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优秀10篇】
时间:2024-05-03 13:10:24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细心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10篇大班数学教案,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内容导航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1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2大班数学教案 篇3大班数学课教案 篇4大班数学教案 篇5大班数学教案 篇6大班数学教案 篇7大班数学教案 篇8大班数学教案 篇9大班数学教案 篇10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20元的钱币兑换,进一步体验钱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商品,制定购物计划,并愿意把自己的购物计划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超市里带价格的商品图片,复印的钱币若干(包括1元、2元、5元、10元、20元)
2、记录表格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小储蓄员”,复习10元以内钱币的兑换。
导语:“你们都是最棒的储蓄员,怎么能把我的钱换成比它小的呢?”
教师依次出示2元、5元、10元的钱币,引导幼儿用自己操作盘中的钱币(幼儿操作盘中有若干个1元、2元、5元的钱币)进行正确兑换。
提问:
①“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2元的,请问怎么换?”
②“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5元的,请问怎么换?还能怎么换?”
③“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10元的,请问怎么换?还能怎么换?”
2、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探究20元钱币的兑换方法。
(1)倾听故事:《没零钱的聪聪牛超市》
(2)讨论:“怎样帮助聪聪牛把20元钱换成零钱?”并引导幼儿想出20元钱可以换成2个10元钱。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请两个小朋友一组用操作盒里的零钱随意搭配组成20元钱,组成以后,再数数你用了几个1元?2元?5元?10元钱?把个数填在记录表里。”
(4)探究20元钱的。多种兑换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并想出多种20元钱的兑换方法。(如:20元钱可换成10元和5元和2元和2元和1元;还可以换成4个5元的…… )
3、制定并分享购物计划
(1)提问:
①这是聪聪牛超市里的商品图片,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商品?
②每种商品多少钱?你想买什么?
(2)出示购物计划记录表,示范讲解记录方法
引导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要买的东西,并把你想买的东西画在记录表上,记下它的价格。(教师指导幼儿用图画或剪贴的方式把选择的商品记下来;选商品时选一样,记一样。)
(3)请小朋友互相讲解购物计划,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
活动延伸:
1、请家长根据幼儿购物计划记录表与幼儿一同计算所需的钱数。并根据计划的可行性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活动区活动:
(1)超市:请幼儿用20元钱进入超市购物。
(2)数学区:请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20元以内钱币兑换。 附表1:20 元组合记 表姓名:
钱币面值 个 一元 二元 五元 十元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2
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大于号小于号的意义。
2、能过在数学活动中正确运用大于号小于号。
3、体验比赛所带来的感受。
准备:动动板,棋子,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卡片,不等式的题卡若干
重点:了解大于号小于号的意义。
难点: 区分大于号小于号,并能在数学活动中正确运用。
过程:
一、复习符号:出示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题卡。
今天上课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小朋友看一看,出示箱子:
1、 首先我们来看看箱子里有什么礼物?
老师从箱子里拿出等号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并说说等号代表什么意义。
2、 现在老师找一名小朋友也从箱子里拿出一份礼物(大于号或小于号)
请幼儿说说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幼儿回答:大于号表示左边数大,右边数小;
小于号表示左边数小,右边数大。
3、 教师小结:张大嘴巴的那面朝着大数,尖尖的朝着小数。
二、数字比大小: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好多的棋子,请小朋友们用刚才的符号来表示他们的关系。
1、出示4个红棋子和3个黄棋子,想想他们中间应该摆什么符号,为什么?
2、出示数字4和3请小朋友想想他们中间应摆什么符号?
