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二教案 > 《科海泛舟》(最新5篇)正文

《科海泛舟》(最新5篇)

时间:2023-10-03 04:14:36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科海泛舟》(最新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科海泛舟》 篇1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湖北省麻城市闵集中学陶建军

【活动目标】

1、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强烈兴趣。

2、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3、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的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4、培养学生积累科学知识以及有关科学家故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写作简短说明文和科学幻想小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或向学生讲述、或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兴趣。

2、在活动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材料,向学生介绍科学小品、科技说明文的写法,或提供一些范文,以便学生模仿。

3、教师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应该作一些了解,甚至收集一些这一方面的观点和信息。

〖活动过程〗

总结对第三单元的学习。

介绍:科学小品以及科技说明文

学生分组活动:

小组对小列问题进行讨论、搜集或者探究

1、收集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不少于5条)

2、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3、讲述“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经历。

4、科学技术影响了我们一家人(讲述一个故事)

5、做一个手工作品,并且介绍它的制作过程。

6、收集科学正反两方面效应的材料或者观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学生集中展示:

学生写作一篇科学幻想小说。

准备的话题有:

1、人类与环境

2、宇宙探索

3、未来的陆地和海洋

4、自然奥秘探索

5、人类历史探索。

【参考资料】

〖名人名言:科学〗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德·马克思

“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每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

──中·毛泽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时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邓小平

“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

──中·

伟大的科学者在实验室里的生活,是对物体和对周围一切的执着地斗争。

──法·居里夫人

科学不论现在和过去,是对一切事物存在的观察预见,虽然是渐进的,然而它是对即将发生事物的认识。

──意·达·芬奇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俄·巴甫洛夫

天才只有和科学相结合,才能结出最大的果实。

──英·斯宾塞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待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

──中·华罗庚

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开始的。

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许多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而接连出成果,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事业心。

──中·丁肇中

人的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

──中·袁隆平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

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

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

──梅契尼科夫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

──契柯夫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

──萧伯纳

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

──卡皮察

科学不能或者不愿影响到自己民族以外,是不配称作科学的。

──普朗克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属于祖国。

──巴斯德

科学总是革命的、非正统的;这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学在睡大觉时才不如此。

──萨尔顿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

──卡·冯·伯尔

【参考资料】

〖科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故事·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晚年的时候,掌握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灭了宋朝。

“笨头笨脑”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

面对那么多成就卓越的人,也许你会自惭形秽地说:“我这么笨,怎么可能成才呢?”,“我太平凡了,根本不是成为伟大伟人的料!”下面我就给你讲述一个老师、校长都认为他很笨的人的成才故事。

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 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爱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惊。老师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歌德、莫扎特……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开阔了,爱因斯坦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一天,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士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这时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教授们看见他读和学习无关书、做和考分无关的试验,非常不满和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危机爆发,由于他是犹太人血统,又没有关系,没有钱,所以只好失业在家。为了生活,他只好到处张贴广告,靠讲授物理获得每小时3法郎的生活费。这段失业的时间,给了爱在斯坦很大的帮助。在授课过程中,他对传统物理学进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猛烈冲击。经过高度紧张兴奋的五个星期的奋斗,爱因斯坦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可以说,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决定性的、伟大的宣言,是物理学向前迈进的又一里程碑。

尽管还有许多人对此表示反对,甚至还有人在报上发表批评文章,但是,爱因斯坦毕竟还是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有15所大学给他授予了博士证书,法国、德国、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也想聘请他做教授。当年被人们称为“笨蛋”,“笨东西”,认为无法成才的爱因斯坦,终于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当代最杰出的聪明人物。由“丑小鹅”变为“白天鹅”,这说明了什么呢?我想,爱因斯坦的话是最好的答案。当许多年轻人缠住他,要他说出成功的秘诀时,他信笔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并解释道:“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奋,y表示正确的方法,那么z呢,则表示务必少说空话。”许多年来,爱因斯坦的这个神奇的成功等式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从爱因斯坦的奋斗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勤奋、正确的方法和少说空话使爱因斯坦由笨头笨脑变为巨人的。

可见,一个人不聪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泄自己的气。只要你肯为你的目标付出艰辛的劳动,并配合正确的方法,就一定会得到成功女神的酬劳。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并不一定能显出锋芒毕露的优势,相反,他们却太平凡,甚至显出迟钝、愚笨的样子,常常要被周围的人嘲笑、讥讽。如果因为自己笨就灰心丧气,不再努力,那不是将自己潜在的才华、能力都扼杀在摇篮中了吗?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每一个人在生命的长河中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如果你觉得自己笨,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寻找到你自己的星座。正如爱因斯坦对别的事物迟钝,却对物理和数学特别喜爱一样,当你找到自己的星座时,你定会放射出与众不同的异彩。

试试看,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科海泛舟》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是的科学态度;

2.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师准备

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或向学生讲述,或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兴趣;

2.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技说明文的写法,或提供一些例文,以便学生模仿,或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3.教师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作一些查阅和了解,甚至搜集、掌握一些这一方面的观点和信息。

三、活动指导

本次综合性学习设计了四项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兴趣、特长以及学习条件、资源等不同情况,让学生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开展活动。

1.关于“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开展这项活动,旨在促使学生回忆自己从童年到少年时代如何第一次与科学结缘,从而重新唤醒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教师对活动的指导,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畅谈。只有在自由畅谈中,才能相互启发,让沉睡的记忆重新激活。教材中提到:“你第一次迷上科学是在什么时候?是因为一件玩具,一本书,还是一次难忘的活动?”事实上,儿童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很多,或是在上学路上,或是在玩耍之中,或因花开花落,或因鸟鸣虫唱……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展开思路,让学生谈得有趣,谈出心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的同学来说,可能保留在他记忆中的不是“第一次如何迷上科学”,而是对科学的着迷第一次如何受到挫折,如何被折断了对科学入迷的感情幼芽。对于这种经历不妨也允许、鼓励学生谈一谈,或许在反思中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受到启迪。

2.关于“思考自然的启示”。开展这项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中任选一项。教材呈现了两则小故事,都说明了科学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小品,而第二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童话。当然,教师和学生若有更适宜的材料,也不妨一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写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不能要求过高;对学生作品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是交流、展览和选择优秀作文在班上朗读。

3.关于“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的大世界中“动口又动手”的习惯和意识,推动学生成为科学技术的推广者和宣传员。教材中列出了两项活动内容,一是查阅资料,为最新科技成果写一篇说明性文字;二是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对于第一项活动的指导要注意两个问题:(1)要求学生介绍的应是“最新的科技成果”(当然,“最新”是相对而言的);(2)要求学生写一篇说明性文字。比较而言,“说明性文字”比“说明文”的写作要求要低一点。因此,不要求每个同学都写成说明文,只要把“最新科技成果”介绍、说明清楚即可,而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要求写成较为规范的说明文。对于第二项活动的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展示出来,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介绍(这项活动可以与其他学科老师比如物理、劳技课老师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参与活动,参与评价)。至于写“新闻稿”,可以由发明者、制作者来写,也可以让观众(同学)来写。

4.关于“科学技术两面观”。开展这项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科学追求的进程中具有人文关怀的意识。关于对科学技术全面、辨证的认识这一话题,我们在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的“关于克隆的争议”这一主题活动中已经涉及,开展那项活动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推动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科技之剑,……为学生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开展本次活动正是对前次活动的接续和提升。教师在指导这一活动时应注意,首先让学生充分查阅、了解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和“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上。通过讨论,在对科学技术作出全面、辨证认识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的人文情感。在活动过程 中,教师要引导、激发学生加强讨论,甚至激烈辩论。

