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 > 演讲稿 > 红色故事三分钟简短演讲稿(精选7篇)正文

红色故事三分钟简短演讲稿(精选7篇)

时间:2024-06-13 05:33:28

“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此何恨焉!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是爱岗的小编小鱼儿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7篇红色故事三分钟简短演讲稿,欢迎阅读。

红色故事演讲稿 篇1

尊敬的领导们、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半山中学的方盈,我演讲的题目是《永远铭记,我们的红色基因》。

大家都知道基因。基因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等过程的全部信息。那么,红色基因是什么?是精神啊。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的精神啊。

我流着的是东方中国人的血液;走着的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走的路;我喝的水可能曾经染过革命烈士们的鲜血。我爱祖国,这就是红色基因吧,我想——当我死后,觉得无愧于祖国,这就是红色基因吧。我知道,我爱美,祖国也爱美,我也要为她增添色彩;我懂得,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羁绊,这就是爱吧。所以,红色基因是一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融入骨血的爱国精神。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屈辱历史,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八国联军血洗圆明园,小小倭国肆虐神州,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让人欺凌,像一条哈巴狗一样地让人欺凌啊……黑暗笼罩了神州大地,然而在这黑暗之中,却有着灭不掉的星星之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光明前赴后继。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久违的太阳终于在神州大地上冉冉升起。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在那样黑暗的社会里,在小米加步枪的时代里,在列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们坚定地带领着中国人民向光明前进,从不后退!

相信,大家都对一个词有所了解——长征,它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一部恢弘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红军的这一次长征,满怀期待地走,满身伤身地胜利。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的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无比坚定。他们埋头苦干、勇于奉献;他们勇往直前、不屈不挠;他们不怕牺牲、必将胜利!

每当我看到有关战争的新闻,看到叙利亚的孩子生活在废墟中,无家可归,甚至惨死地海边,我就感到心痛,同时也感到庆幸。庆幸我生活在中国,庆幸有那么多的革命先烈曾经用他们的生命保卫着祖国,用鲜血换来了一个新的中国。

现在,没有长征时的磨难,我们生活得安逸快乐。但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那些革命先烈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只为创造一个新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把红色基因从脑海里,转变到行动上,把它传承下去、传承下去、传承下去!

红色故事3-5分钟演讲稿精选 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一(8)班的施娇娇。

伟大的红军长征胜利75年了,无数的长征故事一直感动着我们的心。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不能忘记长征,不能忘记千千万万红军流血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与奉献,能有我们的今天吗?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一位长征路上红小丫的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改名王新兰。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因此,我把她尊称为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10岁开始到12岁跑着参加了长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满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开始了万里长征。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往哪走?那时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

王新兰在宣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路崎岖难走,十几个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们一边艰难的行走,一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

一天早晨,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王新兰,拄着一根木棍,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咬着牙坚持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问她要不要歇一会儿,她摇摇头。走了10多里地以后,她眼前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大家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躺在担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担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艰难。几天以后,王新兰连饭也吃不下,昏昏沉沉,头发眉毛都脱落了,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了。炊事员老谢给她送饭来,摸摸她的额头,翻开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说:“这娃儿恐怕不行了。”彭道华大姐抱着一线希望,把饭嚼烂,掰开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有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形,建议给当地的老乡30元钱,把她留下。红四军主任洪学智知道以后,亲自来到宣传队,说:“不能把她留下,这孩子能唱会跳,再艰难也要把她带上。”

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

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

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军长许世友亲自来到宣传队给大家讲了过雪山的注意事项。临走时,军长开玩笑地对王新兰说:“你这么小,山那么高,爬得过去吗?”

王新兰满有信心的说:“爬的过去!”

徐军长又说:“山上冷得很啊!可不要冻哭了,一哭眼泪就成了冰棒棒,在脸上扒不掉。”

王新兰说:“哪个会哭啊!”

这天夜里三点,队长就把王新兰几个姑娘叫了起来,说该上山了。大部队五点钟出发,宣传队早点上山去准备宣传,还要搭个棚子。

每人发了一块布,让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山脚下,凉气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顶用。雪山皑皑,冻煞人啊!