3、出示数字8和9,5和8,请小朋友进行比较。
三、式子比大小:刚才我们小朋友表现特别好,这次呢,老师出个难一点的题,我们小朋友想象怎样做。
1.出示4+2( )7 5+3( )6,请幼儿向相这次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儿回答,并为什么填“< >”
教师总结:这次我们是用算式和数字比,我们要先算出算式的答案,用算出的数字和另一个数字比。
2.教师说题,幼儿用动动板摆题,并填上符号。
四、活动延伸:这次呢,我们要来次比赛,看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没有。
1.首先,小朋友分成两组,每组选一位队长,选一个名字。
2.当老师出题卡后,喊开始,我们的小朋友才可以举手抢答,答对加1分。
3.如果老师没有说开始,小朋友抢答了,那么这一组要扣1分。
4.最后评出冠军,进行表扬。
五、本节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小朋友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并学会了在活动中运用。知道,张大嘴巴的那面要朝大数。
2.我们比赛也结束了,有赢也有输,那老师知道,赢了你们高兴,但是,我们小朋友不要骄傲,继续加油,输的呢,老师希望你们不要伤心,不要气馁,以后我们多努力,多加油,我们争取下次赢得第一。
六、结束,收动动板
小朋友在教室也上了半天课了,我们一起去外边活动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数序经验,在游戏中探索推理、判断的方法。
2、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关数序的经验。
2、物质准备:1-20数字卡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找座位(用排除的方法)参加游戏的孩子戴上数字帽子,只能看别人帽子上的数字,不能看自己帽子上的数字。
看到数字不能说出来,观众不要提醒。
1、猜6个数字找到和自己帽子上的数字相同的椅子并坐下来。
提示:帽子上的数字是1-6。
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用到的方法。
幼儿小结:记住自己一共有几个数字,排除看到的,剩下的就是自己头上的数字了。
2、第二次猜6个数字提示:帽子上最小的数字是3,其余的一个比一个大一,请你们从这里开始从小到大坐下来。
请帽子是3的幼儿交流方法。
为什么3先坐下来?什么叫从小到大坐?
3、12人一起游戏提示:你们头上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大一,请你们从这开始从大到小坐下来。
你为什么坐在这里?你猜自己头上的数字是几?你怎么知道的呢?这和6个人游戏有什么不一样?
二、猜数字接下来你们两个两个一组,一个人头上戴着帽子,这个人可以问你的队友头上的数字,你的队友只能回答大了或者小了。看看哪一对先猜中。
1、猜1-15请最快的一组交流。
请最慢的。一组示范,一起找找出现的问题。
什么叫大了小了?
幼儿寻找加快速度的方法,数字可以怎么问。
2、猜1-20有没有用到刚刚的好方法?
请最快的一组交流。
三、猜老师心中的数字想在老师心里有一个数字是1-20中的,你们可以问我问题,但我只会点头摇头。
幼儿提问(是1吗?是2吗?)你们刚刚用了这么多问题才猜出我心中的数字,请你们讨论一下,能不能问很少的问题,就知道我心里想的是几?
幼儿再次提问。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大班数学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能大胆讲述。
2、乐意探索数学活动,懂得关爱他人。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练习用3个数字来编算术题。
【活动准备】
三幅背景图、折、剪好的房子、小花和树若干、固体胶、幼儿分三组,
第一组:色纸折的房子(蓝、黄两色)若干
第二组:色纸折的房子(粉红、黄两色)若干
第三组:色纸折的房子(蓝、咖啡两色)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们没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帐篷了,我们来帮助他们重建新家,请你们做工程师帮他们设计制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组幼儿将用色纸折好的房子放到对应小组的背景图上。
房子造好了,再种些绿化,把小区打扮得漂亮些。
请你们将篮子里的花和树种到小区里去
2、情境感知——看图编8的加减法
小区造好了,我们去参观一下每个小区都有几幢房子、几棵树和几朵花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我们先到1号小区去参观,1号小区有几幢房子?(6幢蓝色的房子,2幢黄色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
花有多少?(5朵红花,3朵紫花)树呢?(4棵大树4棵小树)。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现在请你们每个小区的朋友们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6+2=8或2+6=8)
这两道题用到了几个数字?(三个)除了加法题,还可以用这3个数字列出其它题目吗?得出:8-2=6、8-6=2。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2+6=8、6+1=8数字相同,位置不同。所以看到2+6=8,马上就想到6+2=8,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8—2=6,马上就想到8—6=2,我们也把他们称为朋友题。
小朋友真能干,帮灾区的人们建造了这么漂亮的小区,使他们能够有房子住,真是太好了,谢谢你们。
活动延伸:我们再去多设计一些房子,可以让更多的人住进去。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减法,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动手、分析能力以及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同伴合作的精神。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探索出6的加减法算式,并口述相应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红色、绿色圆形、牙签若干,数卡1-10、+、-、=符号每人一套,实物若干(小毛巾、彩色笔、杯子、饭碗、铅笔等)钱币卡若干(1元—6元)、6以内数加减法算式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
1、出手势表示、请幼儿说出算式。
2、 看卡读算式、等出得数。
二、学习新课。
<一>、动手操作(穿烧烤)。
要求:请幼儿用牙签穿出6片为一串的烧烤,而且要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圆形来表示。
1、提问:你们穿了几串烧烤?每串都是6片吗?是不是每串都用红绿两种颜色来表示?
