所制订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心理与学习水平出发,并根据某一实际问题或是生活中的问题出发来提出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在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以后,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制订实施方案。

二、学生要确定课堂问题,明确学习任务

让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只是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然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学习任务进行细化。学生获取知识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并借助一些外界帮助,利用学习资源来掌握这一知识。在学生接受学习任务以后根据情境来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从而来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这样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另外由于学习任务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所以学生想要完成学习任务就需要借助一些学习工具,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才能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并合理运用相关的知识。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创建相应的任务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并及时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疑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能让学生主动探寻,不断深入,并积累一定的资源与信息。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学习方法,这样才会让学生逐渐丰富自己的经验,提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思维与学习方法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出高效的学习环境,扩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习的方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可以看出,学生通过相互合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能扩展学生的固定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每一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将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汇总以后,制作成幻灯片。另外,教师还应当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掌握任务驱动教学的进度与方法,并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师要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让每一个小组推选出一名成员来讲述所制作的成果,然后由其他同学提出相关看法,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能让学生更加明确任务学习的途径,同时还会让学生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还会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前言 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信息、信息技术不

社会需要信息技术,教育也需要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需要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而且更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服务教育、提高教育水平。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称之为信息技术教育。

各地学校对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执行情况不一,很多学校将其理解为新添的一门独立学科,更多的学校由于经费短缺、没有电脑室等硬件和资金的问题,甚至是没有专业电脑教师的原因,而将信息技术教育落了下来,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的起步非常艰难。有人问: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怎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一些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5

键盘是基础的输入工具,要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第一步当然就得从掌握键盘操作开始。但是,对初学的小学生来说,与简便、“听话”的鼠标比起来,键盘简直就是“复杂”与“别扭”的代名词。加上每周仅一节的课时安排以及学生课后练习的缺失,往往使得键盘教学收效甚微。如何突破这一瓶颈,促进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快速提高?在此,我结合近些年的键盘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键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一、 不需太早,选择合适时机入手,可以事半功倍

目前,福建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把三年级作为起始年级,个人对此比较认同。因为,三年级学生在手的生理发育上才基本达到当手指归位时对主键区上的各个键容易触及的要求;其次,这时英语课程也已开始,学生对主键区上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也已不再陌生,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对学习键盘的畏惧感;再者,与此时语文科刚开始的短文教学配合,让学生在实际的短文应用中认识学习键盘的意义,并且熟练指法,这样再合宜不过了。

二、 重视键盘分区教学、明确学习目标,减轻学生畏惧感

键盘上有一百来个键,乍看之下,让没学习过键盘的成年人也难免心生畏惧——更何况是几岁大的孩子?通过教师对键盘分区的重点教学,让学生对键盘的各个键区的功能划分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了,也就不那么怕了。其次,教师必须告诉学生:主键区的操作在电脑应用中最基本、也最重要,只要熟练掌握了主键区的操作,就能用它来进行今后电脑的`大部分应用!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明确的近期目标,思想上引起了重视,畏惧感就能有效减轻,同时主动性就能得到发挥。

三、 多策略突破指法难点

1、实际投影演示,突破手指摆放与击键难点

电脑教室中有配投影的,教师也轻松,只要直接把手指的摆放以及击键的过程实际演示给学生看,再直观不过的了。即使像我的电脑教室中没配。我也是宁可多花些时间,把学生带到有投影的教室去,边看演示,边让学生在课桌上模拟操作,然后再带回电脑教室继续上课。这样看似繁琐,但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因为,学生的操作准确率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基准键教学多方式强化,突破指法规律难点

⑴ 教师向学生说明归位到基准键对于提高输入速度的意义。

⑵ 让学生按顺序背诵8个基准键的位置,形成顺口溜(A、S、D、F、J、K、L、;)

⑶ 教师让学生思考“G”和“H”这两个键怎么办?从而得出左右手食指各多管一个键的指法规律。

⑷ 出示基准键这行“A”——“;”这十个键的卡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按键位排序。

