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优秀13篇】
时间:2024-09-27 11:04:43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
内容导航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1《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2《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3《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4《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5《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6《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7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8《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9《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10《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11《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12《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13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文章顺序,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
1、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
一、检复
1、学生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共写了几个人物?谁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神机妙算)什么叫神机妙算?
过渡: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让我们一齐学习“雾中借箭”这一部分。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要求:轻读第三段,想想在整个借箭过程中如何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⑴ 划出重点句。
⑵ 点出关键词。
⑶ 说说理由。
2、学生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此词句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⑴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害怕、吃惊)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
② 那么诸葛亮看到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暗自高兴)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
师述:光读这句话,就能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吗?大雾也许是碰巧呢?所以你得找到联系的句子说明他早就料到了。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学生议论)
⑵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第三天四更……船里。”
� ”改不改?为什么?
③ 指导读。(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师述:我们刚才抓前后句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再用这种方法,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⑶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近前”。
① 你们说诸葛亮在笑谁?
② 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你能把诸葛亮的话说出来吗?
师述:说得真好,你们都快成诸葛亮了。果然不出所料,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引读)“江上……近前。”
③ 诸葛亮算准了吗?从这一点可看出诸葛亮知道曹操这人怎样?(知多疑)
师述:正因为对曹操的这一特点了如指掌,所以此时诸葛亮镇定自若,谈笑风生。他笑着说(齐读):“雾这样大……就回去。”
⑷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好不好?
课件显示:
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顺风顺水驶回南岸。
� 文中还有好多地方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课后再去研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
⑸ 课件显示“借箭”画面,老师叙说过程:
过渡:诸葛亮真是料事如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那么这个故事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三、学第一段(快速默读第一段)
1、课文第二节是一段精彩的对白,可我们发现它的提示语都是“周瑜问”“诸葛亮说”,我们知道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物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试着给提示语加上表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好不好?
2、生交流,并指导读。
3、通过大家这样一添,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4、诸葛亮是来帮周瑜的。周瑜为什么要陷害他?
5、诸葛亮不仅识周瑜的妒忌,知曹操的多疑,还相信谁?(鲁肃)你觉得鲁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周瑜妒忌诸葛亮,想用限期造箭陷害他,结果怎样?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这是一个诸葛亮、周瑜斗智的故事,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用过人的才智挫败了周瑜,取得了借箭的成功。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那么如何分清这一课中的前因后果呢?
3、课堂检测:
⑴ 因为( )所以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
⑵ 因为( )所以请鲁肃帮忙做造箭准备。
⑶ 因为诸葛亮知道曹操为人多疑,用兵谨慎,所以( )。
⑷ 因为( )所以取得了借箭成功。
五、质疑
1、生提疑。
2、老师提疑为什么说“草船借箭”而不说“受箭”或“骗箭”呢?
六、课后作业
假如你是鲁肃,你打算怎样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识天文 识 周瑜 妒忌
诸葛亮 知 曹操 多疑
晓地理 信 鲁肃 忠厚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2
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当我肝长气短的讲完课文后,我问学生觉得周瑜、鲁肃、诸葛亮他们是怎样的人,学生茫然。我又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巩固课文内容,多数同学采用分角色朗读,也有自己读的。可是读完后还是没有什么效果。我又提议,大家把文章改成剧本来表演一下,开始同学们惊讶,继而大家就雀跃起来。
趁热打铁,我就让同学们自由结合,自编自演。学生的兴趣很浓,排演时,我发现同学们只是在按照课文内容排练,而 这样使剧中的不少内容给人以不衔接的感觉,因而,我又问他们:“周瑜让鲁肃到诸葛亮哪儿去探听探听,接下来就是诸葛亮说……,这样演有何感觉?”有的学生说:“没什么呀”。有的说“不好,有点别扭”。我说:“我们的演出场地是一定的,每个人站在中间的位置比较好,你们想想怎么做比较好”,“我们添加点内容来衔接上下文怎么样?”。我兴奋的说:“太好了,我给你们两天的时间排练,然后比赛,看看哪个组表演的最好,最好的演员奖给一个标志。”
课后我发现同学们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排练,有时因教室拥挤就干脆到操场上排练。有时为了一个环节编排,他们会互相讨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看他们这样认真和专注的态度,我特别欣慰,同时也对他们的表演充满了信心。。
终于到了比赛时间,他们的演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无须再问他们周瑜、鲁肃、诸葛亮他们是怎样的人,我从他们的表演中已经看到了他们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从故事环节的安排和舞台角色的转换上。如:周瑜吩咐鲁肃到诸葛亮哪儿去探听探听,这时台上的周瑜怎样离开舞台?有的同学说:“我们就要与曹军交战,我要去查看一下军情。”有的同学说:“我要到练兵场去看看,给士兵们鼓鼓劲”还有的同学说:“这几天忙与军事太累了,我先休息一会儿。”……当诸葛亮要离开时,有的同学说:“天气真好,我出去散散步。”有的同学说:“我回书房看看书。”等等。我看 到了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开阔。从学生个人的表现方面,宫丽丽最突出,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这次她表演的是鲁肃,比赛时,她举止大方,声音洪亮,完全像换了个人。教师上课方式的一点改变竟让我看到了学生个性的改变。
在“六、一儿童节”文艺节目评选时,我大胆的将我班的课本剧搬上了舞台,同学们的表演给师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时博得台下阵阵掌声。后来竟有老师说:“你们班的人才就是多”。我笑了。
通过这一堂课的尝试,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些极具价值而又富有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只要我们善于引导,以恰当的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就会使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情感、灵性、智慧去巩固课文内容,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内化、掌握,这也是师生教学互动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就会使语文课堂绽放出勃勃生机。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3
学习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延迟、探听、私自、军令状、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故事的起因部分。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二、介绍背景,引出新课。
三、板书课题,质疑。
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上面问题。
五、学生自读课文,同桌检查认字及自读课文情况。
六、学习故事的起因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板书课题。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认识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在诸葛亮和周瑜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
二、回顾课文开头部分。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请诸葛亮到军中议事,周瑜是怎样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的?我们一边观看录像一边回顾。
2、三天之后造箭情况如何?(如期如数交付曹操)。周瑜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在三天之内借到了十万支箭,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
三、体会借箭之法。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
(借船、借人、借一江大雾)
2、周瑜看到十万支箭后长叹一声,说——
(板:神机妙算)
3、什么叫“神机妙算”? (指导朗读。)
四、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哪里呢?
