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五彩池》|人教版(优秀8篇)正文

《五彩池》|人教版(优秀8篇)

时间:2023-11-01 10:44:14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五彩池》|人教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彩池》 篇1

师:同学们,水池竟然还有那么多形状,可能还有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呢!大家见过这么多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千姿百态的水池吗除了读出水池多、美,还能体会出什么

生甲:水池很奇特。

生乙:水池非常神奇。

师:是啊,这些水池真是太神奇了!(板书:神奇)

师: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那些美丽神奇的水池,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师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

师:同学们想象到了吗那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五彩地啊

生:想!

师:好,大家看这儿。(放录像)

师:刚才看录像时,我发现同学们都被深深吸引住了,那大家想不想把这美丽神奇的景象读出来呀谁愿意读啊(许多学生举手)这么多同学都想读啊!这样吧,你觉得怎么读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就怎么读,放开声音自己读。

[第二段的总结,先后采用听、看、读多种方式,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感情层层加深,认识不断升华。]

师:同学们,预习时大家自己就读出了水池的形状多,通过刚才反复认真地读书,我们又体会出水池的美丽、神奇,这就是大家新的理解,新的感受。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大家还会有什么新的理解。请同学们看第3自然段,结合板书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生:池水的颜色。

师:池水的颜色怎么样呢自己再读读第3自然段,看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池水颜色多。

师:对,那池水都有些什么颜色呢除了多,还可以看出池水怎么样

生:池水很美。

师:是啊,池里的水五颜六色,十分美丽,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这样的池水啊同一个水池里,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除了感受到池水很美,还能体会出什么

生:神奇。

师:这一段应该怎样读才能把池水的美丽神奇读出来呢自己试着读读。谁愿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师:大家不但体会出了池水的美丽、神奇,而且还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真不错。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这样一段话(出示少“更”字的第3自然段投影)你看,这段话和书上的那段话哪个地方不一样

生:这段话比书上的那段话少了一个“更”字。

师:这位同学读书很认真,马上就发现少了一个更字。(出示有“更”字的第3自然段投影)自己再读读这句话,想一想,没有这个“更”字行不行为什么

生:没有“更”字不行,因为有“更”字,就看出作者更加惊奇了,没有“更”字就看不出来了。

师:抓住这个“更”字,就能看出作者更加惊奇了,这是一点。其他同学呢,你们为什么认为没有这个“更”字不行

生:有“更”字,就能看出作者在看到水池时就感到惊奇了,看到池水就更加惊奇了;没有“更”字,只能说明作者看到池水时才感到惊奇。

师: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好,他自觉地联系了第2自然段的内容。那这个“更”字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谁知道

生:把2、3自然段联接起来了。

师:对,大家看,一个“更”字,就把2、3自然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在水池、池水、美丽神奇之间连线,表现2、3自然段之间的密切联系)你们看,这个“更”字多么重要啊!

[“更”字不是生字,也容易理解,之所以抓住对其进行训练,是因为通过“更”字能使学生认识到2、3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分段的方法。另外,这一内容的教学还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师:那么,形成池水美丽神奇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预习时有同学也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请大家来看第4自然段,相信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自己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有哪几个原因,用铅笔在书上标上序号。然后请前后位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刚才有同学预习时就读懂了这些原因,可以先给小组的同学说说,听明白了吗开始。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提的这个问题现在你懂了吗能不能代表你们小组汇报

生甲: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池底长着许多石笋,形状不同,第二个是阳光照射,第三个是池边的树木花草的倒影。

师:他们小组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他小组呢

生乙:我给他们补充一条,还有石粉的原因。

师:同学们想一想,没有石粉行不行,为什么

生:没有石粉不行,因为阳光照到石笋上,是石笋上的石粉反射阳光的,没有石粉的话,阳光就无法反射了。

师:看来,石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现在大家明白了吗形成池水美丽神奇的原因有哪几个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齐答。)

师:你看,通过讨论,我们自己就弄清了形成池水美丽神奇景象的原因。

[池水美丽神奇的原因,学生感兴趣,理解也无难度。放手让学生组成小组自学,符合教材、学生的特点,也很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

师:预习时,同学们的分段意见有分歧,读到这里,你认为哪种分法更合理为什 么

生:我认为第一种分法合理,因为2、3、4自然段都是讲美丽神奇,应该归并为一段。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谁能再来说说为什么要把2、3、4自然段归并为一段

生:2、3、4自然段主要讲的美丽神奇,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要把它们归并为一段。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学习过的归并法掌握得不错。

[预习时分段的不同意见得到了统一,水到渠成。]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知道和瑶池有什么不同

