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3篇】正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3篇】

时间:2024-08-17 14:06:29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小鱼儿为大伙儿分享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3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1

一、内容分析:

“皮球掉进洞里”和《比画风》都是围绕“怎么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文章。

“皮球掉进洞里”说的是有三位小朋友在一起踢球,不小心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这可怎么办呢?从而是学生开动脑筋去想办法解决;

《比画风》写的是小猫、小狗、小猪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画画,看谁能动脑筋用画画的形式画出风的存在。

二、教学设计意图

鉴于这两个题型都是围绕“怎么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所以,我就想到怎么把这两个活动融合成一个整体,把他很自然的连贯起来呢?

(对照教学设计)

1、创设故事情景谈话进入。

2、联系生活,交流所知。

3、正确读文,读中感悟。

4、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5、再次联系生活,交流所知,也就是39页:生活中,你有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是吗?和同学交流。把它放在了《比画风》的最后进行处理,从而更好的把这两个活动融合成一个整体,把他很自然的连贯起来。

三: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故事情景

师:有三位小朋友在一起踢球,玩的特别过瘾,正高兴呢,不小心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这可怎么办呢?(出示课件)。

师:对,咱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帮他们把皮球拿出来。

学生看课件

没问题

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创设故事情景,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产生动脑筋去“想办法”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交流所知

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看谁想的办法和别人的不一样。

小组讨论、倾听;并各抒己见。

“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给孩子们提过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发散思维,齐心想办法。

“看谁想的办法和别人的不一样”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见解。

《比画风》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正确读文,读中感悟,

1、终于,小朋友的皮球被捞了上来,你瞧,他们又可以高兴的踢球了。(出示课件)

2、(播放小猫、小狗的叫声)

3、这是什么声音?(怎么回事?)噢!我知道了,原来,小猫、小狗、小猪三个好朋友也在一起玩呢。猜猜他们会干什么?打开书40页。

学生为自己动脑筋捞球的办法而高兴。

学生带着好奇的目光认真听。

1、自己读课文,要读的正确流利。

2、以小组为单位读一读,然后,交流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自己先读课文”是让学生在读中把文章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再次读文,是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想法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师: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

1、先自己想一想,再画一画(可以在自己准备的图画纸上画一画,也可以到黑板上去画)。

2、全班展示、交流:解释:你画的为什么是风?

这一设计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

三、联系生活,交流所知

师:生活中,你有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是吗?

和同学交流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所感,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提炼。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2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原文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教材简说: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多读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学反思

清晨,每当我走进学校,看见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时,我总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通过《找春天》这一课,使我对学生、对春天有了更深的理解。

《找春天》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找春天、画春天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春天的典型景物,掌握组织画面的简单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本着创设宽松、互动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们的能动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努力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学到知识。

通过《找春天》在课堂的成功讲授,证明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学生们在这样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能够各抒己见,言行中充满了对找春天、画春天的喜爱,对创作春天画面的高涨欲望,这种热情甚至动摇了我原本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方案。例如,在学生汇报资料之后,有一个画春天景物的环节,原本只是想画完就完,就在这时一个孩子突然举手,急切的目光告诉我,她有事要说,我走近她,她示意我俯下身,孩子神秘地小声在我耳边说:“邸老师,我听见春天的景物在说话。您听,小鸟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化了,路边的小花开了。”我适时地改变了教学环节的`设计,增设了倾听春天的声音这一环节,学生们参与的热情空前的高,有的孩子说:“小松树说:春天到了,我又长高了!”有的说:“我听见小草在说:春天到了,我要长得更加强壮!”还有的说“邸老师,我听见河里的小鱼在说: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化了,我又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在孩子们幼稚的语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春天的理解与热爱。再例如,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原本打算了将学生的作品连成一片,成为一幅描写春天的长卷,但是话一说出,立刻遭到了孩子们的反对,他们建议我将每一幅画想象成火车的车厢,最后将全班同学的画连成一列满载春天信息的列车,它将春的消息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孩子们的想法多好呀!我们当教师的总是在说,兴趣是如何的重要、兴趣是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把金钥匙、我们要运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通过《找春天》这一课,我认识到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必须蹲下来,走近学生,溶入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情感,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因为他们比教师更清楚“如何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

