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可爱的鼠狐猴【4篇】正文

可爱的鼠狐猴【4篇】

时间:2023-10-17 05:10:20

可爱的鼠狐猴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非常有趣的特点。

2、在了解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感悟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并能选一种小动物的特点用先概括后具体的的写法写清楚。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鼠狐猴的形体特征、行动特点。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法,通过一个事例把概括句的意思写具体。

教学难点:

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清楚一种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猜谜语:(出示文字课件)

手像脚来脚像手,屁股红来脸儿秀。

动作表情挺像人,爬杆上树是能手。

(二)你们喜欢猴子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猴子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可爱的鼠狐猴这一课。(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引入:这种猴为什么叫鼠狐猴呢?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第一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把鼠狐猴的特点读出来。

2.我找一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他读的怎么样?

3.评读。

预设1:读的很好,读出鼠狐猴的特点。

预设2:读得不好,没读出鼠狐猴的特点。

解决预设1:他是怎么读出鼠狐猴的特点来的呢?(读出重点词)老师这里也有几幅鼠狐猴的图片(出示课件),你们看一看是不是集中了三种小动物的特点?

4.全班练读:看完图片,你再来读一读这一段,把鼠狐猴的特点读出来。

解决预设2:那怎么读能读出鼠狐猴的特点来呢?(读出重点词)老师这里也有几幅鼠狐猴的图片(出示课件),你们看一看鼠狐猴到底长什么样?

4.全班练读:看完图片,你再来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你能不能把鼠狐猴的特点读出来。

5.指名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初步体会鼠狐猴的灵活无比。

教师引导:这么小的鼠狐猴,活动起来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教师随机出示二自然段。

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它们刚来动物园不久,一只鼠狐猴逃出笼子,一会儿蹦到桌子上,一会儿跳到柜顶上,一蹦1米多高,几个饲养员被折腾得满头大汗,也拿它无可奈何。要不是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屉里,饲养员不知还费多大劲儿才能逮住它。

教师提问: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交流。

预设:鼠狐猴非常灵活,淘气,体型小。

教师提问:课文中那句话写出了你们的感受?

预设: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2.小巧玲珑、灵活无比分别什么意思?(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说意思)

(1)灵活无比是说鼠狐猴特别灵活敏捷。

(2)语境中识“玲珑”两个字

①说一说什么是小巧玲珑?

预设:小巧是体型小而灵巧。那么玲珑呢?

②观察“玲珑”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形声字、偏旁相同)王字旁和玉有关系。最早,玲珑表示玉器撞击的声音。后来它表示玉器或器物做得精巧细致,再后来还有了灵活敏捷的意思。你们看,在这段话中应该选哪种意思?

Ppt: 小巧玲珑

①形容玉器发出的声音

②精巧细致

③灵活敏捷

(3)再读这句话,读出鼠狐猴的行动敏捷。

2.师生交流,感悟“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教师提问:还能从哪句话中感受到鼠狐猴行动敏捷?默读这段话,用圆圈圈出重点词,说一说你体会到什么了?

教师引导: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它的灵活。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

它们刚来动物园不久,一只鼠狐猴逃出笼子,一会儿蹦到桌子上,一会儿跳到柜顶上,一蹦1米多高,几个饲养员被折腾得满头大汗,也拿它无可奈何。

预设:

①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指在很短的时间内)是啊,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一系列的动作,从桌子上,蹦到柜子上(看柜子,看桌子),的确灵活。

②1米多:鼠狐猴那么小,但是它能跳1米多高。

创设情境:咱们大家跳一跳,看你能跳多高?我们都跳不了一米,成年鼠狐猴12-15厘米(用手比12-15厘米),它能跳1米多高(1米),跳的高度是它身体的8、9倍,你又有什么感受?

