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5篇)
时间:2024-03-22 04:54:59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本文是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5篇)。
《风筝》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尝试将塑料袋变成风筝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模仿能力,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2.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风筝,体验自制“风筝”进行游戏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放风筝活动的兴趣。
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l、人手一个塑料保鲜袋,双面胶、剪刀,彩色皱纹纸条若干,不同长短的细线若干。
2、放风筝的录像,音乐磁带。
3、选择一块宽敞、平坦的场地,便于游戏时的来回跑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放风筝”的录像。
他们在做什么?你们谁放过风筝?你放的风筝是什么样子的?(颜色、形状、大小)你是怎样让风筝飞上天的?
(评析:谈话内容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在春天里,已经有许多孩子有过放风筝的经验。风筝颜色、形状的丰富多样对小班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能抓住教育契机,引导他们对风筝的形状、颜色有初步的了解,将如何让风筝在天上飞起来并呈现多种姿态,作为活动的切入口,激发了幼儿交流的欲望。)
2.请小朋友帮忙满足塑料袋的“心愿”――飞上天。
塑料袋娃娃看见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可羡慕了!她想和风筝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小朋友快动动脑筋,帮忙想想办法吧!
二、猜想让塑料袋“飞”的方法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塑料袋飞上蓝天呢?(引导想象)
2.出示范例,并即兴唱儿歌:身上彩带飘呀飘,五颜六色真漂亮;肚子鼓鼓胖娃娃,还有一条长尾巴。
3.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塑料袋娃娃哪些地方变了呀?她变成了一只风筝就能飞上天了。(引导幼儿观察后讲述)
(评析:活动中教师能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得到了支持和鼓励,在与老师、同伴的语言交流中体验着交往的快乐。通过让看看、想想、说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探索“风筝”的制作法
1.粘彩带。教师示范:剪一条双面胶粘在塑料袋下面合适的位置,然后将几根彩色皱纸条粘在双面胶上,引导幼儿观察彩带的颜色和数量:老师粘了几根彩带啦?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儿操作粘彩带,教师指导、帮助。
2、变胖娃娃。探索学习让塑料袋鼓起来,变成胖娃娃。
谁来试一试?你有什么好办法?为什么里面的气很快就逃走了呢?提示要领:装气后手要很快抓住袋子的嘴巴。
再让孩子们试一试,体现自主学习。强调难点部分的要领:使袋子的嘴巴张开,上下晃动,l、2、3抓住嘴巴,拧一拧,不要让气逃走哦!
3.长出尾巴。教师操作,幼儿观察:拿一根细线的一端,在塑料袋拧紧的嘴巴处绕几圈,然后系牢(绕线并系牢对小班孩子来说有难度,小朋友可以试一试,不行的活由老师帮忙)。
(评析:采用自然习得的方法鼓励幼儿勇敢地试一试,孩子们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方式,尝试起来也信心十足。活动环节过渡自然,突出了重点、难点,给孩子提供了充分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四、制作“风筝”
幼儿自由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可以相互帮助,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五、放“风筝”
1.孩子们,我们来放风筝吧!
幼儿自由玩。集中:你的风筝飞起来了吗?你是怎么让风筝飞起来的呢?谁的风筝飞得最高?我们请他来飞一次!
2.小结要领:于举高,跑得怏,风筝就能飞得高!
