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秘 > 文秘知识 > 规章制度 > 原料仓库管理制度通用12篇正文

原料仓库管理制度通用12篇

时间:2024-06-15 14:40:29

为了使原材料的管理规范化,保证原材料的完好无损,应制定规范的原材料管理制度。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细致的小编征途帮大家分享的12篇原料仓库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原料仓库管理制度 篇1

一、目的:

为了健全公司仓库财务管理,防范仓储业务中的差错和舞弊,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特制定本内控管理制度。

二、管理工作范围:

外购及自制存货的收入、发出、保管。

三、管理原则:

(一)货随单走,所有出入库必须有相应的出、入库单,单据必须有相关经办人和审批人的签名;

(二)帐单相符,仓库保管员依据出、入库单记帐,每笔帐必须有单可查;

(三)管理权限,仓库出、入库都应按照流程,由相应部门指令进行;

(四)货物发出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四、出、入库工作流程:

(一)外购存货入库流程

1、外购存货到达公司后,由保管员指定放置于仓库待验区内。然后,保管员根据发票、发货单及相关单证进行到货验证。验证的内容包括:品名、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数量、包装状况和合格证明等。

2、经验证合格的,保管员报质检部门或相关责任人检验。经验证不合格的,通知采购人员进行交涉或办理退货。主要材料和辅料由质检部检验,包装材料由陈金水检验,五金材料由周勇检验。材料经检验合格,检验人员填写验收报告(表样附后)。保管员开具入库单,检验人员须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若相关的检验负责人不在,应当先不办理入库手续,等检验合格后再办理入库。

3、材料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存根,二联交财务部,三联仓库员保管联。填写时应当连号填列,并且三联复写,字迹要清晰,不得涂改。存货名称和规格的使用要规范,须采用全厂通用的名称和规格。财务部依据入库单和供货单位发票付货款或冲销预付款。保管员对经验证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并将待验区内的货物转移到库内合格区存放。

(二)产成品入库流程

1、生产部门将检验合格、包装完毕的产成品填制产品入库单,到仓库办理产成品入库手续。库管员应检查、核对产品的品名、型号、数量等是否正确、规范以及外包装是否干净,入库单是否加盖质检部合格章等,符合要求的方可入库。

2、入库后库管员应及时在帐上记录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数量、保质期和入库日期以及注意事项。

3、对于特殊规格的产品,保管员应当按生产计划核对产品规格、数量等要求,对于数量超过计划10%以内的,准予办理入库手续。超计划10%以上的,需有销售总监签字方可办理入库。

4、产成品退回办理入库时,保管员应当仔细核对退货单中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出厂日期(或产品批号)与产品是否相符,相关负责人的审

意见和流程是否完整。对符合规定的产品应立即通知检验人员检验,对检验合格且包装完好的'产品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的产品移入不合格区,建议返工处理的通知车间提取产品作返工处理,返工处理后按正常产品入库存手续办理。对建议报报废的产品填写“不合格品处置报告单”,并办理相关手续。

(三)材料出库流程

由生产部填写出库单,一式三联,一联存根,二联交财务部,三联仓库员保管联,经相关责任人签字后,至仓库办理出库手续。保管员根据审核无误后的出库单,办理材料出库手续,并登记保管账。 (四)产成品出库流程

1、销售出库,由销售部门出具发货通知单,发货通知单一式五份,财务、仓库、客户各一份,销售部门留存两份。仓库保管员依据发货通知单,准备发货。销售人员应当进行发货复核,保证发出商品名称、规格、数量相符,并且外部包装良好。商品发出后,保管员在发货通知单上签字后,按发货通知单逐笔登记保管账。财务部依据发货通知单和客户资料向客户开具发票,收货款或冲销预收款。

2、非销售出库,由领用部门开具出库单,依次由领用人、领用部门负责人、销售总监签字后,由仓库保管员办理出库手续。

五、存货贮存

仓库保管员应保持库房的整齐、清洁,对库存产品应做到防火、防鼠、防虫、防潮、防尘等防护工作。每天应进行不定时的巡查工作,并作好巡查记录,发现不良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并采取合理措施。

货物摆放应合理有效地利用库房空间,划分码放区域。库存产品应分类、分区存放,当情况所限必须混放时,则应使产品的标识说明朝向外面,并按生产日期或产品批号的先后顺序码放。

六、存货盘点的相关要求见盘点制度。

七、违规处罚

(一)当保管员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处以5元罚款:

1、各项表、单填列不规范,金额不正确;

2、因为记账不及时,在盘点时出现数量差异;

3、发货时未按照先进先出原则;

4、未按规定进行仓库巡视和记录;

