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中班音乐教案优秀5篇正文

中班音乐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09-30 13:05:29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班音乐教案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赶至3/4排歌曲的节奏特点,学习用轻声演唱歌曲《云》。

2、培养幼儿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白色极蓝色彩绸若干条、钢琴

活动过程:

1、钢琴伴奏,在旋律的伴奏下,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进一步感受旋律的特点。

2、播放课件,幼儿观看课件中的内容,理解歌词内容并有节奏地说歌词。

(1) 看完课件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 白云和蓝天各市什么颜色的?并说歌词。

(3) 帆船里面装了什么?为什么走得这样慢?

(4) 雨点落下来以后可以帮我们做什么?(浇花园)

(5) 点击歌曲图谱幼儿理解图谱所表示的意义,并根据图谱有节奏的根据3/4排的节奏有节奏地说歌词。

3、学唱歌曲

(1) 播放课件,欣赏歌曲,欣赏完后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并和教师一起试着演唱。

(2) 教师范唱,幼儿可以合拍子

(3) 点击图谱幼儿跟着演唱。

(4) 随课件演唱。

(5) 钢琴伴奏下演唱反复几遍

4、手拿彩绸随音乐用动作表现歌曲男孩表演蓝天女孩表演白云,

5、活动延伸:随音乐像白云一样走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音高。

2.了解音乐的强与弱,用声音与动作表现强弱,表达歌曲的情绪,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正确地使用乐器,学会看指挥,能整齐地齐奏和轮奏。

准备:

各种乐器若干,大雨小雨的录音、大鼓、小鼓。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进行曲》,按节奏合拍的拍手走步进入教室。

2.感知音的强弱,老师敲大鼓和小鼓,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大鼓的声音和小鼓的声音。

3.放录音,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引导幼儿发现鼓声的强弱变化,请幼儿讨论,生活中哪些声音有强弱变化,如:马跑远的声音,近了强,跑远了弱。火车到站声音强,开走了声音弱。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出示节奏带领幼儿用动作用声音表现出来。

xxxx∣xxxx∣xxxx∣马跑

xxxx∣xx∣x─∣火车进站

4.歌曲:《大雨小雨》

(1)放录音启发幼儿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并让幼儿学一学大雨小雨的声音。

(2)老师范唱全曲,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3)利用整体都唱的方法,重点辅导幼儿唱不准的句子,吐字要清楚,要唱出强弱的变化。

(4)老师和幼儿分角色唱。

(5)老师再次范唱,幼儿欣赏,用声音大小的变化来表现大雨小雨,把歌曲唱的生动,即富于艺术表现,幼儿可随着音量的大小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强音时拍手,跺脚,弱音时可拍腿,拍肩。

5.节奏乐《小号手之歌》

(1)听音乐让幼儿练习拍的节奏、强弱。

(2)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各种乐器。

(3)幼儿自选各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注:拍手一铃鼓、响板、小铃、沙球;

脚一钗,由老师打或能力强的幼儿。

幼儿学习时先分部,后集体,鼓励幼儿按音乐的节拍大胆的敲打乐器。

6.音乐游戏:(抢椅子)

游戏玩法:全体幼儿每人一把椅子在圈上坐好,圈里也有一名幼儿坐在椅子上。

游戏开始,幼儿都在椅子上面坐好,曲一:中间幼儿蹲,外圈站,反复几次后到里圈幼儿到外圈的任一位置上全体幼儿侧转身。曲二:听音乐双手叉腰脚做小碎步顺圈走,当音乐突然停止时,所有的幼儿马上抢外圈的椅子,只有一名幼儿没有抢到(受罚),也可让他表演节目或当中间人,游戏重新开始。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知道乐曲由不同结构构成,并能做出相应变化的表演。

3、喜爱音乐游戏,感受与老师、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四幅图片,小狗和小男孩的布偶、节奏卡。

