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卫生领导讲话(汇总3篇)
时间:2022-11-14 12:07:09
分管卫生领导讲话 篇1
同志们:
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既是深化医改开局之年的总结会,也是全面实现深化医改近期工作目标攻坚之年的动员会。这次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的目的。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同志亲自出席表彰先进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国卫生系统在深化医改、防控甲流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今年卫生工作的思路和主要任务作出了部署,克强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传达学习贯彻。昨天,陈竺部长代表卫生部作了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20xx年的卫生工作,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系统阐述了做好当前卫生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对20xx年全国卫生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今天上午,大家围绕副的讲话和陈竺部长的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刚才6个组的组长代表与会同志作了发言。大家讲得都非常好,而且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安徽卫生厅高开焰同志还介绍了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过去的一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部署,积极推进卫生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正常秩序得到有力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扶持中医药发展、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刚才,大家在发言中也表示,要在新的一年里,加快落实医改各项任务,全面推进卫生工作,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卫生工作,特别是就落实好克强副讲话,推动医改目标实现,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我们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这是卫生领域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是长远造福中华民族的根本举措,是我们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卫生系统广大同志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
(一)深化医改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医药卫生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转,看病就医问题已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经过系统研究和充分论证,全面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方的高度认可。围绕20xx年医改工作,各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这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当前医改已进入攻坚阶段,全国卫生系统的同志们要按照克强副的要求统一思想,把落实好医改任务作为全国卫生系统全体同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
(二)深化医改是实现健康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卫生资源过多集中于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广大农村卫生资源仍然明显不足。区域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省际之间人均期望寿命甚至相差十几岁之多。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实现全民覆盖,不同人群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最低收入人群卫生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因病致贫率仍然较高。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可及性较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破阻碍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分配的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地区、人群在健康保障、服务提供、健康状况方面的差距,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在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中推进医改,是我们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肩负的繁重任务。
(三)深化医改是实现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合理划分国家、社会、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可以解除群众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改善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方针,确保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20xx年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和要求也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深化医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领导人都将医改作为竞选的重要砝码,上台后予以力推,但受到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多方牵制,举步维艰。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能够发挥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通过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制度的重大转变。这是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探索发展中国家发展卫生事业成功经验的伟大创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更是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但是归根结蒂,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是深化医改的主力军,全国卫生系统的干部和职工担负着主要责任。大家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深刻理解改革、热忱投身改革、积极推动改革。没有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再好的政策也不能有效实行,再多的投入也不能变成群众的实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改革发展
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我们必须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破解矛盾、克服困难。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60年卫生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健康权益。卫生系统的广大同志必须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把这一宗旨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探索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根本保障。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居民疾病谱随之发生明显改变。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调整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实现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一是适应“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增进健康为主”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走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发展之路;二是适应新时期对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由单纯强调机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转变到质量提高、社会效益为重,既要“做大做强”更要“做精做细”,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之路。三是适应共享改革成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要求,由不同地区、人群和保障制度之间不协调、不均衡的发展转变到统筹城乡、地区、不同人群卫生发展上来,缩小资源配置、服务利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走均衡协调发展之路。
(三)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到深化医改工作,要明确三点:一是保基本。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着眼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坚持突出基本,逐步提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医疗卫生各个领域都要找准基本和非基本的界限,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各项政策,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强基层。改革的初期,我们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五项重点改革的鲜明特征就是强化基层,以基层为着力点,夯实基础,保障基本。五项重点改革的前四个“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在基层,公立医院改革也要与基层紧密联系,把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为建立和巩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建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近期重点已经明确,当前重在建立机制。建机制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转变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建机制要兼顾公平和效率,既不能扩大保障和服务差距、损害社会公平,也不能养懒人、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建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切实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同时也要有利于调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卫生工作中需要统筹兼顾的方面很多,从落实医改任务的角度来看,当前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统筹。首先,要把卫生改革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筹划和实施。