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优秀26篇
时间:2024-10-25 20:44:37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
内容导航
《我与地坛》教案 1《我与地坛》教案 2《我与地坛》教案 3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4教学设想 5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6重读《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师随笔 7《我与地坛》教案 8我与地坛教案 9我与地坛(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0《我与地坛》教案 11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12《我与地坛》教案 13《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14《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15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16我与地坛教案 17《我与地坛》教案 18我与地坛读后感高 19《我与地坛》教案 20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21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22《我与地坛》教案 23《我与地坛》教案 24《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25《我与地坛》教案 26《我与地坛》教案 1
1、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掌握阅读散文的一些方法。
2、探讨地坛与母亲在本文中的精神价值。
3、教导学生坚强面对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母亲、地坛在文中的精神价值。
2、散文的一种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母亲、地坛与我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信息量;课堂提问直奔重点而去,提高效率;散文的阅读,方法很多,就本篇而言,找过渡句带动全文,找议论句挖掘思想,体会意图。(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概况,熟悉文章内容,大致把握文章情节思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电脑播放贝多芬钢琴曲:《命运交响曲》
教师简单介绍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可这位音乐家却在29岁时就不幸地患上了失聪的毛病,在他32岁那年,他完全地丧失了听力,面对这样的噩运,贝多芬并没有放弃,相反地,他坚强地面对苦难,“我要卡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将我压倒。”从而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无独有偶,在中国,也同样地出现了一个勇敢地同命运做斗争的,扼住命运喉咙的人——史铁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作品《我与地坛》
二、整体感知,筛选主要信息。
1、文章中哪一句话贯串全文?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自然段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承上)(启下)
三、局部挖掘,体会议论句的价值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
1、提问:文中几次写地坛?请找出来并朗读。
明确:三处(景物描写)
第三自然段“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第五自然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
第七自然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蕴帖而微苦的味道。”
2、在几处地坛中体现出地坛的什么特点,地坛有何价值?
明确:A、荒凉的建筑,茂盛的植物
B、小动物的动态,草木生长
C、园子形体在改变,精神不变,生命树常青
地坛启发了史铁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史铁生双腿残废,精神不衰败。两者相通。
3、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发?
明确:生,无需辩论。死,顺其自然。地坛回答了他“该不该�
『方法点拨』找议论句,地坛给作者的启发,实质上就是地坛本身所蕴含着的精神价值,这些精神价值影响了作者的思想,使得他考虑事情,看待生活也受到地坛精神的影响。而议论性的句子正是作者思想观点的体现,是作者受地坛影响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相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该不该死?
为什么出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怎样活着?
议论句:“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4、那么史铁生的第三个问题是谁回答了他呢?
明确:母亲。(由这个问题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我与母亲
母亲的形象美
1、找出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
明确:第2、3、8自然段
2、这三个段落中母亲的形象怎样体现?
第二自然段:“知道……知道……知道……知道……知道……只是不知道……”,直接回忆了母亲当年的心理。
第三自然段:“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那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无法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呢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第三自然段:“我”上地坛母亲“无言地准备”、“目送”——理解
第四自然段:“我”在地坛母亲“担忧”、“找”——悲苦、坚忍、关爱
母亲形象: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理解、宽容、毫无抱怨的爱……(答案供参考)
3、寻找课文中间接描写母亲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塑造了母亲怎样的形象?明确:对比描写:儿子对母亲的行为:“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
“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可以说,作者当时对母亲是不理解的,这更反衬出母亲的坚忍、宽容、无私的爱。
4、总结母亲形象
明确:聪慧、坚忍、苦难、伟大、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对儿子无私的毫不张扬的爱……(仅供参考)
5、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张扬的,那么这篇文章是不是只是为了赞美母爱呢?
明确:不是,母爱是文章的一个方面,而文章最重要的是母亲对我的启示。
『方法点拨』寻找文章中的议论句,在母亲去世之后,作者所感悟到的不仅仅是母亲的爱,更是母亲的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如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和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6、那么母亲对作者到底有什么启示,对他的成长有何价值?
明确:母亲教会了我怎样活着,教会了我面对挫折的正确人生态度。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是母亲的苦难和母亲在苦难中的坚韧给了作者最深刻的印象,深深地影响着作者。母亲对待生活,对待苦难的态度启示作者走出困境,重塑自我。
四、总结全文
提问:地坛、母亲和我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地坛和母亲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
明确:三者联系:地坛、母亲伴随着我精神的成长。
本质上的联系:默默无言却昭示着生命的意义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10自然段末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本质上的联系可以结合母亲和地坛两者的精神价值来回答。
五、比较鉴赏
讨论:文章以“我与地坛”为题好不好?可不可以改为“我与母亲”、“地坛我母亲”?
明确:a、文中写的是地坛和与地坛有关的几组人物。
b、母亲和地坛的内涵相通,某种意义上,地坛也是我的母亲,母亲与地坛都给了我生活的启发。
(答案是开放性的,可以从文章的题材、风格、语言、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考虑。)
六、拓展延伸
播放《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生死离别的电影片断。
教师总结:生命是脆弱的,一座冰山就可能毁灭成千人的生命,但生命也是坚强的,在冰冷的大海里,Rose凭着对生命的珍爱,凭着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与他们的死别相比,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又是那么的渺小,与史铁生在风华正茂时失去双腿相比,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又怎么不能克服呢?生命是可贵的,生命过程中的挫折、苦难也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要直面挫折,绝不回避;珍视生命,勇不放弃!以此与全体同学共勉!
七、作业布置
课后观看教育片《懂你,母亲》,写一篇评论。
《我与地坛》教案 2
一、 情境导入:解说(配《生命》主课件图片)
导语: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语文教案-我与地坛。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古园里,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完成了生命 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这位作家就是现任北京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史铁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相关的常识:地坛的简介(课件)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主课件(框架图)
自传体散文,共七节,选入课本的是其中的前两节,同学们在预习中已经通读了全文,请大家结合此文,通过对文中关键信息层次性语句的整合,概述本文的大意。(课件)
过渡:作为一篇散文,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线索才能领会形散下的神聚。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有着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我与地坛》。(筛选感情性语句)
{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他人的成功往往我们关注的焦点。史铁生由一个失魂落魄的残疾青年成长为一个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文章虽长。但突显的只有三个因素:我、地坛、母亲。透视这三个因素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更真切的走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来进行一次
仿真模拟,角色互换的采访:共同去感受成功背后那个顽强的生命。
采访的基本要求:
1、分成两组(东半球,西半球)采访史铁生。东半球同学为史铁生、西半球同学为记者。
2、每组第一位同学为组长,搜集整理本小组的采访信息。集中小组成员的共同智慧。
3、采访时角色定位,仿真模拟,尽量从文中提取问题。用文中话作答。可适当加入个性化语言。交流时要声音洪亮。准备一下。
附:采访史铁生:
1、 记者:您好,史铁生,我曾经拜读过您的很多作品,《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您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我们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现在您做为一个知名作家,成功的背后一定有着艰辛的历程。请问您在21岁失去双腿后的感受是什么?
史铁生:失魂落魄,想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2、 记者:据说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地坛。自从那以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您最初去地坛的动机是什么?
史铁生:双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几乎什么都找不到,到地坛,当仅为着那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而且那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见自己的身影。
3、 记者:看来,地坛对您吸引并非偶然,地坛给你带来了哪些生命的启示?
史铁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了,它剥蚀了浮夸与炫耀,留下的只有那份超然,它就是我命运的写照;尤其是文中景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史铁生都能感受到那种生命的气息。每一位史铁生发言:我喜欢
个性解读
(结论: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
4、 记者:在地坛中您曾连续几个小时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你想明白了吗?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剩下地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这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5、 记者:你用十五年时间思索生与死的问题,是不是太长了,人生有多少个十五年啊。(只有在沧桑的岁月中才能参透哀与乐;生与死。)
小结:同学的采访很精彩。关于生命的深沉思考,应该是古今哲人成就大器的起点。史铁生起点在地坛,是地坛在不动声色地感染甚至拯救着作者,使作者对生死有了达观的理解。看一幅图片。虽然史铁生永远无法穿上那双跑鞋,可实际上,他已经带着那双跑鞋,带着他的梦想,在人生之路尽享自由和奔放。(课件)04年的残奥会上,中国的奖牌跃居世界首位。残疾人身残志坚,顽强地同命运抗击。成功就是要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成功就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回到我们的文章中,地坛是作者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作者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位以地坛为背景的伟大的形象母亲。
《我与地坛》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体悟作者以对母亲的感情并感爱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掌握生命启示的方式
3、注意情景交融
教学流程
字词
1、沧桑(cāngsāng):沧海桑田”的略写。喻世事变化很大。
2、剥蚀(bōshí):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侵蚀。
3、坍圮(tānp):坍:倒塌;圮:毁坏。因倒塌而毁坏。
4、亘(gèn)古不变:自古以来一直都没变化。
5、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
6、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7、落寞:寂寞;冷落。
8、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
9、纷纭:多而杂乱。(指言论、事情方面)。
10、恍惚(hunghū):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11、恪(kè)守:严格地遵守。
12、焦灼(zhuó):非常焦急。
13、熨(yù)帖:心里平静
一、整体把握
1、本文写了哪几个对象,按照何线索来写
地坛--(明)地坛的博大,宽广以及作者的成长
母亲--(暗)母亲的无私,伟大,通过他们之间的相同点突出主题
2、作者和地坛的关系经历怎样的过程体现何种精神状态
等待---理解---依恋(精神寄托)
颓废---豁达---顽强
3、作者为何来地坛?
宁静可以调整自已的心情
可以逃避一个世界
可以得到生命的启迪
自已必地坛有相似之处(都是被抛弃的,荒芜但并不衰败,残疾但并不残废)
4、作者如何从地坛中得到启示
①第三节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记生命显露本真的模样,以便看到人生的真相(在满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已的身影)
读并分析
理解,将环境时间个人的遭遇紧联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不逃避不懦弱的而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②第5节,每一个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生命的生生不息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自已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荒芜但不衰败)
读并分析
③6节启示是什么,回答了生命的什么问题?
坦然面对生死,顺从自然(为什么活)
二、细节把握,体会句意
1、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
2在满园弥漫的沉静鼗芒中,一个更容易看顾到时间,并看到自已的身影。
3、一下子就理解了它手意图
4、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5、这却不是在就像是伴你终身的魔鬼或恋人。
三、怎么活?