5、出现货物收发错误。

(二)由于个人原因,存货保管不善或货物收发错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损失额的20%~80%进行赔偿。

原材料管理制度 篇2

1 库房管理人员要了解所管理物品的安全知识。

2 原材料要分类摆放、稳固、高度要适当。斜靠放的材料要有安全角度,垫物平牢,要留有安全通道。

3 搬运有刃口、倒刺或有油的材料要戴手套,要根据材料的。重量和体力的强弱进行搬运,不要在不稳、光滑有油的物体上行走。

4 两人以上人员一起搬运时,要互相配合,步调一致。用电瓶车运输时要放稳、牢固。

5 放材料的货架要牢固稳妥,摆放要上轻下重,上小下大,放置在货架上的材料不能露出货架。带尖、易弹的材料要包扎好防止扎伤人。

6 库内要有充分照明,不得乱拉临时线。

7 使用吊车或起重设备时,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8 要定期检查各类材料的放置是否符合码放规定。

9 本规定适用于除供应部门以外其它各单位材料库。

材料管理制度 篇3

1、原材料进厂入库,仓库管理人员应检查包装物是否受潮、破损,产地、日期等严格把关。

2、合格的原材料入库后填写库存入库卡,包括名称、来源、编号、到货日期收入量、发出量、结存量、经受人应记录收发情况。

3、存放区应保持清洁,应分类、分区按批存放。

4、原料在流转中应严格秤重计量,由发、领双方共同签字。

5、原料保管做到科学保养,搞好清洁卫生,及时检查安全、通风、防潮消防器材及安全标志等设施。

6、对变质、过期原料应及时处理。

7、积极做好防火安全工作,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8、现场7S管理:

整理:将仓库有用和无用物资区分开。对于有用物资在规定区域摆放整齐。整顿:将无用物资移出仓库或加以处理,以便腾出宝贵空间,更利仓库管理。清洁:做好有用物资及场地保洁工作。

清扫:将清洁后脏物打扫出仓库。

素养:加强自律,爱岗敬业、有责任心、安全及服务意识强。

安全:管好仓库门前禁烟牌,消防设施宣传警示牌,做好仓库防盗、防腐、防台、消防安全工作、注意装卸搬运安全,严禁外人吸烟入库。

服务:树立“上级为下级服务理念”,做足为相关衔接部门服务工作。

档案管理制度原则有哪些 档案管理制度的范本 篇4

特点

合同档案除具有一般档案共性外,还具有以下3个独有的特点。

突出的依据凭证性

依据凭证性,是合同档案最突出也是重要的特点,意思是说依法订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变更以及权利义务的转让、终止、违约、责任等等,都必须完全地、唯一地依据合同档案,否则,就要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于具有这一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同档案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点特点需要引起广大经营者、管理部门以及档案工作者的重视。

形式与内容的规范性程序较高

合同要对当事人有法律的约束力,其自身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许可性,即对于合同本身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了特定的形式,不具备法律所要求的特定形式,该合同就不具有法律效力,视为无效合同。

在诉讼中,要证明一个合同法律效力的成立,就应当以法律要求的特定形式去加以证明。而在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发生的“证据灭失”问题,原因正是对合同形式与内容的规范性要求不甚了解,以致在收集、保管过程中缺失了合同档案的若干组成部分,造成合同档案法律效力的部分乃至全部的丧失,导致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时效性强

时效是一个法律术语,指时间在法律上的效力。时间本身就是一种法律事实,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合同法》《民法》等许多相关法律对在合同的要约、承诺、履行以及争议解决各个不同阶段内合同的效力以及当事人各种权力、义务的存在与消灭等均有所规定,可以说时效性特征贯穿于合同始终。

基本原则

1、合同档案管理实行网络管理体系,由公司合同管理组集中统一管理,以确保档案完整、完全和有效利用。

2、合同管理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整理、保管公司所有合同文档,并负责监督指导各业务分公司、各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

3、各业务分公司、各部门应分别建立健全合同文档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体系,并确定一名专门人员负责合同文档管理。

范本

(一)、要明确一位副校长分管档案工作,应建立综合档案室合和建综合室档案专柜。配备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爱档案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二)、要将档案工作和档案上等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分管领导和档案员工作职责;纳入教职工范围和考核奖惩制度。

(三)、档案人员的主要任务:

1、负责单位文书、教学、教育、会计、后勤材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统计、利用和鉴定销毁工作。

文书档案:是指学校党、政、工、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教学档案:是指学校及教师个人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教育档案: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会计档案:是指学校的财务工作中形成的帐、表、凭证等材料。

