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优秀9篇正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优秀9篇

时间:2023-09-01 00:59:00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优秀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篇1

语言赏析还不够地道,这也是我备课时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语言特色,从而深刻解读杜甫带着崇高理想的生命状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文化意蕴。对这一点,我自觉只做到了蜻蜓点水。

如果把视频放在课前也许效果更好;如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让学生理解,然后再讲,也许效果更好;如果pk朗读阶段的评价再具体再积极些更好;如果讲授过程再激情些更好;如果…………

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留给我更多的是对如何真正践行新课改精神的思索。再次感谢各位同行对我课堂的关注与批评,感谢你们给了我参照系,给了我反思力,让我们为演绎精彩语文而一路同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的:

1、了解杜甫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

2、学习精选材料以表达中心思想的艺术特点。

3、背诵默写文言文。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精选材料,平易质朴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目标导学。

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和重难点。

二、作者、背景

简介导入: (多媒体展示补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本篇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十。

三、听朗读。

1、熟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发音:

怒 号() 挂 罥()长 林 梢()庇 护()突兀()布衾()三 重 茅()沉塘坳()飘 转()俄 顷()丧 乱()厦()见此屋()

2、理解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四、小组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阅读探究第一层。(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诗使你想像到了怎样的情景?哪些词语渲染了风的威力?

明确:秋风肆虐之中,诗人茅屋的屋顶茅草被风卷走的惨状。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

(3)这一段的叙述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

诗人对茅草的关注,透露着对现实的焦虑,侧面反映着诗人处境的艰难窘迫。根根茅草的动向都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使人痛苦的心弦。 心苦痛惜

(4)概括层意:

2、阅读探究第二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诗表现了怎样的情形?诗人此 时的心情怎样?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喊得口干舌燥无济于事,只能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表现诗人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3)概括层意:

3、阅读探究第三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你觉得哪些词语运用得较为传神?

明确:表现了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生活。如:“麻”字形象地说明雨点的密集;“铁”字道出了被子的陈旧、脏硬、量少等,说明了杜甫生活的困窘。

(3)概括层意:

4、阅读探究第四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无法入眠的杜甫在想些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情怀?

明确:诗人没有对自身遭遇叫苦连天,而是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的不幸想到天下所有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

(3)概括层意:

五、课文小结。

全诗层次清晰,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由自己推想到别人,条理分明。 描叙每一个中心时,选用精当材料,不枝不蔓,问题集中,主旨鲜明。 用语非常准确、生动、鲜明,“怒号”反映风的威力;“飞渡”、“洒”、 “挂 ”、“飘转”、“沉”描写茅草被卷走的各种姿态,活灵活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篇3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汉滨区教研室张老师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市级小课题研究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方面更加深入的探究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主要设计两方面重点:情境导入和有效朗读。

新课改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诗圣”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的限制,对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改变黑暗现实愿望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为学生营造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备课组活动中,我听取了同行的意见后,这样导入新课: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圣”。那他怎么会沦落到身居简陋草堂的地步?在这个条件恶劣的地方,大诗人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和感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跟随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去了解一下。

接下来我简要的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44年)秋天,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定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有效诵读方面的设计原因和对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字词障碍;再读诗歌,疏通诗歌大意;三读感悟,体会作者感情;四读品析,揣摩精美语言。采用教师范读,互读互评,学生赛读,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层层深入和理解,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感悟中读。无论是为深入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新课程标准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教学的“朗读训练”都是重点,我设计这样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读,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目的。

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但在课堂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诗歌教学该不该深究字词赏析,还有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等。最后,借用屈原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未来的教育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篇4

杜甫是诗坛之圣,杜诗亦有诗史之说。《茅》诗是传世之作。《茅》诗所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抒发的是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古诗词的教学,在于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学会诵读;把握作者的情感;能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为此,首先要了解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鉴于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通过介绍背景拉近和学生的时代距离,并串缀起同一时期、反映同一主题的其它诗作,使学生联想显现当时动荡不宁的社会面貌;使学生体味连年穷兵黩武给社稷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受到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爱民、恤老怜弱的思想感情。像“三吏”、“三别”、《春望》等诗句所描写的内容,很容易激起同学们的感情共鸣。

