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7篇)正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3-06-09 07:17:22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肯动脑、愿挑战、激发幼儿喜欢探究数学的兴趣,正是我园积极探索的内容。有趣的重叠现象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我们将其转换为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操作探究重叠现象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维、仔细观察等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验。

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空间方位、想象组合、分析判断、仔细观察等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一份操作学具,一支铅笔,两份操作卡。

2、教具:透明的图形四份,教具纸4大张。

设计理念:

重叠现象是一个枯燥的内容,如何将枯燥的现象转换成幼儿感兴趣又遵循其学习特点的适宜内容。在设计本活动时我以以下"三性"为我的设计依据:

第一,要体现活动的主体性。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希望达到的。

第二,要体现活动的操作性。幼儿年龄小,在本节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获取新知的体验,是我活动设计的愿望。

第三,要体现活动的梯度性。希望在梯度性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能不断地根据新的经验进行判断推理,将枯燥的现象自然地融进孩子的心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导入,初感重叠现象。

1、师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透明的图形,上面有什么?

幼儿:这一张上有一个红色梯形,那一张上有两个红色圆形……

2、师变魔术:现在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请小朋友仔细看哦!

(师边变魔术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师将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变成了一辆红色小汽车。)

师:咦!变成了什么?(小汽车)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你是将两个图形合在一起的……

师:你们太有才了,一下子就将我的魔术看破了。对,象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辆小汽车。真是太有趣了!

评析:运用变魔术的形式导入,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激起幼儿探索重叠现象的欲望,而且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了完全重叠的现象。孩子们在"哇!变出一辆小汽车了"的惊呼中,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

二、独立操作材料,感知重叠后的变化。

1、猜测和实验重叠现象

(1)幼儿猜测

师:我们接着再来变魔术。瞧!(出示两张透明图形)如果将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1)完全重叠,你们认为会变成这里的(图2)哪一幅图案?

评析:在幼儿独立稍作自测后,师再请幼儿回答,并注意询问幼儿的不同想法,这样司以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师:看来,小朋友的看法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

幼儿:我们可以来做实验、可以象刚才那样变魔术……

师:这个主意不错。你们那儿也有两个这样的图形,请小朋友从碟子里拿出来实验一下。

(2)幼儿实验

(3)幼儿交流

师: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之后究竟变出了哪个图案?

幼儿:最后一个……(师请一幼儿给正确的答案做上标记。)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空间目测和空间组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获得是让幼儿先猜测,而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独立的操作实验和反思实现的。同时教师要有机引导导幼儿明白,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做实验、用实验来验证出真正的结果,这才是做科学的真谛和精神。

2、目测和想象重叠现象

(1)师幼共同目测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现在我们要提高难度:我们不做实验,只能用眼睛看,脑子想,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3)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图4)什么图案?(注意提醒幼儿静心思考、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幼儿:第三个,第二个……

师:现在的答案有三种,让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先看第二个,不同意的小朋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由!(先引导幼儿观察不对的图案,同时在观察中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排除法以及目测观察的方法:观察图案的位置。)

(2)幼儿独立操作

师:小朋友很聪明,通过观察图案的位置就能找出准确的答案。你们自己想不想独立试一试?(想)每位小朋友那儿都有一份操作卡(图5),请你用刚才的方法,仔细地看一看,如果前面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什么图案,找出来后做上一个标记。做前面三道题就可以了,第四道题有点难,有小朋友想挑战一下就试一试。开始吧!(在操作中,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独立思考、学会自查。)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公开课示范课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对3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通过细心观察,能发现颜色、形状、数量等间隔排序的规律。

3、学习与同伴互相检查的方法,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森林联欢会课件一份、《请你和我跳个舞》音乐。

2、学具:腰带、皇冠、串珠绳各16份;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片片若干;动物串珠若干。

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策略

媒体呈现

儿童学习策略

四、过程反思

(一)、以森林联欢会的情境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课件的图案组成,了解间隔排序的多种方法。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案中间隔排序。

师:在老师布置好的会场里藏着一个小秘密,是什么呢?

(2)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间隔排序的多种方法发现排列的规律。

教师:这些图案是在怎么排列的呢?

运用ppt课件呈现森林联欢会的背景图。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出示几种装饰图。

集体观察学习:观察图案的排列规律。

个别幼儿回答,集体讨论、检查观察、发现排列的规律。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观察,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

个别操作和集体检验,了解间隔排序的方法。

(二)、参加森林联欢会,进行制作装饰活动。

(1)教师在视频展台上出示皇冠,引导幼儿讨论皇冠的制作方法。

师:参加森林联欢会我们要把自己打扮漂亮,要和森林布置的一样哦。

(2)幼儿制作,装扮,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的排序方法,并帮助幼儿装订。

应用视频展台,介绍制作方法。

幼儿观察排序的方法,个别幼儿的回答,集体交流、检查。

幼儿操作,说说自己的排列规律。

通过个别操作和集体的检查以及媒体的呈现,帮助幼儿掌握间隔排序的方法和规律。

通过操作活动,幼儿自己制作,巩固对排序方法及规律的掌握。

(三)、幼儿和同伴相互检查排序完成情况,参加森林联欢会。

(1)师:和好朋友互相检查是不是符合参加联欢会的要求了?