预设:鼠狐猴非常灵活。

③无可奈何:指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饲养员都没办法了。

④满头大汗:饲养员都追的满头大汗了,还没抓着。所以说鼠狐猴灵活无比。

(3)自由读,指名读。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读出鼠狐猴的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找同学读一读这段话。

(强调读出重点词)

(4)教师提问:饲养员被一只小小的猴子折腾得满头大汗、无可奈何,现在你们就是饲养员,老师采访一下你们,你们想说什么?

预设:鼠狐猴太灵活了,我抓它很久都抓不到,都把我累坏了。

鼠狐猴太淘气了,我怎么也抓不住。

鼠狐猴太小了,跳的很高。特别不好抓。

3.教师总结:是啊,要不是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屉里,饲养员不知还费多大劲儿才能逮住它。(师生接读)

教师提问:鼠狐猴是饲养员抓住的吗?(不是)鼠狐猴是怎么被逮的?

预设:鼠狐猴自投罗网才被逮着。

教师提问:你感受到什么?(灵活、敏捷)

指名读:自己读这句话,读出鼠狐猴的灵活。之后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看看你能不能感受到鼠狐猴灵活敏捷。

3. 总结写法

(1)师生配合读:老师和你们一起读,我读第一句,你们后边的句子。边读边想,这一段都写了什么?

预设:鼠狐猴灵活。

鼠狐猴敏捷。

哪句话能概括这个意思?从课文找到并用直线画下来。

(2)这句话先概括写了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我们称这句话为概括句。概括句后边都写了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这一段。

预设1:写了鼠狐猴逃出笼子的事。

预设2:具体写了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解决预设1:这件事写了谁怎么样?(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后边通过一件事把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的特点写具体,这种写法叫先概括后具体。

解决预设2:怎么写出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了?(写了鼠狐猴从笼子里逃跑的这件事)

后边通过一件事把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的特点写具体,这种写法叫先概括后具体。

三、学生修改

1、想一想,我们已经模仿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动物的特点,今天我们学习完这一段之后,你们觉得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要符合什么要求?

预设:1.有概括句。2.是通过一件事把概括句写具体。

教师引导:回忆鼠狐猴逃出笼子这件事能够体现它灵活敏捷的特点吗?(能)

3. 这件事能够表现动物的特点。

2.一起来修改第一个片段。

预设:多件事来写动物的这个特点。(拿一篇不能把概括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1)例1:我家的小狗真听话。我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去跟小狗玩。我叫它给我拿什么,他就给我拿什么。我去玩球它也跟着我,我让它把球送过来,它就把球送过来给我踢。客人来了,它还彬彬有礼的迎接客人,跟客人点头。

(2)学生先说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

(3)教师和学生一起修改。

(4)总结第三条:通过一个事例把概括局的意思写具体。

3.修改第二个片段。

(1)例2:我家的小狗真懂事。有一次,因为我最要好的朋友不守信用,我很不开心。当时小狗玩的正高兴,它看我回来之后,就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好像在说:“不要不开心,跟我一起玩吧。”我就和它一起玩了,玩得很开心。所以,我觉得我家的小狗真懂事。

(2)按照三条规则评价。

3.动笔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可爱的鼠狐猴

灵活敏捷 逃出笼子

概括 具体(一件事)

可爱的鼠狐猴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尽” )及新词,认读9个字。

2、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一个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非常有趣的特点,以及它的生活习性,产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5、能展开想像,说出怎样才能使游人一年四季都能在北京的动物园里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

教学重点:了解鼠狐猴的形体特征,行动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展开想像,说出怎样才能让游人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鼠狐猴活泼可爱的样子。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在这一步中,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我安排了多种读书形式,因为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不是好课,读不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力求安排多种读书形式,如:默读、指名读、自由读、师生配合读、全班齐读、评读、对比读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尽”)及新词,认读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鼠狐猴的小巧玲珑,灵活无比,非常有趣的特点,以及它的生活习性,产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4、能展开想象,说出怎样才能使游人一年四季都在北京的动物园里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

教学重点:了解鼠狐猴的形体特征,行为特点和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说出怎样才能使游人一年四季都在北京的动物园里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14、可爱的鼠狐猴

问: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鼠狐猴怎么可爱?”“鼠狐猴有什么生活习性?”等。)(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提出不懂的问题。

检查读词(生字带音节)

小巧玲珑   灵活无比

炎热多雨   无可奈何

温暖如春   无精打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人介绍可爱的鼠狐猴?