1、最先算到了什么?当时雾大吗?从哪读出的?
出示句子:
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从哪读出雾大?
是啊,前人就曾有篇《大雾垂江赋》为证,感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读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感受一下当时雾之浓之大。后人也有诗曰:“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指导朗读。)
这一江大雾时偶然碰巧还是早有预见?从哪读出的?
2.出示句子,指导学习方法。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放过第一日]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又放过第二日]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放过两日,至第三日又到四更时分,险到没处去矣。]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不知箭在何处?奇甚。]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a.读读上面这段话,看看与书中有何不同?再加上批注认真读读,看看有何感受。
b.师生共读,小结批注内容。(可批注出:当时的想法、看法、心情、疑问等。)
c.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表现在哪里呢?
自读课文七、八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批注,也学学毛宗岗评一评三国,学学易中天品一品三国。
d.全班交流。
3.最难测的莫过于人心,可诸葛亮却最会揣测人心,他抓住曹操生性多疑的弱点,草船借箭;取鲁肃忠厚守信的优点,草船借箭,知周瑜心胸狭窄,将计就计,草船借箭。
4.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表现在哪里呢?
出示句子:
•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齐读后小结:取箭之法。然后播放录像。
五。总结。
诸葛亮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用计之妙最善于的莫过于一个“借”字。他借江东之兵攻打曹操,借曹操之箭助江东。紧接着他又借东风火烧赤壁,借荆州有借无还。他又是如何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的,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读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至四十九回。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4
佚名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改变的。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听课文第三段录音,听时老师建议大家用线划出写诸葛亮究竞“算”到了什么的句子。听明白了吗?
二、导之以思
1、诸葛亮神机妙算,他首先算到了什么?
出示:这时候大雾……
齐读。诸葛亮能预测到三天之后肯定是大雾漫天(板书:大雾漫天)可见诸葛亮懂得什么?(板书:懂天文)
2、诸葛亮神机妙算,他又“算”到了什么?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
齐读。
比较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不敢……”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文里加上“一定”说明了什么?
读出自信的语气(朗读指导)
哪些句子证明,正如诸葛亮所料,曹操果然不敢出兵呢?
曹操确实不敢出兵,诸葛亮敢断定曹操不敢出兵(板书:不敢出兵),是因为他早就知道曹操这个人的——特点。(板书:知人心)
3、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还“算”到了什么
出示:曹操知道上了当……
诸葛亮算到那天正好是顺风顺水(板书:顺风顺水),可见诸葛亮还懂什么?(板书:晓地理)
4、学到这里,你们佩服诸葛的神机妙算吗?好,现在你们能围绕“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把上面几方面内容连起来说说吗?
5、学生试说,指名说,评价。
6、小结: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知天知地知人,所以能顺利地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枝箭。
三、导之以练
1、那么诸葛这是怎样向曹操借箭的呢?
(1)请同学们快速读第三段,用线划出写诸葛亮指挥船上军士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
师:船头第一次朝西,第二次朝东,不掉过来可以吗?为什么?(用手当船操作,体会这样安排的巧妙)
出示: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
齐读,这句中的“谢谢”是什么意思?(感谢、嘲笑)
朗读指导
(3)老师已把同学们刚才找出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写出来了。(出示)
吩咐 朝北岸开去
下令 一字儿排开
又叫 擂鼓呐喊
又下令 掉转船头
吩咐 齐声呐喊
就叫 驶向南岸
(4)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是鲁肃,该怎样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
(说话练习)
四、总结。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5
第十册《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深刻领会教材,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一、从题入手,因题质疑
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质疑。
师:看了《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
这一目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会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表现个体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摘录课堂片段:
生:我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在他知道江上雾很大,曹操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样他就能借到箭了。(板书:“神机妙算”。)
生:我有补充。从江上雾很大,我联想到前文直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天气早就预测,熟悉气象。板书:“熟悉气象”。
师:真好,刚才这位同学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内容。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曹操说的这段话,从这段话中你还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了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把握很透,预料准确。(板书:“懂人心”。)
生:我知道了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我从“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兵。”可以看出来。
生: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赤壁之战》一文,我了解到曹操是北方人,他的将士大多数是北方人,不善于游泳,不善于水战,所以他不敢轻易出兵。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曹操说的话看出来的。
生:老师,我有问题。如果曹操命令弓弩手一齐向江中射火箭,诸葛亮就借不到箭,而且船会起火,不是更好吗?如果我是曹操,我就会这样做的。
课前对于这个问题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当有学生提到的时候,我感到有点无法回答,但是我并不是用生硬的解释去搪塞学生,当堂就表示自己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请学生容我在课后寻找一些资料去解释这个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谅解,要是滥用老师的所谓权威,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很有个人见地,并不会生硬地搬用和执行他 在课后,我询问了同事和查找了很多资料,但是,并没有特别令人信服的说法,但我从《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中知道曹操很固执,他不易听信别人的意见;曹操的器量还比较小,于是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火箭和普通弓箭相比,箭比较便宜,看不清虚实。以曹操的性格特点怎么舍得用火箭呢?再说,当时曹操并不知道船上都是草,他一心以为是对手来攻打,他的目的是杀伤对方的士兵,所以用普通弓箭较为符合当时的情况。对于这个回答,学生
这一环节在师生相动,生生互动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已往知识突破重点。还能让学生理解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未必不如师。”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就能营造一种开明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处,间接做到了“成功教育”。
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质疑:如果三天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落空了会怎样呢?问题一提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肯定大难临头中周瑜的诡计了,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有的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一回诸葛亮很可能凶多吉少……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命运的预测,学生的看法虽然不同,但言之有据。我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肯定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继续探究。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的逐步建立。
教学中存有不足之处。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日后教学应形成自己较稳定的教学风格,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不是教学参考中的重点,而应注重学生在朗读、说话中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和、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前要多考虑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个问题,尽量减少“卡壳”的情况出。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6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弄清借箭的经过。
【教学难点】认识借箭成功的原因,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谁知道“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师:魏、蜀、吴三国并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什么是三国鼎立?看老师画图。(师边画边讲)
师: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要进攻孙权。因此,孙刘两家联手要抗击曹兵。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奉命来东吴帮助作战,遇到大将周瑜。周瑜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呢?谁知道?
师:周瑜让他几天之间造多少箭?
