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26篇
时间:2024-10-31 10:52:09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
内容导航
《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3《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4《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5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克隆》教案 6《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8《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9《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0《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1《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3《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4《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5《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6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克隆》课文 17《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8《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9《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0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21《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2《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3《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4《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5《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6《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
课时目标:
1、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克隆技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与教材配套的生字卡片。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呀?(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引出《西游记》),你们喜欢《西游记》中哪些人物?(自由发言),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他有哪些本事?孙悟空可真神了,一根毫毛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来。这是多么神奇有趣啊!这个神话引发了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孙悟空能复制自身的本领,就是现代科技领域研究的“克隆”(板书“克隆”)。
2、克隆技术到底是怎样的技术?真的像神话中描绘的那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克隆)
3、从课题看,“神奇”是什么意思呀?(非常奇妙)那么克隆技术到底奇妙在哪里?认真阅读课文之后,我们应该能够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通文解词
1、教师提出自觉要求:自由轻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教师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新词:
例如:马铃薯嫁接细菌饲养效率诱人
A、指读正音B、理解部分词语C、用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名话。
三、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以奇妙的情节——孙大圣“拨毛变猴子”,由此引出了克隆技术的概念。(第1-2自然段)
2、哪些动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呀?(第3-4自然段)
3、大自然中许多植物和单细胞微生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而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诞生的高等动物-多利(第5自然段)
4、课文哪些地方向我们介绍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呢?(第6-9自然段)
5、朗读课文。
四、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不但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而且还能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克隆技术。其实,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能利用一些植物的先天克隆本领来扩大他们的种植面,如古人在诗中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插入柳条,它能长成一个新生命,而如今,人类终于找到了后天克隆高等动物的路径,并由此开始了一次生命科学的革命。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继续收集有关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 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
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教学难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教学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科学奥秘的说明文(板书)7.《神奇的克隆》。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2、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面所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或放在学习课文时讲解。
3、指明说说什么是克隆?
4、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
1、过渡:课文还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3、师生共同总结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说说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指名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指名说说哪些个前景。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克隆的相关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3、搜集相关资料做手抄报。(选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过渡:克隆究竟神起在哪?我们一同细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 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师相机介绍“压条”和“嫁接”。
4、低等生物也能克隆。生自读了解。
5、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生交流
6、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教师引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7、齐读第九自然段
8、发散思维:克隆技术会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克隆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
三、总结课文
任何一项发明都闪烁着智慧的结晶,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就能够更多更好的为人类造福。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
3、短文练习:《假如我是克隆专家》、《谈谈克隆》(选做)
板书设计:
神奇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自然界中的克隆: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克隆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3
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这是一篇说明性科普文章,介绍有关克隆技术的科学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认为教学本文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自然界的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及克隆的前景——师生互动,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布置练习题,搜集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首先分步揭题,激发阅读兴趣,板书克隆,提问什么叫做克隆?然后写“神奇的”三个字。其次是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接着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大意,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最后是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1、学习第一段,默读第一、二自然段。
思考:什么叫做克隆?
讨论后归纳说明方法。a、举例子;b、下定义。
2、学习第二段。
学生自读然后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展开讨论后得出。a、分类别,b、举例子。
3、学习第三段。
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神奇的克隆技术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的?
4、回顾课文,归纳总结。
《神奇的克隆》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根据课文的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4
一、看拼音,写词语。
sì yǎng xiào lǜ jià jiē lì rú yòu rén xì jūn jiā chù shǔ tiáo
( ) ( ) ( ) ( ) ( ) ( ) ( ) ( )
二、给加点字注音。
雌性 濒临灭绝 卓有成效 克隆 一模一样
三、比一比,再组词。
殖( ) 例( ) 饲( ) 薯( )
植( ) 列( ) 伺( ) 署( )
四、修改病句。
1、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2、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相结合,可以大大增加饲养效率。
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4、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两年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五、读句子,选择合适的一项填空,填序号。
1、蝴蝶____花丛,____树林,____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
a 穿过 越过 飞过 b 飞过 穿过 越过
2、红军老爷爷满怀_____ 向我们讲述了红军四团在夺取泸定桥与敌人进行______ 战斗的经过。听完故事,同学们的心情非常______ 。在英雄精神的_______ 下,大家表示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a激烈 激动 激情 激励
b激情 激烈 激动 激励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_____________ 的结合,才能 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种繁殖叫有性繁殖。与之不同的是,无性繁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称________ 。
2、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年,______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只克隆羊,名字叫 _______.