后勤档案:是指学校的基础建设、生产、科研等方面形成的材料。

2、凡学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由各部门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3、学校综合档案的归档时间:文书、会计档案材料每年四月份进行立卷归档;教学、教育档案材料每学年结束后立卷归档。后勤档案和设备、仪器档案材料均在工作结束后和设备、仪器安装试用后立卷归档。

4、学校档案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个保管期限。

5、卷内文件应齐全完整。收文应有正文、附件、办理结果;发文应有定稿、印本、附件;来往文书应有请示批复;处分材料应有综合、旁证、个人交待和处理结果。

6、卷内文件排列要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印本在前、底稿在后;批复在前,请求在后。各类案卷均要填写卷内目录。卷内文件要编写张次号。归档的文件材料字迹清楚,纸质优良、签署完备。不准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书写,并拆除卷内金属物。

7、案卷装订要整齐美观。标题一般应有作者、问题、名称,能反映卷内文件内容,政治上无误,文词上简明确切。封面要用毛笔正楷字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洁。

8、文件材料归档后,档案人员应本着便于保管、方便利用的原则对案卷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编目、登记和统记,做到排列有序,并按年代和保管期限编号。

(四)、综合档案室要做到有专室、专柜、专(兼)职人员负责,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虫蛀、防鼠、防潮等“五防”工作。

(五)、借阅制度

1、外单位人员查阅本校档案必须持组织介绍信

2、严守档案材料机密,不准随便转借档案。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录和复制。

3、爱护档案,不得拆卷、涂改、撕毁、圈点、划道、拆叠等。

4、经批准摘录的材料,要经档案室工作人员审查。证明性材料,必须校对无误后盖章。

5、外借档案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并向档案人员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借出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七天,超过时间另行办理手续。

(六)、档案工作人员要熟悉档案,了解需求,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档案室应根据工作编制大事记、组织沿革、基本情况、数字汇集、专题概要及综合档案室简介等有效的检索工作和参考资料,为提供利用档案创造条件。

(七)、学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学校综合档案室应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有关档案鉴定的规定。认真做好档案的鉴定工作。对超过保管期限,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可提出销毁意见,并填写销毁清册,报本单位领导和上一级档案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销毁。销毁时应指定二人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防止失密。

守株待兔课文原 篇5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cuān)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抹黑”探原 篇6

“抹黑”一词当代较为流行,尤其在海外“抹黑”成为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特定词,比如港星周润发在美国被人抹黑、为彭定康贴金的电视片《末代港督》对诸位爱港人士的抹黑,以及台湾选举中的抹黑等,“抹黑”成为损人脸面的另一种说法。据《汉语大词典》、《古今俗语集成》的解释,“抹黑”的字面义是涂抹黑色,一般引申解释为丑化的意思。《汉语大辞典》等书都引证了当代几位作家对“抹黑”一词的用法。但丑化他人或自己为何用“抹黑”来比喻,抹黑的原始含义是否即为丑化,“抹黑”又是怎样发生词义转换的,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民俗语言问题。

一、黑色崇尚的历史传统

从色彩学上看,黑色是量度值最小的颜色。中国古人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界定“黑”之本色,《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黑)是一个象形字,表示柴火熏烤之后留下的烟垢的颜色。色彩本身无所谓意义,更没有正与邪、贵与贱的分别,色调虽能引起人的一定程度的生物性反应,但作用于人的更主要的是文化的反应。人们常常基于某种文化观念利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好恶之情,赋予色彩以生命,因而色彩在不同的历史社会与文化环境中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

从考古学与人类学的材料看,在原始居民的观念中,黑色往往具有某种神性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过黑色魔力的崇拜。(参见日人吉田桢吾著《宗教人类学》)

在人的身体上涂抹黑色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巫术礼仪,它的原始意义是驱邪祈福、是求吉的象征。所以说在抹黑这一民俗行为的原始底蕴中并没有丑化的恶意,它之所以在后世出现转义、成为贬词与主流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具有相当的关系。

中国曾经有过黑色崇尚的历史传统。对黑色的崇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仰韶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时期曾出现了较大量的黑陶器皿,因此龙山文化又被称为黑陶文化。“抹黑”这一民间传承俗语在其原始底蕴中并没有丑化的恶意,它之所以在后代出现意义的改变、成为贬词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具有相当关系。

夏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第一个部落国家,它直接继承了尚黑的原始风习,并着意将黑色上升为国家的标准色,将其视为夏朝文化的外部表征之一,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尚黑的服色制度。所谓服色即王者的车马、旌旗、衣服所选择采用的颜色,它是文化意识的礼仪化表现。

