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电子邮件(优秀4篇)正文

电子邮件(优秀4篇)

时间:2023-10-18 02:16:12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整理的电子邮件(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子邮件 篇1

教学设计

学校

儋州市第二中学

班级

初二(2)班

主讲

邓宏旺

时间

1课时

email

备注

参加教学设计评比

教材分析

本教材节选自海南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了解了网络一些基本知识,懂得使用因特网进行网上浏览、搜索与下载信息,具有一定使用因特网能力。同时,本活动中的《使用电子邮件》也是本章中最后一节学生构建成长博客,展示自我的一个首要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学习时间,已经对信息技术拥有一定的功底。通过本章中“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第二节在网上浏览、搜索与下载信息”等教学活动,逐步构建了各小组应用网络服务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意识与能力。但是,初二年级学生课时较少(1课时/周)自身缺少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接触过多的原理、掌握过多的操作技巧,然而,本校的初中部学生相对来说,文化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表现意识都相对较强。所以本人在教学中尝试从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从形象直观的内容设计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理解能力,从针对性的问题引导提高他们自身思想境界,期望所有实施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基于初中新课程标准、学生实践基础、学校设施,确定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为:

a.知识与技能:

1.掌握使用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

2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互助意识与能力并在实践敢于表现自我精神;

b.过程与方法:

1、认识因特网在当前社会的重要位置,拥有一个属于自已的邮箱并懂得使用邮箱进行邮件的收发。

2、通过贺卡的发送、接收、回复信息等过程,初步具有认识、了解、应用因特网资源的能力,逐步构建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信息公民素养;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两种不同邮件传递方式的认识与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通过师生参予互动,构建敢于展示自我/小组的意识与能力;

3、通过一些网站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激励学生珍惜眼前时光,发奋图强,以期将来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根据教材所属位置及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掌握使用电子邮件收发功能为本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初中年级学生使用因特网的机率本不高,在极短时间掌握使用电子邮件收发邮件,构建自身良好的学习心态成为教学之难点。

一、小小精品礼物,使用电子邮件教学课件,具有丰富内容的网址;

二、电脑室计算机正常工作,教师机的电子教室能够正常监控、使用广播系统,网络正常运作、计算机能够使用因特网资源;

三、了解活动班级学生对因特网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对上一节内容深入了解,为更多充分的使用因特网资源作准备;

四、收集有关具有丰富贺卡、带有情感教育的网站,存储在ie收藏里,方便学生使用。

a.心意坊

b. 红茶坊

c. 中国9.18爱国网

教师展示内容:南京屠城忌日六十九周年图片

通过收发贺卡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邮件传输的特点、方式,提高学生参予到学习使用电子邮件应用因特网服务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热情之中。在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互助、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等多种方式下突破教学重、难点。考虑网络瓶颈、带宽限制等因素,可以使用多个网站或指点有条件的学生预先申请网站以减少教学活动中不必要的缓迟。

教学用具

五楼或六楼电脑室+因特网资源+互动的电子教室(极域电子教室)+信封等礼物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方法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创设学生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对“邮件”使用的了解、兴趣。

活动:

一、班长/科代表指导各学生参予到实践之中,模拟邮件传递方式进行礼物的传递。

二、 教师引导同学了解邮递员凭借信封什么内容才能把邮件传到目的地。

积极参予到活动之中,从感性上了解传统邮件传递特点、方法以及主要邮件组成格式。

传递小礼物(书签)方式是使用了书写传统信封传递者地址等内容的密封信封来传递。

信封地址写上其他省、市地址:如:address:北京市第一中学初二(2)班,name:(同学),通过设问让更多同学了解信封传递需要的必要信息、特点。

1.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逐步构建学生信息意识和处理能力,通过对传统邮件的书写格式的认识,为后面使用email进行邮件的收发打下基础。游戏进行中也使学生了解到传统邮件传输的烦琐、效率低等特点。

2.游戏规则

.按你的座号倍数传递信封,时间为1.5(90秒)分钟,当游戏结束时,信封里的礼物将属于手中拥有者的上一个传递者。

3.游戏传递顺序分别:

第一组:2>4>6>8>10>12>14>16>18>…..

第二组:3>6>9>12>15>18>21>24>27>….

第三组:4>8>12>16>20>24>28>30>36>….

4.  说明:

a.当游戏时间结束时,14号手中拿着信封,信封里的礼物将属于座号12的这位同学。没有对应号数的自动跳到下一位。

b.当相应学号已到最后,信封将按逆返方向传递。顺序如:

……..18>16>14>12>10>8>4>2…….