(一)、学习第7节
1、用偏正短语概括这一节手各景物对象
夕照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松柏
雨中的泥土气息
秋风中中落叶的味道
2、这些景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视听嗅
3、有何人生的启示,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并用你的语言来概括
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手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理解,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已的方式坚强地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人生的味道。热爱生命,奋发有为。
(二)、感受母爱
除了从地坛得到启示外还从何处得到启示(母亲)
1、母亲
2、找出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怀感变化?
绝望迷惘沉思抗争成功
3、出我对母亲情感态度的变化
带来难题理解惭疚报答怀念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四、作业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4
【教学目标】
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讨论与指导相结合,体味作者传达的感受,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仔细观察纹川地震中图片,体味感受并交流。
二、整体感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1、“我”进入地坛时的心境?(身体残缺而精神颓废)
2、地坛景物描写有几处?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处描写:古园历尽沧桑露出生命本真的模样,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而冷落宁静为我提供了思考审视自我心灵的场所;古园的荒芜衰败与作者的失魂落魄不谋而合让我有宿命的感觉。第二处描写: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微观自然世界,有着勃勃生机,让作者感受到卑微纤细的生命主体在自然大生命的背景下并不在乎自己栖身地的荒芜,在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让作者明白包括人在内的每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第三处描写:园子里有冬雪,有暴雨,有秋风,有早霜,有坎坷,有落寞,象征生命是充满劫数的,但亦时时洋溢生命的律动:地坛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但在不断的变化中又显示出永恒的一面:“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它们生命力顽强,历久弥坚。这些激励着“我”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不幸,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我”在地坛悟出了什么?我们又该悟出什么?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的关系: 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在地坛获得重生人应� 与其向命运屈服,不如意气风发地在生活的田野上播种希望;与其空等命运的恩赐,不如通过奋斗去摘取生活田野上的鲜花。人,如果能将个体生命放置与自然大生命的背景之下,往往能获得心灵宁静与归属感,并更深地认识自己的人生。
三、练习:观察图片,写一段文字,写写你的感悟。
四、交流感悟。
五、作业阅读《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探究对“怎样活”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教学设想 5
1、从课文入手,按母亲的“形象美——群像美——意象美”的思路,引导学生去认识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从而受到美的激赏并得到别一种阅读方法的感悟。
2、制作与教学相配的课件,增强审美效果。
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6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枣庄八中 孙莉
一、教学目标及设计意图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有了新理解、感悟的过程。(第一课时)
2、理解母亲的深沉伟大及母亲对作者生命观的影响。(第二课时)
3、品味、积累优秀语句。
4、设计意图: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被选在了“精神支点”板块。在文章中作者对生命进行了解读,由解读个体生命到探询生命永恒的流变。选文节选了两部分,作者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和对生命的思考。因此这篇散文那么文章理解的重心应在“精神”上。要让学生理解到作者面对个人不幸的命运如何实现自我超越的以及“人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苦难”。
二、内容分析
1、文章分析
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的故事,不是直接叙述事件,而是通过自我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自我设想母亲的想法。写母亲实际上是写我对母亲的“理解”,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态度”的理解,而这些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展示了母亲面对苦难时的“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他们所处年龄可能只会停留在具体做法这一认识层面。因此要引导他们向更高层面去思考,向永恒的生命去靠拢。还要培养学生旺盛的生命斗志,特别时面对生命的苦难挫折时的态度。
3、资源分析
史铁生散文《秋天的怀念》
《我与地坛》(全文)
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设计亮点
1、从整体把握文章,避免将文章分割成字词句。
本文是一篇凄婉动人的散文,在设计中力求从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在学生熟悉了课文之后,便用一个大的问题领起全篇:第二部分主要写母亲,但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不用《我与母亲》,这是否背离了文章的中心?这一问题就将学生原本停留在“母亲”为作者做的一些具体事情上的目光转移到了地坛,“我”,“母亲”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确保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避免将文章条块化。
2、注重学生个人感悟,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老师的适当点拨有机结合。
3、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语言积累。
文章对于我们的情感冲击,对于我们的心灵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本文的语言有着其独特的特点:沉静的,绵密的,抒情的。在课堂上注意了学生的读、悟、记相结合,对于特别好的句子,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范读、齐读等形式。比如选文的倒数第三自然段“曾有好多回……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情。另外学生自主找感动自己的语句来记忆,增加其语言积累。
四、现场实录(片段)
师:大家已经熟悉了课文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我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但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不用《我与母亲》,这是否背离了文章的中心?
(学生自主思考讨论)
生: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地坛的。
师:除 那好,咱们把这个问题化难为简,首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地坛,作者与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生1:母亲送“我”去地坛。
生2:母亲去地坛找“我”。
师:一位年迈的老母亲推着自己年轻残疾的儿子,如果你是这位母亲你有怎样的想法?或者你是这个年青人,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生1:作为母亲非常痛苦、难过、担心。
生2:作为这个年青人,痛不欲生,感到前途渺茫。
师:当时这位母亲一定是非常痛苦、难过、担心,但是这位年青 那么当母亲去世,他冷静下来后如何描写母亲当时的心情?
生:有一些词句表现了母亲当时的心情,如:犹豫、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师:由此看来母亲痛苦着作者的痛苦,那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怎样的母亲来面对这双重的痛苦?
生1:是一个理解儿子的母亲,“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生2:是具有坚忍意志的母亲,“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生3:是毫不张扬地爱着自己儿子的母亲。“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位理解儿子、具有坚忍意志、毫不张扬地爱着自己儿子的母亲。母亲这样的一生为作者留下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生:面对苦难时要坚强的活着,要自强不息。
师:我们一直围绕着“我”与母亲的故事在做文章,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好像还应该是“我与母亲”,但为什么是“我与地坛”?
生1: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和母亲的故事与地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我对母亲的沉思都是在地坛完成的。
师:很有层次性,能不能将“我”地坛母亲之间的关系阐述的更完整?
生:地坛是连接“我”和母亲的纽带。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可以这样说地坛是我虚化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
…………
五、自我反思
本节课,注重了文章的整体性,能够较好的驾驭教材。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有较好的课堂效果。但在处理母爱这一主题时,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还不够。课堂上学生读书时间太少,对于“学生如何读”指导不够。对于疑难问题老师的点拨还不到位。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够深刻。
六、观点争鸣
观点一:课堂基本体现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课堂上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过少。
观点二:本文的重点应该是在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上,从母爱入手可以,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母爱的层次上,应该从母爱切入生命。
七、专家评说
本节课执教老师教学素养高,教材驾驭能力较强。学生自己找文中喜欢的句子背诵,体现了自主学习。问题的设计,能够将学生由母爱转入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新课改课堂上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必要的语文知识理解要与朗朗读书声相结合;学生的体验感悟与表达交流要相结合;教师的适当引导要与学生的思维广度相结合。另外作为一节好的语文课,除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外,还要注意师生文本等多维互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关注学生的学,看看学生知识理解力是不是有所提高。
重读《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师随笔 7
重读《我与地坛》(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师随笔)
前几天,又读了几遍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一读,勾起了我许多相思,溢出了无数眼泪。朴实无华的文字,真切实在的情感,让我不能不想起家人,想起过世的父亲和母亲,想起我们常谈的“母爱”和“孝道”。
生活:平凡而实在
文章先从作者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他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我”为什么要去地坛呢?因为地坛与“我”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 ……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我”在残疾之初,悲痛欲绝,感觉前途渺茫暗淡,以致一次又一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没想到偶然走进了古园,顿生同病相怜之感。这荒芜冷落的园子正是“我”悲苦命运的写照,让“我”得到了一丝慰藉。这座古园映照了“我”的生活,仿佛能感知“我”内心的苦痛和迷茫,园中那些荒芜冷落却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了“我”生命的启示。
大家知道,史铁生是在最猖狂的二十岁年龄上下不幸瘫痪的,其苦痛是无以言说的。面对泡了的古园,他思考了些什么?第一,身体残疾了,生命是不是就终结了?是不是就要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既然如此,那该怎样活下去呢?洋溢着顽强生命力的古园让作者感知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眷念,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而从残疾自伤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作者具体刻画了哪些景致呢?寂静却安详的石门中的落日,苍凉却张扬着生命多姿多彩的高歌的雨燕,似乎讲述着青春童话的雪地上孩子们的脚印,还有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以及秋风里落叶的味道……这些对古园的具体而形象的描绘,细腻深刻,写得深沉而又令人心碎,执着而又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它们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园子中,却都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正是这并不衰败的`园子中时时处处洋溢着的生命的律动,包孕着难以言说的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给了作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引发了他对生命的长久的思考。
《我与地坛》的后几节里作者还写了几个和他有几分相似命运的人,也多次说到关于生命和命运的理解。有坚持练声、声音还算不错的高声歌唱的青年,有从青年跑到中年、终于引发专业人士感叹的想改变命运的长跑朋友,还有一位漂亮但却弱智的姑娘……他们都和史铁生的命运或客观或主观的相似。他于是感叹:“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于是,他“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作者经历了种种磨难,见识了并不完全相同的各种不幸人生,想到世上并不是他一个人残废了,想到身体健全的人生活和工作上的不顺可能更是难受,史铁生终于“悟道”,知道了人之所以恐慌原来是有欲望,人之所以不满足原来是因为欲望没能变成现实。他感叹,“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那您知道,消灭恐慌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的最有效地办法也是消灭欲望。”我亲爱的朋友,当你读到这些从心海最深处发掘出来并无私奉献给你的文字,你的内心难道没有为之感动,甚至战栗?难道没有惊讶世上居然有如此朴素和坦诚的告白?在这里,史铁生的语言是质朴的,质朴得有如他残疾的身躯毫不掩饰;史铁生的心思是坦率的,坦率得丝毫不避嫌他人的苦楚和残缺。他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真实而难得的人生感悟赤裸裸地撕裂开来展示给了大家。然而,正是这样质朴而坦率的心灵告白,正是这样真切而近乎颓废的赤裸展示,才让我们这些在大千世界中奔波劳碌的凡夫俗子震撼和反思,才让那些没经历过什么风雨的家鸽乳燕体验出了世事的艰辛和无奈。
是的,我们生活的世界绝不会是风平浪静的。路遥的长篇代表作是《平凡的世界》,十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小文叫《有风的日子》,影视明星张国立也表演过所谓的《大生活》,“平凡的世界”也好,“有风的日子”也罢,都是说我们实实在在过的就是“大”生活:吃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是张家长李家短。既然来到世上一遭,那些不能由我们决定和选择的东西就让它随风西去吧。我们要做的是,来的时候是赤条条的,去的时候呢?是万年遗臭,还是百世流芳?是碌碌无为,还是奋发作为?《千字文》中说,“尺璧非宝,寸阴是金”,看来,实实在在的生活,踏踏实实的前进,恐怕也是上帝给我们安排好了的。
母爱:深沉而伟大
作者爱地坛,更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尤其是在体会到母亲难言的痛苦和无尽的关爱之后。
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时候,母亲却永远离开了他。此时,作者才对母亲重新审视,才对母爱有了细心的体察。
作者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20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瘫痪的是她自己。
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是怎样描写的: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会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个过程。”“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朋友,当你读到这些话语的时候,你想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吗?你看到了母亲无言的理解和无可奈何的准备吗?你听到了母亲自言自语似的痛苦吗?