课堂上,学生回忆了过去学过的杜诗,使之对杜甫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对杜诗意蕴的体会更形象更丰满。既温故而知新,又以新而带旧,使学生的感知向深层发展。

其次,要理解诗句大意。

理解的东西才能深刻的记者它。虽然本诗语言通俗易懂,但毕竟是文言文,一些文言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很有解释的必要。至于诗句大意,学生能意译即可。

再次,在诵读中品味意境,体会情感。

诗歌的情感,最终是靠反复的诵读得以实现的。尽管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给予了具体的点拨,但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较低(普通话也很不规范),本诗情感的把握还是通过诗句意思的翻译,以及老师的解读来实现的。

对于诗歌的鉴赏,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因为缺少方法,很多学生无从下手,鉴赏的角度不能向中心思想倾斜。虽然点到了典型的动词,却又不能明白诗歌中叙事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思路很偏颇。

另外,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尽管课件做得很朴素,还是由很多学生只顾看画面,而忘记了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啊。丰富了课堂教学,却忽悠了学生思维,实在得不偿失。

教学过程中,以诵读鉴赏为主,又穿插杜甫的一些其他诗作,使整节课书声朗朗,以诗教诗,以诗学诗,师生沉浸在诗的氛围中。学生在学诗中提高了认识,愉悦了身心,得到美的享受。

总之,学习本课从背景入手,解释为辅,诵读为主,鉴赏为最终目的,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积极性还没能充分调动起来,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得不是很好,诵读水平有待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还不够合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本诗描述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反映了战乱中诗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解题

1、“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咏志赞叹,现在,我们以名家的诗作题联及诗人自己相关的诗句作引子,来共同欣赏学习这一名篇。

2、写作背景:

从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变以来,流转兵间,奔波秦陇的杜甫,总算暂时歇下脚来。这时,他已经四十九岁了。可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公元761年2月,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崔光远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是个毫无学识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杜甫心情恶劣。这年八月,恰恰遇到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不止一次遭遇暴风雨袭击。一次堂前临江一棵两百岁的楠木也被连根拔起,屋漏把诗人搞得十分狼狈。在那个狼狈的夜晚,诗人想得很多很多,留下了这一名篇。

三、学习新课

(一) 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自由朗读

3、 齐读

(二) 译

1、阅读课文提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2、讲清特殊词意

3、参考翻译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三)析

1、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明确:

秋风卷屋

群童抱茅忧国忧民

夜雨湿屋

2、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

如: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表示a、很凉、很硬(天寒冷);b、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2)品位含义丰富的词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如: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a、叹息天公无情毁屋。b、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c、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再如:“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四)总结迁移:

全诗共四节,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三幅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忘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更是杜甫他这个人。

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四、结束语

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教法学法:

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把茅屋图片、杜甫头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屏幕显示出来。

伴随解说词:这几间茅草屋,虽然简陋,却牵系一个诗人的家庭冷暖;这个诗人是谁?(杜甫)我们曾学过《杜甫诗三首》,请回忆一下杜甫的基本情况。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先由学生介绍,互相补充,老师再重点强调)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1982年,杜甫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学过的《春望》、《石壕吏》。著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同时把握诗行的节奏及韵律。

示例:八月 / 秋高 / 风怒号,卷我 / 屋上 / 三重茅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

吾庐 / 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展示朗读。

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四、研读赏析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⑴学生分成若干组合,互相提问诗中的词语,理解、把握词义。

⑵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口述课文大意。

⑶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2、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长夜沾湿) 期盼大厦

3、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2、3环节中穿插逐层分析各小节)

(1)请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分析: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追问: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I、飘转)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

