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二教案 >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优秀10篇)正文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时间:2023-08-04 23:12:05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体会、领悟文中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及恰倒好处的议论。

3.明确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请问大家,你们家的阳台是封着的吗?(是)

为什么要封着呢?也就是说阳台封着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阻隔声音,多出一块地方等等。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封了阳台后会失去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明天不封阳台》中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和结构。

阅读形式:默读

设问1:文中的“我”一开始就决定不封阳台吗?

——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设问2:在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议论?

——(1)看到了“鳞次栉比……霓虹灯”。

议论“都市原来……土中的老酒……”

(2)一只受伤切怀有“身孕”的鸽子落在阳台上。

设问3:在我对明天是否封阳台不能确定时,我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议论?

——看到了受伤的鸽子及儿子对待鸽子的行为。(文中找具体语句)

——想到了(1)让鸽子在我家多留些时日;(2)冯至的诗句;(3)我去内蒙古参加笔会的情景;(4)人们对待动物的一些行为;(5)楼前草坪变成滑梯,跳床和电子游艺室的情景。

议论:(1)这故乡……情感的归属罢。

(2)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了一种失落感。

(3)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4)我们太习惯……一声声哭诉。

设问4:我决定不封阳台是为了什么?

——为了……,为了……,也为了……

三、本文有很多议论的语句,它很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但作者的议论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具体地描写基础上的。

设问:本文有哪些描写的内容。画出来,分析一下。

——对受伤鸽子的描写:“蜷缩、瞪大惊恐的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令人怜爱。”这些反映了鸽子什么样的心理?

——见课后练习二(与哪段议论相呼应)(词语表达作用分析角度)

——对儿子对待鸽子行为的描写:惊喜、充满忧虑、做窝、作晚餐。由儿子的行为,作者想到了什么?(与哪段议论相照应?)(人物描写角度)

——对大草原和我们见到大草原后表现的'描写:“草原无际……哪是羊群。”“情不自禁地趴……大声喊……把耳朵贴近地面”。这些反映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和哪段议论照应?(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人物描写的角度)

——对人们对待动物的叙述:酒楼门口……,集市摊前……,秋日的天空……,夏天的裙边……(对此作者又有什么样的议论)。(排比修辞的角度)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主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全文中心

2、文中的多处对比

教学难点:

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题(3)

“地球转呀转得快,城乡的变化还要快”。乡下变化→城里变化→高楼大厦一幢幢,青山绿水一点点→鸟兽减少→如果我们生活在十二层的高楼上,突然家中来了一只受伤的鸽子,你会怎么办?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四课:《明天不封阳台》。

二、快速阅读课文,考虑下列问题(6)

1、开始我一家决定封不封阳台?

2、来了一只受伤的鸽子后,想法如何呢?

3、最后我们的决定封不封阳台?

三、扫清拦路虎(4)

1、注音

倏然(___)蜷缩(___)恬淡(___)

翘望(___)呐喊(___)喧嚣(___)

鳞次栉比(___)龟裂(___)

2、解词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沐浴: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瑰丽:异常美丽

恬淡:恬静、安逸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四、理清文章思路(6)

复述、提问、回答、讨论、总结。

第一部分(1-2):写明天要封阳台

第二部分(3-10):写明天还封阳台吗?

第三部分(11-13):写明天不封阳台。

五、重点探究(系列问题,用卡片准备好,具体视情况而定提问)

1、儿子与“我”决定明天不封阳台考虑是否相同?你认为课文中作出不封阳台的决定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儿子:对这只鸽子忧虑和喜爱。

“我”:不但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而且关注自然界的许多生灵;不但关注自然界,而且关注着人类自身。全文所要表达主要意思是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与自然界共生共荣。

2、文章中写出明天要封阳台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决定不封阳台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A、封了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B、为了鸽子不受扰,为了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那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3、城市的生活环境今昔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昔:荒芜、萋萋芳草、幽幽土路

今:对新的礼赞

昔:对旧的怀念今:高楼、变幻莫测的霓虹灯

4、“我”家的环境又发生什么变化?

