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正文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

时间:2022-10-20 18:25:53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整理的《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第3~10自然段

1、提出学习要求:

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

⑴ 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师板书(旁书):读、画、体会

(师巡视,辅导)

⑵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

2、自读体会:

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重点句。)

(学生自读后抽查)

(体会出列宁非常着急、惋惜的心情。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师: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

(四名学生各读一句,两名学生重复了别人的朗读。)

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心情。

4、比较体会:

(多媒体:课后第二题(2)的句子。)

师:老师也仔细体会了这句话。来,仔细听听老师读的哪句话更能表达列宁失去鸟儿非常惋惜的心情。(师读)

(抽生读)

5、引导概括:

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

师板书:

灰 雀

列宁

男孩

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

(学生七嘴八舌答)

师: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巡视,并加入讨论,然后检查讨论情况。)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6、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生接读)

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师教读,生读。)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

(如果这里学生没有读好,师指导再读,直到读好。)

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重语气,再读再体会。)

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列宁)

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

(放鸟归园)

7、分角色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去掉叙述语言。)

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

(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

三、学习第11~13自然段

(多媒体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

1、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多媒体字幕: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

(师叙述12自然段。)

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鸟儿会回答吗)

2、师: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生同桌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师: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师: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师: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激励学生美滋滋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师:学完课文,你想对这幅板书图说句什么话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认真书写,师巡视辅导。表扬学生卓有见地的话语。

(师插话: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是已经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爱吗)

师: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

二、阅读评价

三、领悟表达特点

四、生字识记与书写

五、布置作业

1、写本课的生字与词语。

2、搜集有关列宁的资料。

【教后小结】

情融于课文,却溢于言表,如何让学说真切地感受作者蕴涵于文中的这种情感。必须让学生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世界去走一遭。学习这一课,运用多媒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列宁和孩子,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悟、分角色品读,让情感激发情感,让心灵滋养心灵,学生读得投入,感情读效果非常好。教师语言的渲染,多媒体的吸引,把学生真正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灰雀》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二组关于“名人故事”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一件寻常的小事,但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1、文章多处体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2、列宁和孩子的对话,耐心而又得体,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

3、体现了男孩逐渐认识错误的过程。课文采用了明线和暗线相结合的写法,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以对话为主。

二、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难懂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教学时我将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受到的启示,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教学时我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领会文章的主题;通过抓住人物间的对话,逐步引导、感悟人物心理。

三、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教学时我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领会文章的主题;通过抓住人物间的对话,逐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受到的启示,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本文的词语。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爱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合作交流法、发现法等

教学环节一 谈话,导题,揭题

教学过程

师:在二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了一些名人故事,我们来回忆一下,其中哪个故事讲到了一个名人与蜜蜂的?

师:这个单元,我们继续学习名人故事。今天学习的故事是——“灰雀”,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灰雀)指导雀的写法(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

师:见过灰雀吗?看(出示灰雀图片)这种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的鸟,就叫“灰雀”。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先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吧。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名人与蜜蜂的故事,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激起学习这一课的兴趣,指导书写“雀”这个难字,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个字义,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灰雀,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教学环节二复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生字词你们还认识吗?

出示:郊外散步胸脯婉转仰望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

生读词

师:这些词语我重新排序后,看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胸脯婉转欢蹦乱跳惹人喜爱

郊外散步仰望自言自语可惜肯定诚实

生:第一行全是写灰雀的。

生:第二行写的是列宁。

生读。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生字词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教学环节三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师:《灰雀》写的又是名人列宁的故事。(板书:列宁)列宁是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怎么读呢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顺序。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谁和谁干什么的事?(课文写的是列宁找灰雀、小男孩放回灰雀的事或课文写的是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时爱护灰雀更爱孩子的事。)

教学意图

简介背景有助理解内容,提出自读要求,自读初步了解大意。

教学环节四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1.默读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用“○”画出来。这篇课文好几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拿起笔圈一圈。

2.我们把课文按照不同时间划分为三个部分。咱们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时间来写的,按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