可以询间获得礼物的同学,如:假如你处于信封所处的位置,北京市。这一封信能否在2分钟内从儋州市第二中学第六电脑室内转到你的手里。信的内容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尽快知道?信的内容是否能够保密呢?尽快的引出活动主题:“使用电子邮件”。

网上传情,

温暖我心

1.广播国庆(/中秋)贺卡网址,通过应用精彩的的贺卡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2.让学生使用黑板展示自己的邮箱地址;

3.针对情况开启电子教室[议论]功能,引导同学传递自己箱件地址,共享具有丰富贺卡的网址。

一、认识电子邮件特点、格式

二、掌握电子邮件使用方法;

任务驱动一直都是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目前每个班级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学生拥有自己的邮箱,通过传递贺卡到这些邮箱递更利于本活动的开展,从而也达到了让学生了解邮件格式的目的。

用户名@主机名

1.   通过在教师演示传送贺卡给学生的过程,让更多的人学会邮件传递方法;

2.   应用留言板(黑板)让越来越多的人展示自己邮箱,带动整个教学进程,从而为后面引导学生掌握

如何使用邮件给多人传递作准备;

3.   学生在教室[议论]窗口传递彼此邮件,方便同学之间互转贺卡,从而激发更多学生申请邮箱的欲望;

逐步深入

认识新知

讲述或引导学生了解邮箱申请步骤、方法;

a.登陆申请免费邮箱的网站;

b.填定注册信息;(1.确认服务条款 . 2.选择用户名 3.填写个人资料4.注册成功,记住emil有关信息(包括密码))

c.登陆邮箱;

小组成员协作探究、认识邮箱申请方法;

找到申请网站,选择免费邮箱网站,申请邮箱

设计主要依据初中信息技术课本提供了一些申请邮箱的帮助信息。通过课本教材及教师存储在[e:\信息园地]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互助申请、使用邮箱成为可能。

提供申请邮箱网址:

网址之家:

网 易:

新 浪:

搜 狐:

师生互动

构建成功

一、指导学生申请邮箱、发送贺卡,构建学生更多成功的欲望、自信。

二、提高学生应用网络的意识与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学习;

成功申请邮箱。

1.掌握正确填写注册信息的方法;

2.通过笔与纸记住自己邮箱地址及密码。

3.成功地为在留言板上写上邮件地址的同学发送贺卡。

教师的指导、科代表及组长协助为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邮箱提供了航向,只有让更多学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邮箱、收到精美的贺卡才能让他们感到极大的满足感。邮箱的申请成功、贺卡发送达到目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凭借拥有一个稳固的网络资源;善于利用程度较好的学生搜索到精美的贺卡共享给其他人使用来激发更多学生把自己心思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申请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1.用户名(本人身份的向征)

2.注意身份证格式格式、内容

3.申请成功之后邮箱地址及密码信息

交流协作,

共享网络

介绍邮箱的登陆步骤,引导学生了解邮件收发的具体操作。

使用邮件,互传贺卡,分享资源

设计意图能够实现以下几点:

1.掌握邮件格式,登陆网站方法:

如:

师生互动

突破难点

1.指导学生懂得收取邮件。引导学生了解获取邮件的必要信息;

2.使用邮箱功能快速发送邮件;(给多人发送)

3.通过图片、声音等丰富文件信息的浏览,引导学生了解使用“附件”传递信息方法;

一、掌握读、写邮件方法。

1.给同学或朋友发贺卡;2.通过邮件了解贺卡发送人地址,并学会用文字表示“感谢”;

3.逐步了解附件的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了解信件中隐含的送信人地址等信息,并在收到贺卡同学回复感谢信件的演示中,促使更多的学生掌握邮件写信功能;同时,教师在[信息园地]中准备的祝福言语也丰富了书写信件的内容;

3通过“,”可以实现多人对于邮件的传发;

4引导学生选择使用网络资源(中国918爱国网)。通过“南京屠城忌日六十九周年”具有强烈冲激力的网站图片,e:\信息园地教学资源,教师言语,刺激学生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今日生活来之不易”。

教师言语表现,需要让学生感受出教师在其中深切的希望。如:

1.过去中国的苦难,让许多人在心里留下阴影;

2.今天中国的成就,让所有的中国人为之自豪;

3.明日中国的辉煌,将更需要凭借你们今天用心的耕耘、明天努力的创造。

网络安全

你我同在

完成教学任务,拓展自身对邮件认识水准。

在引导学生对传统邮件传递过程的思索中,更好的感受到电子邮件安全性,从而

了解邮件病毒、掌握防御邮件病毒的一般方法

网上获取有关邮件的使用知识。

基于本学期第二章第一节曾进行“计算机网络”的活动,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了解有关病毒的含义、特征、危害及网络安全等有关知识,本处设计可以使用言语来提醒学生目前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病毒隐含在邮件里。同时,在通过师生互动方式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邮件传递不安全性特点,更利于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电子邮件在当前信息社会里的便利、安全等特点。

1.传统邮件与电子邮件相比,那种安全性更好?