生甲:瑶池在天上,是神仙住的地方,而在人间。

师:在哪儿啊

生: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师:这一点不同找得好,还有什么不同

生乙:瑶池只有五种颜色,五彩地是五颜六色的。

生丙:瑶池只有一个,却有许许多多的水池。

师:由此看来,现实中存在的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所以,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了由衷地赞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

师: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现在明白了吗谁来说说这里五彩的瑶池指什么

生: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预习时读懂的内容又有了新的理解,还解决了这些不懂的问题(用红笔在已解决的问题上打V),大家学习得不错。还有池里的石粉是哪儿来的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解决,没关系,老师向大家推荐《中国名胜经典》这本书。课下,同学们看一看,我想你自己就能弄清其中的奥妙,同时,也会对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关于“石粉是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启发学生读课外书自已解决,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内知识的学习,也得到了延伸。]

板书设计 :

副板书:

-(l)2水池形状多 在人间

二(2-4)4原因 原因

三(5)3颜色多

1四川藏龙山 石粉

一(1) 3清水

二(2)

三(3、4)

四(5)

(以上是根据学生汇报预习情况,教师随机板书)

正板书:

11

位置

水池

池水——美丽神奇

原因——

在人间

总评:

《五彩池》 篇2

10.颐和园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增强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2.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骄傲感的教育。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哪些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图、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颐和园吧,你们必定会很喜欢这个又大又美丽的公园。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像展开的一幅画卷,把园内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景物生动地描绘出来。我们随着笔者一同前往中外闻名的颐和园,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园内的美景?

(教师板书课题。)

二、认真读文,理清头绪

(一)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不懂的词语;标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二)请6名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思考:作者游览的顺序是什么?

(三)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实际上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

第2自然段讲长廊的景色。

第3自然段讲在万寿山脚下看到的景色。

第4自然段讲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

第5自然段讲在昆明湖畔看到的景色。

第1自然段讲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6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四)试着给课文分段,讨论。

讨论结果:3、4自然段都是写在万寿山看到的景色,可以合并为一段。

(五)总结全文共分5段。

本文是按游览的顺序写出颐和园的美丽。

三、朗读课文,划句欣赏

同学们,颐和园的风景美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认真看书,注意描写景色的句子。

(二)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找并划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三)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指名读或齐读,欣赏颐和园景点之美。

如: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小结:本课时从预习入手,着重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有6个自然段,又用同并异分的方法将课文分为5段。

《五彩池》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题:

2.传说的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作者又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它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

1.在什么地方?

2.作者见到的是什么颜色?

3.形成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三)默读课文,讨论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藏龙山上有许多形状不一、深浅不同的水池,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闪出各种颜色的光辉,原来是因为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真美。

(四)指名学生读课文

(五)自学本文生字、词

1.正音:

辉(huī)——瑰(guī)

凝(níng)——疑(yí)

2.解词:

细腻:本文指精细光滑。

矗立:高耸地立着。

石笋:石灰岩洞中矗立的像笋的物体。

瑰丽:异常美丽。

折光镜:使通过的光线发生折射。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腾云驾雾:本课指利用神仙的法术乘云雾飞去。

(六)布置作业

1.本课生字每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的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步骤: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

1.传说的在什么地方?

2.传说中的的池水是什么颜色的?

3.听了奶奶的故事后,作者想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五彩的瑶池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从小就非常喜欢。

4.作者看到了,它在什么地方?

5.作者看到的和瑶池是一样的吗?从哪一句看出是不一样的?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神话中的,只有一个池子,而且颜色只有五种:红、黄、绿、蓝、紫。而作者看到的藏龙山的水池有无数,颜色更鲜艳、更瑰丽,池水的颜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彩的。

6.作者亲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这神奇的五彩地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学习2至5自然段,自由读

1.作者在藏龙山看到了什么?(遍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2.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可以看出什么?(藏龙山水池数量多,而且大小不一。)

3.这些水池有什么特别之处?(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

4.这些水池太美了,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铺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5.水池的大小各不相同,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找出比喻句,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6.池边什么样?水池各是什么形状?说出作者把不同形状的水池分别比作什么?

7.把这个自然段出现的比喻句读一读。

8.多可爱的水池啊,多么令人惊奇。但更令作者惊奇的是什么?(同一条溪流,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有的池里的颜色还不止一种,可是舀起来看,什么颜色也没有。)

9.池水的颜色各有哪些?

10.不同开头的水池和不同的颜色真使人惊奇,大家想看一看这神奇的吗?