3.幼儿再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飞得高。
(评析:引导幼儿在积极的跑动中、在相互比较中自己认识到手举高、跑得快,风筝就会飞得高;能力强的幼儿还发现,线的长短也会影响塑料袋的飞行。这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索的强烈欲望。)
《风筝》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2、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
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棗评价——延伸活动
放风筝,了解风筝,引起兴趣。
2、通过放风筝,教师应引导幼儿去观察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介绍放风筝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去尝试,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3、讨论(1)观察她们各个相同的整体造型,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
(2)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激发表现美的欲望。
4、示范。
(1)建议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意愿示范画一只风筝。
(2)介绍刮蜡的方法:建议先让幼儿思考刮蜡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细画棒颜色涂均匀,然后用另一种颜色覆盖式涂在上面,最后用牙签“刮”出花纹。
5、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造型、花纹,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刮蜡部位及方法。
6、讲评
找找有几种不同的风筝造型,看看谁大胆尝试过“刮蜡”大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与尝试。
7、延伸活动建议放在自选活动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儿更能体会到画面的整体美、体验成功感。
活动反思
在“美丽的风筝”这个活动中,我主要是让幼儿能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感知风筝图案的对称美;能利用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风筝。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装饰上,这一点我觉得孩子们完成的很好,已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活动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具体反思以下几点:
1.活动前给幼儿提供的图形存在局限性,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及创作空间。
2.活动开始的导入过程要简单明了,直接点题。
3.欣赏图片风筝这个环节要做适当的调整。
4.教师的语言要精练,出示的教具要有针对性。
此次活动结束后,我将结合老师们所提出的建议和自己的反思,进行全面的调整,并组织开展第二次活动,希望能在每次的研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大班《风筝》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由来、演变过程以及欣赏风筝的艺术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在引导幼儿在探索、设计、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集体放飞风筝,在追、跑、喊、跳中充分享受放风筝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对风筝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基本结构等有全面的了解。
2、与幼儿一起,通过各种途径,如因特、书本、向他人请教等,共同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实物等。
3、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记号笔。
三、活动过程:
1、欣赏形态各异的风筝,感受风筝的艺术美。
(1)观察实物,自由交流,在看看、摸摸、比比之后,解决以下问题:
a.你看到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b.你最喜欢哪个风筝?为什么?
(2)教师:风筝是古代的一项发明,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艺术品。南通的哨口风筝更是世界一绝。
a.风筝左右对称的艺术美
b.风筝的历史演变过程
c.介绍南通的哨口风筝 (看录像),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并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3)二次欣赏实物,风筝的基本构造是平衡。
a.你放过风筝吗?说说你放风筝的故事。
b.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讨论:我想设计的风筝。
(1)欣赏电脑资料——美丽的风筝
(2)讨论:你想设计什么样的风筝?
3、制作风筝面,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放飞风筝,充分享受春天阳光、运动的乐趣。
《风筝》教学教案 篇4
来源:天地一沙鸥
研讨课一
言说每个人的“风筝故事”
曾宣伟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教研室
把《风筝》看成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文本,是鲁迅还是老舍也还是朱自清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文本”,一个特定的文学作品。作品通过语言建立了一个“意义和情感场”,不同的人在这个“意义和情感场”里会引发出各自相通、相异的体验。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架构起一座沟通学生原初经验和文本经验的桥梁。
一、教学准备
1、课前请几位学生各自回忆一件有“悔意”的童年往事,尽可能写出当时的事情经过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这件事过去多少年了?现在回想起来,你的“悔意”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悔意”?请尽可能写出现在回想时的心理状态。
2、教师和这几位学生谈话,指导学生对所准备文章作出修改。
3、教师自己准备一则“童年的故事”的演讲片断。
二、课堂教学
1、导入:教师讲一件童年的往事,并突出现在回想起往事的情感。然后学生在小组内即兴交流自己小时候的类似故事。
2、请课前准备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作品。
3、教师和学生交流,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板书一:
童年的故事
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
当时故事发生的原因:
当时情景描述(简要):
当时你的心理状态(想法):
经过年后,你忆起这件事时,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对你以后的生活启示是什么?