4.克隆技术可以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在医学上,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章。文章分四个版块先介绍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的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四) 教学难点
1.结构安排巧妙新颖。
2.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科学道理深入浅出。
二、说学生
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设计通过师生交往、平等对话,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领会文本所体现的锲而不舍、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文本内涵,关注人类生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同时,点燃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爱科学的热情,鼓励学生勇攀知识高峰,在未来的科学领域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
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导入必须马上抓住学生的眼球,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导入对象,如 本文我就以“如果你是一个球迷,你一定希望世界上多一个“罗纳尔多……”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对什么是克隆、它究竟是如何进行运作、为何会有这么神奇的力量等问题产生浓厚的追问兴趣。调起他们的胃口,我再引入概念解说,即使再枯燥学生也会认真听讲。)
第二环节:整体入手,理清顺序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学生自主学习后,讨论交流。
第三环节: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一)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充分利用反思维质疑,激发兴趣。作者在介绍什么是克隆时,本身一句话就可以说完,居然用了四个自然段。这是不是太啰嗦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习本段的写作方法”这个难点也迎刃而解。)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三)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开展辩论赛,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出观点,活跃思维,在辩论中明确观点。
2、教师引读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起引导作用,但绝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经验。而只有营造出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教师抛出问题,而后作为旁观者,在必要时调动气氛或适时的调整学生的语言表达并进行恰当的鼓励,而学生能根据已学到的关于克隆的知识进行分析辨别,并能提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我的目的就已达到。)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第四环节: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第五环节:作业超市
1、练笔:《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2、讨论:克隆人有什么利与弊?你赞同还是反对?
3、学习完课文后,你一定有话要说,不要拘泥于形式,自由写出。
(拓展延伸文本,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的作用。 不把语文课上成划句号的课,已成为目前大家的一个共识。对此课而言,这个理念尤显重要,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远远不止课文所提及的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和蔬菜新品种,及优良的家畜,也不仅仅局限于在保护生态、医学上的重要意义,第八节最后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引发读者去想象克隆技术的“诱人的前景”。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克隆技术的奇妙后,我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除此之外,我用作业超市的方式,让学生去想象,去讨论,去总结,这也是诱发学生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和憧憬。)
第六环节:说板书 神奇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
“多利” 诞生 了不起 爱科学 ↓
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学科学
↓
诱人前景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克隆》教案 6
一、教材解读: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克隆的意义及其神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的条例,理解课文电脑内容不,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叙述的条例,知道克隆的意思,大致了解当前世界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例。
2、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初步理解克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克隆”――读!
质疑讨论:你知道克隆吗?(生交流)
师: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e的译音,源于希腊文klone。原来指的是用植物的幼苗或嫩枝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现在我们说的克隆就不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了。
而今天意义上的克隆,我们的祖先早就想到了。你信不信?为什么指名说呢?究竟什么是克隆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交流:你知道什么叫克隆了吗?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导读:
我们已经有点知道什么是克隆了。那么自然界的生物又是怎样进行克隆的呢?科学家又是怎样应用克隆技术为人类服务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从课文中让我们去寻找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明确初读要求: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生字的音读准,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所讲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3、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1)读生字词语,进行词义质疑。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我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例。
1、交流概括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3)植物的克隆。(4)低等生物的克隆。(5)高等生物的克隆。(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7)克隆技术可以用以培育优质产品。(8)克隆技术的其他广泛应用。(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2、练习根据自然段意义之间的关联给课文分段
根据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将相关的或者关系比较密切的合为一段,这样,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三段),你能做到吗?
(学生思考分段,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第一段:什么叫克隆;第二段: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三段: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前景诱人。)
3、教师小结。
四、学习课文的一段――什么是克隆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孙悟空真的能够用自己的毛变出许多个自己吗?
“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自己科隆自己。”这是作者说的,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克隆这种技术了,对吧?
(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克隆?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读了课文第二段,你知道什么是克隆了吗?能举个例子吗?
(生交流。)
质疑:我们知道,孙悟空的变化其实根本就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克隆,与克隆也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老师觉得,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完全可以删去,� )
五、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复制()繁殖()临近()
噩运()协调()奇特()成效显著()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9自然段,了解植物和一些低等生物是怎样进行自我克隆的,了解科学家对高等生物的克隆情况。知道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的好处。
2、理解课文是如何有条理地进行介绍的,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感受克隆技术的奇妙之处。
3、初步懂得,科学的发展,其根本宗旨就是为了造福人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讨论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克隆吗?(生交流)
二、导入新授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5节)
1、我们知道克隆就是无性繁殖。那么在自然界有没有这样的生物,它们就是通过克隆来繁殖的呢?
