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计划(9篇)
时间:2023-10-10 09:14:03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课堂教学计划(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1
我申报了市级微型课题《小学写作教学课堂模式研究》并立项,从开始到现在,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收获不少。这段时间,我不断的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感受,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段时间的研究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立足文本,以阅读教学为基础,读写结合
1、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提倡学生多读,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
2、一些小学生优秀作文书也是很好的选读对象。
二、 提倡学生模仿,培养习作能力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去模仿一些课文片段或优秀作文的框架结构。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这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
三、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使学生乐于写
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学生对写作无兴趣,硬逼着学生去写,那么他们是不会写出优秀的文章的。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教师应采取多媒体、表演展示 、实物展示等手段,并用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取材于生活,感悟于生活。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没材料可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尝试:
(1)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记下来。
(2)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等,巧设题目来写作。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个有心人。首先教给学生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收集足够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文作好准备。
3.侧重鼓励,激发兴趣。
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劳动,总希望别人对自己劳动的价值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改正缺点。
四、使学生在自改与互改中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文章贵在修改。在教学中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指导习作的重点放在指导写和指导学生自改与互改上。学生自改作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学生边读边改,作文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地得到提升。我还经常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他们很有兴趣,也更容易发现同学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提醒了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作文修改是小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学生作文写完后,教师要指导他们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精练、表意准确、语言生动。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2月24日观看了陈祥斌老师高效课堂视频,让我看到了名师的风采,从名师陈祥斌的身上学到了上课、构建高效课堂的技能,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自己教学之路还任重道远。
在传统的课堂中,在教师“灌输式”的教学下,教师认认真真的“糊教”,我们学生只掌握了知识的本身,并没有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结果是只会呆读死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差,更不懂得超越教师和教材,只是每节课规规矩矩的听,认认真真的背,下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自以为这样就是学习,就是好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不去更深的思考,去评判,去创新。而陈老师的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状态,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要和谐沟通,课堂是否和谐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提前没有准备、甚至无法提前准备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经验,以在再次出现同样状况的时候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按照既定计划进行下去。这样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与课后总结动态的协调循环运作中,逐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
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还有个重要前提,那就是需要教师与学生有全面深入的思想情感交流。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是有着独立的尊严和价值,有着丰富内心生活的独特的人,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下,教师才能选定既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因材施教的方法。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的实践中,实现“双赢”、“双发展”,使和谐高效课堂成为教师教育教学一个全新的亮点。
课堂教学计划 篇3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调,教师讲的多,学生自主发挥少,课堂还不够大胆放手,教学氛围还不够民主和谐。
2、语言亲和力不够,没有放低姿态和学生融为一体。
3、为“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情境创设还需努力打造。
有时鉴于教学任务重,唯恐时间仓促,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造成课堂上有时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互动交流的时间太少。师生互动不够充分、灵动,不注重生成,不够高效。在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授受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扮演着执行教学任务、代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启动者角色。
4、作业布置还需分层设置、精心选择。
5、课标理解不够到位,三维目标贯彻不具体。
二、改进计划
1、课程标准是教学进程主要依据,新学期上课前,应认真学习,掌握物理学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课程标准、将物理学的全部教学内容分门别类地制定出各部分内容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目录和教学内容切合实际地选择教学方式。
2、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在课程结构方面有其自己的特点,教师的备课应考虑到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备课堂演示和实验指导等或若干方面、把本门课中各次课的内容逻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指出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应是早就心中有数了的,这样才能出现即席讲课、活泼自然的局面。只有把课讲到学生的心坎上,才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3、科学的安排提问,提问下不仅能调节讲课进程,同时教师也能在学生回答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益处。教师在提问时应给学生某种提示,让学生感到是同教师一起寻求答案,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效的提问应体现出下列几点。
(1)表现出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和知识水平。
(2)与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相适应。
(3)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各个目标。
(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
4、鼓励能提出问题的学生,讲课时应有足够的停顿时间,使学生有机会提出问题或对某个问题作短暂的思考。教师可以走近学生保持目光的接触,以表示欢迎他们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1、班级概况
我校五年级三个班共有131(44+43+44)名学生,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特别是五年级二班,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作业、练习完成情况不好,虽然每个班都有几名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但上学期平均成绩只有63.25分!
