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一教案 > 价值规律9篇正文

价值规律9篇

时间:2023-12-02 15:15:51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价值规律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价值规律的作用 篇1

教学课题:价值规律的作用

课    序:第一课第三节第2教时

教学目的:

1、掌握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依据

2、能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3、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能力

教学重点:价值规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学软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复习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练习:材料分析:

80年代初,我国彩电生产线只有几条,彩电价格非常高,16英寸的彩电价格达5000元左右,成为非常昂贵的家庭耐用消费品。80年代末,我国彩电生产线迅速增加,达100多条。从1996年开始,彩电行业每年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价格大战。而进入XX年,价格更是一天一变的"跳水"。XX年6月9日,九大彩电巨头聚会深圳,签定彩电"限价联盟",但是还是打不住地跌,21英寸彩电早以跌破1000元大关。

(1)彩电价格迅速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2)彩电巨头的“限价联盟”为什么会失败?给我们说明启示?

答案:

(1)彩电降价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彩电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使彩电价值降低,价格必然要降。(价值决定价格)但是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彩电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厂家、商家不得不降价促销,减少库存的损失。

(2)而限价失败,说明价值规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违背价值规律的"限价"行为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

3、要按价值规律办事,就要了解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如何起作用的?

二、 新授

(一)价值规律作用之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

1、材料分析:商场如战场,80年代初我国彩电生产线只有几条,价格非常高,16英寸的彩电价格达5000元左右。80年代末,我国彩电生产线迅速增加到100多条,而现在愈演愈烈的彩电价格“跳水大战”使一些中小企业伤痕累累,纷纷宣布破产。针对目前城市空调市场的大片空白,国内许多彩电企业转行做起了空调。

回答(1)80年代至今,彩电行业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一些彩电企业为什么改行做空调?

2、运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分析价格变化是如何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的。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资源流入)

供不应求        生产缩小         获利减少         价格下降

(资源流出)

3、分析课本材料中价值规律如何调节苹果生产的:

数量少   株价涨    高收入   投巨资   数量多    株价跌    收入低   转产

3、想一想: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实质上就是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

4、名言解析:马克思关于价格高低和资本流入、流出关系的分析

5、调节作用的意义

6、价值规律是一根指挥棒

(二)价值规律作用之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1、材料分析:从XX年4月开始的彩电价格大战是由一家名叫“长虹”的彩电巨头挑起的,然后是康佳、厦华、熊猫等彩电价格大幅度下降,很多实力弱小的小厂在竞争中淘汰出局,被兼并或破产。从1988年以来,“长虹”先后建起了17条彩电装配线,安装了大量先进配件生产设备,在管理上,他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整个公司从领导到职工,根据自身岗位要求,苦练内功,提高了整个公司人员的素质。近几年,重视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长虹”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国内销售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彩电业的“龙头老大”。

思考:(1)长虹为什么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你认为在长虹发展中的重要经验是什么?并请您简要分析?

(3)彩电价格大战的实质是什么?劳动生产率的大战

2、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分析价值规律为什么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1)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3、议一议:

4、名言解析: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价值规律是一条鞭子

(三)价值规律作用之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1、思考:彩电价格大战对各类企业的影响。导致企业优胜劣汰

2、材料分析:我们都知道“容声”这个品牌,说到“容声”,人们自然想起“科龙”旗下的容声冰箱,其实在80年代初,“科龙”仅仅是容声的一个分支小厂,然而,在竞争中,科龙迅速崛起,而容声却丧失了优势:产品老化、管理失控、市场萎缩,自1997连年亏损。思考:竞争为什么使企业出现分化?

3、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分析价值规律为什么会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4、这个作用是第二个作用的延伸

5、价值规律是一把筛子

三、 小结

1、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及其共同点:合理配置资源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之间的关系

3、要尊重价值规律并能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为经济建设服务

四、 练习

1、辩析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据有关专家预测,XX年全国空调产量约万台,按空调销量增长20%计算,实际销量在1500万台左右,供求严重失衡,一些企业不得不面对500万台的过剩黑洞,这将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

材料二:今年年初,春兰集团将其40种规格的空调降价,这一惊人之举给市场带来了一片此起彼伏的降价之声,长虹、乐华等争先恐后表演“跳水”,掀起了一场猛烈的“降价风暴”。

(1)联系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2)如果你是一位空调生产厂商,面对降价风暴应该怎样做?

价值规律 篇2

1. 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但不能说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2.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石油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求。

4. 价值规律的作用从总体上说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要求商品生产者树立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商品生产者树立科技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要求商品生产者树立竞争意识,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价值规律 篇3

本节内容系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一政治第一课第三节第一框的内容。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学习的内容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商品和货币的有关知识,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学好这个框为以后学习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并能初步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表现。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价格与价值往往不相符这一现象。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强调学生应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改革开放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价值规律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难点:等价交换的原则。

四、说教法

本课适合采用案例法和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将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选用案例某学生采访养猪户的录像片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感受到经济学原理就在我们生活周围,每时每刻都在发挥作用。采用讨论法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而且在讨论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讨论、比较、分析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统一。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按照“了解案例--分析案例---归纳总结--热烈讨论--大胆设想--总结概括”的模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

六、说教学手段:

采用表格、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法。对教材的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深刻认识理论知识。

七、说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注重条理,抓重点,突难点,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分成5部分。)

1、创设情境:(约4分钟)设计三个问题1纸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它具有哪些职能? 2猪肉是不是商品?3猪肉的价值是用什么表示的?组织并引导学生回答,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约32分钟)

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形象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8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环节1从日常生活说起,引出课题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环节2以热点问题“猪肉价格上涨了”来探究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它的表现形式。

环节3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环节4多媒体展示某同学走访养猪户的调查报道,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得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环节5以猪肉价格的变化为例,得出供求关系的变化与价格涨落变动的关系,得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环节6多媒体展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图,利用图表进行解读。环节7通过举例探究价值规律的不变性。