2.怎样确保电子邮件的安全性?

小节活动

提高能力

a.通过演示传播课件,让学生了解活动的一些必要知识

一、申请完成了之后,要用心记下“邮件地址”及“密码”,这是我们能够正常使用邮箱的前提;

二、在使用邮件过程中,不要随意打开来意不明的邮件,防止中毒;

三、附件的使用大小,必要符合邮箱要求,否则不能进行传递;

四、邮箱使用完之后,应该安全退出系统,然后才离开电脑;

b.分析各小组收发贺卡情况,并在活动将结束时进行以下工作

1.伸出你的手,握住给你贺卡的同学,说一声“谢谢”。

2.到各组长或科代表那里,登记自己邮件中收到贺卡的同学姓名。

3.由组长、科代表评出最佳贺卡获得者,并请获得者到科代表那里拿一份礼物(高级书签)给送贺卡给你同学,表现感谢!

4.班长,统计各小组完成本次活动情况,并进行登记,这将做为期末成绩统计的依据

教师反思

1.本教学设计是力求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收发贺卡为主线进行的教学设计。基于学校目前使用专线连接因特网,为教学设计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但本校具有四个电脑室,一旦计算机网络及电子教室无法运作,使用internet人数较多,将难予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班级小组(六人/组)协作意识、探究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推动教学,然而教学活动能否有效的实施,达到好的效果,还是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迅速掌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迅速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实施方法,灵活的应用电子教室进行监控、广播,推动教学进程达到教学目的。

2.活动中应善于利用初中年级学生个性活跃、喜欢表现自我等特点,充分引导学生投入整个教学之中,争做教学的主人。同时,努力把握好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生的主体这一新课程理念,展示新的课程理念与思维设想实施方法。

3.活动设计实施应主要体现两点设想:

一、以模拟信封传递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的情趣,提高学生充分认识因特网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改变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所处的不利位置;

二、凭借中国918爱国网等有关中国历史信息(如:南京屠城忌日六十九周年图片展)演示,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学习时光,发奋图强,从而更好的构建自身具有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信息素养;

4.设计所希望的境界,是创新是激情还是师生互动而赢得的真诚、向善的祝福与希望。渴望着基于新课程的理念与宗旨的教学设计能够在实施中得到更好的展现!

四、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和乐意接受的,我在教学设计中也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因而课堂气氛必然会活跃,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好。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本课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加以组织和适时适当的调控,留给学生极大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更多的时间自主活动,合作探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提高和个性发展。

3、小组机制是本节课中各种学习活动的有效保障。在小组活动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从以前接触过相关内容的同伴那里获得有效帮助;而基础好的同学则可以在小组合作中拓展自己的潜能。小组同伴间的相互帮助与激励整体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弥补了教师引导涉及面窄的不足。

电子邮件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教材初中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获得信息最快的手段,网上交流与信息的传递成为网络内容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对收发电子邮件的技能的掌握在信息社会就有同于笔和纸。

(二)教材分析和处理:

教材依次介绍了电子信箱的申请及邮件的收发。以前的教学中,按照教材的编排,我采用讲授法。但讲完后,总觉得学生有这样的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对枯燥的计算机理论毫无兴趣;二是对于概念性的内容太过抽象不易理解;三是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填鸭式的讲授,想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的要求增加。因此,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做了如下处理:

1、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题,提出问题我们日常交流和沟通用什么工具,这些工具与E-mail相比有什么区别,E-mail有什么优点,使学生一开课就精神饱满、

2、在知识点讲授时,首先结合学生申请邮箱,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应用的知识技能、

3、本节课将知识点分解成三个任务,通过学生上机实践,老师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免费电子邮箱申请和使用,掌握通过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通过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利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自信心。

4、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参与研究意识,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增强他们学好知识、掌握技能的信心。

二、说学情

1、能力基础:

初中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概括与归纳能力,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快,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较强。

2、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基本知识、部分学生的家庭已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已经熟悉了网上交流,学会上网浏览和玩游戏。

3、情感基础:学生对网络学习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与引探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在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通过一连串的提问与比较,引导学生完成,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分析、设疑、类比、总结、练习”完成任务,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记忆、掌握。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我主要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明了:明确了解教学目标,掌握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对网络生活有个感性的认知。