师:诸葛亮草船借箭(板书课题)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那么诸葛亮找谁借箭?怎么借箭?结果如何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师:哪一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
师:周瑜为什么要妒忌诸葛亮?
师:齐读这一段,注意“挺”和“很”这两个词要读得语气重一些。(生齐读)
师:周瑜是怎样提出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事的?诸葛亮是怎样做的?默读第2自然段。
师: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小结:1、2自然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箭十万支”陷害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细读第3~5自然段:
师:当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周瑜、诸葛亮各自是怎么做的?
(生默读思考找到答案,并回答。)
3、默读6~9自然段,用“——”划出出发时间,草船借箭的有关语句。
师: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行动的目标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请看老师给同学们放“电影”。
(师出示电脑动画,配合录音范读,让学生观看诸葛亮是怎样在大雾漫天的环境中成功地和曹操借箭的经过。)
师:借箭成功了吗?读出书上有关语句。
师:周瑜看到诸葛亮完成了任务,他的阴谋失败,是怎样表现的?
小结:诸葛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借箭十万,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7
穿插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暂时中断课文教学思路的主线,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内容。穿插是阅读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穿插可以激发学生热情,开阔学生视野,引领学生更好地亲近课文,走进课文深处。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我三次运用了穿插,现在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知识性穿插,似问非问识阴险
教师旁征博引,巧妙地插进课文相关的知识,恰切地丰厚课文内蕴,开拓学生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教学效益,增加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周瑜的一句话时,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
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没有学生应答。)
师:没有关系,我们先来看看造箭的过程吧!
(教师边放映幻灯边介绍古时造箭的过程。)
师:看了刚才造箭的图片,你对周瑜说的这句话有什么感受?
生:造一支箭要那么多道工序,十天造十万支箭肯定完不成。周瑜这是明知故问。
生:我觉得周瑜很阴险,给十天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因为造箭的过程太复杂了。
师:真好,你体会到了周瑜的阴险,那你试着来读读这个句子。(生读。)
生:我觉得十天造十万支箭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想,周瑜是想借造箭之事置诸葛亮于死地。
生:现在,我明白了周瑜此次让诸葛亮十天完成十万支箭任务的目的并不是想齐心协力造箭攻打曹操,而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的一个阴险的圈套。
师:你也体会到了周瑜的险恶用心,相信你也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好。(生读。)
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将造箭的过程通过图片和讲述穿插进来。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感受到了造一支箭是多么的复杂,十天造十万支箭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进而感受到周瑜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借造箭陷害他!造箭过程的穿插让学生感悟到周瑜话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二、诱导性穿插,军令状里现胆识
围绕当前的教学主题,巧抓课文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穿插,一步步地诱导学生探求文字背后的知识,使阅读的过程成为学生有情有趣、兴味十足的发现过程。在教学诸葛亮的一句话时,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处罚。”
师:这句活中有“军令状”一词,有谁知道“军令状”是什么?
生:“军令状”就是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会依军法处置。
师:看来你课前认真预习了。立军令状是有极大风险的,因为军中无戏言,立下军令状,白纸黑字,那是要兑现的。你猜猜看,诸葛亮在军令状里可能会写些什么?
生:我诸葛亮愿意在三天之内完成十万支箭,如不完成愿意受都督处罚。
生:我诸葛孔明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否则愿受军法处置。
师:同学们基本上说出了军令状的内容,你对诸葛亮立军令状有什么感想?
生:我感受到了诸葛亮是个很自信的人,因为十天造十万支箭是很难完成的任务,他不但不推辞,反而接受并立下了军令状,足以看出他对完成这项任务很有信心。
师:回答真精彩,你想加个什么提示语来读读这句话?
生:我想加个“从容不迫”。(生读。)
生:我感受到了诸葛亮是一个有胆有识的人,只有有胆识的人才会立下这样的军令状,不给自己留半点退路。
师:体会得真好。但大家想想诸葛亮是不是真的不给自己留退路?(生:不是。)对了,诸葛亮其实只是没有让别人看出他留了后路。现在你想加个什么提示语来读读这句话?
生:我想加个“十拿九稳”。(生读。)
生:我想诸葛亮立这样的军令状,是因为他对“草船借箭”的计划考虑十分周密,很有把握了。
我想加个“胸有成竹”来读。(生读。)
教学时,我紧扣“军令状”这个关键词,透过军令状,让学生发现诸葛亮是一个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人。教学层层深入,如剥茧抽丝,学生对诸葛亮这句话的感悟水到渠成。诸葛亮的形象也在学生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三、欣赏性穿插,身临其境品三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人课文,教师穿插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图片、视频等欣赏性的教学资源,创设与课文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课文意境的理解。在学完了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之后,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看到了一个有着险恶用心、妒贤忌能的周瑜和一个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诸葛亮,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斗智斗勇的场景。
教师播放《草船借箭》第二自然段中周瑜和诸葛亮对话的视频片段(选自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第34集)。周瑜笑里藏刀的神态,步步紧逼的语调,诸葛亮总是轻摇鹅毛扇的闲庭信步,悠然自得。视频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过程。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时而为周瑜的阴险而愤怒,时而为诸葛亮的胆识钦佩不已。他们从更加直观的视频中感受到了两个人物的不同形象。此时,我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更加有滋有味,如临其境。
如果说视频欣赏之前的教学让周瑜和诸葛亮两个人物形象在学生脑海里树立、丰满起来了,那么这段视频的播放让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在学生心里立体、鲜活起来了。穿插的视频是教师教学的语言所不能代替的,它让静态的文字变成了动态的画面,它吸引了学生,诠释了课文,活跃了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无论穿插一幅画、一段文字,还是一首歌、一段视频……只要是当前教学所需,学生所求,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拐一个弯,教师不去正面地讲析而是不失时机地进行穿插,为学生和课文牵线搭桥,就可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向纵深发展,让学生与课文零距离。
注:原题目为“让学生与课文零距离”,副标题为“以《草船借箭》为例”,此文题目为本网编者所加。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8
一、《草船借箭》的破题开篇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大家一起说,学哪一课?
生:《草船借箭》(教师板书课题)。
师:谁知道这个“箭”是什么样子?
生:前边是一个三角形的铁头,中间是一根竹竿,后面有翎毛。
师:大家再看这个“剑”,(板书“剑”字)和“箭”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这种剑后面是一个把儿,前边有剑刃子是一种短兵器。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中有一个词非常重要,谁注意到了?