(找5名同学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怎样向游人介绍可爱的鼠狐猴?)

三、细读课文:

1、如学生介绍:鼠狐猴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介绍鼠狐猴是世界上最小的猴,它的样子像老鼠,尾巴同狐狸的差不多,头和手脚又像猴子,所以叫鼠狐猴。)

2、如学生介绍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活泼的语气。)

师:谁能解释一下“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无可奈何”的意思?

(指名解释“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无可奈何”。)

3、如学生介绍鼠狐猴的生活习性。

(学生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介绍:鼠狐猴的形体很小,是杂食动物,喜欢炎热多雨的气候,只有夏季才是观赏鼠狐猴的好时光。)

(1)对比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刚生下来的鼠狐猴很小,体重4克。

刚生下来的鼠狐猴小得可怜,只有花生米那么大,体重才4克。

(读句子,谈感受)

(2)你还知道有关鼠狐猴的资料吗?谁能说一说。(展示学生们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3)展开想象,说出怎样才能使游人一年四季都在北京的动物园里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

(展开想象说一说,如制造非洲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进行室内增温、人工降雨、布置非洲景观等。)

四、课堂小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五、板书设计:

样子有趣

灵活无比

14 可爱的鼠狐猴      小得可怜

杂食动物

喜爱炎热多雨的气候

课后反思: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特点,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味语言,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讲第二自然段体会鼠狐猴活动特点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读出理解。当学生抓住“一会儿……一会儿”理解到鼠狐猴活动灵活无比,非常神奇时读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尽” )及新词,认读9个字。

2、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一个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一个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二、学习本课生字:

1、板书出示本课生字:玲 珑 灵 桌 奈 怜 克 杂 粮 昆 尽 管(指名读,领读)

2、分小组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字?(困)

1)小组讨论并汇报:熟字加偏旁,如:令—玲、龙—珑、良—粮、令—怜、官—管、火—灵、

比—昆、兄—克;

jǐn(尽管)(尽量)

2)尽

jìn(尽力)        (多音字比较:尽 )

3)按上、下结构记忆:如:桌、奈。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桌、奈”,提醒学生注意,“桌”中间一横要长些。给足时间,让学生踏踏实实写字。

三、完成课后习题:

1、第3题,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用一个造句。

小巧(     )  (      )无比

(  )热(  )雨  (       )奈何

温( )如( ) 无( )打( )

1)补充词语:

小巧玲珑   灵活无比

炎热多雨   无可奈何

温暖如春   无精打采

2)选择造句。(所选择的词语,应该在结合课文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再造句。)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预习第15课。

板书:

14、可爱的鼠狐猴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中个别生字的笔画较多,学生容易写错。老师在课下写作业时应在给学生讲解。

可爱的鼠狐猴 篇3

教学目标:

★了解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非常有趣的特点,以及他的生活习性,产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能展开想象,说出怎样才能使游人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

教学重点:

了解鼠狐猴的形体特点、行动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说出怎样才能使游人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动物园的猴山上,我们看到过各种姿态的猴,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另外一种猴,叫鼠狐猴。(教师相机板书,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写法)

二、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你了解到关于鼠狐猴的那些知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知道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板书)并解词

默读课文找根据:

(1)两个一会(2)一米多高(3)一只、几个(4)抽屉

3、过度谈话:刚才我们能联系重点词了解到鼠狐猴的确小巧玲珑、灵活无比。你能不能通过你的独把他灵活的样子展示给大家。

(1)自由练读(2)指名读(3)齐读

4、想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用横线划下来并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除了鼠狐猴小巧玲珑的特点,你还了解到什么?

