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秘 > 文秘知识 > 规章制度 > 完善制度建设整改措施最新6篇正文

完善制度建设整改措施最新6篇

时间:2024-06-01 06:55:19

在生活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完善制度建设整改措施最新6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 篇1

关键词: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策

一、引言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我党新时期的工作主旋律之一。现阶段,农业升级发展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其中资金短缺现象严重、融资成本高且渠道少等问题是多数涉农经营主体绕不过去的发展难题。在此背景下,以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和缓解农资赊账痛点为初衷的金融组织机构--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应运而生。但是,农业金融长久以来是国家金融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而且农业融资平台公司起步晚且缺少成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营发展本身存在较大难度与风险,难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因此,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不足,并思考改进优化对策,助力农业融资平台公司提升内控水平、实现安全高效运营,实属当务之急。

二、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业务流程不清晰,内部控制有待强化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亟待完善的板块之一。现阶段部分农业融资平台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存在业务流程不清晰、不合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水平。一方面,一些公司虽然建立了系统化的业务流程,但存在盲目系统化现象,使某些不需要系统化支撑的业务被刻意嵌套上系统化模式。一些公司在设计会计业务流程过程中未能深度把握核心业务逻辑,一味增加新流程,而忽略了流程的共性,从而导致企业会计系统林立且错综复杂,大大增加了内控建设和系统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现有会计业务流程并未有效对接融资业务活动,即与资本方和被融资方沟通不畅;且缺少全面预算管理,对资金配置和成本控制缺少有力管控。

(二)内部分工不明确,不利于融资行为规范和业务水平提升人本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关键任务,现阶段一些农业融资平台公司由于人本控制不力、内部分工不明确,从而拖延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进度,不利于公司融资行为规范和业务水平提升。投融资公司具有资金流量大、资金来源多样、资金流转速度快等特点,要求相关业务人员需要具备极强的资金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但是部分农业融资平台公司相关业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相对不足,非但无法切实胜任岗位工作,反而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诸多经营风险。同时,一些农投公司内部分工尚不明确,对岗位权责范围缺少明确、细化的规定,职能岗位之间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制衡约束关系,不利于融资行为规范和资源有效配置。并且存在业务办理程序不清晰、授权审批融为一体的现象,极易滋生舞弊、融资不到位等行为,致使公司业务水平难以提升。

(三)风险控制不到位,不利于农业融资平台公司的安全、高效运营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实质,现阶段部分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尚未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控制不到位,既不利于公司安全运营,也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一些农投公司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笼统,并未针对不同业务制定配套的风险评估与防范制度,风险控制的科学性和控制力度相对不足。同时,农投公司现行风险管理体系缺少必要的审计和监督环节,控制活动缺少有力的引导和约束,内控执行力低下。且现行风险管理多侧重事中、事后控制与静态控制,风险控制滞后性较明显,很多风险因素错失了最佳的管控时机,从而限制了整体风险控制水平。此外,信息技术支撑不足,即使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梳理业务流程,设计并实施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应及时梳理优化会计业务流程,并据此设计与实施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大力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要加强业务流程再造,避免会计业务流程盲目系统化,充分提炼流程共性,取缔重复环节,保证每个环节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将不需要系统化支撑的流程按照最简方式执行,以降低流程的复杂性与运行难度,切实推进会计业务流程精简化。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深入把握公司的核心会计业务逻辑,清晰业务流程的着力点;注重强化业务流程的线性化、数字化表达,从而有效对比、合理判断会计业务流程的趋同性与差异性,推进会计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从而促进提高内部控制效率。还要强化会计业务流程的延展性,一方面要深入对接公司管理流程,尤其做好会计业务流程与预算管理、战略目标的紧密对接;另一方面要深入公司融资业务活动,实时获取融资信息,支持融资业务决策,规范融资活动,规避财务风险。

(二)完善内部分工制度,促进规范融资行为,提升业务水平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应通过加强人员教育培训、完善内部组织体系、明确细化岗位责任、优化授权审批程序等措施强化内部分工,加强人本控制,促进规范融资行为,提高平台业务水平。要加强相关业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并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端正的职业态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主动规避、防范舞弊等不良行为,从而确保公司各项经营活动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要梳理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组织体系,强化用人制度,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凝聚和提高内部执行力,推动公司经营效率提升。要明确岗位责任,细化职责权限,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度,促进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形成良性监督制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授权审批程序,确保授权、签发、核准、执行、记录等工作由不同岗位的人员负责,从源头上加强融资监管,消除潜在风险,保证资源配置到位,切实惠及涉农经营主体。