11.形成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1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原因有三点:①池底长着形状各异、高低不平的石笋;②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石粉;③阳光射到地底,石笋就将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颜色。)

13.这就是人间的,人间的比神话中的瑶池更美丽,为什么呢?(因为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油水更加瑰丽。)

14.小结:

作者在藏龙山看到,他异常惊奇。接着作者从水池的数量、形状、颜色以及产生不同颜色的原因,都一一作了具体地介绍,不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使我们领略到的神奇、大好江山的美丽。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句。

2.填空:这句话,一方面肯定了藏龙山的大大小小的水池就是_________,另一方面也表示传说中的不在_________,而在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朗读全文

1.指名说的数量和形状。

2.指名说产生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

(二)默读课文按不同的类别把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小时候,我想遇上神仙,飞去看五彩的瑶池,没想到今年夏天在四川的藏龙山我看到了。

第二段:第2-4自然段。

无数的水池里长着形状各异的石笋,在阳光照耀下池水映出各种不同的颜色,美丽异常。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美丽的五彩瑶池在人间。

(三)讨论文中的修辞方法

1.比喻句:找出比喻句读一读,指名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2.第4自然段的修辞方法。(设问)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藏龙山的水池?

2.你有什么体会?

(①太美了;②大自然太神奇了;③祖国山河真美丽;④无比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五)板书设计

13

教学点评:

是一篇描写美丽景色的精读课文。教师注意课前准备挂图、投影片或有关的风光图片、视频。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览全文,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在什么地方——的样子——池水颜色——颜色的成因。然后抓住重点内容,特点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成因,采用合作学习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讨论交流,从而感受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彩池》 篇4

简简单单教语文

——教学思路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

听说我国的四川省松潘县新发现了一处风景优美、山水相依的游览胜地——藏龙山。那里有一座人间瑶池——(板书课题),特别美丽。今天,咱们就跟着文章的作者一起去游览一番。

二、自学探究,学习课文。

1、明示自学方法,提出自学要求。

我们平时的语文课都怎样上?{读书,写字,不懂的地方请教同学和老师(讨论问题)。}

2、概括:以读带写,边读边想。(强调读为前提,写和想与读如影随形。)

3、出示自学要求:

(1)、读第一遍课文,画出文章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至少包括一类字所在的词)同桌检查朗读情况后,在作业 本上写一遍。

(2)、读第二遍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自己查资料解决或同桌讨论,再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在书上做上记号,或问老师。

(3)读第三遍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和认为不好的地方,感受深刻的地方背诵并思考原因(可以是多处),认为不好的地方思考应该怎样改正。(给好学生留出多余的空间,给学困生留出追赶的时间)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记住了哪个词到黑板上写哪个词,每次上去四名同学,其他同学在下面默写。

2、订正、指导,个别写错的词语强调。

四、布置作业 。

1、回家搜集有关九寨沟的材料。

2、熟读课文。

3、抄写生词。会默写的下节课当老师给同学们默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1、复习。

默写词语。会默写的同学读(有几个同学会就请几个同学读)。

2、导入  。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后思考: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内容?同桌可以共同讨论。

二、共同学习,继续探究。

1、讨论交流。

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天上的瑶池是什么样的。”读课文。

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的水为什么会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读课文。

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都有哪些形状。”读课文。

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的水有很多种颜色,非常美丽。”读课文。

师:这些同学读书善于思考,值得其他同学学习!通过读书,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的知识。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的形状、池水的颜色和为什么池水是五颜六色的。

2、继续讨论。

师:下面请同学们合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想象文章的画面,然后说说听读课文后,这篇文章给你的最深感受是什么?(朗读课文二至五自然段。)

师:听老师朗读了课文,这篇文章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很美。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把水池看成了宝石。

师:你说得真好!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你欣赏“美”时的心情读出来。

生:再读后,齐读。

生:“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有像莲花的……”这是把水池比喻成了菜碟;石粉看成了彩带;水池的形状看成了葫芦、镰刀、盘子、莲花等。

师:你说的也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练习读读这段,一会儿咱们进行朗读比赛。

生:自由练习。男女生比赛。

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让人感受到“美”的地方。

生:“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五光十色的倒映使池水更加瑰丽。”用同样的方法解释。

师:你也说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感情练读一下这段,一会儿老师和你们展开朗读比赛。

生:自由练习。

师生比赛。

生先读,完后下课铃打响。

师:(抱拳)同学们读得太好!为师自叹弗如,甘拜下风。学习了这一课,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西方真得有昆仑山吗?这地方为什么叫藏龙山?

师:同学们问的好!课下仔细看一看中国地图。在一起讨论一下搜集的材料或继续上网查找有关内容。下节课,我请同学们回答这几个问题?