4、以自由速度默读课文,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然后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板书二:
《风筝》的故事
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
当时故事发生的原因:
当时情景描述(简要):
当时“我”心理状态(想法)(课文如果没有请补充):
经过年后,“我”忆起这件事时,情感是怎样的?哪些语句明显体现了这种情感?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我”想到两种补救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5、朗读自己最有感触的片断。
6、讨论《风筝》这则故事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三、课外作业
以黑板上的列式和要求,写一则“悔”的故事。200字以上。
研讨课二
体验鲁迅的“民族魂”
杭州国泰外语艺术学校于博
七至九年级教材共选了鲁迅作品9篇,但是这些鲁迅作品在教学中似乎是被割裂的,因为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成“鲁迅”的作品来教,而只是当作“应试阅读技能”的训练材料。体验鲁迅之精神,必需把《风筝》作为“鲁迅”的作品来教;而要感受和理解鲁迅的精神,仅靠《风筝》这一个文本也是不够的,必需借助于背景材料,必需结合鲁迅的其他作品。
一、教学设计
1、以一首小诗导入
最是你生命烂漫如花的时节/所有遣词造句的经典/和着万紫千红的风情/在这一季汹涌如潮奔腾而至。//先贤和哲人以书面的形式/伸出温暖有力的手/穿越千年时空,与你相握/那些深沉得掷地有声的文字/被诠释成简单明了的叮咛//珍重啊,此去经年/请走好你的每一步/在漫漫的生命之旅/你是唯一的舵手//
2、整体呈现问题
问题一:阅读全文,说说鲁迅和小兄弟都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做?
问题二:了解了围绕风筝发生的整个事件的经过,就此谈谈你对鲁迅和他的小兄弟的看法。
3、问题解决与探究
(1)先说鲁迅和他的小兄弟在风筝这件事情当中的做法(这能够在文章中找到)。
(2)对鲁迅和小兄弟的看法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各小组记录然后投影。(大致答案:小时候的小兄弟是纯朴善良聪明的,可同样小时候鲁迅的做法给我们带来的印象却是粗暴的、冷酷的、不近人情的、冷漠的、受封建传统影响的等等。)
追问一:生长在同样的家庭中,为什么小兄弟喜欢“风筝”?而鲁迅为什么不喜欢,并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艺”?
追问二:你们认为鲁迅的粗暴冷酷受封建传统影响,这和鲁迅成年以后的伟大相比不矛盾吗?这是真实的鲁迅吗?年少时的鲁迅到底是怎样的?
(3)带着追问的两个问题,阅读王晓明著《鲁迅传》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材料略)。
由于内容较长,我把第一章节“幸运儿”的内容由老师讲述,让学生们明白一个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活泼调皮善良喜欢童话热爱幻想的幸运儿后来是什么令他发生改变的。
阅读“天塌了下来”这一部分。最后形成这样的认识,客观环境与命运的改变迫使作为长孙长子的鲁迅不能像同龄的我们一样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承担起家庭重任的他希望弟弟能够有出息。
(4)学生对成年以后两兄弟的看法归纳为:小弟弟不记仇,鲁迅知错就改。
教师讲解进一步明确,鲁迅不因小时候自己受了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原谅自己,不因时间的久远而宽恕自己,深沉诚挚的道歉正是鲁迅的自省和自我批判精神的体现。而小兄弟作为中国当时的“大多数”,童年时正当的放风筝的行为被鲁迅如此的破坏掉了,他却能全然的忘记,也表明了被虐杀者的麻木,鲁迅对此是深深悲哀并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的。这个意思也可以在《风筝》的结尾部分看出:当小弟弟对当年的事情全然忘却的时候,鲁迅没有庆幸而是感到一片肃杀。
4、师生共同阅读《一件小事》,教师略加讲解。
引用张梦阳对鲁迅的评价,让学生们了解到一个人的自我反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我反省的意义,而鲁迅正是通过对自己的反省用笔做武器唤起整个民族的反省意识,这一点在今天也同样重要。
鲁迅对封建社会的积习和国民麻木性的批判,对于现在的学生,接受有一定的困难,由《风筝》延伸到《一件小事》,有助于学生把阅读的感受重点放在鲁迅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精神上。
二、作业
以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句话为话题,利用这些文章和资料写一则短文。
研讨课三
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陈洁
鉴赏作品要有鉴赏的知识,没有“阅读的知识”的“阅读”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肢解”。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也是鉴赏文学作品很重要的知识。诗用“意象”表情言志,一些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的物象如“柳”“莲”“杜鹃”“长亭”“雁”“寒蝉”等是解读诗歌的关键词。小说和散文中的很多事物(物象),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象征意义,也可说是隐喻意义。鲁迅的作品象征意义是非常强的,如果我们无视这种“象征”,那么阅读教学就是缺少了两件东西:一是鉴赏的方法和知识;一是解读特定作品的精神钥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花语游戏——移情于物