史铁生的母亲面对倔强而残疾的儿子,她只好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痛苦而还不省事的儿子早点走出那可怕的阴影。但她终于没能等到。儿子成功之日,是多么渴望母亲能和她一起分享。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作者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哀痛是可想而知的。母亲当年到古园中找“我”的时候,为了顾及“我”自私而脆弱的面子,有意识地不让“我”发觉,而“我”却似乎故意躲进密密的矮树丛,“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而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于是,作者又摇着轮椅来到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能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痛悔自己早日的不省事。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母亲已经不在了,这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这时候,母亲的明智与痛苦,深沉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作者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从而使他对无私的母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读到这儿的时候,我的鼻子不禁一酸:这分明就是伟大的母亲的塑像啊!这是母爱无私,伟大,深沉和痛苦的缩影啊!我的母亲似乎没有史铁生母亲那样明智和富有远见,只是一位除了自己的名字认不了几个字的农村妇女,当年我不争气没能应届考上大学,她很不乐意花钱让我复读,说不如把钱拿来盖房学手艺赚钱娶媳妇。我那时很气她的话,认为她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认为她并不真正关心儿子的前途命运,只是吝啬她的可怜的钱财。当四年前才六十出头的一直病怏怏的母亲在父亲离世两周年之际就紧跟而去之后,当我自己的儿子也一天天大起来的时候,我终于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哪一个狠心的母亲不想自己的儿子平安幸福的呢?我想起了读高中时一到周末母亲总要想法给我弄大块的回锅肉解馋,想起了母亲总要反复叮咛的“注意车子”“放假了就回来”,想起了因我的叛逆和无知寒假不去补课而导致的母亲的絮叨和无奈,想起了我工作后母亲每到春节就盼着儿孙回家团聚的已经浑浊不清的眼神,想起了母亲去世也要坚持等到儿孙到堂才闭上眼睛……这一个个的镜头,一件件的琐事,有几个儿女从来没有碰到过呢?又有几个儿女从来没有埋怨过呢?在甘肃兰州城黄河岸边中山桥附近,有一座“黄河母亲”形象的雕塑。今年暑假旅游到了那里,我们要儿子在那儿留影,因为晕车,因为太阳,因为人太多要排队,他很不情愿,扭扭捏捏,最终没拍成。是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哪怕是生气骂了他打了他,也不忍心让他挂着泪珠过夜,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大人总要想方设法让他快点忘记苦痛;他虽然不至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没有想要什么就能为所欲要,但确确实实从来没有真正体验过什么是艰辛,十来岁的孩子也不可能深思过什么是母爱。他哪里能知道,不仅仅是儿行千里母亲才担忧的,哪怕是一次意外的摔跤,一声偶然的咳嗽,一句不经意的气话,都是会让母亲担惊受怕的啊,都是会让母亲絮絮叨叨的啊。
孝道:万年永存的人伦
也许你是经历了世纪风云的耄耋老人,也许你是当年变革之初的先行者,也许你是无所畏惧的时代弄潮儿,也许你是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但是,不管你多大年岁、经历了多少世事,你可曾想过叶落归根或饮水思源?你可曾想过感恩带你来到世上见识人生百态、遍尝五谷杂粮的父亲母亲?朋友,千万不要埋怨父母的浅陋和无能,千万不要怪罪父母的狠心和自私,千万不要忘记多彩多姿的世界就是因你而生!
我们中国人常自诩文化源远流长,说影响世界最大的人是孔子,对世界贡献大的学说是儒学,说什么咱“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我们又有几个人去认真体悟了老祖宗遗下的瑰宝呢?《论语》的开篇就讲的是如何做学问,紧接着告诫我们的就是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而做人的根本就是孝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话,我们读了几十年书的人未必知道,未必真正理解,更谈不上“身体力行”。古人还有一副对联是说孝道的,实在是精辟而又实在:“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我们之所以有“重男轻女”的陋习,原本是为了“养儿防老”,如今这世道,能“防老”的儿子似乎越来越少,“啃老”的不肖子倒是越来越多,真正有心竭力孝敬老人的,更是少之又少。--当然,那种偷抢尽孝的,已违背了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只能是“卧冰”“割肉”般的“愚孝”,不足效仿。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时,孔子说“色难”。孔圣人认为,遇有事情,年幼的去操劳;遇有好吃的,先让给长者,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有孝心。最难得的,是能始终如一地对老年人和颜悦色。父母因各种事务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因步入中年而莫名发怒的时候,因年岁已高而力不从心的时候,请你多想一想他们给你的帮助和快乐,多体谅体谅人生轮回老者也会像小孩般淘气和任性。请你千万不要像皋鱼一样,少年时游学没能在跟前侍奉父母,后来想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慢待了父母,忙着和意气相投的朋友交际而忘记了父母,等到壮志既遂、闲心已收之时,才想起父母的艰辛与苦楚,要报答,他们却已驾鹤西去。这就是“年年岁岁有今朝,一去不返是至亲”啊。
孙林
《我与地坛》教案 8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导语: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答:还写了母亲。
问: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第二部分
导语: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个别学生朗读1~3段,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可配乐《懂你》)
三、借鉴、吸收
导语: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对生命怎样感悟的?对母爱如何理解、回报?为理想而� (结合课前读后感习作)
结语: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才更深刻地理解母爱。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又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不要屈服。
我与地坛教案 9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自读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想曲》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配乐朗读此句。)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辛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二)第二部分
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是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个别学生朗读1-3段,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
三.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
为理想而�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板书:
地坛:荒芜但母亲:疼爱理解
不衰败活得最苦
意志坚韧
作者: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我与地坛(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0
我与地坛(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清文脉
能力目标:
掌握综合概括的能力
提高分析欣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领悟生与死的真谛
2、体会无私隽永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1、领悟生与死的真谛
2、体会无私隽永的母爱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综合概括的能力
2、提高分析欣赏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那是毫无预兆的一天,就像平常一样踩着单车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在那个熟悉的转弯处,忽然有一个绚烂的红点似乎正在闪烁而我却没有在意,就在单车使过去的刹那,生命中的痛苦就无限地绵延开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红点就是特地等在那里的,似乎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不偏不倚地等在那里。这是老师对史铁生的那场车祸的描述。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出生,北京人,是我国当代有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他的生命充满了坎坷,在他21岁的时候,也就是当他活得最绚烂满怀理想抱负的时候,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抱负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但是命运并没有因为对这个年轻人的不公而停止它的残忍,在史铁生活到壮年的时候,患上了肾病,从此他开始化疗。这篇《我与地坛》就是在他患上肾病以后写的,他说:写作就是为了不自杀。是的,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一个精神支柱,也许对他来说写作对他的。作用仅仅是为了不自杀,但是对于我们活在当今的年轻人的意义不仅仅如此,可以说史铁生用写作拯救他的生命,而他的作品却在拯救我们的灵魂。所以无怪乎,当代文学界将史铁生看作是当代中国一个精神标志,还说自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那么从这个结论我们足可以看出史铁生的了不起,也可以约略窥见史铁生写作的内容了。
总括: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个部分是《我与地坛》这篇中篇小说的前面两个部分,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同学们预习过了,它写了哪两个关系?第一部分我和地坛的关系,第二部分写了我与母亲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中作者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分析:
地坛的破败沉静(第1、2、3自然段,重点的是第三自然段)
第1、2自然段
我们先看一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我与地坛的关系。同学们先来齐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我在好几篇”一二读。(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但是请注意一下,“沧桑”的读音。第一段中所提到的地坛,就是明清时期在北京用于祭祀的祭坛。我们可以从这两段中体会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宿命,
第3自然段
什么是剥蚀生命最有利的手段呢?老师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同学们找出问题的答案。
3个问题:
1、“它”指的是什么?宿命。
2、如果把“四百多年里……玉砌雕栏”中的动词后面的宾语前置可不可以?不可
3、如何理解“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在永恒的时间里,人却在不断老去,表现作者对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的感叹。这段中可以总结出地坛什么样的特点?破败沉静。是不是地坛真的破败到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第4、5自然段)
同学们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找出地坛中体现生命律动的景物描写,并大声朗读。这段关于生命律动的描写非常精彩,它用的是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拟人。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自由发言)老师最喜欢的是“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因为露水尚且能够在生命的尽头迸发绚烂的光彩,更何况人呢,难道人连一颗露珠都不如?作者从地坛的景物当中体会到了院子虽然荒落但是并不衰败。
由地坛得到启示(第6、7自然段)
他悟出了什么样的生命的真谛呢?同学们迅速从第六自然段中找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在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他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已经看破了死亡,那么摆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比死更加难以想明白的事,那就是怎么活下去的问题。最后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最后一个自然段。最后我们从时间是永恒不变的,你即使在最苦难的时候也要活出精彩。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所说到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
第二课时
提问:
1、同学们用五分钟时间来概括一下史铁生的母亲的特点并找出支撑特点的依据。
善解人意、谨小慎微、宽厚--第2自然段
坚忍、无私--第3自然段
2、作者理解母亲吗?(刚开始时不理解,后来理解了)
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理解母亲了?(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闲暇……活得最苦的母亲。)
3、理解母亲之后他做了哪些弥补?(他想通过写作来告慰他的母亲,并且为了他的母亲他要坚强地活下去)他真的那么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4、从作者和母亲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什么样的启示。先从原文中找出。(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千万不要和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加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外拓展:
这让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春秋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升华:
史铁生虽然已经感受到这两句话的意味,但是永远都没有办法去弥补孝敬母亲的遗憾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失去它,也不知道你的亲人能陪伴你多久,所以在我们还能珍惜他们的时候,何不用我们的行动去报答身边关心我们的人呢。如果把地坛、母亲、我的关系用一个比喻句来阐明我想我会说母亲是我心中永恒的地坛。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后同学们预习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这篇课文比较难,所以同学们要注意预习。好的,下课!