四、活动建议

1.本次活动是在“科海泛舟”,但在“泛舟”时不要忘记了“捕捞”语文,在活动中应努力将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语言表达、母语意识、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将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结合起来;

2.本次活动具有体验性和智力挑战性,所以,要着力引导学生加强科学情感、态度的体验,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同时,要激发学生广泛涉猎科技知识、热衷于科技新课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语文素质;

3.本次活动可按四项内容划分4~8个学习小组(亦可称为合作小组)进行,在学习小组充分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由各组推举代表到班上统一汇报与展示。

五、活动评价

1.运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阶段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长评价;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阶段主要由教师评价和学生推举代表来进行评价。

2.运用分项评价的方式。可以分别对搜集查阅资料、口语交际、写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发现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强弱,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取长补短,重点加强。

3.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 中的积极态度、行为表现尤其是情感态度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自我的纵向比较);评价学生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效果,评价学生搜集资料、口语交际、写作的实际水平(同学的横向比较)。

六、有关资料

1.科学小品的脚步(赵雪、赵之)

科学普及的形式并不限于文字,在文字中更不限于文学。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特别是作为科技新动态的载体,无论发表的速度、数量,科学小品的重要性都不如并不注重文学表现的科普短文。科普短文的长处,是直截了当;直截了当和随之而来的快捷,是大众传媒需要的两种重要品质。虽然如此,科学小品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科学小品和科普短文的主体都是科学,但科学小品是美文。和诗歌、戏剧、小说相比,散文小品的长处是善于兼容逻辑抽象思维与艺术形象思维,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故能舒卷自如,更便于游弋于科学与文学两个领域之间。要而言之,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科学小品”的文学功能,一在窥视科学的素质和科学内含的趣味,二在发现科学与社会、生活、文化、人生的联系。

科学小品因其篇幅的短小,只能撷取宇宙的一粒微尘,大海中的一滴水,认识体系之树上的一枝一叶,或科学与人生之网上的一二小结节。但只要作者有真知识,真情感,他就能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我国科学小品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先秦,至南朝的郦道元,北宋的苏轼、沈括,明代的徐霞客、王圻,以至清代的小说家蒲松龄,更已有独立成篇、足以传世的科学小品。但我们这里说的“科学小品”,特指现代科学小品,即除了现代文学观念之外,它所运用的和反映的,是现代科学观念和现代生活观念。在我国,这种意义上的科学小品发生在提倡科学与民主、与“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相对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据我们能查找到的最初的科学小品作者,也只有沈雁冰、李四光、竺可桢、贾祖璋、邹韬奋、刘薰宇等不多的人。但那时的科学小品还只有科学小品之实,而无“科学小品”之名。科学小品这个概念的形成,还需等到这类文章多了以后。1934年9月20日,是科学小品史上可纪念的日子。30年代中期,正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秋,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关于小品文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呐喊中,陈望道在他主编的小品文半月刊《太白》创刊号上,通过发表周建人、贾祖璋、顾均正、刘薰宇的4篇科学小品,建立了“科学小品”专栏。作为散文小品的一个分支(也是科普写作的一个分支)的科学小品,从此有了名字。于是在“科学小品”的名目下,团结了一批作家,造就了一批作家。

1934年“科学小品”之名在呐喊中诞生,是科学小品发轫以后一件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此后,在“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大沉寂之后的1983年,全国18家晚报以联合举办科学小品征文的活动,为它树立了第二座里程碑。此后,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又在1986年、1994年促成了第二届、第三届科学小品联合征文,每届应征的文稿也都在万件上下。影响之巨,前所未有。同时,这三届联合征文也是我们有机会了解了科学小品作者群的构成状况。如今这个作者群中的绝大多数,是生活在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上的科技人员。他们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事物,自己的课题,自己的观察、积累、灵感、领会、探索、发现,原无作文之意,却被“科学的惊异”与社会的需求卷进了这片科学与文学结合的领海。因此新人随时不断出现,成了这支队伍的重要特征。

借此结集的机缘,简略地回顾科学小品的特征和历程,对读者和科学小品的作者可能不无意义。因为科学小品是什么以及它的历史,虽说都是客观存在,自有客观规律和标准,但规律和标准的发现,却只能在百花齐放的自由创作中间和百家争鸣的独立探索中间。独立的探索,是“科学精神”必有之义。

(选自《中国科学文艺大系·科学散文小品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最好的科学老师──大自然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在写给中国青少年的信中说:

我希望青少年们知道我所走过的学问之路,是一条尊重自然的路。自然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老师,同时也是令人无比敬畏的客观存在。

在福井谦一刚懂事时,就经常蹲在庭院里,瞪大眼睛盯着叫不出名字的杂草出神。他有时还会把杂草连根拔起,那翠绿的嫩叶会让他仔细地看上半天。蝴蝶飞舞的季节,小谦一会为追逐蝴蝶情不自禁地跑进附近的山里去。山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大自然的杰作令小谦一百看不厌,并使他产生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遐想。而每一次的新发现,都会让小谦一兴奋好几天,并终生难忘。

福井谦一在上学以前喜爱收集植物标本。他把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花、草和树叶采回家,摆放整齐,长久地看着。在旁人看来,他老是对着一堆枯草败叶发呆,似乎有点傻里傻气,但他却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上了小学后,他的收藏升级了,由植物转为矿物和昆虫。他直到老年时也忘不了曾经在大阪帝冢山一带的丘陵采回的一块树状矿石,同样喜欢矿物的表哥告诉他这是沼铁矿石,是远古时代沉到湖泊或沼泽里木头上的铁。这令小谦一激动不已:天啊,今天的这一片丘陵在远古时竟然是湖底!而这是由我亲自发现的!

福井谦一采集蝴蝶标本的爱好一直保持到他老年以后。他成名后到美国讲学,一次在佛罗里达一座机场附近的森林里为了追捕一只美丽的凤蝶而误了航班;另一次在游览亚里桑那大峡谷时为了捕捉一只蛱蝶而累得精疲力竭,竟未顾得上好好欣赏著名的大峡谷风光。

福井谦一的父母认为:亲近大自然是人类的第一特权,所以他们鼓励孩子们去郊外游玩。父亲还经常在工作之余带着孩子们去郊外钓鱼,并给他们讲述鱼类和钓鱼的知识。福井谦一上中学后,一家人每年夏天都会在海边租房子度假,在那里钓鱼和游泳。

福井谦一在谈到他是如何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时说:

我生长在一个与科学没有什么缘分的普通家庭,正是在大自然中积累起来的丰富切身体验,促使我后来选择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大自然不仅把我引向了化学王国,它也是我探求化学理论时的一位不可缺少的老师。我的理论获得了承认,并且荣幸地获得诺贝尔奖。每当提起此事,我就不能不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为我的少年时代创造了一个能与大自然自由交往的家庭环境。

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生理学家吉尔曼出生于法国东部盛产葡萄酒的布尔戈涅地区。这里景色宜人,一派田园风光。孩提时代的吉尔曼经常骑着自行车到郊外去采蘑菇。说是采蘑菇,其实是大自然美丽的风光、芬芳的气息和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吸引着他。只要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各种绚丽、奇特的花草和树叶就都会成为他采集的对象,并制成标本,汇集成厚厚的标本册。翻阅和欣赏这些标本册,是他的一大嗜好。

