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本土元素论文
时间:2019-07-20 21:53:25
文艺走出为政治服务的圈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出现了“乡土美术”等创作流派,他们在创作中大都引入了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借鉴、模仿西方元素,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初期采取的策略。因此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大都是从西方元素的模仿上进行探讨的,忽略了其本土元素。其实,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元素表现的也很明显。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元素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以及中国当代艺术中表现出的与西方现代艺术趋同的图式。但任何艺术家都深深扎根于其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离不开他成长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本土元素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体现也是很明显的,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从另一层面来说,中国当代艺术中使用本土元素也是一种策略,表面上看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本土元素是对西方文化扩张采取的一种自卫策略,其实是全球化的产物,这可以用中国当代艺术家运用本土元素创作的艺术作品获得的国际声望来证明。
王广义:中国特定时期政治化符号
中国元素最早出现在政治波普艺术中,中国波普艺术的最早示范者及典型代表人物是王广义。他敏锐的领会波普艺术的实质,用幽默的方式解构对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使当代艺术充满了政治趣味。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里,引用文革中流行的斗争姿势作为表现符号,把文革时期工农兵宣传画的形象与美国的可口可乐等商业文化符号组合在一起,是大胆的尝试。中国当代艺术中借用文革时期特定的政治符号,使中国的典型符号更为凸显,也迅速得到了西方的认可。
《大批判》系列使王广义完成了现代艺术家向当代艺术家的转换,实践了全新的艺术图示,将两种相悖的艺术图像并置在一个画面中,引发了对现实文化的反思,产生了幽默、讽刺的效果。虽然在形式上还是借鉴西方,但内容却结合了中国实际,形成本土化的创作图式。王广义的艺术图式经过了几次转变,文革时期的工农兵图式是他较为稳定的图式,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使他找到了中国当代艺术与本土元素的契合点。
2017年王广义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使用本土元素的看法,他认为当代艺术源于西方,中国当代艺术基本上属于二手货,大都是对西方艺术的拷贝。他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艺术家应该有一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必须是艺术家的生活经验及与这种经验相关的文化资源,《大批判》系列中的工农兵图式就是来自社会主义的视觉经验,这是他最熟悉的创作材料。也即是说,王广义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作,是否要与西方艺术接轨并不重要。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寻找本土元素,找到了本土元素与当代艺术的契合点,使他的艺术本土化,也因此为他赢得了国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