第三课时

互学资料,交流问题,有的同学补充说,从水的颜色多也能看出这儿很美(非常好,并给予了肯定),摘抄写水池、形状色彩的语句,指导、检查背诵。并练习为该地写解说词。

《五彩池》 篇5

五彩池教学要求:1、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五彩池成因,感受五彩池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练习边读边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一、 板块教学构思:

模式 “自学--辅导--实践--延伸”

第一板块: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时间 可安排在早读或课外

第二板块:以检查、辅导、朗读、讨论为主线,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三板块:以提问、评论为主线,完成发展性目标。(教学时间:1课时)

第四板块:读写结合,补充课外读物,留点问题给学生。(教学时间:可在课内,也可以安排在课外)二、 教学思路:

(一) 第一板块的教学思路

1. 目标:(1)读准生字字音,学会运用(用生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生字:珑  镰  碟  呈  笋  凝  腻

(2)能流利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不读破句。

(3)说说藏龙山的五彩池有什么特点。

(4)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用词语说一句话)

词语:玲珑多姿  菜碟  鲜艳多彩  满山遍野 呈现 凝结

细腻

(5)理解部分句子。

a、 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b、 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的……有的恰似盛开的莲花……

c、 变幻的色彩使五彩池显得格外神奇。

(6)提出问题。

2. 教学程序:

教:(1)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方法及要求。

(2)巡回指导,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

(3)及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援和知识信息。

学:静-----独立按要求完成目标,留下难题(在讨论或提问时抛出)自我检

查,初步对目标达成程度有个比较正确的定位。

动----同学间进行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检查,对目标达成程度再定位。

(二) 第二板块的教学思路

1. 目标:(1)通过老师的检查,学生了解自己在第一板块学习过程中的目标达成程度,确定自己的补习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停顿、语气、轻重音。

(3)读中感悟。

“悟”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体会文

章的结构及部分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体会作者观赏五彩池时的心情。

(4)能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 教学程序:

a.检查学生第一板块中目标达成程度。

教:(1)听写生字、词语。

(2)检查学生运用生字、词语情况。

(3)指导学生朗读,并加以指正、点评

(4)指名学生说说五彩池的特点

(5)谈谈对部分句子的理解。

学:(1)独立完成听写。通过互改,了解自己的目标达成程度(在书上记下成

绩及不足之处)。

(2)对同学的朗读进行判断,积极提出评判意见。

(3)对同学的回答进行判断,积极主动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评论和补充。

(4)对自身完成第一板块的目标再一次定位。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并在朗读中进行感悟。

教:(1)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方法。

(2)教师进行范读或听录音朗读。

(3)让学生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点拔。

(4)学生读、议、说。

(读一段课文后,议一议,为什么这样读,说一说,听他这么一读你明白

了什么?)

学:(1)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仔细琢磨老师提供的朗读方法。

(2)带着方法进行朗读,并用铅笔在文中作上相应的标志。

(3)同桌相互读、议、说(四人一组)

(4)积极参与到全班性的读、议、说教学活动之中。

c.练习背诵课第1自然段。

教:(1)运用下面的词摆一摆,在中心句的启示下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学着背。

水深 形状  大的  小的 水浅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2)试背。采用多种方式(模拟回家汇报;接龙背;齐背;个别背;互背……)

学:(1)看小黑板上的词语,对照课文按顺序进行调整。

(2)对照词语试背。

d.总结

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一次点评。

学:总结系列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三)第三板块的教学思路

1. 目标:(1)学生对课文的第2自然段进行评论:作者是怎样地把池水鲜艳多

彩的景象写具体的?

(2)提问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通过对课文中的词、句、段的评论,初步感知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从而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

2.教学程序:

a:评论第2自然段。

教:(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评论前的启发:可以从用词、修辞、结构等方面去思考。

(3)放手让学生说一说。

(4)教师总结(用词丰富、比喻恰当、总分结构,完整而具体。)

学:(1)积极参与朗读课文

(2)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3)对教师的总结性语言进行一次思考和复述。

b: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教:(1)启发学生提问题,(或抛出在预习过程的问题)。

(2)对问题进行筛选(有的问题当即就让学生回答或教师回答)。

(3)确定二、三个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共同讨论,掌握学生学习信息。

(5)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

学:(1)善于提出问题。

(2)善于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3)讨论过程中要积极发表见解。

(4)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c:评论词、句、段

教:(1)教师示范评论。出示评论的角度和方法。

(2)组织学生再看课文。

(3)启发学生确定评论的目标。

(4)自由试评。(自评后小组评论)