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对小吉尔曼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动物、星辰、云彩甚至雨雪,都使他感到奥妙无比,充满了好奇心。只有一样东西──雷电,令他恐惧不已。一次他在雨中骑自行车远游,一个惊雷就落在身边,将他击倒,摔出去两米远。从这以后,他一听到雷声就胆战心惊。但这丝毫没有削弱小吉尔曼对大自然的向往。当他只身在杳无人迹的荒郊野外跋涉时,经常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尝试着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进行考察。童年的经历,使吉尔曼产生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向和对科学家的崇拜之情,最终选择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切赫在小学四年级时受一位老师的影响,喜爱上了地质学。小切赫看了不少地质学方面的科普读物,然而他更喜欢到野外去、到大自然中去,用自己的手去寻找,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但他所居住衣阿华城周围既没有海,也没有山。想要通过采集岩石标本了解地球构造的切赫,只得到一些正在进行挖掘土方作业 的建筑工地去。他曾经在一个修建水坝的施工现场采集了不少岩石标本,其中还有几块海洋动物的化石,这使他兴奋异常:今天的大平原在5亿年前的远古时代原来是海洋!而那些今天已经消失了的动物通过化石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并且这是经自己的手发现的。

12岁的时候,小切赫跟随爷爷乘火车去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旅游。当他来到雄伟的落基山脉脚下,高兴得不得了:“这才是真正的山哪。”他在这里采集了很多岩石标本,多得以至爷爷都担心行李超重上不了火车,要把一部分石头扔下。“这可是在衣阿华不曾见过的珍贵岩石标本啊!”哪一块石头小切赫也舍不得丢下。于是,他瞒着爷爷将石头装进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旅行袋,而且是自己背,不让爷爷拿。旅行袋沉甸甸的,但只要能把心爱的岩石标本背回家,再沉小切赫也不觉得累。孙子喜悦、兴奋的情绪也感染了爷爷,第二年爷爷又带切赫再次去了科罗拉多。

这种对大自然的爱好,引导切赫选择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用自己的手去寻找,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成为他的人生信条,并取得了重大科学新发现。

像这样由喜爱大自然到向往探索科学奥秘、并最终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例子,在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屡见不鲜。大自然是最好的科学老师。今天生长在大城市中的孩子,整天被钢筋、水泥包围着,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3.获奖科学家与科普读物

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加拿大分子生物学家奥尔特曼在应我们的请求写给中国青少年的信中说:

在我12岁的时候,得到了一本塞里格海茨所写的《原子的说明》一书。这本书简明地概述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的结构,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使我了解到:元素周期表的设计不仅是科学的,并且是十分优美的;而元素周期表对于当时人们尚不知道的元素也作出了科学的预见。这一切都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可以肯定地说,这本书唤起了我对原子物理学的爱好。

由于一本科普读物的影响,而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例子还有许多。像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医学和病毒学家盖达塞克和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生物化学家克卢格,都是因为在青少年时代阅读了由荷兰裔美国细菌学家克鲁伊夫撰写的科普读物《微生物猎人传》,从此爱好上了生物学。

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内分泌学家吉尔曼小时候最喜爱的书是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等旅行探险类书籍。这些书令小吉尔曼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书中不仅有惊险动人的故事情节,而且有丰富的地理、气候、生物、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更令人称奇的是,儒勒·凡尔纳身患残疾,一生中几乎没有远足旅行过,却“坐地日行八万里”,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旅行探险故事,“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山、河流、沙漠、沼泽、海洋和岛屿。小说的主人公大多具有科学的头脑,每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总能依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奇迹般地摆脱困境。而且小说中描写的潜艇等许多科技发明在凡尔纳所处的19世纪末还没有问世,作者却凭借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像和科学的预见,进行了今天看来也相当准确的描述。他的小说使吉尔曼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对科学家产生了崇拜之情。这促使吉尔曼最终选择了科学家的职业。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赫希巴奇小时候喜欢到奶奶家去玩,因为奶奶订有一本叫作《国家地理》的杂志。这本著名杂志由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主办,创刊于1888年,是一本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科普杂志。它虽然名为“国家地理”,但杂志中的内容并不局限于美国,也不局限于地理学,它有许多关于世界各地的动物、植物、风土人情和自然科学、高新技术方面的内容,而且配有大量漂亮的照片和插图,每一期都让小赫希巴奇兴趣盎然。在他11岁那年,新出版的一期杂志是关于天文学的特辑。北极星、猎户座、仙女座、大熊星座、半人马座……,那一个个遥远而又神秘的星球,一下子就抓住了小赫希巴奇的心。看到孙子如此喜爱这期杂志,奶奶就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赫希巴奇。小赫希巴奇总把这本杂志带在身边,一有空就翻看。有一次,他把杂志带到了学校,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杂志找不到了。急得小赫希巴奇抓耳挠腮,眼泪都差点掉了下来。同学们急忙帮他找,终于又找到了,小赫希巴奇高兴得什么似的。50多年后的今天,在已是著名科学家的他的书房里,在书架上琳琅满目的科学著作之中,仍可以找到这本纸张已经发黄了的杂志。正是这本《国家地理》杂志,使小赫希巴奇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为他走上科学之路的启蒙老师。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在少年时代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忠实读者,并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当1973年福井谦一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华盛顿时,特意走访了《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部,这时它的发行量已达到了每期1 000多万册。福井谦一还非常喜爱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一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记述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并且用充满着泥土芬芳的文笔描述了法国南部一带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小谦一上初中一年级时看到这本书后就爱不释手,反复阅读。这本书当时是分为20册逐年翻译出版的,小谦一常常是刚看完一册,就急切地盼望着下一册。这本书将福井谦一带入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他对昆虫和大自然的热爱保持了一生。

许多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还是科普创作的爱好者。像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德曼,就在科研之余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和图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奥地利物理学家薛丁谔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经常到各高等学府举办学术和科普讲座,其中生命科学的系列讲座特别受到听众的欢迎。1944年,薛丁谔把讲稿整理成一本不到100页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书中,他预言了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正面临着重大的突破,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度将从生命的表面现象和细胞的层次,深入到分子的水平。他还提出将物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引进生命科学研究之中。这本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大批年轻人被吸引到生命科学的学习与研究之中,其中就有因建立生命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而共同荣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因发现噬菌体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作用荣获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卢里亚,因完成世界首次分子水平上的基因重组、创立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而荣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伯格,因发现核糖核酸(rna)的细胞催化功能而荣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奥尔特曼等人。因而,这本书被称为“给生物学界以革命的契机”。

此外,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雅洛夫人、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利昂、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洛姆伯根在少年时代都曾受到过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儿伊芙·居里所著的《居里夫人传》一书的深刻影响。而由英国生理学家刘易斯所撰写的《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学》一书则陪伴了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的一生,并且是他走上生理学研究道路的引路人。

4.获奖科学家与课外科普活动

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医学和病毒学家盖达塞克和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保罗·伯格,都是在小学时参观了纽约自然史博物馆后,激发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菲齐与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李普斯科姆在同一年不约而同地跟随父母驱车数百公里,专程参观芝加哥科学博物馆。当时10岁的菲齐和13岁的李普斯科姆通过此行,产生了对科学发现与科技发明的向往,树立了献身科学事业的决心。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卡尔在应邀写给中国青少年的信中说:

我对科学的迷恋可能开始于一次参观科学博物馆,那时我大约七、八岁,是妈妈领我去的。这座博物馆位于一幢大楼内,纽约的《每日新闻》也在这座楼里。我记得,博物馆提供给人们操作展品和观察其机械、电气特性的机会。

在其他著名科学家身上,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而课外科技活动更是大多数荣获诺贝尔奖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爱好,并从中培养了动手动脑、发明制作、通过实验寻找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仅仅是我们所知道在青少年时代的课外化学实验中发生过爆炸事件的获奖科学家就有多人,比如: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生物生理学家克里克,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库珀,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休伯尔,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瑞士物理化学系恩斯特等人,都曾是爆炸事件的肇事者。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在应邀为我们所写的自传中谈到他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时曾说:

(青少年时代)我花费了许多时间用于制作一些无明确用途的器具上。在我房间的地毯上,经常是散乱地摆放着数以百计的金属“梁”和小的螺母、螺杆,在它们中间是我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在我稍大一点的时候,我的兴趣扩展到了化学游戏上。我曾和我的一个朋友用自制的火箭和火药做实验,实验的部分费用来自父母给我在学校吃饭的午餐费。有一年夏天,我的爱好又转移到了检测我邻居家的土壤酸碱度和土壤中所缺少的营养物质上。

有组织的课外科技活动,对于培养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前节目中曾介绍过,一位名叫索菲亚·沃尔沃的老师对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伯格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位老师其实就是一名课外生物学兴趣小组的辅导员。我们还看到: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菲齐是天文观测活动的积极参加者;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李普斯科姆在11岁时聆听了大学教授们为市民举办的系列科普讲座,激发了对科学的好奇心。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小学四年级时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淡路岛临海学舍活动。临海学舍是日本专为举办寒、暑期青少年活动而在海滨、山区兴建的数百座固定设施之一,它们统一归日本政府首相官房厅(相当于我国的国务院办公厅)管理,每年都有上百万名中、小学生到这里来参加野营、自然观察、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活动。临海学舍为福井谦一等孩子组织了大量观察海洋生物的活动,从此福井谦一对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年级和六年级时,他又参加了分别在和歌县箕岛、加太举办的临海学舍,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伴随了福井谦一的一生。他在致中国读者的信中说:

我希望青少年们知道我所走过的学问之路是一条尊重自然的路。自然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老师,同时也是令人无比敬畏的客观存在。

福井谦一还说:若问对我立志于学问和创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那肯定是和大自然的接触。正是这种接触培养了我对科学的直觉。……大自然不仅把我引向了化学王国,它也是我探求化学理论时的一位不可缺少的老师。

美国病毒学家特明15岁那年参加了缅因州杰克逊癌症研究室为中学生举办的夏令营。这个夏令营以生物学为主题,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讲述生命的奥秘和癌症研究的意义。夏令营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解剖兔子,参加一些在中学里从未见过的实验。夏令营激发了特明对生物学和癌症研究的兴趣,他连续3年参加了杰克逊研究室的夏令营。特明上大学时选择了生物学专业。毕业后,他利用进入研究生院前的那个暑假,又回到杰克逊研究室的夏令营,为孩子们讲课和辅导。他要向当年的科学家们一样,使更多的孩子走上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道路。在特明辅导小学员中,有一名来自纽约的17岁少年巴尔的摩,他也通过夏令营的经历喜爱上了生物学。后来,巴尔的摩上了特明曾就读的那所大学,又与特明同样成为著名病毒学家杜尔贝科的研究生。师生三人合作研究发现了病毒的致癌机理,共同荣获了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上述事例充分说明了科普工作对于培养一流科技人才的重要意义,同时科普工作也为培育国民的科学素养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一时还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的情况下,我们科普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就更加重大了。而我们的科普场馆,更要担负起与学校不同的科技教育职能。

(以上资料来源:)

《科海泛舟》 篇3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四川省南川市第三中学 遥 冰授课时间第13周星期三2006年5月10日总第59课时授课者 遥冰课题作文训练:科海泛舟

课型

作文课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是的科学态度;

2、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重点

目标1、3

难点

目标3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导入

同学们中一定有不少都喜欢科学吧,都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的科学节目吧?有谁能给大家讲讲科学的小故事呢?

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两个讲给大家听听:

1、《最好的科学老师──大自然》

(见《教师教学用书》)

2、《科幻大师,妙想未来》

(见《优秀教案》p146)

二、训练

1、说一说:

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

开展这项活动,旨在促使学生回忆自己从童年到少年时代如何第一次与科学结缘,从而重新唤醒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教师对活动的指导,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畅谈。只有在自由畅谈中,才能相互启发,让沉睡的记忆重新激活。

提问:

你第一次迷上科学是在什么时候?

是因为一件玩具,一本书,还是一次难忘的活动?

这对你后来兴趣爱好产生了什么影响?

儿童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很多,或是在上学路上,或是在玩耍之中,或因花开花落,或因鸟鸣虫唱……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展开思路,让学生谈得有趣,谈出心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的同学来说,可能保留在他记忆中的不是“第一次如何迷上科学”,而是对科学的着迷第一次如何受到挫折,如何被折断了对科学入迷的感情幼芽。对于这种经历不妨也允许、鼓励学生谈一谈,或许在反思中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受到启迪。

2、写一写:

思考自然的启示。

⑴ 齐读书上的材料

⑵ 归纳材料显露的科学道理。

⑶ 引导写作:

比较而言,第一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小品,而第二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童话。

注意:对于学生写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不能要求过高;对学生作品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是交流、展览和选择优秀作文在班上朗读。

3、做一做:

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

这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的大世界中“动口又动手”的习惯和意识,推动学生成为科学技术的推广者和宣传员。

活动一:查阅资料,为最新科技成果写一篇说明性文字;

活动二: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

指导:

活动一要注意两个问题:

⑴ 要求学生介绍的应是“最新的科技成果”(当然,“最新”是相对而言的);

⑵ 要求学生写一篇说明性文字。比较而言,“说明性文字”比“说明文”的写作要求要低一点。因此,不要求每个同学都写成说明文,只要把“最新科技成果”介绍、说明清楚即可,而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要求写成较为规范的说明文。

活动二: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展示出来,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介绍(这项活动可以与其他学科老师比如物理、劳技课老师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参与活动,参与评价)。至于写“新闻稿”,可以由发明者、制作者来写,也可以让观众(同学)来写。

4、评一评:

科学技术两面观。

首先,让学生充分查阅、了解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和“负面效应”。

其次,小组讨论,在对科学技术作出全面、辨证认识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的人文情感。

最后,全班交流,可以是各组总结陈述,也可以是小组之间进行激烈的辩论。

三、小结、写作

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也科海泛了一下舟,不知同学们捕捞了多少,何不把你的收获变成大家的享受呢?请同学们就这次活动所牵涉到的故事,道理,感受择其一写出来。

写作指导

科学小品与科普短文。(见《教师教学用书》)

抽一两个学生进行讲述意在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视情况讲一至两个,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畅谈。

初写科学说明文,先有依可循,小试牛刀。

当堂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优秀的及时交流。

这一部分要留一些到课外完成。也可形成小的综合实践活动。

估计这一部分要在第二课时才能进行,而且也要求学生事前准备。

教师小结,学生作文,教师作适当写作指导。

布置作业相应的资料练习板书设计无固定板书。教学后记考勤:教学得失:作业情况:

《科海泛舟》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是的科学态度;

2.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师准备

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或向学生讲述,或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兴趣;

2.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技说明文的写法,或提供一些例文,以便学生模仿,或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3.教师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作一些查阅和了解,甚至搜集、掌握一些这一方面的观点和信息。

三、活动指导

本次综合性学习设计了四项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兴趣、特长以及学习条件、资源等不同情况,让学生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开展活动。

1.关于“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开展这项活动,旨在促使学生回忆自己从童年到少年时代如何第一次与科学结缘,从而重新唤醒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教师对活动的指导,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畅谈。只有在自由畅谈中,才能相互启发,让沉睡的记忆重新激活。教材中提到:“你第一次迷上科学是在什么时候?是因为一件玩具,一本书,还是一次难忘的活动?”事实上,儿童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很多,或是在上学路上,或是在玩耍之中,或因花开花落,或因鸟鸣虫唱……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展开思路,让学生谈得有趣,谈出心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的同学来说,可能保留在他记忆中的不是“第一次如何迷上科学”,而是对科学的着迷第一次如何受到挫折,如何被折断了对科学入迷的感情幼芽。对于这种经历不妨也允许、鼓励学生谈一谈,或许在反思中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受到启迪。

