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压力
时间:2019-02-20 15:23:17
它是大学生在经过几年的公共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或者通识教育、通才教育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知识组合的一个过程,完全不同于以往总体上属于被动接受式的课堂学习,其学习的放大效应远远高于课堂学习,一般来说,写好一篇毕业论文不亚于甚至高于修习一门课程的学习意义。
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来促进大学生熟悉并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完成这样的任务,首先需要大学生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其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写作。然而,按照学习规律,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应该在最后一学期完成,这一时段基本与本科生找工作同步,大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还要花费不少精力去找工作,尤其在面对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就业难度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常常无暇顾及或者根本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导致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很难得到保证,有些大学生甚至抱怨毕业论文影响了其求职,论文抄袭、买卖行为时有发生,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提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这种情况下,学校与教师对于论文答辩的要求难免会放松,结果原本就不高也不可能高的淘汰率进一步降低,通过率往往接近于甚至就是100%,学生几乎没有被淘汰的压力。那么,怎样解决大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轻视和放松这个问题?通过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综合素质的关系,进而提高大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的程度并合理支配时间的这种自律机制,对于促使大学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之间关系的作用,虽是根本性的,但却是缓慢的。
强化他律机制,是指增加答辩风险与压力。由于答辩的淘汰性压力近乎为零,因此需要寻找其他非淘汰性压力替代淘汰性压力,以保持答辩压力不减,从而有效促使大学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以保证论文质量。非淘汰性压力在哪里?它需要什么样的机制保证?显然,大学生的普遍担忧正是他们的压力。而答辩者都担忧什么呢?在答辩过程中尽量不要太难看,希望评委能够给予照顾。可见,在论文答辩的通过率接近于100%的前提下,增加答辩难度,是非淘汰性压力机制的取向。
非淘汰性压力机制
(一)增加答辩资格审查关
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是论文所阐述的主要问题,文字、格式等属于论文最基础的部分。但是,如果有一批甚至一大批论文在文字、格式方面存在严重的错误,宝贵的答辩时间陷入纠正文字、格式等这些非论文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中,将大大降低答辩的价值。而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甚至有的学生在文字与格式方面恶意出错,以转移、减少答辩时评委对于论文所讨论的主要问题的关注。为了避免论文的文字、格式错误对于答辩的不良影响,应该在论文写作前提供一篇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样式,即样式性指导与要求,比表述性指导与要求更感性,更有利于学生有规可循。对于格式,强化规范性要求的明确性。具体而言,要求提供能够单独使用、具有自含性的摘要;指明正文中的描述性评价即事实判断与价值性评价的区别,即不论是第一手还是第二手资料,必须注明出处;有比较才有鉴别,要求要建立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立论,以增加厚度;要求文后与文中的参考文献排序相对应,数量相一致。做好上述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对于学生是较大的压力。
(二)增加答辩次数
增加答辩次数,由原来的一次答辩增加为三次答辩,在保持通过率接近100%的前提下,把一次基本通过或全部通过变成分批通过,每次通过约1/3,事先确定并公布三次答辩的时间间隔,并且每次在答辩会场标明答辩批次,以促使学生产生力争早一批通过答辩的动力。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确实缺乏普遍的约束力以及即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