(2)读第二节,思考:

群童为何抱茅?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

(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暗淡的心境。

(4)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板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六、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六、作业:课下背诵这首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篇7

教学目标

1、 诵读指导

2、 把握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唐师曾在历大放异彩,并且一直影响到一千年后的今天。杜甫的作用举足轻重,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我们曾学过他的《春望》(请同学们齐声背诵),在这首诗中,我们曾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而肃然起敬。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杜甫的感情世界:(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展示课件:杜甫简介 写作背景 题目)

二、 整体感知

1、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 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

3、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把握诗歌节奏。

三、 品味语言

“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教师可在做示范,对诗中的部分词语进行赏析评价)

(四)师生讨论。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思考诗歌的内容意义。在其中贯通对难重点的把握。

1. 把握诗歌的内容。

⑴问:由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单独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点拨:由题目看,可初步了解到这是在八月的时候,诗人因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写的诗。“为”在这里是“被”的意思。

⑵问: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么?联系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推测作者的境遇和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

点拨: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薄衾、夜雨使老杜甫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诗人当时非常贫困,这些可以从居所的简陋、茅草的难得、寝具的陈旧等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沉重。

2. 思考诗歌的意旨。

⑶问:面对这重重的不幸,换了主角是你,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而诗人的表现如何?

点拨: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

⑷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

(学生集体找出答案,并朗读之)

点拨:(略)

⑸问: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

点拨: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

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的艺术价值所在。

(6)对比一下,那么她是不是范仲淹心目中的故仁人呢?

四、小结

1、课堂小结。

2、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和重、拖音)

3、学生借鉴录音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诗歌内容。

4、学生共同朗读。

五、能力拓展

赏析杜甫的其他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六、作业

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诵本诗并背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篇8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  30分钟      分值  50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4分)

(1)风怒号(      )   (2)高者挂罥(      )   (3)沉塘坳(      )

(4)倚杖  (      )   (5)俄顷    (      )   (6)布衾  (      )

(7)大庇  (      )   (8)突兀    (      )

2、解释加点的词。(3分)

(1)八月秋高风怒号(            )  (2)卷我屋上三重茅(            )

(3)忍能对面为盗贼(            )  (4)归来倚杖自叹息(            )

(5)俄顷风定云墨色(            )  (6)秋天漠漠向昏黑(            )

3、默写填空。(4分)

(1)茅飞渡江洒江郊,                      ,                          。

(2)                          ,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无干处,                         。                          ,长夜沾湿何由彻!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4、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5分)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5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3)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5分)

6、重点问题探究。(15分)

(1)对于南村群童的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5分)

(2)“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请你简要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5分)

(3)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5分)

7、把你积累的有关杜甫的情况写在下面。(6分)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  45分钟    分值  50分

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

(1)厦(      )                  (2)长(        )

(      )                         (        )

(3)处(      )                  (4)丧(        )

(      )                         (        )

2、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八月秋高风怒号    (          )  (2)下者飘转沉塘坳    (          )

(3)公然抱茅入竹去    (          )  (4)忍能对面为盗贼    (          )

(5)秋天漠漠向昏黑    (          )  (6)长夜沾湿何由彻    (          )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8)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3、翻译句子。(3分)

(1)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3)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

(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29分)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4分)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3分)

6、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      、       、      、      、      、     、

、       。(2分)

7、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2分)

8、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3分)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2)

(3)

9、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不是同一首的,还要注明出处,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4分)

(1)

(2)

(3)

(4)

(二)诗话两则(15分)

第一则

①杜牧之作《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指士人)不识好恶。(许觊《彦周诗话》)

②彦周(许觊的字)诮杜牧之《赤壁》诗,社稷存亡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是措大不识好恶。夫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彦周未免错会。(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