2.关于“思考自然的启示”。开展这项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中任选一项。教材呈现了两则小故事,都说明了科学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小品,而第二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童话。当然,教师和学生若有更适宜的材料,也不妨一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写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不能要求过高;对学生作品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是交流、展览和选择优秀作文在班上朗读。

3.关于“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的大世界中“动口又动手”的习惯和意识,推动学生成为科学技术的推广者和宣传员。教材中列出了两项活动内容,一是查阅资料,为最新科技成果写一篇说明性文字;二是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对于第一项活动的指导要注意两个问题:(1)要求学生介绍的应是“最新的科技成果”(当然,“最新”是相对而言的);(2)要求学生写一篇说明性文字。比较而言,“说明性文字”比“说明文”的写作要求要低一点。因此,不要求每个同学都写成说明文,只要把“最新科技成果”介绍、说明清楚即可,而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要求写成较为规范的说明文。对于第二项活动的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展示出来,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介绍(这项活动可以与其他学科老师比如物理、劳技课老师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参与活动,参与评价)。至于写“新闻稿”,可以由发明者、制作者来写,也可以让观众(同学)来写。

4.关于“科学技术两面观”。开展这项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科学追求的进程中具有人文关怀的意识。关于对科学技术全面、辨证的认识这一话题,我们在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的“关于克隆的争议”这一主题活动中已经涉及,开展那项活动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推动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科技之剑,……为学生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开展本次活动正是对前次活动的接续和提升。教师在指导这一活动时应注意,首先让学生充分查阅、了解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和“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上。通过讨论,在对科学技术作出全面、辨证认识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的人文情感。在活动过程 中,教师要引导、激发学生加强讨论,甚至激烈辩论。

四、活动建议

1.本次活动是在“科海泛舟”,但在“泛舟”时不要忘记了“捕捞”语文,在活动中应努力将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语言表达、母语意识、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将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结合起来;

2.本次活动具有体验性和智力挑战性,所以,要着力引导学生加强科学情感、态度的体验,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同时,要激发学生广泛涉猎科技知识、热衷于科技新课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语文素质;

3.本次活动可按四项内容划分4~8个学习小组(亦可称为合作小组)进行,在学习小组充分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由各组推举代表到班上统一汇报与展示。

五、活动评价

1.运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阶段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长评价;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阶段主要由教师评价和学生推举代表来进行评价。

2.运用分项评价的方式。可以分别对搜集查阅资料、口语交际、写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发现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强弱,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取长补短,重点加强。

3.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 中的积极态度、行为表现尤其是情感态度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自我的纵向比较);评价学生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效果,评价学生搜集资料、口语交际、写作的实际水平(同学的横向比较)。

六、有关资料

1.科学小品的脚步(赵雪、赵之)

科学普及的形式并不限于文字,在文字中更不限于文学。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特别是作为科技新动态的载体,无论发表的速度、数量,科学小品的重要性都不如并不注重文学表现的科普短文。科普短文的长处,是直截了当;直截了当和随之而来的快捷,是大众传媒需要的两种重要品质。虽然如此,科学小品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科学小品和科普短文的主体都是科学,但科学小品是美文。和诗歌、戏剧、小说相比,散文小品的长处是善于兼容逻辑抽象思维与艺术形象思维,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故能舒卷自如,更便于游弋于科学与文学两个领域之间。要而言之,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科学小品”的文学功能,一在窥视科学的素质和科学内含的趣味,二在发现科学与社会、生活、文化、人生的联系。

科学小品因其篇幅的短小,只能撷取宇宙的一粒微尘,大海中的一滴水,认识体系之树上的一枝一叶,或科学与人生之网上的一二小结节。但只要作者有真知识,真情感,他就能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我国科学小品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先秦,至南朝的郦道元,北宋的苏轼、沈括,明代的徐霞客、王圻,以至清代的小说家蒲松龄,更已有独立成篇、足以传世的科学小品。但我们这里说的“科学小品”,特指现代科学小品,即除了现代文学观念之外,它所运用的和反映的,是现代科学观念和现代生活观念。在我国,这种意义上的科学小品发生在提倡科学与民主、与“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相对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据我们能查找到的最初的科学小品作者,也只有沈雁冰、李四光、竺可桢、贾祖璋、邹韬奋、刘薰宇等不多的人。但那时的科学小品还只有科学小品之实,而无“科学小品”之名。科学小品这个概念的形成,还需等到这类文章多了以后。1934年9月20日,是科学小品史上可纪念的日子。30年代中期,正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秋,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关于小品文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呐喊中,陈望道在他主编的小品文半月刊《太白》创刊号上,通过发表周建人、贾祖璋、顾均正、刘薰宇的4篇科学小品,建立了“科学小品”专栏。作为散文小品的一个分支(也是科普写作的一个分支)的科学小品,从此有了名字。于是在“科学小品”的名目下,团结了一批作家,造就了一批作家。

1934年“科学小品”之名在呐喊中诞生,是科学小品发轫以后一件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此后,在“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大沉寂之后的1983年,全国18家晚报以联合举办科学小品征文的活动,为它树立了第二座里程碑。此后,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又在1986年、1994年促成了第二届、第三届科学小品联合征文,每届应征的文稿也都在万件上下。影响之巨,前所未有。同时,这三届联合征文也是我们有机会了解了科学小品作者群的构成状况。如今这个作者群中的绝大多数,是生活在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上的科技人员。他们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事物,自己的课题,自己的观察、积累、灵感、领会、探索、发现,原无作文之意,却被“科学的惊异”与社会的需求卷进了这片科学与文学结合的领海。因此新人随时不断出现,成了这支队伍的重要特征。

借此结集的机缘,简略地回顾科学小品的特征和历程,对读者和科学小品的作者可能不无意义。因为科学小品是什么以及它的历史,虽说都是客观存在,自有客观规律和标准,但规律和标准的发现,却只能在百花齐放的自由创作中间和百家争鸣的独立探索中间。独立的探索,是“科学精神”必有之义。

(选自《中国科学文艺大系·科学散文小品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最好的科学老师──大自然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在写给中国青少年的信中说:

我希望青少年们知道我所走过的学问之路,是一条尊重自然的路。自然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老师,同时也是令人无比敬畏的客观存在。

在福井谦一刚懂事时,就经常蹲在庭院里,瞪大眼睛盯着叫不出名字的杂草出神。他有时还会把杂草连根拔起,那翠绿的嫩叶会让他仔细地看上半天。蝴蝶飞舞的季节,小谦一会为追逐蝴蝶情不自禁地跑进附近的山里去。山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大自然的杰作令小谦一百看不厌,并使他产生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遐想。而每一次的新发现,都会让小谦一兴奋好几天,并终生难忘。

福井谦一在上学以前喜爱收集植物标本。他把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花、草和树叶采回家,摆放整齐,长久地看着。在旁人看来,他老是对着一堆枯草败叶发呆,似乎有点傻里傻气,但他却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上了小学后,他的收藏升级了,由植物转为矿物和昆虫。他直到老年时也忘不了曾经在大阪帝冢山一带的丘陵采回的一块树状矿石,同样喜欢矿物的表哥告诉他这是沼铁矿石,是远古时代沉到湖泊或沼泽里木头上的铁。这令小谦一激动不已:天啊,今天的这一片丘陵在远古时竟然是湖底!而这是由我亲自发现的!