孩子们的见解经常让我惊叹不已,孩子们对春的理解、对春天的热爱常常是我们不能企及的。孩子、学生、春天,让人无限遐想的主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3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感受国庆节热烈的场面,学习体会拟人法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了解国庆节是怎么来的?开国大典时的盛况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母亲刚刚过完了她60岁的生日,说说人们都是怎样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对学生回答进行适时鼓励)

师:在这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为《欢庆》的小诗。

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解题,学写“欢庆”

师:结合你过节时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

师:对,欢庆就是很高兴(很快乐)地庆祝(庆贺),所以我们读课题时要读得喜庆一些。高兴一些。来,笑起来,读——

师:我们除了可以说欢庆国庆节,还可以说欢庆什么呢?

师:真聪明!来,我们一起来写好“欢庆”这两个生字。伸出手,读笔画,和老师一起写。(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欢庆”,学生跟着边说边笔画边书空。)

师:想一想,你能用巧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三、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想学懂这首小诗吗?

那就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这首小诗吧。要求:把每一句读正确流利,有生字的地方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四、检查自读情况

1、现在谁能读读你最喜欢的诗句。

2、诗句会读了,诗句中的生字朋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认识了,下面让我们去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3、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生词,加深对生字朋友的印象。

五、品读感悟

过度: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下面就请大家把它们带进课文,读一读课文,想想:这首小诗共有几句话?描写了哪些景物?

1、师范读,生闭眼认真听。

在刚才闭着眼睛听的时候,你们的脑海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生说到哪句就把课件打出来)

4、同学们都爱祖国,看谁能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根据学生所述内容随机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感悟)

A、过度: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我从他的读里看到了丰收的果实,看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河。谁再来读。你还看见了什么?生:大谷小麦……)

B、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许多有关秋天的好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梨树挂起——(生齐:金黄的灯笼)苹果——(生齐: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生齐: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生齐:举起燃烧的火把)是呀!秋天来了,景色多美呀!

C、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

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生日快乐》《国歌》《爱我中华》…)

能给大家唱几句吗?

听到了那么多欢乐的歌,我们再来读一读。谁读得最好,来读。

好,读的可真好,大家共同欢乐的读一读第二行。

生读。

D、课件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金灿灿的果实,枫树林里的枫叶在随风飘动……

老师:前天我们刚学了一首也描写到枫林的古诗,你们还记得是那一句吗?今天读了《欢庆》这一行,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枫林的另一种景象就是像红火的旗帜。

E、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旗帜是什么?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旗帜就是五彩缤纷的旗子。这里的旗帜就是枫林,秋天枫叶红了,就是旗帜。)

F、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它在说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祖国妈妈祝你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师指导:对妈妈说话要亲切一些,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去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一起读。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同学们,课文第一句描写了蓝天、田野、枫林、大海、白鸽,你们能不能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指导朗读:读时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齐读。

5、看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老师也想向你们挑战一下,可以吗?(师生对读第一句)

:(出示“火红的枫林”图)当一阵阵风吹来,这漫山遍野的枫林随风而动,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像不像一面面火红的旗帜?你们看,枫林也举起火红的旗帜来祝贺祖国妈妈的生日。课文前四句每行就是一幅描绘欢庆景象的图画。我们看大屏幕,来个小组接读,看哪一组读得好?(学生看屏幕接读课文)

师:同桌再研究研究,怎么读能把这四句读得更好?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练一练。

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A、万丈高楼平地起,

B、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

C、成功举办奥运会!

D、神五神六飞天

过渡: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六十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不自豪?

带着这种自豪的心情来读读最后一句:

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

点拨、小结:

“美好的日子”指哪一天?

“十三亿孩子”都是谁?

小结:是啊,十三亿孩子有你,有我,是我们大家。只要你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你就是华夏的儿女,你就是祖国妈妈的孩子。

六、指导背诵课文

师:是啊,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这么美的诗句,如果能把它积累下来就更好了!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的背一背,看看谁背得最有感情。(生自由背诵)

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祖国妈妈送上什么祝福?

