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精选5篇正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4-06-14 10:12:31

六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藏戏》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面具,藏戏其他方面还有哪些特色呢?本文是细心的小编演员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优秀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藏戏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 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 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 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关打折、成数、税率及利率方面的问题

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课时安排:

1、 折扣……………………1课时

2、 成数……………………1课时

3、 税率……………………1课时

4、 利率……………………1课时

5、 学会购物………………1课时

1 折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折扣(课本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

师: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

问: “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生: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

小结: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问: 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例1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两个问题加以比较

板书:(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三、实践应用及作业

1、第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2、第13页第1、2、3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 成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成数(课本第9页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成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

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

二、 探究体验

1、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2、 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3、 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4、 教学例2

(1) 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 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 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

或者引导学生列出:

350-350×25%=262.5(万千瓦时)

三、实践应用及作业

1、第9页做一做

2、第13页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3 税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税率(课本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二、 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教学例3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30×5%=1.5(万元)

三、 堂上练习及作业

a) 第10页做一做

b) 第14页第6、7、8题

四、课堂小结:

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4 利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11页例4)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 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方法一 方法二

5000×3.75%×2=375(元) 5000×(1+3.75%×2)

5000+375=5375(元) =5000×1.075

=5375(元)

三、实践应用

第11页做一做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注意计算要准确。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14页的第9题

板书设计:

5 学会购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购物(课本第12页例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 出示第12页的例5

2、 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 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

230×50%=115(元)

B商场:

230-50×2=130(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如何才能进行合理购物

五、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板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体会传统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大家看过戏曲节目吗?是啊,戏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祖先根据地域的特点创造了众多的戏曲种类。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戏曲种类呢?(指生回答)大家知道得还真不少,中国的戏曲种类确实很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我们烟台地区也有自己的戏曲种类,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指生回答或师答)对,就是吕剧。那大家知道藏族的戏曲形式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藏族人民的戏剧——藏戏。(出示课件)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2、下面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看看藏戏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藏戏片段)指生回答。

3、是啊,藏戏都是戴着面具演出的,这也是藏戏的一大特色,那藏戏还有什么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藏戏》。(板书课题:15 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面的导语,看看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生阅读)

2、指生回答,并列出学习要求。

3、发阅读材料,布置学生参照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解疑释难,记下仍不理解的问题。

4、指生提问,全班解决难题。

5、同学们的问题都解决完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老师的问题。(出示课件:问题)

三、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那么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藏戏的形成,课文中讲了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请同学们自读4-7自然段,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藏戏形成的传奇故事。(学生自读课文)

2、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开火车读课文),看看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请同学们边听边想。

3、指生回答,并适时板书:形成:唐东杰布——为民造福(阿吉拉姆)]

4、他的出发点是要为民造福,并最终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从此,藏族也就有了自己的戏曲形式——藏戏,因此唐东杰布就被称为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戏又名阿吉拉姆。那么藏戏都有什么特点呢?

5、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前3个自然段,找出藏戏的几大显著特点。

6、那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藏戏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自读8-16自然段,看看藏戏的面具都有什么特点。(指生回答)是啊,藏戏的面具色彩斑斓,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边说边课件出示)。那这些鲜亮的面具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指生回答,并板书: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些多彩的面具。(课件出示)

7、藏戏的面具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下面我们再来接着看看藏戏的其他特点。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合作读17-20自然段,各读一句,读出感情来。

8、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藏戏就是这样独具魅力,令人神往。它没有舞台,那在哪里演出呢?(学生齐答,适时板书:席地而坐 团团围坐)

9、如此热闹的演出可以持续几天呢?(生齐答)时间如此宽松,在演出中观众们可以在吃喝玩耍中看戏,所以大家都(随心所欲、悠哉游哉)。(板书)真是令人神往。

四、总结全文,理解升华

1、那藏戏又靠什么来传承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藏戏就是靠(一代一代师传身授)流传下来。