设计说明:以“花语游戏”导入,其目的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花语”一词离学生并不遥远,而且部分学生还熟知各种“花语”。而花本身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它的意义只是人们的主观赋予。这样的导入就可以把抽象的“象征”具体化,让学生感觉“象征”其实一点也不难,消除恐惧心理。同时,从具体到抽象也有利于后面指导学生对“象征”的概念理解。
二知识铺垫
1.解读古今诗文中出现的“月亮”的象征意义。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亮代表我的心;……
说明:以上列举的诗文中出现的“月亮”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的意义,之所以能够代表“思念”、“爱情”、“团圆”等意义,只是人们的主观赋予。
设计说明:“月亮”是人们较常用的象征意象,出现在许多的诗文作品中,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事物的象征意义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赋予。像“月亮”,由于人们所要表达的主题不同,就可以在它的身上赋予多种内涵,即“一种事物可以具有多种的象征意义”。
2.解读余光中《乡愁》一诗中的象征意义。
说明:作者在诗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日常事物,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而这些事物本身是不具备“乡愁”这一内涵的,这也只是人们的主观赋予。
设计说明:《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抒写思乡之情的诗,诗中所借助的抒情意象也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一眼就能找出。在前一环节对“月亮”的象征意义的解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来解读“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事物的象征意义,可以让学生明白“一种情感也是可以借助多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来表达”。
课堂进行到这儿,应该说学生对象征这一抽象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可感知的认识,思维中已经有了一个铺垫。因此,指导学生来解读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三解读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
1.概述文本的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在文章中记叙了少年时的一段回忆,以及成年后由这段回忆引起的深深的忏悔。
设计说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解读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一句话的概述是想让学生真实地说出阅读的原初体验。
2.运用“少年时,风筝是”的句式说一说“风筝”在“我”的回忆中的象征意义(可以从弟弟的角度,也可以从“我”的角度)。
设计说明:当我们来解读“风筝”的象征意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文本中,在不同的时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学生可以根据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给学生一个固定的句式,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一种规范,也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一个铺垫。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将其组合成一节小诗:
示例:
风筝是什么?
是少年时的呵斥责备的眼神
支离破碎的哭泣
在故乡的竹院尘封的小屋
4.快速阅读“成年后的忏悔”部分,解读“风筝”在“我”的忏悔中的象征意义,试一试完成一节小诗。
示例:
风筝是什么?
是成年后的自责深深的忏悔
心永远地沉重
在异地的空中肃杀的严冬
设计说明:之所以指导学生将各自的表达组合成一首小诗,是因为散文与诗有相通之处,散文选择的象征事物往往也可以成为诗歌中的意象。同时,上一环节中对于表达句式的规范,也有利与诗节的形成。再加上教师的点拨指导,我想要形成一首诗应该不是难事。而且,这样做对学生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也是有帮助的。
5.根据自己对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完成自己创作的小诗,并且相互展示自己的创作。
四、象征文章的主题阅读
1.思考学过的前四个单元的课文,寻找有“象征”意义的课文。
2.教师选择明显带有象征意义的文章你学生阅读,鲁迅《药》,小小说《门的悬念》散文:郑振铎《海燕》高尔基《海燕》、《阳光地带》。古诗陆游《咏梅》李纲《病牛》
设计说明:通过用同一手法创作的文章的阅读,是通过一定的感性材料以强化学生对“象征”的理解,为以后建立象征更理性的认识打下基础。
五、拓展迁移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风筝。同学们,你们心中的风筝又是什么呢?试一试,运用诗的语言来解读一下你心中的风筝的象征意义。
示例:
风筝是什么?
是池塘边榕树下知了的夏天
忘却未做的功课
童话般的夜晚
数着满天的星星
风筝是什么?