2、能看到影像的投影板(手偶表演用)。

3、头饰(小男孩、小女孩、小狗、小猫、蝴蝶、大象等)、大树。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进行手偶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拿出小狗布偶)幼:"小狗"。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游戏,在做游戏之前,小狗说要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听吧!"(老师随音乐进行手偶表演)2、初步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内容和情绪特点。

师:"听完了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有口哨、结尾处有狗的叫声)师:"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觉?"(轻快、开心。。。。。。)3、分段进行欣赏,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与模仿。

A、师:"这是一首关于小主人和小狗出去散步的音乐,你们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呢?小主人是怎样散步的呢?小狗又是怎么散步的呢?谁来模仿一下?"(分别进行模仿)师:"我们跟着因音乐一起散散步吧!"(播放A段音乐)B、播放B段音乐,想象小主人和小狗散步可能遇到的情景。

师:"老师觉得他们在散步的时候捡到了一只皮球,你们觉得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选取幼儿说的情景进行集体模仿)C、播放C段音乐,讨论小主人和小狗又遇到了什么事情。

4、教师与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A、邀请一名幼儿当小狗,教师当小主人进行表演。

B、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合作表演。

C、佩戴头饰,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

5、边观看《口哨与小狗》的舞蹈表演,边进行动作模仿。

6、结束活动:随音乐节奏,教师当小主人,幼儿当小狗,学小狗动作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2、能够主动随音乐的节奏创编动作。

3、体验参与音乐游戏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课件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是小刘老师的生日,我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它的生日会,好吗?

二、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结构,并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1、第一遍:安静完整倾听音乐。

师:你听了这个音乐感觉如何?

2、第二遍:小手动一动。

师: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小手动一动,节奏变换的时候我们小手的动作也要有变化。

3、第三遍:个别幼儿随音乐表演节目。

师:请幼儿随音乐表演节目

4、第四遍:个别幼儿随音乐表演节目。

师:让我们站起来再跟着音乐跳一跳吧。

5、看图谱完整欣赏。

三、集体游戏:吹蜡烛。

四、延伸活动:吃蛋糕

小百科:生日就是一个人出生的日子,实质是一个纪念日,纪念着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一般在中国比较重视老人和儿童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会,在中国的传统中,生日吃寿面和鸡蛋。西风渐进,青年人用蛋糕和蜡烛庆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幼儿教育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领域,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特长。幼儿艺术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天分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表现音乐的意境,享受韵律活动的乐趣。

2、大胆想象,用身体动作艺术地表现生活活动。

3、培养幼儿爱洗澡、爱清洁的良好生活习惯,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4、初步了解洗澡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为幼儿洗澡,丰富幼儿快乐的生活体验

2、小猪头饰一个,喷水器一个

3、歌曲《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一)、情趣导入,游戏《小爬手》

1、师扮演“小猪”,垂头丧气地边走边说。

2、玩《小手爬》游戏

3、创设情景,欣赏表演

A、导语:玩累了,休息一会儿,听听音乐,我请你们吃水果。你们等等,我去拿。(不小心摔倒了)

B:启发:身上这么脏,怎么办呀?

C、“小猪”跳洗澡舞。

(二)、引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现洗澡的情景

1、“小猪”:哇!洗澡真舒服呀。你们喜欢洗澡吗?你们是怎么洗的?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洗澡的,鼓励用动作表现。

3、小结洗澡的过程

4、跳洗澡舞。(播放背景音乐)

5、鼓励一幼儿来领舞。

6、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在集体舞中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三)、交流感受

1、“小猪”:哇,洗完澡身上有什么感觉呢?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呢?

2、幼儿讨论交流洗澡的感受,加深愉悦体验。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表演洗澡舞给家里人看,并要求幼儿逐渐学会自己洗澡,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活动反思:

对幼儿来说,4岁是个分水岭,绝大多数的艺术特长都是从年满4岁了才开始培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