明确:昔:草坪、学走路、捉小虫和蚂蚱

今:滑梯、跳跳床、电子游艺室

5、请在文中找出描写鸽子外貌的句子。

明确:P197第3段、第4段P198第8段

6、在刚才外貌描写中,有几处描写眼睛,试作出分析。(课后练习二)

明确:A、源于对人类的害怕,担心人类会以多种手段猎杀烹煮它。蜷缩是因为一方面是孵蛋,一方面是惊恐。

B、仍是孤单的、弱小的,受伤的,而且还要孵蛋,它需要人们的关注、爱护。

7、学习本文后,你认为文章中有哪些语句用得好?(或议论精辟,或语句优美等)

明确:让学生各抒己见(视情况而定),如第1自然段、第10自然段、第12自然段。

8、为什么汽车进入茫茫草原时,我们会有游子终于回到故乡的感觉?

明确:人与自然界融合为一体,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9、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当与自然和平相处。

六、小结全文。(4)

1、中心:本文叙说“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2、写作特点:(1)、线索清晰:是否封阳台

(2)、叙议结合

(3)、简洁而生动的描写

(4)、多处用对比的手法

七、布置作业(2)

1、抄写、仿写佳句(第10段)

2、谈谈你对爱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想法,及为此拟几条标语。

教案有什么内容 篇3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明天不封阳台 篇4

教学目标 :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教学设想:

1、本文围绕究竟封不封阳台,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情感态度决定了阳台的封与不封,进而要上升为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

2、教学思路与方法:首先师生共同研读文章的内容;接着语文活动“实话实说”,进行“房子装修要不要封阳台”话题的讨论,得出结论: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最后是通过对同学课前本文“美文阅读”的交流,思考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

3、教学难点 :把学生可能会过多停留的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

课前学习:

1、 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生词的大意。

2、 课前围绕本文,进行“美文阅读”的推荐。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导入  :你们家里的房子装修阳台封了没有?你喜欢封阳台吗?我这里有同学们做出的一个小调查。

2、创设情境: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与态度经历了一番变化,请你快速阅读文章,尽量围绕下面的语词,整理出“我” 的态度变化情况。

明天要/不要封阳台

[学生读课文,整理观点,全班交流]

3.归纳: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1、 导入  :随着线索延续,“我”对封阳台问题的态度变化,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2、创设情境:请你浏览文章,并且结合文章内容对下列话题做出补充:

明天要/不要封阳台,因为……

3、归纳:明天要封阳台,因为这是计划安排→明天还要封阳台吗?因为情感与现实有冲突→明天不封阳台,因为这是为了儿子的爱心和“我”的心绪。

4、质疑、赏析:请同学提出疑问,或提出认为比较写得比较好的地方,读一读体验体验。

第三块:语文活动:实话实说(话题:房子装修要不要封阳台)

1、过渡: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

2、导入  :房子装修封不封阳台,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们“实话实说”演播室选两位观点相左的嘉宾(学生),想就这个话题实话实说,其他同学也可以随时发言。

2、 主持人(老师)与嘉宾(学生)实话实说,进行争辩与研究。

①首先请各位嘉宾自我介绍一下,并阐明自己的立场。

②问赞成方:你认为房子装修要封阳台,有什么理由?

③问反对方:你认为房子装修不要封阳台,有什么理由?

④双方进行争辩,主持人读一篇报道:

阳台封闭到底好不好?专家指出弊端多而利少

2002年09月26日 15:02:29 生活时报

如今有些家庭为了增加住宅使用面积,将阳台封闭起来,殊不知,这种作法很不科学,弊多利少。

首先,阳台是居住者直接承受阳光的场所,人们在阳台上可以进行日光浴、晾晒衣物等。科学实验证明,通过阳光照射,可以增加人体内的维生素D,有利于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阳光里的紫外线,能将衣物,被褥里面的各种细菌、病毒杀死。如果用窗户将阳台包封起来,将影响紫外线照入室内。据研究,一层清洁的窗玻璃,就可将60—65%的紫外线反射和吸收。

封闭阳台,阳台和居室两层窗玻璃,将会阻挡大部分紫外线进入室内。此外,阳台窗玻璃外面不易擦拭,沾满灰尘的窗玻璃就会遮挡更多的阳光和紫外线,妨碍了居室的日照和灭菌消毒。所以包封阳台,实际上丧失了阳台的使用功能和设置的意义。

其次,阳台封闭后,会造成室内通风不畅;而室外富含氧气和空气负离子的清新空气,也不易进入室内,结果室内会有种种异味,长时间在这样环境中,不仅会头昏、脑胀,还容易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染患呼吸道传染病或其他疾病。