夏商周的服色观念与秦汉以后的服色观念有着根本的差别,前者起源于原始部族的民俗传统,后者主要是阴阳五行生克图式支配的产物。夏朝服色不仅能从夏代文化遗存中得到一些证据,而且先秦文献中也有明白的记述,“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礼记•檀弓上》)。夏人以黑色为贵,丧事在昏黑的夜晚进行,征战乘用黑色的战马,祭献用黑色的牺牲。丧事、兵事、祭祀为上古社会的重大事件,在这些神圣的场合,是一定要用本部族最崇尚的色彩。

夏人的黑色崇尚虽然在夏政权覆亡之后逐渐退隐,但它在一定时期内仍有着明显的影响。周人虽然尚赤,可赤黑之间差别并不分明,不近平民冠、婚大礼,服“缁布冠”、乘“墨车”(《仪礼》卷三、卷四),而且周天子在冬季也要“居玄堂”,“乘玄路(辂),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礼记•月令》)。周人对黑色习尚的传袭,既体现了周文化对夏朝礼仪文化“兼用”的包容精神,也是周人对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夏族文化风习的习惯性接纳(据专家考证夏禹出自戎羌,戎羌之后的姜姓部族与姬姓周族有长期的耦婚关系)。同样,起于西戎的秦人在立朝之始,就宣称“方今水德之始,……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史记•秦始皇本纪》)。这固然是五行生克观念的需要,同样也潜隐着秦国百姓对戎羌旧俗的眷恋。直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夏族后裔匈奴人刘曜在定前赵国号时仍宣称“牲牡尚黑,旗帜尚玄”(《晋书》卷103)。这与秦人具有类似心态,黑色源于部族信仰,五行不过是其外在的附会与包装罢了。中古之后,在主流社会中黑色崇尚逐渐衰微,历朝帝王均以黄、朱等为正色,处于五色之末的黑色开始有了等而下之的贬义。黑色地位的变化也可能与佛教的大规模传播有关,佛教不仅崇尚金身,而且在佛经中常将黑色与罪恶相联系,如以黑业称恶业,所谓“法云垂荫,光破黑业”(唐•独孤及《毗陵集》十三)。佛教中的地狱也多冠以黑名,有所谓黑沙地狱、黑绳地狱等。

这种自史前发生、夏代系统化的尚黑信仰,虽然在中古之后的主流社会中逐渐消解,但在民间社会,尤其在戎羌后裔中得到持久而强顽的习用与传承。这不仅因为它曾经是国俗,更重要的是它本来就是民间的传统。

二、“抹黑”的民俗含义

尚黑习俗,在民间主要遗存在人生礼仪与节日庆典等民俗模式之中。脸面可以说是人体的第一部位,珍重脸面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露脸”与“丢脸”就成为关乎个人或群体荣誉的大事。“抹黑”的主要身体部位在人的面部,朝脸上抹黑在民间传统中表达的是一种善意的祝愿,是给人们的脸上添彩。“抹黑”这一具体习俗起于何时,殊难考定,但它源于黑色魔力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黑色在这里代表的是喜庆的色彩。在鄂东英山谁家添了贵子,谁家的长辈就成了“抹黑”的对象,这种抹黑行为在那儿称为“打喜”,主人被抹了大花脸,还高兴地给人倒糖茶。鄂东在魏晋时曾有大批蛮人迁入,号称五水蛮,五水蛮为巴人廪君之后,巴人属戎羌系统,所以说鄂东“抹黑”风习有着非常古老的渊源。

在戎羌故地甘肃天水、青海大通的婚俗仪式中有“闹公婆”的习俗,“闹”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公爹脸上抹锅墨子,以祝福取乐(《青海风俗简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山东无棣婚礼中“闹婆婆”,客人朝婆婆脸上抹锅底灰,婆婆高兴,抹得越多,说明越有人缘(《山东民俗》,山东友谊书社,1988)。河南驻马店也有同样的抹黑习俗。

在人生礼仪中尤其是在婚礼中为什么要给男方家庭的成员而不是当事人脸上“抹黑”,这也是一个惹人思索的有趣的民俗景观,我觉得除了一般性的热闹与祝福外,它另有隐义,那就是祈请一种家族的生殖力量,以求子孙繁衍。在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婚姻不仅仅是新婚夫妇之间的私事,它关乎家族的存续,所以公婆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抹黑对象。此外一则民族志资料也生动说明了这一点,在瑶族除夕夜“跳堂舞”中,男的打起长鼓到另一房族去跳,这房族的姑娘就用锅灰抹黑男人的脸,抹得越黑越吉利,象征这个房族人丁的兴旺,暗示着家族强盛(《中国象征词典》第195页,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抹黑”在节庆习俗中亦有着生动表现,在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中都有抹黑节,他们分别称为“抹黑日”、“黑灰日”或“抹黑节”,时间在正月十六。他们都认为正月十五是年节结束的界点,这天“天神归界”,人间的新生活从正月十六开始。十六的清晨,早起的老人给尚未起床的儿孙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随后,青年人走出家门