(2)举行森林联欢会,幼儿和同伴共跳《请你和我跳个舞》。

播放音乐。

同伴间互相检查,巩固排列的规律。

和同伴间互相检查,幼儿和同伴间相互学习,帮助幼儿巩固间隔排序方法。

五、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找出梯形。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幼儿正方形、梯形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分析:

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一直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鉴于平面图形较为抽象,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来解决这一困难,一方面更加激发幼儿的兴趣,一方面更好的为幼儿的学习所服务。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拓展到周围的生活与环境中去,主要运用观察法、观察比较法、讲解法等突破;活动难点是让幼儿能够找出两条平行边,主要运用观察法、讲解法、联系法等突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情景导入: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二、展开

1、简单复习学过的图形。

2、由正方形引出梯形,让幼儿认识梯形,记住名字。

3、请幼儿进行操作,比较正方形和梯形的异同点。要求:请幼儿比较边和角的不同。提问:正方形和梯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出示课件引出平行的概念。

5、让幼儿找出平行线并讲解其概念。

6、找梯形、找出平行线,进行复习巩固。

7、找周围生活中像梯形的物品,让幼儿知道梯形是较稳固的图形,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出示课件欣赏。

三、结束延伸活动:继续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梯形物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通过幼儿的观察比较,从而得出梯形的基本特征。运用“梯形宝宝翻跟头”,变化不同的位置,增强幼儿方位感。用“涂”的方式使学会的梯形,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科学和艺术有机整合,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1、量梯形的上下两条边的距离时,教师应先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该怎样量,再与同伴相互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效果会更佳。

2、“涂”画的时候,个别幼儿的行为习惯较差,应加以纠正。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事情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积极表达对时间先后的想法。

2、体会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会发生不一样的事情。

3、增强时间意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情景。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看。他们是谁?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回答相应关于时间顺序的问题。

(1)请幼儿按照画面说一说兔宝宝是怎么画画的。

教师:宝宝兔在做什么事情?小朋友在画画时要做哪些事情?宝宝兔应该怎样画火车?

(2)请幼儿观察右边的图画,并说一说嘟嘟牛在做什么。

教师:嘟嘟牛仔干什么?请你看看这是几点?钟的指针现在指向了哪些数字?你能为嘟嘟牛的生活排列出正确的顺序吗?(引导幼儿用先--然后--再--最后的方式进行简单陈述)

3、分发幼儿用书,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完成练习。

(1)分发幼儿用书教师:请小朋友轻轻的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坐到桌子旁边来。

(2)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4页上半部分的图画,请幼儿逐一观察和回答每一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大树是怎么生长的?请你按照从先到后的顺序,用笔在画面上写好"1,2,3,4"。

(3)请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第4也下半部分的图画,幼儿自主完成练习。

教师:请你观察画上面有什么,同样请你照从先到后的顺序,用笔在画面上写好"1,2,3,4"。

4、检阅操作手册完成情况,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范例大全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探索多种操作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发展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及求知欲。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图形袋人手一份、空白纸两大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引导幼儿探讨两图形面积大小,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1、教师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这两个图形一样大吗?为什么?

2、讨论:可用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3、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

方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两个图形重叠,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方法2: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方法3:用洞洞板学具摆棋子的办法

4、师幼验证寻找的方法,尝试学习用摆棋子的方法比较大小。

1)幼儿讲述所找到的各种办法,师幼验证。

2)学习移动棋子的方法比较两图形大小

在图形上摆上棋子,根据棋子所占格子的数量得出结论。移动棋子位置,把两个图形变成不同图形,比较另一图形的所占棋子的多少。

3)小结:原来面积同样大小的图形,形状可以不一样。

二.为幼儿园设计“草坪”幼儿第二次动手操作,进一步面积守恒。

1、教师提出任务:幼儿园要修草坪,请小朋友来设计草坪的外形!

2、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草坪,请幼儿观察。

3、幼儿第二次操作,要求:和老师设计的草坪面积一样大,形状不一样。

4、教师展示所设计草坪,师幼验证面积是否一样。

三.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

1、师:在小朋友的作业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2、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

四.师幼讲评作业单,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课件

2、 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答题卡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习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邀请小青蛙:复习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习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五、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范例大全 篇7

活动目标:

1、用糖果探索和发现按群数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糖果图片、糖果、盘子若干;记录表、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有吃过糖果吗?糖果厂的老板找不到工人来帮忙装糖果,他很着急,想邀请小朋友当小工人把糖果装进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师出示糖果图片(10个)引导幼儿观察点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糖果?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猜想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哪种较快。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个一个数比较快,还是两个两个数比较快呢?为什么?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3、提出操作要求师:糖果厂的老板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和一个小盘子,等等请用你想尝试的数数方法把糖果装进盘子里。

(1)在数糖果时,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扰到旁边的小朋友。

(2)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多种办法来装糖果。

4、幼儿集体操作验证,教师分别观察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数数的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是怎么数的?那这样数快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集中分享数数方法,教师记录并归纳小结。

师:王老师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要把你们分装糖果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数数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结:因为一个一个数要数10次,两个两个数只要数5次,所以用两个两个数比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得快一些。

(三)再次探索,提升经验师:老板看到刚刚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所以又给我们新的任务啦,你们看这次老板给了我们一张糖果的卡片订单,要求我们用很快的速度把糖果数出来。

1、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数数方法装糖果更快。

师:除了按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的方法装糖果,还可以怎么装更快呢?

2、介绍记录方法师:老师已经把糖果都画在纸上了,请你把你数数的方法用笔圈在一起,比如:你是用两个两个数的办法,就用笔把两个两个的糖果圈在一起,然后,在后面写出总共圈了几次,并看看,哪种数数的办法最快。

3、幼儿尝试记录,教师全面观察指导。

师:你们看,每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经准备记录表和笔。等会装糖果的时候,请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声量,并在记录纸上记录尽量多的办法。

4、集体分享记录的方法和结果。

师:请已经完成的小朋友带着你的记录表回到位置上与同伴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四)活动延伸,迁移运用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来数数。以后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继续数数量更多的数。比如100、200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数会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来想一想!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