是操场上马路边白云的世界
抛开父母的唠叨
畅阔的自由空间
响起欢快的歌铃
研讨课四
把《风筝》看成是训练“阅读技能”的文本存在
杭州市采荷中学何祎
这是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要深入的理解文意本不是件易事。这堂课的设计重在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入手,训练他们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领悟文章的多重主题。训练要点是:(1)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句的分析,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领会文章的主题。(2)培养学生阅读时必须从文章中找依据的能力。课堂教学由一系列问题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技能的训练。全文用几个大问题总领,回答时教师将较难的大问题化简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在回答了小问题之后,再将小问题的答案汇总组织成大问题的答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电影《虎兄虎弟》的一个片段。透过这组电影镜头,你从这两只老虎的眼神、动作、回忆中感受到了什么?(他们是一对老虎兄弟,分隔多年后又在斗兽场上重逢,在搏斗中回忆起了以前熟悉的眼神,彼此相认并重新开始了儿时的游戏,陷入了由血缘所联系起来的浓浓亲情中。)电影导演通过这些电影镜头表达了他的想法,那么一个作家又是如何与读者进行思想交流的呢?(通过“文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名作家的文章——《风筝》,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抓住记叙的要素
速读课文,针对记叙的要素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读完后请合上书,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看谁抓关键信息的能力最强。
●文章的作者是谁?原名叫什么?
●文章写于哪一年?
●文章叙述的故事围绕什么东西展开?(风筝)
●文章叙述的故事时间跨度有多长?
●文中涉及到几个人?他们是什么关系?
三细读文本,通过关键词句分析文章主题
1、从刚才的问题中我们知道,文章是发生在一对兄弟间的事,他们因为“风筝”而产生了冲突,那么他们各自对待“风筝”的态度是怎样的?(划出关键词,并用文中语句来解释)
〖建议回答的句式〗“我从文中……这句话中看出我(弟弟)是……”
小兄弟:最喜欢风筝、渴望得到风筝(呆看出神、惊呼、跳跃、拾枯竹在杂物堆“苦心孤诣”偷做风筝)
我:不爱、嫌恶、以为那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可鄙、笑柄、不许放、愤怒、“抓断、掷、踏扁”弄破弟弟将要完工的风筝行为粗暴、弟弟被我发现时的惊慌失色也从侧面说明我的态度)
〖齐读三、四小节〗我不仅自己不爱,还要将自己的意识强加到弟弟身上,行为极其粗暴,读时体会他们当时各自的心情。
〖追问〗刚才讲到写文章时和当年这件事时隔二十年,他们俩的态度一直是这样的吗?
现在的我:送、赞、劝、一起放
现在的弟弟:什么都不记得了(“有过这样的事吗?”)
〖小结〗对待“风筝”,小兄弟从当年的那么喜爱到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而我从当年的不爱、嫌恶到现在的赞成、鼓励,各自的态度都有变化。
2、为什么弟弟忘记了这件事而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并且前后态度发生了这么大变化?
因为我不幸偶尔看到一本外国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钩起了我的回忆,知道当年做错了。
〖追问〗为什么说“不幸”?
因为我以前不知道,现在突然知道了自己当年的错,心情非常沉重。(请找出描写现在“我”的心情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心沉重到像要坠入无底深渊,当然是非常难过的,“我”意识到这件事对小兄弟伤害很深,“我”抑制了他的天性——玩,这简直是“精神虐杀”,出于对弟弟的疼爱,“我”感到深深的内疚,觉得太对不起当年年幼的弟弟了,现在我的难过就是对我的惩罚,所以说“不幸”。
〖追问〗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是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吗?
从自身出发,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想?
回到文中的弟弟,可能是真的不记得了,因为当年事后他马上理解了哥哥的行为,知道哥哥是为自己好,要自己读书上进,怕自己没出息才这么做的,所以没放在心上;也可能是现在对哥哥的一种安慰,让哥哥不要再为这件事伤心难过了。
〖追问〗对文中的“我”而言,“这样”(弟弟什么都不记得了)好吗?