⑸ 学生两两互考,熟练基准键这行的指法,领会指法规律。

3、运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上、下行键的学习

由于在基准键那一行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主键区大致的指法规律。因而,不需要再花过多的时间来向学生讲解上、下行指法的要领。而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上、下行键的学习。这样既能保持上、基准、下这三行的整体性。又能防止练习单行时键数不多所带来的枯燥感。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机会。具体教学策略有以下几项:

⑴ 在教材处理上,可以把原本分开的上、下行键各一个课时的内容合并为两个课时的一个整体来教学。第一课时安排初步掌握,第二课时争取形成技能。

⑵ 对以往学生容易出错的几个键的指法进行提前预防,重点练习。这几个键是“R”与“U”——两手中指较长,因而喜欢“多管闲事”;“C”——这个键被遮住了,看不见,用正确的中指弯下去不放心,所以改用错误的食指;“B”——大拇指离它近,本该是左手食指的事又叫他代劳了……

⑶ 键盘上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位置看似杂乱,其实又似乎有些规律可循。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在键盘上进行指法的练习。要求学生注意指法的准确性而不强求速度。经过这样的多次练习后,多数学生能够凭借手感记住各个字母所在的位置,课堂效率大大较高了。

四、 多频次、多方式练习,形成技能

1、小学阶段的键盘教学在教材上只安排了寥寥几个课时。而小学信息技术科的课时安排每周只有1节。这对于键盘输入这个小学阶段极为基本和重要、需要连贯训练、反复练习的教学内容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加上多数学生课后练习的缺失。使得每节信息课上安排一小段时间进行练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中寻找一小段恰当的时间安排学生练习,比如说预备铃响后到正式铃响之间、新课内容完成后到下课之前的空余时间等。

2、采用多种方式练习

如果采用单一的训练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产生腻烦情绪,更何况是本就枯燥的键盘练习呢?因此,要想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并维持这种兴奋,就更需要教师多动脑筋,学会“想花样”。

⑴ 以输入中文来促进指法熟练。相比较而言,学生喜欢输入中文的内容,这也能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实用性相吻合。既然如此,教师可以适当改变教材安排的先后顺序,把教材中中英文输入的内容提前到前面来教。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完英文输入后就可以迅速进入中文输入的学习,后续的练习时间又长,又可以在亲切、熟悉的母语环境下进行,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英文输入的枯燥感而同样达到熟练指法的目的。

⑵ 学生两两互评练习。以这种方式练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两人争执不下时可以请别的同学或老师来判定。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⑶ 借助打字软件来练习。优秀的打字练习软件具有完善的功能、美观的界面、模拟的情境。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练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⑷ 通过比赛来练习。比赛是一种能够迅速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赛的形式可以是借助软件,也可以是教师当“老板”,学生当“秘书”的“听打”。还可以是背诵语文课文中的某小段的“默打”等。

五、 充分发挥“助教”的作用

学生的键盘操作水平差异很大。这其中水平高的学生已接近了老师,而水平低的学生可能连手的放置姿势都还没掌握好。这类学生如果都由教师一对一地辅导,工作量太大,时间上也不允许。既然这样,放着那些水平高的“助教”不用,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要注意以高的标准来要求这些“助教”,如鼓励他们实现盲打等,以促进其“执教”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 慎用打字软件中的游戏功能

游戏总能吸引人,对小学生来说,这种吸引力更强。但在以往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尚未巩固起来的指法习惯往往经不起打字游戏的摧残。因为,当学生指法尚未形成定型时,为了赢得游戏的胜利,目的性不够明确、自控力差的小学生是不会为了强化指法定型而去始终保持正确的指法的。

为此,在键盘教学中要选择让学生练习打字游戏,我认为要至少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一是练习打字游戏的学生教师已经确认他指法定型了。通过打字游戏,可以促进他的正强化。二是当学生未形成指法定型前,练习打字游戏的话,旁边要有个“助教”,能够及时对他进行监督,纠错。这样,通过游戏的刺激以及同学的帮助,他的指法定型也能形成。

