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秘 > 文秘知识 > 规章制度 > 建设集团工程管理制度(三篇)正文

建设集团工程管理制度(三篇)

时间:2024-04-22 10:34:49

建设集团工程管理制度(通用3篇)

建设集团工程管理制度 篇1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是规范教师行为的典范,是提高教师自身形象的法宝,加强师德师风监督,是提高教师自身形象、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保障,因此我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中心小学师德师风民主监督制度》。

一、加强学习显成效

(一)加强对学习时间的检查和考勤制度。学校师德建设办公室在规定的学习时间中,对教职工的参加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勤,对于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加,按时到场和迟到、早退和缺课现象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做到周总结,月通报,期评比。

(二)加强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学校党总支、校工会对每个同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展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定期进行学习总结和学习效果检测,对学习不够深入,检测效果不好的教师进行集中补课。

(三)调动学生参与评价,在校园建立师德师风信息宣传栏。师德师风是教师的形象,让学生进行评价是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学校每期在学生中至少组织两次师德师风调查或“我心目中的教师”评选活动,加强师德学习教育的针对性。

(四)建立家长委员会,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学校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设立师德师风热线电话,聘请义务监督员,发放家长联系卡,让广大教师自觉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改进和调整教师的行业形象。

二、规范管理促发展

(一)加强对中层干部和教师学习时间的检查和考勤,对学习笔记每学期检查不少于两次,对不遵守学习纪律的人员给予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二)加强党组织的监督,学校党委对师德建设各项活动和各个阶段工作进行验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聘请师德建设监督员,参与监督让学生和家长评价学校、教师,向社会发放师德调查问卷。

(四)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安排接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的具体人员,处理好群众的意见。

三、多手齐抓促监督

(一)学校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同时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电话。师德师风监督电话:(校长办公室)

(三)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师德师风监督工作,并设立师德师风问题举报箱,公开监督电话,聘请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代表担任师德师风监督员,定期向监督员征求意见。

(四)每学期要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广泛征求师德师风建设意见和建议,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制订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到位。

(五)对举报的师德师风问题,学校都须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属个别教师问题,由学校处理解决;对严重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十不准》的教师要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如不属师德问题,也要及时做好解释、宣传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六)加强对师德问题举报人的保护。教育局及学校依法保护师德举报人的权益,凡出现泄露、报复、打击举报人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七)学校每年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各科室和年级组进行检查,对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一查处二起以上的将连带追究科室主任责任。

(八)学校制订师德建设督导评估细则,把师德师风考核作为考核科室业务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

(九)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师德师风状况专项督查,开展一次师德师风评比活动,对师德师风表现好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彰,表现差的科室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四、民主监督制度

1、教师的师德情况实行全过程监管。

2、学校工会组织、党支部、家长代表组成师德监督小组,具体负责监督工作。

3、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对师德情况进行了解。

4、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专门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测评。

5、学校定期征求村民、乡、村政府意见,及时改进学校师德建设工作。

6、学校建立教师师德民主测评档案,测评结果实行量化。

建设集团工程管理制度 篇2

为了实现“管理精细,质量上乘,特色鲜明,校园和谐”为总体目标,在“尚美立人”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推进学校“尚美”文化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推动高效课堂教学为工作重点,进一步确立新的发展策略,创建出有特色的品牌学校,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

1、严格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围绕《东海县特色学校建设方案》及每学年初学校制定学年特色项目实施方案,朝着“尚美立人”目标组织开展特色教育工作。

2、成立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特色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安排、组织学校特色创建相关活动。

3、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情况科学分工,实行项目负责制。

4、项目实施小组根据年度特色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各兴趣小组特色教育相关工作。

5、校级领导、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各处室负责人根据本岗位工作性质学年初制定出年度特色学校创建行动计划,特色项目实施小组成员学年初制定出年度个人行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实施情况,并纳入考核,每学期进行总结。

6、特色教育按照“课程化、活动化、渗透化”方式运行,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每周一次的课表,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各项目负责人应当负责好各特色项目组内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镇性特色活动及各级各类竞赛,科任教师在各自课程中应当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学校应当为特色创建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8、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辅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9、学期末根据特色项目实施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考核,予以表彰。