第三,楼房所以设阳台,是为了让居住在楼房中的人,有室外活动的场所,增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如果将阳台封闭起来,成为放置物品的贮藏室,阳台的使用功能也就消失了。

第四,很多家庭不了解,阳台与房屋本身结构受力不同。目前大多数阳台均采用悬臂结构(外挑式),设计时考虑其他特殊荷载的影响,承载能力有限。如果将阳台封闭后当储藏室或居室使用,放置重物,使负荷超过承受标准,造成了潜在的危险。

⑤(逐步认识到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看来,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话题压根儿就搞错了,正确的话题应该是现代城市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归纳:逐步认识到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板书:实质: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

4、拓展:联系到常州,应该说,我们城市的建设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今几年来我们的城市毕竟越来越美。这里向大家展示一首常州游子回家后写的诗:

十年离别不识家,道若纹枰楼接霞。

淡水绕城栈桥起,草木葱茏四时花。

二水合抱东坡阁,淹城掩映绿野下。

恐龙复活人有乐,卵石曲径闲饮茶。

第四块:语文活动:交流“美文阅读”

1、导入  :课前请我们同学要求紧扣本单元最好是这篇课文,进行初二年级的第一次“美文阅读”。下面请大家做出交流。

2、同学交流、评价

3、拓展:也许我们今天的研讨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但如果每个人都能这么考虑,相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城市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课后学习:

1、请学生相互交流品读“美文阅读”。

2、学唱老歌《熊猫咪咪》(或《一个真实的故事》),然后根据本课的内容填写《鸽子咕咕》歌词。

附:板书设计 :

明天要/不要封阳台,因为……情感和态度→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

《明天不封阳台》简案

教学目标 :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课前学习:

3、 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生词的大意。

4、 课前围绕本文,进行“美文阅读”的推荐。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你们家里的房子装修阳台封了没有?你喜欢封阳台吗? 明确任务,并展示自己周末做出的一个小调查

2 围绕语词“明天要/不要封阳台”,整理出行文线索。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写作内容。 明确任务

3 让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巡视指导 阅读、思考、讨论

4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学生互评

课后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我”对封阳台问题的态度变化,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精读文章,对话题“明天要/不要封阳台,因为……”做出补充

2 组织学生读书交流、评价 阅读、思考、讨论

3 请同学提出疑问,或提出认为比较写得比较好的地方,读一读体验体验。 质疑、赏析

4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课后反思

第三块:语文活动:实话实说(话题:房子装修要不要封阳台)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明天封不封阳台,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同学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2 今天我们演播室想请两位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做嘉宾,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选出嘉宾,嘉宾自我介绍

3 主持发问 嘉宾阐述看法、争辩

4 组织其他学生交流、评价 讨论

课后反思

第四块:语文活动:交流“美文阅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课前请我们同学要求结合本单元最好是这篇课文,进行初二年级的第一次“美文阅读” 。下面请大家做出交流。

2 组织学生讨论推荐好的作品 讨论、推荐

3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

1、请学生相互交流品读“美文阅读”。

2、学唱老歌《熊猫咪咪》(或《一个真实的故事》),然后根据本课的内容填写《鸽子咕咕》歌词。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篇5

知识和能力:

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和方法: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读文章内容,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读文章内容,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教师配乐朗诵,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有过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体验吗?如果你敞开心灵,你会发现自然世界如此清新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歌声,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抬眼望去,湛蓝的天空深情地吻着白云;远处,山色空蒙,游船点点,青黛含翠,水波潋滟;你看,那山间流水潺潺,杨柳依依,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绿的世界,这是花的海洋,这就是诗情画意的大自然!今天,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跟随杜卫东的脚步,赏柳绿花红,听天籁之音,开始我们最美丽的旅程吧。

二、出示课题、作者(学生连读三遍)

三、出示学习目标(抽生读)

四、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

五、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小组讨论,理清作者的思想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六、解读鸽子,再现画面:找出文中对鸽子的描写,思考:在对鸽子的描写中,什么细节最令你怦然心动?同桌两人设计一段鸽子与人类的心灵对话,并在全班展示表演

七、精读课文,品味赏析:文中还有哪些语言给你深深的震撼?请把这种震撼读出来,先自读,再抽学生读,再分组读,全班齐读,要求读出层次和重音

八、展示图片,请大家再次倾听大自然发出的呐喊和哭诉

九、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呢?