(三)优化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运营风险控制,保证融资效率与质量农业融资平台公司还应通过细化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审计监督机制、强化信息技术支撑等方式优化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公司风险控制,促进公司安全高效运营。要梳理现有业务,分析业务特点,针对不同业务特点设计、制定配套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提炼分析业务活动中的共同风险因素,找出平台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围绕主要风险因素建立风险管理模型,实现风险层次化管控。要在风险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中增设审计与监督环节,促进体系完善,并在体系运作过程中自动发挥监督作用,推动体系自主完善优化,从而螺旋式提高体系的实效性与科学性。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内部信息系统的升级,使其能够切实负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运行,助力平台公司早日搭建完成实时、动态的风险管理系统,切实实现风险管理信息化,最大化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篇2

自2012年以来,全国高校陆续开展大学章程建设,迈开了完善高校制度建设的第一步。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保障,尤其是高职院校,经历了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已由前期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展发展,逐步进入内涵建设阶段。制度建设是各高职院校坚持依法治校的依据和必然要求,是内涵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完善的制度能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服务。夸美纽斯说过“哪里制度稳定,那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动摇,那里便一切动摇”,面临重要发展时期的高职院校,更需要完善的制度为其良序运行保驾护航。

1高职院校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满足于“有章程”而非“一校一章程”

制定大学章程是落实依法治校,从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各高职院校制定章程就是要逐步实现“一校一治”。但是,纵观各高职院校陆续公布的章程文本来看,套用“章程模板”而导致内容较为雷同的问题尤为突出。究其原因,部分高职院校制定章程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参考其他学校章程文本的基本架构,在不违背法律及上级有关规定的情况下,以不在校内引起新的矛盾为指导思想,按部就班地填充有关内容,履行有关程序,确保通过主管部门的核准。然而,制定章程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实现“一校一章程”而最终达到“一校一治”。各高职院校通过制定章程来争取适合自身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其积极性与创造性,达到以章程为基础的“一校一治”的办学格局,才可以把落实和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若仅限于“有章程”,就只能实现维持现状的最低水平了[1]。

1.2缺乏学校层面系统的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虽未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法》,但已陆续出台《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国家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高职院校建立章程统领下的制度体系尤为重要,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直属各高职院校陆续完成章程的制定。但仅有章程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各类规范性制度,才能更好地将章程中所建立的运行机制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但就学校层面而言,许多高职院校尚未形成系统的学校层面的制度体系,相关制度均是由各有关部门从自身角度出发,根据本部门工作需要而制定,这样所形成的制度是相对孤立的,同时也缺乏站位的高度和全局的系统性,甚至容易出现制度的某些条款内容互相矛盾和冲突的现象,为制度的执行带来难度。

1.3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存在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的确,制度的制定并不难,难在制度的执行。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但在制度的实施中往往存在执行不力的现象,甚至仍旧依照传统或习惯办事,有章不依,有规不循,制度被挂在墙上,印在纸上。加上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学生和教职工参与监督的程度低,虽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但针对的事务都处于权力边缘。工会、教代会作为高职院校民主管理的主要部门,对学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起着民主监督的作用,但在现实工作中其作用和地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校制度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广泛的民主调研,给制度的推行带来一定的难度。

1.4制度文化尚未彻底形成,法治理念尚未内化于心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规章制度是维系一所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制度文化和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现状往往是管理者制定了制度,而作为制度的受众者学生和教职工,却未必真正了解这些制度,学校的制度体系尚未上升成一种真正的自觉的文化体系。学校管理者尚未完全从“人治”转变为“法治”,为维护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在学校尚未去行政化之前,他们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加道德观念来管理学校,管理人,却忽视了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制度尚未形成规矩,法治理念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给制度文化的形成设置了障碍。此外,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还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备、因缺乏前瞻性而导致的朝令夕改、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此不一一列举。

2完善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为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依法治校进程,针对以上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福建水院”)为例,提出如下几点改进措施。