福井谦一采集蝴蝶标本的爱好一直保持到他老年以后。他成名后到美国讲学,一次在佛罗里达一座机场附近的森林里为了追捕一只美丽的凤蝶而误了航班;另一次在游览亚里桑那大峡谷时为了捕捉一只蛱蝶而累得精疲力竭,竟未顾得上好好欣赏著名的大峡谷风光。

福井谦一的父母认为:亲近大自然是人类的第一特权,所以他们鼓励孩子们去郊外游玩。父亲还经常在工作之余带着孩子们去郊外钓鱼,并给他们讲述鱼类和钓鱼的知识。福井谦一上中学后,一家人每年夏天都会在海边租房子度假,在那里钓鱼和游泳。

福井谦一在谈到他是如何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时说:

我生长在一个与科学没有什么缘分的普通家庭,正是在大自然中积累起来的丰富切身体验,促使我后来选择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大自然不仅把我引向了化学王国,它也是我探求化学理论时的一位不可缺少的老师。我的理论获得了承认,并且荣幸地获得诺贝尔奖。每当提起此事,我就不能不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为我的少年时代创造了一个能与大自然自由交往的家庭环境。

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生理学家吉尔曼出生于法国东部盛产葡萄酒的布尔戈涅地区。这里景色宜人,一派田园风光。孩提时代的吉尔曼经常骑着自行车到郊外去采蘑菇。说是采蘑菇,其实是大自然美丽的风光、芬芳的气息和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吸引着他。只要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各种绚丽、奇特的花草和树叶就都会成为他采集的对象,并制成标本,汇集成厚厚的标本册。翻阅和欣赏这些标本册,是他的一大嗜好。

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对小吉尔曼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动物、星辰、云彩甚至雨雪,都使他感到奥妙无比,充满了好奇心。只有一样东西──雷电,令他恐惧不已。一次他在雨中骑自行车远游,一个惊雷就落在身边,将他击倒,摔出去两米远。从这以后,他一听到雷声就胆战心惊。但这丝毫没有削弱小吉尔曼对大自然的向往。当他只身在杳无人迹的荒郊野外跋涉时,经常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尝试着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进行考察。童年的经历,使吉尔曼产生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向和对科学家的崇拜之情,最终选择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切赫在小学四年级时受一位老师的影响,喜爱上了地质学。小切赫看了不少地质学方面的科普读物,然而他更喜欢到野外去、到大自然中去,用自己的手去寻找,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但他所居住衣阿华城周围既没有海,也没有山。想要通过采集岩石标本了解地球构造的切赫,只得到一些正在进行挖掘土方作业 的建筑工地去。他曾经在一个修建水坝的施工现场采集了不少岩石标本,其中还有几块海洋动物的化石,这使他兴奋异常:今天的大平原在5亿年前的远古时代原来是海洋!而那些今天已经消失了的动物通过化石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并且这是经自己的手发现的。

12岁的时候,小切赫跟随爷爷乘火车去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旅游。当他来到雄伟的落基山脉脚下,高兴得不得了:“这才是真正的山哪。”他在这里采集了很多岩石标本,多得以至爷爷都担心行李超重上不了火车,要把一部分石头扔下。“这可是在衣阿华不曾见过的珍贵岩石标本啊!”哪一块石头小切赫也舍不得丢下。于是,他瞒着爷爷将石头装进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旅行袋,而且是自己背,不让爷爷拿。旅行袋沉甸甸的,但只要能把心爱的岩石标本背回家,再沉小切赫也不觉得累。孙子喜悦、兴奋的情绪也感染了爷爷,第二年爷爷又带切赫再次去了科罗拉多。

这种对大自然的爱好,引导切赫选择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用自己的手去寻找,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成为他的人生信条,并取得了重大科学新发现。

像这样由喜爱大自然到向往探索科学奥秘、并最终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例子,在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屡见不鲜。大自然是最好的科学老师。今天生长在大城市中的孩子,整天被钢筋、水泥包围着,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3.获奖科学家与科普读物

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加拿大分子生物学家奥尔特曼在应我们的请求写给中国青少年的信中说:

在我12岁的时候,得到了一本塞里格海茨所写的《原子的说明》一书。这本书简明地概述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的结构,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使我了解到:元素周期表的设计不仅是科学的,并且是十分优美的;而元素周期表对于当时人们尚不知道的元素也作出了科学的预见。这一切都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可以肯定地说,这本书唤起了我对原子物理学的爱好。

由于一本科普读物的影响,而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例子还有许多。像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医学和病毒学家盖达塞克和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生物化学家克卢格,都是因为在青少年时代阅读了由荷兰裔美国细菌学家克鲁伊夫撰写的科普读物《微生物猎人传》,从此爱好上了生物学。

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内分泌学家吉尔曼小时候最喜爱的书是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等旅行探险类书籍。这些书令小吉尔曼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书中不仅有惊险动人的故事情节,而且有丰富的地理、气候、生物、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更令人称奇的是,儒勒·凡尔纳身患残疾,一生中几乎没有远足旅行过,却“坐地日行八万里”,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旅行探险故事,“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山、河流、沙漠、沼泽、海洋和岛屿。小说的主人公大多具有科学的头脑,每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总能依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奇迹般地摆脱困境。而且小说中描写的潜艇等许多科技发明在凡尔纳所处的19世纪末还没有问世,作者却凭借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像和科学的预见,进行了今天看来也相当准确的描述。他的小说使吉尔曼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对科学家产生了崇拜之情。这促使吉尔曼最终选择了科学家的职业。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赫希巴奇小时候喜欢到奶奶家去玩,因为奶奶订有一本叫作《国家地理》的杂志。这本著名杂志由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主办,创刊于1888年,是一本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科普杂志。它虽然名为“国家地理”,但杂志中的内容并不局限于美国,也不局限于地理学,它有许多关于世界各地的动物、植物、风土人情和自然科学、高新技术方面的内容,而且配有大量漂亮的照片和插图,每一期都让小赫希巴奇兴趣盎然。在他11岁那年,新出版的一期杂志是关于天文学的特辑。北极星、猎户座、仙女座、大熊星座、半人马座……,那一个个遥远而又神秘的星球,一下子就抓住了小赫希巴奇的心。看到孙子如此喜爱这期杂志,奶奶就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赫希巴奇。小赫希巴奇总把这本杂志带在身边,一有空就翻看。有一次,他把杂志带到了学校,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杂志找不到了。急得小赫希巴奇抓耳挠腮,眼泪都差点掉了下来。同学们急忙帮他找,终于又找到了,小赫希巴奇高兴得什么似的。50多年后的今天,在已是著名科学家的他的书房里,在书架上琳琅满目的科学著作之中,仍可以找到这本纸张已经发黄了的杂志。正是这本《国家地理》杂志,使小赫希巴奇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为他走上科学之路的启蒙老师。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在少年时代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忠实读者,并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当1973年福井谦一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华盛顿时,特意走访了《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部,这时它的发行量已达到了每期1 000多万册。福井谦一还非常喜爱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一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记述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并且用充满着泥土芬芳的文笔描述了法国南部一带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小谦一上初中一年级时看到这本书后就爱不释手,反复阅读。这本书当时是分为20册逐年翻译出版的,小谦一常常是刚看完一册,就急切地盼望着下一册。这本书将福井谦一带入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他对昆虫和大自然的热爱保持了一生。

许多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还是科普创作的爱好者。像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德曼,就在科研之余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和图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奥地利物理学家薛丁谔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经常到各高等学府举办学术和科普讲座,其中生命科学的系列讲座特别受到听众的欢迎。1944年,薛丁谔把讲稿整理成一本不到100页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书中,他预言了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正面临着重大的突破,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度将从生命的表面现象和细胞的层次,深入到分子的水平。他还提出将物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引进生命科学研究之中。这本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大批年轻人被吸引到生命科学的学习与研究之中,其中就有因建立生命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而共同荣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因发现噬菌体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作用荣获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卢里亚,因完成世界首次分子水平上的基因重组、创立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而荣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伯格,因发现核糖核酸(RNA)的细胞催化功能而荣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奥尔特曼等人。因而,这本书被称为“给生物学界以革命的契机”。