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开始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向一队队红军一遍遍说着她背的滚瓜烂熟的顺口溜:

同志们,加劲走,赶快穿过大风口。

莫歇劲,莫逗留,“三不准”要求记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坑洼里的积水不能喝。

不准打闹大步跑,互相帮助都走好。

红军战士英雄汉,定能征服大雪山……

十一师政委陈锡联带着队伍走上来了,他爱怜地摸着王新兰冻得通红的小脸蛋,说:“部队快走完了,这里风大,不能多呆。”宣传队领导决定让年龄小的队员先上山,大一点的再坚持一会儿。

王新兰还想坚持,但是不得不服从命令。到了雪山顶,她往下一看,只见红军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像一条长龙,把茫茫雪山划成了两半,十分壮观。

王新兰又打起了小快板,等队伍差不多都过完了,才坐“冰飞机”滑下了山。

红军长征堪称世界奇迹,10岁的王新兰跑着长征是人生的奇迹。我们要纪念长征,也要学习长征路上的红小丫王新兰,向千万红军先辈致敬!

红色故事3-5分钟演讲稿精选 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早年接受革命影响,在开封读书期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他曾组织反帝爱国罢课游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领导游击战争,不久,在河南、上海、东北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曾五次被敌人拘捕,受尽折磨,都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党营救出狱,他不顾病痛缠身,立即投入抗日救国斗争。他先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代理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指挥。率领抗日联军战士,在东起长白山,西抵辽河平原,南达黄海岸的广大地区,展开抗日游击战,到处袭击日军的据点、破坏敌人交通设施,仅1937年至1938年间,就连续战斗数十次,攻克大小城镇10余处,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寇视杨靖宇为心腹之患,调集大量兵力,对抗日联军进行严密封锁,疯狂围攻。杨靖宇率部转移到原始森林中,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以草根充饥,用泥巴裹伤,顽强战斗,毫不气馁。仅1939年一个冬季,就歼敌数千人,冲破敌人11个军管区的兵力包围。日寇闻风丧胆,悬赏10万大洋捉拿杨靖宇,并调集30万重兵“讨伐抗联”。杨靖宇将部队化整为零,开展“麻雀”战。1940年初,他率部转

战至蒙江县,由于叛徒出卖,被敌人重重围困。在四、五架飞机配合下,日伪军实行“梳篦”战术,八面包抄。杨靖宇将分队疏散后,只带两名警卫员在林海雪原中与敌周旋了三天三夜。最后两名警卫员先后牺牲,他孤身一人被封锁在蒙江县保安村外的树林中。2月23日下午,杨靖宇与敌遭遇,,他一个人同几百日伪军激战1个多小时,最后身中数弹,其中一颗打中胸部,才终于倒下,壮烈殉国。时年35岁。他牺牲后,敌人残酷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他的胃肠里没看到一粒粮食,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敌人为之骇然,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顽强”的人。抗战胜利后,党组织费了很多周折,找到了他的遗首和遗体,长白山区各族人民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在通化市郊修建了杨靖宇陵墓。

杨靖宇将军牺牲了,但他没有倒下,他和许多革命志士一样矗立成我们心中永久的丰碑。我们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下长大,那样惨痛的记忆或许我们感受并不深刻,或许我们仅仅从教科书上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或许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及对于一个偶像明星的了解。但是,要知道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啊!

回顾历史,我们有太多的痛苦和屈辱,任人宰割的命运让国人长时间难以昂首挺胸走路,是我们的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一次次突进,一步步跨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不断推出新的希望。

有了中国共产党,祖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让我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强大,让我们一起为她加油!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3分钟 篇4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泱泱大国,铭记英雄,激励后代!让英雄的故事,家喻户晓;让英雄的名字,传颂千秋。

今天我作为红色故事演讲的选手,走上讲台,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我母亲姓柳,是xx县xx乡xx人。我经常随母亲到xx外婆家去,外婆给我讲xx的人文故事,其中,革命烈士柳志杰的故事,感人至深。