1、小得可怜(板书)

出示课件:刚生下来的鼠狐猴小得可怜,只有花生米那么大,体重才四克。三天过后,他们就能跑动,在圆珠笔杆上爬上爬下,有时还能爬上人的大拇指。

(1)通过和花生鸡蛋比较,体会它小。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

2、它是杂食动物。

3、为什么叫鼠狐猴?(结合图片)

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4、鼠狐猴喜欢炎热多雨的气候(放录像)

过度谈话:

你看,鼠狐猴生活得多么快了,可惜的是我们只能在夏季才能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们一年四季都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

四、老师指板书总结全文。

五、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摘录优美的语句。

2、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家长介绍鼠狐猴。

板书设计:

样子可爱

小巧玲珑

可爱的鼠狐猴      小得可怜

杂食动物

炎热多雨

可爱的鼠狐猴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通过介绍鼠狐猴的形体特征,行动特点,生活习性,字里行间表达小作者对鼠狐猴的喜爱之情。这有利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读出个体体验。

此外,本文自然段结构清晰(先概括写再具体的写),用词准确生动(小巧玲珑、无可奈何、无精打采、温暖如春等)。

其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鼠狐猴小巧玲珑的特点,感悟它的可爱是教学的重点。展开想象,说出怎样才能让游人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鼠狐猴活泼可爱的样子是难点。

学生分析:

1、三年级开始,课文没有拼音,这对学生阅读是一次挑战,所以要做好充分的预习,为上课理解语言文字做好准备。1、2单元应该在课上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学生掌握预习的内容,3单元以后就可以在课前预习,课上检查预习情况了。学生学会预习,将受益终生。

2、  篇课文写的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阅读的兴趣。但是,鼠狐猴同学没有见过,头脑中难于形成鼠狐猴的样子,要通过朗读、直观课件、搜集资料帮助同学感知。

3、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写几句通顺的话,对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结构已经了解,例如:卢沟桥的狮子,黄山奇石,而三年级的第三单元训练重点又是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在第13课奇妙的鲤鱼溪一文中重点学习,所以在学习本课文后,可以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

课件设计:课题、鼠狐猴图片、链接(词语和句子--- 1----5自然段---录像---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内容,了解鼠狐猴的特点,生活习性,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重点)

4、能展开想象,说出怎样才能使游人一年四季都能在北京的动物园里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点击课件1:嘿,同学们,你们好,我叫鼠狐猴,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快打开书14课,读读课文,你会了解我。)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阅读的欲望。这一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

二、          检查预习,把课文读正确。

1、              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2、              同桌互相检查生字和认读字的读音。

3、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重点词语和句子,你会读吗?(点击课件)

a:折腾 〈谁被谁折腾得满头大汗?〉

抽屉、供它们一日三餐、炎热多雨、活泼可爱、

b:无可奈何<生活中你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吗?〉

c: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d:尽管、温暖如春、无精打采

鼠狐猴来到我国北方,每到寒冷的冬季,尽管住在温暖如春的屋子里,可它们还是无精打采。〈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把尽管、可、换成虽然、但是、〉

4、              请5名同学,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谁读的正确流利。

三、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一画课文介绍了鼠狐猴的哪些方面?(学生自由发言:最小,样子,有趣,灵活无比,杂食,怕冷,喜欢炎热多雨的气候。教师选择板书)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语文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应该继承的传统的教学经验。----陈先云。此外,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默读能力,也是课标所要求的。

2、  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如果你是导游,怎样介绍可爱的鼠狐猴?(方法提示: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等。)

