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女娲补天课堂实录优秀3篇正文

女娲补天课堂实录优秀3篇

时间:2023-08-04 23:18:18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表现了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女娲补天课堂实录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女娲补天》课堂教学实录 篇1

一、交流谈话,切入文本

师: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炉火旁,我们也许听爷爷奶奶讲那些古老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今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二、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师:看了课题,你猜课文会讲哪些内容?

生:我猜课文会讲女娲怎么补天的。

生:课文会讲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生:会讲补天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师:同学们都展开了想象,那课文具体讲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并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生:(朗读课文,找答案)

师:(出示生字新词)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生:(个别读,再齐读)

师:你认为那些字的字音要读准,那些字容易写错?

生:要注意“挣”字是后鼻音。

生:“隆”字不要漏了右边中间的一横。

生:“冶炼”的“冶”字是两点水,不要写成“治”。

师:课文讲了女娲为人类做了哪些事情?

生:课文讲了女娲为人类做了这些事情:她创造了人类,把天火熄灭了,还补天。

生:她创造了人类,把天火熄灭了,造船救人,补天。

师:看来,同学们是认真读了课文的。那么在这些事情里面,课文重点讲了哪件事?

生:课文重点讲了补天这件事。

生:齐读文章的第一、二段。

三、精读课文,品味精华

师:那么课文中哪部分是讲女娲补天的?

生:在文中的第三、四段。

师:非常好,请你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讲女娲是怎么补天的?

生:女娲先是去找石头,再炼石,最后才补天。

师:说得真好。请你们继续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了女娲补天的决心和艰辛的句子。

生:默读,找句子。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这句话说明了女娲补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找石头就花了好几天的时间。

生: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女娲知道去补天是有危险的,但她为了救人类,下决心一定要去,说明她很爱人类。

生: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从这句话看出女娲很失望。可是,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小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这一句说明了女娲虽然失望,但要救人类,补天的决心没有动摇。

生:.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看出补天不容易,但女娲还是坚持去做。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两段话读一读。

师:学了课文,你想对女娲说什么?

生:我想对女娲说:女娲,你真了不起!为了救人类,你甘愿冒着危险去补天,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生:女娲,谢谢你,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人类的幸福生活。

生:女娲,我们也要向你学习,做一个不怕苦难,甘于奉献的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其实,关于女娲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课外我们继续去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来读一读。

板书:      创造人类                   找石

熄灭天火     女娲补天      炼石

造船救人                   补天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篇2

一、课前准备:

同学们,你们好!请大家拿出语文书、铅笔、字典,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二、读文提问题:

1、出示课题: 20课《女娲补天》,请同学们出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读词语:

师:练习把生字词读准确。

生读:败失败支支起柱柱子类人类野野兽

师:再把认读的词语读一读。

生:读:撞去发誓液体停歇天塌地陷

3、提问题:

师:文中的词语你们都读准确了,那么还有什么懂的问题吗?

生:1、我想知道女娲是谁?

2、她为什么要补天呢?

3、她是怎样补天的呢?

4、她把天补好了吗?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三、读文,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1)女娲是谁?

师:你们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呢?

生:我觉得应该先解决女娲是谁?

师:你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哪写着呢?

生:第3自然段开头写着呢。读“女娲是人类的母亲”。

师:谁知道为什么称女娲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呢?

生:我从动画片上看到是女娲捏泥人创造了我们人类。

师:我们人真是女娲用泥捏的吗?同学们都知道不是,我们人是类人猿变成的,女娲抟土造人是个神话故事。

(二)解决问题(2)女娲为什麽补天?

师:女娲是谁同学们知道了,那么她为什么要补天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你们自己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吗?

生∶读第2自然段:

(1、是火神和水神打架,天塌了……2、人类受到了伤害。)

师:女娲看到了天塌地陷,人类遭受了伤害,她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 她很心疼,很着急。

师:怎么才能把女娲的这种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同学们你们练一练。

(三)解决问题(3-4)女娲是怎麽补天的?天补好了没有?

师:通过读书,你们自己解决了女娲为什么要补天这个问题,那么女娲是怎么补天的呢?天补好了吗?课文哪写着呢?