以抹黑的方式互相祝福。他们认为这一天不把脸抹黑,那么一年就不吉利(《黑龙江少数民族风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抹黑在这里成为佑护生灵的节庆礼仪。

“抹黑”或“打花脸”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祝福民俗,但为何都用锅底灰作涂料?不错,锅灰是易于取用的颜料,可人们并不这样简单看它,锅灰中似乎蕴含有某种神秘因素。

如前所述,黑的本色是“火所熏之色”,我们从众多民间习俗中见到人们所抹之黑均为黑之原色。锅底灰或称锅烟墨,它是灶火的“结晶”,而灶火在一般民众心目中,尤其在少数民族那儿有着特殊地位,它的化身就是灶神,灶神为先秦五祀之一。灶神由火神演化而来,许慎《五经异义》有“祝融为灶神”。祝融本为传说中的上古高辛氏的火官,“死为火神,托祀于灶”(《淮南子•时则训》注文)。灶神即为居家的火神。云南彝族在火把节前举行祭灶礼,咏祭火词:“火神藏家中,人畜得安宁”。锅底灰的魔力根源于崇火的信仰,凡是有抹黑习俗的地方,同时也程度不一的存留着对火神、灶神的崇拜。

火在鄂温克、鄂伦春人那里有着神圣的意义,新的家庭成员的加入与新的年度周期的开端时,人们首先都得“拜火”。如果某家熄灭了火种,就意味着有家嗣难续的危险。鄂东亦有崇火的习俗,搬家时,必以炉火前行,以祈家业发达。木炭在年三十还可以充当类似门神的角色(光绪《孝感县志》)。明白地揭示“抹黑”与火神崇拜关联的是青海西宁等地的“闹公婆”习俗。在当地婚俗中,人们在婚礼后的第二、三天招待本家客人,客人会搞恶作剧,他们突然将公公捉住,给他戴上一顶破草帽,此帽称作“闪花草帽煽火扇”,腰缠草绳一根,斜插火铲一柄,并以清油调拌的锅底黑灰涂抹在公公脸上,成为“打扮火爷”,然后在村庄内巡游一番,最后将公爹安置在高处,由新媳妇行礼敬酒,谓之“认公爹”。在这种婚俗仪式中,公爹兼有了火神爷的身份,火扇、火铲、锅底灰这些与火相关的象征物成为“火爷”的身份标志。新媳妇在认公爹的同时,也拜了火神,这与东北少数民族新婚拜火有着类似的性质。人们的此类行为与其原始观念相关,在原始观念支配之下,人们蓄意与神灵亲近,为他们创造具体的形象,“并且精灵正附托在这些形象以内”(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第七章精神文化)由此,我们也就找到了释读给公婆脸上抹黑的道具性意义的途径,表面上是逗笑取乐,实则是为祈求薪火相传、家族绵延。火是生命的象征,火熏之色为生命的原色,因而木炭、锅灰,甚至灶土也就成为非同一般的神性物品,这里我们可以体味到“抹黑”民俗的隐秘意义。

三、“抹黑”含义的畸变

传承于民间的“抹黑”习俗,至今仍在局部地区具有原始的祝福意义。但中古以后的主流社会,随着黄色、红色等级地位的确立与尊崇,黑色日渐沦为贱色(在此前局部意义的应用中,黑色亦曾含有贬义,如墨刑、贪墨等)。黑心肠成为狠毒的象征(见元杂剧《抱妆盒》第三折);“抹土搽灰”成为劫道强盗的代名词。尤其是近代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红与黑成为社会政治对立的标识,作为喜庆与神异的民间黑色崇尚在这里发生了根本性的意义转变。黑色成为污秽、罪恶、反动与恐怖的修饰色,如黑帮、黑社会、黑道、黑手、黑五类等,只要沾上黑色就让人心惊肉跳。在长期的黑色禁忌与恐怖中人们自然会有逾来逾强的“恐黑”心理,人们传承了黑色魔力的巫术观念并将其视为一种可怕的魔力,因此,在现代人们的心目中,给人脸上抹黑,不仅不是祝福,而且是令人难以容忍的丑化。“抹黑”这一民间传统的祝福性礼仪行为在当今的公众领域失去了它本真的意义。