建设集团工程管理制度 篇3

建设集团公司工程类招投标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管理公司建立全面的招标管理制度,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评估选择业务分包单位,以确保各项分包业务满足规定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要求。

1.2 凡单项合同额5万元以上分包(采购)业务,必须纳入招标系统进行控制,包括但不限于:

材料设备采购;

工程分包,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选择;

服务分包,包括物业中介、宣传推广、模型制作、造价咨询等单位选择。

1.3 为加强招投标工作的管理力度,管理公司规定各类招标工作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划分,项目所在公司招投标管理部门必须遵照执行,管理公司集中采购、第一类招标、第二类招标工作相关内容由管理公司审批,第三类招标工作相关内容项目所在公司存档备查。

2 招标(采购)分类

2.1 根据分包工程、采购材料设备的种类和性质的不同,按《招标工作责任界定》的具体规定,招标(采购)工作按以下四类方式进行操作:

管理公司集中采购;

第一类招标(管理公司直接负责的招标);

第二类招标(管理公司参与监督,项目所在公司具体承办的招标);

第三类招标(项目所在公司独立负责的招标)。

2.2 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规定公开招标的工程分包项目,在按主管部门要求申报,公开招标前应执行管理公司规定的招标流程,选择意向投标单位推荐参与招标。

2.3 在上述四类招标(采购)外,符合直接委托条件的分包或采购业务,可按直接委托方式选择确定供方,但必须执行《业务分包直接委托控制指引》的规定,由业务经办部门办理相应申请、审批手续。

3 招标采购计划

3.1 为防止肢解分包工程或回避公司招标管理规定,各项目所在公司应在项目开工前编制招标采购计划,经项目所在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报管理公司成本管理中心备案。

3.2 招标采购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成本估算额、招标方式、发标时间、进场时间等。

3.3 项目所在公司对招标采购计划进行的调整和补充,应每月月初向管理公司成本管理中心集中报告一次。

4 招标过程控制要点

4.1 招标小组的组成

每个招标采购项目在招标前成立招标小组,负责整个招标工作。

4.1.1 原则上与投标单位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作为招标小组成员。

4.1.2 招标小组人数必须为奇数,且不少于3人。

4.1.3 除通用材料采购类外的所有招标采购项目,项目所在公司招标采购项目业务经办部门主管总监和成本控制部经理及相关必须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为招标小组成员,全过程参与招标工作。

4.1.4 在整个招标过程中,每次评审,招标小组成员出席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的2/3。

4.1.5 管理公司集中采购,其中通用材料采购类由管理公司在招标前研究确定;其他采购类由成本管理中心和项目所在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在招标前研究拟定,报管理公司审批。

4.1.6 第一类招标,由管理公司业务归口部门和项目所在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在招标前研究拟定,报管理公司审批。

4.1.7 第二类招标,由项目所在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在招标前研究拟定,报管理公司成本管理中心审批。

4.1.8 第三类招标,由项目所在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在招标前研究确定。

4.1.9 针对项目的特殊情况,可外聘专家参加招标小组。

4.2 招标文件

4.2.1 管理公司成本管理中心负责发布管理公司标准(示范)招标文件,各项目所在公司在招标文件拟订过程中应参照执行。管理公司暂未发布标准(示范)招标文件的,由各项目所在公司自行编制招标文件,并报成本管理中心审批或存档备查。

4.2.2 各类招标过程中,招标文件在正式发布前,必须按管理公司规定的作业流程完成相应审批手续。

4.3 信息发布

4.3.1 各项目所在公司所有招标采购业务信息原则上应有计划地提前在当地主流媒体公开发布,且不少于2次,成本控制部负责供方资料的收集整理。

4.3.2 经招标小组批准,对公认有实力的供方,可以用书面形式邀请,并对其进行供方合格评定;已列入合格供方名录的,可直接邀请其参加投标。

4.3.3 各项目所在公司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和招标小组成员,原则上不允许推荐投标单位;如因业务需要推荐投标单位的,推荐人填写内荐表,并承诺不作为招标小组成员,且不以任何方式影响评标、定标工作正常进行。

