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 《向往奥运》教学反思优秀6篇正文

《向往奥运》教学反思优秀6篇

时间:2023-09-29 01:30:25

28届雅典奥运会,使我记忆犹新,中国奥运健儿在场上英姿飒爽,斗志斗勇,以32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二。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向往奥运》教学反思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向往奥运》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向往奥运》本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肖复兴通过描述自己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奥运明星时的强烈感受,抒发了对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篇文章语言流畅,情真意切,耐人寻味,是一篇进行朗读训练、陶冶美好情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好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本课,应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氛围,并且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体验。把资料与课文有机整合,让课内和课外相互贯通。同时,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认识,在交流中获得成就感,让学生、文本、教师相互之间的对话成为一种自主阅读后的需求和渴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奥运、特殊、魅力”等词语。理解“流光溢彩、等量齐观、锱铢必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感悟奥林匹克精神,激发学生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通过屏幕出示奥运会旗“五环旗”图。

2、问:同学们认识这面旗吗?(奥林匹克旗帜)(板书:奥运)

3、播放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狂欢情景的录像。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板书:向往)

4、同样,一位曾经当过十年体育记者,并采访过奥运会的著名作家肖复兴更是百感交集,兴奋不已。他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写下了——《向往奥运》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北京申奥的片段回放,结合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最具权威的体育盛会,令人向往。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求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①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自己拼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说说初读课文后读懂了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3、学生读文自学,教师巡视。

4、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点点滴滴阅读的初步感受汇集在一起,让孩子对作者的感情基调有个粗略的把握。)

三、再读课文,引导感悟。

1、默读课文。让同学们边默读边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质疑问难。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以及难懂的句子。

3、精读课文,根据师生梳理出的主要问题,抓住重点句子,并结合搜集的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梳理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逐渐学会提问题的过程,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感悟,防止学生学得空泛而不深入。结合资料进行体会,促进课内外知识的有机融合。)

教师根据问题相机出示下列句子,让学生体会四个“了不起”。

(1)出示例句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引导学生体会第一个了不起:国家、城市举办奥运会的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①指名读。

②联系课文以及搜集曾经举办过奥运会国家、城市的资料,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③你能把“了不起”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出示例句2:“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引导学生体会第二个了不起:中国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了不起。)

①你觉得体育自身的特殊魅力有哪些?(让学生结合课文自由说)

②体育还让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北京充满了魅力。(板书:北京奥运)播放课件,展示近几年北京奥运建设所取得成果的图片。

③让学生展开想像:到2008年,北京将会以什么样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④指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图并展开想像,从市政建设的变化,文明程度的变化,乃至经济发展的变化等感知北京的了不起,从而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出示例句3:“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引导学生体会第三个了不起:体育运动本身了不起。)

①指名读。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学生生活经验,谈谈竞技体育与艺术比赛以及竞技体育与现实生活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体育的公平性,感悟到人们对公平公正的向往和追求。

③同桌互读,指名读。

(4)教师出示奥运健儿的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体会第四个了不起: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了不起。)

①在这些夺冠的镜头中,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让学生感知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了不起。

②作者在想采访这些世界冠军时,心里会想什么呢?学生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反复诵读品味。

③师生对读“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出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板书:奥运精神。

四、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2、互相交流朗读。先同桌互读互评,然后赛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感悟四个“了不起”,使学生的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此时再通过多种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加盼望北京奥运会的早日到来!)

五、总结扩展,布置作业。

1、模拟情景,学采访。

①采访运动员。我们就是一群小记者,面对2008年奥运健儿,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请小组同学先一起讨论,拟一个采访提纲,再对这些“运动员”进行采访。

其他教案-《向往奥运》教案 篇2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教育学院肖俊宇

福建厦门市槟榔小学柯晓明

《向往奥运》一课,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表达了一位老体育记者对奥运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北京奥运的满腔热忱。课文涉及的时空久远深长;涉及的体育知识专业繁多;涉及的明星人物中外兼有……凡此种种,离十一二岁孩子的生活体验较远。这一方面为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契机,为拓展语文学习天地,促进语文实践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设计尝试避开以课文分析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避开作者以散文笔触展开的复杂的文章叙述,而着意放手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丰富体验,通过这一桥梁,把对资料的感受、感悟同课文相应内容结合起来,整合起来,把课文内外贯通起来,使二者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一、交流奥运知识,揭示课题。

1.出示“五环旗”图。

①问:同学们认识这面旗吗?(奥林匹克旗帜)[板书:奥运]

②谁对奥林匹克旗帜有所了解?