环节8回到现实生活,利用价值规律指导实践,服务社会。

3、课堂小结(约4分钟)

力求简明扼要,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从四个方面来总结: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b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c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d利用价值规律指导实践。

4、阅读教材,结合实际领悟本节知识。(约4分钟)

5、布置作业。(约1分钟)设计两道开放性习题:

a浅淡“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的说法。

b怎样做一名有头脑的养猪户。、

价值规律 篇4

教案

教学课题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所用教材

教材名称: 思想政治  第 1 册,第 一 章 三 节 26-29    页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  能力方面:运用,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  觉悟方面:使学生懂得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必须自觉地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办事。

教学重点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机、电脑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课前提问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下面说法错误得是(C)

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B、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C、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D、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2、对于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由于商品供不应求,以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B、由于法制不严,市场混乱,不法商贩哄抬物价

C、由于银行信贷供不应求,居民购买需求旺盛

D、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第三节 价值规律(板书)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板书)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板书)

导入  新课

好了,下面我们讲今天的新课。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许多必然的现象,如:太阳东升西落,水往低处流,等等。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类总结了许多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惯性定律,能量守衡定律等。这些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也有许多经济现象,例如:“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机票火车票的价格普遍上扬,但在三四月份最低可以打到三四折;过年时节,超市的蔬菜水果价格要比平时高一至两成;还有就是为何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冒出得那么多冰箱彩电厂家,现在已经销声匿迹?通过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知识,大家想一下,商品经济有没有规律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商品经济究竟要遵守一条怎样的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价值规律。

讲授新课

下面大家一起看一张图片。(毛巾图片)

这条毛巾看起来很普通,跟大家平时用的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我把他拿出来讲就肯定不是一条普通的毛巾。你们知道他的售价是多少吗?他的价格是八万八,为何它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呢?关键就在于上面的这朵花,这朵花是用水晶镶嵌起来的。大家都知道水晶石比较贵重的东西,他的生产比较复杂,要经过切割打磨才能完成,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生产这一条毛巾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要比普通的毛巾多得多。根据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这一条毛巾的价值就比普通的毛巾大。价值规律有两个要点,这就是第一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接着我们将价值规律的另一个要点。首先提个问题。

(提问)古今中外,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要想买卖双方都满意而归,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买卖公平。所谓买卖公平,就是商品交换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商品交换或者不可能进行,或者不可能持久。

那么,怎样说明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的商品是等价的呢?我们说,只要两种商品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是等价交换,交换遂成互利的事。所以,千百年来,隐藏在商品经济背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应把握它的几层含义:(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的比例,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提问)请回答第25页“想一想”所提问题:“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否是等价交换?为什么?

货币出现以前,在物物交换的早期阶段,买卖双方考虑的主要是自己的需要,而把自己多余的产品与对方交换,此时不大在乎是否等价。后来的物物交换,则是等价交换。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只有它们都按照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交换才是公平合理而互利的,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商品交换就无法长期进行下去。例如,2只羊=1把斧子,说明生产2只羊与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二者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举例:一支铅笔和学生的一支钢笔交换能否进行

(提问)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原则又是怎样贯彻的呢?

举例:冲马桶用海水 广东拟推行分管供水按质收费

饮用水和洗浴水采用优质自来水,冲马桶的水则用海水或经处理的污水,几种用水分别由专管供应,并按质收费。我们现在的用水只有一种,就是符合国家规定的经过几层过滤的“纯淡水”。但是用户在实际用水过程中却不一定非要用“纯淡水”,例如冲厕所、浇花的水大可用只经过基本过滤的水。

优质自来水和海水、经处理的污水所经过的过滤程序不同,优质自来水要经过多层过滤,而且必须是来自天然的水。但是冲马桶用的海水无需过滤,经处理的污水过滤的次数也比较少。所以,优质自来水和用于冲马桶的水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不同,那么它们的价值也就不同,当然收费的时候也不能用同一价格收费,而是应该按照他们的质量进行收费,如果两者的收费一样,都按照优质自来水的标准收费,居民肯定会不满意,收费是谁也不干。这是因为价格高了与价值不相符合,也就是说不是进行等价交换。只有按照不同标准进行收费,优质水收费较高,劣质水收费较低,价格符合价值才是等价交换。

(在黑板上画两条二维线,再环两条重合的直线,表示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在物物交换阶段,买卖双方只要相互认为对方的商品与自己的商品价值量相等,就可以成交,满意而归(当然这种可是在长期的交换实践中形成的),那么货币产生以后,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商品──货币──商品。在商品流通中,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不管是卖方还是买方, 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

础,因而只要买卖双方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它们之间的交换就是等价交换。所以,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只要价格合理(价格与价值相符),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是等价交换。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价值 =价格)(板书)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等价交换原则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但在现实生活中,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有时比价值高,有时比价值低。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现实生活中价格或高于或低于价值是否违背价值规律?(幻灯片)

如:春节前夕,市场上出售的蔬菜、水果、鱼、肉、蛋等商品的价格一下子会比平时高两三成,甚至倍增;春节过后,这些商品的价格又有所回落。服装市场上,也常常看到季节性削价、甩卖。同是一件衣服,新上架时售价会比下架时高得多。这种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从图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为什么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问题A:价格为什么会涨跌?