第二则

①唐诗绝句,今本多误字,试举一二。如杜牧之《江南春》云,“十里莺啼绿映红”,今本误作“千里”。若依俗本,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杨慎《升庵诗话》卷八)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杜牧《江南春诗》也。升庵谓“千”应作“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选自周振甫《诗词例话》)

10、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折戟沉沙  (        )    (2)社稷存亡(        )

(3)彦周诮杜牧(        )    (4)升庵    (        )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生灵涂炭    (            )    (2)社稷存亡  (            )

(3)彦周未免错会(            )    (4)莺啼绿映红(            )

12、对“夫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的语言轻微柔和委婉含蓄,不同于议论性语言的直截了当。

b、诗人的语言轻微柔和委婉含蓄,与议论性语言简明扼要直接获得成功不一样。

c、诗人的语言精深奥妙委婉含蓄,不同于议论性语言的直截了当。

d、诗人的语言精深奥妙委婉含蓄,与议论性语言简明扼要直接获得成功不一样。

13、《赤壁》一诗从反面假想周瑜失败后的情景,联系杜牧自己的才情和遭遇,请你说说他这样写的用意。(3分)

14、依照许彦周的意见,杜牧《赤壁》诗的后两句可改为:“东风不与周郎便,生灵涂炭国不保”。你认为“灵涂炭国不保”与“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整首诗来理解。(3分)

15、杨慎是明朝一位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他的《升庵诗话》是明代有名的著作,在解读杜牧的《江南春》时居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你能为他找些理由作点“申辩”吗?(3分)

c  新颖题型集萃卷

时间  45分钟    分值  50分

1、辨析形近字,先注音后组词。(8分)

(1)梢(        )                 (2)燥(        )

稍(        )                      躁(        )

(3)娇(        )                (4)彻(        )

骄(        )                     砌(        )

2、指出下面句子中 “为”字的不同意思。(3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        )    (2)忍能对面为盗贼      (        )

(3)为宫室器皿人物(        )    (4)为有源头活水来      (        )

(5)向为身死而不受(        )    (6)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        )

3、比较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不同意思。(5分)

(1)八月秋高风怒号(        )    高者挂罥长林梢    (        )

(2)秋天漠漠向昏黑(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3)长夜沾湿何由彻(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风雨不动安如山    (        )

(5)眼前突兀见此屋(        )    乃入见            (        )

4、翻译句子。(3分)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课外拓展阅读。(31分)

(一)诗二首(16分)

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归信吟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5、《岁暮到家》中写出诗人与母亲见面场景的诗句是                 ,                。写诗人心理活动的诗句是                    ,                  。(2分)

6、《岁暮到家》一诗化用了孟郊《游子吟》里的诗句。请指出诗人是如何化用的。(3分)

7、《归信吟》秉承诗人一贯的表现苦吟的诗风。本诗的语言表达就很有特色,如“泪墨”一词就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请结合诗意写出你对“泪墨”的理解。(2分)

8、请你用细腻的笔法,丰富的想象,描写出作者岁暮到家时母子相见时的情景。(3分)

9、都是思念亲人的诗,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

10、思亲的诗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些与此相关的诗句。(至少三句,不是同一首,还要指出作者或出处。如: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3分)

(1)

(2)

(3)

(二)子产不毁乡校(15分)

①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人名,是郑国大夫)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②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11、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1)毁乡校,何如  (            )  (2)我闻忠善以损怨(            )

(3)不闻作威以防怨(            )  (4)然犹防川      (            )

(5)吾子之信可事也(            )  (6)小人实不才    (            )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与“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句中“药”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毕礼而归之                           b、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

c、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岂不遽止?