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我与地坛----死(必然降临、不必急于求成)
我与母亲----生(为了母亲、活出精彩)
母亲是我永恒的地坛
《我与地坛》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诵读能力,从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
重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难点: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
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写作背景
史铁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碎了心。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史铁生重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他将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写成了《我与地坛》一文。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诸多方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三、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20xx),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患肾病,又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肾透析维持生命。20xx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作品】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我之舞》《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四、题目解说
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五、层次结构
全文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六、全文分析
1、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自己的小说引出地坛,并说明它是一痤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首先表明我是一个作家,同时又为下文埋下伏笔,促使人们思考,地坛为什么能进入“我”的小说,“我”与地坛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
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②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⑤地坛的荒芜冷落和“我”的失魂落魄相怜相惜,同时地坛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让我从容地思考人生的真谛。⑥地坛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情感与意蕴。
3、作者是怎样对“古园”进行具体而细腻的描写的?
明确:抓住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选取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事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园的动态美,语言富有诗意。
4、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明确:①这个世界是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个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们可能是寂寞的,甚至是悲哀的,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它们同样在演绎着生命的美丽。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
5、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的求索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明确:作者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作者描写母亲,着重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姐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仲,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拯救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6、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意?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7、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之间的事情,“我”在“地坛”与“母亲”之间建立了联系。“地坛”与“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不变,超越了个体有限的生命。文中的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而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七、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八、写作特点
1、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2、本文还较多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的残废自伤对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总是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睬她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九、补充资料
散文:
(一)基本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线索:
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三)分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十、总结全文
地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大家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写作特点给史铁生拟写一则颁奖辞。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选择地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生命的高贵作者从中获得了灵魂的皈依。
C、本文写作风格独特,在内容上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从始至终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情感容量丰富,内涵饱满。
D、文中的地坛既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也是作者的灵魂栖居地。作者写地坛突出的是一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在园
B、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3、史铁生调动了视觉、嗅觉、味觉描写,展现地坛的博大深沉而动人的生命力。请你试着运用各种感官以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展现“秋季的雨”,200字左右。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C
3、示例:
孤寂的清秋,只我一人,唯一陪伴我的是这场迟来的秋雨。我松了松衣襟让雨水同我嬉戏。她是那么顽皮,轻弹着我的发梢,轻点着我的鼻尖,轻轻地把我引人她的世界。清香的,我呼吸着这花香似的空气;甜蜜的,我吮吸着这乳汁般的雨。为何你也一人,却如此清香如此甜蜜?或许生命就该这样吧,哪怕一人奋斗,也要进步;哪怕再多困难,也要乐观。我微笑着,看着我头顶的秋雨,心底默念,谢谢你,教我如何面对坎坷的人生。
解析:
1、A项“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B项应为“衬托出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D项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地坛在文中“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
2、A、B、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12
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感受王安石的坚毅
政治家似乎都有着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品格与精神,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政治信念,至死都不会向自己的对手或政敌低头认输,他们仿佛就是一块钢铁,坚韧无比,在百炼中成就起来。其实,作为真正从事政治事业的人来说,从他们一开始涉及政治,到他们官居要职,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走的,有的甚至是连滚带爬一路艰险地走过来的。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故土和人民,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们苦心经营的事业,政治事业对于他们来说,有的时候甚至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
《游褒禅山记》作于1054年,当时,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并于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了此文。由此我们知道,此时王安石在政治上是不得志的,可是,在本文中,我们非但没有丝毫看到王安石有任何的消沉丧志之感,相反,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极为进取、昂扬、坚定的一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哦,原来他的主动辞职,实际上他已经在酝酿着他理想中的政治道路,并伺机把它带向现实,他在 暂时的失利与引退丝毫没有对他造成打击,反而使他越挫越勇,这就是王安石政治人格中的重要。而且此时的大宋王朝,在北方少数民族一次次强烈的撞击之下,加上自身内部的腐化堕落,早已是风雨飘摇了。宋室当中的许多士大夫在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良知的防线早已崩溃,他们背离了光明,与黑暗,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成为反动势力。在这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王安石毅然擎起大柱,誓言要复兴大宋江山昔日的强盛。他很清楚,他将要面临着一群强有力的政敌,稍有不慎,他,还有他的改革事业,都将永无翻身之日,因此,对于他的政敌,他必须以强硬手段应对,绝不能手软,他必须更狠!更辣!
而对于他的出台的政策,必须要缜密,要让广大人民接受并得到他们的欢迎,也要让他的对手抓不到把柄,这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要让他的政策在各地方都能得到全面的落实,而不打一点折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还不是最难的,事实上,最难最难的,是要让他的改革措施不倒,这才是王安石最担心的。因为从他的改革一出台,就遭到了相当一部分人反对,在实施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反对的浪潮更是一波接一波,最后就连神宗皇帝的祖母和母亲也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且跑到神宗面前哭哭啼啼的。我们可以想象,王安石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是何等的阻力与困难,可是,他未曾退缩过,也未曾动摇过,甚至连神宗皇帝出面对王安石的变法表示有所顾虑时,王安石的态度和立场依然坚定。王安石很清楚,只要他稍有动摇,情况就十分危险了。由此可见,王安石的坚忍令人为之钦佩,这深深地影响到他日后继续从政以推行的政策,影响到他日后在大宋王朝推行改革。
最后,王安石的事业失败了。或许我们会有很多如果:如果神宗皇帝更坚定一些,让王安石变法坚持下去,或许王安石会有一番大作为,历史也必将被改写。
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王安石的毅力异常坚忍,他是一个英雄,虽败犹荣的英雄。
(摘自网络论坛)
有关《游褒禅山记》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主题思想之一
作者在此文中所抒发的感想: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同时还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对于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今天我们也强调立志,我们所说的“志”,和王安石所说的“志”,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尽吾志”的精神,“深思慎取”的态度,仍有借鉴意义。
主题思想之二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写作特点之一
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在游记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而文章的内容中心就在议论,这是《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的特点。
作者所写的是一次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游览,在游览中虽然也看到了一些奇景,并未见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对此,作者深感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可写的价值。可是,这样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作者都从中总结出深刻的教训,悟出发人深省的道理,并使记游与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因而使本文别具一格。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使文章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如第一部分的最后几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句。
二、两个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如“平旷”与“夷”,“记游者甚众”与“游者众”……
三、记叙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这两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作者把治学处事比作游山,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围绕着这一共同特点进行记叙和议论。
写作特点之二
《游褒禅山记》的记叙和议论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古代的游记,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偏重记事描述,另一类则是在描述、叙事的基础上铸入议论。这篇游记,属于后者这一类型,作者将游褒禅山的见� 这些富有哲理的真知灼见,是很可贵的。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完美统一的。好的内容一定要凭借好的形式来表现。《游褒禅山记》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叙为议论服务,议论是记叙的升华。在这过程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宜。
作者是怎样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呢?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在记叙方面,作者惜墨如金,“前洞”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后洞”。在记“后洞”时,也没有着色绘景,只用三个概括性字眼“深”“难”“奇”从感觉上状其主要经历。这既是游洞经过的高度概括,又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作者是怎样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的呢?他笔锋一转,巧妙地写出原委:“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样一来,议论的客观条件大体具备了。本来,文章便可以从记游过渡到议论,但作者却不就此作罢,而是峰回路转,波澜再起,笔锋又转到回忆游洞时所见,从一个普通的现象中悟出一个道理:“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乍看似乎是一种聊以自慰的心理,实际上正是为以后的议论层层准备条件,并且仍然含有记游写实之意。记游到此,看来已到山穷水尽,但余波突起,又转回退出时的情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埋怨自己盲目跟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个慨叹,便是下文议论的导火线。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议论部分,是在第一部分记游的基础上,写因游悟出的哲理。这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重点所在。“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承上,使文章由第一部分的记游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议论;启下,统领下文的感叹。这个领起的“叹”字,意味深长,一是赞叹古人,二是慨叹世俗之人。接着作者就游华山洞不能“极夫游之乐”的遗憾,具体抒发感慨,纵横古今,层层披露出因游山所悟出的哲理。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的原因,是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能“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进而联系对照自己游山的所见所闻:“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据此,作者得到启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进而,作者又以自己游后洞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教训,体会到要想达到人迹罕至的险远,欣赏“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准备:既要懂得“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也要懂得虽已立志,“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还要懂得主观条件之外,在客观条件上“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最后作者运用对照形式写出结论:主观上本足以“至”而居然达不到目的,那便“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反之,主观上尽了全力而仍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则自己可以“无悔”,自己不悔,别人也就无法讥笑了。这是作者写这篇游记所要阐明的道理,是本文的中心所在。这里作者论述“志”“力”“物”三者对治学处事取得成功的作用的观点是正确的,既强调“志”,又重视“力”与“物”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作者向上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末了,作者用“此予之所得”作这段议论的小结,照应段首“于是余有叹焉”,使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连贯。
这一段是作者此番游山真正的所得。这段文字虽纯属议论,可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这样记叙与议论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显得自然连贯,加上语言质朴而精练,道理平易而深刻,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杨宏
《我与地坛》教案 1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自学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史铁生的图片和地坛的图片,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他的作品一方面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二)字词
展示部分重点难点字词如下:
妥帖 熨帖 (用字用词帖切,妥帖;心里平静) 请帖 熨烫
碑帖 坍圮 亘古不变 隽永 恪守 猝然
炫耀 窸窣祈求 安详 嘈杂 遐想 瑕疵自顾不睱 铤而走险 肄业
埋头 临近 嘈杂 保障 专心 邻近 纷纭 保证
(三)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感知,列结构提纲
(四)讲解学习第一部分
1、前半部分追寻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在地坛对人生做的思考)
我该不该去� 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思考与解读。
4、生反复朗读“怎样活的问题”一段,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二、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并且分析了第一部份,大家要对字词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加工,能够自己列出结构提纲,着重体会作者在地坛所做的思考。
三、作业
阅读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的感受(不少于一百字)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资料
于是,我便想起了史铁生。他是一位我无比敬慕的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但让我始终难以忘怀的是他的《我与地坛》。最初读《我与地坛》是在一个黄昏,凄冷的夕阳弥漫在窗前,那深深的红里有一种悲壮的色调。我沿着文字翻动书页,我的泪水也悄悄涌满了眼睛。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史铁生的母亲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摇出轮椅动身前,他的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母亲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
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儿子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指地坛)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二、读第二部分 讨论交流
1、为什么作者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
2、母爱是如何表现的?