此外,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雅洛夫人、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利昂、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洛姆伯根在少年时代都曾受到过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儿伊芙·居里所著的《居里夫人传》一书的深刻影响。而由英国生理学家刘易斯所撰写的《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学》一书则陪伴了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的一生,并且是他走上生理学研究道路的引路人。

4.获奖科学家与课外科普活动

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医学和病毒学家盖达塞克和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保罗·伯格,都是在小学时参观了纽约自然史博物馆后,激发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菲齐与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李普斯科姆在同一年不约而同地跟随父母驱车数百公里,专程参观芝加哥科学博物馆。当时10岁的菲齐和13岁的李普斯科姆通过此行,产生了对科学发现与科技发明的向往,树立了献身科学事业的决心。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卡尔在应邀写给中国青少年的信中说:

我对科学的迷恋可能开始于一次参观科学博物馆,那时我大约七、八岁,是妈妈领我去的。这座博物馆位于一幢大楼内,纽约的《每日新闻》也在这座楼里。我记得,博物馆提供给人们操作展品和观察其机械、电气特性的机会。

在其他著名科学家身上,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而课外科技活动更是大多数荣获诺贝尔奖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爱好,并从中培养了动手动脑、发明制作、通过实验寻找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仅仅是我们所知道在青少年时代的课外化学实验中发生过爆炸事件的获奖科学家就有多人,比如: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生物生理学家克里克,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库珀,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休伯尔,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瑞士物理化学系恩斯特等人,都曾是爆炸事件的肇事者。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在应邀为我们所写的自传中谈到他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时曾说:

(青少年时代)我花费了许多时间用于制作一些无明确用途的器具上。在我房间的地毯上,经常是散乱地摆放着数以百计的金属“梁”和小的螺母、螺杆,在它们中间是我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在我稍大一点的时候,我的兴趣扩展到了化学游戏上。我曾和我的一个朋友用自制的火箭和火药做实验,实验的部分费用来自父母给我在学校吃饭的午餐费。有一年夏天,我的爱好又转移到了检测我邻居家的土壤酸碱度和土壤中所缺少的营养物质上。

有组织的课外科技活动,对于培养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前节目中曾介绍过,一位名叫索菲亚·沃尔沃的老师对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伯格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位老师其实就是一名课外生物学兴趣小组的辅导员。我们还看到: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菲齐是天文观测活动的积极参加者;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李普斯科姆在11岁时聆听了大学教授们为市民举办的系列科普讲座,激发了对科学的好奇心。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小学四年级时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淡路岛临海学舍活动。临海学舍是日本专为举办寒、暑期青少年活动而在海滨、山区兴建的数百座固定设施之一,它们统一归日本政府首相官房厅(相当于我国的国务院办公厅)管理,每年都有上百万名中、小学生到这里来参加野营、自然观察、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活动。临海学舍为福井谦一等孩子组织了大量观察海洋生物的活动,从此福井谦一对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年级和六年级时,他又参加了分别在和歌县箕岛、加太举办的临海学舍,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伴随了福井谦一的一生。他在致中国读者的信中说:

我希望青少年们知道我所走过的学问之路是一条尊重自然的路。自然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老师,同时也是令人无比敬畏的客观存在。

福井谦一还说:若问对我立志于学问和创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那肯定是和大自然的接触。正是这种接触培养了我对科学的直觉。……大自然不仅把我引向了化学王国,它也是我探求化学理论时的一位不可缺少的老师。

美国病毒学家特明15岁那年参加了缅因州杰克逊癌症研究室为中学生举办的夏令营。这个夏令营以生物学为主题,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讲述生命的奥秘和癌症研究的意义。夏令营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解剖兔子,参加一些在中学里从未见过的实验。夏令营激发了特明对生物学和癌症研究的兴趣,他连续3年参加了杰克逊研究室的夏令营。特明上大学时选择了生物学专业。毕业后,他利用进入研究生院前的那个暑假,又回到杰克逊研究室的夏令营,为孩子们讲课和辅导。他要向当年的科学家们一样,使更多的孩子走上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道路。在特明辅导小学员中,有一名来自纽约的17岁少年巴尔的摩,他也通过夏令营的经历喜爱上了生物学。后来,巴尔的摩上了特明曾就读的那所大学,又与特明同样成为著名病毒学家杜尔贝科的研究生。师生三人合作研究发现了病毒的致癌机理,共同荣获了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上述事例充分说明了科普工作对于培养一流科技人才的重要意义,同时科普工作也为培育国民的科学素养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一时还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的情况下,我们科普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就更加重大了。而我们的科普场馆,更要担负起与学校不同的科技教育职能。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科海泛舟》 篇5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初中沈晓萍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2、培养学生在科学追求的进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搜集整理资料,读科学家的故事,谈与科学结缘的经历,模仿写浅显的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课外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小组内交流,每个小组推荐1至2篇,在班级交流。

第二课时

课外先回顾自己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或第一次接触奇妙的科学的小故事,第一次发现科学其乐无穷的奥秘的故事。最好用文字记下来。课内先小组交流,选出最好的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教师提供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等例文。学生范读,听读。课堂上仿写一篇探究科学的作文。

【备课资料】

八项工程有望使青海湖生态环境根本改善

新华网西宁9月6日电(记者顾玲)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有关部门获悉,青海省计划从现在起用八至九年时间,重点实施包括天然草地保护与治理工程在内的八项工程,力图使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据青海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八项工程分别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天然草地保护与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工程、封湖育鱼和裸鲤人工放流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高效生态畜牧业工程和普氏原羚拯救工程。

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演变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湖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湖水水位在42年时间里下降了3.6米,湖区沙漠化趋势严重,草场植被破坏严重,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裸鲤也由于过度捕捞数量锐减,鸟类栖息地环境恶化。

从2002年开始,青海省已对青海湖周围的2.77万公顷耕地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争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将青海湖周边的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还确定2001年至2010年为十年封湖育鱼期,并已通过人工增殖的措施,放流孵化青海湖裸鲤936万尾。

今后,青海还将通过天然草地保护与治理工程,治理中度以上退化草地。湖区的沙化问题将主要通过防沙治沙工程、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工程解决。对已有沙漠化趋势的地带,通过人工种草、造林和工程固沙等手段进行防治。

青海省还准备通过自然保护区工程,扩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面积22.67万公顷的天峻舟群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使流域内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92.19万公顷。并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重点实施普氏原羚栖息地恢复、种源基地等建设。

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日渐“消瘦”,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了解到,近25年来,青海湖湖面已萎缩近150平方公里。经卫星遥感测量,青海湖西岸和北岸陆地相对推进距离分别达到1566.3米和3266.9米,年平均推进距离分别为62.6米和130.6米。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表示,青海湖在1975年~2000年的25年间,湖岸总体变化趋势是陆地相对向湖水方向推进,湖岸形体整体萎缩。除此之外,水位下降、沙化、旱化、草原退化等已使青海湖百“病”缠身。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长此下去,青海湖不是变成沙湖就会变成死湖。

美丽的青海湖──百“病”缠身

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青海湖早在1992年就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拉姆萨尔湿地保护公约中著名的湿地保护区和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流域总面积2.96万平方公里的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维系着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安全。同时,青海湖孕育了丰富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天然的“高原生物基因库”。

但是,这片哺育了众多生命的美丽湖泊,其自身的生命力却在不断减弱。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沙化、旱化、草原退化已使青海湖百“病”缠身。