生:他说的“短兵器”很重要。
师:对不对?(生齐:对)是的,战场上短兵相接时,用的是这个“剑”,有手把,双面刃;这个“箭”是远战时用的,所以文中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知道了吧?生:(齐)知道了。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的时候。
师:三国,都有哪三个国?
生:有东吴、西蜀,还有一个魏国。
师:你知道东吴由谁统治吗?
生:孙权。
师:西蜀呢?
生:刘备。
师:那么魏国呢?
生:魏国,原来是曹操保着汉献帝,后来曹丕篡位,他当了魏国的皇帝。
师:那是以后的事了。在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里,曹家还没有人当皇帝,但是魏国的大权实际上在曹操的手里。对不对?
生:对。
师:大家结合预习想一想,“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
生:讲了周瑜、诸葛亮,还有鲁肃和曹操。(教师板书这四个人名)
师:刚才在讲三国的情况时,曹操提到了。现在我要问,诸葛亮是谁,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
生:诸葛亮是西蜀刘备的军师。
师:也是丞相,对不对?好像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周瑜呢?哪国的?干什么的?
生:他是东吴的都督。
师:什么是都督?
生:就是统帅三军的元帅。
师:对,相当于现代的总司令或国防部长什么的。鲁肃呢?
生:鲁肃是东吴的一个将领。
师:对,东吴的一个大臣。我再问一个问题,在这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什么事情把这些人联系起来的?一个一个说,诸葛亮和周瑜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生:周瑜很妒忌诸葛亮,想用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答应了。
师:这句话说通没有?“想用十万支箭为难他”,通吗?
生:我认为他没有说清楚。应该是,周瑜想陷害诸葛亮,想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说,他只用三天。
师:简单地说就是周瑜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答应了。可以不可以?
生:我认为您说的有点不对了,光说造箭。不说期限,那什么时候造出来都可以。应该说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
师:他的发言是要强调“短时间”内。具体的问题,我们研究课文时还要议论,现在只说什么事情把他们联系起来──他让他造箭,他答应了,简单地说,联系起来没有。
生:联系起来了。师:诸葛亮和鲁肃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生: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很简单,还能再简单吗?
生: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还能再简单吗?
生:鲁肃帮助诸葛亮。
师:鲁肃帮助诸葛亮,鲁肃主动帮助?
生:我认为就是借船造箭。
师:还是不正确。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可以吗?(生答:可以)最后看诸葛亮和曹操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生:最简单的方法回答是:曹操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诸葛亮没去,曹操就借给他了?
生: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再说得明确一点。
生:诸葛亮用计借来曹操的十万支箭。
师:很好。那谁能把这几个人的联系,用一段话连起来说一下。
生:周瑜请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用计谋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师:说得不错。刚才他说的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课文的什么?
生:(齐)主要内容。
师:如果我现在请大家给课文分段,能分不能分?(学生沉默)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这件事情的起�
师:可以吗?(生:可以)事情的结果,刚才没说,是什么?
生:诸葛亮得到了箭。
师:那么剩下的这部分内容是故事的什么?
生:(齐)经过。
师:可以分几段。
生:(齐)三段。
师:如果我想把“经过”再分成两部分,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好。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这是什么?我要求不说刚才那句话了一他请他帮忙,他答应了,不这样说了,怎么说?
生:这一部分是做借箭的准备工作。
师:好。这才是(指去向曹操借箭的有关板书)──
生:正式的借箭过程。
师: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在这几段中哪一段是最主要的内容?
生:经过是主要内容。
师:在经过里面“准备”和“借箭”谁是更主要的内容?
生:经过中“借箭”是最主要内容。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后,三国起了变化了。三国,是三足鼎立,好像大鼎的三条腿。现在,孙、刘已经联合起来了,共国抗御曹操。要记住这一点,对理解课文很重要:“孙、刘联合,共同抗曹”。
〖评析〗
这一课例的内容比较丰富,从多方面展示了教师在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所做的工作。本教例主要采用的是“师生谈话法”。在谈话中为即将开始的课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1、向学生渗透了学习课文时所必要的有关知识:
如“箭”与“剑”的形状、区别及各自的用途。讲这一点是为了配合课文中周瑜的一句问话,“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教师在这里预先点破,学文时学生就会不问自通。同时,教师在谈话中很自然地向学生展现了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三国的构成、统治者、课文中人物的所属和职务。而所有这些都是在谈话中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的,有效地运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个别内容学生不了解,教师也不避讳地直接讲出,也是一种及时的、必要的补充。特别是“孙刘联合,共同抗曹”这样的形势介绍,对学生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的所言所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2、这一教例,教师还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人物的相互联系入手,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由此又推演出文章的段落结构、段内层次和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逐段学文前,对全文胸中有数,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这不但显示了教学设计的巧妙,也表现了教师教学思路相当清晰。
3、在学生发言中,教师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说话要简练,要学会概括,要有逻辑性。表现了教师不放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二、《草船借箭》的课堂终结
《草船借箭》课文讲完了,黑板上出现这样一幅。
教师又请同学们综合课文内容,结合板书,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要求高度概括为三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概括出“知友”、“知敌”、“知天”三点。教师又要求把这三点再归纳为两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知人”、“知天”。但教师仍然追问:还能把这两点再概括为一条道理吗?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实,结合板书中提炼出来的内容,看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全在于他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测和估计,完全同后来的事实相一致。(他识破了周瑜设计陷害自已,但为了顾全大局,并不说穿,而是将计就计;他知道鲁肃性格忠厚,又极力主张孙刘联合共抗曹兵,就完全信赖,请他帮忙,求他保密,鲁肃果然帮了忙,保了密;他了解曹操用兵谨慎,心性多疑,就敢于率领草船,轻兵逼寨,曹操果然只放箭,不出兵;他预测三天后必有大雾,三天后果然大雾弥漫,成了他用兵的屏障)由此,学生归结出这条道理是: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
接着教师又假设了一种具体情境,设问:如果那天驻守曹军大寨的不是曹操,而是一个性情莽撞的人,结果会怎样?要求学生用刚才得出的那条道理去分析。讨论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二阶段。
〖评析〗
用这样的讨论来终结这篇课文的阅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凭借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并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想会说。
2、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由具体的历史事件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第二阶段是借助假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普遍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这两个思维训练过程,正好是一次完整的认识活动的循环──“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毛泽东《矛盾论》)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3、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归纳出的“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条道理,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践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发掘了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完全没有出现硬性的、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课文所提供的具体凭借上的思考和体会。没有外加,没有注入,没有“拔高”;不是贴标签,也不是喊口号。
4、这样的课堂终结,没有把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囿于一篇教材之内,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深入教材又跳出教材,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来终结一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在“借箭”这一事件中所表现的足智多谋,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与讲课开始时对课文内容、结构的整体认识,其份量和高度都是不相同的。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9
第十二册《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秒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深刻领会教材,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一、从题入手,因题质疑。
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设疑。师:看了《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这一目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会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表现个体思维等方面的差异。摘录课堂片段:
生(沈雁)上台:我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在他知道江上雾很大,曹操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驽手朝他们射箭。这样他就能借到箭了。(教师相机打出课件,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不让他们近前。”并板书神机妙算。
生:我有补充。从江上雾很大,我联想到前文直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这请鲁一起去取箭。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天气早就预测,熟悉气象。(相机板书,熟悉气象。)
师:真好,刚才这位同学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内容。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曹操说的这段话,从这段话中你还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了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把握很透,预料准确。
生:我知道了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我从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兵。
生: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赤壁之战》一文,我了解到曹操是北方人,他的将士大多数是北方人,不善于游泳,不善于水战,所以他不敢轻易出兵。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曹操说的话看出来的。
生:老师,我有问题。如果曹操命令弓驽手一齐向江中射火箭,诸葛亮不就借不到箭,而且船会起火,不是更好吗?如果我是曹操,我会。
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从《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中知道曹操很固执。他不易听信别人的意见。火箭和箭比箭比较便宜,看不清虚实。他怎么舍得用火箭呢?
