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 > 导游词 > 江苏导游词 > 美丽江苏风光导游词实用3篇正文

美丽江苏风光导游词实用3篇

时间:2023-03-11 18:03:46

美丽江苏风光导游词(精选3篇)

美丽江苏风光导游词 篇1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距今4900-8120_年。大地湾遗址1958年后即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秋开始发掘,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对研究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乃至华夏文明的起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大地湾遗址以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倍受考古界关注。

大地湾最早距今7820_年,最晚距今4820_年,有3020_年文化的连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值得提出的是大地湾的房屋建筑遗址,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尤其是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020_年前)的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门开和带檐廊的大型建筑,其房址面积270平方米,室内面积150平方米,平地起建,1木骨泥墙,其复原图为四坡顶式房屋。这一房屋的规模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更引人注目的是房屋居住面上,还给有地画,图案由人与动物构成,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这里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很多,贮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大量出现,都说明和反映了其经济形态属于定居的以农业为主的类型。

美丽江苏风光导游词 篇2

各位嘉宾,我们已经到了云龙山的北麓山门停车场,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跟我下车,现在是九点钟,我们游览云龙山的时间大约需要1小时左右,我们十点钟在车上集合,请大家记好我们的车号,劳烦司机师傅把车窗关好。

云龙山是徐州市南郊风景区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它西傍云龙湖,东依凤凰山,南靠泉山自然风景保护区,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云龙山南北走向,全长三公里,共有九节山头,其中第六节最高,海拔一百四十二米。但是它的名胜古迹多集中在北数第一节山上。这节山海拔一百四十二米,明清时期山上建造了一些庙宇亭台,并栽植松、柏、椿、槐等树木。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大士岩、放鹤亭、兴化寺这些主要景点就在第一节山上。各位嘉宾,这就是云龙山北麓山门,我们将由此上山。上山时,请大家注意安全。大家看,山门的右侧是1999年7月1日修复的卧牛泉。它始建于清代,由雨水山泉汇聚而成。因为泉池东壁的巨石形似卧牛而得名,是云龙山著名景点之一。修复后的泉池长30米,宽6米,深5米,南深北浅。泉池上方的拱型石桥名三义桥,它长7米,宽1。6米,桥柱是青石雕刻成的,栏杆上有二龙戏珠、麒麟等传统图案。立于桥东首的石碑是在泉池疏浚中发现并打捞上来的。各位游客,请看刻在山石上的“云龙山”这三个气势磅礴的大字是明朝的莫于齐书写的。明万历年间,他在徐州担任兵备右参政,云龙山究竟是如何得名的呢?因其九节山头蜿蜒如龙,旧志称:“其上有云气,故名云龙山。”北宋以前因为山上有大石佛头像,所以又名石佛山,在宋朝时这两个名字是通用的。苏轼任徐州知州其间,以云龙山为题材,写下诗问十余篇,其中《放鹤亭记》脍炙人口,被收入《古文观止》名篇,云龙山因此文明于世。

各位嘉宾,我们现在来到了云龙山的主要景点之一-----大士岩。它位于云龙山西半山腰上。是康熙五十八年徐州知州姜焯开凿的。他原来打算在这里建造僧舍,觅僧看守放鹤亭,因为在挖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巨石岩,广约八丈,峰棱外露,不知道它有多深,又因岩下黄茅岗有唐吴道子所画观音大士像石碑,于是授意石工把巨岩雕为观音大士像。观者益以为神,于是州人又请增工扩大正殿三间,前面为韦驮殿,左右为寮舍亭台阁道,取名为大士岩。

大士岩的正殿为圆通宝殿,正殿中的观音大士像雕在巨岩上,大士像已经毁于时期,这座大士像是1978年重塑的,1988年又增塑了文殊、普贤等菩萨像,文殊和普贤都是佛教的菩萨,他们分别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和右胁侍,他们三人合称“释家三尊”,观音的道场在浙江省舟山群岛的东南部普陀山上,因此他也被称为海岛观音。因为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他同阿弥陀佛及其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所以在被配殿建了三圣殿,南配殿是千手千眼观音殿。据佛经《大悲咒》记载,千手千眼的菩萨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画家依据密宗仪规而绘成多面多臂菩萨。而民间相传东周妙王的第三个女儿出家得道后,为替父亲治病,挖下了自己的双眼。砍下了自己的双手,制成药治愈了父亲的病。妙庄王为了纪念女儿,让塑匠塑一个全手全眼的观音像,塑匠听错了,塑了一个千手千眼的观音像。