崇尚与禁忌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抹黑”的本义是一种具巫术性的祝福行为,但受文化观念变迁的影响,人们赋予色彩的情感发生了变化,黑色由吉庆之色沦为污秽之色,因此抹黑成为了丑化的象征。黑色依然,但不同时代、不同层位的人们因“黑”而发生的联想,因“黑”而起的暇思是如此地歧异,我们不得不叹服文化对人类审美趣味的模塑力量。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博士后。邮编:100875)

原材料的管理制度 篇7

1.原材料进厂入库,仓库管理人员应检查包装物是否受潮、破损,产地、日期等严格把关。

2.合格的。原材料入库后应填写库存入库卡,包括名称、来源、编号、到货日期收入量、发出量、结存量、经受人应记录收发状况。

3.存放区应持续清洁,应分类、分区按批存放。

4.原料在流转中应严格秤重计量,由发、领双方共同签字。

5.原料保管做到科学保养,搞好清洁卫生,及时检查安全、通风、防潮消防器材及安全标志等设施。

6.对变质、过期原料应及时处理。

7.用心做好防火安全工作,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青原 篇8

青原,吉安撤地设市时由国务院批准新组建的县级行政区,于元月正式挂牌成立。地处江西省中部,版图呈长条形,周边与吉安市吉州、吉水、永丰、兴国、泰和五县(区)接壤。区政府所在地河东镇与吉城区隔江相望,井冈山大桥、赣江公路大桥和吉安大桥把“一城两区”“一江两岸”的吉州区与青原区紧密相连,形成吉安城区的大环城路;区内梅林港码头上可达泰和、万安,下可与南昌、九江通航;京九铁路吉安火车站坐落城区;105国道青原路段(青原大道)纵贯城区南北,成为省内一流的“园艺式大道”;区政府与市政府仅一江相隔,距井冈山机场约40公里,距省会南昌218公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享有“东井冈”之誉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二次反“围剿”的旧战场,陂头“二七会议”旧址、东固平民银行、东固革命烈士纪念塔等革命历史遗址。

目录区情概况自然资源区情概况

青原区是20吉安撤地设市时由国务院批准新组建的县级行政区,于20元月正式挂牌成立。全区现辖 6镇1乡1个街道,总面积914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 森林覆盖率为62.4%,林地面积4.99万公顷,其中湿地松面积为l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80万立方米。茂密的森林盛产各种极具特色的土特产品,其中茶油、茶叶、香菇、鲜笋产量较大。山区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其中煤、石灰石、花岗石、硅石、锰矿石、钨等储量相对较大。 区内景区景点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邃悠远。省级风级名胜区青原山被誉为“山川第一江西景”,山中有名闻中外的。佛教圣地净居寺,为佛教南宗七祖道场,其佛教文化远播日本、东南亚一带;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陂,是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于一体千年古村;被考古界称为“先有临江窑,后有景德镇”的天玉临江古窑遗址,是目前我国已发掘的最大古窑作坊遗址,几乎再现了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中描绘的“作坊图记”。青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青原交通优势良好。赣江沿境而过,区内梅林港码头上可溯赣江沟通闽粤, 下可泛鄱阳湖与长江相联;京九铁路吉安客运站座落在青原中心城区;105国道纵贯青原城区南北。

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3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

植物资源

森林覆盖率为62.4%,林地面积4.99万公顷,其中湿地松面积为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80万立方米。土特产品有茶油、茶叶、香菇、鲜笋。末全区耕地面积243287亩。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有煤、石灰石、花岗石、硅石、锰矿石、钨等。

原材料的管理制度 篇9

一、材料验收入库

1、对入库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包装等认真验收核对。按照采购不同和有关标准严格验收,做到准确无误。

2、入库材料验收应及时准确,不能拖拉,尽快验收完毕。如有问题及时提出验收记录,向主管采购人员反映,以便得到解决。

3、材料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入库验收单,同时核对发票、运单、明细表、装箱单及产品合格证,核对无误后入库签字,并及时登帐。

二、材料出库

1、材料出库应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及时审核发料单上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核对库存材料是否准确,做好材料储备工作。

2、准确按发料单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备料、复查、以免发生差错,做到账实相符。

3、按照材料保存期限,对于快要过期失效或变质的材料应在规定期限内发放,对能回收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利用,剩余材料及时回收利用,非正常手续不得出库。

三、材料保管保养

1、根据库存材料的性能和特点进行合理储存和保管,做到保质、保量、保安全。

2、合理码放。对不同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的材料都分开,按先后顺序码放,以便先进先出。

3、材料码放要整齐,怕潮湿物品要上盖下垫,注意防火、防潮、防湿,易燃材料要单独存放,所有材料要明码标识,搞好库区环境卫生,经常保持清洁。

4、对于温、湿度要求高的材料,做好温度、湿度的调节控制工作,高温季节要防暑降温;梅雨季节要防潮、防霉;寒冷季节要防冻保温。

5、要经常检查、随时掌握和发现材料的变质情况,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6、对机械设备、配件定期进行涂油或密封处理,避免因油脂干脱造成性能受到影响。