这一环节在师生相动,生生互动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已往知识突破重点。
三、发散思维,勇于探索
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质疑:如果三天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落空了会怎样呢?问题一提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肯定大难临头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有的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一回诸葛亮很可能凶多吉少……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命运的预测,学生的看法虽然不同,但言之有据。教师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肯定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继续探究。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在弄清前后赛马的情节后,学生津津乐道于田忌赢了。我提示说:“这个好办法是谁想出来的呢?”教学转入三个人物的对话,在听师范读,分角色朗读和齐读中学生调整自己的音调、神态、领悟孙膑、田忌、齐威王的不同心理。再如,说到这个好办法是孙膑想到的,类似本文中仔细观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课文还有哪些?学生很快回忆出《称象》《司马光砸缸》《赤壁之战》《晏子使楚》等等。
四、教学中存有不足之处。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日后教学应有自己教学风格,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不是教学中的重点,而应注重学生在朗读、说话中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10
通过人物语言来刻划人物形象及展开故事情节,是《草船借箭》一课的一大特色。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注意分析人物的对话,对加深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很有益处的。
这篇课文写周瑜的“忌”和诸葛亮的“智”,故事自始至终的语言交锋都写得很生动。一开始就让诸葛亮同周瑜展开了舌战。如第二自然段,除了一两句简短的叙述性句子外,其余的文字全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两人一接触,周瑜就对诸葛亮说:“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既是疑惑而问,又是因忌才而试探。诸葛亮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用弓箭最好。”语言坚定果断。第二句对话,周瑜接过诸葛亮的话头,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既然你说“用弓箭最好”,那我正好顺水推舟,让你“造十万枝”,而且还说“这是公事”“不要推却”,看你如何是好,足见其极为狡猾,又自尊自傲。然而,诸葛亮不仅不推却,反而一口应承:“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并问“十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坚决的回答,沉重的反问,有礼有节,完全出乎周瑜意料,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才智高强、百难不倒的气势。第三句话,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的回答是对周瑜的坚决否定:“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这个回答,切中要害地说明他精通军事。接着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回答:“只要三天。”一个“只”字,语气非常肯定,充满了信心,更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周瑜是望尘莫及的。诸葛亮才气纵横 ,周瑜对他更是妒忌。第四句对话,周瑜又以“都督”的架子和权势威胁诸葛亮:“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语气骄横,咄咄逼人。诸葛亮却毫不畏惧,回答:“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这一回答,正合周瑜之意,他以为诸葛亮进了他的圈套。
随着对话的继续,人物形象也刻划得越来越深刻。如第三自然段,周瑜对鲁肃说:“我得吩咐军匠们,造箭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就定他的罪……”周瑜妒才忌能,想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到这里已暴露无遗,读者也为诸葛亮的安危有几分担心。第四自然段,写诸葛亮跟鲁肃的对话,说要向鲁肃借“二十只船”,“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并告诉鲁肃“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由此可见,诸葛亮心明眼亮,早已识破周瑜的险恶用心,说明他办事机智、谨慎,不留破绽。孔明的形象在逆境中得到了展现。
第六、七自然段写诸葛亮和鲁肃的对话,使诸葛亮的形象更趋完善。“你叫我来做什么?”“请你去取箭。”“哪里去取?”“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这两句对话,恰好显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连鲁肃也难以想象,所以他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他充分分析和运用当时的自然条件,巧制曹兵,圆满完成了任务,可谓料事如神,胆略过人。最后连十分妒忌他的周瑜也不得不哀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作者通过周瑜叹服的话语来反衬诸葛亮的才干,使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总之,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有着鲜明个性的人物。对比之下,读者自然会得出结论:周瑜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诸葛亮恢宏大度,谦虚礼让,才气纵横,神机妙算,不愧大将风度。
其次,这篇课文的人物对话,还起到展开故事情节的作用。如第三自然段,鲁肃说:“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承接前面的故事,又引出这一自然段末尾周瑜的话“你去探听探听……回来报告我”。周瑜这句话,又引出下面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和鲁肃回报周瑜的情节。又如第五自然段,周瑜说:“到了第三天早上,看他怎么办!”有了这句话,就推动故事向高潮发展,引出下面诸葛亮第三天早上“草船借箭”的故事。最后,以周瑜叹服诸葛亮的话作结,回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严谨。
这篇课文的人物对话,始终紧扣题眼,处处围绕着“借箭”一事交锋,使读者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文章内容集中,中心突出,主题鲜明。在讲授时,应抓住语言特点,加以分析点拨,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容易了。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11
师:我让大家猜一个名字:“展翅高飞”。
生:张飞。
师:真了不起,一下子就猜准了“孔雀收屏”。
生:孔明。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它有个孔字。
师:有联系的,孔雀有孔,孔明也有孔。所以是孔明了,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孔雀收屏了”。请你。
生:我补充一下。诸葛亮字孔明。
师:诸葛亮字孔明,孔雀散屏收起来了。羽毛,谁想到了?