大殿前的两株古柏是清初种植的。它同大士岩同龄,殿南还有一株从、石缝长出的挺拔古柏,这株古柏已有900多年的树龄,这株古柏正体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品质。

山顶门北侧的是鼓亭和试衣亭,南面是钟亭和送晖亭。试衣、送晖两亭是根据苏轼诗句“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春晖”而命名的。山顶门内有韦陀殿,韦陀是佛教守护神致意。他面向大殿,手持韦陀杵,韦陀杵是韦陀降魔伏妖的兵器。持杵的不同姿势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一是双手合十,一是持杵叉腰。这两种姿势代表了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猜一猜。韦陀双手合十表示此处不接受云游僧人在此寄宿,而叉腰持杵则表示欢迎各地僧人前来交流佛法。大家看看这座韦陀像是什么姿势?

韦陀的背后是弥勒佛,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据佛教说,他还要在兜率院内修行4020_年,那里的一天相当于人间420_年。所以他还要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才能到华林园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所以他被称为未来佛。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弥勒身世的传说。相传他为五代梁朝时期明州(今宁波)奉化人,名契比,两耳垂肩,袒胸露独,开口常笑;但其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挑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贞明二年,在岳林寺圆寂时口年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之不识。”人们才醒悟他为弥勒的化身,曾有“开口常笑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等楹联描绘其皆大欢喜的形象。相传他的道场在宁波雪窦山。山顶门下,依山势修砌的石阶,叫做“五十三参”,大家可以边登边数。这些台阶正好是五十三级。据记载:善财童子参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名师,最后拜观世音为师,才得到“正果”,之所以修建五十三参是要人们虔诚参拜,表示“正果”得来不易。

各位嘉宾,参观完大士岩,让我们到放鹤亭去看一看。

放鹤亭位于云龙山第一节山山顶,坐东朝西,是一座民族风格的建筑,它始建于北宋元丰年,是隐士张山人建造的。

张山人原来住在云龙山西麓黄茅冈,家有花园田宅,马匹僮仆,可以说是一个豪门大户了。他的父亲张希甫信奉道教,母亲李氏道教、佛教皆信,张山人本人爱好诗书,善弹琴,也常亲自耕作,闲则入山采药,过着田园隐居的生活。苏轼任徐州知州两年,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以为平民朋友就是这位张山人。张山人驯养了两只鹤,并在云龙山顶修建了一座草亭,名为“放鹤亭“,苏轼为此写了一篇《放鹤亭记》,成为流传千古的著名散文。放鹤亭历史上多次重建。“放鹤亭“三字匾额原为乾隆皇帝御笔钦书,后因毁坏,1978年改用苏轼手迹制匾额悬挂在亭廊之上。

在放鹤亭南约二十米有招鹤亭,因《放鹤亭记》中有《招鹤》之歌而得名,放鹤亭西面有饮鹤泉源,是沿着岩层下凿而成的,五十年代井中还有泉水,后来因被人投掷石块而堵塞,近年来经过清理,饮鹤泉泉中又涌出了清泉。

各位嘉宾,放鹤亭后那座宏伟的建筑就是兴化寺,让我们到那里去参观吧。兴化寺的大殿、配殿,禅院等均依山而建,风格别致。特别是大殿很有特色,大殿三面均为山崖石壁,殿内供奉的石佛高11。52米,合三丈四尺有余,但殿的后墙只用了三行砖。所以有“三砖殿覆三丈佛”的妙誉。

这儿就是大佛殿了,佛教一向是劝人向善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佛像,虽然法相尊严,但大家可以看到他其实是微笑着的,而且他方面大耳,显得非常慈祥。古代的能工巧匠用他们灵巧的双手演绎出了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劝语。