十、朗读课文第九段作者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我们再次欣赏那美丽的草原,再次走进那人间天堂

十一、结束:欣赏腾格尔《天堂》

明天不封阳台 篇6

课 题:

教学目的:1、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主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1、理解全文中心

2、文中的多处对比

教学难点 :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引题(3')

“地球转呀转得快,城乡的变化还要快”。乡下变化→城里变化→高楼大厦一幢幢,青山绿水一点点→鸟兽减少→如果我们生活在十二层的高楼上,突然家中来了一只受伤的鸽子,你会怎么办?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四课:。

二、快速阅读课文,考虑下列问题(6')

1、开始我一家决定封不封阳台?

2、来了一只受伤的鸽子后,想法如何呢?

3、最后我们的决定封不封阳台?

三、扫清拦路虎(4')

1、注音

倏然( ) 蜷缩( ) 恬淡( )

翘望( ) 呐喊( ) 喧嚣( )

鳞次栉比( ) 龟裂( )

2、解词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沐浴: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瑰丽:异常美丽

恬淡:恬静、安逸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四、理清文章思路(6')

复述、提问、回答、讨论、总结。

第一部分(1-2):写明天要封阳台

第二部分(3-10):写明天还封阳台吗?

第三部分(11-13):写。

五、重点探究(系列问题,用卡片准备好,具体视情况而定提问)(20')

1、儿子与“我”决定考虑是否相同?你认为课文中作出不封阳台的决定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儿子:对这只鸽子忧虑和喜爱。

“我”:不但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而且关注自然界的许多生灵;不但关注自然界,而且关注着人类自身。全文所要表达主要意思是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与自然界共生共荣。

2、文章中写出明天要封阳台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决定不封阳台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A、封了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B、为了鸽子不受 扰,为了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那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3、城市的生活环境今昔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昔:荒芜、萋萋芳草、幽幽土路

今:对新的礼赞

昔:对旧的怀念

今:高楼、变幻莫测的霓虹灯

4、“我”家的环境又发生什么变化?

明确:昔:草坪、学走路、捉小虫和蚂蚱

今:滑梯、跳跳床、电子游艺室

5、请在文中找出描写鸽子外貌的句子。

明确:P197 第3段、第4段 P198第8段

6、在刚才外貌描写中,有几处描写眼睛,试作出分析。(课后练习二)

明确:A、源于对人类的害怕,担心人类会以多种手段猎杀烹煮它。蜷缩是因为一方面是孵蛋,一方面是惊恐。

B、仍是孤单的、弱小的,受伤的,而且还要孵蛋,它需要人们的关注、爱护。

7、学习本文后,你认为文章中有哪些语句用得好?(或议论精辟,或语句优美等)

明确:让学生各抒己见(视情况而定),如第1自然段、第10自然段、第12自然段。

8、为什么汽车进入茫茫草原时,我们会有游子终于回到故乡的感觉?

明确:人与自然界融合为一体,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9、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当与自然和平相处。

六、小结全文。(4')

1、中心:本文叙说“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2、写作特点:(1)、线索清晰:是否封阳台

(2)、叙议结合

(3)、简洁而生动的描写

(4)、多处用对比的手法

七、布置作业 (2')

1、抄写、仿写佳句(第10段)

2、谈谈你对爱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想法,及为此拟几条标语。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教学设想:

1、本文围绕究竟封不封阳台,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情感态度决定了阳台的封与不封,进而要上升为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

2、教学难点:把学生可能会过多停留的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你们家里的房子装修阳台封了没有?你喜欢封阳台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下列生字词

沐(mù)浴孵(fū)育倏(shū)然喧嚣(xiāo)悖(bèi)论

蚂蚱(màzha)咆哮(páoxiào)恬(tián)淡温馨(xīn)龟(jūn)裂

2、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课文是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的?如何展开的?

明确:

课文围绕着阳台到底要不要封这个话题展开的。

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3、楼房设计为什么要有阳台呢?

4、如今有些家庭在装修时,首先要封阳台,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5、文中的“我”既然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

4、“我”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为什么?

明确:

1、楼房设计有阳台,主要是为了让居住在楼房中的人有室外活动的场所,增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2、为了增加住房的使用面积;阻隔住城市的喧闹;

3、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一是出于对鸽子的同情、忧虑,出于让鸽子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的善良愿望;二是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

4、“明天先不封阳台”,理由和目的是,“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总之,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合作探究,实话实说

讨论:你认为房子装修时要不要封阳台?请说说你的理由?

