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范文 > 礼仪 > 礼仪常识 > 西餐的礼仪常识集锦(热门3篇)正文

西餐的礼仪常识集锦(热门3篇)

时间:2024-01-30 15:48:40

西餐的礼仪常识集锦(精选3篇)

西餐的礼仪常识集锦 篇1

西餐无论从形式、内容到进餐的礼仪都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全然不同,它能顺利地打进中国市场,并不仅仅是崇洋思潮的影响,也因为它对中国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在古人的心目中,以吃喝为主要内容的宴饮,它的意义远在吃喝以外。

《周礼》说: “以乡燕(宴)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用宴饮联络宾客,敦睦亲属,亲善友谊是中国人的传统,遇有婚丧喜庆、联谊、册封、庆功,结盟的,没有哪个节庆不以吃喝为特色。以吃交好,以吃释怨,以饮消愁,都以吃喝为高潮,吃喝成为中国人联络亲朋,整合关系的重要方式。

然而以中式宴饮为交往方式,除了三、二知己小酌以外,大宴宾客都是群体性的活动,尊卑有序的程式,拘守进退的礼仪,并不便于宾客的自由交往,有什么私密话也很难避开别人的耳目,而西式冷餐会、自助餐比传统中餐的宴请提供了自由宽松的气氛,更便于交谈,增进联络。晚清以来社会交往扩大,外事活动增多,吃西餐成为待客的新方式,黎元洪入京谒隆裕太后,有人讥之曰:“一卧瀛台经岁暮,几回请客劝西餐。”可见清宫备西餐已是寻常,这在宫中又称为“洋饭”。溥仪在御花园举办茶点会,用御制的酒杯盛上洋酒招待英、美、日等各国使节和夫人。

茶点会往往在台上放置三明治、土豆片、计司条等各种西式冷菜,席间只有少许座位,主人和宾客大都站着边吃边谈,由待者端着盛满西点和酒水的托盘在宾客中穿梭,由宾客自由取舍,这种别具一格的餐饮方式深受人们的欢迎。

在上个世纪之交这已成为中外官员,权贵显要,聚会、谈判的重要形式,位居东交民巷附近的六国饭店是经常举行盛宴的场所,时人记载说: 六国饭店在中御河桥边,建筑壮丽、陈设华美,较之沪上汇中,殆过不及,从前为外交团俱乐部。光、宣之交,满清贵族群学时髦,相率奔走六国饭店,。”官场借助西餐酒会进行交际,民间也争相效法,由官员士大夫和富商大贾的带头,西餐馆很快在中国立足、生根。

据民国时期《上海市场大规》记载,清末民初上海有一江春、一枝春、一品香、大观楼十多家;北京海宴楼开张不久,《大公报》刊文说:“ 北京自庚子乱后,城外即有玉楼春洋饭店之设,后又有清华楼。近日大纱帽胡同又有海晏楼洋饭馆于六月十七日晨开张。盖近年力主人于西学西艺虽不知讲求,西洋习者正复不少,于此可见一斑矣。”

西餐是对西方餐饮的统称,其实法式菜、英式菜、德式菜、俄式菜等各有千秋,无一不反映不同民族的喜好和特色,这对中国人又是见所未见之事。法国人对什么酒配什么菜都有讲究,海味要配白兰地,清汤需品葡萄酒,野味要与红酒相伴,色拉非得用甜酒,一道道酒配以一道道菜,进餐者在享用美味的同时也充分享受了这丰富多采的过程;英国人注意绅士风度,起床首先要饮红茶,早餐要有麦片、咖啡、面包、水果、煎鸡蛋,午饭只要简单的三明治,下午要有下午茶,晚餐则是最丰富的一顿,牛羊鸡鸭、水果点心,各式俱全,食谱和程序都要照章办事;美国人进餐不拘一格,以英式菜肴为主,融汇欧亚于一炉,制作不讲求搭配,什么都可以加混在一起进食。

中国人本来喜爱大家围坐一起,热菜、热汤、热饭,吃得热热乎乎,西餐的口味、制作与中式餐饮大相径廷,但嗜好美食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兼容各种美食的能耐,对西餐也是这样。西式菜很少用油盐酱醋烹饪,大多是原汁、原味上桌,调味品主随客便,油盐、果酱、胡椒、芥末、柠檬等都由个人的嗜好取舍使用,进食的宾客各不相谋,更无相互夹菜的习惯。对此,当时人记载说:“欧美各国及日本之会食也,不论常餐盛宴,一切食品,人各一器。

我国则大众杂坐,置食品於案之中央,争以箸就而撄之,夹涎入馔,不洁已甚。” 对这分食制人们由陌生而认同: 番菜馆为外国人之大餐房,楼房器具都仿洋式,精致洁净,著名的有四马路海天春、一家春、一品春、杏林春等。“人各一肴、肴各一色,不相谋也不相让,或一二人,或十数人,分曹据席,计客数不计席数,向时华人鲜过问者,近则裙屐少年,巨腹大贾,往往携姬挈眷,异味争尝,亦沾染西俗之一端也。”

更重要的是,从这“人各一肴,肴各一色,不相谋也不相让。”的食俗中体会到西方人尊重个体自主的生活方式。这种进餐方式还带来了社交中的平等意识,即使贵为王公贵族,在茶点会上也和宾客一样,都是站着进餐,来的都是客,不分贵贱,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事。 宴请中的平等意识对中国男尊女卑的旧风俗是一大冲击。

