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宿新市徐公店最新4篇正文

宿新市徐公店最新4篇

时间:2023-07-26 08:04:47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宿新市徐公店最新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宿新市徐公店 篇1

教学目标:

1、 会认“新、市、店、深、未”5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初夏时节,田园生活的无限情趣。

教学重点:会认5个生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古诗使学生体会初夏时节,田园生活的无限情趣。

教学过程:

七、情景导入,激趣。

八、范读古诗,激趣。

九、粗读古诗,识字。

5、 自由读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

6、 再读古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要求会认的生字做上记号。

7、 同座合作,互相读一读生字。

8、 反馈识字。

读生字卡,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字,游戏识字,送生字宝宝回家。

十、逐行读诗,品味。

3、 指导朗读1、2行。

(7) 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8) 老师相机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9) 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成荫,多美的景色。

(10) 谁能再读一读这两行诗?全班读。

(11) 现在,你和诗人就在小路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

4、 指名朗读3、4行。

(4)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3、4行。

(5) 谁想把后两行连起来读一读?说一说。

(6) “急走”、“追”是快速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而“无处寻”给我们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7) 再读这两行。

3、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连起来读读吧!

十一、 诵读比赛,展示。

5、 分小组演读。

6、 小组代表展示。

7、 师生评议。

8、 全班齐背。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境导入:

同学们,这些日子老师看到许多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不禁使我想起了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喜悦的,此时你脑海中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

生吟诵古诗。

2、让我们带着春天的气息,一起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生齐读)《宿新市徐公店》。

3、释题:

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出示诗文内容。

2、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把诗读准了。

3、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4、指名读。     (读得怎样?)     师范读──齐读。

三、借助意象,入情入境

1、我们常说诗情画意,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真想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可又不知道该画哪些景物,怎么画?你愿意帮帮老师吗?

(愿意)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你们还得认认真真读上几遍古诗,一边读一边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四人小组讨论画什么景物,怎么画,呆会儿我们在黑板上一起画,能做到吗?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3、集体交流:

你想画下什么,什么样的,从诗中哪儿知道的?

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画菜花,师画一朵,问:你满意吗?

黄蝶,什么颜色?为什么?

急走,你能表演一下吗?走,在古代就是跑的意思。

师:面对着这样一望无垠的油菜花,面对着急切追蝶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⑵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过渡:一心只忙着追赶蝴蝶的孩子,并没有留心周围的迷人春景,你看到了吗?你会留下什么景物?

篱落疏疏:      篱笆:什么样的篱笆?你从哪里看出来?

一径深(组词理解径:路径)      在篱笆的旁边还有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路?

树头花落,树上的花会形成浓密的树阴?

夏天枝繁叶茂,绿树成阴,未成阴就是还没有树阴的新叶已长出来了……      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美美的读一下。

4、想把美丽的春天和活泼的孩子放在一幅画中吗?

5、齐声配乐朗读。

6、说诗意:这样的诗,这样的画,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就更精彩了!

7、春天是一幅画,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更是一首歌。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8、我把同学们描绘的春天即兴创作了一首诗歌,愿意听一听吗?

三月,是美妙的

一剪剪嫩芽的叶子

一丛丛微笑的迎春

一只只跳跃的飞雀

都是

美丽的音符

三月

是柔软的风

是细腻的雨

是含羞的花

是新绿的草

……

四、拓展延伸,创作诗文

1、学生尝试创作诗文:

其实,春天就像我们同学,相信你们的笔描绘出来的春天会更美,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试一试?也可以像杨万里那样写一首四言绝句。

2、全班交流,读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篇3

以游戏法为主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简介作者,请学生根据已知进行介绍。反复读题,理解题意。

2.铺垫性练习,为学习诗句打下基础。

(1)照样子填词。例:了(停)宿篱未追寻

(2)交流所填的结果,并指出“同义复指”的作用。

3.出示游戏题,自学理解诗的内容。

(1)围绕“诗人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2)宣布游戏规则:讨论分两组进行,自愿组合。一组经过讨论后使诗的内容“胖”(扩句)起来;一组讨论后使诗的内容“瘦”(缩句)下去。