①          供求影响价格

举例:a.今年以来粮食市场价格上涨

今年1至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4%,粮食价格、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市场物价上涨,是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反映,也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国际市场价格上扬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粮食价格持续低迷,产量逐年下降,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粮食产量从1999年开始连续5年减产。而粮食需求量却逐年稳步上升,供求关系的变化促使粮食价格由降转升。

b.今年夏天的荔枝大丰收。暑假我回家时,我们家的荔枝最低可以卖到三毛钱,还可以自己到果园里采摘。去超市买东西超过五十元就可以赠送两斤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荔枝。这是因为供过于求,促使价格降低。

供,就是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量;求,就是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数量。当市场上某种商品少了,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即供不应求时,买者竞相购买,自然会导致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于是,物价上涨;但市场上某种商品多了,供给超过了需求,即供过于求时,卖者竞相出卖,自然会出现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于是,物价下跌。“可见,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问题B:价格为什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        价格反过来影响供求

举例:手机生产

在八九十年代初拥有一把“大哥大”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在电影里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大老板西装革履,手持一八像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大声地叫嚷着“喂喂……”。那时候一个“大哥大”是稀有物品,可以卖八千到一万元,利润相当高、有利可图,很多人就投身到手机生产之中来,手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现在生产手机的厂家已经遍布全国,竞争激烈,手机的供求量已经达到饱和,手机的价格也是一路下跌,现在普通的手机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了,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价格下跌,生产者会因无利可图而减产或转产。据预测,到今年年底彩色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0%,明年国际市场的手机生产增产将会降低。

所以,价格会反过来影响供求,价格的涨落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当价格上涨,商品生产者获利增加,别的商品生产者看到这种商品有利可图,就会改行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扩大,这样,就使本来供不应求的商品因生产扩大又变得供过求。当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商品生产者的获利就减少,有些生产条件差的生产者会因亏损而破产;有能力的生产者(资金雄厚)则会减少生产或根据市场转产,什么商品有利可图就生产什么商品,这样,这种本来供过于求的商品就会因一些商品生产者破产、减产、转产而变得供不应求。由于供不应求,又会引起价格上涨,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曲线。

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扩大生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无利可图——缩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可见,价格的涨落和供求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正因为价格和供求这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

(过渡)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又影响供求,使价格围绕价值下波动。那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问题C: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根本原因是什么?

举例: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

小汽车的价格是30万,摩托车是3千,自行车是3百。

我们用图来表示一下它们的价值与价格,重点以摩托车为主。

(提问)思考一下,为什么在价格波动的曲线当中有一条直线作为轴心贯穿其中?

价格波动的曲线当中,有一条直接作为轴心贯穿其中,这条直线代表的就是摩托车的价值,摩托车的价格随着价值上下波动,但我们可以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摩托车的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高了,而是开始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正是因为商品的价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终究是由价值决定的,供求关系对价格只能起影响作用(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涨或下跌)。这种价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正是价格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不能距离价值太远的客观强制力量。这辆摩托车所耗费的人类劳动比生产一辆小汽车要少得多,小汽车的价值就是比摩托车大。摩托车的价格再高也达不到小汽车的价格,再低也不会低于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所以,市场上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不是无止境的,价格不会距离价值太远,价格不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能无限制地下跌,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如同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地球永远围绕太阳转动,有时候远一点,有时候近一点,但是它永远也不可能脱离太阳这个中心。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客观强制力量”(板书)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所要求的价格与价值相符矛盾吗?

我们对等价交换原则所要求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应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而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虽然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因为上涨的部分与下跌的部分是可以互相相抵销的。例如,一辆摩托车的价值是3000元。第一交交易它卖3000/辆,第二次卖4000元/辆,第三次3000元/辆,第四次2000元/辆,平均起来还是3000元。这辆,摩托车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所以,等价交换原则所要求的价格与价值相符是在运动中实现的,即: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格相符。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的贯彻着。所以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惟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问题四、价值规律能否改变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既然是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那么价值规律也是客观、不可改变的。但是它可以认识和利用。

1、作为生产者,生产供不应求的产品,可以获利。

2、作为消费者,避开消费高峰,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3、作为经营者,供过于求时购进,供不应求时卖出,可以获利。

价值规律“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认识了价值规律,就可以利用价值规律为我们服务。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支配着商品经济变化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价值规律所要求价格与价值是在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应从动态中去理解和把握价值规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的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问题一、什么是价值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问题二、现实生活中价格或高于或低于价值是否违背价值规律?

问题三、为什么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问题四、价值规律能否改变

价值规律 篇5

教案:教学目标 :1,识记  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2,理解  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3,能力  运用分析一些简单的经济现象教学重难点:等价交换的原则是怎样得到贯彻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 :复习旧课(略)导入  新课:我想我们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最关心的就是商品的价格。但是商品的价格总是捉摸不定,同样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价格,甚至在同一时间,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的价格也时常是不一样的。这些经济现象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现在学习经济常识就是要透过现象看到其一些本质性的东西。那么,这些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到底蕴藏着那些规律性的东西呢?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会有一个大致地了解。下面,首先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24页,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的内容。一,的基本内容    课本上第一段小字部分中,一位经济学家说过:“千规律,万规律,第一条。”象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那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大家看书,一起回答。    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其实这些内容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提问:我们知道商品经济包括两个部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那么请问的第一个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针对商品生产领域还是从商品交换的角度来讲述的?(学生回答)教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商品生产的规律。提问:那么,的第二个内容: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又是从哪个角度去讲述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很明显,这第二个内容自然是从商品交换的角度出发来讲述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讲的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我们可以这么讲,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一定存在。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并不是商品经济唯一的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其基本规律。提问:既然有商品经济就存在,那么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否存在着呢? (学生回答)教师: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然存在着商品经济,所以,也就存在着。提问:那么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奴隶本身以及他们的劳动果实;在封建社会,农民要向地主交纳各种地租。在这里是否存在呢?(学生回答)教师:虽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着,但是是存在于商品经济中的,在这里,体现了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是商品经济,所以就不存在。      大家一定要记住: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有商品经济才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想一想”:在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不是一种等价交换?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等价交换,物物交换就是商品交换,它的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物物交换要按照两者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比如,二把石斧=一只羊,在这个等式中二把石斧之所以能换到一只羊,是因为两者所包含的价值量相等,即它们凝积了等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这种交换是等价值量交换,即:等价交换。     对此可以这样理解(展示课件)            商品交换要实行等价交换

提示学生: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表现            物物交换是商品交换