过渡语: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

设计意图

动手圈圈画画,初步培养学生批注习惯和能力,理清文章脉络有助后面分层阅读。

教学环节五

读第一部分,体会三只灰雀的可爱

教学过程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灰雀“招人喜爱”吗?你从哪儿感受到的?用“——”画出描写灰雀可爱的词语;列宁喜爱灰雀吗?你从哪儿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的?用“”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特别是哪些词语表现出列宁喜爱灰雀?用“△”标出关键词。

2.交流汇报所学情况:

(1)三只灰雀十分可爱;从“粉红”、“深红”、“欢蹦乱跳”等词看出。

(2)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

(3)师:知道婉转是什么意思呢?婉转有两种意思,大家想一想在课文中“婉转地歌唱”里是哪一种意思?

出示两种意思:

①(说话)温和而曲折(但不失本意)。

②(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

生:第二种

师:异口同声,都知道是抑扬动听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灰雀的可爱,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加强合作交流的引导,培养良好阅读能力。

过渡语:瞧,这样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列宁带来了快乐。

这么可爱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请自由读第二部分。

教学环节六

读第二部分,体会列宁对灰雀的爱和对男孩的教育艺术

教学过程

师:列宁突然发现平日关心、照顾的三从第一部分我们知道了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他经常在白桦树下仰望三只灰雀,一天,他来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

生:灰雀不见了

只灰雀少了一只,心里会怎样啊?(心里别提多着急了。)从哪些词能看出他的心情啊?(我是从“找遍”、“问”、“自言自语”中体现出来的。)

师:你知道灰雀去哪了吗?(被男孩抓走了)

师:我特别不明白,课文没有写是被男孩抓走的,你们怎么那么肯定呢?不着急说,我们来读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学生默读课文,将列宁的话和小男孩的话分别用“——”和“~~”划出来。

分析小男孩的话(重点把握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⑴ 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师:面对列宁的问话,男孩开始是怎么回答的?结结巴巴、吞吞吐吐

师:哦,你们说什么情况下说话会结结巴巴、吞吞吐吐?

生:在尴尬的时候。

生:在心虚的时候。

生:在害怕的时候。

生:在撒谎的时候。

师:小男孩为什么不告诉列宁他捉了灰雀?(男孩爱灰雀,把灰雀捉回了家。想独占灰雀,谎称没看见。)

⑵ 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

师:从这句话你能不能判断出小男孩跟灰雀有没有关系?(当听到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色严寒,它怕冷。”看到列宁如此地怜惜、关爱这只美丽可爱的灰雀,“我”真想告诉他灰雀没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为“我”太喜欢它了。可是,话刚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因为,“我”怕列宁知道此事后,会严厉地批评“我”。)

⑶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可是,“我”又听到列宁自言自语地话,知道他那么喜爱这只小灰雀,又为它的失踪而那么惋惜、伤心时,“我”再也不能不说实话了,于是,“我”婉转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在列宁的追问下,“我”更加坚定了说出实话的决心。

提问:小男孩的话中有一个怎样的改变?小男孩心里是怎么想的?

(刚开始说自己没看见灰雀,最后却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理过程:吞吞吐吐──想说不敢说──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分析列宁的话(让学生体味列宁的教育艺术):

⑴ 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从小男孩的话中,已经听出来灰雀是被小男孩带走了,可他并没有指责小男孩,却顺着小男孩的话说下去,为什么?如果你是列宁,你会怎么说?

(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⑵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真的只是言自语吗?列宁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感情和声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男孩的转变和列宁的教育艺术。

师:是列宁的什么话打动了男孩,让男孩把灰雀放了回来。我们列宁说的话,把有关的话用波浪句画下来。

生默读。

师: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同学边读边画。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列宁的什么话打动了男孩。

生:“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师:从“可惜”这个词可以看出灰雀有价值,看出列宁觉得这个灰雀很好。

通过列宁的这几句话,男孩知道列宁很喜欢这只灰雀,这里的人们需要这只灰雀,于是下定决心放回灰雀。

师:恩,同学们,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了,可是他对男孩批评了吗

生:没有

师:指责了吗

生:没有

师:他对男孩只有这样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分组读。

师:是呀,一定会飞回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时候小男孩想什么?