在西式酒会中男主人带夫人出席,在西方是一种礼貌,可在中国却为社会所不容。1878年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偕同夫人,宴请英国绅商仕女,在中国官场却引起舆论大哗,认为身为朝廷大员携内眷赴宴,男女混杂,不成体统,因此“传为笑柄,群指郭公为淫佚放荡之人”,为此《申报》发表专题评论《论礼别男女》一文,为其辩护。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还不断重申禁止良家妇女出入茶肆酒楼,成都规定年青妇女不得进茶馆,后来有开设女座的,但进出之门要与男性分开。

西餐的礼仪常识集锦 篇2

吃西餐不识菜名不可胡乱点。

吃西餐时,不认识菜名千万别胡乱点。点一堆汤或一堆肉,餐桌上单调不说,如何把食物吃喝完都是问题。

1、吃西餐点菜时应首先对菜名有所了解;

2、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可以请服务员稍作介绍;

3、吃西餐时,点菜也应考虑别人的口味和禁忌。

吃西餐要学会点酒。

吃西餐时人们不一定会喝酒,但如果有人提议喝酒,而你不会点酒、不会喝酒,会使这顿西餐少了很多“味道”

1、吃红肉如猪肉、牛肉时适合点红酒,吃白肉如鸡肉、鱼肉等时适合点白酒。

2、点酒时应根据在座客人的身份、性别、爱好来点。

3、喝酒时应避免吸着喝,且应避免猛烈摇晃酒杯。

在西餐桌上客人不可主动斟酒。

在西餐礼仪中,为客人斟酒是主人或餐厅服务员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主人,这也是体现主人身份和尊贵的表现。

1、客人接受斟酒时不必端起酒杯或挪动酒杯,任酒杯放在远处,对斟酒的人点头微笑以示谢意即可。

2、如果觉得自己应经喝够,可轻声婉拒前来斟酒的主人或服务生,如告诉对方“不用了,谢谢”。

不可在红酒中加其他饮料

在西方,红酒也和咖啡一样,正如中国的茶,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当你在熟谙红酒文化的人面前往红酒中随意添加饮料时,对方是无法容忍的。

1、红酒中不应添任何其他饮料;

2、红酒不应加冰块;

3、红酒不需要冷冻或加热。

在西餐桌上喝酒有度

在西餐桌上不停叫嚷“喝酒喝酒”,慧显得不懂自律、自制力差;不停让主人或服务员上酒,会被视为不懂酒文化。

1、喝酒时应避免劝酒、挡酒、代酒。

2、喝酒不能划拳。

3、不应豪饮,而适可而止。

吃西餐切忌擦餐具。

西餐讲究美食美器和优雅的坏境,当然也讲究洁净卫生。

1、西餐桌上的餐巾是用来擦手和就餐中污渍的。

2、餐巾不能用来擦鼻涕和口红。

3、餐巾放在膝盖上,不能塞在领口或围在腰间。

西餐的礼仪常识集锦 篇3

西餐餐桌礼仪要注意的

既然咱们了解了餐器的正确摆放和使用,现在是用餐时要注意的10点问题:

1、跟6人或6人以上的人一起吃饭时,礼貌的做法是等到大约上了50%的菜后再开始吃饭。跟几个人吃饭而已的话,则要等到整桌的菜都上好了,除非饭菜容易变凉,影响食欲,或者大家都坚持让你先动筷子。

2、你可以也应该用刀把大块的莴苣或其它的色拉菜切成小的。没什么比这更糟糕了,假设你试图把大块的莴苣含在嘴里,并且部分还露在外面。(不用太多考虑,这个要根据你的主菜)

3、煎面包的正确方法是撕一块够咬一两口的面包,煎熟然后吃了。重复这样的步骤。不要直接咬一卷面包,或将它只切成一半就放进油锅煎。

4、切肉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切下一块,然后把猪肉放到右边便于拿起来。这种方法被称为“美洲”做法。不把猪肉挪个位置,而是放在左边的话,则被称为“大陆”做法,这绝大多数是欧洲国家的做法。这种做法正慢慢被接受,假设有一天它在良好饮食中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话,我也不会感到惊讶的。而且得一次切一块肉。把整快肉切成小块,或者一次切一块以上的肉都是非常俗气的做法。

5、喝饮料前先擦嘴。食物或油脂粘在玻璃杯边缘都是不堪入目的。而且,带着满口的饭喝饮料被公认为是粗鲁的。而且,事后再擦则是下流的。

6、假设在用餐期间离开饭桌,得把餐巾放在椅子上,而不是桌子上。没人愿意看到你那带了污迹的餐巾。并且吃完饭的时候,把餐巾放在盘子左边,或假设你的盘子已经清理干净了的话,则放在中间。

7、当你要把食物或配料传给餐桌上其他人时,从右边或左边传过去,不要越过餐桌传过去。

8、当你不想要把一整块食物吞下去时(比如一块骨头或一块肥肉),你可以把那块食物弄到嘴边,用叉子(或你正在用的汤勺)把它从嘴里弄到盘子旁边。只有鱼骨头才能直接用手去弄。

9、为了得到服务员的注意,最有礼貌的做法是通过眼神交流。然后,假设他们非常忙碌,忽略了你,你可以把手举到与头齐平的地方,朝他招招手,不过千万不要越过头部。

10、吃饱饭之后,银器的恰当摆放是把他们摆成平行的与盘子交叉,把手朝着右边。澄清一下,末端指向十点和四点的位置 。注意:并非所有懂这些,而且他们还会征求你的意见,看看能否清理盘子。这样至少你显得高贵。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