“我”想对当年的错误行为补过,但因为年纪都大了,不可能再放风筝,而现在弟弟的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更断绝了我乞求原谅的补过机会,让我得不到宽恕,这比骂“我”、恨“我”来的都要可怕,也让我的心更加“沉重”。②又给“不幸”增加了一层深意。人生当中有许多事是发生了之后不能再补救的,只能永远留下遗憾,这也是人生的“不幸”,所以应该及时的把握住现在。
〖追问〗我到今天对这件事印象还那么深刻说明了什么?(各抒己见)
A.我很爱弟弟,为自己做的错事深深的自责、内疚,是浓浓手足之情的表现。
B.我是个有很强自我反省意识的人,有了错误就一定要指出并改正。
C.我对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视,意识到“剥夺儿童玩的权利”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指出当时的教育制度需要改进。
D.我对自己逝去的童年的追忆。可能他自己小时候也错过了许多,现在想来更加可惜。
〖小结〗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大问题,一下子很难回答,可以把它转化成几个小问题一个个解答,然后总结归纳,这样才会回答完整。
四总结
阅读文章时要能深入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只要你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一定能体会出其中的深意,全面完整的领会文章的主题。今天我们就做的很好,希望以后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所有的文章。
研讨课五
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
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汪湖英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王荣生先生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变“鉴赏者取向”为“解读者取向”。鉴于此,在曾老师的指导下,《风筝》一文我采用了评注式阅读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点划评注”不仅仅是阅读方法、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哪里点,在哪里划,在哪里评,在哪里注,关乎阅读的内容、教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
§示例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这幅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变得寒气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适而是冬季的肃杀和寒威。这种情感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了,即“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正所谓景为情生,一句景语,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跃然纸上。
§示例二
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评注:“重”、“堕”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面“心变成了铅块”相照应,可见作者当时心情是多么沉重,这沉重是由于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始终压在心上,很重很重堕着堕着。“重”、“堕”是第四声,读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
三评点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
四,阅读下列一些对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鲁迅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格精神的评价的资料,请在文中找到与这些评价相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评注,评注时要学会运用这些资料中的重要信息。参照示例三。
【资料】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作品所表现人格精神的评论
№1鲁迅先生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语言准确精炼,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人把它叫做“鲁迅风”。我们阅读任何一篇鲁迅作品,都会强烈感到它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炼,既冷隽又犀利,既深刻又辛辣,具有强烈的嘲讽色彩,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2善于通过“白描”和“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是鲁迅作品语盲的一大显著特点。鲁迅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白描”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要作家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他的笔下,常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染、铺陈,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3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也是鲁迅作品比较突出的语言特色之一。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对词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视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说过:“不论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因此。我们寻求着,直到发现了这个字,这动词和形容词才止,决不要安于‘大致可以’”。鲁迅对遣词用字的要求也很严。他曾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叙事状物还是写景抒情,所用的动词、形容词都是非常鲜明生动的。