2、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说说能穿几串烧烤。
3、分组检查,及时帮助没穿对的幼儿。
4、老师动手穿一穿,然后小结:以两种颜色表示、6片为一串的烧烤,共能穿5串。
<二>、动手操作(看烧烤串摆算式)
1、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烧烤串,用数卡摆出算式。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摆出的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互相讨论,交流探讨,听听别人的想法。
4、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小朋友说,老师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5、小结:这些算式都是小朋友探讨出来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6,减法都是用6来减,所以今天小朋友探讨出的算式叫6的加减法。
三、结束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本次活动的情况,对积极、自主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不够大胆表现的幼儿。结束本次数学活动。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本着突出《纲要》精神: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本次活动主要从生活性,趣味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出6的加减法,在操作活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并感知了加减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从中掌握了: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会根据直观物体列出6的加法,减法算式,口述应用题,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操作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着中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师幼交流的过程;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倡导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呈现儿童学习数学:在玩中学数学;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 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以及用符号表示10以内数量变化的关系。
3、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活动准备:
1、 ppt农耕园(6颗花生、5个玉米、7个芋艿、8个番薯的图片)。
2、 数字卡片及“>”、“<”卡片。
3、 数字卡片若干。
4、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茄子、西红柿、青菜、青椒、土豆等多种不同数量的蔬菜)。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农耕园参观,导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动物园,好不好?”
教师播放ppt,认识农耕园的农作物。
(二)认识“>”和“<”。
1、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在农耕园里看到了这么多农作物,出示花生图片:“看到有几颗花生呢?”出示玉米的图片:“看到有几个玉米呢?”。
幼儿逐一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花生和玉米比,谁多?谁少?” “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用等号表示吗?”
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6”大于“5”。
2、认识“<”。
教师:“还有什么农作物呢?”教师出示7个芋艿、8个番薯的图片,“芋艿和番薯比,谁多?谁少呢?” “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用等号表示吗?”
启发引导幼儿,引出“<”,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初步理解小于号的含义,说出“7”小于“8”。
(三)启发幼儿找出“>”和“<”的内在规律。
1、 教师:“>”和“<”都有一个开口,长的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呢?小朋友们可以看一下,无论是“>”还是“<”,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
2、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四)游戏:学做“>”和“<”。
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请两名幼儿做数字,一名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运用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用身体姿势表演“>”或“<”,并请全体幼儿读出来。
2.全体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幼儿三人一组合作),教师出示数字,请扮演数字的幼儿取好相应的数字,一名幼儿扮演大于号(小于号),表现数量关系,并一起念出声来。
(五)巩固练习。
1、交代操作要求
教师:农耕园里还有好多农作物呢,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们,并用请你们先比较两组物体哪组多,哪组少。想一想,在中间空格里填一个什么符号?”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集体讲评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培养目标、幼儿园教育内容和幼儿身体发展的水平,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物质条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精心设计与组织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使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知识内容单调枯燥,思维训练比较严格,农耕园的一些农作物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也容易让幼儿接受,能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利用带领幼儿去农耕园参观引入课题,然后再并结合ppt图片观察、比较、交流,让幼儿初步感受小于号的方向性和外形特征。以比较的方式,运用语言,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感受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性与外形特征。用儿歌引导幼儿用身体去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表演游戏这一环节,幼儿在感受的过程中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最后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使幼儿理解了符号的含义,并在数的比较中学习两个符号的运用,从中培养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灵活运用新知识。活动后我感觉如果能用实物放入到我的这个教学中来的话,可能会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能促进幼儿对事物有较全面深刻的印象,效果可能会更加好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硬币,知道硬币有两个面。
2、学习5的组成,能初步感知5的组成的规律。
3、乐于动手操作数学材料,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5枚1角的硬币幼儿人手一份,每人一个纸盒,1、2、3、4角的商品若干,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硬币。
师: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神秘的礼物,想要吗?好,请你坐坐好,我把它变出来。“魔术魔术变变变,魔术魔术变变变,变出许多小礼物。礼物礼物出现了,看,是什么呀?”
