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石壕吏》教学设计【12篇】正文

《石壕吏》教学设计【12篇】

时间:2024-05-26 06:13:48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12篇《石壕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石壕吏》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1.反复朗读,同时在梳理完读音后注重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

2.通过翻译感知主要内容,并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能力目标

1.熟读成诵。

2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石壕吏》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鉴于学生文言功底薄弱,加之对文言文的排斥,所以还是以文言基础为准。布置以下预习作业:

1.查询作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经历,收集作者的故事,明白此诗的背景来历。

2.梳理字音,自行对照标注进行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字词翻译。

3.汇成连贯的句子翻译。(不会翻译的或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标注)

提前背诵。

4.全班分为两大组,根据本课内容自行准备一个短剧。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教学过程:

作者导入

1.让学生讲述与杜甫有关的小故事(慢则一则,快则两则)。

2.让学生说说我们所学过的杜甫的作品有哪些。

3.让学生简单介绍杜甫(提示:尤其要有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及作品背景来历

教师补充明确: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整体感知

1.听朗读,梳理字音及节奏,之后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拨后用幻灯片明确。(在本课最后还要进行朗读提升:有感情的朗读)。

2.要求学生看课文注解,理解全文大意,整体感知。教师出示重点文言词汇进行提问并最后明确于幻灯片。

3.教师提问

(1)《石壕吏》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

明确:它讲的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唐朝穷兵黩武,为补充兵力以平定安史之乱,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2)《石壕吏》作为叙述诗,其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分别是什么?抢答形式进行。

(3)根据内容如何进行分段。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并分析如此分段的原因,对所有课文分段的技巧进行

分析诗歌

第(1)段

征兵作战一般都要健壮的青年,然而一句“老翁逾墙走”却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教师均予以肯定,并提示学生一定要联想。最后教师明确于多媒体。

第(2)段

1.对于征兵一事,老妪的哭诉有哪些?这些哭诉内容又说明了或是反应了什么?请同学们在回答相应诗句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其他同学评价。老师点评。

2.面对老妪的哭诉,官吏有什么反应?在对话中,酷吏和老妪的形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明确。

《石壕吏》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了解杜甫及写作石壕吏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2.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两位伟大诗人。 一位是诗仙李白,另一位是诗圣杜甫。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杜甫前期的两首诗,感受了杜甫博大的胸怀与凌云的壮志,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现实主义诗中的代表作《石壕吏》。

二.作者回顾:

1.学生介绍:杜甫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或杜陵野客,著有 《杜工部集》,他写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被称作诗史。

2.老师补充:现实主义诗的特点是诗作与社会历史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反映社会现实状况,杜甫所处的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转折点就是著名的 “安史之乱”,“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中的代表作。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三.自读课文,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小组长按照组内成员水平分解翻译理解任务

2.组内成员分别对照自己任务查阅资料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成员在组内交流汇报,组长对成员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指导

4.选取两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评比,优胜组得星一颗

四.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注意体会情感,带上情绪,思考下列问题)

小黑板出示:

1、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用诗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归家途中亲眼所见的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是谁?

2、发生了什么事(用原文回答)?

有吏夜捉人

3、眼前所见的悲惨情形,诗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五.探究提升(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小组得星一颗)

1、一何怎么理解?苦该如何解释?(朗读这句话话,读出人物内心感受)

“凄苦”,悲痛欲绝

2、妇人无限凄苦的啼哭什么?她苦在哪?(请给这部分内容分层并进行概括)

老年丧子之苦,贫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

4、面对境遇如此悲惨的老妇人,官吏的表现呢?怒该怎么理解?

5、怒气冲冲的一呼(呵),差役的什么形象特点就呼之欲出了?

“蛮横、冷酷、凶狠、粗暴”

6、差役的冷酷还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1)“夜”“捉”人: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2)致词”内容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老妇人的答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官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

(3)独与老翁别。尽管身世悲惨,命运不幸,但是老妇人还是被带走了

六.激趣表演:(师生对答朗读,抱砖引玉。再找两个小组即兴表演,进行评比)

试根据人物形象想象吏与老妇对话。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七.主旨探究:

7、一个老妇人能有多大本领呢,差役为什么还要抓走她?这反映了什么?