不幸的母亲、坚韧的母亲
从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来写母亲对我的关爱
写母爱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是通过 自己心灵的对话
3、作者的痛悔之情是怎样体现的?(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4、16段中“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应是希望作者探索自尊、自重、自强的人生之路
读最后一段
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进了孩子的心里,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但是作者反复在惋惜“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让我们听着这首“懂你”来体味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作者的痛悔之情。
小结:文章到此我们就学完了,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几遍,注意体会母爱是怎样体现的。那么我们也想一想,我们是否也真正懂得了母爱,我们了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现在一切还都来得及,去做我们该做又能做的事吧。
三、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掌握散文的阅读理解。
3、回忆性散文的片段写作,注意内心描写。
教学重难点: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教学方法:情境感悟式和问题研讨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全文较长,教科书只选了一、二两个部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二、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段,写“我”与地坛的缘分。
第5至7自然段,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写母亲,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至3自然段,写“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4至10自然段,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的创作取得了成功,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
三、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四、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在这一部分中,集中写地坛的有三处,每一处景物描写又都与“我”的感悟密切相关,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第3自然段,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第5自然段写园中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使“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我”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中找到了答案: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第7自然段景物描写也是对生命的解读。“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作者在此发现了生命的种种状态:无论是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地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五、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
六、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七、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板书设计:
荒芜冷落双腿残疾,失魂落魄
地坛精神的家园
并不衰败生命感悟,走出轻生生命的意义
我与地坛(节选)
“我”去地坛为“我”准备母爱的见证
母亲坚忍的意志
“我”在地坛悄悄找“我”毫不张扬的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掌握散文的阅读理解。
3、回忆性散文的片段写作,注意内心描写。
教学重难点:
回忆性散文的片段写作,注意内心描写。
教学方法:
情境感悟式和问题研讨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无私,伟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史铁生笔下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去理解体会作者在母亲去世之后,所感悟到的母爱。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自己的不幸;母亲则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母亲默默忍受着活着不如离开人世的痛苦,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她无私地奉献出毫不张扬的母爱,以行动感染熏陶着残疾的儿子。“我”逐渐地终于理解了母亲,懂得了生活。
儿子想通过写小说回报母亲,这是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后的希望,而母亲来此世上似乎只是替儿子担忧,她的悲苦太深重了。所以作者说上帝召她回去,也许是对的,因为这对忍受着巨大苦难的母亲而言是一种解脱,而作者也只能以此作无奈的安慰。此时的“我”已经理解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从清晨到正午,从午后到傍晚,从日落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此时“我”已经懂得了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母亲盼望儿子应找到一条自立、自强的幸福之路,这是一条抽象意义的路。作者不说出来,是想表明母亲的希望并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而是以她伟大的爱向儿子暗示的,而“我”实际也正是在她的暗示下找到了一条自立自强之路的。
五、写作特点研究
学完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可借鉴的写作特点是:
①形散神聚。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要理出一条思路来。《我与地坛》的这两个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至此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
②写作,既要反映客观世界,也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作业
写一篇回忆性短文:走进母亲的内心……
板书设计:
母亲的苦:
理性: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
感性: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情愿截瘫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
对母亲态度的三个阶段:
1、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脾气坏到极点,发疯离开家,中魔似的什么话也不说。母亲焦灼、茫然寻找我时,我决意不喊她。
2、开始理解母亲,想回报母亲,希望母亲还活着,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了,就招她回去。感到安慰。
3、“我”已经理解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此时“我”已经懂得了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母亲盼望儿子应找到一条自立、自强的幸福之路,这是一条抽象意义的路。作者不说出来,是想表明母亲的希望并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而是以她伟大的爱向儿子暗示的,而“我”实际也正是在她的暗示下找到了一条自立自强之路的。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15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我与地坛教案。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想曲》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我与地坛教案》。(配乐朗读此句。)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辛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二)第二部分
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是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个别学生朗读1—3段,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
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
三、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
为理想而�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16
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单元分析模块四第四单元
1、 本单元学习古代人物传记。所选作品分别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主人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科学和文学成就享誉后世,都令人景仰和追慕。
2、 体裁:古代纪传体散文
3、 重点:(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2)学习传记作品成熟多样的叙事写人技巧。可让学生想一想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物,概括其个性特点。看看作者是怎样选材、怎样组织材料达到恰当表现人物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范晔及《后汉书》。
(2) 梳理掌握文言知识及相关文体文化知识,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 学习人物传记写人叙事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 采用质疑导读法,让学生在自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全面发展的伟大科学家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2、体会本文凝练简洁的语言。
教学策略:1、 设计艺术: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2、 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质疑导读法、联系旧知归纳法。
教学计划: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1、疑难词句的处理。
2、 探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文章重点记叙了张衡的科学成就。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文章《数星星的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被郭沫若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的汉代科学家张衡。 二、 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先学后教,当堂消化。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依照导学学案预习。)
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见注解①及教参142页《张衡的生平及成就》。)
2、识常识:文体常识:人物传记,包括传记特点及种类等。
3、课前结合书下注释梳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⑴三辅、太学、五经、六艺。
⑵管职升降与人才选拔:孝廉、公府、公车、举、辟、召、征、郎中、太史令、拜、迁、转、出、视事、乞骸骨等。
4、正读音:
请大家认真听课文录音朗读,将生字词注音注在原文上。
接下来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断句。
提示学生读全文,注意属、璇、罔、蟾蜍等字的读音。
5、释词义:
⑴重点词、疑难词,依据书下注释理解词义,进而理解句子含义。
⑵通假字:
①员径八尺(员通“圆”)
②形似酒尊(尊通樽)
③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
⑶古今异义词
①举孝廉不行。(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今义:不能走路。)
②衡下车(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指从车上下来。)
⑷活用词: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⑸多义词:
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证据)
③兵未战先见拜征(预兆)④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举:①举欣欣然而告之(全,都。)②举孝廉不行(被举荐)
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介词,拿,用)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
⑤何不作以上,莫令事不举(成功)
观:①因入京师,观太学(游学)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③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建筑物的一种)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看见)
⑤无尝疑乎是,仅以蒋氏观之,犹信(看)
施: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设置)②靡计不施,迄无济(施用施行)
致:①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③闲情逸致(情致,情趣)
6、知句式:
⑴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
⑵被动句
举孝廉不行(他被举荐为孝廉不去应荐)
连辟公府不就(他多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就职。)
⑶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⑷状语后置句
验之以事
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⑸省略句
(张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讽议(于)左右
果地震(于)陇西
三、 问题设置: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采用明段意分段法,理清文章结构。)(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明确:⑴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第一部分(第1段)记叙张衡的学业、品德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
⑵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1)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3忧国忧民,作《二京赋》,收拿奸党。
(2) 其“才”高于世表现在○1善属文○2善机巧○3善数学○4善政事。
3、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让学生联系文章原句多角度探究问题原因。教师巧妙运用质疑导读法,鼓励学生将疑难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逐步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联系文句自己组织答案。)
师问(1)张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在文章第一段找出相关语句,并概括说明其中原因。
生答:张衡“少善属文”。
游三辅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因———————————果
联系上下句道出各种原因
概括: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原因之一)
教师顺势引导启发:(2)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
生:“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学生查字典,疏通难点“从容淡静”)不慌不忙,镇静,淡泊宁静。
译文注释为: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
启发(3)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
生:“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
概括:谦逊持重,鄙视名利。(原因之二)
生:“精思博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
“言甚详明”。
概括:执着专一,治学严谨。(原因之三)
4、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给“员、尊、饰、形、首、隐、际、所在”等词作注,要求学生参照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翻译,同学以个人思考为主,然后讨论交流共性的疑难词句,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本小节不足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概括要点。(学生讨论逐句概括) 同样分解成两个小问题:
⑴该段的语言有记叙有说明,分别指出。
生:从“阳嘉元年”到“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是说明性语言,以下为记叙性语言。
⑵具体说出本文说明文字的说明顺序。
明确: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了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
○1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2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装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3仪器的机关内外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4功能和作用。
○5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个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6交代仪器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小段文字像一篇小型说明文,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写了那两件事?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生: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赋》的由来,突出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另一件就是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教师引导(1)“明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说明什么?
生:说明张衡很聪明,很有政治才干。
再引导(2)“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张衡政绩显着,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
四、 深入探究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让学生课前可以上网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各写一篇读后感,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同学们先组内初评,然后各推荐一人上台演讲,各组竞争。
这样从文字表达的'角度进一步帮助巩固阅读成果的迁移训练。
五、 疑难探究
1、除课文中介绍的事迹外,同学们对张衡还有那些了解?
方法:将相关知识引入自学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课前布置预习:我了解的张衡情况。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有效资料,通过个人钻研以及同学间的交流、切磋用自己的语言评价张衡是检验阅读效果的较高层次的要求。讨论交流是自学活动的主要方法。
六、课堂小结:学习文言文必须在落实字词句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反过来帮助我们识记文言词句。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括了张衡一生中善属文、善机巧、善术学、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课下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二翻译练习。
七、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二翻译句子。
2、 梳理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多义词、异义词、活用词、虚词(乃、于)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并且稍作拓展。
八、板书设计
善属文无骄尚之情不行
才高于世善机巧品德高尚从容淡静不就
善术学(不慕当世)不应
善政事忧国忧民
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
(1) 人物传记的写作要领。
(2) 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3) 品味本文凝练平时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本文是一篇典型而又精彩的人物传记,以详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一生。描述了他在文学、科学、政治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行的由衷景仰之情。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作者是如何将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展示给读者的。
二、问题设置
1、 从传记中可以看出张衡经历了几位皇帝?(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和帝——安帝——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足
(由此看出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在介绍人物时正是以时间为经线,时间虽长,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
2、 对于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的?