2、家庭及其他因素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通过掌握的材料加以分析,以便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因数与倍数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与数论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际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六、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m3、1dm3模型,容纳1L、100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七、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课堂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少,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都喜欢理解新知识,可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理解比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资料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和前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30米跑和300-500跑走交替)、基本步法练习。资料简单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本事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从基础锻炼做起,进一步增强体质,异常注意培养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过体育锻炼,培养团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多鼓励新生在课堂上大胆做示范,并提出问题,对这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证正确的跑走姿势,并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5、教师要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到达提高的目的。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优生优培,差生转化。
6、教师加强各方面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学进度
(略)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6
听了曹利娟老师的讲座后,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绪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中,就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艺术。比如教师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都会给整个课堂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艺术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创新有赖于常规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有知识、有能力、有文化的教师”,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曹老师重点讲了有能力,我这样理解:
1、有效地交流沟通能力。
2、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能力。
(1)确定学习者、其他参与人员和教学环境的相关特征。
(2)设计或修改教学活动以适应学习者、教学环境和呈现方式的需要。
(3)明确目标、任务及次序。
(4)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策略和呈现技巧。
(5)设计或个性课程内容、教师手册、评估工具和支持材料。
(6)根据需要创建或修改基于技术的资源 。
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在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是这样的。平等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和蔼可亲,尊重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出口伤人;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学方法独到新颖,语言幽默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有渊博的知识;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不拖堂;布置作业要适当;不随便找家长来学校;不向家长打小报告。
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我可能并不能把它全部掌握,但我通过学习明白了如何去做,怎样去把握课堂教学艺术。我想更多地还需要在今后地工作中去实践和体会,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课堂教学计划 篇7
一、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学生们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教材编排特点: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分四个主题单元,共计11 课,分别是《 我爱我班》、 《金色的秋天》 《 我的 家乡》《困难面前我不怕》。
第一单元《我爱我班》 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反映季节变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体现个体与社会的整合,重在引导儿童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本单元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的,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困难面前我不怕》则侧重对儿童提出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的要求,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充分展示并提升自己的指挥,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三、教法设想与措施
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以往的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某些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
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 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 支持随机进入教学,充分 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 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材设计的活动框架指导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学生活动演进和学习需要的`情况,调整教学指导。
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册教材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如交流各自的假期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欢度国庆节和中秋节,结合自己的生活,设计秋天的保健和创意活动等等,课本中选择设计了基础的活动程序框架,具有开放的特点,从而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将实施中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纳入课程资源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活动体悟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育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从生活中分离出的,分散在小学各学科中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和知识学习,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学习,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和启发者。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8
在这次活动中我认真的听了每一堂优质课和每一堂说课比赛,领略各个老师的课堂风采。听了他们的课堂教学,启发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同时明白了许多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本次的。观摩,我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此次大赛包含二项内容:教师的说课比赛,教师的优质课比赛。对于同一个课题,每个教师各自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风采。
二、在说课比赛中,老师们纷纷显露各自才能、实力,极具特色。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说课比赛,我明白了教学过程是整个说课的重中之重,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把重难点讲透讲清楚。说课结束后要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整个说课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三、在优质课中:老师们都极具亲和力,能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互动多;在教学设计上,流程清晰,环节设置紧密;导语亮丽而各具特色;课件制作精美,资料丰富多彩,让人耳目一新。
四、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日子中,我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9
xx区实验小学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现代化技术发挥到极致的课堂教学,令我大开眼界。
教育理念很现代、很时尚,学校立足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学生。
xx实小大胆尝试,开设数字化学习应用实验班,提出“进主课、常态化”的教学改革行动目标,用ipad进行课堂常态化教学。在课堂上综合运用电子白板、ipad、协作平台来进行数字化学习,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自主学习习惯、线上学习意识、以及网络环境下的自律性等。目前,在xx实小实验班的日常教学中,学生都会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中使用到ipad。
xx校长理念新颖超前,正确的技术应用观,在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形成技术的有效应用,将“技术”消隐在“教育”背后。ipad进课堂带来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等方式的。革新,这既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感到,在数字化教学应用实践的过程中,技术只是工具,教师的理念、信息化水平、教学环节的设计才是变革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的关键。我们应充分认识技术和教育的关系,了解技术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在哪里,不能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模仿已有的教学模式,解决已经解决的教育问题,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比如学生能力培养、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负担的减轻、学习兴趣的提升等。
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令人大开眼界。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很好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培养了孩子从小就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xx之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变革之路是需要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必胜的坚定信念。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这样一个崭新的命题,需要我们用实践去积极求解,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实践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