结论:物物交换要实行等价交换二,的表现形式提问:那么在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也要遵行等价交换的原则,大家想一想,在这里等价交换有什么要求呢?             (学生回答 )教师: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就由货币来表现(价格),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时,是按照商品的价格来进行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合,这样才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提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价格却常常与价值不一致。比如:新上市的西瓜一斤要卖到几块钱,远高于它的价值,而等到西瓜大量上市后同样一斤却只卖几毛钱,又低于它的价值,大家好好想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主要是由供求不平衡造成的。我们常讲:“物以稀为贵”,西瓜在刚上市的时候供应量比较少,相对来讲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买到西瓜,买西瓜的人就会互相竞争,这样卖西瓜的人就会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价值;相反,当西瓜大量上市以后,相对来讲就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卖西瓜的人为了把西瓜卖出去,就会互相竞争,降低价格,从而使价格低于价值。可见,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引起价格上下波动,使商品的价格常于价值不一致。提问:刚才我们讲到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的价格,那么反过来,价格的变动对供求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回答)教师:当然有影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会引起商品生产者增加该种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下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时,会使商品生产者减少或停止该种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提高。还有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过高会对消费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样也会影响供求关系;同样当价格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刺激人们的购买欲,也会影响供求关系。所以供求关系与价格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展示课件)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生产缩小        获利减少         价格下降提问: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在进行商品交换的时候是按照商品的价格来进行的,而刚才我们又看到,商品的价格经常与它的价值不相符,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交换没有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学生回答)教师:不可以这么讲。虽然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不相符,时而高于价值,时而又低于价值。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价格不会离价值很远,而总是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的(看课本25页左下方的图)就象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样,两者的距离有时近一些,有时远一些,但地球的旋转总是离不开太阳这个中心。比如,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再怎么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这说明,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仍由价值决定。     再者,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虽然时涨时落,与价值不相符,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符,因为从长远看,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这说明价值决定价格始终作为一种趋势,所以从总体上看等价交换原则一直在商品交换中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一场合,而是从整体上说的,要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来理解。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不违背,反而是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下面请大家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名人字画,珍贵邮票等价格远高于它的价值,你是怎样认识这种现象的,为什么它们的价格没有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这是因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价格波动会影响供求,价格上涨会促使生产扩大,从而影响供求,使价格下降。而文物、名人字画、珍贵邮票等它们的数量往往是一定的,不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即使价格上涨到惊人的地步。也就是说,价格上涨不会促使这些商品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这样就不能反过来抑制它们价格的上涨,在这里能够抑制它们价格上涨的因素就是人们的购买力。    但这是商品交换存在的某种特殊现象,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某些特殊现象,就否定的存在,无论是研究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必须以大量的普遍存在的事实作为依据。另外,社会上还存在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哄抬物价等现象,这些都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认识和利用    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一定会有在发挥作用,我们不能消灭和改变,但是我们可以认识并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我们按照办事,如果违背,就会受到的惩罚。比如,现在国内市场上普通彩电可以讲是严重的供大于求,如果这时彩电生产商仍大势生产市场上常见的彩电,势必会造成严重亏损。这个时候彩电的生产商应该改进技术,开发新品,生产市场上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样才能立足市场。课本27页的“想一想”:有人认为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空调夏天卖可赚大钱,你认为如何?这个问题大家课后去想一想。布置作业 :做《伴你学》上的选择题。                                       板书设计 :                    的基本内容     的表现形式                         认识和利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 篇6

复习旧课

提问上课时的复习题(1)、(2)题。

导入  新课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我们既不能创造它,也是能消灭它,而只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讲授新课

2.      价值规律的作用(板书)

(注:此问题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仍可采用课堂讨论法,因为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源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有了上节课的对价值规律内容的透彻讲解,加上讲第一节第三框“商品的价值量”时,已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懂得了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总与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就绪的关系,这些都为讲解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此时,再讲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比较顺利,有如水到渠成。关键是教师要抓住重点问题巧设疑,引导学生以旧带新,推出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及其内在根据。)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它就像一条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三个:

1.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板书)

(教师归纳)价格所以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供求与价格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商品供求关系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使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时,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生产部门,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扩大和产品供应的增加。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时,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某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缩小和产品供应的减少。”用图表示:

“这样,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可在在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所以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调节者。”(指导划书第27页倒数第1、2段~第28页上段)

(注:要求学生细读第27页倒数第1自然段~第28页上段,并会阐述为什么价值规律能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价值规律就像一条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哪里多了(供过于求)它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部门流出来;哪里少了(供不应求)它又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向这个部门,从而达到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体上保持平衡。例如,80年代初,我国冰箱、彩电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高,且凭票供应。由于有利可图,一时间,我国冒出了许多冰箱、彩电生产厂家,到90年代,光是引进意大利阿里斯顿生产红的冰箱厂家就有7个。

(提问)如何理解书第28页马克思所产“资本家是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流出或流入的。价格高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入,价格低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地流出”?

(学生回答)因为价格高的背后,是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而价格高,对商品生产者是有利可图的,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部门;价格低的背后后,是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而价格低对商品生产者是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所以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生产,从而使某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所以,就有了上面马克思的一段言简意赅的名言。(注:这里让学生阐述对马克思这段话的含义的理解,目的在于加深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认识。)

(教师)同学们回答正确。现在请向书第28页第2段某地苹果树苗栽种大起大落一事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这个事例正说明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某地“数量有限的苹果苗骤然兴起的栽植热中,株价一度高达4元。”这是此前果苗一度“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结果。后来,“在高额收入的诱惑下,众多果农不惜投巨资大种特种”,致使“数年后,果苗价格急转直下,每株只能卖到几分钱”,以至“数以亿计的优质红富士等矮化苹果树苗,尽管降至几分钱也无人问津,相当一部分果树苗只好当柴烧。”而这正是“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所引起。最后,果农们当然只得“奔赴市场,了解行情”,改行转产或改进原有的经营。

从这个实例,我们也可以看出,价值规律能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但这种自发调节也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浪费。所以,自发调节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使社会生产保持大体平衡的比例;其弊端是,种调节带来自发性、滞后性,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完全领带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是不够的。如何弥补,留待第二课时再讨论。(注:这里只点出完全由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弊端,而不讲解决办法,是为学习第二课社会市场经济既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埋下伏笔)

