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优秀4篇)正文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优秀4篇)

时间:2024-02-06 07:17:37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勤劳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高效课堂教学反思(优秀4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1

上次在吉莲小学听完《草船借箭》同课异构的三节课,思考还是有的,可是我个人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吧,总觉得要落笔写成有条理的文字对我而言有点难度。看了工作室里其他同志们发的反思,任务一拖再拖,我还是硬着头皮写几点自己的想法。所言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而已。

三位老师教学目标其实比较一致,都抓住了主要人物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来解读全文,采用的方法个人认为殊途同归,陈家谷老师的课在学法方面渗透较多,充分体现男老师的理性特色;陈辰老师的课轻松愉悦,老师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很多史实,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李成才老师课堂语言风趣,和学生互动较为轻松,课堂结尾的诗作显出老师的才气。

因为我自己也上过这一篇课文,想结合自己教学中的感受浅谈几点。

1、编者将《草船借箭》这个有名的三国故事,改编成学生能读懂的文章放入教材让学生来学习,目的很明确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三位老师的课堂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的解读具体到了一颦一笑,可是对于其他人物似乎关注不够。其实三国里这些人物也都是比较重要的,只是这个故事里面诸葛亮是主角,要激发学生对于三国的兴趣,对于其他人物的质疑理解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吧!

2、孩子们其实思维很活跃,在阅读方法的渗透上也许可以让学生先呈现多一些他们的阅读状态,然后对症下药,所以课堂上适度给孩子一些自主权,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发现阅读,再思考,然后讨论总结。高年级的课堂气氛似乎总是比较沉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非常苦恼,或许是我们给孩子的自主权不够吧!

3、关于课堂高效的问题,其实我比较认同窦桂梅老师的一个说法————“教学是慢艺术,给学生一粒粒种子,然后把他们交给岁月,我们终将看到万涓成水、幼苗成林。”三位老师的教学也是如此,李成才老师本身的幽默和才华,就是对学生的有效滋养;陈辰老师博览群书、口吐莲花就会无形中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陈家谷老师对于三国的了解和教学方法的渗透,日积月累就能养成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所以一节课能教的东西或许是很少的,教师在漫长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才是真正教给孩子的东西。

于是回到“高效课堂”这一命题,我反而觉得这个说法本身欠妥了。小学语文或许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热情,保有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吧!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2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推进“自学自测,互学互助,导学导练”的地理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一“自学自测”注重导入、引导目标

“自学自测”是指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目标,采取自学的方式,可以自学教材,阅读地图,查找资料等等,把握课堂学习知识点。也可以根据老师预先设计“导学案”,结合教材、插图或老师带来的挂图,找到相应问题的答案。

1、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或“导学案”,自学教材。

2、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或“导学案”相关问题。

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艺术,利用精彩的语言或多媒体手段(图片或影片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北京市”时,先指导学生北京在历史上做过那几个朝代的都城?创设一种富有感情的场景,让学生回忆历史知识,心灵受到感染熏陶;从而产生情感冲动,迸发出强烈的爱国感情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就地理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小黑板,把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然后学生熟读教材,可以通过看书、读图、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问题。当然,教师要备课充分,设计要有重点、有针对性,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有条有理。

“自学”阶段,我们一般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应让学生多渠道、多手段自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指导学生“互学互助”做准备。

二“互学互助”小组合作、交流

“互学互助”是在学生“自学自测”的基础上,采取“生生互动”对知识点质疑、释疑,让学生就自学过程中的难点或易错点相互讨论、交流。

1、学生小组合作是关键,是课堂的高潮部分,是学生真正获取知识和学会寻找知识的重要环节。

2、学生对“互学互助”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归纳和小结。在这个阶段,对疑难问题相互讨论,可以先在小组内部让自学能力强,领悟能力快的学生与同组的其他同学讨论,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在互相帮助的良好心理氛围中完成学习内容,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然后,一部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跨小组来解决,这组学生可以帮另一组学生,把学生能弄懂得学生自己弄懂。这里要明确肯定学生的合作成果,并给予表扬鼓励。最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易错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由教师采用提问讨论的形式,让已会的学生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认为学习是“快乐得”而不是”苦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三“导学导练”教师精讲点拨、学生检测评价