第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调整医、患、保、药四方利益关系,统筹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统筹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第三,统筹考虑中医与西医、中药与西药的发展,切实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使中西医药在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要加强政策实施协调。深化医改各项制度之间、制度与政策措施之间、各项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要抓住关键环节,统筹考虑目标、条件、能力,理清政策措施之间的关系,出台综合、协调的工作方案,着力推进。安徽、江西等地针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个关键问题、难点问题,统筹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任务、编制、绩效工资、绩效考核、零差率、村卫生室作用、政府财力等因素,制订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值得借鉴。随着医改的深入,我们将更加认识到改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深入研究,统筹协调加以解决。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统筹做好深化医改与各项业务工作。改革是破解各项工作难题的根本途径,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目标一致、内在统一、不可分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卫生改革和发展始终紧密联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发展。当前医改的五项重点也是促进发展的重点工作,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总体要求,以改革促进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三、积极探索,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正在向纵深领域全面推进,卫生系统的广大同志要从医改全局出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在讨论中,同志们反映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深化医改是从制度层面解决长期积淀下来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直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有些利益关系已经相当牢固,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改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必须打破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现有格局,调整药品特别是基本药物的不合理定价规则;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切断药品创收利益纽带,就必须同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的使用,这就涉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尽管存在不少困难,但要相信,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办法克服这些困难。一年来,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北京、宁夏等地已在全部政府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先试,其他地区也在密切跟进;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出台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指导意见;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和宁夏西北五省区全面推行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统一全额拨付。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化医改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积极支持,得到了全社会积极参与,得到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目前,国民经济形势已总体回升向好,各级财政公共服务支出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应该说面临着较好的改革环境和难得的机遇。
(二)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已经长期存在,同志们一定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证明,改革发展的历次突破和经验都来自地方的实践。地方出经验,中央总结规范。只要有利于体现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都要大胆实践。近年来,在国家尚未出台统一政策的情况下,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探索解决乡村医生身份和待遇问题,确保村医履行职责。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落实了对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 20xx年青海省农业区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牧业区补助6000元,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还探索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云南等地积极探索新农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付费制度改革,力求在规范诊疗行为的同时,控制不合理诊疗费用。这些探索都为中央决策和其他地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东、中、西,沿海与内地,各省区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各省区市内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各地都要执行中央的统一政策,但在具体落实的方式、措施、步骤上,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扎实工作,稳步推进,讲求实效。
四、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卫生人才队伍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观念,抓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的贯彻落实,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一)破解基层卫生人才发展瓶颈,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一是当前要把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逐项落实中央医改文件已经明确的基层卫生人才建设要求。要建立长效机制,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保证优秀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如在农村基层执业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和认定等政策方面,鼓励各地进行试点。二是加快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各地要选择一批临床培训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单位委托培养、政府定向和培训基地面向社会直接招收等多种途径,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三是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评审工作,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建设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四是加强护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护士条例》,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下决心解决护理专业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五是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二)弘扬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医疗卫生服务是关系健康和生命的劳动,是高要求、高风险、高强度的劳动,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千百年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医务工作更是令人尊敬的高尚职业,中西方分别用“大夫”和“天使”来形容医护人员。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尊重生命、精益求精,正是当代医疗卫生人员崇高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来自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来自于革命战争年代积聚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来自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育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应当成为广大医疗卫生人员执业的终身信条和操守。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要教育和激发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弘扬这一职业精神,引导他们自觉改善服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之中。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医患双方的满意是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我们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护医疗卫生人员的正当利益,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地位,维护医疗卫生人员尊严,使他们能够安心从医,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从医、向往从医。要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高技术劳务价值,推进科学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让医务人员感到职业操守得到奉行,劳动价值得到实现。要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核定和落实人员编制,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保证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的同志提出,希望尽快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指导性文件。中央编办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调研,抓紧制定。要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和医疗服务志愿者活动,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尊重患者的良好风气。同时也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成果和我们的服务满意。
在这里需要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把贯彻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要认识到,实施绩效工资不仅是补偿手段,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新的激励机制。陕西省子长县同志反映,人员经费政府全额解决之后,最关键的就是要防止“养闲、养懒、养差”。各地要以此为契机,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抓紧制定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推进机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保证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把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到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上来,真正发挥医改主力军的作用。