(5)组织学生评论。(其它学生补充或发表不同的见解。)

学:(1)对教师的评论进行思考,体会出方法。

(2)善于发现目标,由浅入深。

(3)积级参与评论。

d:总结:

教:(1)对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综述。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3)对教学内容进行疏理。

学:(1)总结收获(以知识为主)。

(2)总结学习方法,自评学习状况。

(四)第四板块教学思路

目标:(1)学习第一自然段或第二自段的写法,进行仿写。要求达到围绕重点

句展开具体的描写。

(2)学习课外语文《会飞的水》(小学四年级版p236),谈谈自己的收获。

(3)启发学生课后思考。

教学程序:

a:学习第1自然段或第2自然段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1)启发学生再谈第一自然段或第二自然段的写法。

(2)板书。

大的----水河

大大小小        小的----小浅

有的……

玲珑多姿  形状    有的……

有的……

有的……

(3)总结写法,讲明要求。

(4)教师巡回指导,读优秀片断。

学:(1)对第1自然段或第2自然段提出自己的看法

(2)明确写法和要求下,冷静思考,回忆起要描写的景物。

(3)独立完成片断描写。

b.学习课外语文《会飞的水》

教:为学生提供课外读物,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方法。用一、二个问题为学生的阅读指引方向。

学:独立完成阅读,积极发表见解。

c:课后思考:

(1) 能不能用几个大小不一的器皿加各种不同的反光镜设计出人工“五彩池”,

做一做,看一看,写出心得体会。(允许失败)

(2) 你还知道有关“五彩池”的哪些信息。(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 )

(说明:本教案旨在探索一种师生共同使用的教案。教案中的观点是“按目标,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

教学后记:    在上课之前,我到网上搜集了许多有关五彩池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做成课件。上课时借助这些资料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哇!好漂亮呀!”带着这种惊叹,好奇的心理再去读课文,学生学起来很高兴,也很轻松。    课文中有许多美丽的描写颜色的词语,让学生积累下来,并结合完成“语文天地”中“找一找描写 颜色的词语”一题,事半功倍。

《五彩池》的神奇传说 篇6

《五彩池》一课的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第二、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五彩池不仅形奇,色也奇。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以下迁移练习,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能力。

一、画一画,体会形奇

课文第三自然段对五彩池有这样一段描述“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圈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这段语言生动优美,句中有画,句中含情,所以我先让学生反复读、悟、体会,直到熟读成诵,然后让学生想像一下除了这些书上介绍的形状外,还会有其它神奇的形状吗?你能不能把自己想到的选择一两种画下来呢?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打开本子画上自己认为最神奇的水池形状,有的画五角星状,有的画太阳花状……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迁移练习中,既增添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到水池的神奇。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想像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涂一涂,体会色奇

文章第三段写五彩池色奇,语言浅显易懂,学生不需深悟,就能读出其神奇的特点了。但怎样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体会五彩池的色奇呢?我设计了这样的迁移练习。(1)按书上要求在自己画的水池上涂好颜色。(2)想一想水池中还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颜色?再在自己设计的水池上涂一涂颜色。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完成一项任务,比一比谁画的池水颜色更瑰丽、更神奇?最后我有选择地把学生的部分优秀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组织全班学生欣赏、评析。各色的五彩池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如身临其境。这样,学生不就更直观形象地体会到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吗?

三、写一写,体会神奇

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语言。因此,笔者在学生学完这段课文后设计了这样的迁移练习:(1)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怎样介绍五彩池的?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认识描写状物的一般方法。(2)写一写,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要求:根据自己课上设计的五彩池写一段话,体现其神奇的特点)。这样的练写,学生就把文中已理解的好词好句迁移内化运用起来。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是进一步内化运用语言的有效手段。

这样的迁移练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锻炼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课堂上有意识的、长期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造能力,又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把创新教育落到了实处。◆

彩池 篇7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11 五彩地。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请大家把课本翻到60页,再看看书,想一想,通过预习,你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汇报交流一下。

(学生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交流前,让学生读书,能结合预习,做好交流的准备。)

师:想好了吗谁先说说

生:我读懂了的形状很多。

师:通过预习你自己读出了水池形状多。

师:(板书:水池形状多)真不错,就像他这样,直接把你读懂的意思说出来,谁还想说

生:我读懂了的池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颜色。

师:你自己读懂了池水显出各种颜色的原因。学到这里的时候,就请你来讲给同学们听。(板书:原因)其他同学还读懂了什么

生:有很多颜色。

师:也就是池水颜色非常多。(板书:颜色多)哪位同学还想说,不用举手,站起来就可以讲。

生:我知道在哪儿。

师:在哪儿啊

生: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师:对。(板书:四川藏龙山)