生:“硬币”。
师:对,是硬币。小朋友你认识1角钱的硬币吗?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硬币放在小盒子里。请你看一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有几个面。
幼儿观察硬币。
师;谁来说一说硬币是什么样子的?几个面?幼儿回答。
师我们一看吧。出示课件。
师硬币有两个面,一面有花我们用花表示,一面是字,我们用圆圈表示。
二、撒硬币。
1、学习5的组成。
师认识了硬币,我们来跟硬币宝宝做游戏吧。请你认真看老师是怎样跟硬币宝宝做游戏的。师边做边讲,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把5枚硬币抓在手里,轻轻地撒在纸盒里,看一看有几个是花面,几个是字面。(示范)请小朋友一定要轻轻的撒不要把硬币宝宝弄到地上,你可以多撒几次,看看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开始吧。幼儿操作
师请小朋友坐好了,谁能告诉我,你刚才撒出了几种情况,几个花面,几个字面?
幼儿回答老师记录。
生:老师我撒出了一个字面,4个花面。
师;1个字面,我们用一个圆表示,4个花面我们用4个花表示。5个硬币分成了1个字面,4个花面,也就是说5可以分成1和4。(写出5的分成式)还有撒的不一样的吗?5的其他分成式依次表示出来。
师:(指着分成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5的组成,请小朋友跟我学一学。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可以分成1和4,4和1。
2、规律。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5的组成,看看这两边,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呢?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可真是火眼金睛,小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这边从上往下一个数比一个数大,叫做递增规律。这一边从上往下一个数比一个数小,叫做递减规律。知道了这些小秘密,我们就会更好的掌握5的组成。
三、猜硬币。
师:学习了5的组成,我们来玩个猜硬币的游戏好吗?老师把5枚硬币分别放进两个手中,请你猜一猜两个手中分别有几个。谁做的好,我请谁来猜。
说儿歌:硬币硬币真淘气,来到手中做游戏,小朋友们擦亮眼,猜猜它会去哪里。谁来猜?(重复猜3-4次)
四、超市购物。
1、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熊猫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购物吗?购物有要求的。熊猫超市里摆满了1角的2角的3角的4角的商品。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5个1角的硬币5角。请你们用这5角钱买2种商品,还必须把这5角钱花光。听明白了吗?
2、先请三位幼儿来进行个别示范,其他小朋友帮忙看一下他们买的商品对吗?(对的进行表扬,错的找出错误。)
3、这三位小朋友表现的都很好,下面我们选两个售货员,请买东西的小朋友到售货员这里付钱,请售货员认真查看小朋友用5角钱买的2种商品对吗。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吧。请小朋友购物的时候不要推不要挤有秩序的进行。(幼儿购物,教师指导)活动结束。
五、延伸活动。
将超市购物的游戏放到区角,继续加强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于生活中。数学教学如果把“身边数学”引入教学,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从而促使孩子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发展。因此,我选择《等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由简到难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实物产生联系,这样幼儿学得活,易掌握,不仅将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扩大认识面,而且对开拓幼儿思维,培养思维准确性,并激发幼儿数学兴趣。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分的含义,学习二等分四等分。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了解等分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面包,两根一样大的火腿,刀子,各种形状的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
难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义,学习等分。
1、教师简单讲故事《两只笨狗熊》。
师: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他们长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两只笨狗熊。有一天,天气真好,哥儿俩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儿。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块干面包,捡起来闻闻,嘿,喷喷香。可是只有一块干面包,两只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点,这可不好办呀!大黑说:“咱们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小黑说:“对,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可是怎么分才公平呢?请小朋友帮他们想想办法?幼:一人一半、从中间分
2、出示“面包”,个别幼儿尝试等分“面包”的方法。
师:请你用你的办法帮哥儿俩分面包。请其他孩子观察,他是怎么分的。幼:他是从中间分的。
师:对了,从中间分,这样才公平。
3、教师用小刀切开“面包”验证。
师:分开的两个面包大小是否一样?幼:大小一样
4、小结等分含义。
师:把一个物品分成大小相等的几份,这种方法叫等分。分成几份叫几等分,像狗熊这样把面包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
5、出示不同的图形,进一步理解等分的含义。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图形是几等分?