生:突出科技成就,详写候风地动仪,文学成就及政治才干较略。
教师小结人物传记写法:○1以时间为序组材,概括人物一生。○2突出人物重点活动,详略安排得当。
3、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然后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生:第四段,介绍地动仪的这段说明性文字就很精简,不到两百字,就详尽介绍了地动仪的制造时间、材料、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比如在介绍结构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了地动仪的构造特点。
生,补充一点:在描写地动仪的形状时用了一个比喻:“似酒尊”很形象很具体,接着又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地动仪的准确无误。
师评:这两位同学都着眼于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的文学,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评价有材料有观点。回答思路清晰,语言上也做到了言简意赅。
生:在第一段中,作者用“少善属文”四个字就说明了张衡具有先天的文学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它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而且还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不睦当时的高洁品德。作者只是寥寥几句话就把一个德才兼备的学者形象勾勒出来,如在眼前。
师:这位同学的评述有的放矢,句句精彩(掌声)
生:课文在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时也是惜墨如金,“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张衡的政治智慧,“上下肃然、成为政理”说明张衡政绩显着,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简短的几句话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师: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是惜墨如金,没有半句赘言。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师级交待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三、深入探究
1、 学习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下列课题仅供参考。
(1) 罕见的科圣——张衡。
(2) 张衡的成才之路。
(3) 张衡若在今天。
(4) 张衡的创造性思维。
四、疑难探究
1、 本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见教参140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结合课文的写法,总结了人物传记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便在今后的人物传记写作中借鉴。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曾经这样说过。我们青年一代又该作何感想呢? 六、作业:
1、
结合课文,思考张衡一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2、以“我能成为第二个张衡吗?”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人物传记
以时间为经
特别是质疑导读法的运用,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法,只要认真落实、长期实践一定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
九、教学反思
《张衡传》教学反思
李家深高中张景刚
在本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质疑导读法,用来指导学生在自渎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从确定自读目标、指点自读门径、授以自读方法三个方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在于:没能真正找到语文学科文言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点。
十、精彩片段(实录)
正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张衡传》精彩片段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然后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生:第四段,介绍地动仪的这段说明性文字就很精简,不到两百字,就详尽介绍了地动仪的制造时间、材料、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比如在介绍结构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了地动仪的构造特点。
生,补充一点:在描写地动仪的形状时用了一个比喻:“似酒尊”很形象很具体,接着又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地动仪的准确无误。
师评:这两位同学都着眼于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的文学,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评价有材料有观点。回答思路清晰,语言上也做到了言简意赅。
生:在第一段中,作者用“少善属文”四个字就说明了张衡具有先天的文学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它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而且还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不睦当时的高洁品德。作者只是寥寥几句话就把一个德才兼备的学者形象勾勒出来,如在眼前。
师:这位同学的评述有的放矢,句句精彩(掌声)
生:课文在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时也是惜墨如金,“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张衡的政治智慧,“上下肃然、成为政理”说明张衡政绩显着,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简短的几句话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师: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是惜墨如金,没有半句赘言。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师级交待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我与地坛教案 17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作家简介
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
进入古园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
(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
(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
“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
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
(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
“沉思”时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 ”)
4.欣赏文章第二部分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母亲是怎样的母亲呢?
……
《我与地坛》教案 18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
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课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首雄浑凝重激越而有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命运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史铁生图片)
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他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国外出版。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理解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二、讲析第一部分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得无独厚的地坛。(出示地坛图片)
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听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2、(听读)学生回答,出示板书:、剥蚀、淡褪 坍圮 散落
3、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板书:荒芜
4、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失魂落魄 残废
5、提问:现在,请同学来说“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学生回答,提示小结,曾经庄严神圣的地坛被人们遗忘了,双腿残废的“我”似乎也被世间遗弃了,史铁生看着这同样命运的地坛,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排遣郁闷的地方,很快地,他消极颓丧的精神状态和荒园融为一体。
6、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听我朗读第五段中的景物描写后回答: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
(范读,回答后板书)不衰败
7、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评价学生回答后小结: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们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已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它们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即使我已经残废了,我也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这也是作者从中感悟的人生真谛。
板书: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9、解读自然,由此解读了生命,文中象这样蕴含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然后,把�
10、请一位同学读出你喜欢的句子。
11、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那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2、学生回答后小结: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苍黑的古柏,还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静美的落叶,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三、讲析第二部分:
1、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的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我们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现一个伟大的形象,——母亲。请同学们跳读第二部分,概括母亲的形象。
学生回答后板书:苦难 顽强
2、母亲的苦难何在?
(1)儿子残疾“母以子贵”不幸。
(2)儿子不理解母亲,发脾气,她得默默承受。
(3)他得以自己的微笑来化解儿子的痛苦。
3 苦难而顽强的母亲给了我什么生活的启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直面痛苦 追求幸福
4、可是史铁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理解母亲,从这段《秋天的怀念》我们也可以看出,(出示图片)逐渐的,随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已的一生。母亲以他的的活法,无言地告诉了我应该以坚韧的意志直面艰难的命运,以深沉的爱关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亲因病去世后才隐隐感觉到了心里的失落。下面请听一段史铁生的内心独白。
(范读相关文字)
母亲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留给作者的只是无尽的追悔与哀怨。
5、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满文军的《懂你》。
6、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为什么?(歌词、旋律、镜头)
7、如果你是导演,你要为史铁生和他母亲拍这首歌的MTV,你会选取他们生活中的哪些镜头来祭奠这位伟大而苦难的母亲?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小结:“我”去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我久在地坛,母亲找,这一组组感人至深的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了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在“我”终于读懂了母亲后痛彻心肺的悔恨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我希望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千万别再留这种遗憾。
四、全文小结:
其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我与地坛读后感高 19
史铁生之所以能写出《我与地坛》这样一篇倾世绝作,我认为是他经历了太大的苦难。正如因癌症16岁就离开人世的轻狂少年子尤所说,人都应该到医院去住一段时间。只有经历了真正的苦难,在一个类似地坛一样清静的境地,人才有可能停下匆匆的脚步,反省一下自己曾经的遭遇,只有被命运逼到了生命的边缘,人才有可能真正思索人生的意义——生死有何区别,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怎么面对苦难,怎么自我救赎。史铁生倒是应该感想命运为她安排的苦难,不然,他怎么会对生命的奥秘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怎么会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如此深邃的思想、如此隽永的文笔,怎么会活得如此清醒、坦荡?
我没有经历过史铁生经历的深重苦难,当然也不会得到以上他得到的一切。但是,有一种东西,我们共享,全人类共享,那就是欲望。
欲望,是孩子小时候渴望长大、渴望游戏、渴望零食,是许多人工作后渴望业绩、渴望地位、渴望权力、渴望名声,是每个人渴望亲情、友情、爱情……欲望是对目标、理想实现的渴望,人们为了它而努力追求,它是人前进的动力,是人活下去的动力。
人们用“欲壑难填”形容人的自私、贪婪。确实,因为无限膨胀的欲望,贪官知法犯法,奸商不择手段。但这不是欲望的错,是实现欲望的手段有问题。只要不侵犯到别人实现其欲望的基本权利,追求自己的总没有错。我们不能说要扼制人的欲望,因为“消灭欲望的同时也消灭了人性”,因为人生就是实现目标以满足欲望的过程。
有多少人遁入空门后看破红尘,自杀升天,远至古代的君王,近至现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他们失去了人性的最本质——欲望,因此生死对他们而言并无区别。看破红尘的他们认为,人最终难逃一死,人生最终会变为一片虚无。可是他们只看到了人生的结果,而没有看到人生这个过程的精彩。每个人都在追求结果,但每个人都活在过程中。
目标是我们想象中遥远而美丽的彼岸,而欲望是我们的发动机,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有意志与一路上所有的惊涛骇浪搏斗,同时创造出一次美丽的航行。即使彼岸遥不可及,即使彼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欲望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提供强大的动力让我们创造一个人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过程,一旦产生,一旦被经历,就无法被抹去,无法剥夺了。这样,我们面对死亡也不必恐惧,因为人生之过程的精彩不会随着生命的逝去化为乌有,它已融入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无悔,让我们坦然。
《我与地坛》教案 20
【导言】
《我与地坛》第二部分也很精彩,教育意义更好,但太长,也不易抓住重点,如果面面俱到,吃力不讨好;如果蜻蜓点水或放羊,会损伤甚至丧失其文学价值与教育价值。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来交流感受。学生踊跃发言,既抓住了重点,又锻炼了能力。
【实录】
师:史铁生开始以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后来才明白,母亲比自己更不幸,我们阅读第二部分,找出哪一段的哪一句话写母亲的不幸最有分量?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1:第三段第一句话:“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地写出了母亲内心深深的痛苦。
生2:第三段的“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里用多个词语充分地写出了母亲的不幸。
生3:第三段“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了的儿子……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情愿自己截瘫,可无法替代;为了儿子能活下去,自己宁愿去死,可是却无法保证为儿子找到一条幸福的活路,岂不是不幸之极?
生4:第五段“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母亲的痛苦不用我再说了。
生5:第五段“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上帝都认为她苦啊。
生6:“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再不幸,母亲的不幸都是加倍的,对比中更能写出母亲的不幸。
师:说得很好。齐读“那时——”
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7:第八段“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视力不好的母亲,像寻找海上的一条船一样寻找儿子,还不想让儿子发觉,儿子却躲避着母亲,这样的母亲多么不幸!
生8:末段“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非常含蓄地写出了母亲的不幸是言之不尽的。
师:好。齐读“我放下书——”
师:有这么多答案,哪一个是最佳答案?
学生七嘴八舌。
师: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能说哪一个绝对最佳。老师选的是“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的看法和刚才的同学说法是一样的:对比中更能写出母亲的不幸。你画一座山,想突出其高大,单是画山,画满屋子,也不如在一张画纸上用一个小人来衬托,显得更高大。写什么,注意正面写,还要从侧面烘托,或者找个陪衬。
【后记】本片断的教学思路来自于一个学生的作文《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儿是加倍的》,学生的一篇考场作文,非常真实、感人地写了她的母亲。我一看标题,首先一惊:学生怎么提炼得这么好,而我自己怎么就没有抓住呢?于是在新的一轮教学中,我首先便想到了这个思路。
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21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地坛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母亲无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2. 揣摩肯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文章思路和结构。
2. 作者传达怎样复杂的情感。
3. 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联系。
4. 对生命的思考。
一、 导入
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可谓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板书课题、作者)
二、 作者简介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就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三、 地坛介绍
老北京的“九坛八庙”的说法;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 嘉靖十三年,改名为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地坛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祗的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连续祭祀时间最长的一座地坛。
四、 字音字词
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 ) 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隽秀( )
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yù tiē):心里平静舒服。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宿命: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恪守:严格遵守。
亘古不变:(gèn):从古到今不改变。
OO@@:(xīxīsū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五、 1.文章作者分为两部分去写的,那么这两部分都写的是什么?
明确:我与地坛 我与母亲
2.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3.“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一个世界”指嘈杂纷乱,充斥着异样眼光、冷嘲热讽的时间,我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找不到。
“另一个世界”指可以躲避残酷现实的世界,地坛正是这样一个疗伤的世界。
4. 那么文章中写到的我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情况呢?而地坛有是个什么特点的地坛呢?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的处境: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摇着轮椅”“失魂落魄的人”“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也找不到了……”“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地坛特点:
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如同一片野地、剥蚀了古殿浮夸的琉璃……淡褪了……坍圮了……又散落了……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园子无人看管……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两者关系:如果把地坛看作一个人的话,可以理解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类比关系。
5. 荒芜冷落却富有生命力的地坛这个景,给于一个遭受重大挫折的“我”什么启示,从而使作者重新振作起来呢?