是啊,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让我们再一次朗诵这首小诗。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4

一、周学习内容:第五单元《好奇》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认字26个,写字16个。

2、积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两个新部首,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速度。

3、 作文:练习看图讲故事。

三、周学科融合:用眼多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自己动手做一件科技小制作。

四、周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本单元的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愿意去观察,去了解探索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

苹果落地授课时间:周xx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分析《苹果落地》是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年轻的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感到很好奇,经过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学法教师导法趣味识字法;情境交融法

学生学法用换部首、编故事的方法识字

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从普通现象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2、积累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会认15个字,会写8个字,利用查字典、随文识字等方法学认生字。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

(1)、自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谁的故事?他发现了什么秘密?

(2)、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音,把你读得不通不熟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细读感悟点:

(1)观察插图再读课文,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在书上标注出来。

(2)结合语文天地第四题,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思考: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4)指导朗读2、3自然段两个问句,体会牛顿爱思考的品质。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训练点: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型。

4、拓展延伸点:阅读语文天地《我想知道》一文,看图讲故事。

板书设计苹果落地好奇观察研究

发现秘密

课后反思

我的影子授课时间:周xx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文章围绕形和影子、光源和影子、动作和影子几方面写“我”观察到的现象,“我”的想象以及“我”的感觉。

学法教师导法观察法;情境交融法

学生学法小组合作自学,趣味识字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感受影子的变化,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探索研究。

2、积累目标:学习丰富的句式,有感情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

(1)、自读课文,生字通过查字典、看拼音的方式解决。

(2)、把读得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指导难点。

2、细读感悟点:

(1)、提问:你观察过影子吗?学习第1自然段,你发现影子的特点是什么?

(2)、学习2、3自然段,说说“我”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3)、范读、领读文中长句,注意读好句中停顿。

(4)、同桌互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能力训练点:

(1)、再读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指导书写生字。

4、拓展延伸点:练习语文天地“照样子说句子,再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特点:我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我的影子

现象:忽前忽后、忽左忽右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5

《枫树上的喜鹊》

一、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1、认识喜鹊,介绍相关知识。

2、认识枫树。

3、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出课题。

4、生和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检查字词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

2、抽查词语。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1)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圈出文中读不准的字词。

(2)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3)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2、生回答。

3、出示第一自然段,介绍“渡口”。

4、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你看到了一棵怎么样的枫树?交流。

很大很高,请生读出这种感觉。

想把什么词语送给枫树?四个字的词语。

5、理解“遮蔽”。蔽的意思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6、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喜欢什么?(枫树喜鹊窝)

四、学习课文2——5自段。

1、从课文哪里看出我“喜欢极了”?自己表演读2-5自然段。

2、小组合作再读2-5自然段,想一想:还有什么事让“我”喜欢?

3、小组分角色朗读5-13自然段,思考:这几段话写了几个场景?分别是哪几个?

两个场景:①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说话②喜鹊阿姨一家关于太阳的问答

4、运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5、出示句子,联想。

6、回顾课文,想一想:什么事让“我”高兴?

7、反复读课文,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8、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说一说

五、学习日出段。

1、不仅不拼音,还看日出呢?师画太阳。出示课文内容。生做老师,生做弟弟,演一演:阿姨,弟弟,翻译,旁白。

2、理解省略号的意思:阿姨和弟弟一起学拼音,看日出,还可能做些什么呢?

3、四人小组合作编故事。

六、主题升华

1、这是一群跟我们一样有着童真童趣的小喜鹊,热爱自然,享受生活。他们的世界同样也充满了童话的纯真,你们喜欢么?好,相信我们的孩子更是活泼有趣的“小喜鹊”,我们也能创作出美丽的童话。

2、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怎样保护小动物。

3、《拍手歌》唱起来,保护动物。

七、推荐郭风的另一首诗《童话》。

童话

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

侧着头,想到:

“我长大了,

要有一把蓝色的遮阳伞;

那时候,我会很好看,

我要和蜜蜂谈话!”

站在她旁边的蒲公英,插嘴道:

“可是,那有什么好呢?”

小野菊马上问道:

“可是,你会比我好吗?”

“我长大了,会有一顶

旅行用的,黄色的小便帽;

我要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

旅行到很多地方!”