生:关羽。
师:关羽对吗?还想再来试一个吗?
生:想!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挑战。“除了铺盖,全部拿走“。台下的老师和你们一起猜。谁知道吗?
生:刘备。
师:真聪明,台下的老师也许还没猜出来呢。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人物。
“凿壁偷光“。
生:曹操。
师:曹操,怎么说?
生:我想改变一下。
师:你想到的是什么谁?
生:诸葛孔明。
师:为什么呢?
生:说。
师:光透过来了,孔明。诸葛亮字孔明。这个人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人。也被后人誉为智慧的化身。你们听说过孔明的故事吗?谁给大家说说看?
生:三过毛驴。
师:三过毛驴啦?三过茅庐。
……
师:我们讲了那么多,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评:我觉得课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很重要,这位老师采用猜人物的方法,学生显得不那么拘谨。在活动中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上课: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学得这个故事就跟诸葛亮有关,大家一起读,齐。
生:《草船借箭》。
师: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吧?
生:读过了。
师:请大家快速地把课文再读一遍。大声地读。读完后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听明白了吗?开始。
生:自学课文。
师:读好的同学可以把手举着。主要写了什么?来请你。
生:向鲁肃借了24条船,去向曹操借箭,他用弓弩手射箭,借到了10万支箭。
师:谁?诸葛亮借到了10万支箭。这篇文章有1400多个字啊。这位同学用这么简洁的几句话就把文章内容说清楚了。了不起。还有同学也能说一说吗?。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借到了箭。
师:你更了不起。一两句简单的话,就把内容说明白了。你们也能说吗?
生:能!
师:相信大家都能行。学习这类写事的文章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按事情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地学下去。第二种是先学懂重点段,然后联系其余各段的,但难度稍微大了一点点。也更有挑战性。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选用第几种?
生:第二种。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喜欢挑战,是吧?
生:是。
师: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草船借箭的经过的?
生:我觉得第八段、第九段和第十段
生:第七段、第八段、第九段。
师:第九段是借箭成功了,是吧?还有没有哪个自然段?
生:第六段。
师:对啊,借箭的过程是第六到第九自然段。这节课啊,我们重点来学重点段。好吗?
生:好。
师:要想学懂这个重点段。弄清究竟是怎样的?大家自己读一读第六到第九自然段。
生:读。
师:你们可以默读。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特别会学习,他不仅划了,还圈词,好方法。
师:找到了请举手。我请几个同学说说看,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师:你知道了什么了?
生:它开始时朝北岸开去的。
生:……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师:他们已经到达这个位置了,有吗?
师:来,你有没有发现?
生:我发现了。……
师:这句话里还有哪个词引起了你的重视?
生:说。
师:还有一个靠近。
师:板书“靠近”。
生:还有我跟他差不多,是已经。
师:启示航线的句子还有吗?
生:接着将驶回南岸。
师:我们把出发点搞明白了,……
生:南岸开刀北岸。
师:你把方向搞得更明白了。航行途中没有发现变化,注意到了吗?
生:诸葛亮把船头船尾一字排开。
师:是这句,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
生: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
师:这也是一句,请你把这句话也划一划。请大家看屏幕。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波涛滚滚的长江,曹军水战与诸葛亮的船队和曹军隔江相对,诸葛亮率领的船队出发了,出示课件:
天还没亮的时候,船只已经靠近曹军,此时,船只该怎么走?
生:读“此时……”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句子。这些船要注意的是什么?
生: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师:方向。
生:我要补充一点,要一字排开。
师:什么叫“一字排开”。
师:这个句子要注意这个词语。预备起。
生:读这个句子。
师:船的一边已经收了箭,此时干什么?你还想告诉岸上的军士,你找到了吗?
生:我找到了“曹军水战……”
师:他找到了这句。
生:船只要调头了,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看来这个句子有点启示的地方吗?你知道吗?
生: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我可以往北,也可以往南,研究研究。有发现吗?
生:船头朝尾。
师:来,请你。
生:把那只船朝周瑜那个营寨,把船换一个方向。
师:有提示的地方,自己读读这个句子。
生:自己读。
生:我觉得这个“逼近”这个词。
师:为什么从这个词语当中知道,这样与曹军水寨越来越近。你来夸夸他看。
生:真佩服他。
生:诸葛亮真棒。
师:出示:“诸葛亮又下令……”
师:看着这条红线,你有什么话说吗?用一个词。
生:行。
生:神。
生:神机妙算。
师:我从大家当中选择一个字“神”,诸葛亮的神仅仅就体现在精心设计这条航线路上吗?相信大家再仔细地读读6~9自然段。把� 开始。
生:自学。
师:都有发现了,是吗?
师:你还可以在边上写一写你的心得,怎么让你感受到了妙。
师:好,咱们来交流交流,哪儿让你看出了诸葛亮的“神”?让你体会到了。来,请你。
生:我觉得诸葛亮很神,他知道占卜,今天会有大雾。
师:他知道今天会有大雾。我们看他找到的这个句子。是这句吗?
生:“这时候,大雾漫天……”
师:这场大雾不够大,这是场薄雾。他注意了这个“漫天”。
生:读“大雾漫天……”
师:很多同学举手,好像还不够满意,是吧?闭上眼睛,师说“漫天雪地的大雾涌来了。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了。好大的一场雾啊!”你能把这场大雾读出来吗?
生:感受。
师:请睁开眼睛,看到这场雾了吗?
生:看到了。
师:谁来试试。
生:指名读。
师:大起来了,谁还想试试。来,请你。
生:读。
师:还能更大一些吗?
生:读。
师:让我们觉得模模糊糊的一片。来,请你。
生:读。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
生:齐读。
师:光读这句,能让我们知道诸葛亮的神吗?可能这场雾是凑巧碰到的,是吧?
生:读“诸葛亮笑着说……”
师:从这句话,你能看到这场雾是算到的吗?
生:因为诸葛亮没有胸有成竹的话,不会笑着说。
师:还有没有诸葛亮直接点明算到了这场大雾。
生:大约四更时候……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本来今天可以造,明天可以造,偏偏后天呢?第一天没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师: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那时候有天气预报吗?
生:没有。
师:诸葛亮根据自己丰富的知识算到了这场漫天的大雾,他可真是“神”了。
师:我们从这两个有联系的句子当中,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抓句子的联系,是研究问题、读懂课文的重要方法。请大家再找一找。
师:来,请你。
生:说句子。
师:说说你的理解看。
生:说。
师: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什么地方让你知道诸葛亮是算准了?