(奥利匹克旗帜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环圈连结组成,分别代表欧洲[天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澳洲[草绿色]、美洲[红色],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诚的态度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③你们还了解奥运的其他知识吗?

(如奥运的起源:希腊,奥林匹克村;火炬:发源地聚光取火,火炬接力、开幕式上的点燃及闭幕式的熄灭;会歌及歌词等。)

④了解得这么清楚,你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了解这么多,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2.过渡,揭题。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最具权威的体育盛会,令人向往。

[板书:向往]

二、展示“申奥”情景,引发感受。

1.展示1992年、2001年中国两次申办奥运会,会议表决及揭晓时情景——失利的遗憾场面和成功的狂欢情景,谈感受。

①同学们,观看了老师收集的有关申奥的录像资料,你最想说什么?

②交流感受。

2.读文,找感受。

①过渡:当过整整十年体育记者是的肖复兴,对奥运也有着深深的情感。请同学们细细读文,看看对举办奥运,作者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用“——”划出。

②交流,出示:

a.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b.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③全班齐读这两句话: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④质疑。

三、结合奥运资料,读文感悟。

1.依学定教,理解体育意义。

我们通过读书,结合手中查阅的相关资料,想想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观看巴塞罗那奥运会或近届奥运会的音像、文字资料。如比赛项目、代表队、运动员数、运动场馆、开幕式等盛况。观看奥运会对举办国声望的影响,对举办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的有关资料。)

2.读文释疑,感悟体育魅力。

①出示导学:

A体育的魅力在哪里?

B为什么说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C为什么说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请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写上旁注;利用资料,加深理解,丰富体验。

②交流体会。

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紧张、激烈,在于它们的锱铢必较,在于它的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厘米中决胜负,在于它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因为体育具有难得的公正、公开、公平和客观性,体育面前人人平等,权利、地位、金钱在它面前黯然失色;引导学生从健儿的事迹、业绩、竞赛氛围中感悟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的奥运精神。)

在理解过程中,可辅之以课件,展示奥运赛事:如“举重比赛斤斤计较的情景”、“跳高跳远分厘必争的情景”、“游泳比赛分秒必夺的情景”、“足球比赛紧张激烈的情景”等,帮助学生理解“锱铢必较”、“零点零几秒(厘米)决胜负”,理解体育的“公正客观性”。

3.小结:

奥运会,那深运的影响是任何竞赛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看,熊熊圣火不正象征光明、团结、友谊吗?难怪作者深深感叹——(全班齐读“a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b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两句话。)

四、自办手抄小报,拓展延伸。

1.过渡:奥运会是世界第一体育盛会,它象征着公正、公平、公开,象征着和平、友谊、进步,它的紧张,它的壮观气势,牵动着全世界从普通百姓到国家元首的心。

2.布置作业 :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向往奥运 篇3

让北学区远望小学 谷丽

教学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奥运、特殊、魅力”等词语。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奥运会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奥林匹克精神,激发学生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对自己国家走向世界、走向美好明天的向往。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内容分析

1、重点:学习课文,了解有关奥运的常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感受,从而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奥林匹克之歌》、《北京申奥专题片》及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交流资料,诱发“向往奥运”读悟品味,激发“向往奥运”

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  交流资料一读课文,整体感知二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学生展示资料让我们伴随着《奥林匹克之歌》走进这篇课文,向往奥运。

1、小组进行交流,并分类整理自己手中的资料。

2、小组展示资料。

3、过渡:通过同学们的资料展示,我们知道了奥运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学生共同欣赏《奥林匹克之歌》。小组整理手中的资料。情境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奥运会的向往。学生合作学习,并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二读课文,领悟情感。因此很多的国家都向往奥运,我们国家在1993年也首次申办了奥运会,去年也申办了2008年奥运会。

4、介绍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会徽。

5、介绍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况6、老师综合介绍北京申办奥运会情况。

(1)观看《北京申奥专题片》

(2)介绍北京申办奥运会情况。北京申奥成功的当天晚上,北京城内彻夜狂欢,作者肖复兴更是激情满情,下面我们一起感受这种情感。

1、打开课本,速读课文,思考:北京申奥成功,作者激情飞扬,在课文中直接抒发了情感,如: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把这样的学生介绍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会徽学生介绍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学生听课文录音,观看多媒体课件。学生速度课文,并用笔画出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句子。奠定学生的感情基调。整体感受北京为申办奥运会所做出的努力。通过看多媒体课件,感受奥运会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五、小结六、布置作业 句子找出来。

