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 > 演讲稿 > 节日演讲稿 > 护士节演讲稿 > 护士节小组演讲稿(通用3篇)正文

护士节小组演讲稿(通用3篇)

时间:2024-05-26 22:33:23

护士节小组演讲稿(通用3篇)

护士节小组演讲稿 篇1

晚上好!

又是每年的这一天,纯洁的白色把美丽的五月装点,我们从事不同的岗位,却来自同一条战线,手携手,心相牵,共赴“512”这庄严的精神盛典!

坐在台下的你,不知是否和我有同感,卫生事业责任重于山,卫生人的情怀无悔无怨!

翻开日历,每一个节目都有它独有的内涵,三八妇女节,五四是青年,仲秋盼团圆,大年三十除夕夜,华夏儿女大联欢!唯有“512”,把我们的记忆定格在20xx年,四川地震,同胞罹难,护士节的快乐变得沉甸甸!

抗震救灾,奋勇当先,不畏艰险,不讲条件,在许多人的心中,“白衣天使”、“白衣战士”是我们卫生人的名称代言,可做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深知天使的翅膀也会受伤,战士的脊梁也并非永远坚强,我们也是命运的孩子,有同样的苦减辣酸甜,有同样的悲喜忧欢。

亲爱的朋友,你可曾看见:翻身拍背的护士或许在用腰围支撑她疼痛的椎间盘,指导你正确饮食加强营养的医生或许因为加班已经好几顿都在吃方便面;亲爱的朋友,你可能计算:有多少个二万五千里在他们的脚下伸延,有多少个家庭在他们的缝合下破镜重圆;亲爱的朋友,你能否想象:不是亲人却与受伤的生命息息相关,不是情人却能读懂昏迷病人的渴望与期盼;亲爱的朋友,你能否体验:为你查看体温表的护士也在发烧,头昏脑胀,全身酸软,承受病人、家属误解辱骂的医务人员却不能一走了之,以怨报怨!

爱的话题几天几夜也讲不完,爱的果实却只能用爱来浇灌。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我们卫生人,爱如繁星撒满天,光芒虽小,却亮的熣灿;数量虽多,却踏着同一条轨迹旋转,当健康触礁,生命遇到黑暗,这光为生命点灯,这爱为健康扬帆!

护士节小组演讲稿 篇2

亲爱的领导们,来自健康战线的法官和同事们:

晚上好!

每年都是同一天。纯白装饰美丽的五月。我们从事不同的岗位,却来自同一个战线,手拉手,心连心,去参加“512”庄严的精神仪式!

坐在台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分享我的感受。健康责任比山重要,健康人无悔!

打开日历,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元宵节,中秋团圆,除夕,中国小朋友聚会!只有“512”定格了我们的记忆,20__年,四川地震遇难同胞,护士节的快乐变得沉重!

抗震救灾,我们勇于带头,不怕苦不怕险,不讲条件。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白衣天使”和“白衣战士”都是我们卫生员的名字代言。作为其中一员,我知道天使的翅膀会受到伤害,勇士的脊背也不一定都是结实的。我们也是命运的孩子,同甘共苦。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翻身拍背的护士可能在用腰围支撑着她疼痛的椎间盘,指导你正确饮食加强营养的医生可能因为加班吃了好几次方便面;亲爱的朋友们,你可以计算一下:有多少25000英里在他们脚下延伸,有多少家庭在他们的缝合下第二次徘徊;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吗:不是亲人而是受伤的生命息息相关,不是恋人而是能读懂昏迷患者的渴望和期待;亲爱的朋友们,你能体会一下:为你检查体温计的护士们也在发烧,头晕,乏力。但是,承受着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误解和虐待的医护人员,不能一走了之,怨声载道!

爱情的话题不是日日夜夜就能说完的,爱情的果实只能靠爱情来浇灌。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我们健康,爱如满天星,虽然光小,却明亮明亮;虽然人多,但走的是同一条路。当健康触礁,生命遭遇黑暗时,这道光照亮了生命,这份爱驶向健康!