我今天带给大家的,就是革命烈士柳志杰的故事,请大家点评。

柳志杰,1902年出生在安徽省xx县xx乡xx村。在兄弟五人中,他排行第四。小时候跟随伯父读《四书》《五经》。13岁那一年,父亲将他送到陈家祠堂读私塾,从此学习成绩突出,有“小才子”的称号。

他在私塾的某一天,老师出对联,想考一考柳志杰的才能。老师以柳志杰家出门必须经过三道石桥为题,出了上联:“踏过磊桥三块石”,要求柳志杰对出下联。柳志杰灵机一动,迅速对出下联:“推开出路两重山。”这是非常难对的“拆字联”,没想到柳志杰脱口而出,巧妙应对,让老师刮目相看。

1924年6月,柳志杰在堂哥中共党员柳文杰的指导下,到武昌报考湖北法政专科学校。这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柳志杰读到了大量进步书刊,一天一天接受革命思想。

1925年,柳志杰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考取了当时西北军开设的讲武堂,希望自己以后能投身国民革命,写《大风歌》表明自己的志向。讲武堂的上司竟然以“不守学规”、“思想偏激”为名,将柳志杰等53名进步学员,押送军人反省院“反省”。1926年6月,柳志杰退学,随后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班。

1927年春,柳志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大众,柳志杰对此十分愤慨。

1929年春,柳志杰由中央军校分到第五军任副团长。柳志杰身经百战,屡立战功。

1930年初,xx中关发生了请水寨暴动,成立以王效亭为师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柳志杰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化名万云,辞职回乡。5月,潜山县委革命委员会成立,柳志杰出任县军事委员,负责编训赤卫队。

1932年柳志杰离开武汉,到达北平,在北平期间,他一身清贫,坚持研究马列主义,写下了《唯物史观浅说》一文。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三省后,柳志杰写信给冯玉祥将军,请求冯将军起兵抗日。

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组成抗日同盟军,宣布抗日。柳志杰化名之叶,来到张家口,在吉鸿昌将军的前敌总指挥处任秘书。抗日同盟军经过浴血苦战,取得了辉煌胜利。

后来,柳志杰想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无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道路封锁极严,柳志杰无法到达井冈山。

1934年3月,一个打入敌军的地下党员叛变,导致中共潜山县委书记等50多名共产党员被捕。敌人从县委书记的一个通讯本里,得知柳志杰在南昌的住址。3月底,南京宪兵司令部稽查处处长韩文焕,亲自赶到南昌,将柳志杰逮捕,送往南京。到达南京后,韩文焕立即对柳志杰进行刑讯逼供。柳志杰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他坚贞不屈。

1934年7月12日凌晨,柳志杰被提出牢房,押往刑场。他沿途不断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新军阀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当时只有32岁。

我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22年红色故事优秀学生演讲稿 篇5

__年前的今天,一个组织的成立,给新中国的诞生送来了曙光,给迷茫中的中华民族指明了方向,自由,民主,自强的中国梦有了一个领路人。他就是伟大的中国共 产党。在危急关头时引导着千百万革命志士赶走了帝国主义、_了蒋家王朝、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是她,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也正是在她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洗前耻,中华大地万象更新,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013年的今天是她92周岁的生日。回望过去,共和国的建设在党的领导下虽历尽艰辛,却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苏东剧变,不变的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汶川地震,震不跨的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坚强决心。忘不了两弹一星的辉煌卓越,忘不了载人飞船升空的激动人心,忘不了北京奥运会的完美呈现,忘不了上海世博会的宏伟盛宴,更忘不了国庆_周年阅兵的气壮山河!还看今朝,我们取得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辉煌成就,我们用满怀的信心迎来了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党的__周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彰显出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正走上了民主、富强的康庄大道。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也都离不开一群人:那就是青年!我们青年人有着激情昂扬的青春,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牢记使命,是毛泽东傲立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十足霸气;牢记使命,是周恩来胸怀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强决心;牢记使命,是鲁迅先生“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铮铮铁骨!正是他们用燃烧的激情点燃了青春的火炬,将火红的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在他们眼里,不畏艰难就是使命;在他们眼里,无私奉献就是使命;在他们眼里,将无悔的青春献给党献给人民就是使命!成功的接过中国梦的接力棒就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无数追梦者、圆梦人的努力,塑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气质。

青年朋友们,为了更好的完成使命,那么就让我们快速地成长成才吧。请不要因暂时的挫折和失败而低头,请不要因风雨和荆棘而止步,让我们用拼搏和意志捍卫心中的信念吧。风烈雨急算什么,困难重重又算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惊涛骇浪算什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激烈竞争又算什么,傲视群雄,敢问天下谁与争锋?!

