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兰兰过桥》教案优秀5篇正文

《兰兰过桥》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09-16 04:17:37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兰兰过桥》教案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兰兰过桥》教案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兰兰过桥》是一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本课时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体现“三重” 的教学方式:重精读感悟、重语言训练、重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精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2、提供一定的句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精读重点句,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着兰兰去参观两座神奇的桥,好吗?

二、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兰兰和爷爷过了哪几种桥?请你划出桥的名称。

2、指名回答。板书: 潜水桥、 塑料桥。

3、哪些自然段是写潜水桥?哪些自然段是写塑料桥?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查复习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内容。)

三、 自主合作,熟读课文

你最喜欢哪一种桥?请你选择写你喜欢的桥的内容读读,提示:

1、想想这座桥有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的?可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

2、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你对这座桥的喜爱表达出来?

3、组内选择相同内容的同学可在一起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此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渗透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四、精读感悟,汇报交流:

1、请选择潜水桥的同学说说你了解了它的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的?

⑴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 这种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

板书:在水里  结实  透明

⑵ 在这样一座玻璃房里,你会看到什么呢?引导学生看插图,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看到这美丽的水底景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指导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奇的心情。

⑶ 参观了潜水桥,你能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吗?

小黑板出示: 潜水桥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水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水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造的。

潜水桥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第四句话可引导学生把前三句话的内容有机地合在一起说,也可根据板书说。

(这样的训练目的首先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潜水桥的特点,其次是培养学生说完整话、概括内容的能力,并突出了教学重点。这样精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特点,层次分明,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3、选择塑料桥的同学汇报。

⑴ 你了解了塑料桥有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的?

⑵ 由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读相关的句子。并相机板书:

又薄又结实、轻巧、带着方便 。

⑶ 读了这些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⑷ 齐读5~9自然段。

⑸ 补充句子:

塑料桥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的。

塑料桥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考虑到本篇课文内容比较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求读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能体会文章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可以了。教学时要敢于大胆取舍,大胆创新,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至关重要。)

五、情感延伸,自主探究

1、参观了这两座神奇的桥,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

2、填空:

爷爷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爷爷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引导学生说,比较“是”和“真是”的不同,然后指导读出对爷爷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3、同学们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到了科学家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神奇的精神。那么将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设计你最喜欢的桥,好吗?

(由爷爷会变魔术引出了科学技术的伟大,激发了学生的对科学的热爱。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想象、创作未来的桥的欲望。学生既可以在纸上画未来的桥,又可以在电脑设计未来的桥,还可以把自己设想的桥写成一段文字……总之,这一开放性的作业,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三点,我感觉效果较好:

1、自主合作学习课文内容。明确了目标,教师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读读划划有关的语句,同组同学交流、朗读。既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2、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感悟。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两种桥特点的语句品读、理解,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避免了在非重点语句上花费不必要的精力。学生学得轻松,目标完成得较好。

3、有层次地进行说话的训练。在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词句,了解两种桥的特点后,设计的说话训练体现了层次性,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学生能根据刚读过的句子,很容易地把句子补充完整,并且有意识地渗透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比较扎实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特色: 篇2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上采用先读书,再识字的倒置法。

小学一年级语文《兰兰过桥》教案 篇3

教材理解:

这是一篇科幻故事,讲兰兰的爷爷带她外出途中经过的两座桥,一座是架在水中的奇特的潜水桥;另一座是能折叠的方便携带的塑料桥。课文给学生新奇的想象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生字,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的个性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

学情简介:

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会认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他们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创新发明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谜语,揭示谜底桥。

借助图画等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桥的图片,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学习“兰”字,教师板书,学生观察并提示大家哪些地方该注意,学生自己写并圈出写的好看的。

二、初读课文,引导思考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有过桥的经历,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字音,课文中的长句子比较多,用心听听老师是怎样停顿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

把字音读准确,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圈出的二类字多读几遍。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找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用心听。如果他读的好夸夸他,有错误帮帮他。

5、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调皮的生字宝宝在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还认识他们吗?

A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灯片,①学生齐读生字,②同桌互读生字,③找小老领读,④开火车读

B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摘苹果的游戏。①自由读生字②小老师领读

C出示词语,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D出示带词语的句子。自己读句子,找生领读。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潜水桥

1、同学们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再去读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把课文读的更好。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桥?

2、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3、同学们我们跟随兰兰一起去走走潜水桥。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①架在水面上。

②用玻璃砖造的。

③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子。

4、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走在这座桥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色呢?

5、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二)学习塑料桥

1、走过了潜水桥我们再一起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好不好?

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自由读课文5-9自然段。

(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与平常的桥不一样的地方)。

(2)说说我们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便于携带,塑料做成,空气做填充材料。

(2)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又平又稳”。学生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四、总结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要想过一条波浪滚滚的大河,可以用( )桥,这种桥是用( )造成的。要想过一条小河,可以用( )桥,这种桥是用( )造成的。

2、小朋友们,爷爷真的会变魔术吗?科技的力量

3、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不仅仅设计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座桥,还设计了许多的著名大桥,我们国家的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大桥,钱塘江大桥就是他主持建造的,还有武汉长江大桥。

未来的桥式什么样子的呢?请你设计一座神奇的未来桥,争当小小桥梁专家。有时间把自己的设计画下来。

五、学习坐和座

区别书写坐和座。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潜水桥、塑料桥

教学重点: 篇4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兰兰过桥》教案 篇5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你喜欢哪一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1—4自然段。

(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第六至九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实践活动

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也来设计一座未来的桥: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作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过桥的东西,河边也没有船能载小猴子过河。请你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要求:1设计好造桥用的材料;2设计好桥的式样;3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桥。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