请同学自读课文3-5小节,找找答案。
2、讨论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自然界生物自我克隆情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1)课文从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个方面来介绍自然界的生物克隆情况。
(2)课文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通过我们比较熟知的一些例子如:柳树扦插成活、马铃薯、仙人掌等的繁殖,细菌的分裂等来说明自然界植物的克隆情况。3
3、讨论2:高等生物的繁殖都是有性繁殖,但是科学的发展,使得高等生物的繁殖也出现了成功的克隆。
读课文第三段。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1996年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师: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它为动物的克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那么克隆技术的发展究竟对于人类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6-8节)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六至八自然段,想一想: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
2、交流:
出示句子: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
朗� 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齐读: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在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3、小结:
这一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的意义,课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进行说明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前后呼应,条理清楚。)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克隆之谜》是按怎样的顺序向我们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概括一下吗?
2、关于克隆,你还有什么想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
《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
一、激趣导入感受神奇
1、听儿童歌曲《猴哥猴哥》找出歌词了的克隆现象。
2、揭示课题
生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出示:克隆定义——克隆实验——克隆研究造福人类
2、复习课文1-4自然段,自行设计问题,进行提问比赛。
三、精读课文感悟神奇
1、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a.交流
b.视频观看克隆过程
c.看图片,谈意义
2.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课文6~8,独自思考: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造福人类:
a、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
b、挽救濒危物种。
c、培植人体“配件”。
出示: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气息中止,死亡;⑤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⑥极,最;⑦绝对。
出示: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理解“制造”“配件”“装配”
3.交流“克隆”的利与弊。
板书:造福人类
4.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插上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一位克隆专家,你想克隆什么呢?为什么要克隆它?
(1)想法要奇妙(2)表达要有条理(3)想法要有益于人类
a.生写
b.交流
四.总结课文展望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我们的想象没停止,课后请同学们把对克隆技术的了解与展望跟身边的人分享分享。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8
一、教材解读:
《神奇的克隆》 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克隆的意义及其神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的条例,理解课文电脑内容不,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叙述的条例,知道克隆的意思,大致了解当前世界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课前准备: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当前世界克隆技术发展的情况,了解更多有关克隆的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对课文内容 有大致的了解。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例。
2、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初步理解克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克隆”――读!
质疑讨论:你知道克隆吗?(生交流)
师: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e的译音,源于希腊文klone。原来指的是用植物的幼苗或嫩枝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现在我们说的克隆就不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了。
而今天意义上的克隆,我们的祖先早就想到了。你信不信?为什么指名说呢?究竟什么是克隆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交流:你知道什么叫克隆了吗?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导读:
我们已经有点知道什么是克隆了。那么自然界的生物又是怎样进行克隆的呢?科学家又是怎样应用克隆技术为人类服务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从课文中让我们去寻找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明确初读要求: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生字的音读准,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所讲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3、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1)读生字词语,进行词义质疑。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我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例。
1、交流概括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3)植物的克隆。(4)低等生物的克隆。(5)高等生物的克隆。(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7)克隆技术可以用以培育优质产品。(8)克隆技术的其他广泛应用。(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2、练习根据自然段意义之间的关联给课文分段
根据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将相关的或者关系比较密切的合为一段,这样,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三段),你能做到吗?
(学生思考分段,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第一段:什么叫克隆;第二段: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三段: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前景诱人。)
3、教师小结。
四、学习课文的一段――什么是克隆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孙悟空真的能够用自己的毛变出许多个自己吗?
“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自己科隆自己。”这是作者说的,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克隆这种技术了,对吧?
(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克隆?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读了课文第二段,你知道什么是克隆了吗?能举个例子吗?
(生交流。)
质疑:我们知道,孙悟空的变化其实根本就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克隆,与克隆也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老师觉得,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完全可以删去,� )
五、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 ) 复制( ) 繁殖( ) 临近( )
噩运( ) 协调( ) 奇特( ) 成效显著( )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9自然段,了解植物和一些低等生物是怎样进行自我克隆的,了解科学家对高等生物的克隆情况。知道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的好处。
2、理解课文是如何有条理地进行介绍的,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感受克隆技术的奇妙之处。
3、初步懂得,科学的发展,其根本宗旨就是为了造福人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讨论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克隆吗?(生交流)
二、导入新授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5节)
1、我们知道克隆就是无性繁殖。那么在自然界有没有这样的生物,它们就是通过克隆来繁殖的呢?
请同学自读课文3-5小节,找找答案。
2、讨论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自然界生物自我克隆情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1)课文从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个方面来介绍自然界的生物克隆情况。
(2)课文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通过我们比较熟知的一些例子如:柳树扦插成活、马铃薯、仙人掌等的繁殖,细菌的分裂等来说明自然界植物的克隆情况。 3
3、讨论2: 高等生物的繁殖都是有性繁殖,但是科学的发展,使得高等生物的繁殖也出现了成功的克隆。
读课文第三段。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1996年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师: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它为动物的克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那么克隆技术的发展究竟对于人类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6-8节)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六至八自然段,想一想: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
2、交流:
出示句子: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
朗� 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
齐读: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在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3、小结:
这一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的意义,课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进行说明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前后呼应,条理清楚。)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克隆之谜》是按怎样的顺序向我们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概括一下吗?