生:我还读懂了里的水其实都是清水。

师: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各种颜色呢学习课文时请你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

[汇报读懂的内容,是对学生自学效果的肯定,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若能稍加引导,紧扣预习要求谈,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今后的预习。]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那预习当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师: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听这位同学提问题,看他提出的问题你想到了吗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你是不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板书:在人间)

生:为什么池水会有那么多颜色

师:你是不明白池水有那么多颜色的原因。(板书:原因)同学们看,这位同学不懂的问题正是刚才那位同学读懂的,一会儿我们相互交流一下,大家就都明白了。谁还有问题

生:为什么叫

师:你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不错。(板书:)

生:池里的石粉是哪儿来的

师:看来你对石粉是哪儿来的感兴趣。(板书:石粉)

(此时学生举手提问十分踊跃)

[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为教学重点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类提示,可以有机地渗透发现问题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还有不少问题,这样吧,在进一步学习课文时,看你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好吗我们先看大家读懂的,想一想,这些内容分别和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有关

[引导学生根据汇报时读懂的内容齐答相应的自然段,教师在读懂的内容前标序号。]

师:根据这些内容,结合预习,谁来汇报一下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说说第1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生:第1自然段主要讲在哪儿。

师:在哪儿啊

生: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师:也就是说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的位置。(板书:位置)第2自然段呢

生:讲的样子。

生:水池的样子。

师:对,主要讲水池的样子。(板书:水池)谁来说说第3自然段

生:第3自然段讲池水的颜色。

师:非常好。(板书:池水)第4自然段呢

生:讲池水呈现多种颜色的原因。

师:对。(板书:原因)你能接着说说第5自然段主要讲什么吗

生:第5自然段讲五彩的瑶池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说得好。(板书:在人间)

师: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大家都读懂了,结合预习,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试着给课文分段的

生甲:分三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2至4自然段,第三段是第5自然段。

(板书:一(1)二(2一4)三(5))

师:谁还有不同分法

生乙:分四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自然段,第三段是3、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

(板书:一(1)二(2)三(3-4)四(5))

师:同学们看,这两种意思第一段一样,最后一段也相同,那么分歧主要在哪儿呢

生:2、3、4自然段。

师:究竟怎么分合理呢相信通过进一步学习,同学们能自己做出选择。

[分段产生的分歧不立即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匠心。这节课的训练重点之一是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产生分歧在情理之中,简单地处理不能使学生得到训练,而通过阅读具体的段落,让学生自悟就扎实了。]

师:从刚才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大家读懂的内容和不懂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第2、3、4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几个自然段,看通过进一步学习,同学们对预习中读懂的内容有什么新的理解,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我们首先看第2自然段。(出示第2自然段投影)

师:刚才,同学们都没有提到有关这一段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看来大家都读懂了,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自己读读这句话(在第2句下画曲线),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甲:水池很多。

师:你读出了水池很多,其他同学呢

生乙:水池像宝石一样,很美。

师:水池还非常美。

(板书:美丽)

师:如果这句话这样说(出示投影:“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自己读读,感觉怎么样

生:去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我们就想象不出水池美丽的景象。

师:那加上“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出示原句投影)你看,有了这部分内容,怎么样

生:更能看出水池的美,更能帮助我们想象出漫山遍野的水池是什么样的。

师:根据老师查找的资料,五彩地的水池总共693个,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水池遍布山野,就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

师:你读得太美了!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一句的教学,训练目标明,层次清,淡化了内容的分析,着力于引导学生体会、感受语言的美。]

师:(打全段内容投影)同学们,刚才,我们读出了水池很多,很美,那么,这些像宝石一样美丽的水池都有什么样的呢我们再来读读后面的这几句话,看你还能感受到水池怎么样。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接读。老师读句子的前半部分,同学们接着读,咱们先来试试。

师:水池大的——

生: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

师:小的——

生: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师: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

生:一圈圈彩带。

师:把大大小小的水池——

生: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师:有像——

生:葫芦的。

师:有像——

生:镰刀的。

师:有像——

生:盘子的。

师:有像——

生:莲花的。

师:大家知道该怎么读了吗我们再来读一遍,这次要求大家要带着感情来读。

师:(最后一句读完后)还有像……同学们,还有没有啊

生:有。

师:大家根据什么说有啊

生:句尾有一个省略号。

师:省略号在这里说明什么

生:水池除了这四种形状,还有其他好多形状。

师:大家很会读书,都注意到了这里的省略号。是啊,这个省略号就告诉我们水池还有好多形状呢!那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水池还会有像什么的

生:有像花朵的。

师:你想象得真美。

生:有像树叶的。

师:像树叶,真奇呀!