(讨论时可先阅读一篇报道)

明确:

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

五、联系现实,提高认识

近几年来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美了,同时我们城市的建设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觉得人类应注意哪些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布置作业

作文

在你生活的环境周围,如有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你该如何劝止?请把你劝止的话写在课外练笔上,不少于150字。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篇8

目的要求

1、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理清文本线索,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理清文本线索;通过品味语言,理解本文主旨;

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积极投身环保活动。

重点:

理解“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道理

难点:

品味语言,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一、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倏忽(shū)稚嫩(zhì)鳞次栉比(zhì)悖论(bèi)孵育(fū)喧嚣(xuānxiāo)龟裂(jūn)蚂蚱(màzha)恬淡(tián)霓虹(ní)咆哮(páoxiào)眺望(tiào)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眺望:从高处向远处望。

沐浴: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变迁: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辨别它的滋味。

瑰丽:异常美丽。

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使人无法捉摸。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就自己来的客人。

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生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3、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走进自然,情境导入(展示风景图片)

(课前3分钟,多媒体播放一组配乐自然风光图片。)

导入:同学们,当你站在阳台上,抬头看到蓝蓝的天空飘荡着朵朵白云,鸟儿欢快地飞过天空,留下串串脆啼;俯视楼前,草坪如茵,花朵鲜艳,河水清澈,游鱼戏莲;阵阵清新的空气飘进来,沁入你的心脾,置身于此,你舍得封闭那扇阳台吗?此时,我们会由衷的感谢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然而,当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时,却发现,同属于自然之子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在逐渐离我们远去,并且,人类还不断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到底应该怎样和自然相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明天不封阳台》(板书课题)和作者杜卫东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板书作者)

(二)走入文本,整体感知

1、检查课前学习情况

2、分节朗读课文

3、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可提示方法:抓住文中的人和事。参考:我因为“鸽子问题”决定不封阳台)

4、思考讨论问题

A对于阳台问题,我开始是怎样决定的,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明确:“明天要封阳台”,可以隔住城市的喧嚣,并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明天先不封阳台”,因为一只飞进阳台的鸽子

B关于封阳台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

(提示:抓住文中关键语句的关键性词语去分析、体会。)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课文的线索(教师边总结边完成以下板书):

叙事线索:要封——要封吗?——先不封

情感线索:坚决——犹豫——改变

C“明天还封阳台吗?”同样的问题,儿子和我的立足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儿子:鸽子的角度,对鸽子的同情。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0岁的法国小女孩蒂皮出生在非洲的纳米比来,她与当野生动物摄影家的父母在非洲丛林里生活了整整十年,在神秘而充满乐趣的非洲大草原上,蒂皮与大象作兄妹,与豹子作朋友,与斑马、蜥蜴、羚羊、鸵鸟相亲相爱,她与自然和谐地相处着……(幻灯片放映图片)蒂皮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与大自然作亲密的接触,但没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我们生活在都市中的城市人应该对大自然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将给我们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明天不封阳台》。

(二)检查预习,疏通生字词障碍

多媒体课件显示生字词

1、学生展示活动单

2、朗读字音

3、背诵词义:抽背2—3人。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围绕什么话题展开?

2、用简短的话语概括课文内容。

3、关于封不封阳台,“我”的情感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明确:明天是否封阳台

2、请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叙述了“我”家由于一只一只鸽子的来临而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3、关于封不封阳台,“我”的情感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态度变化的情况:

明确: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4、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封”与“不封”的原因各是什么?

①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

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②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

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一只鸽子的出现。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这只鸽子是怎样的鸽子。

——找出文中对鸽子描写的部分,细心品读,概括这是怎样的一只鸽子。

惊恐的眼睛扑打了几下翅膀却不曾飞走孵育着两只鸽蛋

翅膀上有一块血痕不名贵(灰色、嘴大且长)

——面对它,儿子和“我”各是什么态度和心情?

儿子:惊——阳台飞来一只鸽子

喜——帮鸽子做窝,准备鸽子的晚餐

忧——“我”计划明天封阳台

我:思——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怜爱生灵关注自然关注人类自身

学生总结:“明天还封阳台吗?”

