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练习1》简称歌相关资料【优秀5篇】正文

《练习1》简称歌相关资料【优秀5篇】

时间:2023-11-17 13:36:59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练习1》简称歌相关资料【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练习1》简称歌相关资料 篇1

《练习1》简称歌相关资料

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以下几种:

(1)省(23个):中国地方最高行政区域名。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中国台湾。

(2)自治区(5个):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事务。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直辖市(4个):直辖市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级行政单位。(换句话说,由于直辖市相当于省,那么上海市的市长的地位就跟省长差不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4)特别行政区(2个):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中国台湾问题而设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有助于维持香港与澳门的繁荣和稳定。香港、澳门。

辽(辽宁)吉(吉林)黑(黑龙江)蒙(内蒙古自治区)

冀(河北)晋(山西)陕(陕西)宁(宁夏回族自治区)

鲁(山东)皖(安徽)苏(江苏)浙(浙江)

渝(重庆)沪(上海)津(天津)京(北京)

豫(河南)鄂(湖北)湘(湖南)赣(江西)

台(中国台湾)闽(福建)滇(云南)琼(海南)

川(四川)黔(贵州)粤(广东)桂(广西壮族自治区)

甘(甘肃)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藏(西藏自治区)青(青海)

港(香港)澳(澳门)回归  举国欢庆

《练习1》简称歌相关资料 篇2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1、复习学过的23个声母、6个单韵母以及10个整体认读音节。通过形近字母的认读、比较及看图拼拼读读,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提高拼音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11种基本笔画以及9个汉字,学习熟字组成的新词。

3、培养按时上学,认真学习,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和爱护同学的良好品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习第1——4题。

教学过程 :

一、 学习第1题。

1、用多种方法读声母表。如领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告诉学生:声母表上zh、ch、sh、r的声母排在z、c、s的前面,这和我们教学的先后顺序不一样。因为我们先学平舌音,再学翘舌音方便些。

2、打乱次序,卡片认读声母和单韵母。

3、卡片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4、按顺序背声母表。

5、打乱声母、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顺序做“送信”游戏。

二、学习第2题。

1、让学生自己比比、读读。

2、指名读,并说出顺口溜。如:“b b b,拉出天线听广播。”

3、同桌互读。

4、卡片认读。

三、学习第3题。

1、自己说、同桌互相说笔画名称。

2、“开火车”,卡片认读笔画并书空。

3、让学生回忆什么字中有这一基本笔画,如:“米”中有撇、捺。

四、学习第4题。

1、卡片认读学过的汉字及词语:竹子、玉米、瓜果……

2、自己读熟字组成的新词。

“五一”就是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大米”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

3、指导在作业 本上书写。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习第5——7题。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5题。

1、用卡片认读音节,特别注意读准三拼音音节。

2、指名一学生上黑板连线,其余小朋友在作业 本上独立做。

3、共同订正。

二、学习第6题。

1、让学生自己看图拼拼读读。

2、指名说图上有什么动物,要求把音节读正确,特别注意方言与普通话差别大的词。如:shé(蛇)、shī zi(狮子)、hú li(狐狸)。

三、学习第7题。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弄懂并说说图意。

2、小红花找朋友。

教师组织学生逐条评议,要求认真而诚实。图意如下:

图1:按时上学不迟到。

图2:上课专心听讲。

图3:爱护同学。

图4:认真完成作业 。

图5:爱护书和笔。

《练习1》简称歌相关资料 篇3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1、能熟练的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汉字;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能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2、能照样子搭配词语;按要求补写句<>子;会根据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这样”连句。

3、知道逗号、句号、问号、叹号以及顿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第一题

读题目,明确本题的要求,先读准拼音,再写字。拼音要注意“型、豪、浑”等词的声调,第二声应该读得稍快一点。

二、第二题

复习“单元学习提示”中讲的部首查字法的基本步骤。

师生一起完成。

三、第三题

在“齐声”后面跟的是动词,即“干什么”,而且这一种行为或动作会发出声音的,如:“歌唱”“欢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第四题

补写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讲小小的一样东西“来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东西。

二、第五题

首先要帮助学生读懂例句,理解“这样”在这句子中意思。

问:这样是指怎么样的一种做法?

