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优秀9篇)正文

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优秀9篇)

时间:2023-09-30 12:59:32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观察物体》教案(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12—13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物体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会进行分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物体的能力。

2、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不同,并能正确辨认。

教具准备:茶壶、汽车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导入 新课。

二、观察实物,教授新知。

1、观察汽车模型,并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看到什么部位,是什么样的。

2、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有两位小朋友也在观察汽车,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他们看到的分别是汽车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并说出怎样判断他们看到的是第几幅。

除了从侧面、后面观察物体之外,还可以从什么位置观察呢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呢?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呢?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猜一猜:课件演示物体,学生说说是什么物体,从什么位置观察的。

2、观察小组中带来的玩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然后交换位置观察。

3、小组活动:观察桌面上的茶壶,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同学用动作表示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

四、拓展延伸。

放一热水瓶于教室正中,学生围坐于四周,将自己所看到的热水瓶的形状画出来。

板书: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

上面 下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辩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能体会到站在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辩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面的个数不同。

一、观察照片,谈话引入。

1、谈话引入

屏幕出示两张分别从教室前后拍的照片,学生辩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

3、根据学生回答,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

学生仔细观察两张照片。

回答问题。

二、观察实物,指出实物的正面、侧面、上面。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观察图书柜:

(1)把图书柜放在讲台中间。

(2)提出观察要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观察时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把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2、小组内交流:坐在自己位置上能看到图书柜上几个面?哪几个面?

3、班内交流,全班评议。

4、观察洗衣机和冰箱的图片。

(1)仔细观察图片,判断它们分别是洗衣机、冰箱的哪几个面?

(2)小组内交流,介绍你观察到的哪几个面?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1、出示P86下面的两幅图。

2、猜一猜,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各看到了哪几个面?为什么这么说?

3、学生轮流在离开座位,观察图书柜,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图书柜。

把自己观察到的在小组内交流。

班内交流。

学生观察洗衣机和冰箱图片。

小组交流,再班级交流。

学生猜一猜是谁看到的?,轮流看一看,验证猜想。

  

四、组织练习,深化理解。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1、把文具盒放在桌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1)以小组为单位,先各自观察,再组内交流。

(2)指名回答。

2、小组观察正方体,长方体的模型,讨论交流: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两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说说正面、侧面、上面各有什么颜色?

3、(1)摆一摆,再观察,回答问题,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再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

(2)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下面的图片,判断看到的是哪一个图形?

六、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或学会了什么?

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更多的美,在数学学习上,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能由两个平面图形推想出可能是哪两个物体,并且学会分类讨论的方法;

4、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眼光。(此目标由“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挖掘出来的。)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能由两个平面图形推想出可能是哪两个物体或尽可能多的说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课题

1、讲盲人摸象故事

2、师:他们说的都不对,这个典故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3、师:盲人因双目失明,摸到什么就说象什么,而我们比盲人幸运多了,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在任一位置观察物体是否能看全呢?今天我们就观察一些物体试试。---板书课体——观察物体

4、以问题形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目标

师:你已经知道了关于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

二、新课(习得阶段)

(一)看

1、例子1——看模型-----比较大的长方体模型

(1)小组活动

师:口述要求------在你的位置不动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老师准备各侧面形状问学生:从下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和上面看呢?)

可以活动: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吗?(最少看到一个面,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2)启示::

师:不只是学数学还要从数学中品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来,能品出什么呢?“最多只能看三个面”想到什么?

2、看一个立体图形(准备三个立体图形: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课前发给小组)

从不同角度观察三个立体图形,看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

3、看两个立体图形(例2)让学生看书回答(先试后导)

4、练习八3题

5、请两个一组现场找物体也可以到外面找,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找一个或两体物体都行)

(二)想

猜一猜游戏:老师出示实物一部分,让学生猜可能是什么物体?(为例2下面做一做打基础,例2下面的做一做比例2难。“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要求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更高。