8、文中哪里有所体现了战争的残酷?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战争伤亡惨重,兵荒马乱,家国破碎,民不聊生。(介绍背景: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组诗:“三吏”“三别”)

9、眼前是凋敝的家园,耳畔是百姓的哀啼,此情此景,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表达出怎么样的心声?

——这篇叙事诗,通过对石壕村一家人被强迫征兵以致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唐代的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三吏”“三别”的主旨都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

八.拓展提升:

你还知道哪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人和诗作?

例子: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或者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九.板书

县吏(呼)——蛮横

年迈丧子之苦 同情百姓

老妇(啼)——凄苦 贫困潦倒之苦 不满官吏

被迫服役之苦

七 结语:

白班或小黑板显示

第一幅: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第二幅: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

《石壕吏》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3、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教学设想:

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导入(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759年唐军在邺城大败,数十万人死伤殆尽,唐军退守河阳,到处抓人以补充兵源。诗人被迫离开洛阳,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看到的尽是妻离子散、离家别土的悲剧,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

二、准确朗读诗歌

1、略微补充些文学常识(古体诗、“三吏”“三别”)

2、听范读,注意节奏起伏

3、注音:吏逾邺戍咽妪泣

4、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三、疏通诗意、把握内容

1、速读诗歌,解释重要词语,理解诗意

2、提出疑难,共同讨论解决

3、分别用一个对偶句概括诗歌内容和主旨(讨论)

四、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朗读诗歌,寻找诗中意味深长的词句并分析意境(练习)

五、体验反思

1、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最想对差吏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六、小结、布置作业

1、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石壕吏》改写成剧本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石壕吏》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学设想

1.《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引导学生体会诗篇叙述故事始末、记叙人物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诗篇的社会意义和融合于叙述之中的诗人的感情。

2.其余四首诗都属抒情诗的范畴。这四首诗分别以恰当写作方法写景、写物,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抒发了诗人特定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各首诗具体描写的表现力量,体会诗人的感情。

本课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敕勒歌》、《秋浦歌》,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田子方》、《钱塘湖春行》,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敕勒川苍茫富饶美好风光的勾勒。《秋浦歌》中李白抒发愁绪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叙事诗引到教学抒情诗,引出《敕勒歌》(板书诗题)。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哪一句是诗篇的关键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前两句、次两句各为一层。“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篇的关键句。

(2)第一层点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诗篇的描写对象及其地理位置,表现出敕勒川背负雄伟阴山,气势壮阔(板书:背负阴山气势壮阔)。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勾画出什么样的境界?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以“穹庐”设喻,表现出那高远的天空就像一个无限大的蒙古包笼盖着辽阔大地一样,形象地勾画出天连草原、草原接天的无垠境界(板书:境界无垠)。用“穹庐”——牧人自己的家设喻,具有浓郁的民族色采,体现了诗篇主人公对敕勒川的亲切、惬意感情(板书:设喻亲切)。

(4)第三层前两句和上层以及下句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末句和前写景物之间体现着什么样变化?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苍苍,野茫茫”,承接上层,回环描写天地,以“苍苍”表现出天之高渺,以“茫茫”表现出地之无际,为下句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在这样充分铺垫之后,才引出“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关键句,表现出在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和风吹来,牧草低俯,出现了一大群、一大群的牛羊。这画面和前写景物联系起来,由静转动,静中有动,体现了勃勃的生机。牧草的丰茂,牛羊的肥壮,牧人的欢欣,都深含在这一句描写之中了(板书:草茂畜肥生机勃勃)。

(5)这首诗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大笔勾勒出祖国塞北雄浑壮阔、优美富饶的草原风光,抒发了诗人——牧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情(板书:勾勒雄浑富饶草原风光;抒发热爱家乡自豪感情)。

(6)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雄浑气势、自豪感情。

板书设计

3.由写景抒情诗《敕勒川》引出咏物抒情诗《秋浦歌》(板书诗题)。

(1)简单指出: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十三年,;其时李白已被腐朽权贵排挤出长安10年。这10年中,他漫游飘泊各地,不但政治抱负无从施展,生活也时常发生困难。《秋浦歌》就是在这样遭际当中创作出来的。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这首诗抒发什么感情?通过写什么物抒发这种感情?是分几层写物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抒发愁绪:通过写白发抒发愁绪;是分两层写白发的;前后两句各为一层。