2、指导朗读。

(1)这些句子都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读出来。

(2)通过录像回顾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

(3)老师范读

(4)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

(5)练读。

(6)小组之间比一比,赛一赛。收集资料,扩展学习在作者采访奥运会明星中,有乒乓球明星,有体操明星,有短跑明星……你一定很喜欢他们。请你课后再收集一些资料,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列出采访提纲,和其中的一位畅谈2008年奥运会。学生观看录像。小组练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突破本课难点,从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情感。拓展实践,引发“向往奥运”

板书设计 :向往奥运 自豪 激动 高昂

其他教案-《向往奥运》教案 篇4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充满激情的笔墨,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对奥运的深深向往。这里有激情,有喜悦,有自豪,也有冷静的思考和独特的感受。因此教学时,教师迎接和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抓住课文情感性强的特点,一读带讲,读中感悟。 同时应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知识。所以教学本课前,教师先组织学生观看《我们赢了》的录相,并在第一课开课时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有关奥运会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内容做了良好的铺垫,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调动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热情,从而教师吸收反馈以确定教学活动的新走向。另外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较好的效果。“2008年,在中国大地上将有象征这友谊与和平的五环棋,在首都北京上空高高飘扬。中国儿女梦寐以求的日子就要到了。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你们能为奥运做点什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手迹,设计活动,表达你对奥运的申请向往。”这一活动八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在次通过自由读、小组内读评、全班比赛读等多种形式,一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也收到较好的效果。本科中有一点不足的是,个别差生因课前没有预习,课堂上显得很被动,因此平时还要注意强化指导、检查个别差生的课前预习。

《向往奥运》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行一次奥运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一)、重温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投票的夜晚。

(放音乐"手拉手",幻灯片当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为2008奥运会举办城市时举国欢庆的场面)导入本课。

(二)、课文教学:

1、自由读课文,然后讨论,哪些语句能够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奥运会的向往,对北京申奥成功的无比喜悦心情。

2、学生汇报:

(1)、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

(2)、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3)、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

(4)、那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奥运会的时候了。

(5)、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3、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指导朗读。

4、小结:作者为什么会对奥运会有如此特殊的感情呢?这除了作者作为一名体育记者的特殊身份外,还和体育具有的特殊魅力有关。下面请学生看书,画出体现体育的特殊魅力的语句。

5、学生交流。

(1)、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2)、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3)、在那一时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对以上句子让学生进行讨论,联系北京申奥成功以后城市的变化:环境变化、公共设施的改进,比赛场所的建设、人们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等等方面,来谈体育的特殊魅力。

(三)、情系2008。

教师总结全文,同时出现王军侠身披五星红旗,在奥运会赛场上奔跑的画面。这时学生被这一情景所感染,会伴随着音乐,鼓掌,使本课达到了高潮。

其他教案-《向往奥运》教案 篇6

罗继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行一次奥运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

(一)、重温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投票的夜晚。

(放音乐"手拉手",幻灯片当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为2008奥运会举办城市时举国欢庆的场面)导入  本课。

(二)、课文教学:

1、自由读课文,然后讨论,哪些语句能够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奥运会的向往,对北京申奥成功的无比喜悦心情。

2、学生汇报:

(1)、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

(2)、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3)、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

(4)、那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奥运会的时候了。

(5)、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3、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指导朗读。

4、小结:作者为什么会对奥运会有如此特殊的感情呢?这除了作者作为一名体育记者的特殊身份外,还和体育具有的特殊魅力有关。下面请学生看书,画出体现体育的特殊魅力的语句。

5、学生交流。

(1)、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2)、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3)、在那一时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对以上句子让学生进行讨论,联系北京申奥成功以后城市的变化:环境变化、公共设施的改进,比赛场所的建设、人们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等等方面,来谈体育的特殊魅力。

(三)、情系2008。

教师总结全文,同时出现王军侠身披五星红旗,在奥运会赛场上奔跑的画面。这时学生被这一情景所感染,会伴随着音乐,鼓掌,使本课达到了高潮。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