五、落实投入、转换机制,确保医改取得实效
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辛勤工作是把投入转化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受益的载体。要发挥好这个作用,实现医改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就必须把落实投入政策和转换机制结合起来。
(一)落实投入是转换机制的基础和条件。一段时期以来,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以药补医”、“以医养防”,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弱化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投入不足。改革当前不合理的补偿机制,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必须给予必要的财政保障,以投入促改革。国家已经明确了对各类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重点改革也有明确的投入要求,中央财政已投入1180多亿元支持医改工作,其中,经我部落实经费715.4亿元。各地在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也都加大了投入。但一些地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投入政策仍未落实;还有部分省份尚未下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这不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不利于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转变。今年是医改全面推进之年,大家一定要把这个道理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汇报清楚,积极争取尽快按照中央文件要求落实各项投入政策,为医疗卫生机构转换机制创造条件。
(二)转换机制是增加投入、实现医改目标的必然要求。在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只有建立确保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才能将投入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受益。过去一年,尽管各级财政都存在很多困难,但对卫生的投入明显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转换机制。要把增强卫生服务公益性、提高医疗人员积极性作为基本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将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与改革补偿机制相结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解决当前突出的“以药补医”问题,不仅要解决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补偿问题,还要落实其他相应补助政策,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确保机构正常履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职能。有的同志提出,希望尽快出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他部分,这也是我们正在抓紧推动的一项工作。还有的同志提出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外增补药品问题,目前要注重保基本,数量不能过多,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要综合安排财政和医保基金支持在基层建立这一制度,保证基本药物纳入报销目录,提高报销比例。二是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业务运行机制相结合。在增加投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要抓紧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协调有序的就医格局。三是将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与探索建立新的支付机制和费用控制机制相结合。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不断增加,新农合政府补助水平也逐步提高。要加强机构收支管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使用适宜人力、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也要探索开展新农合参合人口特大病保障试点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四是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与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制相结合。卫生系统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转变服务模式,改“坐堂服务”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各地要严格执行服务规范,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建立一套稳定、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新机制。
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克强副昨天讲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有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也有管理的改进与创新问题。投入增加和机制转换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要使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卫生系统必须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为深化医改提供有力保障。
(一)改善服务管理和提供,提高服务质量。一是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医疗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质量管理是卫生服务管理的生命线。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了几起严重医疗安全事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提示我们,质量问题要狠抓不放、常抓不懈。当前,要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积极试点、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要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管,尤其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二是要在方便群众上下功夫。这主要是卫生系统内部的事情,不涉及部门协调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调整。要在加强管理、改善就医流程、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多想办法、多动脑筋,提高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就医。现在推行的“志愿服务在医院”和网上预约挂号社会反响就比较好,有些医院还采取了延长门诊挂号和就诊时间,也方便了群众就医,对这些好的便民措施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同时要主动发现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努力解决完善。要改进新农合经办服务,推进即时报销工作,总结推广新农合“一卡通”等好的做法。
(二)整合卫生系统的整体资源,提高系统的总体效率。一是明确功能。要围绕群众健康需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对于防治结合的机构,如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职业病医院,以及中医医院如何发挥特色优势等,要抓紧研究,明确功能定位。二是优化结构。要增强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刚性约束,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科学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近年来,天津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落实了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卫生资源进行规划并调整了布局,值得各地学习。三是理顺关系。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就要理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发挥专业指导、业务管理和监督职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要发挥网点布局和贴近居民的优势,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履行好疾病预防控制功能。同志们提出的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协调问题,卫生部高度重视,将进一步了解各地情况,抓紧研究解决。
(三)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专业要求高、业务内容多、服务对象广,没有信息化作为手段,就无法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也不能有效发挥卫生系统整体效能。各地要高度重视,综合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系统各业务部门要联合攻关,要与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方面主管部门共同研究,要下决心改变各类信息自成系统,分散建设的局面,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20xx年以来,卫生部在全国启动“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对“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信息统一管理,为及时掌握进度、确保项目任务按时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加强作风建设,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实
深化医改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政府的重点工作,卫生系统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
(一)实事求是、务实奋进。我们的政策件件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丝毫马虎不得。对于中央出台的文件,各地要结合实际,在细化、深化、实化上出实招、出真招。制定各项政策,解决各种问题,要深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问题,抓住不放,深入研究,找出解决办法。最近部党组组织部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进行医改专项调研,就是要深入了解医改情况,及时发现医改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也加强了对干部的培养和锻炼。