2、关于克隆,你还有什么想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
四、作业:
完成补充练习有关作业。
板书:
7、克隆之谜
克隆――无性繁殖 低等生物自我克隆 高等动物科学克隆 克隆造福人类
定义 ――――举例说明――――――意义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9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教学重难点:感受克隆的奇妙。
我的学习过程
预习板块:
1、自读《奇妙的克隆》,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3、通过查字典读准下面生字新词
4、文中有哪些词语很难理解呢?画出来查查字典,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5、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
6、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7、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描红、临写。
赏析板块:
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1-4小节的有关介绍,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
默读第一自然段:联系孙悟空说说什么是克隆?
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有什么区别?小组交流,汇报。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低等生物的克隆。
2. 读读第五自然段:讨论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
3、克隆技术得到发展,它是怎样造福人类的呢?
优良品种
生态方面
医药方面
4、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
拓展板块:
1938年,汉斯·斯皮曼建议用成年的细胞核植入卵子的办法进行哺乳动物克隆(提出设想)
1962年,约翰·格登宣布他用一个成年细胞克隆出一只蝌蚪(爪蟾),从而引发了关于克隆的第一轮辩论
1984年,斯蒂恩·威拉德森用胚胎细胞克隆出一只羊。这是第一例得到证实的克隆哺乳动物
1995年,第一个用成年哺乳动物细胞克隆出的个体----克隆羊多利出世了
2000年,美国科学家用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猴子"泰特拉" ,这意味着克隆人本身已没有技术障碍
2001年,美、意科学家联手展开克隆人的工作
运用板块
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那么,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
正方:
反方:
反馈板块:
1.看拼音写汉字
kè lóng fán zhí xiān tiān jià jiē hōng dòng
( ) ( ) ( )( ) ( )
jiā chù sì yǎng xiào lǜ xìjūn yòu rén ( )( )( )( ) ( )
2.读课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 )( )关头 一( )一( )
繁殖( )( ) 一分( )( )
( )( )成效 品质( )( )
濒危( )( ) 免( )( )运
积累板块
1、记一组描写科学技术的名言:
2、写话。
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后的生活,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0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板书: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
(1-2)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
(6-9)
《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1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说明文的基本策略,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的顺序介绍克隆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2、了解什么是克隆,体会克隆的神奇。初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及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概括得出:神话中的克隆、高等动物的克隆、植物的克隆、单细胞微生物的克隆。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分类别”。
(3)高等动物是如何克隆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相机指导说明方法:下定义。
(4)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5)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时间、名字的来由。“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3)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3、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课文6~8,独自思考: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从学生回答中提示出句型:“……可以……也可以……还可以”来引导学生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保护生态方面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4、学习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体会“诱人”一词的含义,想想它有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将自己从资料上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本组成员听。)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作业: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文章内容,正确的说出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理解“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和“科学是一柄双刃剑”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阅读相关话题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唤醒记忆
昨天我们学习了《神奇的克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讲述了哪几个与克隆有关的内容?
(过渡):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这节课继续讨论。
二、内外结合体会神奇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
交流,板书。
(培育优良品种、家畜;挽救濒危物种;制造人体器官)
2、课文最后一节
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你了解到了哪些?
补充资料:(见幻灯片一)
小结:克隆技术已经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幻灯片二)
(1)培养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
(2)生产转基因动物;
(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
(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
齐读课文最后一节,进一步激发情感。
三、辩证看待克隆技术
在克隆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出示文字资料一:(幻灯片三)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读了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发现?
另外,世界上许多有分量的科学家开始纷纷表示多这项技术发展的担忧。你知道他们担忧什么吗?
2、出示文字资料二:
(幻灯片四)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理解“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这句话的?