生:我明天一定下决心把灰放回来

生:我明天一定

生:我明天把他放回来,跟列宁说我不应该把灰雀捉走

师:不但知错就改

生:列宁多么喜欢这只灰雀,我一定要把灰雀放回来

师:你们都明白了,独自藏起来是喜欢,放飞更是喜欢,列宁喜欢灰雀,男孩也是很喜欢灰雀。他们的喜爱方式不同,占为已有是一种爱,放飞自由更是一种爱。在列宁真爱感染下,小男孩最后改变了自己喜爱的方式

师:一个是伟人,一个是孩子,他们在白桦树下相遇了

老师旁白,学生对话。

教学意图

通过启发感悟,朗读理解,体会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学习他教育不着痕的高超艺术。

教学环节七

读第三部分体会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护

师:男孩真的把灰雀放回公园了吗?请读第三部分。哪个词语证明了?(果然)结合上下文理解“果然”的用法。

生: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列宁太喜欢灰雀,他好像自言自语,实际上是在对男孩说。

师:现在明白他在树旁为什么低着头了吗?

生:因为他犯错误了,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送回了灰雀,男孩仍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惭愧。)

师:是呀,你们已经读懂了。列宁看见灰雀说——

生:你好,灰雀

师:灰雀又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问他呢?

(列宁不问就已经知道小男孩已经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他问灰雀,既照顾了小男孩的自尊心,又表现了列宁对知错就改的诚实行为给予无言的鼓励。)

师:列宁为什微笑?(他为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感到欣慰而微笑。)

师: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生:列宁不想伤男孩的自尊心。

生:怕男孩说不出来话

师:你们都感受到了,列宁是爱男孩的,列宁对男孩的爱含着理解和爱护。好,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师: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人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生读(列宁看看男孩……你到哪去了)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阅感悟小男孩在列宁艺术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学习男孩知错就改的诚实品质,感受列宁育人的高超出艺术。

教学环节八

总结

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经过。表现了伟大导师列宁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多么美丽的故事啊!而这一切都因一个字:爱!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自然之间的爱……这是一个爱的世界!

通过总结,大致了解文章的写法,再一次体会列宁的伟大和小男孩的可爱,懂得人与人这间要有爱,世界才会更美好。

九作业

如果灰雀会说话,它会怎么对列宁说呢,课后,我们用写的形式说一说。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写话能力。

板书

设计

用爱心表达出全文的主旨,简洁明了,高度概括。

教学反思

《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读、议、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着重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文章表达的深意。大部分孩子在老师一步步的引导下都能够找到答案并有理有据,思维的火花与情感的渲染发生了碰撞,从而真正读懂列宁对鸟的爱与男孩对鸟的爱的不同,同时,也为列宁高超的育人艺术所折服及为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所感动。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 教材理解: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认识到错误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天真和知错能改,一个“爱”字贯穿全文。

第二课时的教学围绕灰雀的丢失与复得,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教学中就抓住重点句子:A、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B、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C、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进行教学,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难点是感悟列宁是如何用爱心启发、感染男孩放鸟归园的。

◆学情分析:

学生是主体地位,教师是服务者,成功的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针对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即局部)质疑问题,通过自己读书解疑,通过交流与老师共同解疑,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在课文2-10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设计思路: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中一篇精读课文。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本文讲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课文写得非常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是一篇极好的思维训练的文章,课文中没有一处明确地说明鸟儿是小男孩捉走的,但男孩的语言和行动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因此在这次的课前准备中,我特别注意文中所蕴含的思维因素,但对于学生是不是能体会感悟到这一点,我有些底气不足。

课上,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但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 预设目标:

1、 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与思想感情,并领悟列宁对男孩的“爱”对鸟的“爱”有所不同。

2、 能从列宁教育男孩爱鸟护鸟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培养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意识。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预设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词语的复习(投影)

2、难写的词语,练写一遍。检查、并及时指导。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

B、 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同学们,爱的力量多大啊,爱使世界变得更美丽;爱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真挚、更纯洁;爱使一个小孩子变得诚实、可爱。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爱吧!最后,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吧。(师生配乐朗读最后一段;连板书绘成一颗爱心)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设计意图】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理念,采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我设计了《灰雀》一课的教学。