师:这个游戏让我们知道: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下结论。刚才我们说:不仅是学数学,数学中还隐藏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要我们去品,那从猜想中又能品出点什么呢?看事物或看人不能只看一方面就下结论,要多角度看再下结论。人们在评论一个人、一部电视剧或一种社会现象,往往因为只看到局部而下结论,便造成了片面性。要避免这种现象,唯一的办法是多观察,多了解,不要轻易下结论。如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就说不是好学生?还要看其方面----体育、唱歌、热心、遵守纪律。从多方面了解才是公平(做人做事)

(三)找

1、例2下面做一做(小组合作方式:先自己想;和同伴说;用什么方法能想出尽可能多的结论;记录共有几种;想的多的小组或有创意的小组每人一个奖品。可把学具发给学生,借助学具去找可能是哪两个物体。)

2、总结:用分类讨论的方法不但想的多而且还不漏不重。

3、出示几个平面图(让学生应用分类讨论方法找),想可能是哪两个物体?

三、欣赏

1、出示古诗----题西林壁

2、配乐朗读

不同角度看不同的景象(准备两个图)

3、看书回顾讲的内容,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问老师或同学。

四、对照反思训练单进行反思

反思训练单:

1、我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了吗?

2、我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两个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吗?

3、我能由两个平面图形推想出可能是哪两个物体吗?我学会分类讨论的方法了吗?

4、我学得快乐吗?我收获数学之外更有价值的东西了吗?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难点:

从侧面观察圆柱体得到的是什么样 的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老师学生都准备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分别拿出不同的立体物体,让学生说出立体物体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者相对于物体的位置(同时要规范观察位置描述)(1)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要从不同位置、角度来来观察,比如可以怎么观察

(学生:从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下面、斜着…。.莱观察)这时候学生举出了很多从不同位置、角度。

(2)规范观察位置的描述

为了统一,我们规定了 正面、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上面这几个观察位置。

(二)、观察长方体的几个面

(A)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比如你看到物体的正面的时候,你就看不到物体的反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B)让学生看书P38并完成P38的问题和填空。

(三)、观察球体

老师拿出一个垒球(体积比较大),现在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我把垒球这一面定为垒球的正面,那么你现在是从什么面来观察这个球体的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学生有从正面、下面、左侧、斜的…。等不同方向看,得到的都是一个圆形)

(四)、观察圆柱体

(A)观察圆柱体的上面

老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罐

(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和下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圆形)

(B)观察圆柱体的正面、侧面(难点)

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得出的图形可能不是正方形

因此我配合课件,来进行讲解

正面和侧面 上面(和下面)

(五)、学生看书P39并完成P39相关填空

三、课后练习

P39 做一做

P40 第123题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5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题目看一看(一)备课人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

准备课件

学具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看一看(二)备课人卓敬敏

教学

目标

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并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状。

2、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1、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准备课件

学具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

生:积木、毽子等。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生1:我最喜欢正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正面。

生2:我最喜欢侧面的,站在她的旁边,拍的是她的正面。

2.导入新课。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设计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拍照活动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生1:背上有尖尖的刺,锋利的牙齿,白白的肚皮,手细细的,有尖尖的爪子。

生2:眼睛是翘起来的,样子很凶猛。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生1:我看到了正面,它有尖尖的爪子、粗粗的腿。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看到了侧面,它有粗壮的腿。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了背面,它有尖尖的刺。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说明:这是老师绕着恐龙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恐龙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4)课间小歇:教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恐龙,你们想不想到恐龙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呀?看看恐龙都在干什么!(课件演示恐龙电影场景片段。)

(5)情感交流: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恐龙说些什么?

生1:那些小恐龙真可爱,我都想养一个。

生2:恐龙的世界真漂亮,我都想去看一看。谈话: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恐龙了?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龙已经灭绝了,可是还有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巩固新知。

(1)做一做谈话:(课件同步)这时,开来了一辆汽车,恐龙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汽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恐龙围着汽车图)这是汽车的哪一面?(逐一设问)这四只恐龙分别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同座两人相互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

(2)摆一摆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

生1:我看到了侧面,我能看到3个面。

生2:我看到了正面,我能看到2个面。

(3)找一找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就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