小野菊沉思地说:“那真的很好,

可是,我不要像你!”

八、总结:

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小学生语文二年级教案 篇6

《父亲和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组教材。本文题目是《父亲和鸟》,但作者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诉“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课文通篇是“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从“父亲”爱鸟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他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是容易受到伤害。“父亲”可算得上是鸟的知音。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应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自主合作、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尽量避免抽象的指导。识字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一般不必再一遍一遍地教认了,着力点应放在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解说,引导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在欢快的鸟语声中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

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到下面的“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一读。

2、学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认读生字,遇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3、抽查学生认读情况:

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读难读的字。随时纠正读音。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做摘“树叶”游戏。在游戏中交流小组识字的情况,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如,猜谜语、编儿歌、形近字比较识字、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识字等。

6、“我会读”:用词语卡片抽读词语。

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从哪儿看出父亲知鸟爱鸟?用“----”画出父亲说的话

2、自己练习读。

3、你从父亲说的哪一句话中最能体会到父亲知鸟爱鸟?

4、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A.“父亲突然站定……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1)找小伙伴读,揣摩表情、语气、动作。

(2)表演读。

B.“父亲指着一根树枝……生怕惊动了鸟。”

(1)同桌合作读,互相指点、纠正。

(2)齐读,注意父亲的语气。

5、演读第七至十六自然段。

A.学生分小组准备、尝试演读。小组长组织分配角色,而后练读。

B.各组选出代表为全班同学演读。

6、学生提出问题、说出感受,引导讨论: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拓展活动

课后询问他人或读书、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有关鸟的知识,下节课展示。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篇7

《夏天》: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8个:竿、葡、萄、纱、藤、奖、勤、爽;积累词语6个:爬竿、葡萄架、绿藤、勤劳、凉爽;能正确书写5个汉字:竿、葡、萄、奖、勤,并记住字形。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尝试读出人们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能背诵全文。

3、能了解诗歌内容,从诗的字里行间中体会人们对夏天的喜爱。

重点和难点:

1、独立认识8个生字,用有效的方法识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中透露出的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比较组词:复—夏

2、直接出示课题:夏天

3、指名读,齐读。

4、师:在你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眼中的夏天。

5、课文是一首儿童诗,采用拟人化的写法。这样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

二、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你见到夏天了吗?它到底在哪里?

2、交流、板书:树上、葡萄架上、墙上、小山坡上

3、学习生字:葡萄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试着读流利。

2、学习生字:竿藤奖爽勤

注意:勤,前鼻音;

爽,知道笔顺;

比较:藤——腾

3、把词语送入课文,指名分节读课文。

4、读了课文,你找到夏天了吗?它到底什么样?

5、交流:我像一个活泼的爱爬竿的绿孩子。

6、我爱爬竿,爬到了哪儿?发生什么变化?

(1)轻声读2、3小节,注意读出活泼的语气

爬呀,爬呀,

给树添上绿叶,

给葡萄架披上绿纱。

爬呀,爬呀,

给墙绕上绿藤,

爬呀,爬呀,

给小山坡穿上绿衣。

说明:

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很重要。目前,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拖音。而本篇课文的文字琅琅上口,又都是简单句,充满童趣的场景非常适合朗读。所以,围绕“活泼”两字,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指导。

7、你喜欢这个活泼的孩子吗?为什么?

句式:我喜欢这个孩子,是因为

因为,所以我喜欢这个孩子。

8、大家都喜欢这个活泼的孩子,都在夸奖他。学习第4节。

注意朗读指导:我们看她不见,摸她不着。

四、复习与拓展

1、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2、在你的眼中,夏天像什么?它给你带来了什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篇8

《欢庆》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读3个新字。

2、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指导学生写春天柳树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理解诗句意思及描写柳树的美的`特点是难点。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读录音磁带;到户外观察柳树。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挂图(或放幻灯),激发兴趣

放诗歌的朗读录音,在学生对诗歌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板书课题。

解题。学生试说“咏”的意思。教师小结:“咏”的本义是歌咏,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_744),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公元695年中进士,做过礼部侍郎等职。晚年不拘礼节,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今存诗19首,除《咏柳》外,《采莲诗》、《回乡偶书》也很有名。