(二)重视民意,服务民生。卫生系统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我们要发挥这一特有优势,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根据群众呼声和要求,调整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只有倾听“民声”,重视“民意”,才能解决“民生”,只有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时刻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制定好、落实好各项政策。深化医改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如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职业病问题的反映呈上升趋势,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密切关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及其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影响,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三)准确理解、认真执行各项医改政策。医改涉及面广,问题复杂,解决矛盾难度大。考虑到各地情况不一,医改各项政策都给地方留有一定的空间,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多出经验,出好经验。但探索过程中要把握好医改的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和落实好已经确定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保障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运行的相关经济政策和绩效工资制度,在基层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个环节的政策,乡村医生补助政策,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政策等。要结合对医改任务、目标的督促检查,推动落实,出现的偏差要及时纠正。
(四)继续做好新时期卫生信访工作。我国卫生事业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信访工作是防范和化解各类医疗卫生服务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做好信访工作,对保证医改顺利进行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xx年中央信访工作督导组来我部进行重点抽查,对近年来卫生信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要再接再厉,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构建“一岗双责”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发挥信访工作的综合协调优势,使卫生信访工作成为为民解难、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工作平台,为增进医患和谐互信,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八、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宣传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增强医改宣传的主动性,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一)做好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政策的过程。我们的政策大都关系群众日常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用药习惯,关系医疗卫生人员日常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如果群众不知情,就享受不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如果卫生系统的同志不能很好理解,也将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做医改政策的宣传员,做到上情下达,让群众知情、让医疗卫生人员明白。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既涉及广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行为的改变,也涉及群众用药习惯的改变,要做好量大面广的宣传解释工作。宣传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多采用图像、案例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既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也要深入到城乡居民,以及农民工等群体之中,把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做好舆论引导。一是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群众不是卫生政策专家,他们对于改革的感受,来自自身经历和媒体的解读和报道。卫生改革和项目建设不一样,有些效果不是短期内可以看到的。要加强正面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改革的信心。我们要宣传改革进展,树立改革典型,宣传先进人物,让群众感受到改革的成果。二是要引导社会的合理预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使群众认识到医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使改革在宽松、有利的环境中稳步推进。
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动员各方面参与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推进改革的积极因素。要使群众充分认识到,保障健康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既需要医务人员的努力,也需要患者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要重视发挥和正确对待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主动改进工作。
九、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化医改提供政治保障
在探索实践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过程中,卫生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加强卫生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卫生事业和深化医改中的核心作用,为改革提供政治保障。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医改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卫生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与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各级党组织统筹领导卫生改革发展的能力。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对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在卫生系统营造崇尚学习改革政策、学习改革实践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凝聚广大党员共谋卫生改革发展的集体智慧;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卫生部已经建立了深化医改监测评价制度,并对20xx年各地完成10项任务、34个指标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我们还要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20xx年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医改任务完成情况的监测评价工作,把它作为查找问题、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各级卫生部门领导班子的同志要用党性来保证各项改革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切实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去的一年,全国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富有成果。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指导有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配合地方党委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抓好整改落实工作。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的实际成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卫生改革发展各项政策和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我们要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卫生行业实际,下功夫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我们还要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研究探索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探索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在贯彻医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方面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加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20xx年,中央和中央纪委连续出台5个反腐倡廉文件,体现了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各级党委(党组)、行政领导班子的政治责任。要充分认识卫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在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要使反腐倡廉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互相促进,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工作力度,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坚强保证。当前,要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特别是基本药物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继续加强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要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重点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和新农合资金的监管。
最后,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再讲几点意见。
第一,汇报沟通、争取支持。希望同志们回去后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传达克强同志重要讲话,汇报会议精神和今年的重点工作,并向当地医改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介绍情况,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相关部门的协助与配合。
第二,认真传达、统一认识。各地要尽快召开本地区工作会议,争取在春节前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在卫生系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第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20xx年是全面推进医改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近期,国务院将下达20xx年医改重点工作安排,各地要根据本次会议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任务,抓住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早部署、早起步、早落实。 同志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卫生系统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以为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不断开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努力奋斗!