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设计说明:我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恐龙为素材,通过3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是不同的。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巩固阶段,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把教材的练习1进行了改造,使得新课教学以恐龙为主线展开。并且以好人好事为教学资源,进行了思想教育,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体验成功、实践新知

1.实地观察。教师:老师还拍下了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你们看,这是哪儿?(出示学校雕塑)我们学校的雕塑漂亮吗?你仔细观察过吗?今天我们学的就是观察物体。就让我们一起去观察我们学校的雕塑吧!(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雕塑。)

2.操作实践。教师:咦,还有几张照片,老师想起来了,不小心撕坏了就在你们的桌子上,你能帮助老师把它拼出来吗?就让我们来一次比赛,根据刚才观察到的雕塑的样子把它们拼好!(学生两人一起拼图。)提问:这张照片拍的是雕塑的哪一面,是站在雕塑的哪一面拍的?

生1: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正面,站在大门口拍的。

生2: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侧面,站雕塑的侧面拍的。

3.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设计说明:在实践部分,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拼图的活动为载体,只有经过仔细观察,才能完成任务。让学生感到形式活泼、新颖,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总评: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整和于教学之中,使教学锦上添花。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节课的教学以儿童喜爱的生活情境“拍照片”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导入的设计先声夺人,既帮助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搭建了认知平台也抓住了学生和听课教师。

2.主体参与,探索新知。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主体性。基于此,新课以观察恐龙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分3个层次观察恐龙,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设计时始终围绕着“自主参与,深刻体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意识,从而主动的探索新知。并且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如鼓励学生选择到自己喜爱的观察位置去观察;再如让学生看完了恐龙录像,你想说什么?等等,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3.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大量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如上课开始的拍照、找一找是谁做了好人好事、拼照片等。贴近了学生,延伸了学习。从而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展开联想到整个物体的形状,培养了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初步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大屏播放《盲人摸象》的动画故事。

2、为什么这几个盲人回答的不同呢?

师:生活中,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可能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也就是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师:今天老师给每组都请来了一位好朋友。

师:这个好朋友就是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你坐在物体的哪一面?坐在你的位置上,你观察到了物体的哪些特征?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行间巡视。

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汇报。

师:不过老师有点儿纳闷了,为什么每组的同学观察的是同样的物体,可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板书: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2、换位观察

师:前面大家不仅观察得十分认真,而且还特别用心听别人的回答,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同学们想不想观察一下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交流观察方法:小组内交换观察位置;把观察的物体在小组内转圈。

师:我觉得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最后我们找到了两种观察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合适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再次观察物体。

师:大家再次观察后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一样)

师: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大家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观察方法。)

师:是啊!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3、全面观察

师:今天小朋友们观察得认真又仔细,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们组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玩具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师:原来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也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

(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三、教学例

1、教学例

大家带了自己的礼物来,小亮和小红他们也带了礼物(课件出示):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第一幅图是小明看到的,因为小明在恐龙的旁边,看到恐龙的整个身体;第二幅图是……

学生书上连线

2、课件出示:

师:这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看到的车的样子都是怎样的呢?

生:(充分讨论交流后)连线。

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老师这里有几本书,根据你看到的画面,你能知道老师拿的是什么书吗?

师: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

四、巩固练习

(1)连线游戏。

教科书第70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

(2)出示淘气系列题

观察大熊猫,茶壶,汽车图,让学生判断淘气看到的是哪一幅图。

(3)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书的形状。完成连线。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8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是在一年级下册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够理解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物体的三个面;并能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为了达到上面所述的目标,课前在教具上作了充分的准备,找到了各种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及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发现。

但是,教学效果较好,但在做题时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料的结果。反思教学觉得有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体验还是不够。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的三个面。由于学生多不好组织,我就只好采取把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变换角度进行观察。结果没有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的观察体验,尤其是对“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三个面”体验不深刻。如果采取小组观察,效果会好一些。

二、在观察用几个正方体组成的图形时,学生观察的少体验也不够深刻。我让学生在课下去实践,可多数学生没有去实践。

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

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

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

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 探究体验

1. 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3.巩固练习

(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

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1. 娃娃不能移动;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3. 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

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 巩固拓展

(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1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 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