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一教案 > 荷叶母亲【精选3篇】正文

荷叶母亲【精选3篇】

时间:2023-09-14 20:12:07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荷叶母亲【精选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荷叶母亲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不住校,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回家见到妈妈?老师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前一阵子生病想家了打电话回家,在电话里听到妈妈说女儿,你在那边还好吗,工作顺利吗,不用牵挂家里,我和你爸爸这都很好,好好工作,好好爱惜自己,好好注意身体,说出来真不好意思,老师就很不争气地哭了,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没想到在母亲的眼里我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妈妈爱孩子,所以会骗孩子,给大家看一个母亲一生的八个谎言,你一定能够从中看到自己妈妈的影子。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女士,也有一个爱她的母亲,也正是这种爱,让她一生都低回品味,才有了其一篇篇真挚感人的优秀诗篇。

冰心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真至纯的感激和爱。

二、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

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什么啊?请同学描述一下她看到了什么:围绕亭亭鉴赏一下,想象一下是朵怎样的花。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作者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

一起读一下二看红莲 。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适意,徘徊 (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三、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 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此时的水珠是流转无力,还记得我们二看红莲的时候风雨的威力吗?那这么比较有什么作用呢?(假如你们突然进入了童话王国,这朵红莲有了人的感觉,你们觉得在荷叶蔽护下的红莲此时应该是什么感觉?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为什么?表面上因为解决了我对红莲的担心,其实呢?坐在了母亲旁边。)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强地开导;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齐读这一句,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揭示主题,借物喻人!)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冰心成为作家后,每写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冰心感谢母亲,母亲去世后,她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荷叶 母亲》借物喻人,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情感流露。

荷叶母亲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疏通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合作学习目标品读感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

合作探究目标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温馨的浓浓的母爱。

合作重点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温馨的浓浓的母爱。

合作难点学习写法

合作关键朗读,独立思考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引入课题

创境引入屏显一幅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看图片,谈感受

展标导学

1、了解作者;

2、疏通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品读感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

4、扩读悟情,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温馨的浓浓的母爱。明确目标

学习内容1

展标导学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自主合作屏显相关内容识记作者信息,疏通字词

互动交流花瑞:莲蓬:烦闷:菡萏:亭亭:适意:徘徊:攲斜:遮拦:荫蔽 掌握字音、字形、字意

巩固达标

学习内容2

展标导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确目标

自主合作播放朗读录音,指导朗读先听读,再朗读

互动交流展示朗读,其他学员评价

巩固达标

1、把握节奏

2、注意语调

3、体会情感

学习内容3

展标导学感知文章内容

自主合作

1、本文花了大量笔墨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文中几次写到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红莲的情形各是怎样?先独立思考,再合作

互动交流组织交流交流

巩固达标

学习内容4

展标导学感母爱

自主合作本文题目《荷叶母亲》,作者写了荷叶对雨中红莲的呵护。这和母亲有什么关系?

文中哪个句子体现了荷叶与母亲的这种关系?

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朗读、思考、合作

互动交流组织交流交流

巩固达标品母爱,掌握写法

课堂小结

归纳拓展仿写句子,朗读诗歌,表达母爱

张家娥

荷叶母亲 篇3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情感朗读,甚至背诵课文。

2. 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童心,品味文中自然景物美的描写。

3. 体验诗歌中母爱和自然之爱的伟大。

4. 带领学生感受什么是冰心“爱的哲学”。

教学重点、难点:

1. 感受作者笔下的童心、自然和母爱三个主题。

2. 理解冰心“爱的哲学”的含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情感体验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感导入:

这是一个雨后的早晨,天仍是阴沉沉的,空气中还透着些许没有散尽的暑气。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女子正微微倚在窗边守望庭院中那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此时她的内心泛起了层层涟漪!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首散文小诗《荷叶母亲》清新明丽的语言,一起走进冰心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朗读指导: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生字词。

2.板书、正音:

蒂dì 瑞ruì 梗gěng 菡萏hàndàn 攲jī 荫yìn

3. 全班同学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一读诗中美好的情谊。(提问学生读的好吗?)

过渡:朗读诗歌就要学会“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恰当的停顿,抑扬顿挫地读。

三、感受诗中的“童心”、“自然”和“母爱”。

(一)感受“童心”

1.请问写这首诗时,冰心几岁? 明确:23岁

2.二、三两个自然段中提到“八年之久”“九年前”,那么请问九年前她几岁?明确:14岁,所以说九年前的她还只是一个孩子。

3.时隔多年,她为何要回忆儿时的那段往事?(请一位女生朗读二三两段)

明确:(1)父亲朋友送的莲花勾起了作者对故乡园院里莲花的回忆;(2)想起了祖父和祖父“笑”着说的话:“花瑞”(花瑞人祥,说明这段回忆是美好的、幸福的、吉祥的)——虽然此时的冰心已经长大,但她依然少女怀莲,童心未泯;(3)为下面写莲巧设铺垫。

板书:童心

(二)感受自然之美

1.如今多年后,诗人再见莲花,请问这时诗人笔下的莲花美吗?美、不美。

请同学们听教师朗诵这首诗,划出诗中描写莲花的语句,品一品诗中美好的语言,美在哪里?又不美在哪里?

明确:白莲:(美)花瓣散落的姿态之美、色彩之美(不美)谢了、零落了

※过渡:白莲如此,红莲亦如此。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