②第一层怎样描写白发?两句之间体现着什么样的关系?哪个字是关键字?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白发三千丈”,极度夸张,夸张得让读者大出意外,会觉得诗人想入非非。“缘愁似个长”,因为满心的愁绪使得白发像这样的长。心愁则发长,读到次句,也就会觉得首句的极度夸张虽然大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了。愁得都“白发三千丈”了,诗人的愁绪该有多么浓重!两句,由外部白发写到内心愁绪,由表象写出内因;关键字是个“愁”字,不但这两句的力量全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愁”字也贯串全诗(板书:极度夸张愁绪浓重)。

③第二层怎样写白发?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喻写出头发之白。心愁则发白,愁得头发都像“秋霜”一样白了,进一步表现了愁绪的浓重。诗人在这里没有用“眼前明镜里,头发似秋霜”这类的陈述句,而是用了表示惊讶的疑问句。这样以疑问的句式写出比喻的内容,就更表现了激愤的感情,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板书:比喻疑问感情激愤)。

④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绪虽然非常浓重,却不哀伤,奔放无羁;在抒发愁绪当中,更表现出感情激愤、痛恨权贵、决不屈服(板书:愁绪浓重绝不哀伤感情激愤痛恨权贵)。这也正是李白其人和他的很多诗篇的风格特点。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激愤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西湖春景的盎然生意和诗人欣然观景的恬静感情,西湖盛夏的浓艳景色和诗人欣然观景的赞叹感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咏物抒情诗《秋浦歌》,引出写景抒情的《钱塘湖春行》(板书诗题)。

2.简单指出: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作品。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受到党争之祸,主动要求而得外任杭州刺史,心情恬静。

3.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照应诗题,点明了春行的处所——描写的对象。二句用“初”修饰“平”,表现出湖水新涨的态势,透露出了早春的气息(板书:点明处所透露早春气息)。

(2)第三、四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对偶句,“莺”、“燕”两种美好禽鸟对举(板书:莺燕对举)。用“早”修饰“莺”,前面又冠以“几处”,表明莺的数量尚少;用“新”修饰“燕”,前面又加上“谁家”,表明燕的数量犹稀;表现出了早春的特征。早莺“争”暖树,描写出春寒料峭、莺声婉转、互争暖树的景象;新燕“啄”春泥,描写出湿泥松软、燕语呢喃、筑巢育雏的景象。从而描写出了生意盎然的早春风光(板书:风光生意盎然)。

(3)第五、六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图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对偶句,香花和芳草并列(板书:花草并列)。用“乱”修饰“花”,表现出香花繁茂,姹紫嫣红;用“浅”修饰“草”,表现出芳草初生,鲜嫩碧绿。在“欲迷人眼”前面加上一个“渐”字,在“能没马蹄”前面加上一个“才”字,描写出香花将愈开愈艳丽,芳草将越长越茂盛,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景(板书:图景生机无限)。

(4)第七、八句和前面的诗句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再次照应诗题,写出诗人缓步行走所至,在前面描写一处景色的基础上,荡开笔锋,转而写到别处。“最爱”二字表明,寺北亭西固然鸟语花香,春色喜人,湖东景色更是别具风姿,引人入胜。从而塑造出了诗人自身缓步观景、欣然陶然的形象(板书:缓步行走欣然陶然观景)。

(5)这首诗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风光,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板书:喜爱春光恬静闲适)。

4.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欣然陶然、恬静闲适的感情。

板书设计

5.由描写西湖早春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引出描写西湖盛夏景色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诗题)。

6.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赞叹西湖六月风光;后两句为一层,描写西湖六月风光(板书:先赞叹后写景)。

(2)这样结构诗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风光和其他时节大不相同。诗人步出净慈寺,一看眼前景色,不由脱口赞叹。这赞叹不但振起下两句的写景,而且吸引读者欣赏下文的写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似与天接的莲叶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碧绿,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艳红,描绘出了一幅朝阳旭照、红碧交辉的浓艳图景。这样先赞叹,后写景,突出了景色的浓艳引人。读者读了写景的诗句,自要回味前面赞叹的语言,产生了一种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板书:图景浓艳耐人回味)。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舒缓语气,赞美感情。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石壕吏教案 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导入;提问

新课标下,“有效教学”这一提法更是得到了广大老师的关注。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依然无法完全做到有效,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于是乎设计好教学的导入和提问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近年来在课堂导入和提问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现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以与同行商榷。