2、探究:该部分内容学生较好理解,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难点,也相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感受本节知识点。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3、应用: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实际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的设计时准备以学生“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提问和比较,说出优点与不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讲解重点、点拔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盲目尝试。所以我列举了部分网址,做了适当的提示避免了学生在无限的网络世界里漫无边际的游走,学生很明确地进行任务完成,并能够顺利掌握,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1、教材的阅读,2、同学之间的帮助,3、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4、现场实践,进一步掌握

通过邮箱的申请,学生真正融入到网络海洋中,成为一个浪花。注册的成功让他们有了更大的成就感,尤其是看到自己表出来的邮件,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网络的无限魅力。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

1、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2、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学,

3、创造学习,即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贴近生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六、说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是一味的“讲知识”,而是利用启发式的原则,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去研究、探索,注重了知识的及时巩固,也侧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出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学生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力求的目标。

电子邮件 篇3

课题

(教学内容)

第6课 电子邮件

总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

技能目标:1.电子邮件地址格式;

2.web方式发送电子邮件

情感目标:以探究学习方式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等有关知识,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品味有关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等知识。

探究电子邮件的原理,掌握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能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并发送一份电子邮件。

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电子邮件工作原理。尤其是“邮件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专业术语的理解。

教法

教具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计算机中安装ie5.0以上版本,要求能上因特网。

2.教学素材:教师课前搜索相关的电子邮件介绍网页形成学习网页或学习文档供学生上课查阅。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导入新课

“每逢春节倍思亲”,春节,你会用什么方式向远在他乡的亲人送去美好的祝福?

学生可能回答:打电话,写信,寄贺卡等。

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方便的交流方式,比如聊天室、qq、电子邮件等等。今天我们就来以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电子邮件的有关知识。

二、展开新课

(一)第一版块:电子邮件探秘

电子邮件还有一个别称,是什么呢?对是伊妹儿,同学们都比较熟悉。

什么是电子邮件?它的工作原理怎样?同学们通过网上搜索引擎来了解。看那一位同学能迅速找到所需的答案。

老师提供一些搜索网址,比如:、。

同时在关键字上的运用可以参考课本中的关键字。

5到10分钟后请一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传统邮件的流程如何?他们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哪?

师: 从表面上看,一封邮件是从发件人的机器直接传送到收件人的机器,但通常这并不正确,一封邮件发送和接受过程至少要经过四台计算机。电子邮件与普通邮件有类 似的地方,发信者注明收件人的姓名与地址(即邮件地址),发送方服务器把邮件传到收件方服务器,收件方服务器再把邮件发到收件人的邮箱中。如下图所示:

(二)第二板块:电子邮件地址

1、邮件地址格式

要收发邮件,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e-mail地址,或电子邮件帐号)。

e-mail地址的格式:例如 ,username是用户名,或称帐号、帐户名等,@读作“at”,代表邮件服务器名。

2、申请电子邮箱

你有电子邮箱吗?请你尝试申请一个电子邮件账号,并记下地址_______________,

如何申请电子邮箱:有免费和收费两种,目前大多数已经收费(例如、等),但仍有不少是免费的(例如hotmail、yahoo、等),e-mail必须先申请,才能使用。进入相关网站就可以申请(按提示操作)。

有可能以下内容安排到第2课时

(三)第三版块:发送电子邮件

综合任务:试一试自己的e-mail?写一份自我介绍,要求生动有个性,也可以把你今天探究学习了解到的有关电子邮件的知识告诉老师,教师的邮箱地址:

三、全课总结

请你回复两个问题:(署上姓名,谢谢啦)

1、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老师的教学有何评价与建议?

同时评价一下你的探究能力。

a、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交流。(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b、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有了提高。(真为你高兴!)

c、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入。(恭喜你啦!)

d、个人能力、特长得到发挥。(多表现自己!)

e、学会了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我能行!)

f、体验到了研究的乐趣。(乐在其中,收获无穷!)