(2)吾不克救也。

14、对待百姓的议政,子产和然明的态度各是怎样的?(2分)

15、子产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使自己的议论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2分)

16、百姓对朝政总是有议论的,面对这些评议,你认为应该怎样去做?请简述理由。(2分)

17、你认为仲尼(孔子)对子产的评价是否合理?为什么?(2分)

a  基础储备卷

1、(1)háo(2)juàn(3)ào(4)yǐ(5)qǐng(6)qīn(7)bì(8)wù  2、(1)秋深(2)几层茅草(3)竟忍心如此(4)拄着拐杖(5)一会儿(6)黑下来  3、略(参见课文)

4、a(应是古体诗)  5、(1)①秋风破屋图②群童抱茅图③屋漏无干图④遥想广厦图(2)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3)诗中不少朴素的语言,至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如:“风怒号”“唇焦口燥”“公然”“叹息”“冷似铁”“少睡眠”等,明白如话。从句式上看,这首诗的前三段叙事如实描写,以七言为主;最后一段转而言志抒情,为适合感情表达的需要,句式也变成了杂言。6、(1)以群童的顽劣、无所顾忌来表现诗人的年老无力;群童是无知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就作者来说是无可奈何的。(意思对,有见解即可)(2)安史之乱;从755年开始到763年结束,是当时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先后发动的反叛朝廷的叛乱,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大致情况说清即可)(3)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爱及天下的博大襟怀。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也触动了作者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秋风、秋雨的威力,贫困、流离失所的生活,都没能击垮作者。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7、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当时人称“诗圣”。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从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b  综合提升卷

1、(1)xià,厦门;shà,大厦(2)cháng,长城;zhǎng,生长(3)chù,处长;chǔ,处理(4)sāng,丧事;sàng,丧气  2、(1)大声吼叫(2)沉到池塘水边(3)公开地,毫无顾及的(4)当面(5)乌云密布的样子(6)如何捱到天亮(7)广泛地遮蔽(8)突然  3、(1)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回来的时候只有拄着拐杖连连叹息。(2)布被子用了许多年,又薄又冷,像铁块一样,淘气地儿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3)怎么才能得到许多宽敞的大屋子呢?这样就可以为天下所有贫寒的读书人遮风挡雨,让他们都高高兴兴,不管有多大的风雨也像大山一样平平安安。4、(1)对偶(2)夸张(3)比喻(4)对比(5)借代(6)互文  5、古体诗;少陵野老;杜工部;现实;诗圣;诗史  6、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 9、(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等。10、(1)jǐ(2)jì(3)qiào(4)ān   11、(1)这里比喻苦难(2)借指国家(3)理解错误(4)绿叶映衬着红花  12、c  13、杜牧在这里只不过是借着翻历史旧案来表现自己的才干与愤郁而已,意思和阮籍登广武望刘邦项羽的古战场时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一样。14、原句富有形象性,是东吴国破家亡的形象写照,能够唤起读者的想象;改句较平实,只是普通意义上的概括,并不能专指东吴,缺乏典型性。15、(1)这可能是杨慎一时“逞才”,借批判名家而炫耀才学,一时“失口”。(2)夸张也要有一定的合理性,要“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杨慎与杜牧在夸张的分寸的把握上有不同的见解。(3)杨慎可能真的看到过“十里莺啼绿映红”这一版本,想到“十里蛙声出深山”的成句,有此“失口”不足为奇等等。(只要能说出两种,言之有理即可)