师:你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
师:一定中看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生:说句子。
师:你注意哪个词语了?
生:只管。
师:只管饮酒取乐,诸葛亮是信心百倍啊!还有吗?
生:读这句,我注重的是“笑着说”,说明他信心百倍,一定能料到诸葛亮不敢派兵出来。
师:知道曹操不敢派兵出来,对吧?一个“一定”,一个“只管”,一个“笑”字,知道了这是一个信心百倍的诸葛亮。事实也像诸葛亮想得那样。说“人心隔肚皮阿!”我们再看看这句话,谁愿意来读读。
生:读。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了?
生:他很吃惊,自己没有诸葛亮那样神。
师:面对80万大军,你感受到了什么了?
生:害怕。
师:害怕,是吧?对啊,生死寄予一线,他怎能不害怕呢?
生:读。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了?
生:感受到了,性命难保。
师:是啊,曹操太岁头上动土。
生:读,诸葛亮肚子里埋了什么药?他的动机是什么?
师:是啊,鲁肃充满了疑惑。谁读这句话,安慰安慰他,行吗?来,请你。
生:读。
师:一个镇定自若的诸葛亮。谁还想安慰安慰他。
生:读。
师:来,你们自己试试看。
生: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想读鲁肃的话。都想读,是吧?我还是请女的诸葛亮吧。
生:读。
师:如果你笑着读,那就会更好。哪位诸葛亮会笑啊?
生:读。
师:好一个“天亮了就回去”。 听录音。
师生一起读。
师:这里,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你还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
生:读“曹操知道上了当……”
师:巧妙利用了地形,真是神了。还有吗?
生:说。
师:让曹操摸不到虚实,真是神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还有一个地方。来,请你。
生:军士们大喊,谢谢曹军们的箭。……
师:哪一个词语?
生:高喊。
师:让你知道了什么?
生:诸葛亮不是浪得虚名的。周瑜嫉妒他是应该的。
师:让周瑜嫉妒他是应该的,这个高喊啊,喊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些细节都显示了诸葛亮的智慧。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词句都显示着那份超人的智慧。
师:让曹军知道什么?
生:让曹操知道上当了。
师:让军士们不知道什么?
师:三国演义的原文,在结束故事的时候有一首诗。
出示古诗。
师:让我们一起读。
生:读。
师:下一次,你们将在你们语文老师的引领下,进一步走近这个让周瑜一辈子愤愤不平,寝食难安,直至临死前还念念不忘的诸葛亮。
评:这堂课设计新颖,这位老师采用船只的航行路线为中心,显示诸葛亮的“神”,又引入诸葛亮不仅仅表现在这个方面,让学生又从不同方面去了解诸葛亮的 “神”,这位老师让学生充分去体验文本。从整体感觉到重点体会。在文本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引导上自然得体,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文本。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12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课文写谁借箭?
生:诸葛亮借箭。
师:诸葛亮跟谁借箭?
生:诸葛亮跟曹操借箭。
师:借多少?
生:借10万支。
师:他用什么方式借箭?
生:利用草船借箭。
师:结果呢?
生:大获全胜。
师:谁能把以上的答案连起来说说?
生: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10万支箭,获得成功。
生:诸葛亮成功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10万支箭。
师:我还想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
板书:
为何借?
生:老师,我认为不是诸葛亮要借箭,而是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
师:噢?你说是周瑜要陷害诸葛亮?有根据吗?大家议一议。
(小组讨论一分钟。)
生:有。周瑜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可是给诸葛亮的造箭期限长达10天,这与军情紧急自相矛盾。由此可见,让诸葛亮造箭并不是周瑜的真实目的。
生: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说:“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师:这番话的确使周瑜的害人之心暴露无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生:应该读出阴险的语气。
生:周瑜自以为诸葛亮在劫难逃,因此要读出得意的语气。
师:(抽读、范读、齐读)我明白了。周瑜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支箭,不是他的目的,而是──
生:而是陷害诸葛亮的借口。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他?
生: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师:(板书“妒忌”)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曾质问苍天:既生瑜,何生亮啊!“妒忌”是什意思?
生:老师,我查过词典,妒忌的意思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师:这是背词典里的解释。能说说在句子中的意思吗?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本事比周瑜大,周瑜心里怨恨他。
师:造箭是假,害人是真。可是,聪明能干的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自投罗网?
生:周瑜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没有退路了。
师:明明是火坑啊,诸葛亮就敢往里边跳?
生:因为诸葛亮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新鲜!你怎么知道呢?
生:如果诸葛亮没有把握,决不会主动把10天降为3天。
生: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就明确地告诉周瑜“第三天,就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见他已经想到了利用草船借箭的办法。
师:有道理。假如你是诸葛亮,读读他对周瑜的承诺。
生:(胸有成竹地读)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就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师:读得很自信。假如你是诸葛亮,在做出这样的承诺之前可能会怎么想?
生:周瑜啊,周瑜,你怎么这么糊涂?大敌当前,你怎么不想办法对付敌人,倒把矛头对准了我?
生:10万支箭,要我10天造好?你这不是小瞧我诸葛亮吗?昨夜我夜观天象,三天后必有大雾。既然你非跟我过不去,一不做,二不休,我就干脆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师:好个诸葛亮!掌声送给她!周瑜步步紧逼,诸葛亮将计就计。结果怎么样呢?
生:诸葛亮满载而归。
师:而周瑜──
生: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大屏幕显示此句文字课件并板书“神机妙算”。)
师:周瑜为什么长叹?
生: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而长叹。
生:因为自己再次败在诸葛亮的手下而长叹。
师:“长叹”可以换个什么词语?