大殿内两旁的山壁之上刻有山峰、瀑布、洞穴,各种各样的佛像错落布置其间,

成为“龛山为宇,消峰成相,四壁抄峭,罗汉;诸天龙女历落窦间”天然如画的巨观,虽然在宣德七年被烧毁了一部分,但现在仍存有七十二处,二百五十余尊。其中,最早的年号为北魏太和十年。那时正是被魏凿窟雕佛的鼎盛时期,因而大石佛头像很可能为466—486年间雕凿的,算起来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大石佛的两臂和前胸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添加的。

殿南外的这个驮碑的大石龟叫。根据它所驮石碑上的题名可以推断梁宋时这儿已经有寺,伺候八百年这座寺庙的兴衰无从考察。至洪武三十一年,主持胜吉建造佛殿三间和僧房一间。宣德七年寺庙毁于大火,但大石佛仍然完好,宣德九年重建寺庙。并建天王、诸天罗汉、诸天明王等殿和山门等,于正统元年竣工,至今已近五百六十年。

大殿南面有鼓亭、北面有钟亭,鼓已经不知去向,古钟为明宣德三年筑造的,上有“风调雨顺”四个大字。

多年来,人们都习惯将大石佛称为释迦牟尼像,称大佛殿为大雄宝殿。1985年,室佛教协会成立后,养熙大和尚从南京栖霞山来寺住持,人为所说释迦牟尼像实为阿弥陀佛坐像,缺少安置释迦牟尼法像的大雄宝殿,因此,于1994年在大殿东重建的韦陀殿处营建大雄宝殿,并塑释迦牟尼像,修建藏经楼等。

1993年12月拆除韦驮殿时,在地下岩石上发现了整片的佛龛造像,以及游记、题记等,上下数层,分组排列。这写佛像线条流畅,任务半满潇洒,为保护这些唐宋摩崖石刻而建造的大雄宝殿于1994年7月27日竣工。

各位嘉宾,云龙山第三节山,又称南天门,上有观景台,台高6米,占地1500平方米,包括大、小两层平台,六角飞檐古亭及其它辅助设施。“观景台”三了鎏金大字由著名书发家尉天池题写。站在台上四面眺望,可欣赏古彭新姿。观景台的建成与毗临的翻山索道,将云龙山、云龙湖、彭园,汉画像石馆等景点融为一体,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问景观想协调的游览路线。

美丽江苏风光导游词 篇3

欢迎大家来到新疆。新疆有着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人们一踏上这里,就会被它的神奇博大、美丽富饶所吸引。相信在短短几天的游览中,新疆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瑰丽全姿的民族风情、神秘绝妙的自然景观、珍奇稀有的古迹遗踪、富饶丰盛的物产资源会让您惊叹不已。

一、地理概况

游客们,新疆神奇在哪里?首先还是让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地理概貌。新疆的地形地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三山夹两盆。天山山脉横贯新疆,南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合抱塔里木盆地,北与阿尔泰山脉合抱准噶尔盆地。俗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间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疆的准噶尔盆地,中间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大沙漠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绿洲与山地草原,成了新疆人民的世居之地。

其实,更形象一点来看,新疆的地貌就像一个字,那就是疆字的右半部畺,其中三横表示三山,自北而南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与昆仑山一阿尔金山,夹在三横中的两田表示两大盆地,北面是准噶尔盆地,南面是塔里木盆地。新疆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面积的总与。

二、历史文化

辽阔的土地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新疆古称西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居民。由于地域辽阔,交通发达,历史上曾是众多民族驰骋角逐之地。远古在南疆活动的主要是羌人,相传还有与周人有着远亲关系的赤鸟人。到了秦汉之际,新疆已形成许多国,史称西域三十六国。历史上对沟通新疆与内地关系贡献最大的要数汉武帝,公元前138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此后又派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率军出击匈奴,并逐步使西域归属了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后的1500多年时间里,无数商人、官吏、使臣、僧侣沿着张骞的足迹东来西往,形成了一条沟通中国与中亚、南亚以及欧洲的商业通道。伴随着古道上的驼铃声,古代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珍贵的药材以及火药炼制术、造纸术、印刷术传到了西方,欧洲与亚洲各国的特产以及佛教、景教、及其文化艺术也流入了中国。流通在这条通道上的商品中,最珍贵、最具代表性的即是精美华丽的中国丝绸,因此这条古老的交通线就被誉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像一条友谊的纽带,把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古希腊文化与波斯文化联结在一起,成了一条举世闻名的最古老的外贸交流、文化传播之路。