以上就是我对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键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键盘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不仅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所以,作为信息教师的我还应当积极开动脑筋,注重教学设计,继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高效地完成键盘教学。

信息反馈,检查质量 篇6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注意信息的反馈和适时进行考核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理论题、有框架的作业设计模式来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或根据学生回答和作业设计所反馈出的信息,分析学生接受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重点地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对教学的进度、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依据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这样的信息反馈,既检查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摸索清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沟通信息、了解需求,必然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7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主要体现在课前的准备阶段以及课堂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应用

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增强语文学科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在备课中的应用

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以及其他各种资料。小学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可利用互联网搜集各种教学资源,汇编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教学方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优秀的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进行课文《小小的船》的教学时,可在网上搜索各种相关教学资源,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参考优秀的教学设计,然后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一份精美的教学方案。

二、在课堂上的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等特征,一方面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另一方面也启发学生思维的发散,为课堂注入新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进行《小小的船》的教学时,语文老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课文中的情景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或是找到相关影像资料并剪辑好,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带着课文去观看视频,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方式性相对于传统教学很新颖,学生乐于学习。

2、突破重难点教学

任何学科都有重难点知识,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传统教学模式下,重难点教学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或黑板的板书来进行,这种机械而单一的方式略显单调而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大大有助于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七子之歌》的重难点是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搜集那些富有感情的朗读作品,并附以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逐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拓展学生的视野

课本的教学资源毕竟有限,小学语文老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并整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素材,提供给学生观看,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发散他们的思维。比如,在学习《秋天来了》时,可在网上搜索一些相关的文章或诗歌,让学生阅读,开阔视野。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游戏导学,提高学习效果 篇8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例如:计算游戏、拼图、简易加法、赛车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使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9

摘 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在无形中随时处于信息共享的状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在教学活动中,也有很多学校引入了信息化教学技术,并将其加以广泛运用。采用信息技术方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劣势,城市里的孩子一般在家庭资源方面比较有优势,很多已经上六年级的农村孩子还从来没有见过电脑,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农村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信息教育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小学信息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1.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信息教学的认识及观念存在偏差。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在老师看来,信息技术课就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面,将教学提纲跟学生说一下,便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是直� 信息技术教案应该注重怎样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才能让学生把上信息技术课当成一种乐趣,进而学好信息技术。笔者建议信息技术老师完全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上机操作,这样学生一定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2)对老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培训是一片空白。当前,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学生对信息技术明显感到厌倦。学校每年都开展大量的其他课程培训,但信息技术教学培训却非常少。因此,笔者建议学校应该抱着对老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每学期都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培训,久而久之,会有很大收获的。

2.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补救措施

(1)教师应制订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性都比较好动,并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制订适合他们的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应当灵活、新颖。可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要领。由于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具体化,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应注重实践教学。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理论基础后

关键词:小学教育论文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要领。由于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具体化,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应注重实践教学。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理论基础后便开始上机练习,只需要告知学生主要的操作要领,应注重对他们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让他们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接收、传导的具体方式及整个流程及计算机的操作要领。

(3)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多进行创新教学,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比学赶超”,共同进步。要形成这样的学习氛围,可以鼓励表现好的学生积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及心得,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先进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后进生,让他们在无形中学到更多知识,有利于“比学赶超”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4)制订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由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本身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建立起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当发现学生有些进步时,应及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通过积极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考试、提问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真总结考查结果,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鼓励。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也不要过度责怪,应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促进其更好地学习。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信息教学水平,需要我们每位老师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和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为他们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10

1信息素养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该技术的飞速进步,使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依赖,并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当中。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信息的泛化,受到多元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一些道德因� 总的来说,信息素养包含三方面内涵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指的是人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信息能力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信息道德则有着更为广泛的覆盖面,针对的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规范性。可见,信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与道德素质,而新时代对于人才的界定有着新的标准,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的一项指标,从小培养也就体现出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就直�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