生:感叹。
师:还不能表达周瑜的心情。
生:哀叹。
师:行。� )
师: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确令人信服。在这个故事中,他又算到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反复研究,比比看,谁的答案更丰富。
(生一边读,一边分析研究。)
师: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这样吧,我们先分组交流交流,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分组讨论。)
师:同学们的研究兴趣很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有的甚至发生了争论。现在我也想听听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诸葛亮算到周瑜是在设计陷害自己。
师:对。我们刚才研究过了。
生:他算到了鲁肃不会向周瑜告密。
生:他不但算到了鲁肃不会告密,还算到了鲁肃一定会帮自己准备借箭所需的船只、军士和草把子等。
师:(板书“算人)诸葛亮很了解鲁肃这个人。
生:诸葛亮还算到了周瑜一定看不出自己的计策。
生:曹操不仅不会出兵,而且一定会放箭,这也是诸葛亮事先估计到的。
师:诸葛亮称得上知人知面又知心。再从其它角度想想,比如天气。
生:他算到了三天后一定有大雾。
师:(板书“算天”)如果他算到两天后就有大雾──
生:周瑜问需要几天时,他就会说两天。
师:应该如此。除了准确预测大雾,诸葛亮还预测到──
生:船队返航时正好是顺风顺水而行。
师:顺水是算到的吗?
生:不是。江水的流向是不需要算的自然现象。
师:那诸葛亮算到顺风重要吗?
生:我认为很重要,因为船是顺风顺水行驶,曹军即使想追也追不上,才能确保借箭万无一失。
师:万无一失用得好!其他同学还有新发现吗?
生:诸葛亮算到了二十条船、一千多个草把子就能就能装满10万支箭。
(板书“算物”。)
生:草把子两面受箭,也是诸葛亮事先计划好的。
师:算天,算地,算人,算物。诸葛亮果真是──
齐:神机妙算!
师:就算周瑜这样足智多谋的人也不得不长叹一声。谁是周瑜?长叹一声,我们听听。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他长叹一声了吗?应该怎么读?
生: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周瑜都叹服了,你们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生:诸葛亮真神人也!
师:有点《三国演义》的味道。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果真名不虚传!
生:诸葛亮善于观察天象,能够摸清人心,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师:看来,你们对《草船借箭》的研究是很有成效的。我们还要研究一个问题:诸葛亮是借箭还是骗箭?(板书“能算借?”)你要寻求的答案不一定就在课文里,所以,我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地研究研究。行吗?
齐:行!
师:很好。我等着欣赏你们的研究成果。下课。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13
一 设计思想
由于《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因此,整合教学资源,对学习本课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课内外结合,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生活之中,广泛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图书、音像、图片、生活卡片、网络等多种资源,全方位地认识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形象。
二、 教学过程
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生:揭示课文出处-------《三国演义》。
师:谈谈你对《三国演义》的了解。
生:《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已经看过三遍,我对其中的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人物都有很多的了解。
师:今天我们只对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的有关资料向大家介绍。
生:我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是从统一方便面食品公司发行的“三国风云录”的人物卡片开始的,一开始的兴趣是喷香的方便面,(同学大笑)后来却只对卡片感兴趣了。如:我最喜欢的人物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躬耕于南阳,好为《梁夫吟》,刘备三顾茅庐而得之。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留下无数万古传颂的故事。他一生鞠躬尽瘁,后来史官称:“治世之良才,管(管仲)、萧(萧何)之亚匹”。他的攻击力1800,防御力 2200,智谋力3300,步兵a,马兵a,弓箭a,水军b,阵法:一字长龙阵、二龙出水阵、云龙三现阵、两仪四象阵、六丁六甲阵、七星连珠阵、八门金锁阵、河洛八卦阵、十面埋伏阵、混元一气阵。
生:我最佩服也是诸葛亮,我对他的了解是看了《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有两场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场是三顾茅庐,还有一场就是草船借箭,就说“草船借箭”吧,诸葛亮神机妙算,知道第三天午夜有大雾,真是通晓天文地理,利用江面浓雾,不费一兵一卒,不用一竹一翎,巧得十万支箭,那才真叫人佩服呢!
师:(相机调查),在读《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之前就对三国有关知识有所了解的同学请举手。
生:(全班除一人外,都举起了小手)
师:读过《三国演义》原著的同学有多少?
生:(有24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9%)
师:知道并能说出“草船借箭”故事的人有多少?
生:(有41人,占全班总人数的64%)
师:好,我们接着交流你所收集的资料,我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告诉你们一学习小组(四人一组)的同学,记住每人只有两分半钟,所以只你介绍跟本课有关的内容。
生:(四人一组大家争先恐后地说) 师:(参加各小组交流旁听,留意周瑜、鲁肃、曹操的资料。巡视一周后待全班交流。)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停下,我请位同学来说说周瑜,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先要介绍你从哪儿了解到的?
生:我家有本《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鉴赏辞典》,我从那上面了解到的,下面是我摘抄的一部分:三国史上英雄辈出,江东的周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经叱诧风云、挥斥自如地指挥了赤壁之战,具有超群的军事素质;曾经竭忠尽智、卓有成效地辅助了东吴政权,具有杰出的王佐之才。他年少气盛,聪颖过人,沉机果断、富于韬略,却又心胸狭窄、忌刻好胜,雅量不足。性格弱点,制约并阻碍着他的才智的发挥,也折磨着他的身心,终于金疮迸裂,英年早逝。
师:课文中有没有说明周瑜心胸狭窄,雅量不足的表现呢?
生:读课文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师:这足以说明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要假公济私,加害诸葛亮。
师:请问诸葛亮在借箭过程中要感谢两个人,你知道是谁吗?
生:鲁肃、曹操。
师:他为什么要感谢鲁肃呢?
生:我是看《三国演义》原著的。我认为他首先要感谢鲁肃,因为正是鲁肃忠厚老实,没有告诉周瑜而私自调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有三十名军士,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要是告诉了都督,都督哪能容忍他帮助诸葛亮调用呢?这样一来诸葛亮也就只能望雾兴叹了。
师:请读这一部分课文,体会鲁肃的忠厚老实。
生:(学生默读课文)
师:那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感谢曹操呢?
生:我跟曹操是老乡,我 “草船借箭”的故事中,诸葛亮就是利用了曹操疑心重,知其不敢冒险进攻的心理,而不费一点气力就借箭成功的。大家说是不是该感谢曹操哇。
生:是,是,是------(大家异口同声)
师:分学习小组谈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以及对诸葛亮的认识。
生: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生:有大将风范,遇事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生:以大局为重。
师:请大家谈谈你搜集资料的经验。
生:我请爷爷给我讲故事,因为我爷爷是人文学院的历史教授。
生:我上网打开网站,输入“草船借箭”词条,用了0.13秒钟,搜索到相关资料5850条,共10页。
生:我去了图书馆。
生:我打开书柜找到了《三国演义》认真读了其中的第46回——草船借箭。
生:……
师:善于积累生活中的资料,快速查找资料,是我们生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我们要培养并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为生活、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