2.1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学院章程

2.2以章程为统领,推进制度建设

福建水院章程经上级核准后,学院加大对章程的学习、宣传和落实,在全院范围内牢固树立和坚决维护章程的权威,并依据章程全面梳理学校的规章制度。此前,学院已的各类规章制度共有218项,均是由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制定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出现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相互冲突的现象,更有67项制度已执行10年之久,已不适应目前学院改革发展的需要,亟待重新修订。2017年学院制定了《学院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梳理统计、审查备案、制度修订、公布进展情况、制度汇编等5个步骤,全面修订和制定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印发了《学院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规范了学院规章制度的内容和格式,严格规定了学院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包括立项、起草、审核、决定、公布、解释等环节,2017年,学院共修订、新拟定制度、废止制度106项。

2.3发挥民主管理权利,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较强。为了充分发挥作为高校民主管理主渠道的工会、教代会、民主党派、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和机构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权利,让大家在依法治校过程中更好地发声,学院将修订和完善教代会等相关制度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轨道,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以人为本的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例如制定和修订了《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院工会委员会章程》《学院教职工申诉制度》《学院学生申诉处理暂行规定》等,从制度上保障学生、教师申诉的途径,设立学生、教师申诉委员会,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重视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修订和完善《学院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院务公开,增强依章决策,按章办事的透明度。

2.4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让依法治校理念深入人心

著名法学家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说道:“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学校的制度亦如此,否则就形同摆设。要真正实现依法治校,必须将法治精神渗透到学校制度的制定、实施、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4],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制度文化体系。学院从教职工入职、学生入学着手,一进校就开展学习学院有关制度的活动,让全体师生通过学习制度充分了解其自身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强化师生的法治理念,培养法制思维,增强全院师生的法治意识;学院印制章程,做到人手一份,组织大家共同学习,以此了解治校“大法”,形成尊重和敬畏制度的法治文化氛围;及时修订和制度,并在学院办公系统上公布,让全院教职工全面了解制度、使用制度,使广大师生逐渐养成依照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学院修订或制定与全体教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制度时,必须扩大征求意见的范围,最后要通过全体教代会代表审议,例如《学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作实施方案》等,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制度的作用,让依法治校理念逐步入心入脑,形成强大的法治氛围;通过宣传栏、校园网站、新媒体等多途径向全院师生宣传制度,让大家更好地学习制度、使用制度,以此提升广大师生的法律素养,法制观念由此不断提升。

3结语

学校的最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福建水院秉承“精求技能,崇尚文明”,坚持以德树人为根本,提出“三全”育人,同时不断强化依法治校理念,从完善制度建设入手,在学校管理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制度这条“道”,让管理者真正把握治校之“道”,让广大师生自觉形成依法办事、按规处事之“道”,切实在校园里形成在章程的统领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形成“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的良好法治氛围[5]。

参考文献

[1]张淑玲.朱伟民.杨宏坤.依法治校是高校管理的当务之急[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12).

[2]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章程[Z].2016.

[3]邱晓飞.依法治校: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2015,(10).

完善制度建设 篇3

[关键词]工程监理 制度缺陷 完善机制 举措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15-0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大规模的建设要求改变陈旧的工程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监理机构,协助建设单位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从1988年试点以来,经过五年的试行和推广,对建筑工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监督和辅助作用。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国家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正式得到推行,对承包单位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管理,对规范建设工程领域的操作,规划工程建设、控制工程质量、协调工程运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实行,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

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建设工程预定功能的实现并使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规模逐步加大,建设领域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安全事故频发,个别地区形式十分严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是危及生命。在建设过程中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有既懂技术又懂法律以及相关安全知识的专业监理人员的参与,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违规行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并使之达到标准,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终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实行,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对建设单位实行安全监理制,有利于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建设工程监理单位的介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改变政府被动的安全检查方式,共同形成安全生产监管合力,提高我国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立法层次不够、立法不完备等,在实行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限制,也显现出了一定的缺陷。首先,监理制度内容不够全面,法律规定过于简单。其次,我国工程合同文本和条款不完备,使得一部分合同流于形式化。还存在部分监理人员的理论水平过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现场实践经验不足,协调沟通能力不够,素质亟待提高现象。最后,没有明确监理工程师的地位和权利:监理工程师只有建议权,没有出图权和修改权,使监理工作不能充分、全面地展开。另外,在设计阶段没有配套的监理规范,在设计阶段,监理工作无章可循,工程监理形同虚设。

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监理作用,推进社会建设进程。

我们要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督机制。目前,有关建设工程监理的法规,大多是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要提升工程建设监理法律地位。我们应总结经验,借鉴国际做法,建立和建全建设工程监理法律体系,使建设工程监理有法可依,使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制度法,规范化。