生:有像圆月的。

师:啊,还有像圆月的,真是太美了。

(此时,学生举手十分踊跃)

[省略号的教学设计精巧,学习标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三者有机统一。]

《五彩池》|人教版 篇8

人教版六年制第五册

执教者: 江苏省淮安市勺湖中心小学 刘权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浏览了五彩池的美景,这节课呀,老师和同学们将通过认真地、仔细地、有感情地读课文来欣赏五彩池的美丽景色,欣赏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同学们想去吗?

生:想去!

师:好,咱们这就随着作者乘汽车去四川松藩的藏龙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去想,读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师:好,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书,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读了一篇文章,都有话要说,都有意见发表,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师:你们看到五彩池了吗?如果没有看到,请同学们继续朗读第2自然段,直到看到为止。

师:看到了五彩池了吗?看到的同学请举手,你能告诉老师,你看到的五彩池是什么样的吗?

生⑴:我看到的五彩池很美!

生⑵:我看到有许许多多的五彩池!

生⑶:我看到五彩池形状很多,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

生⑷:我看到五彩池有深有浅,有大有小。

生⑸:我看到五彩池的颜色很美。

……

师:哎呀,同学们真棒,通过自己去读书就看到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真不错,那看到五彩池数量很多、大小不同的同学请举手,能告诉老师你们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中感受到的,把它读出来好吗?

生: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师:呀,你真会读书,你能不能把你的读书经验告诉大家?

生:我把重点词突出来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从中可以感受到五彩池很多。

师:说得太好了,你能不能再读一遍,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好吗?

生:(读书)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师:好,下面看到五彩池颜色很美的同学举起手来,你们又是从哪一句话中知道的?站起来,读一读怎么样?

生:(个别读)

师:呀,你读得真棒,同学们羡慕吗?想比他读得更好吗?那就自己再去读一读。

师:接下来,老师想知道,有哪些同学又看到五彩池深浅不同的。好,你来读一读。

生:(个别读)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⑴:他读得没感情。

师:你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个别读)

生⑵:他读得干巴巴的。

师:请你读一下,让大家都听出你读得不是干巴巴的的。

师:有人认为自己比他们读得更好的吗?来试一试。

生:(个别读)

师:同学们,还有一句是告诉我们什么的?谁能读出来。

生:(个别读)

师:咦,怎么这么多人把书一读就坐了下去呢?好,听老师来读,你们把眼睛闭上。(范读)

师:好,刚才呀,老师发现一个问题,有的同学听完之后,马上睁开眼睛,有的同学呢则欣赏了一会儿,才把眼睛睁开,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

生⑴:因为我感受后面还有很多,很多。

生⑵:因为文章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下面哪你们再去读读书,读到省略号的地方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形状,然后老师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把想到的写下来。

师:下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⑴:“池边是……有像莲花的,有像菠萝的,有像爱心的,有像五角星的……”

……

师:哎呀,说得这么多,这么好,下面该加上句号了吧!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五彩池的形状太多了,一时说也说不清。

师:嗯,说得太好了,五彩池的形状很多,是说也说不完的,因而后面仍是省略号。

师:刚才呀,我们是边读书边体会,边体会,边读书,那么,这么美的景色,再加上这么美的语言文字的描述,同学们想不想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呢?

生:好!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你们最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生:(几人分别背)

师:刚才,是我们坐在汽车上看到的美丽景色,当我们走下车,进一步走近五彩池,还有更使我们惊奇的呢?(出示幻灯)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神奇。

生:(读书)

师:下面呀,老师把你们分成红蓝两方来赛读,看谁读得好!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不错,下面呀,老师也想加入你们当中的一方去读,你们看老师加入哪一方好呢?

生(红):我要。

生(蓝):我要。

师:现在老师不想表任何态,你们现在对调朗读,看谁读得好。

生:(赛读)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段落,有着不同的读法,所以第四自然段,我们进行默读,看看通过默读,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⑴:我知道了五彩池神奇的原因。

生⑵:我知道,水池有颜色是因为石笋。

师:通过默读,你们已经知道了许多。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遍,你们读完以后又会知道许多。生:(读书)

师:你们又读出了什么,告诉大家。

生:我补充,还有因为石粉,阳光及倒影。

……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自己能够通过读书就能知道书上讲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当我们欣赏完五彩池美丽的景色,即将登上汽车告别五彩池时,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五彩池说什么?

生⑴:五彩池,你真美!

生⑵:五彩池,我永远记着你!