3、出示文字资料三:(语文练习册)
默读,思考:“科学是一柄双刃剑”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联系实际。
4、小结:尽管克隆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尽管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向我们展示着它诱人的前景。但是人类一定要合理使用新技术,不能让新技术最终伤害我们人类自己。
四、讨论神话开头好处
自由读第一节,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概括。(浅显易懂,接近学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外延伸完成作业
假如我会克隆
要求:1、想法要奇妙。2、想法要有益人类。
板书设计:
7、神奇的克隆
培育优良品种、家畜;
挽救濒危物种;
制造人体器官
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学是一柄双刃剑。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4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感受神奇
1、听儿童歌曲《猴哥 猴哥》找出歌词了的克隆现象。
2、揭示课题
生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 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出示:克隆定义 ———— 克隆实验 ———— 克隆研究造福人类
2、复习课文1——4自然段,自行设计问题,进行提问比赛。
三、 精读课文 感悟神奇
1、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 “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a.交流
b.视频观看克隆过程
c.看图片,谈意义
2.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课文6~8,独自思考: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造福人类:
a、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
b、挽救濒危物种。
c、培植人体“配件”。
出示: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气息中止,死亡;⑤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⑥极,最;⑦绝对。
出示: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理解“制造”“配件” “装配”
3.交流“克隆”的利与弊。
板书:造福人类
4.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插上想象的翅膀:
假如你是一位克隆专家,你想克隆什么呢?为什么要克隆它?
要求:(1)想法要奇妙 (2)表达要有条理 (3)想法要有益于人类
a.生写
b.交流
四。总结课文 展望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我们的想象没停止,课后请同学们把对克隆技术的了解与展望跟身边的人分享分享。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5
一、导入
1、师:我爸爸是一位爱侍弄花草树木的人,每当现在这个季节,常见我爸把一种树接到另一种树上,我好奇的问爸爸在干什么,他总是喜滋滋地告诉我:“我在嫁接树林呢!”还看见过他在秋季把桂花树、石榴树的树枝埋到泥土下,第二年春季就把这些压过的枝条移到另一处栽种。我常问爸爸这又是在干什么,他总乐呵呵地说:“我这叫压条。”今天人们给它用了一个新的科学名词叫……(生齐答:克隆!)知道老师今天与大家学习哪篇课文吗?
2、板书课题:7、神奇的克隆,生齐读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
(1)指名分段读文,达到读通读顺;
(2)指名板演“薯”、“率”,检查对生字的识记(其他同学描红生字,加强识记效果)。
3、默读课文:要求:画出不懂或有疑问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试着自己解决,如自己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4、归纳汇总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联系读文、生活,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三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点内容:(1)什么是“克隆”?(2)、“克隆”实验成功;(3)、克隆造福人类。]
2、通读全文,思考:克隆“神奇”在哪里?(从高等动物、植物、单细胞微生物及克隆在医学上的运用引导学生全面回答此问题。)
(师小结本节内容,过渡下一环节)
四、布置作业
1、描红、临写课后生字每字两遍;
1、继续熟读全文,课外查找有关克隆的资料,试着完成课外第3题;
2、任何一项科技发明都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能人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查找有关资料,思考克隆会对人类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理解本课重点词句,知道什么是“克隆”(以上为教学重点);
4、知道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初步理清文章脉络(此为教学难点)。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与学生谈论很熟悉的《西游记》,主要人物是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但被今天的科学家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克隆”。
板书课题,克隆。
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回答。
2、你们从课题中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有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
3、交流:
(1) 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 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顺序是本文首先介绍了克隆的含义,然后介绍了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接着介绍了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最后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 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四、理解感悟第二段(3-5自然段)
默读第3-5自然段,思考:1、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克隆的“神奇”?
2、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什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重大意义?(小组讨论解答)
五、理解感悟第三段(6-9)
默读6-9自然段讨论并解答
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
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
六、作业:收集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8.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 无性繁殖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
教材分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科普性文章。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克隆》课文 17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8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说明文的基本策略,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的顺序介绍克隆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2.了解什么是克隆,体会克隆的神奇。初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及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概括得出:神话中的克隆、高等动物的克隆、植物的克隆、单细胞微生物的克隆。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分类别”。
(3)高等动物是如何克隆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相机指导说明方法:下定义。