我们还要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从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筑业飞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对建设工程材料、规格、程序相关标准和规范也不断更新,这都要求建设工程监理人员与时俱进,自觉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规范职业道德,发挥建设工程监理工程师应有的作用。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工程建设领域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我们要在前进中不断探索,在挫折中不断总结,使制度进一步法制化,使思想进一步人性化,使程序进一步科学化,使质量进一步提升化。提升我国建设工程监理总体水平,推动建设工程监理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2012年建设工程监理基本理论与相关法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研究协作组。建设工程监理知识与相关法规掌中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 篇4

关键词: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内控机制;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前言

内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采取的一系列内部管理措施,内控机制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的内控机制不仅能优化企业生产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为企业的财产物资安全提供保障,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控机制,从而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一、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健全内控机制的重要性

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提高原油生产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区块开发稳产增产难度不断加大,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原油生产企业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对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也不断加大。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不仅能维护企业的形象,还能实现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现代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完整,有效地预防生产经营风险。内控机制的完整性,能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确保财务信息及时、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二、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内控机制建设的提升对策

1.落实执行责任

在进行内控机制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明白内控管理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企业所有部门的职责,因此,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全局意识,确保各个部门能各司其职,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构,加强内控机制的领导,并在各部门配备内控专职人员,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从而为内控机制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内控氛围,由于风险可能发生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企业要正确的认识到,加强宣传工作不仅是提供内控工作的基础,更是加强企业内部沟通,提高企业内部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会议、座谈、培训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只有落实执行责任,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是建设内控机制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要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和确定的发展目标,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内控制度。企业首先要对现有的内控制度进行有效的分析,如果现有的内控制度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则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正、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才能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依据,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保障。

3.优化管理机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例如决策风险、制度缺陷风险、市场经营风险、操作管理风险等,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风险,因此,企业要将内控机制建设当作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从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决策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建立民主、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机制,企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决策部署,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决策体系,从而保证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为防资产流失,避免出现违法经营、会计信息丢失的现象,企业要加强风险评估、信息沟通交流、内部监控等活动,规范各级内控管理人员的行为,从而降低腐败现象的出现。

4.抓住重点领域,提高内控水平

在建设内控机制的过程中,风险点的监控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般情况下,风险点是内控人员在行驶权利的环节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企业要认真分析当期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强财务、招投标、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等重点领域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由于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资金流量比较大、油田上产快,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会计工作规范等制度,构建一个全面预算、财务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体系。企业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避免出现用人风险,企业要积极推行干部选拔竞聘制度,并完善纪检组和人事部门在选拔干部过程的沟通交流,争取做到用人的公平、公正。

5.注重薄弱环节管理

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些管理不当的问题逐渐体现出来,这对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为提高工程建设结算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要加强对施工队伍审查、合同管理、竣工结算等环节的控制力度,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工程建设结算标准,优化工程结算流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规范采油业务流程,相同业务要有相同的操作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内控水平。

三、总结

科学规范的内控机制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的硬性条件,因此,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要落实执行责任,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优化管理机制,抓住重点领域,提高内控水平,注重薄弱环节管理,不断完善内控机制,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莉,鲁正月,赵睛,许萍。浅议石油企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J].经济师,2012(04):125-126.

[2]马骏。石油企业内控制度特点及构建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2(10):141-142.

[3]张文平。构建石油企业内控制度的措施探究[J].才智,2012(21):203-205.

完善工程管理制度的整改措施(写写帮整理 篇5

完善工程管理制度的整改措施

1、擴寬工程承包商,增加選擇餘地

對於遇到較大工程,所面對選擇工程承包商面較小時,可通過以下途徑解決:1)可通過登報紙,公開招投標。2)通過網上資源,尋找符合相關工程資質的公司,進行邀約。3)與外界酒店保持信息溝通,取得相應的工程商進行邀約。4)保持原有工程商。

2、承包商選擇過程中,要求相關崗位人員的職責分離 選擇新的承包商從公司實力、產品技術(主要工程實例)、品質管理(安全、質量、工期)、綜合考評(服務態度、整體實力)等方面評估,并由酒店工程小組成員共同完成評估,避免增加發生差錯和舞弊的可能性。

3、明確追加工程審批權限。

在合同明確規定合同價格,工程結算嚴格按中標價格執行,嚴格擅自擴大工程內容,合同執行中,應嚴格控制項目工程總預算。由於不可預見的原因,造成單項工程投資擴大,承建商提出追加單項工程用款,在不超出項目工程總預算內,經單位主管部門同意,并報相關部門批准確認。