(3)开始计时,10分钟后,小组分别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可以补充。

(“瘦”的结果:篱疏径深,花落未阴。儿童追蝶,入花无寻。“胖”的结果: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只见小路上奔跑着一个小男孩,咦!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在追逐黄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4)交换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将不同的理解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4.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5.拓展性练习,运用上述的方法学习新诗。

出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评点]

古诗教学的难度无疑会比教学用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文要大得多。然而,这则设计由于教师的慧心独运,不仅使古诗易于理解,而且使课堂充满了参与的乐趣。如以多种多样的趣味练习教学《绝句》,让学生找到了一条进入诗情的通道。用游戏法将诗句变“胖”(扩句)变“瘦”(缩句)。用对抗赛学《宿新市徐公店》,更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教学模式,而成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在这里得多了印证。

宿新市徐公店 篇4

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碟的生动场面。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个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古诗所描绘的情景。领悟《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ppt等。

一、导入

1、(播放ppt)你们听,春姑娘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轻轻地拂过我们的脸庞,带来了清新,掠过那枝头增添了新绿,她又把纤手一挥,装扮了五彩世界,渐渐地,她已来到了我们身旁,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妩媚与生机。

2、“美丽”似乎成了春天的代名词,所以历代诗人都把对春天的喜爱化作了一首诗篇,你记得哪几首有关春天的古诗?

学生交流:《咏柳》《江南春》《游园不值》……

3、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二、解题

1、解题

1)谁来读一下课题?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公”是对年长人的尊称。

3)读了题目,你觉得缺了什么?(作者)

2、介绍作者

杨万里,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

三、初读课文

1、出示全文,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来到乡间感受春的气息。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指名读诗并正音。

篱 落

3、听听别人又是如何吟诵此诗的(听录音)

4、让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朗读此诗。(齐读)

四、精读感悟

1、学法指导:我们平时学习古诗经常用什么方法?

2、像写景的古诗我们一般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来学。

3、请大家自己图文对照想想诗中所表现的情与景,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交流

4、交流

诗人漫步田间,看到了什么景象?

第一、二句

1)交流诗意

2)“篱落疏疏”就是疏疏落落的篱笆。

3)“小路”是诗中哪个字?(径)如:“曲径通幽”就是诗中“一径深”所描绘的意境。

4)“一径深”蜿蜒的小路静静地、幽幽地向远方延伸。

5)“未成阴”:“未”就是没有,树头的花儿落了,树叶还没长得很茂密,“未成阴”就是没有形成树阴。(点明时间:暮春)

6)谁能再为我们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其余同学想想这幅画面让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师引导:稀疏的篱笆,枝头的新绿,小路静静地、幽幽的伸向远方,一切都显得那么——

板书:幽静(深远)

7)谁能把作者的所见所感读好)让我们也走进这幽深的春景中,与诗人一起陶醉  齐读

第三、四句

1)导入,正当诗人为眼前的春景陶醉时,什么又引起了诗人的兴趣?

2)交流诗意

3)你能体会儿童当时的心情吗?从哪里体会到的?

快乐(追,嬉戏)

着急(急走,快跑)

失望、沮丧(无处寻)

4)当诗人看到眼前儿童追蝶的情景,他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童趣(喜爱、回忆)

5)谁能把这充满童趣的画面及诗人的喜爱之情读好?

指名读、齐读

4、配乐朗读

我们读诗,往往要透国文字的表面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诗的意境,让我们再次用心领悟诗人对幽静的春景,充满童趣的追蝶画面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齐读

5、谁已经把此情此景记在了心里?

指名背,齐背

五、写话

1、诗的语言洗练精当,同时也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从诗中看到的感悟到的联想到的写下来。(放音乐)

2、交流

3、评价

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篱笆稀疏   小路深长   黄蝶飞舞   儿童急走

树头花落   叶未成阴   融入菜花   无处寻觅

景             人

静             动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