生:课文的第4自然段写着呢。

师:这一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我们怎么学呢?我想我们师生合作来学习。我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用朗读来回答。这是学习课文的一个好方法。

师问:女娲用什么来补天?

生读:女娲采来……

师追问:女娲是用五彩的石子补天吗?

生:不是,它是用五彩的石子炼成的稠稠的液体来补天的。

师问:她是怎样把稠稠的液体送上天的呢?

生读:她驾着……

师问:她用了多长时间补天呢?

生读:不知多少天……

师追问:女娲是补了一次吗?

生:不是,她补了好多好多次呢!

师追问:那你体会到什么?

生:她非常辛苦。

师问:她把天补好了吗?

生读:她终于……

师:刚才我们用了提问、读书回答的方法学习了第四自然段,解决了同学们提出的女娲是怎麽补天的,天补好了没有这两个问题,你们也可以用用这个方法来说说女娲是怎么补天的。再看着图画来说说女娲是怎么补天的。

师:女娲终于把天补好了,天空多美丽啊!怎么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呢?请同学们读一读。

师:同学们,你们提出的四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你们学习了一个神话故事,高兴吗?

生:高兴。

师:请同学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四、留作业,指导书写。

师:你们希望老师给你们留点什麽作业?

生:把这课书中的生字写一写。

师:我也想给你们留这项作业。你们仔细看一看,在写:败、支、柱、类、野、兽这几个生字时,你们有什么困难?或是有什么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呢?

生:我想提醒大家:写“败”字时要注意的是:左边的“贝”字最后一笔不能写成捺,应写成点,右边是4笔反文,不是3笔折文。

生:“野”字是里外的“里”和预习的“预”的左半部分组成的。

师:同学们,里外的“里”在野字中做偏旁的时候,“里”字的最后一笔横就写成提了。还有就是“野”的右半部分的第二笔是点不要丢掉。写完生字后,还要把生字词写一写,记一记。还想留点别的作业吗?

2、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我国有许多神话故事,你们可以看看这方面的动画片,也可以找来这些故事谈一谈。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法建议

1.课前,让学生找一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阅读。

2.课上,鼓励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和同学讨论,读懂课文。

3.练习感情朗读,在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词语注释

山冈:不高的山。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旺盛。

挣扎:用力支撑。

冶炼:用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难过一一难受 突然——忽然

急忙——连忙 立刻——马上 寻找——寻觅

反义词:快乐——难过 熄灭——点燃

危险——安全 稠一一稀 幸福——痛苦

多音、多义字

句段赏析

1.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析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到处”说明四周水势大。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人类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有人出手相救。同时也暗示女娲救人是非常艰难的。

2.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析 透过“几天几夜”一词,我们眼前仿佛看到了女娲不分昼夜,在苍茫的宇宙中四处寻觅五彩石的身影,不由使人更加赞叹女娲不畏艰难险阻拯救人类的精神。

品读感悟

创造了人类的女娲又一次救了陷入可怕灾难之中的人类,还冒着生命危险把塌下来的一大块补上,重新给人类带来了快乐幸福。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本链接

神话故事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来反映人类战胜自然的愿望。中国古代神话是很丰富的,但是,在封建时代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时,没有专书传世,只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列子》、《庄子》等古籍中保存零星片断。

文章导读

这是一个流传几千年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就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的向往。这篇神话故事就是讲了创造了人类的女娲又冒着生命危险把塌下来的一块天空补上了。刻画出女娲美丽、善良和不畏艰险的感人形象。

文章结构

课文共分三段

第—段:(第1自然段)写女娲发现天空突然塌下一大块,人类处在水深火热的境地。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写女娲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把天补好,拯救了人类。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天边有五彩云霞的地方,就是传说中女娲补天的地方。

写作特点

课文重点描写女*补天的经过,语言通俗易懂,便于儿童理解。同时文章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积累

欢歌笑语 熊熊大火 挣扎 冶炼 金光四射 零零星星

1.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2.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传说中的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类,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把天空的窟窿补好的故事。赞美了女娲善良和不畏艰险的优秀品质。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