四、定期盘库,达到三清

1、定期盘库清点,达到数量清、质量清、帐表清。

2、清理半成品、在产品和产成品,做到半成品的再利用。

五、机械的模具管理措施

1、为了工厂工作的正常进行,模具一般情况下不做借出之用,以免影响正常工作。

2、非一般情况下(特殊情况)如需模具借出,要有主管领导(董事长、经理)批示,方可借出使用。

六、成品、半成品的管理制度

1、成品商品需有专职人员管理和发放,发放时需办理领用手续。

2、半成品材料要妥善保管,以便再利用。

3、对已经领出待用的原材料,也应由专人保管,以免发生丢失、混料及浪费现象。

原材料的管理制度 篇10

1、原材料进厂入库,仓库管理人员应检查包装物是否受潮、破损,产地、日期等严格把关。

2、合格的原材料入库后应填写库存入库卡,包括名称、来源、编号、到货日期收入量、发出量、结存量、经受人应记录收发状况。

3、存放区应持续清洁,应分类、分区按批存放。

4、原料在流转中应严格秤重计量,由发、领双方共同签字。

5、原料保管做到科学保养,搞好清洁卫生,及时检查安全、通风、防潮消防器材及安全标志等设施。

6、对变质、过期原料应及时处理。

7、用心做好防火安全工作,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原毁》教案 篇11

教 学过 程

学生归纳主题:本文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谴责了“今之君子”习于毁谤的恶劣风气,目的在于想扭转这股歪风,有助于国家的治理。

二、深入探究

1.讨论一:韩愈认为产生毁谤的根源在于怠与忌。你有不同看法吗,生活中的诽谤难道仅仅因为怠惰或忌妒,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此环节,尽量引发学生深入探究,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律己严格,待人宽和。)

2.讨论二:千年之前,韩愈写此文是为针砭时弊,那现在,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毁人扬己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三、写作提升

1.思考:读完此文,这篇文章在句式结构上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明确:对比、比排式;反问句式。

追问:找出课文中这样的句子,思考这样的句子能使文章收到什么效果?

①    对比、比排句式

明确:取其一不责其二……,恐恐然……

举其一不计其十……,恐恐然……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

不若是,强者必悦于言,……

效果:并列双行的对比排比句式,让议论气势充沛,纵横开合。

②    反问句式

明确: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效果:小结前文,加强语气,句式相似,形成呼应,使论证更加有力,文章更加严谨。

2.课堂训练:用对比比、排或反问手法论证 “合适的位置”的观点。

参考示例:

屈原怀抱一腔报国之情,投身汩罗,成为一缕英魂,我们能说这是悲哀的吗?也正是屈原这样,才使他的赤诚留传人间,使他得到解脱。

陶渊明采菊东蓠下,过着隐士般闲适的生活,我们能说这是悲哀的吗?也正是归隐田园,才使他的清白永存人间,不与官僚同流合污。

魏征辅佐李世民,做一位忠诚的臣子,我们能因为他是前朝臣子而认为他不义吗?也正是继续进谏,才使他千古扬名,才成就 “贞观之治”。

合适的位置能使你的生命升华,合适的位置能使你干出一番伟业。

——《寻找合适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

韩愈文章,人们称作“奇”,说他的散文奇特而不平凡。我们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确实见识了韩愈这篇议论性散文的不平凡之处,既懂得了待人待己之道,又学习了他文章结构严谨、气势磅礴的特点,对我们今后的写作很有帮助。

五、作业

1.写一篇材料议论文,尝试使用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语言气势。

2.比较阅读:阅读《师说》《进学解》,体会韩愈论说文结构严谨的特点。

材料管理制度 篇12

为规范公司的仓储管理,加强对物资出入的有效监控和精确统计,提高原材料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原料成本和不合理损耗,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特对原材料出入库程序实行如下制度:

一、本制度由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制定,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或部门,各车间或部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二、本制度所指的原材料(以下简称原材料)包括:

1、各车间正常生产所需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原料。

2、各车间正常生产所需的各种设备、备品配件、仪器仪表、防护用具、劳保用品、消防器材、包装材料、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

3、实验室正常做实验所需的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及配件、玻璃器皿、精密仪表、实验试剂、实验原料、办公家具、办公用品、防护用具等。

4、质检部正常检测工作所需的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及配件、玻璃器皿、精密仪表、检测专用试剂和原料、办公家具、办公用品、防护用具等。