在实际操作中,要先让学生说说、议议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写下来。

三、第六题

(1)常用标点的形状特点,以利辨认和正确书写。

(2)标点各自的作用以及在语句中的地位,以便正确使用。

(3)掌握标点的方法。

四、第七题

1、认真读句子,把句子的停顿和语调读正确。

2、让学生说说这样停顿和这样的语调应该用什么标点。

3、独立尝试做题。

《练习1》简称歌相关资料 篇4

徐景忠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共有7道题。1-3题是字词语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辨析形状相近的6组偏旁,写出并熟记这些偏旁的字;能熟练地运用三种查字典的方法查字;通过把词语补充完整,熟悉一些常用成语,以便正确运用。4-6题是句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改正用词有错误的一类病号;理解前后句意主上的联系,仿照原句用关联词语正确地造句,提高遣词造句能力读、背三条惜时格言,学会运用。第7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读懂短文,知道一件事的经过,并能为事情经过部分列简要提纲。

二、教学目标

1. 能人辨形状相近的6组偏旁并熟记所组成的字,熟练地运用音字、部首、数笔画三种查字法查字。

2. 能改正句子中不恰当的用词,注意遣词的准确性。

3. 能仿照例句,运用“只有……才……”“只要……就……”造句

4. 能背诵三条惜时格言。

5. 知道短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并能给其中的经过部分列出简要提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知道文按什么顺序材料,为短文的事情经过部分列一个简要的提纲。

教学难点 :为短文的事情经过部分别一个简要的提纲。

四、教学准备:小卡片,成语词典。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1-4题。

(二)教学过程

1. 指导练习第1题。

(1) 读题审题。让学生明白这道题要求我们正确辨析形状相近的6组偏旁,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以便在今后识字、写字时记住差异,防止混淆,避免差错。

(2) 口头练习。让学生口头说说,可多说一些,相互纠正错误。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加以指点。

(3) 完成作业 。交流反馈,要特别注意“日”字旁的字写“曰”字头的字别混淆,如:“是”是日字旁,“冕”是曰字头。参考答案:

曰——曰字头(冒最曼冕)

日——日字旁(明是时晌)

廴——建字旁(建延廷)

辶——走之儿(造过还送)

宀——宝盖儿(宇定宾家)

穴——穴字头(空穷宾家)

亻——单人旁(依们伸仁)

彳——双人旁(行律德得)

贝——贝字底(贡员贪贯)

见——见字底(觅览觉)

2. 指导练习第2题。

(1) 读题审题。让学生明确完成作业 分两步:①按指定的查字典的方法先在字典里查到带点的字(注意别搞错大写字母、部首和笔画)。②按带点字所在词句,据词定义,在字典里选择正确的解释。

(2) 完成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时,重点帮助未能熟练地查字典的学生,并注意发现纠正一些带有代表情的错误。

(3) 交流反馈。在反馈中纠正作业 中的错误。参考答案:满腔:(Q)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沸腾(F)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气化形成气泡冲出液体表面的现象。妙用:(M)奇巧、神奇。(2)虚实:空、空虚。懒惰:懈怠、跟“勤”相反。疑惑:不明白对与不对。(3)奉命:接受。晋冀察:河北省的别称。

3. 指导练习第3题。

(1) 了解题意。让学生了解:除了最后一个词语,可以补充成语(昂首阔步),也可以补充一般词语(昂首挺胸),其他5个均系成语。前三个是间隔填空,后三个是最后两字填空。

(2) 完成作业 。指定两名学生在6张小卡片上完成作业 ,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对词(成)语熟悉的可直接填空,有困难的可从有关课文或成语词典中找答案。