一、课堂导入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导入会为整堂课教学环节的展开起到很好的铺垫或领起作用,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快速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课堂导入成了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可用复习铺垫、作业讲评、多媒体展示资料等多种手段。但如果课堂导入设计不得当,往往会成为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势必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就如下面三种情况:

(1)课堂导入时间太长。

例如在讲解《祖孙之间》时,为了创设情景,教师播放影片《家》片段,大约用了10分钟的时间,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影片的欣赏上,而对教师接下来的提问很难有所反应。

(2)有的课堂设计的导入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但故事内容与要讲的课文内容相距太远,学生听完故事,兴趣盎然,却并不了解老师这样设计的意图,老师着急,学生茫然。

(3)课堂导入无关痛痒,如在讲解李白的《将进酒》时,导入却讲成这样:中国的哪条河最能代表华夏的颜色?那无疑是黄河。中国的哪位诗人最能代表浪漫主义风格的巅峰?那无疑是李白。当李白与黄河走到一起时,那会是怎样的画面?这些问题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并无任何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导入却成了无效。

上述的几种情况,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要把握好导入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也不是件很难的事情,我想我们只要记住下面这些原则,有效教学就会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1)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导入只是呈现新课的一个信号,形式不宜过于复杂,切忌喧宾夺主。当学生情绪安定,注意力集中,兴趣也被激发后,导入工作也应随之结束。

(2)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要有整体意识。整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一个整体,互相关联,缺一不可。导入的目的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服务的。若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了与其它环节的衔接,忽视了教学中心内容,那么,课堂导入再精彩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中能够快速而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导入方式,有效展开教学,以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开展,就是获得了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当今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提问开始的。

1.选择好提问角度

课堂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尽量避免学生一看书就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提问。而采取比较新的问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把握好提问难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大了难以回答,这时就要划整为零,提出一个个的小问题,然后各个突破。如《记念刘和珍君》第七部分第二段中心意思较难理解,可以这样设计提问:此段有几个句子?每一句表达了什么内容?关键句是什么?然后再问全段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果问题太简单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的心理,造成学生不善于动脑分析问题;如果问题过于难,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则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3.提问要突出重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彼此关联,前后呼应,重点明确,使所有问题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系统,让学生对整篇文章产生深刻完整的印象。如果只抓住一些枝节性的问题大提特提,或者不注意局部重点在全文中的位置,就颠倒了提问角度的主次轻重。

4.提问要新颖有趣

课堂提问不能停滞在“对不对”、“是不是”的浅层,而应该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如钱梦龙老师在教《石壕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同学表示同意,有的表示反对,各自在文中找依据,最后统一于“诗人是通过人物刻画和情景描写来表态的”。我们不能不为钱老师所选择的这一新颖有趣的提问角度而拍案叫绝。

5.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要有评价

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作出考查和鉴别。

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想成为“巧问”的“智者”,教师必须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否则,就会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无效现象。

石壕吏教案 篇6

一、精心设问,明确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根据先进的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在教学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作出有效的预先策划。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而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问题能力要求层次要明确,意图要清楚,应该使所提出的问题具有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益,在思维上得到启迪,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送照片这一段写得很简略,我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先生拿出照片时对鲁迅说些什么?鲁迅又说些什么?鲁迅是怎样告辞先生的?要求同学按人物性格特点和当时的情景进行想象。这样,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结合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提出了很多有独创性的见解,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自然也就更深了一层。

二、巧设提问,选择角度

课堂提问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选择提问的角度。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所谓“开窍”,就是能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所以,课堂提问应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角度。

(一)设疑新颖,激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时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激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如钱梦龙老师在教《石壕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同学表示同意,有的表示反对,各自在文中找依据,最后统一于“诗人是通过人物刻域和情景描写来表态的”。我们不能不为钱老师所选择的这一新颖有趣的提问角度而拍案叫绝。

(二)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并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变直为曲,曲径通幽

教学实践表明,同一个问题,因为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郎“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当然,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要琢磨提问的角度,尽量使问题提的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如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即“那个遗男有几岁了?”“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龀”“孀妻”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科学提问,掌握适度