(出示桃心形、扇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分别为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八等分。)
师:为什么这些图形是等分图形?
幼:它们大小都一样、形状也一样。所以是等分图形。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几等分?
幼:因为它们分成大小、形状一样的几份就是几等分。
师:请你找找哪些不是等分图形。(出示正方形、长方形、扇形、三角形、圆形。)
师:为什么这些不是等分图形呢?幼:分的大小不一样、分的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等分图形。
二、幼儿操作尝试探索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幼儿各自选择图形,探索等分的多种方法,请幼儿示范讲述等分的方法)
幼:我是对折从中间分的(边对边对折)、我也是对折从中间分的(角对角对折)
幼:对折再对折、中间画两条线。
幼:我的方法是对折再对折(边对边对折)、我的方法是角对角对折。
三、了解等分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出示两根火腿肠先让幼儿比较是否一样长。
2、将其中的一根二等分,取等分后的一份与原来比谁大谁小?再将二等分的一份二等分,比一比又怎样?
3、小结:等分后的一份比原来小,等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教学反思:
在《等分》这一教学活动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故事导入,把幼儿带进公平的情景中,使大部分幼儿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再一个就是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我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图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个过程下来大部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有个别两三个幼儿不喜欢动脑筋探索,在以后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不要太过于拘谨。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会服装可以分为上衣和裤子,食品可以分为水果和蔬菜。
2、学习根据物体特征来设计分类标志记录分类,并学会设计操作记录表。
3、愿意在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感受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准备分别画有上衣、裤子、水果、蔬菜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将物体按类摆放并设计标志记录分类。
以帮忙整理超市的游戏引出分类的要求:"老师有一个朋友新开了一家超市,可是她太忙了没时间整理,你们看,都有哪一些东西呢?""你们愿意帮她整理一下超市将这些东西分成两堆吗?"教师引导幼儿将物品按相同的特征分成两类。
幼儿操作后与教师共同检查是否按类摆放。
以给超市分区域的游戏来邀请幼儿设计标志:"如果要将这些分好了的商品放进超市,我们应该分别将它们放在哪些区域呢?""你们愿意帮老师来为这两个区域设计你喜欢的标志吗?"教师展示分类结果。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将这些商品分成了服装和食品,并且分别给它们设计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标志。
2、学习将分类后的物品再次按类摆放并设计标志记录分类。
"老师还想请小朋友将每个区域里的物品按不同的特点再分成两堆。分好后,请大家给你们分好的商品分别设计一个你们喜欢的标志。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来超市的客人一眼就看出来她想买的商品在哪里。"幼儿操作,教师去每一组进行指导。
教师展示分类结果。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些商品分得很清楚了,我们将服装区的商品分成了上衣和裤子两堆,食品区的商品分成了水果和蔬菜两堆。并且已经给它们都设计好了自己喜欢的标志。
3、学习设计操作记录表来展示自己的记录。
"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些商品分好了,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怎样通过你们刚刚设计的标志来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你是怎样将这些商品分好的。"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展示幼儿的记录单,集体讨论,引导幼儿对各组的记录单进行讨论,看看这些记录单是否能让别人清楚地知道是怎样对商品进行分类的。
5、根据记录单引导幼儿回忆,今天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帮助幼儿体会层级分类。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区别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3·幼儿感知上下的方位。
师:“大灰狼明天要开一个玩具店,可是货架上的东西还没有摆上去,谁能来帮帮大灰狼呀?
4、区别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请幼儿将玩具放入货物架中。(幼儿自由操作)
5、初步感知上下的相对性。
小结:在表述物体的位置时一定要说完整的话,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6、看图说一说。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
三.师总结讲评,并请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谁?后面呢?
四:做游戏。(上拍拍,瞎拍拍,前拍拍,后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