(4)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5)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时间、名字的来由。“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3)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3.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课文6~8,独自思考: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从学生回答中提示出句型:“……可以……也可以……还可以”来引导学生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保护生态方面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4.学习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体会“诱人”一词的含义,想想它有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将自己从资料上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本组成员听。)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神奇的克隆
造福人类 无性繁殖
诱人前景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19
《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科技之光”安排了三篇课文:6《梦圆飞天》、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8《神奇的克隆》。第6课神舟五号飞天的场面描写很震撼人心,值得让孩子们在欣赏中积累;第7课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8课《神奇的克隆》,觉得挺简单的一篇说明文,教什么呢?研读教材之后,决定围绕逗号、引号、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练笔几方面进行。
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了解了克隆知识,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学习了分号的用法;第8自然段引号的学习时,通过替换词语学习的方法理解学习引号特殊含义的用法。全篇课文学完了,我引导学生通过选择的学习方式学习了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和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懂得了这些说明文的知识,我非常满意。
课本上清清楚楚写着,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因为这是学语文,我没在克隆这个词的定义上纠结。可谁知接下来的练笔:假如我是克隆专家这篇习作中,学生们竟写的五花八门,让我不可理喻。有的同学想克隆钞票,有的想克隆衣服,有的想克隆纸张,有的想克隆房子,有的想克隆粮食,有的想克隆真爱,有的想克隆学习用品,有的想克隆太阳能汽车等。看过之后,我很生气,学生们这是怎么了,钞票要克隆,印钞机不就闲置了;衣服要克隆,服装厂不就倒闭了;房子要克隆,建筑工人不就下岗了吗……
静下心来想想,我“高估”了孩子们。这又让我想起了第4课《早》中“私塾”的教学。当时,我问孩子们“私塾”是什么意思,学生照本宣科,解释的很好,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可我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难倒了这帮聪明伶俐的小孩们,“私塾是个人办学,那我们的学校是谁办的?”这个小问题可难倒同学们了,一阵静默之后,许睿说:“是校长办的,并且她雇佣了好多的老师。”好家伙解释的还挺具体的,我笑着说:“不对,我们的学校不是个人办学。”王艺轩说:“是诸城教育局办的。”受到我的启发,改成教育局了,我摇了摇头。陶鑫宇说:“是潍坊教育局。”还是打住吧,继续猜,就成山东省教育厅了,我微笑着说:“我们的学校是国家办学。”“我们的学校是谁办的”最终以我的标准答案而告终。思绪拉回《神奇的克隆》一堂的教学上,一篇说明文,我用一课时结束,下课时,我说:“同学们,星期天我们以《假如我是克隆专家》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用排比段的形式进行习作,及每段以我是克隆专家开头,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想克隆什么就克隆什么,但得说出你克隆的理由及意义。”思来想去,原因是课堂上少了一个口头的训练:你想克隆什么?如果当时,在课堂上说一说,出现这种情况,师生一块总结,克隆的对象应该是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会出现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作文了吧。
《神奇的克隆》一课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学重点是解决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福音,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由于这方面涉及到高端的科学领域,讲多了,空洞无物,讲少了,学生吃不透,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从教案准备到教学过程的实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
着手准备时,首先要熟读课文,着眼思考本课的内容与全篇有什么联系,中轴是什么?围绕中轴例举了哪些佐证。准备的教学要点时不离开说明文的范畴,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问题,贴近课文,表述感悟,还应该引领学生扩展思维,提出假设,让学生弄明白这一科学领域发展中的福音与弊端同时并存的可能。试想:诺贝尔当初发明炸药时是解决生产劳动的难题,他没想过后来被人把他的发明用于战争,制造灾难,破坏人类和平,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这一点必须向学生讲明白——克隆技术只能造福人类,无作他用。
2、教学过程实施得当
在这课时的教学环节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合理地安排实施教学:1是复述;2是读说;3是扩展思维,提出假设;4是总结。我认为这一课教学程序妙极了,不仅起到铺垫的作用,还把学生带进读讲的平台上,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假想的空间,做到有得放矢,克服表述无物的毛病。总结时,我做到了语言简炼、精僻。
3、质疑解难方式灵活
课文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学生兴趣浓,参与讨论时问题会一串串,如:“克隆羊为什么叫‘多利’?它的诞生有什么巨大的意义?”又如:“克隆技术全面发展后,又会引发许多疑问,该如何解决?”问题多,有些漫无边际。组织好课堂对话,充分发挥主体参与的同时,教师应该起到引领的作用,点拨与组合的合理分配,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在实施教学环节中只重视一方面而放弃另一方面都是失败的。
教学结束后,我对案例进行了反思,从中发现两点在教学实践中处理不当,也就是说在准备教案时事先没有考虑到:如学生与本文对话扩展有局限性,学生不能大胆假想,涉及到的范围相对窄狭,这是其一;问题的缺漏没有及时预警提示,学生的法律意识空白,不能表述当克隆技术发展到一个程序之后,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控制这一技术朝有利于人类文明的方向发展,这是其二。作为教师应该有瞻前意识,对未来社会负责,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变得理智。找到教学中的弊端,又让我进步了,今后在教学中少出现盲区。
《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万事开头难”,上一堂课如果从一开始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的进程也会轻松许多,而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得益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克隆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神秘又属高科技,符合孩子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
在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克隆是怎么一回事?请大家默读一、二自然段,画出能解释这个问题的语句。
片刻,有学生开始举手了。几位学生都说到了这样两句话,“孙悟空紧急关头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就是克隆。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这两句话都是在说明什么是克隆。显然,第一句是形象化的描述,而第二句则是科学定语,这是两种不同的说明方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说明文,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清楚是怎么写的,也就是说明方法的问题。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两句话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再辨析。“请大家读一读,比一比,这两句话哪一句话更能说清楚克隆是怎么回事?为什么?”