二、指导看图

图上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人在干什么?(先一个一个说,再连起来说一遍)

同学们看了图,想一想诗人是怎样描绘自己所见到的情景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请听录音,看看课文有几句话。(标出句子)

2、看音节卡片,开火车读。

bì chuí sī cái sì jiǎn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4、分组读课文,男女生各读一句。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去掉音节读。(注意“垂、似”的读音)

3、识字、记忆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组观察、讨论。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识记字形。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师生评议)

(4)教师重点指导:

碧,bì,上下结构,注意写好上面的部分,“王”的底下一横要变成提。

垂,chuí,读准翘舌音,8笔,注意写好中间的部分。

丝,sī,5笔,要读准平舌音,注意上面

的写法。

裁,cái,12笔,读准平舌音,注意里面的写法,和“栽”要区别开。

似,sì,6笔,读准平舌音。

剪,jiǎn,11笔,上下结构。

4、巩固练习(做游戏)。

(1)做找朋友游戏,找对了全班齐读三遍。

(2)组词练习。

五、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汉字卡片。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引导学习第一句。

(1)自由读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能说一点就说一点)

(2)齐读第一句。

(3)指导朗读(注意轻重音和停顿):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4)教师小结:

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万条,柳树枝条多。在古诗中“百”、“千”、“万”经常泛指数量多。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子,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2、引导学习第二句。

(1)自由读,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指导朗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3)教师精讲:

细叶,指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啊!

三、想象情景,朗读、背诵课文

1、自由读全诗。结合看图及在户外所看到的柳树,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2、教师点拨:诗的第一句,写的是实景,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多。虽然是对静物客观的描写,但是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诗的第二句,是作者的想象,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拿剪刀的能工巧匠,把在春风吹拂之中的柳树想象为经过巧手剪裁的艺术品。这种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深化了诗歌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这首诗赞美柳树不是作者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凭借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

四、课堂练习

1、写一写课后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指导学生写话

1、启发学生说说在户外看到的柳树。同桌互说。

2、小组推选代表说,师生评议。

3、指导书写。

例:春天来到了,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一片片长长的绿叶,近看好像绿色不是很深,但是当你远远地望去的时候,整棵柳树就被一层绿色的雾包围着。一阵微风吹过,柳条随风摇摆,就像在欢迎我们似的。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观察春天的柳树,或者其它景物,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一。 学情分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学生现在接触到的事物可能没有那么多,就对课文介绍的美景无法有深刻的体会。可通过观察课文中的配图进行联想,也可以找一些优美的图片,通过朗读来了解词语,从而感受水乡的美丽富饶和风土人情,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引发对金秋水乡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情景中识字、朗读、联想,了解词语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7个词语,认识“火”、“欠”偏旁。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金秋水乡的图片或者照片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小朋友,我们生活在的这块地方啊,有青青的山,碧绿的水,蓝蓝的天空,粉红的鲜花,多么美丽啊!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的呀!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么称呼我们这块美丽的地方的呢?小朋友,你想知道吗?(板书:水乡)恩,为什么说是水乡的呢?小朋友,你们来猜猜看呢?

我们水乡美,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但是啊,有一个季节是最美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季节吗?(板书:金秋)这是什么季节?(秋天)为什么说是金秋呢?有金色的秋天吗?(农田里稻子熟了,一片金黄色的)

金秋真的是最美的季节吗?老师这有几幅图,大家一起先看看,水乡的秋天都有什么呢?再想想,你会用什么优美的语句来赞美这些景色呢?