№4鲁迅的散文不仅有独特的话题,更有其独特的话语方式。在他的散文中,虽然时时可以感受到他的深邃、冷峻,但绝无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之态。他总是将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矛盾、困惑展示给读者。他的目的是要诱发读者更多的联想、发现、议论与诘难,他对读者的要求是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对自我的严厉解剖。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5《风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联想注入作品生活的情趣,把抒情与叙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联想的手法在《风筝》一文中也有所表现。它由北方的春想到南方的春,又由春想到南方的故乡。从写风筝落笔,引出了一段极具生活情趣的事件,这就是阻止兄弟做风筝。两件事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切身感受,使文章既有景物描写,又有叙事抒情,把孩提时代的那种童真之趣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美感。
§示例三
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了。
评注:一个短句,两个动词“掷”、“踏”就把当时我粗暴地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人体验到第一则资料中说道的“鲁迅风”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练。同时,“掷在地上”和“踏上”之间用了逗号,这里可以不用逗号,如果比较阅读一下,两个动词之间用了逗号之后,减慢了动作的过程,为什么要减慢动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在毁坏弟弟风筝是快意解恨的,这两个动作是一气呵成,快速有力的。那么当二十年后来回忆这一幕时,作者是带着怎么内疚、自责的心情,似乎不愿意相信自己曾有过的事实,于是,记忆在作者痛苦中慢慢展开,回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也恰如第四则资料中说的是“对自我的严厉解剖。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研讨课六
体验通过写作——《风筝》与《我的兄弟》
文学创作的过程,也就是作者用整个身心体验人生、社会、自然的过程,写作即是体验,写作即是表达。阅读《风筝》触发自己心中的“风筝”,而将自己的人生故事又借鉴《风筝》的文学样式来表达,这即是体验和学习的过程。“学习通过写作”这一命题是美国伯克来加州大学的口号,此处可延伸为“阅读通过写作”、“体验通过写作”。这一命题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写作的过程是内化和重建对作品的“理解”过程,而写作的成果则是体验和理解的具体表达。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发阅读材料《我的兄弟》及小张白纸。
我的兄弟(鲁迅)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哥哥”。阿!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二.导入
风筝和我的兄弟两文惊人得相似,人物及主要事件都一样,又均出自文坛巨匠鲁迅的手笔,那为什么风筝一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早于〈风筝〉五年发表的《我的兄弟》却被时间无情的淘汰,甚至作者自己都认为此文散失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此中的奥妙。
三.比较《风筝》与《我的兄弟》的异同
①同:人物、事件
②异:环境描写、情节方面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对于事情前因后果的补叙
明确这些不同之处就是《风筝》获得成功的原因,《风筝》似乎可以看成是《我的兄弟》扩写。
四。概括出扩写的一些方法
①环境描写
②对于主要事件的详细叙述(矛盾冲突)
③人物性格、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④事情前因后果的补叙
(还有恰到好处的抒情,千万别忘了各种修辞的运用)
五。体验性写作
《我的兄弟》这样的小故事我们同学的脑子里应该有许多,现场请一个同学说一个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感人的或有趣的'小故事。根据刚才总结出来的几方面现场进行扩写。
二.教后记
如何让学生觉得阅读以及写作是一件很有趣并且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的事情,我着实动了番脑筋。在正式上课时,我特别设计穿插了一个小环节。课前和学生说好,在这堂课上我们都要进行角色转换,首先,这不是一堂平常的课,而是第一届名家名篇研讨会及写作交流笔会,既然是交流笔会,那么在座的学生就应该是全国知名作家,而我——老师,就是交流笔会的主持人。新鲜的方式一下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与参与感,一直觉得初中生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而且他们总有着惊人的潜力与爆发力等着你去发现与挖掘,交流笔会的形式等于给他们一个心理暗示,告诉他们:你很行、很棒,文章写得很不错!
然后现场给他们看鲁迅的《我的兄弟》,看的时候,先不告诉他们作者是谁,他们会很惊讶的发现《我的兄弟》和《风筝》所描写的故事情节惊人的相似,此时揭晓两文作者同为文坛巨匠鲁迅。在学生惊讶之时,抛出第一个问题,向各位在座的“知名作家”讨教一下:《风筝》和《我的兄弟》两文惊人得相似,人物及主要事件都一样,又均出自文坛巨匠鲁迅的手笔,那为什么风筝一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早于《风筝》五年发表的《我的兄弟》却被时间无情的淘汰,甚至作者自己都认为此文散失了呢?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但有一点大家达成共识,《风筝》一文具有极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接着便让学生找找并归纳出两文的不同之处,同时让他们明白不同的地方,也恰恰就是〈风筝〉获得成功的原因。根据学生找出的不同点,帮助他们整理归纳好扩写文章的一些基本规则与技巧。接着便要将这些基本规则与技巧进行实际运用了。