原因:

①对鸽子的同情、忧虑;

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③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又是为什么:

——学生自行总结

——引导理解:课文第⑻段引用冯至咏鸽的诗句,如何理解诗中的“故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故乡——心灵的家园,情感的归属表达了作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寻找情感归属的愿望。

——阅读第九段,当“我”终于远离了城市的车流、高楼和霓虹灯,站在了无边的草原上。“我”像个孩子一样扑倒在大自然母亲的怀中,趴在地上,贴着耳朵倾听母亲的心音。

思考:为什么作者投入到大自然怀抱时的心情,他犹如回到了自己久别的故乡,犹如同大地母亲亲吻?

当我们跟大自然拥抱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明确: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为了它带给我的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为了寻找情感的归属。

(四)、体悟主旨

文章通过封阳台,还封阳台吗?再到先不封阳台,提出了事关人类发展的大问题。那就是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人和自然究竟如何相处呢?

人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用心贴近自然,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

手法:夹叙夹议

在记叙中插入自己的观点,这种表达,我们称之为夹叙夹议。“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五)、拓展延伸

1、现实生活中,人类真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吗?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虽然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推动了历史文明,但是人类的发展却是以牺牲环境、牺牲人类的朋友为代价的,于是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它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请同学们找出作者描写的人类破坏自然的语句。

学生从文中寻找回答

2、其实我们人类在伤害这些动物的同时,我们人类自己就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吗?

3、我们的家园遭到了如此的破坏,我们的心底多么悲愤。齐读第12段文字“其实,那咆哮的洪峰”一段排比句式文字,让我们读出这种情感。(生读)。

师朗读指导,读出气势,语调要越读越高,注意重音。(师生再齐读)

4、事实就摆在眼前,正像课文中所说,我们人类应该,也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生共荣,这也是我们人类的唯一选择。正如印第安歌谣所说: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最后一条河中毒,最后一只鸟被捕,人们才发现,钱财不能吃!

5、爱护这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用布条帮鸽子做窝,找来水和玉米粒,用作鸽子的晚餐;但是,怎样“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呢?

6、其实,关爱自然,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一直是很多人的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页不乏这样的例子。

欣赏幻灯上的故事和图片

(六)、总结课堂

本文作者通过封不封阳台的思考,告诉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其实,爱护大自然的生命,也是给我们多留一份生存的空间,希望同学们也能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关爱自然。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体会、领悟文中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及恰倒好处的议论。

3、明确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请问大家,你们家的阳台是封着的吗?(是)

为什么要封着呢?也就是说阳台封着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阻隔声音,多出一块地方等等。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封了阳台后会失去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明天不封阳台》中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和结构。

阅读形式:默读

设问1:文中的“我”一开始就决定不封阳台吗?

——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设问2:在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议论?

——(1)看到了“鳞次栉比……霓虹灯”。

议论“都市原来……土中的老酒……”

(2)一只受伤切怀有“身孕”的鸽子落在阳台上。

设问3:在我对明天是否封阳台不能确定时,我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议论?

——看到了受伤的鸽子及儿子对待鸽子的行为。(文中找具体语句)

——想到了(1)让鸽子在我家多留些时日;(2)冯至的诗句;(3)我去内蒙古参加笔会的情景;(4)人们对待动物的一些行为;(5)楼前草坪变成滑梯,跳床和电子游艺室的情景。

议论:(1)这故乡……情感的归属罢。

(2)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了一种失落感。

(3)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4)我们太习惯……一声声哭诉。

设问4:我决定不封阳台是为了什么?

——为了……,为了……,也为了……

三、本文有很多议论的语句,它很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但作者的议论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具体地描写基础上的。

设问:本文有哪些描写的内容。画出来,分析一下。

——对受伤鸽子的描写:“蜷缩、瞪大惊恐的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令人怜爱。”这些反映了鸽子什么样的心理?

——见课后练习二(与哪段议论相呼应)(词语表达作用分析角度)

——对儿子对待鸽子行为的描写:惊喜、充满忧虑、做窝、作晚餐。由儿子的行为,作者想到了什么?(与哪段议论相照应?)(人物描写角度)

——对大草原和我们见到大草原后表现的描写:“草原无际……哪是羊群。”“情不自禁地趴……大声喊……把耳朵贴近地面”。这些反映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和哪段议论照应?(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人物描写的角度)

——对人们对待动物的叙述:酒楼门口……,集市摊前……,秋日的天空……,夏天的裙边……(对此作者又有什么样的议论)。(排比修辞的角度)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