结果,学生一致认定第一句形象一些,易于理解。第二句则更为准确一点。通过比较,学生也明白了这是两种不同的说明方法。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克隆”技术的神奇、发展以及成就。教学第八自然段末尾的“……”时,我采用了假设法:假如我是科学家,我想克隆 ,(为人类造福什么) 。借此问题激发学生合作探究,体验克隆的神奇。但是,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一名学生用响亮的声音回答道:假如我是科学家,我想克隆一所希望小学,让所有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快乐学习……多有爱心的一个孩子呀,但这一说,遭到了其他同学的极力反对,有的说“房子是沙土、石子、砖块做的,不需要克隆。”有的说“房子是建造的,怎么能说克隆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位女生被迎面袭来的反驳搞得莫名其妙。看得出她不光有些失意,更存有太多疑惑:老师不是刚刚说被克隆的物体与原来的事物看上去一样吗?怎么我克隆一所学校就不行呢?……此情此景,让我措手不及,我备课时全然未想到这一问题,学生会提及到克隆与生物无关的事物。正因如此,当时的我竟然将一个最好的时机“放跑”了,只是顺应着其他学生的说法“趟”了过去——对,有道理!若当时“顺水推舟”,接着其他学生的话题引导下去,点破“克隆”就是针对有生命、有细胞的生物而言的,而沙子、石头、砖块有细胞、有生命吗?那么 “克隆”的真正含义就迎韧而解了。
课都上完了竟还没弄清楚自己该教什么?真是太不负责任了!”看到这里,我暗暗为自己的马虎而自责。怎么办呢?都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重新设计,再上一遍吧。这一课我抓住文中能体现说明文特点的句段,让学生边读边总结概括说明方法,在读中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准确……这堂课也上得不是很顺利,学生对用词的准确很容易理解,但是他们对文中句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却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判断。这又让我多费了很多口舌,但从学生的表情来看,还有部分学生仍是一脸茫然……
遇到这一问题后,我深刻地意识到钻研教材的同时,还得钻研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备课,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领会生活。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0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词句,读通顺课文。
2.初步了解克隆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3.初步了解说明文中心突出、科学性强、条理清楚的特点,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克隆”,请同学们快速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什么是克隆?
再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意理解,说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说说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指名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指名说说哪些个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是科普文章,介绍了克隆的一般知识,说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指名说说:
本文中心是?
说明的顺序是?
5.朗读全文。
三、作业
《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什么是克隆?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二、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读。
2.指名说说什么是克隆?
出示: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师指出:这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一般句型:“……就是……”
指名说一句。
三、学习第二段。
1.小组合作阅读。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交流。
指名说说。
(1)从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个方面来介绍。
(2)归纳说明方法:
分类别:分几个类别来说明。
四、学习第三段。
1.小组合作阅读。
朗读后分析讨论课文是以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写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的?
2.交流归纳。
先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再分说:可以……可以……
最后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总——分——总
五、总结全文。
1.集体朗读全文。
2.指名交流:
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六、作业
1.《补充习题》
2.课外收集一二个克隆的事例。
板书: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神奇
造福人类——培育、挽救、培植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21
初读第七课《神奇的克隆》,说实话自己对克隆的概念也是知之甚少,所以开始在网上不断搜索有关克隆的资料,恶补这方面的知识。再和年级组的老师交流一番后,顿时清晰了许多。在学生这方面,我布置他们在预习的同时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参考书,鼓励他们可以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教什么是压条什么是嫁接,哪些植物也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课堂。虽然这是一篇我布怎么擅长执教的课文,但是走上讲台的我依然自信,因为有了先前的准备工作我的底气足了!孩子们也不曾因为这是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文而感到乏味,他们依然高举着激动的小手争先恐后地与我交流。我想这样的情景不就是我们教师一直追求的教育幸福吗?
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人类来说,克隆是有利还是有弊?学生们分成两派,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全班同学达成一致意见:克隆技术对于人类来说,有很大的作用,会造福人类,但无限制地克隆动物或人,也会给地球、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堂课就在大家的感慨中结束。
《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理解本课重点词句,知道什么是“克隆”(以上为教学重点);
4、知道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初步理清文章脉络(此为教学难点)。
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爸爸是一位爱侍弄花草树木的人,每当现在这个季节,常见我爸把一种树接到另一种树上,我好奇的问爸爸在干什么,他总是喜滋滋地告诉我:“我在嫁接树林呢!”还看见过他在秋季把桂花树、石榴树的树枝埋到泥土下,第二年春季就把这些压过的枝条移到另一处栽种。我常问爸爸这又是在干什么,他总乐呵呵地说:“我这叫压条。”今天人们给它用了一个新的科学名词叫……(生齐答:克隆!)知道老师今天与大家学习哪篇课文吗?2、板书课题:7、神奇的克隆,生齐读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
(1)指名分段读文,达到读通读顺;
(2)指名板演“薯”、“率”,检查对生字的识记(其他同学描红生字,加强识记效果)。
3、默读课文:
要求:画出不懂或有疑问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试着自己解决,如自己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4、归纳汇总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联系读文、生活,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三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点内容:
(1)什么是“克隆”?