2.      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板书并划书第28页第3 段)

(教师设疑)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请问,这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将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和在竞争中的地位产生影响。我们在讲第一节第三框“商品的价值量”时,曾通过练习得出过这样的结论:

例如,1小时织5匹布,1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5小时,假定1匹布价值的货币表现为100元,1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为500元。

假定甲企业率先提高阳劳动生产率1倍,则1小时织10匹布,即1匹布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10小时。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变,仍是1匹布1/5小时,价值100元,则该企业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100×10=1000元。从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因此,某个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因而在交换中就获利较多。”如上例中的甲企业:

个别劳动时间(1/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5小时)

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1000元)>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500元)

“反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个别劳动耗费较高提生产者,便中能获得较少的收入,甚至不能弥补自己的劳动耗费。”如上例中的乙企业:

个别劳动时间(1/3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5小时)

则1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总量(300元)<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500元)

“这种情况必然会刺激商品生产者努力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指导划书第28页第4自然段。注:价值规律第二个作用的展开分析,要求学生细读该段内容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学生读后讨论。略)

(教师归纳)“获得额外收益,是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则是其外在压力。这种情况,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这也就是说,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一切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产竞争中站住脚,都竞相改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结果,势必带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那些有条件、有能力的生产者或企业又千方百讲改进技术、设备和管理,以降低个别劳动消耗,获得更多利益,因而推动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可见,价值规律是推动生产力由低向高发展的内在动力。书中电解铝和电子计算机排版印刷技术的出现,都正说明了是价值刺激商品生产进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问)怎样达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对于以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生产者来说,主要是靠改进工具、提高工艺。对现代企业来说,则主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和新材料,也就是说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要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者提素质。总之,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板书划书第29页第2段)

(教师设疑)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刺激了商品生产者争先恐后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就率。这是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但是不是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有条件、有能力改进技术、设备及管理呢?竞争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是第二个作用发展的结果。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来交换的,因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获利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就会因优取胜;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生产者,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处境更加不利,在竞争中就会遭到失败,以致被淘汰。

(注:要求学生细读第29页第3段并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能自己阐明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原因。)

(教师设问)我国当前许多企业破产,职工下岗,是否也是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呢?

(教师讲解)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要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价值规律就起作用。由于社会主义也是商品经济,因而价值规律也会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到生产中淘汰一些长期亏损的企业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有利的。首先,可以减少国家对亏损企业的补贴。这是从货币形态角度讲的;从物质形态上讲,就是减少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的浪费。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有些企业长期亏损,并不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而是因为这种商品供过于求,因此产品长期滞销。这些企业被别的行业兼并后,实质上是一次产业结构调整。第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被淘汰的一些企业,往往是一些产品质次价高的企业。这些企业被淘汰了,从全社会角度讲,就是减少了劣质产品,这样将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产品质量。第四,有利于激励其它企业。优用力劣汰造成的企业破产,对其它企业无疑是一种鞭策,促使它们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我们不能从传统观念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能只从被淘汰企业职工的一时困难角度考虑问题。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破产企业及职工要有妥善的安置措施和保障措施,以保证职工最基本的生活,保证社会的稳定。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我们不仅要知道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还要从理论上弄清其内在根据,更应学会用价值规律的基本理论去观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现象。

复习题    2 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1.      为什么说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

价值规律的作用 篇7

重点:价值规律的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生产率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理解:从调节、激励、分化三个方面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

运用: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大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帮助学生树立改革开放意识,增强竞争意识,自觉遵循价值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重点解决方法

价值规律的作用:它是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经济常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因此,这是本课的重点。

关于这个问题的教学,最好能够结合本地情况,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一些典型材料,让学生从中概括价值规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复习旧课

提问上课时的复习题(1)、(2)题。

导入  新课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我们既不能创造它,也是能消灭它,而只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讲授新课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板书)

(注:此问题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仍可采用课堂讨论法,因为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源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有了上节课的对价值规律内容的透彻讲解,加上讲第一节第三框“商品的价值量”时,已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懂得了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总与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就绪的关系,这些都为讲解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此时,再讲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比较顺利,有如水到渠成。关键是教师要抓住重点问题巧设疑,引导学生以旧带新,推出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及其内在根据。)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它就像一条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三个:

1.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板书)

(教师)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按照各自的打算进行的,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中,尽管如此,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还是保持着大致的平衡;在现代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生产部门、各企业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某一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多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卖不出去,而少了,又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自发地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起调节作用。

(提问)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商品价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提问)价格为什么不会距离价值太远,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对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价格所以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供求与价格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商品供求关系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使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时,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生产部门,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扩大和产品供应的增加。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时,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某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缩小和产品供应的减少。”用图表示:

“这样,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可在在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所以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调节者。”(指导划书第27页倒数第1、2段~第28页上段)

(注:要求学生细读第27页倒数第1自然段~第28页上段,并会阐述为什么价值规律能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价值规律就像一条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哪里多了(供过于求)它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部门流出来;哪里少了(供不应求)它又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向这个部门,从而达到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体上保持平衡。例如,80年代初,我国冰箱、彩电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高,且凭票供应。由于有利可图,一时间,我国冒出了许多冰箱、彩电生产厂家,到90年代,光是引进意大利阿里斯顿生产红的冰箱厂家就有7个。

(提问)如何理解书第28页马克思所产“资本家是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流出或流入的。价格高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入,价格低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地流出”?