4.3.4 自我推荐的供方,必须填写自荐表,明确获得信息的来源,并承诺其真实性。

4.3.5 项目所在公司以外的人员或单位推荐供方,推荐人填写外荐函。

4.4 投标单位预选

4.4.1 各类招标项目预选投标单位应不少于三家。

4.4.2 投标单位应优先从合格供方名录选择,合格供方名录中没有或数量不够时,才可从其它推荐途径选择投标单位。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应遵循以下规定:

投标单位已经列入合格供方名录的,直接具备投标资格;

投标单位尚未列入合格供方名录的,应按下述'供方合格评定'的规定进行考察评估;

已从合格供方名录取消的单位,两年内不得参与集团范围内的投标。

4.5 发标

4.5.1 招标文件的发放、现场踏勘和答疑由招标经办部门负责组织,其他部门视实际需要指派人员配合,但至少应保证同时有来自不同部门的二人参加。

4.5.2 现场踏勘、招标答疑要做好记录工作,该记录将作为招标文件的附件一并发给投标单位。

4.6 开标

4.6.1 招标小组成员主持开标工作,现场拆封,该过程和内容需作好记录,参加开标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

4.6.2 开标后,招标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标书的分析,以便于进一步的评标定标工作。

4.7 评标、定标、中标

4.7.1 招标小组组长主持招标项目的评标工作,招标小组全体人员参与,人数不少于3人。

4.7.2 各类专业的评标工作均必须遵循管理公司《评标定标指引》的规定,经招标小组评标,推荐中标候选单位、推荐中标单位或确定中标单位。

4.7.3 项目所在公司或管理公司,从推荐中标候选单位内选定中标单位或批准推荐的中标单位,并于3日内,经办部门向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将中标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投标单位。

4.7.4 项目所在公司权限范围内的招标采购项目定标完成后,将招标小组的组成及定标结果(招标采购项目报备表)报管理公司成本管理中心备案。

5 签订合同

5.1 成本控制部会同招标经办部门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和中标单位的相关承诺,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包合同

5.2 合同签订前,招标经办部门负责按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的规定,在内部办理完毕相关审批手续。

6 供方管理

6.1 供方合格评定

6.1.1 所有参与投标或接受直接委托的供方,包括管理公司定向供方,均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合格评定,并且评定结论应满足公司业务分包要求。

6.1.2 成本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公司定向供方的合格评定,项目所在公司成本控制部、工程(配套)部、开发设计部、营销(策划)部等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供方的合格评定。

6.1.3 供方合格评定必须按管理公司《供方合格评定与监督评估指引》的规定执行,经评定合格的供方由其经办部门负责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并汇总形成公司的合格供方名录。

6.2 供方的监督评估

6.2.1 各业务经办部门必须对合格供方的履约表现进行持续的监督和评价,按管理公司《供方合格评定与监督评估指引》的规定做好供方的履约评估记录,并提出相应建议:

继续成为合格供方;

需根据改进结果决定能否继续成为合格供方;

取消合格供方资格。

6.2.2 管理公司分包业务的定向供方评估结果,由项目所在公司报管理公司进行确认。

6.2.3 项目所在公司应每季度一次集中向管理公司成本管理中心报备合格供方名录、中标单位(及直接委托单位)的履约情况。

6.2.4 管理公司成本管理中心根据各项目所在公司合格供方的履约情况,通过比较分析逐步建立管理公司的合格供方名录,以供各项目所在公司直接委托或选择招标时使用。

7 相关作业流程与指引文件

ppg001 业务分包(采购)方式选择规定

ppg002 业务分包直接委托控制指引

ppp100 管理公司集中采购

ppg101 招标工作责任界定

ppg102 招标采购计划编制要求

ppg103(t) 标准招标文件(参考文本)

ppg104 评标定标指引

ppg105评标报告

ppp200 第一类招标

ppp300 第二类招标

ppp400 第三类招标

ppp500 材料设备采购

ppg501 甲供材料设备采购操作要点

ppg502 乙方采购指定品牌及限价操作指引

ppp610 (管理公司)供方管理

ppg601 供方合格评定与监督评估指引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