在进入第二个环节扩写训练之前,再一次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让他们别忘了他们的身份——知名作家。
在扩写训练这一环节,设计了两条方案,一条是让学生自己现场说一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人的故事,大家一起来扩写,另一条是给出我事前准备好的故事让学生写作,两个班级我分别采用了这两种方式。第一个班级在上课时,学生很积极踊跃的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于是现场将学生说的故事切分成四个可以扩写的方面,一组扩写一个环节,然后任意四个同学组合就成了一篇很棒的文章。第二个班级在授课时,学生一时比较害羞,不愿说出自己心理的故事,我灵机一动,给他们讲述了自己少年时期和外婆之间的一段难忘的往事:
时间:小学五年级时的春天(四月)
地点:外婆家
人物:我和外婆
事件:因为看到邻居孩子在吃西瓜,嘴谗的我也吵着要吃并和外婆发生争执,争执中我说了类似爸妈都不在身边没人疼我之类伤外婆心的话,外婆买西瓜的途中不慎跌倒引发脑溢血中风,从此再也没有清醒过。如今外婆离开也已经十年了,每次想起自己的过错,我总不能自持。
1.环境描写:由现在的春天引出多年前的春天
2.情节上的矛盾冲突:我和外婆的争执
3.人物心理、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外婆无奈去买西瓜的身影、我得知外婆脑溢血后的心理及神态动作、通过邻居的描述想象外婆的买瓜过程等等
4.多年后回忆起此事:内心的伤痛
讲述的过程中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一度我不能自持,没料到的是在听的过程中,居然还有孩子在抹眼泪,甚至有孩子在朗读自己的扩写内容时也忍不住在低声抽泣……
写完后,回过头来,再来读鲁迅的《风筝》,对于其中的主题内涵,学生应该会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中班教案认识风筝 篇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分享参与游戏的乐趣,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2、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愿,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放飞美丽的风筝。
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注意事项如下:
活动安排:
8:30——8:40在朝阳公园北门集中
8:40——8:50提出制作风筝的要求
8:50——10:30鼓励幼儿与家长自由大胆设计风筝
10:30——11:00家长把孩子的心愿记录下来,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放飞风筝。
11:00结束活动、幼儿由各家长送至幼儿园午餐。
爱心提示:
1、请家长带一盒笔(水彩笔或油画棒均可,老师会带水粉)。
2、请家长给孩子穿适量的衣服、轻便的鞋子。带适量的水和食物,自带摄像机或照相机。
3.5月12日早上8:30准时在朝阳公园北门集中。
4、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合作、互助、分享的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5、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不攀折花草树木。
6、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不攀爬栏杆,不在河边逗留、玩耍。
7、为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请各家庭在活动结束时清理自己的垃圾,并教育孩子不能随便扔垃圾。
8.11点左右结束活动,活动后自行安排活动,没有特殊要求。
9、请家长关注自己孩子的安全。
10、参加家长人数不受限制。
11、活动中,以孩子绘画为主,家长参与绘画前、用色前,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12、重点:设计的画面,要讲求对称,家长必要时要做指导。
中班教案认识风筝4
活动概述:
正值春季到来之际,邀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制作风筝,放飞风筝放飞想象,充分享受diy的乐趣,感受春天的到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温馨美好的回忆。同时,借由创意风筝的活动可提升孩子右脑思维的开发。
活动对象:1岁半到8岁均可协父母参加
活动时间:20年4月14日
活动流程及内容:
1、报到:
接待到场家庭家长与孩子签到(工具:签到本,笔)
2、家长领取制作创意风筝材料(白色风筝,线板,彩笔)1套
3、巧手风筝diy
家长和小朋友在规定区域内共同设计、绘画独具创意的风筝。
4、休息
收拾现场环境;上洗手间等;场地转移。各家长及小朋友手收拾垃圾到垃圾桶
5、风筝飞飞
以家庭为单位放飞风筝
6、颁奖及活动结束
主持人宣布风筝节各奖项,宣布结束。
在“放飞风筝”的活动环节后可设计安排“设计奖”“配合奖”等奖项的评选。
7、孩子作画的同时,主持人给孩子科普风筝的由来。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14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操作原理:
众所周知,风筝上天有两个必要的条件:
(1)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
(2)风筝都得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下来。扬力作用
扬力的产生: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以上可知,扬力的产生有2个要素:
(1)风力;
(2)牵引力;这就解释了开头提出的问题。在风力、牵引力和由此产生的扬力三个力的作用下,风筝在空中基本上是达到受力平衡的。风筝在空中的受力:风力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而风筝受风的角度和上扬力的大小,可以由提线方便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