(学生回答)因为价格高的背后,是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而价格高,对商品生产者是有利可图的,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部门;价格低的背后后,是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而价格低对商品生产者是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所以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生产,从而使某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所以,就有了上面马克思的一段言简意赅的名言。(注:这里让学生阐述对马克思这段话的含义的理解,目的在于加深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认识。)

(教师)同学们回答正确。现在请向书第28页第2段某地苹果树苗栽种大起大落一事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这个事例正说明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某地“数量有限的苹果苗骤然兴起的栽植热中,株价一度高达4元。”这是此前果苗一度“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结果。后来,“在高额收入的诱惑下,众多果农不惜投巨资大种特种”,致使“数年后,果苗价格急转直下,每株只能卖到几分钱”,以至“数以亿计的优质红富士等矮化苹果树苗,尽管降至几分钱也无人问津,相当一部分果树苗只好当柴烧。”而这正是“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所引起。最后,果农们当然只得“奔赴市场,了解行情”,改行转产或改进原有的经营。

从这个实例,我们也可以看出,价值规律能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但这种自发调节也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浪费。所以,自发调节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使社会生产保持大体平衡的比例;其弊端是, 种调节带来自发性、滞后性,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完全领带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是不够的。如何弥补,留待第二课时再讨论。(注:这里只点出完全由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弊端,而不讲解决办法,是为学习第二课社会市场经济既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埋下伏笔)

2.    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板书并划书第28页第3段)

(教师设疑)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请问,这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将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和在竞争中的地位产生影响。我们在讲第一节第三框“商品的价值量”时,曾通过练习得出过这样的结论:

例如,1小时织5匹布,1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5小时,假定1匹布价值的货币表现为100元,1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为500元。

假定甲企业率先提高阳劳动生产率1倍,则1小时织10匹布,即1匹布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10小时。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变,仍是1匹布1/5小时,价值100元,则该企业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100×10=1000元。

从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因此,某个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因而在交换中就获利较多。”如上例中的甲企业:

个别劳动时间(1/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5小时)

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1000元)>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500元)

“反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个别劳动耗费较高提生产者,便中能获得较少的收入,甚至不能弥补自己的劳动耗费。”如上例中的乙企业:

个别劳动时间(1/3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5小时)

则1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总量(300元)<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500元)

“这种情况必然会刺激商品生产者努力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样时间生产商品比别人少价值总量比别人少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样时间生产商品比别人多价值总量比别人多盈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效率”就是生命,这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是指一个商品的生产者如果使其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它就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反之,就可能会亏损甚至破产。因此,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指导划书第28页第4自然段。注:价值规律第二个作用的展开分析,要求学生细读该段内容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学生读后讨论。略)

(教师归纳)“获得额外收益,是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则是其外在压力。这种情况,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这也就是说,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一切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产竞争中站住脚,都竞相改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结果,势必带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那些有条件、有能力的生产者或企业又千方百讲改进技术、设备和管理,以降低个别劳动消耗,获得更多利益,因而推动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可见,价值规律是推动生产力由低向高发展的内在动力。书中电解铝和电子计算机排版印刷技术的出现,都正说明了是价值刺激商品生产进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问)怎样达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对于以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生产者来说,主要是靠改进工具、提高工艺。对现代企业来说,则主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和新材料,也就是说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要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者提素质。总之,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上几点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3.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板书划书第29页第2段)

(教师设疑)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刺激了商品生产者争先恐后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就率。这是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但是不是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有条件、有能力改进技术、设备及管理呢?竞争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是第二个作用发展的结果。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来交换的,因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获利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就会因优取胜;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生产者,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处境更加不利,在竞争中就会遭到失败,以致被淘汰。

(注:要求学生细读第29页第3段并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能自己阐明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原因。)

(教师设问)我国当前许多企业破产,职工下岗,是否也是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呢?

(教师讲解)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要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价值规律就起作用。由于社会主义也是商品经济,因而价值规律也会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到生产中淘汰一些长期亏损的企业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有利的。

首先,可以减少国家对亏损企业的补贴。这是从货币形态角度讲的;从物质形态上讲,就是减少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的浪费。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有些企业长期亏损,并不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而是因为这种商品供过于求,因此产品长期滞销。这些企业被别的行业兼并后,实质上是一次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被淘汰的一些企业,往往是一些产品质次价高的企业。这些企业被淘汰了,从全社会角度讲,就是减少了劣质产品,这样将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产品质量。

第四,有利于激励其它企业。优用力劣汰造成的企业破产,对其它企业无疑是一种鞭策,促使它们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因此,我们不能从传统观念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能只从被淘汰企业职工的一时困难角度考虑问题。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破产企业及职工要有妥善的安置措施和保障措施,以保证职工最基本的生活,保证社会的稳定。瘐m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我们不仅要知道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还要从理论上弄清其内在根据,更应学会用价值规律的基本理论去观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现象。

复习题

1.    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2.    为什么说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

价值规律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1)结合实例,分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2)从调节、激励、分化三个方面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运用: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力要求: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在实际生活中,价格与价值往往是不相符的。同样质量的黄瓜,夏天的价格比冬天要便宜;春节左右的价格比平时的价格要贵;不同销售摊点的价格也不相同。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必须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管价格怎样变化,离不开商品的价值,从长远的、整体的观点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过程与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市场竞争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和时间效率观念,以便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以及为将来适应社会服务。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价值规律的含义: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为了能够使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用价值规律指导我们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价值规律的含义,教师可以运用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它不是整个人类社会所共有也不是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产物,而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要求:

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 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价值规律,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尊重价值规律。任何违背价值规律的做法必将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但我们可以利用价值规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重视、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对于这个作用,教师可以结合书中的实例来进行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分析例子然后教师进行概括、归纳。

这一点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来分析:

由于价值决定价格并且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一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而当高于价值的时候,生产者生产这一商品就有利可图。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纷纷转向生产这一产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会向这一部门集中。这样这一商品就会被大量生产出来,导致市场上这一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而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就会无利可图,商品生产者又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向生产其他有利润的商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从这一部门自觉地向另一部门转移。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于这一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劳动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很明白是为了获取利润。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弄清楚商品生产者如何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获取更高的利润。主要讲清楚:

在市场交易中要求等价交换,而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似乎不可能获取比其他企业更高的利润。关键要弄明白这里的“等价”指的是价值规律内容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而商品生产者可以减少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而商品仍然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销售,这样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而要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呢?就是要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讲清楚了第二个作用第三个作用就不难理解。由于商品生产者的技术、生产条件等各不相同,劳动生产率也不一样。这样商品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不一样,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一旦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会赔本,在生产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三、等价交换原则是如何贯彻的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个原则,学生很难以理解,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事实”。因此对这个问题教师讲解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透过不等价交换的现象看到其背后的本质。

首先,应该肯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现象。但这并不能否定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只不过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次,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如果价值量不相等就会影响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但是,等价交换并非在每一个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场合都能实现。

第三,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就表现为价值和价格相等。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符,价格往往偏离价值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主要是因为价格除由价值决定外,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格经常和价值相背离。这似乎和等价交换不相符合,但这说明的是短期的现象。但从长期看:

第四,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长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背离价值:

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价格还是和价格相等的。这是因为:

(1) 价格的变动是以价值为轴的,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都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也就是说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2) 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同时供求关系反过来也影响价格,使价格不能偏离价值太远。

(3)虽然在每一次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的价值相一致。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价值规律的含义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为了能够使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用价值规律指导我们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价值规律的含义,教师可以运用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它不是整个人类社会所共有也不是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产物,而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要求:

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 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价值规律,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尊重价值规律。任何违背价值规律的做法必将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但我们可以利用价值规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重视、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2、等价交换的原则是怎样贯彻的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个原则,学生很难以理解,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事实”。因此对这个问题教师讲解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透过不等价交换的现象看到其背后的本质。

首先,应该肯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现象。但这并不能否定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只不过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次,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如果价值量不相等就会影响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但是,等价交换并非在每一个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场合都能实现。

第三,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就表现为价值和价格相等。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符,价格往往偏离价值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主要是因为价格除由价值决定外,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格经常和价值相背离。这似乎和等价交换不相符合,但这说明的是短期的现象。但从长期看:

第四,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长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背离价值:

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价格还是和价格相等的。这是因为:

(3) 价格的变动是以价值为轴的,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都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也就是说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4) 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同时供求关系反过来也影响价格,使价格不能偏离价值太远。

(3)虽然在每一次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的价值相一致。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对于这个作用,教师可以结合书中的实例来进行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分析例子然后教师进行概括、归纳。

这一点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来分析:

由于价值决定价格并且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一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而当高于价值的时候,生产者生产这一商品就有利可图。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纷纷转向生产这一产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会向这一部门集中。这样这一商品就会被大量生产出来,导致市场上这一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而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就会无利可图,商品生产者又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向生产其他有利润的商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从这一部门自觉地向另一部门转移。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于这一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劳动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很明白是为了获取利润。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弄清楚商品生产者如何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获取更高的利润。主要讲清楚:

在市场交易中要求等价交换,而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似乎不可能获取比其他企业更高的利润。关键要弄明白这里的“等价”指的是价值规律内容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而商品生产者可以减少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而商品仍然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销售,这样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而要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呢?就是要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讲清楚了第二个作用第三个作用就不难理解。由于商品生产者的技术、生产条件等各不相同,劳动生产率也不一样。这样商品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不一样,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一旦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会赔本,在生产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教法建议:

1、价值规律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步步引导让学生归纳出价值规律的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调查,说明价格并不完全与价格相一致,而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教师结合上面的调查,接着让学生调查不同时期商品的供应和需求情况,让学生分析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4、价格不会永远偏离价值: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依据上面的两个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让学生进行思考价格的这种变化对消费者、生产者、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为什么没有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从而让学生明白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的原因。]

5、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热门和冷门行业进行调查,看一看这些部门中的人员和资金的流向,以及一些企业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倒闭的企业的经验教训。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上课之前,让文艺委员指挥大家唱一首歌,带动课堂气氛。

刚才我们一定能够体会得到指挥着大家旋律,节奏,力度和速度等千变万化的指挥棒的威力。在商品市场上,在纷繁复杂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也有一支威力无比的指挥棒,这是一支无形的指挥棒,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这一无形的指挥棒就是―――――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律,这些规律有些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有些只存在于某几个社会形态中,而价值规律既不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社会特有的规律。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要发生作用。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属于商品经济,因此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无论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企业的生产都应该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否则必然要受到惩罚。

那么,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规律呢?价值规律到底是什么样的规律呢?请大家结合书上所讲的内容并看视频后回答(播放视频《价值规律的内容》)

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条规律要求:

(1)    商品生产要符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    商品交换要符合“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原则是价值规律的交换原则。为什么要实行等价交换原则呢?

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的实质是他们的劳动,如果有一个人吃亏,另一个人总占便宜,这种交换不会持久。商品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符合等价交换原则,即商品的价值要和生产者所付出的劳动量相等。

在货币出现后,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价格。价格与价值应相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价格与价值的不相符。有时价格高于价值,有时价格低于价值。这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

1、 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从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价格总是在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我们在前面已经学到价格和价值应该是相符的。那么,在我们日常的经济生活中的价格和价值不一致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这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

2、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反过来价值的上下波动也影响供求关系。他们是怎么样影响的呢?请大家观看视频的解释(播放视频《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从视频的解释中我们看到,价格与供求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例来表达:

从以上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在日常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和价值相背离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下面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小游戏来模仿一下,大家可以从中体会。

模拟市场交换:找6位同学,由2人扮演卖大米的,每人有100袋,共供求200袋,由4人扮演买大米的,每人需100袋,共需400袋。比一比,谁能以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大米,谁能把大米的价格卖的最高。表演开始。几位同学在大家的笑声中结束表演。

由这个表演我们可能看出,当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买者争相购买。那么当供过于求时呢?让几位同学把角色换一下,把供求关系调换一下……表演结束。由此,我们可看出,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所以供求影响价格。

反过来,价格是否影响供求供求?是的,

(2)价格影响供求关系

可以看出,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形成了这条上下波动的曲线。那么,既然价格总是形成一种上下波动的曲线,会不会价格永远背离价值呢?不会的。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正是由于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制约,形成这种上下波动的曲线。