“导学导练”是在学生“自学”“互学”的基础上,教师精讲释疑,学生对刚领悟的知识通过练习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的作用。

1、教师要寻找有针对性的问题、难点精讲点拨。

2、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并引导学生反思,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不管在前面的“自学”还是“互学”中,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现学生特别是有待激励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

扬学生,激励学生,激活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激发兴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下一节课的“加油站”,持之以恒,从而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

2、小组互动学习给有些学生提供了玩的机会。

3、学生知识面窄,搜集不到资料。

4、课堂发言不积极,讨论不准确。

5、自己动手能力差。

总之,我们要突出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法;一定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根据学情,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疑点,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可直接由教师集中讲授;要使学生知道怎样阅读、提问、讨论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抓好小组长的培养,明确每位学生在本组中角色的定位。相信学生的自学潜能,大胆让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学。到那时,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习惯,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3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呢?我认为是语文教师的兴趣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兴趣是语文课的酵母”。古人云:“乐此不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人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热忱中产生,教学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这些无疑都是“兴趣第一”的注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放在教学首位。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识、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愈有成效。有兴趣,内心活动包括情感和智慧是统一的、积极的`、满意的;反之,内心是强求的、被动的、行动上是服从的但内心是厌恶的。长此以往,心理健康也必受影响。所以要把激发兴趣作为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创造出一个和谐、愉快、振奋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这已是也应该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呢?我想,在教学过程中,表述要准确,语言要生动,形式要活泼,重点要突出,思维要激活,教法要多样。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生动活泼。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4

教书十多年以后,愈发觉得“讲——教——授”三者有区别。尤其学校在推行使用师生共用讲学稿以后,这样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还听过这样一句话:“糊涂讲,明白学”比“明白讲,糊涂学”要有效的多,更是给了我这个语言表达能力还不错的老师一个新的思考:就算你妙语连珠,充其量就是老师的个人表演秀而也,关键的学习效果并不仅仅建立在教师的“讲”之上。刚刚又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学到了知识是谓“教”,学会了思考方为“授”。

“讲”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初登讲台的新老师,总是担心自己没有讲完课,没有完成教学目标,很想抓住重难点却偏偏暴露了老师对重难点掌握不到位的硬伤。对很多孩子来说,老师似乎什么都讲到了,但结果自己却不见得可以很好掌握——单向发送的大量信息对绝大部分学生真的'是个负担。这样的一节课,基本就属于老师的满堂灌,“讲者”顾得了讲,自然顾及不了其他更多的东西,例如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调动等等,这种做法其实也属于自欺欺人地完成讲课任务的表现。

其实,尊重和遵循教材的编写流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尽力的展示自己的口才,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肯定是每一个教师教学成长路上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也不例外。由此带给自己的直接显见的后果就是嗓子越来越不好使,乃至发展成我们的职业病——慢性咽炎。

随着教学经验和教训的积累,还有新课标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自己能讲的基础上,我们要朝精讲的方向努力。不讲废话、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彼此之间“兵教兵”,当老师的学会倾听,逐渐学会照顾学生的信息接收能力和效果。“教与学”这两条腿终于可以一起走路了,但二者的关系其实还没有协调好,该怎样走、方向在哪里,可以说“结构与功能”还未能真正相适应,有点象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走得摇摇晃晃不说,还特别容易摔跤。

学校在实施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改革试验以来,把许多的教师教学语言转化成了文字以纸质形式印发到学生手上,提前让学生介入学习。学生的学习困难可以显性地在讲学稿上暴露出来。也使得老师可以通过二次备课掌握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敢于放手,对真正存在困难的部分重挖、深挖,真正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抛弃一切的花拳秀腿。

因此说,以讲学稿为依托,尊重学生的学习困难、遵循学生知识获得的规律,“讲、教、授”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找到“三合一”的突破点,一定可以用好宝贵的45分钟,创造高效和实效的课堂。

想想自己,估计勉强可以达到“教”的层次,革命尚未成功,我仍需努力。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