刻下奋斗的誓言,紧跟党的步伐吧,让我们以成功者的名义宣誓:

肩负使命,以饱满的热情书写壮丽;

肩负使命,以畅快的激情挥洒雄风;

肩负使命,让我们以沉稳的脚步迎接未来。

让我们牢记使命,向着梦想的彼岸进发!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红色故事3-5分钟演讲稿精选 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幸福,我们的学习环境条件无比优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可我们想过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吗?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刘胡兰姐姐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是刘胡兰牺牲__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她!让我们重温一下刘胡兰姐姐的英勇事迹,永远记住刘胡兰姐姐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她8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胡兰是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受到中国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女英雄。

1946年10月,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中共县委决定只留下少数同志坚持斗争。刘胡兰认为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主动留了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掩护伤员撤离,还配合武工队处死了敌人保长石佩怀,对敌人震动很大。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进刘胡兰家乡搜查,抓走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等6人,形势非常危急。刘胡兰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可天刚刚蒙蒙亮,敌人就包围了整个村子,强令全村所有人到观音庙集合,刘胡兰也被迫来到场地上。她早有预料,摘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交给母亲,决心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刘胡兰最终在叛徒“石五则”的出卖和现场指认下,当场被捕。国民党大胡子军官黑着脸审问她:“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大胡子恶狠狠地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

刘胡兰冷静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

大胡子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了你是共产党。”

刘胡兰知道已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大胡子问:“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刘胡兰回答:“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大胡子又问:“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

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

大胡子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都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用软的,他_笑着哄骗说:“刘胡兰你要知道,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了你,还会给你一份好地,怎么样?”

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这下敌人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脸,敲着桌子嚎叫道:“你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硬,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敌人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最后,敌人为了恐吓刘胡兰,在她面前将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活活用乱棍打死,场面非常血腥。同时对刘胡兰吼道:“你看见了吧,怕不怕?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痛斥道:“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刘胡兰真真正正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她那种“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们应当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美丽强大之梦而奋斗。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篇7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一号选储进,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踏上征途"

面对幸福安定的生活,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由得脑海里浮现出那一段段血浓于火的红色记忆,如此明晰。一股又一股红色怀旧的风潮加速了红色记忆的升温。

冰封的皑皑雪山,留下了先辈们的足迹与热泪;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留下了先辈们的身躯与鲜血;桥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无一不浸透着先辈们的智慧、勇猛、坚韧·····。穷尽所有词汇,我们都无法表达你种最激烈,最痛心,最动人的血色记忆。

时代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的志向与使命的不同。虽然我们不需要用鲜血用身躯去完成使命,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未来而不断地前进。

前进的征途上,血色记忆中那"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的不畏艰难;那"战马长嘶偎侠骨,飞鸿凄唳俯沙场"的英勇无畏;那"满腔正气冲霄汉,千古悲歌泣鬼灵"的悲壮感人都时时刻刻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向前,再向前。

我们是社会的精英,祖国的栋梁,时代的骄子。

不要认为自己还很渺小,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去想的是自己会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两位老人的事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赵振友,陈振斌两位老人几十年来都在拓印烈士的纪念碑。遇到缺行少字的他们设法弄清楚;遇到有名无性或是有性无名的他们请教老人,查阅资料。他们本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几十年来风雨兼程,默默无闻。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我承认对于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都是一株株小草,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些小草有夸父逐日的信念,精卫填海的执着,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坚韧不拔就会拥有整个蓝天。

我们普通但我们决不平凡,让我们伴着那血色的记忆,追寻着先辈们的足迹踏上我们自己奋发有为的征程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