分管卫生领导讲话 篇2
同志们:
刚才,总结回顾了20xx年全市卫生工作,对今年卫生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请各级、各部门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建市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全市卫生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市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力推动了卫生事业的发展,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广泛实施、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力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及省直有关部门、兄弟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尤其是医疗卫生部门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人士热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我市医疗卫生工作的上级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年奋战在医疗卫生战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我市医疗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反映仍较强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医疗急救指挥系统尚未建立等等。如何解决好这些难点问题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等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卫生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做好卫生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中央要求,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把保障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医疗和健康问题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医疗和健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既是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又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基本要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主要指标有三项,即人均期望寿命、成人识字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中反映健康水平的指标位居首位,由此可见事关群众健康的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充分的认识,坚持把解决好医疗卫生这一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来抓。
其次,做好卫生工作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国民健康素质是决定生产力高低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更好地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增强群众健康素质,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之中,为加快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做好卫生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医疗卫生工作事关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群众往往通过医疗服务看经济社会的发展,看党风政风如何,看社会管理水平,看社会公平和谐程度。因此,卫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历年来,在我市发生的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个很好的证明,从20xx年抗击“非典”到20xx年抗击特大洪涝灾害,以及到近几年防控甲流、人禽流感、手足口病、丙肝等传染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另外,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有些纠纷甚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务必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着力抓好医疗卫生工作,解决好医疗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突出重点,克服难点,着力解决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
医疗卫生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当前,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仍然相当强烈,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群众遇大病、重病往往要到广州或周边发达地区就医,是导致我市群众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二是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不高,城乡居民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比例较高,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较突出;三是医疗服务中仍然存在着大检查、大处方等不正之风行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医疗卫生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深化医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期间医改的目标和任务,履行职责,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医改和卫生各项工作,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实现到20xx年我市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重点落实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目标,着力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通过深化医改,我市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今后几年,要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要继续抓好城乡医疗机构建设,促进服务能力的提升,完成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建设和和平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使医疗机构上等级、上水平。二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臵。新增卫生资源重点要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倾斜,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要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点,更是难点,今年务必有所突破,要在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改革,改革人事制度、内部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破除以药补医。
第二,以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目标,着力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和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来实现,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则是可以通过我们医疗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主观努力做到的,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单位要把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要高度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乡就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卫生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医疗技术水平与群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好这一“短板”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各地、各单位要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围绕解决我市群众看大病难、看重病难的问题,在实施政府津贴的基础上,设立专项资金,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门人才,努力把我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二要注重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要针对目前一些医务人员安于现状、疏于学习的问题,在全市卫生系统打造崇尚理论学习、勤于钻研业务、精于技术提高的学习型系统,提升整体业务水平。三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长期以来,我市卫生系统在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在卫生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不正之风行为,如收受回扣、红包、大处方、滥检查等问题,这既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影响到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加强对医疗服务、医药购销等各个重点环节的监管,切实纠正和防止不正之风行为,树立卫生队伍良好形象。四要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及时化解矛盾。最近一段时期,医患之间的矛盾有越来越紧张的趋势,去年在我省发生了好几起影响较大的医疗安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化解医患矛盾已成为当前维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维持医疗机构正常服务秩序的高度,及时处理好医疗纠纷。同时,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毫不手软地打击医闹事件,防止社会上不法分子利用医患之间的矛盾扰乱正常医疗服务秩序。