荒废的地坛与残废的作者,有着相同的命运,但是荒废的地坛中的那些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等一个个生命个体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述说着自己生命的美丽,从而启发了作者,也要按自己的方式顽强的活下去。
6.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是什么意思?
经历了4的风雨,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这是一种缘份,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了一起。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所以,“我”虽然残废了,但不能颓废。
这些语句的含义,实际上都可以从作者与地坛的精神交流角度来思考,从作者与地坛的“残废与荒废”这个共同的命运的角度来思考。
学生带着问题熟读第二部分
(1) 当年“我”曾经给我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a.母亲理解自己的儿子,尊重自己的儿子,维护着他的自尊,送他去地坛,但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她又无法不为儿子担忧。
b.她希望儿子活着,希望儿子好好地活着,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自己地路,希望儿子能找到一条走向幸福的路,但又没有成功的把握,他的内心一直被这个“难题”反复纠缠而整日整夜地处在痛苦,惊恐当中。
(2) 他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在原文中寻找这一变化的句子?)
从“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地难题”,到理解母亲,报答母亲,告慰母亲,怀念母亲。
(3) 母亲如何带给“我”生的启示?
从三个角度
a. 母亲对我的爱: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b.母亲的苦难:儿子的不幸,强忍病痛的折磨。
c.母亲的意志:默默忍受着活着不如离开人世的痛苦,表现 出坚强的意志和惊人 的毅力,她无私地奉献 出毫不张扬的母爱,以行动感染熏陶着残疾
的儿子。
4.总结第二部分
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示,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5.“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联系
a.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在地坛这个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b.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c.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六、板书:
地坛(荒芜并不衰败) 残废不能颓废(为什么生)
启发“我“
母亲(毫不张扬的爱) 在逆境中坚强(怎么活)
七、写作特点研究
①形散神聚。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要理出一条思路来。《我与地坛》的这两个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环 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至此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
②写作,既要反映客观世界,也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八、作业
写一篇回忆性短文: 走进母亲的内心……
九、总结
和史铁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我们的父母能够分享我们成长中的喜悦,所以,请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难,也请记得史铁生曾经说过:“无论多么痛苦,也要勇敢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22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想曲》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 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 “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配乐朗读此句。)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辛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 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二)第二部分
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是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个别学生朗读1-3段,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
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
三、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
为理想而�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我与地坛》教案 23
教学目标:
一、 明确作者所感悟到的自然景物带给他的人生启迪。
二、理解感受深切的母爱。
三、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一课时
一、课前放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二、导语:
随着铿锵有力的乐曲,我们走进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高亢的旋律激发我们对人生的探讨,雄壮的乐章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感悟,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谱写了生命的赞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走进史铁生,去感受它对情感的冲击,对心灵的敲打。
三、教学过程:
读过课文,大家心中都会涌起一种感动,掀起一层波澜,甚至于潸然泪下,是什么使文章具有如此魅力?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体味。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并没有马上在文学上取得成就,他是从地坛的景物中得到启迪,从母亲的关爱中获取力量,从而走向了成功。
史铁生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进入地坛之前和进入地坛之初心情怎么样?
明确;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作者是在21岁生日那天瘫痪的,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整天失魂落魄,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想关于死的问题,心情苦闷甚至绝望。
2、后来作者的心情是否有了变化?是什么使他有如此大的变化?
明确:由苦闷绝望到后来充满希望,坦然面对生死问题。是地坛中的景物。
3、作者在文中三次写到地坛中的景物,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三次景物描写,请一位同学朗读,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它们是怎样影响作者的?(配乐朗读)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注意从原文中筛选信息,找出关键词,要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言之成理。
明确:第一处景物可以说是满目颓败,二处是充满生机,三处是多姿多彩。这三处景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荒芜而不衰败),这是景物描写,由板书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景物的变化是渐进式的,为什么?作者的思想是逐渐变化的,是怎样逐渐变化的?刚开始作者的心情是苦闷的甚至是绝望的,所以他眼中的景物也是破旧的,颓败的,后来他看到了地坛中到处呈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些小生灵都很卑微,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由此作者感到了地坛中看似沉寂荒凉之中孕育的历史沧桑感和生命意识,这些使他对生命有了希望。后来,他进一步感受到地坛景物的坎坷中有灿烂,落寞中有高歌的多姿多彩,使他终于能豁达坦然的面对生命,面对人生的不幸与灾难,同时也使他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一个人残废了,但不可颓废,卑微的小生灵在荒芜的场景中尚且能竞相生长着,一个人,不论遭受怎样的不幸与灾难,不是都更该充满希望的生活吗?这就是作者由景物中悟到的哲理,抒发的情感,这也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渐进式的,逐渐进行的。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为作者的思想是逐渐变化的,所以他眼中的景物也是逐渐变化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这也是本篇散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4、地坛中的景物给了作者生命的启迪,使他坚强的活下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对他默默地理解与支持,下面让我们共同感受母爱,感受亲情。
①人世间最伟大而又最无私的爱莫过于母受,本文作者的母爱有它的独特之处,读课文思考,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来表现她那种独特的爱?
明确:(打出图片),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让我们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②母爱是深沉的,伟大的,思考理解课文的两句话,让我们更深的理解那默默的毫不张扬的母爱。(打图片)
明确:由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暗中默默的鼓励我勇敢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②表面上看,呼应了母亲“找”我,体现了母亲的关受,作者意识到处处时时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实际上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我走出生命的误区,是母亲心血的凝注,母亲是我人生成长的挚爱,母子相依相怜,共度患难,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已与我融为一体。这是一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的赞歌。
四、作者从地坛的景物中得到启迪,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地坛是他精神的归宿;从母亲身上汲取力量,感悟亲情,母亲是他灵魂的守护神,从而走出自残的阴影战胜自我,完成了生命中一次质的飞跃。(完成板书)
这篇文章对人生的探讨感悟还有很多,不是我们本节课就能解决的了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深入领会理解。
五、学习每篇文章,我们都要或多或少的有所收获,
《我与地坛》教案 24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我与地坛》阅读练习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中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敢。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那时您可以想像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像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闲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来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云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 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注)①《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文章描述了“我”瘫痪以后的心路历程,包括对生命的感悟,对母亲的追怀,对地坛中人事景物的深沉思考等。全文共七个部分,这里选的是第七部分,略有删改。
1、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自然现象)
(2)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生活变故)
(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心理感受)
【解析】题目中明确规定是阅读第二段,这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考查。答案要点不难拟出。因为第二段就写了三个片段,很容易概括。尤其是第二个要点如果注意到“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就非常明确了。
2、文章四、五两段中,“孩子”“老人”“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6分)
(1)孩子:
(2)老人:
(3)热恋中的情人:
参考答案:
(1)孩子:对生活感到新奇,对未来充满渴望。
(2)老人:对死亡从容坦然,对人生无怨无悔。
(3)热恋中的情人:对生活满怀激情,对世界充满眷念。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中出现的形象的意义的理解,难度较大,不容易把握。要结合全文,又要充分读懂全文,甚至联系到课本中读过的该文的部分。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参考答案: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③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解析】考查的是对特定句子的赏析,而且是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也就是语言运用技巧。如果读懂了题目中的要求,至少第一、二点能够回答出来。虽然是个开放性的题目,但第三个要点难度较大。
4、综观全文,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答:
参考答案: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永恒的。
【解析】考查的是对作者及文章观点的把握,难度不是很大。
《我与地坛》测试
《我与地坛》
1、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人怎样活的问题需要一生努力解决。充满生机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新生命,使作者重又扬起了生活的船帆。
2、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哪些东西不能改变?仅仅是这些具体景象本身吗?写出一二条具体的体验。
古园中能 给人以启迪的精神财富任谁也不能改变。夕阳映照着古园的坎坷之路,预示着人生道路是光明的。雨燕把天地叫得苍凉,隐含着落寞的人生必将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苍黑古柏站立多年,人为什么不能在寂寞中前进。
3、第二节中有一段话:“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想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是对的。”其中画线部分有何深刻意蕴?
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没能深彻母亲的苦难,现在“我”明白了自己的存在而使母亲遭此苦难,“我”于心不忍,所以,对母亲的离去也似乎感到一丝安慰。赞美母亲伟大充溢字里行间。
4、文章最后一句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撤,有过我的车撤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人生体验?
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不张扬的,是默默 的,一个人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而又奋然前行的人,必定蕴藏着母亲真挚的爱。这是对母亲的忏悔,更是对母亲的礼赞。
5、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此文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不能逃避,不能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挑战自我,寻求生活之路,让生命充满生机。哲理: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人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勇于向命运挑战,幸福之路永远把握在自己手中。
6、“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加点的词各指什么?
“一个世界”是指正常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另一个世界”是指作者自我封闭的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
7、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小昆虫和自己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
作者当时对人生悲观失望,觉得自己和小昆虫一样可怜,以此来抒发当时心中的郁闷感觉。(这里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借小昆虫来抒发当时心中的感觉。)
8、作者对蜂儿、蚂蚁等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些生灵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意趣,得到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增添了对生活的信心。(作者写的几种动物充满了活力,给人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9、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在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死亡的感觉后,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用文中的话回答)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10、史铁生对于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
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废后,时常去地坛,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一般读者都考虑过生与死的问题,但是不像史铁生这样贴近死亡,所以他对死亡的思考比一般读者更深入、更真切,对人生也有了一种彻底的理解和认识。
11、“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用文中的话回答)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或: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2、文中写自己摇着轮椅到园子里来时,为什么写“别人去上班”?
别人上班是为了工作,“我”只是为了找一个去处消磨时光,逃避现实。可见写“别人去上班”是为了对比和衬托。
13、联系课文,想想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会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所以,十五年了,作者还是总到那古园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尽管残疾却不自伤。
14、如何理解“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脚印”有两种意味: 园中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和关爱,而“我”的成长,也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这样母亲和地坛合二为一,也与“我”融为一体。
阅读第一节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5、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16、“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17、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阅读第一节第四、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8、“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19、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古园中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
20、请谈一谈第四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
类比说明,具体表达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的变化(轻松而坦然)。
阅读第二节第八段,回答下列问题。(20—24)
2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母亲疼爱并理解儿子。一方面她知道我心中苦闷,不该阻止我来古园,另一方面又担心我想些什么,做出危险的事情。这揭示了母亲矛盾又紧张的心情。
2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母爱。
23、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无言而又深沉爱的痛悔。作者认识到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去体会、去设想、去理解,才有真切的感受,千万不要到“来不及”时,才感受到。
24、“我”原来就知道“母亲已经不在了”,为什么后来又“才……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当“我”在黑暗中孤零零地呆着却不再有人来催自己回家时,这陌生的感受使“我”真实地感到母亲已离“我”而去。
25、“我”为什么明明看见母亲还没有找到自己却决意不喊她,让母亲继续着急地悄悄找下去?作者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能分析出来吗?