3、  选择你喜欢的内容介绍给同桌听。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

4、  报交流:谁愿意向全班同学介绍鼠狐猴?(可介绍一个特点,也可以介绍多个特点,还可以加上你收集的资料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课件,抓住词语、重点句感受鼠狐猴的可爱,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设计意图:读文---思考---交流---汇报这一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自主学习中思考,在互相合作中交流,在集体汇报中探究。体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  教师因学生介绍随机引导:

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概括介绍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的特点。(说一说或读一读)

2)抓住词语理解:

a:鼠狐猴一会蹦到桌子上,一会蹦到柜顶上、这两个一会,让人感到鼠狐猴非常灵活,而且调皮可爱。

b:鼠狐猴一蹦1米多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身高理解。

c:从一只、几个、折腾得满头大汗,、无可奈何等词语感到鼠狐猴真的是小巧玲珑,灵活无比。d:从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屉里,体会到鼠狐猴小巧玲珑,因为它小,所以掉到抽屉里,如果它很大,抽屉就装不下了。

3)练习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悟读出来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所以教师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此外,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培养学生语感。

4)师生配合读文,引导学生有新的发现?(如果学生说不出来,用黄山奇石、卢沟桥的狮子、奇妙的鲤鱼溪引导。)第1句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3句具体说明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整个段落是先概括写再具体写。

设计意图:新的发现---培养探究意识。学生通过抓重点句,了解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结构。为习作打下基础。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学生介绍鼠狐猴小的得可怜。

2)对比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点击课件)

A:刚生下来的鼠狐猴很小,体重4克。

B:刚生下来的鼠狐猴小得可怜,只有花生米那么大,体重才4克。

(第2句作者把鼠狐猴和花生米进行比较,并用数字说明,形象生动的写出鼠狐猴小得可怜,教师联系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引导)

设计意图:在读中比较,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通过联系直观的生活中的实物,体会鼠狐猴小得可怜。

3)读一读课文,读出你对鼠狐猴的感受。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学生介绍鼠狐猴的样子。(点击鼠狐猴图片)

2)      出示课件:因为 ------------所以叫鼠狐猴。请你试着填一填。

设计意图: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培养表达能力。

3)      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学生介绍鼠狐猴是杂食动物。

2)         自由读课文。

设计意图:内容简单,易于理解,以读代讲。

学习第五自然段:

1)              学生介绍鼠狐猴喜欢炎热多雨的气候。

2)              认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解答。

3)              为什么夏季才是观赏鼠狐猴的好时光?(生不问,师问)

4)              你们想不想看看鼠狐猴和它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一起到马达加斯加看一看。(放录像)

5)              你能让游人在冬天也能看到活泼可爱的鼠狐猴吗?(创造鼠狐猴老家马达加斯加那样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

设计意图: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培养质疑能力。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录像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回归整体:

1、              学习了课文,你觉得鼠狐猴怎么样?(调皮、有趣、非常可爱)带着这份喜爱之情,再读课文。

2、              你还知道有关鼠狐猴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五、          布置作业 :

1、读一读,写一写本课的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词语背诵积累。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六、           板书设计 :

14  可爱的鼠狐猴

样子      像、小

行动      灵活无比

习性      杂食怕冷

第二课时

一、读文导入  :

1、    轻声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    出示课件,填空。

鼠狐猴是世界上(最小 )的猴,它(小巧玲珑),(灵活无比),它是(杂食)动物,特别喜欢吃(昆虫),它喜欢 (炎热多雨的气候),不喜欢(寒冷的冬季),所以(冬天、夏季、)

二、填词造句:

3、    填空

4、    选择1、2个词造句

小巧玲珑 (灵活敏捷)  灵活无比(敏捷)

无可奈何  炎热多雨  温暖如春  无精打采

三、写字指导:

1、  说说记字方法

2、  指导书写

四、积累拓展:

1、  背诵你选择的段落。

2、  概括再具体的说一说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A:自己想想,组织语言。

B: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C:个人展示,集体倾听。

五、布置作业 :

1、  抄写词语。

2、  写一写你喜欢的小动物。

3、  预习第15课。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