第三,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为目标,着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是党委、政府在医药卫生方面最优先、最基本的职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大疾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要健全公共卫生机构,启动建设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并加强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采供血机构、慢性病职业病防治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二是要认真实施并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的目标。三是要高度重视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严防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目前,国内外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有发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务必引起重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防微杜渐,加大投入,做好人力、物力的储备,扎扎实实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严防重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四是要健全突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建设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建立统一调度卫生资源的急救指挥系统,切实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第四,以提高群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为目标,着力完善新农合制度。我市农村居民占了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做好农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工作对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至关重要。自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卫生部门的努力,我市新农合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给农民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成为了最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一项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新农合制度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一是要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和补偿比例,继续降低农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二是要改善新农合管理和服务。要提高新农合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实行即时补偿,并严格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让群众更加方便、更加安全地享受医疗保障制度。三是要强化政府责任,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医疗保障问题,真正做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做好医疗卫生工作,解决医疗卫生这一重要民生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把卫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医疗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对群众反映较多、较强烈的问题要认真对待,着力解决。要加大对卫生的投入,调整卫生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药建设。落实好公共卫生机构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所需的经费,改革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落实补助经费,确保我市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医改任务的落实。
(二)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卫生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医改涉及方方面面,决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把卫生事业发展好,把医疗卫生问题解决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依法管理行业,严格管理队伍;发改、人社、财政、编制、物价、农业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卫生事业,努力为卫生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卫生行业先进典型和好的做法,宣传医疗卫生工作者救治病患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并大力宣传医学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让群众理解现阶段医学技术并不能包治百病,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和理性就医,增进医患相互理解,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氛围。
(三)强化监督,确保实效。医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市与省、县与市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要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落实医改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将检查情况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对工作落后的县区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同志们,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卫生工作,推动我市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为群众健康服务,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分管卫生领导讲话 篇3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为20xx年**区妇幼卫生工作提纲契领,布局谋篇。刚才、两位同志的发言,明确了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对工作的落实提出了很好的指导和要求,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着力解决妇幼卫生重点难点
**区妇幼卫生工作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基础较好,无论人才、技术还是硬件设施均具备一定优势,是全市率先通过省级儿童保健合格县评审的县市区,20xx年在全市妇幼卫生综合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区妇幼保健院也是全市第一批通过二级妇幼保健院达标评审的单位,工作很扎实,成绩很突出,可喜可贺!但今年的妇幼卫生工作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尤其面临流动人口多,医疗助产机构多,部分工作机制尚未理顺等问题,工作落实有一定难度。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务必结合实情,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力求创新、勇于突破、取得实效。我认为,目前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
(一)突出抓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事关公民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今年即将出台《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对全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提出纲领性要求。鹤城区既往在出生缺陷防治方面有一些技术优势,群众基础也较好,但仍面临以下几大瓶颈:一是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偏低,20xx年仅为24.06%,与市级要求的85%婚检率差距明显。二是部分助产机构听筛、新筛、产筛工作未达标。目前医疗保健机构新筛、产筛工作已普遍开展,但个别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助产机构未落实。市中医院、市二医院、*医院未开展听筛工作,民