课堂提问的适度指的是所提问题的适合程度,它应该符合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符合教学时间的科学安排。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做到:(一)大小适当,突出重点。让学生对整篇文章产生深刻完整的印象。(二)难易适度,切实内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垂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即,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三)问题适量,设计科学。课堂提问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进行科学设计。那么,什么样的提问密度才是适当的呢?衡量的标准是能否达到提问教学的目的。达到了目的,虽少胜多;达不到目的,虽多无益。比如,我在执教七年级下册《珍珠鸟》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了这样四个问题来解决文中的重点、难点:①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②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③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有何用意?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由于题量适中,难度适宜,学生思考积极,讨论热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四)提问适时,提高效率。在对课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紧扣课文内容及时提出问题,适时提问能起到促进思维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有效提问,凸显主体

《石壕吏》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准确流畅地背诵。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望岳》,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

2.通过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诗歌教学必须让朗读贯穿始终,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把握诗歌内容。

2.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诗歌学习的主体。老师尽量少讲,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老师点拨,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石壕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唤醒情感

1.听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字词、生字词,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自由诵读。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三、细读课文,品味探讨

1.观官吏之举

通过诗文改动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2.听老妇之诉

文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找出具体的语句谈谈。

想象当时具体的情景。

3.察作者之情

四、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1.领会杜甫矛盾的心理

2.试背诗文。

板书设计:

观官吏之举——毒

听老妇之诉——苦

察作者之情——忧

《石壕吏》教案 篇8

一、导入:

有两幅对联大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

1、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

2、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

3、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

三、疏解课文,复述情节

(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 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

2、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 前:走上前 且:尚且 更:再 从:跟从)

3、补充并做评价

(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四、分析人物

1、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

2、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

3、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

4、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吏 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 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

6、抓人的情节以什么形式描述出来的?妇人致辞。

7、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明确: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家境困苦的句子,)

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9、请出几位同学表演一个改编了的短剧,同学们看一下这样的改编有没有道理?

(演的最突出的谁?官吏,但在原文似乎他没说一句话,不过这样增添故事情节确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完整了。采访一下演官吏的同学,你是读了那句话受启发才演的惟妙惟肖的?)

明确:这是本文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全文虽只有120个字,但情节并不简单,题目以石壕吏为题,但诗人在正文中给他暗写,老妇人用明写,成为一篇抒情独白,但用心品味发现这些语句是官吏逼问出来的,凶残的特点暴露无疑。这叫“藏问于答”文言文经常用到。再次感谢几位同学的表演,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10、让我们齐读一遍老妇致辞这一段,感受一下气氛。

五、主旨总结

(导)综观全文,你认为是从谁的角度叙述的?杜甫,但作者的内心却没能展露,他一直保持沉默,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想法?(板书:憎恶官吏的凶残,同情民众的苦难。)他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这是本文另一的语言上的特点。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唱歌当哭,记下了战乱年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六、尝试背诵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

2、续写老妇人走后,这家人的`生活,或她在军中生活的日子。200字左右,想象合理。

《石壕吏》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朗读《龟虽寿》和《石壕吏》这两首诗。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 :

目标2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老骥(ji) 伏枥(1i)逾墙走(yu)邺城戍(shu)

老妪(yu)幽咽(ye)翁媪(ao)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请一学生背诵上一单元学的一首古诗,以次导入 新课。

三、正课

(-)龟虽寿

1、听录音朗读这首诗。(目标1)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龟虽寿》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教师评点:(完成目标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意思是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尘。这两句借神龟腾蛇起兴,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思是千里马老了,伏在马槽里,但它仍旧有驰聘千里的雄心。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更应该老当益壮,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治之福,可得永年。

意思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保持长寿。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

这首诗指出生命是有限而宝贵的,所以人们应当不断地发扬积极进取的朝气建立功业。在结语中,作者还指出事在人为,命运可以改变。这种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4、学生齐读。

(二)石壕吏

1.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目标1)

2.作家作品简介

《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粥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后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后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渲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史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诗,叙述差变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3、教师评点(目标2)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是全篇的第一部分,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交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蹄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一层: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搏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完裙。

差史并不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通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见得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石壕村这一户人家,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走服役,留下老翁、寡娘、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妪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四、学生齐读,若有不明白自由提问。

五、小结

这两首诗,《龟虽寿》为乐府诗,《石壕吏》为歌行体古诗。《龟虽寿》抒发了作者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豪情。《石壕吏》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六、布置作业 。