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纵览课文内容,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首先“认读词语”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的同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其次,聚焦对话,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动,通过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之行为对比,感受列宁的善良宽容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列宁或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就是让孩子把心灵美的洗礼跃然纸上。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在一次次美的升华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预设目标】

1、进一步巩固“胸、婉”等5个生字,会正确读写由“散、诚”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透过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神态描写,体悟他们的心理活动。

4、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

【预设教程】

一、复习字词,聚焦重点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灰雀》,齐读课题。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课文中的灰雀吗?(课件出示:“_____的灰雀”)

(让学生自由填写,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谈出不同感受,为下一步的学习作铺垫。)

师:说得多好啊!看来大家对这个故事已经有了各自初步的感受,不错!读书就应该如此。

(卡片逐个出示词语:惹人喜爱、白桦树、胸脯、婉转、列宁、男孩、仰望、面包渣、找遍、欢蹦乱跳。)

师: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这些词语已经跟你们都见过面了,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1、认读“惹人喜爱”: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灰雀很惹人喜爱?

2、认读“白桦树、胸脯、来回跳动、婉转歌唱”:的确,这是几只多么可爱的灰雀啊!

3、认读“列宁、男孩”:它们赢得了谁的喜爱?从哪儿看出小男孩喜欢灰雀?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列宁、男孩。

4、认读“仰望、面包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

5、认读“找遍”:是啊,列宁每天都去看灰雀,还给他喂吃的,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现其中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在周围的树林──?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说说?

6、认读“欢蹦乱跳”:可是第二天这只失踪的灰雀又在枝头──?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到灰雀失踪后的情节,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聚焦“列宁的一言一行”,体会他对灰雀的爱,对小男孩的循循善诱

课件出示: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列宁问:“会飞回来吗?”

1、自由读,同桌合作读,齐读:

合作时要注意方法,特别要学会听同桌读的本领,听后认为他读得不错,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表扬他,认为读得不够好,就应该帮他指出不好在哪里,或者和他一起再读一读。

2、学生交流:

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3、是啊,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都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4、列宁真的以为灰雀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吗?引导学生明白他是想通过表达对惹人喜爱的灰雀的担心,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列宁的话。

三、聚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体会他对灰雀的爱,感受他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课件出示: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1、请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学习小男孩的话。

2、交流体会男孩的心理活动过程:

⑴男孩说话时为什么要停顿一下呢?他心里会想到什么?

⑵孩子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

⑶“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男孩说这句话时,他“看看”列宁,这个“看看”表明他已经下定决心,鼓起勇气的心理变化过程。

⑶“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进一步说明了男孩决定改正错误的心变得更加坚决。

3、指导感情朗读小男孩的话。

四、整合对话

对比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爱,进一步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男孩知错就改的诚实品质。

课件出示:

“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

1、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读、男女对读。)

2、师相机小结过渡:

其实列宁和小男孩都非常喜欢这几只灰雀,只是他们爱的方式不同,引导学生明白: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第二天就把灰雀放回了树林。

课件出示画面:

灰雀在枝头歌唱,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理解第11至13自然段。

1、自由读最后三段话。

2、师:看,可爱的灰雀又在枝头欢唱了,此时的它会对列宁说点什么呢?又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呢?

出示句式:

灰雀在枝头欢唱,好像在对xxx说:xx

3、理解:列宁为什么不问小男孩而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4、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此时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出示句式:

小男孩在心里默默地对xx说:“xx。”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知错能改的好品质。

5、激

总结:

列宁对灰雀的爱感动了男孩,他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也赢得了男孩的喜爱,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快乐作业

1、指导书写:

“或、者”等六个生字。

2、任选一题,写几句话:

⑴学了课文,我想对列宁说:“xxxx。”

⑵学了课文,我想对小男孩说:“xxxx。”

⑶学了课文,我想对所有人说:“xxxx。”

【板书设计】

列宁(宽容)男孩(诚实)

灰雀

惹人喜爱

不见了飞回来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