二。观察联想,读中感悟

1、 说到水乡就当然要说到水了啊!小朋

友,我们来看这幅画。你都看到了什么呢?(板书:芦苇 菱藕 荷塘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他们是怎样的芦苇,怎样的荷塘呢?相机补充板书。(注意“芦”的读音)

2、 仔细观察,引发联想:水乡的荷塘里还会有什么呢?(板书:荷叶、荷花等)谁能具体说说它们呢?(板书:挨挨挤挤的荷叶、千姿百态的荷花等)

3、 碧绿的荷塘中,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小鱼在捉迷藏,千姿百态的荷花盛开着,放眼望去,远远的隐约有几只小船在芦苇丛中飘动。在这烟雾笼罩的荷面上美的就好象是在天上一样,好象我们就在云朵的中间,在仙景中那样飘渺。这么美的景色,给它个美丽的名字就是(板书:烟波)小朋友,闭上眼睛,深深吸口气,闻到什么味道了吗?听到什么了吗?恩,慢慢张开眼睛,你们又看到什么了呢?学生回答。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呢?(你为什么那么读呢?)交流地读

4、 谁能把这些词语的美读出来呢?自由读,点名读

5、 假如我们现在就坐这小船在这美丽富饶的江南荷塘中,你想说点什么呢?(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古诗《江南》、课文《小池塘》)

三。引导发现,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 学习新偏旁:今天小朋友要认识两个新朋友:出示偏旁。“火”字旁,哪个小朋友可以猜出新朋友的名字了呢?那它和我们学过的“火”一样吗?点名回答。教师范写

2、 写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高右低,如烟;写草字头的字要注意横要长一些。

3、 学生临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温故

1、 出示卡片,开火车读词语。

2、 水乡的景色那么美,想把这介绍给你最好的朋友吗?你会怎么介绍呢?

二。 观察联想,读中感悟

1、 水乡的荷塘烟波缭绕,我们在中玩耍,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就要下班了,你们看,他在往西边沉下去呢!这时的太阳公公我们就喊他是(板书:夕阳)夕阳西下,在月亮笼罩下的水乡更是如铪如诗,小朋友,我们先自己读读第三、四行词语,看看听听这月光下的荷塘水乡是这样的美景呢?

2、 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互说互读。(提示:你现在上在哪里?看到了什么了呢?听到了什么呢?� 指名读,说自己的感受。在配上图,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再读。(驾归船、唱渔歌、点点灯光、皎洁的月光,红红的枫叶,有条件可以到学校的花圃看)

4、 指导朗读。比赛读

5、 整体感悟

(1)在水乡荷塘玩了一天,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江南水乡的吗?(白天、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 拓展丰富,练习说话

(1)刚才啊我们用自己的话把水乡的美景介绍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就想成立个“水乡一日游”的旅游公司,谁愿意做我们旅游公司的小导游呢?注意“先”“然后”“最后”以及时间上的变化。学生试说,点名说,大家点评。

(2)我们中国地大啊,美丽的地方可不只就水乡荷塘这一个地方。小导游们,你还可以把大家领到哪个美丽的地方去游玩呢?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认识“村”、“居”等7个字,会写“忙”。

背诵古诗,能准确、清楚的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背诵课文。

“醉”的识记、“忙”的书写。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听清谜面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凤儿上九霄。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拴住腰。这是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笔画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认读生字

3、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4、互相交流。

5、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样写的?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

5、小伙伴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涌

1、师范读,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忙”字

七、作业

1、有兴趣的小朋友亲手做个风筝和家长一起放一放。

2、课外读背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设计示例

1.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 篇13

《初冬》

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

1、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野。

2、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

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不同。(出示“模模糊糊”)学习生字:隔、层,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

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

1、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

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读1、4节的句子。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

2、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教师可用“纱巾遮脸”,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结合讲读,学习生字“淡、耀”。比较“望”、“看”不同。

3、试背第一段。

教师可按“远处”、“近处”及空中方位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句序,练习背诵。

三、练字练句,细读第二段

1、用比较法学习第4、5小节。

教师可指导学生与第一段对照,了解雾散后景色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射出光芒来”、“望得见”、“看得清”,这些词语在朗读时读重音,使雾中和雾散后的景色对比更加强烈。

2、读读练练,学习6—8节。

按“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的句式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学习生字“原”,口头完成练习4。

3、重点理解第7节比喻句。

让学生理解“灯笼”比作大柿子的形状,找出表示柿子多少、大小、颜色、形状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3。

4、读中理序,指导背诵第二段。

课文第5—8节,每节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每节写法有相似的句式。

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引导学生背诵。

四、配乐朗诵,激发朗诵兴趣

配乐朗诵时,可让儿童闭目想象大自然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老师概括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隔、野、耀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