A、 背诵古诗。

B、 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C、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则故事。

七、说课精要: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预习

背诵前两首诗,朗读后三首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抽查背诵。

三、正课

(三)相见欢

1.听录音后,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相见欢》选自《南唐二主词》,作者李煜 (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975亡国降宋,后被毒死。

相见欢,词牌名,又作乌夜啼。这首词是李煌降宋以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3.教师点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上片写景,用寂寞清秋的夜色烘托一个皇帝变为囚徒孤寂愁苦的心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另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下片用一个具体的比喻,把离愁比喻成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离愁,不是一般的暂离故乡,而是亡国之愁。作者由一个皇帝变成一个囚徒,屈辱的现实生活,迫使他体验到一般人所尝不到的生活滋味。这个比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

这首词写出一个亡国的皇帝成为囚徒后切身感受。黄昇《后来诸贤绝妙词选》卷一题往: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4、学生齐读这首词。

(四)《观书有感》

1.学生集体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感情。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这首诗选自《朱文公文集》,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南宋著名理学家。

3.教师点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开句用一个比喻,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亮。第二句写天光和云影一齐映人水塘,不停地晃动,暗示活水不停地流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问水塘为什么如此清澈,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地流来。诗表面上写水塘清因有活水来,实际上是比喻作文章如何来的新的材料、新的主题、新的构思、新的手法、新的语言,要靠平时不断的积累。从生活中积累,从诗书中积累。只有不断的积累沉淀,才能写出好文章。设喻巧妙。

(五) 清平乐

1.集体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感情。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清平乐》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

3.教师点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写农家房屋矮小及房屋旁溪边的自然景色。如水墨画,几笔勾出农舍及周围环境宁静清幽。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既然有环境描绘,必有人物点缀。作者从带醉意吴吉入笔,写出一对白发翁姐说着柔媚的吴语互相打趣。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农家儿忙着各自的农活;最可爱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也在溪头剥莲蓬。一个卧字写出小儿顽皮、淘气的动作。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农家耕乐团。刻画了农家信然自乐的生活景象。也表现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语言清新、活泼、流畅。

4、学生自由朗读,若有不明之处提出来,集体解决。

四、小结

《相见欢》是词,写出一个亡国的皇帝成为囚徒后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现书有感》用水塘清因有活水来比喻作文章要善于从生活中从书本中吸收营养。《清平乐》描绘农家治然自乐的生活景象,也表现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六、布置作业 。

A、背诵这三首词。

B、默写诗词五首。

C、根据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词,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七、说课精要: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

石壕吏教案 篇10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石壕吏》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及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歌。

3、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活动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感受到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疾苦。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自古就有,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甫的诗歌。他的诗歌立足于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品。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浓郁悲壮、语言瑰丽,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在文学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着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三、出示目标

1、熟读、背诵全诗。

2、体味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四、朗读诗歌,感悟内容。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感情的表达。

2、给生字正音。

逾 邺 戍 妪 咽

3、采取学生自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诗歌。

4、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大意。

5、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五、问题探究,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由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补充。

1、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这首叙事诗可分为几个部分?

三部分:

一(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是故事的开端。

二(2—3):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借老妇人的口述,写出战乱给这一家带来的遭遇。

三(4):故事的结局。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回家,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

2、该诗开头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用原诗回答。

有吏夜捉人。

3、为什么不说征兵?而捉人为什么在夜里?官吏来捉人时,老妇干什么?

明确:当时朝廷腐败,让百姓负担沉重的兵役,繁重的徭役,百姓苦不堪言,是时征兵性质已变,因而是捉兵。

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夜间“捉人”,可见手段之狠毒,又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

4、诗的二三段所叙述的故事从何而来?从哪句可以看出?

明确:是隔门听来的。“听妇前致词”里的“听”可以表明。

5、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个方面

第一:服役惨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二:家中困境:“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第三:被迫服役:“请从吏夜归。

6、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储蓄地予以揭露。

7、你能从老妇的回答想像一下“吏”的表现吗?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

8、这一首叙事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趁夜间捉人服役、连老妇人也不放过的见闻,表现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中百姓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六、学生活动

分小组把这一首诗歌改编成一幕短剧,并作表演。

七、再次朗读诗歌(会背诵的同学可以脱离课本)。

八、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诗。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