(2)“克隆”实验成功
(3)克隆造福人类。
2、通读全文,思考:克隆“神奇”在哪里?(从高等动物、植物、单细胞微生物及克隆在医学上的运用引导学生全面回答此问题。)
(师小结本节内容,过渡下一环节)
四、布置作业
1、描红、临写课后生字每字两遍;
2、继续熟读全文,课外查找有关克隆的资料,试着完成课外第3题;
3、任何一项科技发明都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能人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查找有关资料,思考克隆会对人类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呢?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3
课题
8神奇的克隆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教师
冯琪
学习
内容
第41页----第43页
学习
目标
1、借助课文语言文字,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课前
准备
学案卡
学
习
过
程
一、知识链接:
1、上节课,我们读了《神奇的克隆》这篇文章,还记得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那些方面的克隆知识吗?(植物、细菌、高等动物等的克隆)(集体交流)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去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
二、设问自学:
1、自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什么是克隆?
2、默读第二段,说说这部分介绍了那些克隆技术?神奇在哪?
植物的克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
单细胞生物:细菌
高等动物:克隆羊“多利”
3、在这一段中,课文用了什么方法介绍“克隆”?(举例子)
三、交流释疑:
自读课文,说说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意义。
四、巩固提升:(先独立完成,然后二人小组交流)
1、课文从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等方面说明了克隆技术的奇妙。
2、世间上第一只克隆羊叫“___________”是_________国科学家在___________年克隆出来的。
3、《神奇的克隆》 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拓展延伸:(全班交流)
神奇的克隆技术成果,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好处。假如你也学会了克隆,你最想克隆什么?它会是什么样的?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板书
设计
神奇的克隆
培育粮食、蔬菜、家畜新品种
挽救濒危动物 造福人类
培植人体皮肤、器官
教学
反思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①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②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③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④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⑤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⑥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⑦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②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3、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①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②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七)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八)教学结束
作文: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读课文。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5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说过《西游记》里的孙大圣常常在危急时刻拔下自己的一把毫毛,然后吹一口气,就能变出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孙大圣的这个本领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就是他能快速地克隆自己。
2、同学们还记得克隆到底是什么吗?(指名回答)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感受这“神奇的克隆”。(板书课题)
二、研读事例
1、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克隆,课文特别举了几个例子,分别是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师相机板书)
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5自然段,待会儿请几位同学来为你们介绍。(生自由读)
3、首先,来看植物。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生介绍)
4、除了文中介绍的这些植物,你还知道其它先天会克隆的植物吗?
(生表述,师相机指导、点评)
5、那么低等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课文中举了什么例子?
(指读第4自然段)
6、植物和低等生物的克隆本领先天具备,但是高等动物却不一样,他们的克隆相对更难,科学家们几经研究才有所成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指读每5自然段)
7、听完这一段的叙述后,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发表意见)
三、感受神奇
1、既然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吗?(指名回答)
(板书:造福人类)
2、(自由阅读课文第6~8自然段)
想想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或有自己的看法,边读边在书上做笔记。
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四、展望前景
1、课文中只列举出了现在已知的一些克隆技术,但是关于克隆,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它的魅力是诱人的,它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板书:省略号、前景诱人)
2、最后就让我们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吧!
(出示小黑板)
异想天开: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_____……
五、板书
《神奇的克隆》
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造福人类 前景诱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难点: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等。
《神奇的克隆》教学案例 26
课题: 8、神奇的克隆 第2课时
评析与修改
教学
目标
基础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常识。
发展
目标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难点
预测
引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助学预案
交流有关克隆的报导。
教
学
过
程
教学
活动
教 学 内 容
评析与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
导入
一、复习。
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听写生词。
师生互动
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a、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b、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2、学习第二段。
归纳说明方法。
相互交流。
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归类:a、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b、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3、学习第三段。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a、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b、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c、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d、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四、回顾全文,归纳总结。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各自反复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它诱人的前景”的?1、《克隆之谜》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克隆之谜》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板书
设计
无性繁殖
克隆之谜
造福人类
作业
设计
1、说说克隆这项技术奇妙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反思
与
重组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