汉代以后,丝路交通维续不衰,西域成了著名的佛教地区,天山南麓的许多石窟都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凿的。盛唐时期,也是新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特别是公元640年唐太宗平高昌,不久又打败突厥,使唐朝西部的疆域跨过葱岭,推进到了中亚,新疆成了我国关内的腹地。此时国强不怕外侮,边关大开,中外人士均可自由往来,丝绸之路畅通无阻,贸易交往空前繁荣。宋元明时期,新疆时分时合,直至清乾隆年间,西域始称新疆。公元1759年,乾隆派兵先后平定北疆准噶尔部与南疆大小与卓的叛乱,使长期分裂的新疆复归统一。

三、旅游资源

各位游客,在初步了解了新疆的地理与历史后,我们再来谈谈新疆的旅游资源。新疆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按其特色分类,可有以下五种游法:

1、丝路古道游

丝绸之路因特有的文化遗产而名扬四海,成为新疆旅游业的一张王牌。在新疆境内,丝绸之路被分为南、中、北三条道路。三条道路中最具魅力的当数吐鲁番、楼兰、库车、喀什等地,它们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交通枢纽。

2、沙漠探险游

新疆拥有世界第二、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33万平方公里,因此沙漠旅游成了新疆的特色旅游项目。沙漠旅游的升温与沙漠探险及其人文色彩不无关系。居住在沙漠腹地的`克里雅人、牙通古斯人,至今过着原始淳朴、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的纯净笑容与柳条夯成的简易居室,给干旱的沙漠带来了人性的美丽光芒。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沙漠旅游的文化内涵,也使我们有了造访与体验的理由。

3、草原游牧游

新疆的天然草原约为8000万公顷(合12亿亩),其中可利用的为5000余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新疆发展草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草原上生长着早熟禾、紫孤茅、看麦娘、鹅冠草,旷野万里,碧草连天。草原之旅,还可欣赏马术表演、叼羊表演、江格尔表演等,可参加骑骆驼比赛,让人充分领略草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4、原始生态游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已建立了1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2450多平方公里。计划建立的尚有12个,其数目之多,面积之广,居全国之冠。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现有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其数量约占新疆自然保护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尤以喀纳斯湖最有代表性,其中钟林组织的新疆浪漫六日游(马背4日)是最著名的品牌。奇绝仙境果子沟以野果多而得名,沟内峰峦叠峙,松桦葱郁,果树丛生,被称为伊犁第一景。位于巩留县城外的恰西风景区被誉为人间天堂,那里山青水碧,鸟语花香。

5、民俗风情游

新疆的民族风情是奇异诱人的,13个主要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竞技与游戏活动。赛马是哈萨克、蒙古、等民族酷爱的体育活动;叼羊也是这些民族热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姑娘追是哈萨克人特有的民间马上活动,它既展示了青年男女们精湛的骑术与健壮的体魄,又抒发与传递了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新疆各族人民在饮食上也各有特色,馕、抓饭、烤羊肉等更是成为新疆食品的精华与标志,它们与新疆许多名胜古迹一样吸引着中外游客。新疆的民族手工艺品也不下百余种,其中宝石首饰、玉石雕饰、地毯、民族乐器、维吾尔族花帽、英吉沙小刀、仿古土陶等,最受游客青睐。

今日交通

今天的新疆,交通十分便捷。航空方面,新疆目前是中国航线最长、航站最多的一个省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网,连接天山南北十余座重要城镇。快捷便利的航班,可以在几小时之内完成古人数月乃至一年的艰苦旅程。铁路方面,40年来新疆已建成三条铁路。它们是:兰新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1962年通车,全长1892公里;南疆铁路(吐鲁番经库尔勒至喀什),分两段实施通车,全长1446。37公里;兰新铁路西段(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全长460公里,1991年2月通车。公路方面,新疆已建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以乌鲁木齐为起点的主干公路达数十条之多。

各位游客,听了我以上的介绍,想必您对新疆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吧。这仅仅是新疆的过去与现在。未来的新疆,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实施中,还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到那时大家再踏上这片广衰的土地,与这里的各族人民欢聚一堂,一定会由衷唱响《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时代新曲。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