③短期看,价值偏离价值;从长远看,平均价格还是和价值相一致的

单从一个点看,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有时可能正好与价值相符。但是等价交换应从一个长时期来看,从整体看,从一个动态的角度看,价格高于价值与价格低于价值能够相抵,所以价格与价值是等价的。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中,价格上涨的部分和价格下降的部分从长远来看是可以相互抵消的,所以某一种商品的长远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等的。

所以这个图既体现价值决定价格,又体现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讨论:一些名人字画,古董,珍贵邮票可以卖到天价,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这些属于不可再生的物品。

我们学了价值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就要运用这条曲线分析问题,心中有这条上下波动的曲线,保证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

课后思考:请大家结合图片《名牌价值》思考:这些品牌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吗?是否反映了价值规律?如果没有反映,为什么它不遵循价值规律?如果遵循了价值规律,这里的价值规律如何体现?

板书设计

一、 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 价值规律的作用

探究活动

一、

价值规律与供求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进行理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对一些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查,完成以下表格。

6月以前

6~9月

9月以后

市场供应量

市场需求量

价格

市场供应量

市场需求量

价格

市场供应量

市场需求量

价格

空调

西瓜

冷饮

电扇

二、

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一张调查问卷。让学生对社会上各种行业、不同学历层次的人进行调查,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看一看这些反映出来的问题说明了什么。调查问卷可以如下设计:

1、  您的年龄、职业、学历。

2、  您认为目前最热门的行业是什么?为什么?

3、  您认为目前最冷门的行业是什么?为什么?

4、  您是否是下岗职工?如果是,为什么下岗?

5、  您是否经常更换工作或愿意经常更换工作?为什么?

6、  如果您有机会您愿意进入什么职业?为什么?

7、  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者之间选择,您情愿进入哪个企业?为什么?

8、  您是否满意目前的工作?为什么?

9、  您是否愿意参加各种培训或深造?为什么?

10、您认为国有企业和其它企业相比较,谁的劳动强度大?

11、您心目中的中国企业生产、办公条件是什么样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 篇9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并能初步应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重视技术创新,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教学重点

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

教学难点

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教学方法

阅读与讲解相结合,穿插思考、提问,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那么价值规律究竟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三节第二框,价值规律的作用。

明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学习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

讲授新课

二、 价值规律的作用  (板书)

师:先听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一农村,土豆种植的产量很高。有一农民由于种植土豆收入可观,村里的农民一 一效仿,想来年也能致富。

第二年,农民面对土豆的大丰收,家家摩拳擦掌,心里非常高兴。可是土豆收获之后,偌大的土豆硬是卖不出去,价格一降再降,全村不少人赔得一塌糊涂。

面对这种情况,村里的农民看见有几户农民种西瓜收入好,又都决定要种西瓜。其中有位农民本也准备去种西瓜,但他的一个侄儿对他说:“大家都不中土豆时,你就要种土豆了。”这位农民半信半疑种上了土豆,第二年挣了大钱。这位农民很纳闷:“这是什么道理呢?”

师:请同学们帮这位农民分析下,这到底是什么道理。这位农民第一年种土豆为什么没赚到钱?

学生回答。

师:总结。接着问:“这位农民接受了他侄儿的建议,第二年仍种土豆,却赚了钱,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总结。这就是市场竞争中能不能赚到钱的奥秘。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土豆的种植过程中,种植规模在不断的变化,那他是怎么变化的呢?

学生回答。

师:总结。随着同一种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或缩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不断地从这一部门中流入或流出。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市场上供求与价格的不断变化引起的,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那就是: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板书)

师:注意关键词“调节”。调节什么呢?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调节在他们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价值规律为什么有这一作用呢?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而等价交换是通过供求和价格之间双向制约引起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正是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引起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自然流动。上面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教材29页的例子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29页第五自然段的事例,思考:“价值规律的这个作用在事例中是怎么体现的。”

请同学回答问题。

师:总结,当苹果苗价格上涨,种植苹果苗有利可图时,就吸引生产者投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事例中体现在众多果农不惜投巨资大种特种;当种植苹果苗超过一定的规模,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种植苹果苗获利少,甚至亏本,生产者就会减少或者放弃这种生产,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部门流出,事例中体现在有人就改行建蔬菜大棚、有的购置汽车搞运输。

师: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动,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大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这就是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

接下来我们学习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板书)

师:注意关键词“刺激“,刺激的对象是谁?商品生产者。刺激商品生产者如何去做? 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师: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呢?请同学们看书30页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请学生回答问题。

师: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的。所以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商品交换中获利就多,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那些劳动生产率低,个别劳动消耗较高的生产者,便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甚至亏本,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同学们想一下,商品生产者想不想在交换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生:想。

师:商品生产者想不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生:想。

师:那么怎样才能在商品交换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呢?

生: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

师: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生: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师:对了,正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作用。

师:讲述海尔集团和江苏三毛集团的事例来说明价值规律的这个作用。接下来学习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板书)

师:这里的关键词是“促使”,促使商品生产者进行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什么呢?优胜劣汰。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起这样的作用呢?

生: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就有了这个作用。

师:对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有长有短,竞争的结果就有好有坏。生产条件好的企业,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交换中获利较多,因而能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企业就不断发展;生产条件差,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在竞争中就处于劣势,以致被淘汰。

师:讲述近年来国内空调行业竞争的事例来说明价值规律的这个作用。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对于这三个作用,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三个作用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可以归纳为一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板书设计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课堂练习:

我国政府鼓励企业发展煤变油等新能源。但某企业家认为,煤变油项目上马的关键,在于油价能否长期维持在45美元一桶,是否这个项目会变得无利可图。“煤变油项目上马的关键,在于油价能否长期维持在45美元一桶”主要说明,价值规律   (  c )

a.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  b.促使企业自主创新

c.调节生产要素的分配  d.促使企业优胜劣汰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