对于无助的母亲深挚而卑微的爱,更无助更卑微的“我”无法承受因无条件地接受它而引起的心灵震荡,也不愿因主动承受它而越发显出自身的绝望,还由于毕竟年轻不懂得关心、体贴痛苦的母亲,珍惜母亲给自己的爱,所以选择了残忍的回避。
26、“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辙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此句为划线句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
照应下文“这样想了好几年”,说明生和死的选择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我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思考和抉择。
27、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28、为什么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悲痛之后,作者从地毯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讲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29、作者将人生痛苦,将死亡比作“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目的是什么?
这是作者在走过荒芜,经历痛苦,走过孤独之后真实情感的流露,截瘫使他更加向往自由行走,表明作者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死亡,他知道经历“熬夜准备考试”之后,将有成功的喜悦,那将是人生的永恒。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25
台州中学
[教学目标 ]
1、体悟母爱的伟大与艰辛。
2、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想]
课型定为诵读课,采用的手段以诵读为主。这段选文的语言也是很值得品味的,但是在这堂课里只能忍痛割爱,目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情感和认识方面得到提升。
[过程实录]
[PPT1:课题名称及史铁生照片,背景音 史铁生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不再去问“我”为什么要出生,不再去想“我”为什么要活着,不再去抱怨命运的不公。这当中除了地坛给予的启示之外,还有“母亲”伴行他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母亲”用她的爱和生命支撑起史铁生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今天我们与作者一同去感受母爱的伟大与艰辛吧。
[PPT2:呈现教学目标 :诵读全文,感受母爱,读懂母亲,感悟生命,启迪人生。]
师:大家先自由朗读选文(二),把�
(学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生:第三开头这个细节很感人。(读)“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正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师:你刚才念“看见母亲正站在原地”,与原文一致吗?
生:原文是“仍站在原地”。
师:你觉得是原文的好还是你改的好?
生:原文好。
师:为什么?
生:“仍”表示站的时间长。
生:“仍”字体现“母亲”对“我”去地坛不放心,还在出神地想事,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师:这事一定与“我”有关,对吧!(停顿)是啊,一个“仍”字,我们可以看出母爱就是一份牵挂,一种担忧。这一细节看似平淡,可在这平淡当中蕴含着的是浓浓的爱意。你的生活当中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生:有,我每次回校时,妈妈都要送我上车,而且总是唠叨个不停。现在,我发现原来这“唠叨”就是爱。
师:我也有跟你一样的生活体验。自己的年岁在一年年增大,父母的白发也在逐渐增多。每年假期我都要回义乌看望父母。每次回来,母亲都要亲自送我到车站,车不开就不肯回家,等车快要开时,她又到大门外站着,看着我们远去。我转过头,总是看见她张望的情景,然后是小心翼翼地横穿马路去等公交车。每每到这情景,我都有一种欲哭的感觉,这是一种幸福。
生:我找的是这一句。第二节最后“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我喜欢这句,是因为它写出了母亲是毫不张扬的,是平凡的。母爱就在点点滴滴、平平凡凡之中。
生:我选的是第三段中的这一句,“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原来,母亲的爱是要去设想的,母爱是“痛苦的”、“艰辛的”。
生:我找的是“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自己平时也从来没有为母亲想过,现在我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艰辛和痛苦。
生:我选的是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我”走到哪儿,母爱就跟随到那儿,母爱是无处不在的。
师:说得很好,“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我”成长进步的每一寸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
师:从同学们找的句子看,我们可以发现,你们找的都是“母亲”这条线,“母亲”是如何爱儿子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母亲”的爱都体现在哪。
生:“母亲”的爱主要体现在对“儿子”的理解上。
师:具体说说。
生:如第二节中,写“母亲”无言地帮“我”准备,又目送“我”去地坛时,连用了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深爱,“无言”二字包含着浓浓的爱意,一切皆在不言中。
师:是啊!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节所体现的是“母爱”的深沉,在朗读时应把握怎样的语气和语调?
生:应读得深沉含蓄,充满深情,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应略读重音。(生有表情朗读第二节,同学们评价说他语气语调都把握得不错。)
生:“母亲”的爱还体现在矛盾、痛苦之中。如第三节,“我”到地坛以后,“母亲”一个人在家里胡思乱想。
师:“我”怎会知道“母亲”在家想些什么?“母亲”对“我”的爱,是否一开始“我”就明白,就有深彻的体会?
生:不是的,是“母亲”去世以后,“我才有余暇设想”,“母亲”在家里担忧“我”,是“我”猜出来的。
师:“母亲”在家怎样,日日夜夜怎样想,这是看不到的。不去设想,那是体会不到母爱,也不能完全懂得母爱。通过对“母亲”的矛盾、痛苦、担忧的描写,来体现出“母亲”的坚忍与伟大。“母亲”的爱有多深,“母亲”的痛苦就有多深。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察,去设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那么第三节该怎样去朗读?
生:应读得深沉,“设想”后面略快略重,要读出“母亲”的矛盾与痛苦的心理。
师:那你试试。
[生朗读第三节,声情并茂,但过激昂,同学们提议再深沉一些。]
生:“母亲”爱“我”,还体现在常常到地坛找“我”。
师:为什么要找?怎么找?
生:因担心“我”到地坛去会做傻事,怕“我”自杀,虽然“母亲”在家已作了最坏的打算,但总是要当心的,所以要找嘛。怎么找?就是悄悄地找,不让“我”知道。找到了就悄悄、缓缓地离开,找不到就“四处张望”“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步履茫然又急迫。”
师:“母亲”为什么不让“我”知道她在找“我”?
生:因为“母亲”理解儿子,一方面担心儿子,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儿子的自尊心,不能伤了儿子。
师:说得太好了。“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可儿子在那时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有一回,“我”还故意不让“母亲”找到“我”。多年后,我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真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时,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现在想起来,悔恨之情无以复加。朗读这节语气语调该怎样?
生:读的时候应深沉、缓慢,读出“母亲”的焦急及“我”的悔恨。
[生朗读第八节,同学评价,大多数同学说还可以,读出了感情。]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够好。如“母亲”四处张望的情景,及找到“我”后“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读的时候应慢点、轻点。
[生朗读,同学评价说还是前面那同学读得好。]
师:有时,脑子里想的同实际做的有点距离,我们能听出别人读得好不好,但自己不一定能读好,因此,要想朗读好文章,是要经过长期的练习的。
[PPT3:母亲:
1、帮“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2、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
3、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读懂: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师: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母亲”是爱儿子的,难道儿子就不爱他的“母亲”吗?
生:不是的,其实儿子也是很爱“母亲”的。爱是双方的,正因为有爱,所以儿子才会去设想“母亲”的心理,才会去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才会想写小说回报“母亲”,让“母亲”骄傲,才会在事业有成后到地坛去,整日地怀念“母亲”。
[PPT4:我:
1、设想母亲的心理
2、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3、写小说回报母亲
4、整日怀念母亲 ]
师:史铁生在“母亲”身上读懂了“苦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也为所爱的人更坚定地生活下去。他从母亲身上读懂了生命的意义。“母亲”理解儿子,儿子读懂“母亲”,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
[PPT5:
读懂
母亲 儿子
理解 ]
师:命运无情,但生命有情。现在我根据大家刚才的建议,以及我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用深沉、深情、悔恨、思念等感情来诵读全文(节选的第二部分)。
[PPT6:一幅画面,上面两个字“魂牵”,配乐《沉思曲》]
(配这一画面,这一音乐,再加上老师感情的投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这一情境中去。学生也轻声地一起跟着老师读。当读到第五节“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他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时,老师眼含泪珠,语调呜咽,读不出声了。学生也已全融入到这氛围中去了。当全文诵读完毕,已有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师:(音乐继续)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没有道理没有代价的爱。”那种爱无边无际,随时准备为儿女牺牲一切,却又不要什么回报,只管无怨无悔地付出。面对史铁生的母亲,面对我们自己的母亲,不管你的母亲在还是不在了,你将对她说句什么?
[PPT7:
母亲,我想
对您说…… ]
生:母亲,请原谅我以前的无知和幼稚。
生:母亲,我想对您说以前是我错了。您工作那么辛苦,可我还向你耍脾气(哭),还跟你顶嘴,妈妈,请你原谅我,我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
师:你母亲一定会很高兴的。
生:(哭,说不出来,停一会后说。)妈妈,我知错了,我不该那样做,那样伤你的心……(说不下去。这位女生在这学期开学第一天就离家出走,一星期后才被父母找回来,回校后一直很压抑,今天,她把这压抑通过眼泪发泄出来。)
师: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妈妈早就原谅你了,你自己也应从中解脱出来,好好地学习,这才是你对母亲的最好的回报,对不对?(生使劲点头。)
生:母爱是深沉的,含蓄的,我将用我的一生去报答母亲。
师:那么,读完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平时,我们要多体谅母亲。
师:(结束语)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等到失去才去体会她的珍贵,好好地爱我们的母亲吧。下课!(掌声)
[PPT8:再见!谢谢(配乐《懂你》)]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体悟母爱,感悟生命,课型设计为诵读课。《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是篇有很厚重的沧桑感的散文,节选的第二部分主要还是体现在对“母亲”的解读上。当时设想就是想通过诵读去理解去感悟,想要在“读”字上下功夫的。但选文较长,读完一遍需12分钟,一堂课也只能读三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作了如下安排:第一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让学生找出感动你的句子。第二遍为分线取舍朗读。重点读了文中第二、三、八节,以体现母爱为主线的。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第三遍是教师的配乐朗读。目的是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在前面三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着眼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能让学生读出眼泪,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在很多时候,感人的文章是要去读的,惟有读才能更好地去体味,去感悟。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读”还不够充分。教学目标 中最后一条“启迪人生”已来不及深化。在“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环节后,结合谢尔盖•叶赛宁(俄)的《给母亲的信》,让我们同学感受到自己的文字也如同诗人一样有感情,有诗意。但最后这个环节因时间的匆忙而没有做充分,这是非常遗憾的。
语文课堂要充满朗朗的书声,语文课要成为学生最感动的课,我奋斗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语文课充满爱。
[1]
《我与地坛》教案 26
【教材内容】
《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六、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