生⑶:五彩池,你太神奇了!

……

师:是呀,作者也同样发出了感叹,我们一齐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通过朗读饱览了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而且还懂得了怎样去读书、去感受。课后有两项作业 :(出示)

①回去向你们的父母描绘五彩池的神奇景色。

②观察一种植物,模仿五彩池写法,写一段话。

《五彩池》课堂教学评议

江苏省淮安市勺湖中心小学 马会国

《五彩池》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五彩池不仅形奇,色也奇。本节课,教者通过深入钻研教材,设计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到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美的熏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遵循学生认知语言的规律,引导学生充分自读,在读中体会、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这一思想,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候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往教学,教者习惯于这样去设计:五彩池的神奇表现在哪几点呢?请大家边读课文边思考。这样组织教学,学生首先体会到的不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美,而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地去挖掘语言以外的东西,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住了,灵性被禁锢住了,这样的语文教学有什么效果呢?

而教者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能放手让学生去充分阅读课文,一开始便不加任何羁绊,只是让学生随作者一起坐汽车到藏龙山去玩一玩,看一看,这是让学生披文入境、循文明像,轻轻松松地进入情境中,接着巧妙设疑:你们看到五彩池了吗?(这一问,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具匠心,这是激趣,这是让学生入境,这是让学生读到课文当中去。有的学生第一遍可能未入神读,他就想了,我怎么没看到,再读时,他就会细细体味,漫漫游赏。接着,教者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由境生情,情动而辞发,当教者问及你们看到什么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便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们经过反复读,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这样的说话练习是太少了,也太难了,教师分析的时间还嫌少,哪能让学生充分读书,充分积累。学生肚子里没有,你让他怎么说?

教者在学生练说后,再次引导学生朗读,深入感悟课文内容,直至把该段读通、读懂、读好。自始至终教者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完成教学目标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鲜明特色。

二、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还能在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方面受到有益的启示。

经验之一:让学生练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反复读,有必要的最好能熟读成诵。

以往教学过于注重思想教育,重视语言文字的繁琐分析,重视语法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本身的东西,一节课上下来,学生牢牢记往的往往是中心思想、各段段意、词语解释,而课文却还没读熟,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还没读通顺。试问记住那些中心思想、记住段意,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什么帮助?

而在本节课上,教者摒弃了这些不足,在教学二、三自然段时,留出大量时间给学生朗读,边读书,边体会,边体会,边读书,不仅读懂了内容,更将将文中的优美语言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经验之二:让学生练说,把文中的好词语、好句子迁移内化运用起来。本节课安排了多次练说,既训练了表达能力,又是进一步内化语言的有效手段。

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把课文中的语言灌输到学生脑海里,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特色。

三、根据课文特点,巧妙安排迁移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本节课安排了三次迁移:

⒈引导学生想象五彩池的形象;

⒉引导学生给文章结尾,也就是说告别的话;

⒊鼓励学生课后去观察菊花,并仿照《五彩池》写片断。

这些迁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锻炼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有意识培养,使学生从小就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造能力,是每位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做到的,也是新大纲提出的重要内容,在这节课上,这一点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四、重视积极的言语交际,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的改革在不断深入,我想改革的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客观规律;二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一些名师的课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最根本的就是要就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为此,上课时,教者一定要多说一些激励、赞扬、肯定的话,创设一些交际环境,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本节课第三自然段教学设计体现了这一特点,教者把学生分为红方、蓝方,比赛朗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赛读后,再让学生评议,然后老师参加比赛,参与哪一方呢?学生先是争着要,后来又争着推,都相信自己要比对方读得好,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言语交际环节的设计。它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课堂气氛和谐而高涨,学生的书也越读越好了。可见积极的言语交际,可以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的情绪一直处于积极饱满的状态,生好学、乐学,心智的大门自然就开启了。这是我们以后上课需极其重视的一个问题,从这节课上我们也会受到一点启发。

五、根据自然段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

本节课三个自然段的教学,虽然都是以读为主,读中悟,悟中读,但三次读各有特色。

第二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字中有画,字中含情,所以教者采用了反复读、悟、体会,读通、读熟、读好,直至熟读成诵。

第三自然段写五彩池色奇,语言浅显易懂,生不需深悟,能读出神奇、惊奇的效果就行了,所以教者采用了反复练读、赛读的方法把课文读懂了,读好了。

第四自然段是一种科学性的描述,描述了五彩池形成的原因,教者采用了让学生默读和快速读的方法,因为默读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体会。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大纲要求的: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有的教师上课时,特别是开课时很少用默读,怕造成课堂气氛过冷,这是大可不必顾虑的。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