教学反思

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学校的计算机等设备无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就会过时。因此,信息技术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意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生受益,价值永恒。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贯彻这一教学思想。《

电子邮件 篇4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计算机组公开课教案

课题:收发电子邮件

授课人  蒋宗良

班级:初一(2)斑

教学目的:1、认识电子邮件

2、学习邮件软件outlook express

3、掌握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重点:制作电子邮件,收发电子邮件,附加文件的邮件。

教学难点:收件人地址,电子邮件是否发出。

教学步骤:

一、             复习引课

上节课我们浏览了internet网,看到了许多好的网站和漂亮的网页,也下载了部分软件和文章。我们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同学、朋友和亲人啦?又怎样让他们得到啦?有什么办法?(打电话、写信、电报、传真、传呼等)有没有一种既有打电话的快速,又有信件的通讯方式啦?那就是电子邮件。

二、             讲述新课

一)、基本知识

1、拨号上网

2、启动outlook express

3、认识outlook express界面

1)、文件夹窗口

2)、邮件主题列表窗口

3)、邮件预览窗口

二)、发电子邮件

1、制作电子邮件

1)、单击“新邮件”

2)、认识新邮件窗口

①收件人:

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如本校:stu___@local

如国际:

②“抄送”和“密件抄送”亦同上述格式一样。

③“主题”可自己命名

如:信件、通知

④“正文”书写要表达的内容

3)、附加文件

方法:插入――附件――选文件名――单击“附加”

注:可附加别的软件编的文章,图片、软件等。但收件人方必须有该软件。

4)、保存电子邮件

方法:文件――保存――草稿

5)、发邮件

①方法:单击工具栏的“发送”

②论证邮件是否发出

方法: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已发送文件夹。如已发出,则显示该信件。否则,单击发件箱,选定该邮件,单击“发送和接收”发送该邮件。

6)、实习操作

①告诉学生老师地址jzl@local

②让学生给老师发邮件一封

三)、收邮件

给学生演示收他们邮件的方法:单击outlook工具栏“发送和接收”按钮。

四)、浏览邮件

方法:①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收件箱,单击浏览的邮件,可在邮件浏览窗内浏览。

②双击邮件列表窗的电子邮件,可打开要阅读的邮件。

③双击附加文件邮件,即可打开该文件。(必须有该附加文件的软件,如文本word、解压缩软件等)

三、             实习操作

任务:1、同学互相收发电子邮件。

2、老师向部分学生发电子邮件,要求回复。

3、向全班同学展示部分学生接收的邮件及附件。

课后小结:

本堂课抓住了学生想发电子邮件的这一兴奋点,不段的贯川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发邮件,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计算机组公开课教案

课题:收发电子邮件

授课人  蒋宗良

班级:初一(2)斑

教学目的:1、认识电子邮件

2、学习邮件软件outlook express

3、掌握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重点:制作电子邮件,收发电子邮件,附加文件的邮件。

教学难点:收件人地址,电子邮件是否发出。

教学步骤:

一、             复习引课

上节课我们浏览了internet网,看到了许多好的网站和漂亮的网页,也下载了部分软件和文章。我们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同学、朋友和亲人啦?又怎样让他们得到啦?有什么办法?(打电话、写信、电报、传真、传呼等)有没有一种既有打电话的快速,又有信件的通讯方式啦?那就是电子邮件。

二、             讲述新课

一)、基本知识

1、拨号上网

2、启动outlook express

3、认识outlook express界面

1)、文件夹窗口

2)、邮件主题列表窗口

3)、邮件预览窗口

二)、发电子邮件

1、制作电子邮件

1)、单击“新邮件”

2)、认识新邮件窗口

①收件人:

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如本校:stu___@local

如国际:

②“抄送”和“密件抄送”亦同上述格式一样。

③“主题”可自己命名

如:信件、通知等

④“正文”书写要表达的内容

3)、附加文件

方法:插入――附件――选文件名――单击“附加”

注:可附加别的软件编的文章,图片、软件等。但收件人方必须有该软件。

4)、保存电子邮件

方法:文件――保存――草稿

5)、发邮件

①方法:单击工具栏的“发送”

②论证邮件是否发出

方法: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已发送文件夹。如已发出,则显示该信件。否则,单击发件箱,选定该邮件,单击“发送和接收”发送该邮件。

6)、实习操作

①告诉学生老师地址jzl@local

②让学生给老师发邮件一封

三)、收邮件

给学生演示收他们邮件的方法:单击outlook工具栏“发送和接收”按钮。

四)、浏览邮件

方法:①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收件箱,单击浏览的邮件,可在邮件浏览窗内浏览。

②双击邮件列表窗的电子邮件,可打开要阅读的邮件。

③双击附加文件邮件,即可打开该文件。(必须有该附加文件的软件,如文本word、解压缩软件等)

三、             实习操作

任务:1、同学互相收发电子邮件。

2、老师向部分学生发电子邮件,要求回复。

3、向全班同学展示部分学生接收的邮件及附件。

课后小结:

本堂课抓住了学生想发电子邮件的这一兴奋点,不段的贯川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发邮件,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