c  新颖题型集萃卷

1、(1)shāo,树梢;shāo,稍微(2)zào,干燥;zào,焦躁(3)jiāo,骄气;jiāo,骄傲(4)chè,彻底;qì,堆砌  2、(1)被(2)当(3)雕刻(4)因为(5)为了(6)在  3、(1)形容词,深;方位名词,高度,“高者”是“高处的”意思(2)时间副词,将近,渐渐;动词,对着(3)如何;什么。都是疑问代词(4)疑问代词,怎么能;形容词,安全,安稳(5)通“现”,出现,显现;进见。都是动词  4、(1)八月正值深秋之际,狂风怒吼,把我茅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跑了。(2)自从战乱就很少睡过安稳觉,现在又打湿了床铺,这长长的夜晚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3)什么时候眼前突然出现这样的屋子,即使惟独我的屋子破了,冻死我也值得!5、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6、“寒衣针线密”化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语言简洁明快,又点明了诗题。7、理解“以泪研磨”“挥泪作墨”皆可。8、答案不统一。可以从“清瘦”“苦辛”“问寒暖”等词语入手,把诗歌不能表达的细节表现出来。9、《岁暮到家》用白描的手法极力描摹了岁暮到家时,母子相见时的场景、神态,还用细腻的笔触写儿子从母亲的一系列举动上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体贴和牵挂,因此在外游荡却“不敢叹风尘”;《归信吟》却只用极简练的笔墨道尽了游子的思念之苦。10、(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11、(1)怎么样(2)尽力做善事(3)摆出威风(4)堵塞河流(5)可以成就大事(6)谦辞,没有才能  12、c、d(名词用作动词)13、(1)我不能挽救他们。(克,能够。)(2)难道不能立即制止吗?(遽,立即)14、子产:主张疏导;然明:主张堵塞。15、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借河水的“堵塞”和“导流”来分别比喻“不让百姓议政”和“听取百姓议论”。16、(1)让百姓畅所欲言,认真听取普通百姓的看法。一方面可以作为制订政策的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同时还能有利于对政府官员的监督。(2)对百姓的言论,应该进行引导;对百姓的评论也要进行辨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毫无条件的接受,更不能拒之门外。17、开放性题,回答合理和不合理均可以。但要注意观点明确。如,合理:从上文可以看出,子产是一位能够听取百姓议论的国君。他善于分析,长于议论,处理国政时不简单地采取以威服人的“打压”政策,是能够“仁爱下人”的君主;不合理:孔子曾经自己也说过,对人要“听其言而察其行”。只听子产的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就认为他是“仁君”,是太过片面了。因为世上的骗子,无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如现在的贪官,在台上发言时,大多是“正义凛然”,“感人至深”,而到了台下,往往大肆受贿索贿,贪得无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篇9

学习目的:

1、了解杜甫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

2、学习精选材料以表达中心思想的艺术特点。

3、背诵默写文言文。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精选材料,平易质朴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目标导学。

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和重难点。

二、作者、背景

简介导入: (多媒体展示补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本篇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十。

三、听朗读。

1、熟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发音:

怒 号() 挂 罥()长 林 梢()庇 护()突兀()布衾()三 重 茅()沉塘坳()飘 转()俄 顷()丧 乱()厦()见此屋()

2、理解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四、小组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阅读探究第一层。(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诗使你想像到了怎样的情景?哪些词语渲染了风的威力?

明确:秋风肆虐之中,诗人茅屋的屋顶茅草被风卷走的惨状。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

(3)这一段的叙述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

诗人对茅草的关注,透露着对现实的焦虑,侧面反映着诗人处境的艰难窘迫。根根茅草的动向都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使人痛苦的心弦。 心苦痛惜

(4)概括层意:

2、阅读探究第二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诗表现了怎样的情形?诗人此 时的心情怎样?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喊得口干舌燥无济于事,只能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表现诗人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3)概括层意:

3、阅读探究第三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你觉得哪些词语运用得较为传神?

明确:表现了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生活。如:“麻”字形象地说明雨点的密集;“铁”字道出了被子的陈旧、脏硬、量少等,说明了杜甫生活的困窘。(3)概括层意:

4、阅读探究第四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无法入眠的杜甫在想些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情怀?

明确:诗人没有对自身遭遇叫苦连天,而是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的不幸想到天下所有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

(3)概括层意:

五、课文小结。

全诗层次清晰,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由自己推想到别人,条理分明。 描叙每一个中心时,选用精当材料,不枝不蔓,问题集中,主旨鲜明。 用语非常准确、生动、鲜明,“怒号”反映风的威力;“飞渡”、“洒”、 “挂 ”、“飘转”、“沉”描写茅草被卷走的各种姿态,活灵活现。

六、教学反馈: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