5、办公室及其它各部门正常工作所需的各种办公用品、五金工具、设备仪器及其它必需的用品。

6、其它经仓库和相关车间或部门共同认定的必需原材料。

三、确定计划。

所有原材料购入前,必须由拟使用车间或部门提前制定使用计划,由仓库和采购部共同确认后明确专人采购;对原材料的出库使用,各车间或部门也应提前上报使用计划,由仓库确认库存量是否满足使用,如果库存不足,仓库应及时和采购人员沟通,尽快确定采购计划。

四、入库程序。

1、原材料购回后,采购人员必须提供经仓库和采购人员共同确认过的拟采购清单和销售方提供的销售发票(或有效收据),发票(或收据)上必须注明原材料名称、具体型号、数量、单价、金额、购买日期和采购人员的签字等基本信息,不同性质的原材料不可以混用一张单据。仓库管理人员凭采购清单、填写清楚完整的销售发票或收据核对购入的原材料,经确认准确后方可入库(车间生产所需原材料需检测的。参照<石家庄柏奇化工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入库程序>办理入库手续)。如果出现票据中内容不全、字迹不清、没有经手人签字或者物料和票据明显不符的情况,仓库管理人员有权拒绝该批物料入库,并协同采购人员和使用部门一起查明情况后方可入库。

2、所有经确认的已购入的原材料,必须由当值仓库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后开具正规的<原材料入库单>,入库单一式三份,仓库自留一份,并交采购人员和财务部各一份。入库单上的填写内容必须和销售发票(或收据)上的内容一致,并由仓库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整理归档。

五、出库程序。

原材料入库后由仓库统一保存管理,除特殊物料外(特殊原材料在后面单独说明),所有原材料出库时必须由原材料使用车间或部门负责人开具正式的<原材料领料单>报给仓库,领料单上必须注明所需的原材料名称、具体型号、数量、用途等基本信息,并由车间或部门负责人签字(如属于需维修更换新配件的,要由使用部门和维修车间负责人共同签字),仓库在收到清楚有效的领料单后,立即按照要求备齐物料,在最短时间内将物料交给使用车间或部门;如果出现领料单内容不全、字迹不清、没有负责人签字或者物料和票据明显不符的情况,仓库管理人员有权拒绝物料出库,并应立即协同车间负责人查明情况后方可执行出库程序。

六、以上所指特殊物料包括。

1、各车间专用或公用的大宗的液体物料、有毒、有腐蚀性或有特殊储存要求的物料(如硫酸二甲酯、氯甲酸乙酯等)。

2、实验室日常工作所需的实验试剂、实验原料、易损配件、易损玻璃器皿、一次性实验用品等。

3、质检部日常工作所需的检测试剂、检测原料、易损配件、易损玻璃器皿、一次性用品等。

4、办公室日常工作所需的办公用具用品。

5、经使用人和仓库共同确认的其它特殊原材料。

七、对于以上原材料,本着安全、快捷、有效监控、双向管理的原则,仓库实行特殊的出入库程序。

1、对车间专用的特殊物料,由各车间保存和使用,实行特殊的出入库制度:物料购入时先统一按照上述要求办理入库手续,之后可以按车间或使用部门的常规使用计划或特殊要求,将所购入物料一次性按要求办理出库手续后,该批物料交由使用车间或部门保管和使用,在此过程中仓库不再单独办理每次使用的出入库手续。但使用车间或部门应该在使用过程中做好清晰完整的记录,以便仓库在定期统一盘存时提供详细的统计账目。如果车间或部门的统计账目和仓库盘存统计出现明显不符时,物料使用车间或部门必须提供有效的使用证明,并协助仓库管理人员查明情况。

2、对各车间共用的特殊物料(如无水乙醇),在购入时先统一按照上述要求办理入库手续,之后由相关车间负责人按照本车间的常规使用计划按比例一次性办理出库手续,该批物料交由各使用车间共同保管和使用,仓库不再单独办理每次使用的出库手续。各车间也应按照上一条的规定做好使用记录以备定期核查。

3、对以上特殊物料的保管,保管位置的钥匙由使用车间或部门掌管一套,仓库另行掌管一套,其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保管和使用。

八、每次大宗原材料进厂入库前,必须由采购人员通知仓库,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由质检部和仓库人员确认后再行卸车,并及时开具入库手续。

九、仓库定期(一般为每月)对仓库原材料进行整体的盘存,如果出现实际库存和账面明显不符,在仓库提出建议后,各相关车间或部门应予以配合,尤其是对特殊物料,各车间或部门应提供真实有效的使用记录和统计资料。

十、以上制度自xx年x月x日实行,请各车间和部门统一遵照执行。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