4、完善施工過程的監督及相關資料立卷歸檔。

工程項目開工前應主動聯繫施工單位,確定其施工人員是否辦理相關出入證,在此基礎上方可施工;工程項目開工后,工程部做好現場的水、電等輔助設施的協調工作;施工過程中,必須按照工程量清單及施工要求,確保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要求,如發現不符,應立即停止施工;每次現場監管必須檢查施工人員在工作中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對違反規定的行為立即制止;查看施工現場及周圍環境是否受到不良影響,建築垃圾是否及時清理或統一堆放,要保證施工現場的整體有序;施工過程中遇到其他問題,過程監管人員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做好協調工作;做好過程監管記錄填寫,并留存。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篇6

关键词:规章制度;建设;规范;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规章制度建设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长期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加强规划、有序推进、逐步完善是建立科学化、规范化规章制度体系的重要措施,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对进一步提高油田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管理现状

(一)制度管理情况

2008年初大庆油田上市与未上市部分实行重组整合后,为了加快推进一体化管理进程,实现规章制度统一管理,通过出台《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明确了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定权限与管理层级;确定了业务管理机构及职责;规范了制度内容的要素、文本格式和管理程序,从制度上保证了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的统一、有序管理。

(二)当前油田公司制度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油田公司实行规章制度集中统一管理以来,围绕制度的清理、整合和制修订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油田公司现存的规章制度总量大、内容多、范围广,时间跨度长,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度层级多、数量多的问题有待改进;二是油田重组整合后,上市与未上市制度一体化建设工作有待深化;三是制度立项过程缺乏统一规划;四是制度审查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的基础管理建设工程要求和当前大庆油田制度管理工作实际,油田公司将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开展规章制度优化完善工作。

二、规章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规章制度建设应当确立“以大力推进制度创新,逐步优化制度体系,逐步提高油田规章制度规范化水平为目标,重点完善核心业务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为油田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的指导思想。

(二)工作原则

油田公司总部规章制度建设应当实行“统一管理、层次审查”,即:由油田公司企管法规部组织对规章制度实行统一规划、合规审查;主责部门组织专业协调性审查。具体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规范性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严格履行管理程序,保证规章制度的立项、起草、、执行、更新维护及监督检查等符合管理标准和业务要求,保证规章制度合法合规。

1、系统性原则。通过对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的系统整合,消除规章制度之间的交叉、重叠、矛盾、冲突等问题,保证规章制度体系优化、内容完整、程序简约,各项业务管理相互配套、有序衔接。

2、时效性原则。根据国家法律、环境和业务发展变化,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补充制定、修订或废止规章制度,保证规章制度符合业务发展需要。

3、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油田生产经营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业务管理内容、管理机构与管理职责、管理程序和管理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规章制度执行力。

三、规章制度建设的目标与程序

(一)工作目标

规章制度建设应以现行规章制度体系为基础,重点建立与完善油田生产与管理领域的核心制度,为创建一体化、简约化、持续改进的油田公司制度管理平台创造条件,保障油田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与高效运行。

(二)审查程序

依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如下制度管理主体程序,即:“有关部门制度立项-立项部门按职能范围起草制度―制度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性和冲突性审查―油田公司企管法规部进行结构完整性和合法合规性审查―油田公司规章制度分管领导确认审定方式―油田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或由相关业务分管领导组织集中审议)―油田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按照行文程序予以”。

四、规章制度建设的具体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机构与人员责任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作为规划任务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保证制度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应当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油田公司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工作中还要严格落实业务人员责任,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重点,推进油田规范化、一体化管理

制度建设的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的战略部署,围绕“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三大战略任务和挖潜增效、拓展市场、扭亏解困等重点工作,认真分析本部门、本系统在履行职责方面的工作缺失或薄弱环节,通过优化与完善相应规章制度的内容,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其中,重组整合前对同一业务重复规定的两个制度,除两个法人经营上的特殊需要外,原则上都要整合为一个制度,重新行文,过时制度要及时予以废止,以加快推进大庆油田上市与未上市业务一体化管理的进程。

(三)积极宣贯,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公司机关各部、室应当针对本部门负责解释的新规章制度,就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制度执行者及管理对象进行培训。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制度,重点做好相关部门间的职能协调;对专业性较强的制度,要在本系统内开展培训活动,保证各级执行者全面掌握新的规章制度。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