(3) 交流反馈,纠错误。以小卡片出示确答案:斩(钉)截(铁)惊(天)动(地)粉(身)碎(骨)全神(贯注)神机(妙算)昂首(阔步、挺胸)

4. 指导练习第4题。

(1) 读题审题。让学生明确这是改病句的练习。①先用“——”划出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②然后正确的词语填入句末的括号里;③比较原来的词和换上的记号,说说为什么必须换。

(2) 师生讨论第(1)句。划出“沉静”,“沉静”是安静、平静的意思。指挥灭火应该镇静,不慌乱。所以应改用“沉着”一词。

(3) 完成作业 。让学生按上述两步揭示的方法改病句。

(4) 交流反馈。交流时各自说明理由,纠正错误。出示参考答案:①沉静改沉着②崇高改崇敬③愿望改希望④保持改坚待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完成第5-7题。

(二)教学过程

1. 指导练习第5题。

(1) 读题审题。读读想想,明确要我们用来造句的两对带点词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 剖析例句。明确照样子用这两对关联词造句必须先分清原来句子前后两个分句子意义的联系,并搞清(1)(2)两个句子前后分句关系的不同之处。指名几个学生口头造句。

(3) 完成作业 ,反馈纠正。教师可点出巡视中发现的错误,让学生讨论纠正。正确答案举例:只有先识了字,才能够读书、写文章。只要天下雨,地上就会湿。

2. 指导练习第6题。

(1) 熟读理解。让学查词典搞清:格言是带有规格标准、含有劝戒意义的话。再通过读读、想想、讲讲,明白这三条格言都是劝戒人们珍惜大好阴,不要虚度年华的。

(2) 练习背诵:①自己试背,②指名背(评价),③集体背,④抄写或默写格言。

3. 指导练习第7题。

(1) 独立阅读。带着问题读读、想想、划划、与同桌仪仪。

(2) 完成作业 。第(1)题可提示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第(2)题可提示从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这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第(3)题可抓住说明4个自然段意思的最简词句来列提纲。

(3) 交流反馈,出示答案:

① 短文写了那年夏天在北京,一下午两点钟,邓颖超奶奶来看望我们,并鼓励我们要刻苦学习的一件事。

② 作者是按照事性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

③ 简要提纲:a、邓奶奶来了b、邓奶奶抱起我c、邓奶奶跟我们交谈d、我们和邓奶奶一起拍照。

《练习1》简称歌相关资料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按顺序填写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2、能正确拼读音节写汉字,了解“名词组合”式的构成。

3、缩写、仿写句子,能把句子补充句子。

4、能抓住关键词句读懂短文。

二、教学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汉字,了解“四字并列”的构词法。

2、缩写、仿写句子,能把句子补充句子。

教学过程:

一、字词部分:

1 读拼音,写词语。

(1)出示,自由拼读,指名认读。

(2)独立完成,巡视,集体校对。

2、读读写写。

(1)自由认读。指名读。

(2)观察词语在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可稍举一例提示。

(3)在书本上抄写一遍。

二、句子部分:

1、自由完成书本第4、5、6题。

2、缩写句子:

(1)学生试说答案。

(2)教师归纳缩写要点。

3、补充句子:

(1)回顾完整句子的构成。

(2)指名说说题中各题所缺的部分。并补充完整。

4、仿写句子:

(1)说说“不但……而且……”句式填写时的特点。

(2)校对。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按顺序填写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2、能抓住关键词句读懂短文。

教学过程:

1、能按顺序填写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1)完成第1题。

(2)记忆。在书本上再抄一遍。

2、能抓住关键词句读懂短文。

(1)自学短文,回答问题。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短文的意思的。

(2)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找出关键句理解整段话的意思)

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再读一遍短文。

(3)回答问题:

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擅长”是什么意思?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齐白石擅长画吓?

(4)自由朗读短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把“齐白石擅长画虾”写具体的。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