营助产机构中仅**医院、乡镇卫生院中仅开展听筛工作。三是地中海贫血筛查工作未全面启动。**区妇幼保健院虽然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未登记,其他医疗保健机构均为空白。四是叶酸增补依从率和规范服用率仍待加强。虽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在广泛发放叶酸,但规范管理率偏低;各市直医疗机构、民营助产机构对叶酸发放工作重视度不够,措施和规定大部分未落实。为此,**区应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各级妇幼工作者应本着对政府、对社会,对千千万万家庭负责的精神,吃透政策要领,理顺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工作指标。
(二)大力加强民营助产机构规范管理
辖区内民营助产机构已达15家,产科质量参差不齐,剖宫产率偏高,存在一定的产科风险和管理瓶颈。在此,我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产科服务能力。各民营助产机构要落实产科管理制度,严禁高危截留,规范病历书写和催产素、抗生素使用,加强产科人员培训,完善设备设施,提高疑难、危重孕产妇的筛查、转诊、急救、管理能力。二是大力降低剖宫产率。20xx年各民营助产机构要将降低剖宫产率作为产科管理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剖宫产指征不明,指征放宽等技术问题,减少社会、经济因素导致剖宫产过多的情况。对剖宫产问题突出的机构要严加督导,甚至考虑取消资质准入。三是落实执法监督管理。区卫生局要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控助产机构准入标准。区妇幼保健院要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督导,规范各机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机制,督促落实各项妇幼任务指标。
(三)重点强化高危孕产妇综合管理体系
**区人口结构复杂、流动性大,辖区医疗保健机构众多,高危孕产妇管理难度较大,孕产妇死亡风险较为突出。自**省实施“母婴安康工程”以来,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成为鹤城区妇幼工作的一个关键课题。在此,我要求全区在落实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孕产妇急救体系,完善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采供血机构及院前急救机构之间有效合作机制,加强首诊负责制管理,健全孕产妇三级转诊网络,做好危重孕产妇筛查、早期管理和医院监测工作,及时为高危孕产妇提供有效服务和指导,严禁高位截留,进一步畅通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逐步规范流动高危孕产妇管理机制,落实《**省危重孕产妇评审实施方案》,把危重孕产妇评审结果作为责任追究、总结和推广经验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管理体系,顺利实现孕产妇死亡控制“关口前移”,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风险。
二、要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基础管理
要完成今年的妇幼卫生工作任务,必须重基础,抓体系,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才能出成效,最主要是:
(一)夯实组织管理基础
妇幼卫生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主导,各级各部门参与,卫生局牵头,区妇幼保健院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实施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开展流动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等过程中涉及卫生、妇联、财政、计生、民政、新闻宣传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与配合,单靠卫生部门,妇幼保健院是难以完成的。要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统筹安排,协调运行。同时加强监督考核,规范妇幼执法,落实通报追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健全妇幼网络基础
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要求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群众。这就明确指出了我们的工作重点在广大农村,在街道社区。主要是抓好农村妇幼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以区妇幼保健院为技术依托的村、乡、区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区妇幼保健院要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妇幼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执行能力。20xx年,**区要完成卫生与计生的合并任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实现优势资源整合,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尤其是强化村级妇幼健康网底建设,增强村级妇幼人员服务技能。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方式,深入基层提供面对面保健服务,让更多的农村、社区妇女、儿童享受到政府筹资提供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
(三)落实妇幼基础工作
要切实抓好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两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督导、考核和评估,严格落实考核结果和资金分配挂钩,提高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质量。将两个系统管理和健康档案建立相结合,强调面对面服务、定期追访、入户随访,确保健康档案的连续性、真实性。要强化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建立以社区(乡镇)为依托,多部门协作的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机制,切实将流动人口孕产妇、儿童纳入妇幼保健目标人群,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有效捍卫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三、要精准把握妇幼卫生发展方向
(一)服从改革大局,争取生存空间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妇幼卫生事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一方面,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使妇幼保健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得到明确和加强,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目标让妇幼保健网络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改革、医疗保险管理机制的发展变迁又给妇幼卫生机构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主体中坚力量,妇幼保健机构要牢牢把握医改的新形势、新动向,坚持“医疗和保健相结合”的原则,不断适应发展需要,调整管理思维,服从改革大局,把握市场脉搏,以勇于挑战,踊跃创新的姿态争取发展空间,积蓄发展动力,谋划发展篇章。
(二)重视技术提升,加强内涵建设
“医疗和保健相结合”是妇幼保健机构的既定发展方向,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技术提升,逐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一要加强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岗位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妇幼卫生人员在职培训,推广以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以及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能,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同时,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教育、专科深造,加强妇幼卫生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培养重点学科带头人。二要以机构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内涵建设。鹤城区妇幼保健院经过多年努力,已顺利实现整体搬迁,通过二级评审,各项软、硬件指标均已达到新高峰,但整体实力和其他先进地区同级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机构内涵建设,加快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步伐,开展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达标工作,通过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技术。
(三)突出妇幼特色,抓实健康管理
妇幼卫生属性是公共卫生,“面向群体、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是几十年妇幼卫生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服务模式。我们要坚持发展这一特色模式,加强妇幼优势专科体系建设,打造“品牌”效应,带动整体发展。**区妇幼保健院要进一步巩固儿童保健合格县创建成果,重点发展儿童营养、发育评价、家庭育儿技能、心理行为指导、高危儿管理、亲子活动等新项目,着力开设青春期门诊、更年期门诊、遗传优生门诊等特色保健服务,紧紧围绕“三个中心”建设,抓实妇幼健康管理,构造全新、健康、可持续发展平台。
同志们,做好妇幼卫生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对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有着重大的深远意义。我希望,全体妇幼工作者扎扎实实地做好妇幼卫生这项关系民生、关系发展、关系稳定的重要工作,为加快**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