记者近日在青海湖采访时看到,由于湖面萎缩,湖水下降,青海湖岸边裸露的湖床随处可见。在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湖下社水文站,一根用于水文观测的标志杆孤零零地立在湖中裸露处。水文站站长杨维忠指着这根标志杆说:“这是2002年立在湖岸线的,如今湖岸线离它已有30多米的距离了。”

青海湖西北部的乃索麻村,住着一个叫罗桑的藏族老大妈,她说,她从小就住在湖边,在湖边长大,过去湖岸就在离家十来米的地方,但是现在湖岸却离家越来越远,都快看不到了。

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凤霞介绍,青海湖在1975年~2000年的25年间,湖岸总体变化趋势是陆地相对向湖水方向推进,湖岸形体整体萎缩,变化较大的湖岸为东岸沙岛和海晏湾地带、北岸沙柳河入湖一带地区、西岸布哈河入湖地带。经卫星遥感测量,西岸和北岸陆地相对推进距离分别达到1566.3米和3266.9米,年平均推进距离分别为62.6米和130.6米,湖区东岸沙体形似“鸟嘴”侵蚀东岸湖水,近100公里的水体被分离,只有很窄的河道连通湖区,且“鸟嘴”有继续延伸趋势。

除了湖面萎缩,有资料显示,青海湖正在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工程师徐维新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青海湖北缘就分离出面积达48.9平方公里的尕海湖。后来又分离出沙岛湖和海晏湖两个新湖泊。根据最新的卫星照片显示,在青海湖东北面,又有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公里的湖泊近期已基本从青海湖分离出来。

昔日的青海湖,曾是西王母“千帐之国”草肥水丰的广袤牧场。但现在青海湖周边退化草地面积已达65.67万公顷,占区域草地总面积的34.9%,并仍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沙化土地面积已达765平方公里,且每年以10余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生态恶化使青海湖原有的屏障效应日趋弱化。

据了解,青海湖周围原有78条大小河流,是青海湖的补充水源,但现在多数河流已经枯竭,未枯竭的也水量锐减,注入湖中的总水量比50年前减少60%以上。青海湖水位目前正以每年8厘米至10厘米的速度下降。而水位下降也使青海湖变得越来越咸: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局的勘测表明,1962年青海湖含盐量为12.49克/升,目前已达到16克/升。同时,由于青海湖水体含盐量较高,且钙、镁、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平衡,平均ph值已由过去的9上升到9.2以上,有的水区高达9.5,碱度比海水还要高。青海湖水的盐碱化对水生饵料生物和鱼类的生存及繁衍造成严重威胁。破坏了青海湖鱼鸟共生型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青海湖一直引以自豪的鸟类数量。

专家诊断:人为活动、气候暖干是“症结”所在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的开垦活动,使湖畔5万公顷的最好草场毁于一旦;上世纪80年代,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环青海湖一带又有人开垦草原,广种薄收。这种掠夺式经营使湖区生态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专家认为,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不争的事实,人为因素是造成青海湖地区草场退化以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而青海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则主要是由于长期气候暖干、造成湖面蒸发耗水量大于入湖补给水量造成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局长李其江说,青海湖入湖补给量由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湖面降水三部分组成;耗水量由湖面蒸发量、人为耗水和湖区潜水蒸发量三部分组成。经计算,青海湖湖水补给量1959年至2000年的多年平均值为36.9亿立方米,而耗水量多年平均值为40.5亿立方米,平均每年青海湖水量减少3.6亿立方米。而据测算,上世纪80年代中期,青海湖年亏损水量中,人类耗用水仅占1/5,这说明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水位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凤霞说,分析青海湖周围各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发现,随着全球变暖,青海湖湖周也出现了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加等气候变化特征。据观测,1975年至2000年,青海湖湖周气温增幅为每10年0.49℃,其数值明显高于青海全省的平均增幅和全球每10年0.03℃~0.06℃的气温增幅。同时,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青海湖环湖地区降水量也开始出现显著的减少趋势,而进入90年代后蒸发量却出现了显著的增加趋势。由于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减少,直接导致了青海湖水位下降。

因此,专家认为,气候暖干化是直接导致湖水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的原因,而人类活动则加剧了这些变化。同时,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又反过来促进气候朝暖干化方向发展。

美丽容颜何日再现?

专家建议,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长此下去,青海湖不是变成沙湖就会变成死湖。为此,青海省政府从2001年起,启动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天然草地恢复和治理工程等十大工程治理青海湖生态,治理范围涉及到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4个县、23个乡。计划在今后30年内在湖区投入50多亿元,使湖区流域生态发生根本性改变,并建立起良性循环的湖区水体生态系统。

2003年8月1日,青海省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为一个自然保护区制定的法规,标志着青海湖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法制保障新时期。

目前,青海湖环湖地区已开始退耕还林还草,40多万亩耕地有望恢复草原本来面貌。

然而,生态环境破坏易,恢复难。青海湖治理工作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现有的保护措施能否让青海湖生存下去,重新回到昨日的美丽?人们仍然不无担忧。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多名院士今年在对青海湖流域进行初步实地考察后提出,青海湖流域是一个大的、综合性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圈”,青海湖治理对中国乃至全球生态变化意义重大。过去人们只注重对青海湖核心区进行治理而忽视了周边大面积的治理,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流域是青海湖重要的来水补给地,周边地区的污染、沙化等问题都会对湖区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治理仅仅盯着湖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要彻底治理青海湖,必须将整个青海湖流域纳入保护治理范围。

新华网兰州10月9日电举世闻名的敦煌月牙泉正面临水位逐年下降所带来的严重威胁。近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明泉教授等专家通过认真研究,提出了防止月牙泉环境退化的三条对策:控制地下水开采量、调整产业用水结构及人工回灌地下水。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驄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统计显示,近40年来月牙泉水位累计下降了9-11米,水面积也由1.45万平方米萎缩至0.53万平方米。张明泉等专家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主因是敦煌盆地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因此要恢复月牙泉水位,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下大力气关闭一批开采井,以法律的形式在月牙泉周围一定区域设立地下水禁采区,严控地下水开采量,恢复本地原来的地下水动态平衡。

其次要调整产业用水结构,节约用水。专家研究发现,农业灌溉占到敦煌总用水量的90%,但若将目前的大水漫灌全部推广成节水灌溉,就可使灌溉用水量减少30%左右。针对此,张明泉教授认为,调整现有用水结构,减水农业用水,发展旅游产业,是恢复敦煌生态平衡、修复月牙泉地下水位的有效措施。

专家们认为,目前月牙泉已经面临枯竭的危险境地,用别的方法恢复地下水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若在月牙泉西边1.5公里的沙湾开挖深1米左右,面积8000-10000平方米的渗坑2个,采取人工回灌地下水的应急措施,就可以保证月牙泉泉水不至于在短期内干涸乃至枯竭。“这只是维护月牙泉水位的短期行为,只能为防止月牙泉枯竭争取更多的时间。”张明泉强调,造成敦煌地区用水紧缺的根本问题还是水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应该考虑从祁连山哈尔腾河流域调水来缓解当地用水的紧张局面,恢复生态平衡,稳定月牙泉水位。(完)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其山沙垄相衔,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入虬龙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甚为壮观。沙粉红、黄、绿、白、黑五色,晶莹闪光不沾一尘。如遇摩擦振动,便会殷殷发声,轻若丝竹,重如雷鸣。故“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0.88公顷,平均水深3米左右,水质甘冽,清澈如镜。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地处干旱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实数罕见。泉内星草含芒、铁鱼鼓浪,山色水光相映成趣,风光十分优美。

鸣沙山、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至此,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来泉边漫步,都会驰怀神往,遐思万千,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