2、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有机会到西藏去的话,一定别忘了欣赏一下藏戏的热闹场面。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板书设计:

15 藏戏

(阿吉拉姆)

形成:唐东杰布——为民造福

戴着面具: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特点 没有舞台:席地而坐,团团围坐

演出三五天:随心所欲、悠哉游哉

代代师传身授

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优秀教学设计 篇4

一、聊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藏戏》(板书: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说到戏剧,老师特别想和同学们聊一聊你们知道的戏剧。注意请你用一句话把你想要说的表达清楚。生:(1——2名)

师:知道的挺多的。那老师考一考大家,长袖一甩,就能变出个脸谱,是什么戏?

生:“川剧!”

师:好,老师还剪辑了三段著名的戏曲,同学们听听看,能听出它属于什么戏剧吗?播放唱段1、2、3学生回答

师:“还有一种戏,它广泛流传于世界的最高处,它叫?”

生:“藏戏!”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篇课文带星号,我们知道阅读课文要抓住什么?”

生:“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

屏显:

……下面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默读课文,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哪两个词揭示了课文的重点?”

生:形成和特色

板书‘形成’和‘特色’

二、说“戏”

师: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呢,课文哪些自然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啊?4-7(板书4-7)

师:学会抓关键词很重要,它就像你要打开一扇门得先找到门把手一样。有三个词连接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请同学们快速浏览4-7自然段,看看谁最先找到。

生:(那时候于是就这样)屏显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7段,自己练习借助关键词来复述故事。

师:读了课文我们都知道,藏戏是用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的。那我们说“关于藏戏形成的传奇故事”这是不是藏戏呢?这出《藏戏》,当然少不了“雄谢巴”。知道熊谢巴吧?怎么知道的?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真会学习。谁来当一次熊谢巴呢?

师:请你用上关键词,可以加上动作,老师来给你起个头:(屏显)要说藏戏戏神,那就是伟大的唐东杰布,下面由我来介绍他的传奇故事。

师:其余同学请认真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听听是不是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师: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交流(2-3名)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的读一读吧(生谈感受后接着读相关部分)

师:从年轻的僧人到凶险的自然,从一无所有到58所铁索桥,从僧人到藏戏的开山鼻祖,屏显,齐读:“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三、品“戏”

师: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藏戏了,那你们知道藏戏的特色是什么吗?

板书: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

师:在哪找到的?

师:自由读前三段,说说除了藏戏的这三个特色,你还读出了什么(藏戏剧中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师:能试着读出自豪感吗?指名读2名齐读

师: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藏戏的特色呢?8-20屏显问题:填空自学

交流

1、面具部分

a.概括: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b.展示面具:关于面具,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师生对,白色是什么面具,代表什么藏戏的面具还有,屏显欣赏

c.如果我本身就是戏剧里的一个角色,你准备给我佩戴什么面具,为什么?或者是送给任何一个人什么面具,为什么?(体会颜色象征意义)

2、舞台部分

a.概括:没有固定的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起

b.读了这一段,有没有特别的感受?谈对艺人的敬佩

师: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屏显,读:“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受下去。”

3、演唱部分: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师:哦,原来……屏显:“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四、评“戏”

师:学了《藏戏》这篇课文,藏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都对藏戏这一民族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作者是怎样使藏戏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呢?

1、详略得当,举例子哪是详写哪是略写。板书:详略得当

2、排比、反问,抓住了读者的心、埋下伏笔板书:排比、反问

3、师:同学们看,1-3和8-20都写的是藏戏的特色,那3和8段中间插入

叙述了藏戏的形成传说。这种叙述方法就叫插叙。板书:插叙

五、“入”戏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领略了藏戏这一特有的民族艺术。正如我们上课伊始了解的那样,中国艺术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课下(引出作业)搜集藏戏以及其他戏曲艺术的图片、文字或者音像资料,先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多姿多彩”的戏剧艺术资料展览会。

《藏戏》优秀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藏族的文化。

二、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嚢樽啵桓丛拥矫扛鼋巧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