信息素养并非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化的德育教育,因此教育的养成是一条漫漫长路,且任重道远。小学生正值接受教育的基础时期,也是打好人生发展之基础的重要时期,教育内容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同时对于其未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2.1通过信息氛围的创设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意识的培养将直接作用于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追求信息的自觉性,提升信息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力。对此,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互联网的优势性魅力,使学生能够看到信息世界当中的缤纷色彩。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网络并不陌生,但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显然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来有效处理各类事务,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教学应当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比如可以以贴近小学生生活为立足点进行教学,设置教师信箱等栏目,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分析能力。

2.2以“寓教于乐”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小学作为教育历程的最基础阶段,决定了信息技术学科亦是相关技能与知识教育的起步阶段,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体现,在与是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和检索,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编辑与上网能力,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生成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利用网络服务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最基本目标。本文认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尤为明显,并且认知水平决定了只有寓教于乐,才能有效激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打字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教学效果,而类似于“金山打字通”这种打字游戏软件的应用则能够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打字的要领。衡量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是否能够高效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检索。本文认为对于这项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除了进行基本的操作教学之外,还要积极强化对小学生搜索内容的引导,以保证所有的知识均能够切实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的帮助为宗旨。另外,当前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最明显体现就是信息技术交互性的优势,各种交流软件的应用已经普及,培养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意义重大。对此,教师应当重点引导学生在特定的适合儿童上网聊天的软件当中进行信息交流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处于健康的环境下。

2.3灌输“文明用网”思想强化学生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具有着极其广泛的覆盖范围,当前的互联网当中充斥着诸多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均起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中筛除糟粕,保留合理价值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成为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举措。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大对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使小学生认识到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大力培养小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安全意识,通过“文明用网”理念的灌输来强化学生的信息道德建设。

3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能力与道德三个层面,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在很大意义上体现于此。因此,教师进行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应当紧密围绕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确保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护航,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11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板书教学,使得教学效率大大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也逐步增强,对于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也能够达到运用自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但是也应看到,一些教师对于信息化手段的认识仍存在不足,对于信息化设备的利用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板 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小学配备了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而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些设备的利用率不高,致使设备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教学手段仍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另外,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没有将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得信息化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中照搬教材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信息化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期能够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推动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能够有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效率,以更为丰富的展示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个更加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新奇事物具有先天的好奇心,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应从教师的思想认识、教师设计、信息化设备的配备以及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的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1.转变思想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应用关键在于教师的认识,信息化教学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上,还体现在现代化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上,如何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思考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想,紧随时代的步伐,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以发展的视角了解和关注国内外教育动态,汲取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并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使之为教学活动服务,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和完善教学设计。当前,网络及各类应用软件将全球连接为一体,实现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语文教学大纲,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搜索与选择,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例如,古诗词作者的简介、社会背景、诗词意境和名家解析等,借助信息化手段展示诗词中所传递的意境和思想,如视频、音乐、Flash动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直观的视觉教学体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语文备课小组应鼓励和提倡教师采用信息化技术用于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信息化水平。同时,教师之间应共享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和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配备齐全信息化教学设施。信息化教学设施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前提。学校应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加速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努力营造一个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不断创新和拓展教学新方式,使信息化教学成为主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利用信息化设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允许学生使用和操作信息化的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操作的正确性,避免学生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在家庭中已经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微信、QQ群或者微博的方式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教学内容设计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辅导的效率,使信息化教学贯穿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再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加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分享搜索到的信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分享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5.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课题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学信息化的关键。当前,学校普遍缺乏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评估和培训,而面对日益严峻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较大的教学压力下进行信息化技术学习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有必要针对教师信息化能力进行评估和培训。学校可以从整体和个体出发,了解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然后结合学校信息化环境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例如,在信息化项目完成后,开展设备操作和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设备操作能力。同时,为增强教师的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可以采取校际合作或校外专业机构培训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四、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水平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转变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与时俱进,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婉丽.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2]姜文英.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7):51-52.

[3]陈华芳.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灵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126-127.

[4]李欣.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