护士节小组演讲稿 篇3

护士节快到了。持续了好几年的医院文化建设项目“做人做护士做天使”征文活动又如火似荼的进行着。

去年我已投稿过了,今年本不打算再写稿。但又觉得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年做专科护士的酸甜苦辣,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由于我所在的呼吸科老年卧床患者多,存在压疮风险的甚至发生压疮及各种伤口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进修专科资格证书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及提高科室的专科护理水平。20__年领导安排我去广州进修了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

在中山三院完成1个月的临床理论学习,在南方医院及广州军区总医院完成1个月的临床实习,经过了严格的理论及实践考核及个案论文汇报,只是拿到了一份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结业证书。回到医院继续完成了1年的临床实践并实践结果汇报通过广东省护理学会审核,才终于取得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资格证书。

拿到这份得之不易的专科资格证书,想到进修期间每天白天奔波上班处理伤口造口,晚上挑灯夜读查资料整理个案的艰辛得到了回报很是欣喜。正踌躇满志准备在临床开展工作,大展拳脚。却发现仅仅只推开了关于伤口的一扇门,门后面却是长长高高的螺旋阶梯。

能在护理门诊独自坐诊是对专科护士价值极大的肯定,但每次出诊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伤口专科护士不同于换药室护士。

换药室护士是按照医嘱履行换药流程,而专科护士每接诊一位患者,首先是评估病人收集资料,除了从主诉、既往史、伤口的位置、大小、基底、颜色、渗液、创缘、气味、周围皮肤、疼痛等方面收集,判断出伤口的成因,还要评估患者的年龄、营养、基础疾病、伤口对其生活的影响、病人的心理预期、经济能力、家庭支持情况。

这一切在脑海中要迅速完成并拟出换药方案,即刻给予伤口处理,并不时穿插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还要开出换药处方指导患者缴费并完成就诊病历书写。

虽然目前伤口门诊的患者数量并不多,但每一位患者的处理,对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严格执行医嘱的护士思维来说确是一个巨大挑战。并且独自面对复杂多样的门诊伤口患者,心理调整、专科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的运用对专科护士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

微信指导行动不便的马阿姨

有一位糖尿病足的50多岁的马阿姨,同时也是位尿毒症患者。由肾内科的医生转诊到伤口门来处理糖尿病足。

简单的处理下创面,换个药很容易。但分析病因想让伤口尽快愈合不是件容易的事。

阿姨因行走不便往来一趟医院不易,我在微信里详细询问了阿姨足部伤口漫长的处理历程包括在外院外科手术处理的经过。通过微信指导她,不能到医院时自己在家换药,教给她一些糖足的防护措施。

阿姨很配合,后来伤口愈合了,阿姨还是几乎每天早上通过微信发一个问候表情给我,我感受到病人除了感激外还有久病之人对生命和健康的强烈渴望。

指导国外手术国内护理的余先生

余先生是护理门诊的一位老病人。他是在国外做的肠癌手术,腹壁上留了一个造口。目前国内大医院自己手术的造口病人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延续性护理。

余先生这种国外手术回到国内康复的真有点找不到组织的感觉。造口日常护理他能处理,但出现了一些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就比较为难了。余先生在偶然一次来到护理门诊后,和我们几位专科护士建立了良好关系。

我们教会他并发症的处理,指导他在国内如何购买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一些新的造口护理知识健康教育内容也及时通过微信发送给他。

又一个出诊日,余先生带来了一小篮水果,说是自己亲自采摘的,硬是放在诊室走了。

虽然工作多年,见到过不计其数患者送来的鲜花水果,但那都是医护合作的成果。这一小篮水果却是代表我们护理的独特价值,非常珍贵。

神奇的负压治疗技术

去年9月,科里接收了一位从广州珠江医院转来的患者。这位42岁的壮年男子正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因车祸骨折导致肺栓塞然后重症肺炎,上过ECMO才抢救回一条命。

看到他时,他骨瘦如柴地躺在病床上,气管切开套管口不断喷出痰液。右侧大腿根处揭掉纱块,赫然见一血肉模糊的洞口,测量一下3.5_.2_cm。原来这处伤口就是置入的生命管道ECMO导管拔出后因为愈合不佳导致的。

外科医师会诊后建议慢伤专科小组介入处理,我们讨论后决定给他使用持续伤口负压治疗。因为患者营养状况差,我们前期用了损伤小的自溶清创,然后使用了简易负压不到1个月。

国庆节期间伤口就长平闭合了。见证了神奇的负压治疗技术,家属很惊喜很感激,也极大增强病人的康复信心。

经过医护通力合作多学科治疗,不久病人就拔出气切管,下地活动,出院了。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我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