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关于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发言稿【精选三篇】正文

关于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发言稿【精选三篇】

时间:2024-03-05 21:02:41

关于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发言稿(精选3篇)

关于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发言稿 篇1

实施乡村振兴是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引领和基层员发挥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为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逐步走出一条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创新之路。

的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富起来的有力抓手,农村基层组织作为的组织体系的基层单元,是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核心,肩负着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群众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使命,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只有抓实基层支部建设,不断增强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才能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强化组织的政治引领,把广大员群众的和行动统一起来,才能解决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

要全面落实建工作责任,牢固树立“抓建必须抓基层”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主导地位,要突出政治素养,把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打开视野、不拘一格,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返乡精英、复员退伍军人、乡村医生教师、优秀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选用听的话、“双带”能力强、愿意为百姓办事的人担任村组织书记,抓好农村组织书记培训,做好后备干部储备工作;要组织开展员志愿服务,积极建立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升组织非权力影响力。

基层组织要经常了解群众对员、对的工作的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权益。要自觉践行的根本宗旨,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把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工作,办事情,要多听群众的意见,充分体现群众的意志、利益和要求。要完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立足于基层组织建立在社会基层、置身于群众之中,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密切的优势,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关于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发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过去一年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显著成效。今明两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要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标20xx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按照20xx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定位,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须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做到“四个”优先:

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把优秀的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各地党政班子,尤其要选优配强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好集体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选派制度;

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引导和支持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

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加强政策和制度引导,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高起点上继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到20xx年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健全,由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必须全面完成“三农”工作硬任务。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识别扶持对象、精准安排资金项目的要求,实行“一户一档一策”,推动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对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生活救助等多层次保障体系,实施好新一轮集体经济薄弱村精准帮扶工作;要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要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各市(区)要尽快出台农房翻建的相关实施细则,切实改善我市农民住房条件,让农民群众过上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现代生活。

必须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要夯实农业基础,优化提升“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持续开展“三高一美”建设,到20xx年要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运营机制改革,支持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效益。要坚持质量引领,依托特色农业资源,深挖江南农耕文化,积极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着力培育孵化一批“苏”字头农业特色品牌,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要促进融合发展,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必须全面激发农村改革新动能。今明两年要重点抓好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有经营能力的农户成立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联合组建农民合作社,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向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发展,逐步将普通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重点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新修订的土地承包法,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配套政策,加快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盘活用好农村闲置宅基地;重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以“四上”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偿退出国家级改革试点,积极探索股权的继承、转让、抵押担保等配套制度;重点抓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要全面推广农地抵押贷款业务,稳妥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

必须全面夯实农村基层基础。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好刚刚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六强六过硬”,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逐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好用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新时代新接力”农村基层典型培养计划。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以自治为基础加强村务监督工作;以法治为根本,把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以德治为先导,深化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要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广泛宣传“三农”政策,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优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党委政府要支持党委农办和农业农村工作部门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能,各有关责任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关于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发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政策,新时期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要实现全面小康,就一定好抓好乡村发展,要充分认识关键在少数这一重要观点和论述,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要借助“五条腿”齐发力才能顺利抵达全面小康的幸福“人民公社”。

乡村振兴,核心要抓产业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固本强基”在结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前提下,既要搞好平原地区的大机器生产作业,也要发挥“丘上林业,丘间塘,花田瓜谷果鱼粮”的丘陵地区农业发展,要深度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产业走上产业发展之路,走“规模化、机械化、融合化、集体化、常规化、网络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让群众在大发展中凭土地和劳动力享受农产品的红利,提高群众的积极性;适时建设一批高标准、成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引领农村产业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打造汇聚生产、加工、服务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综合体,逐步建立农产品的“直销”路径,让群众既掌握生产环节也掌控销售环节,同时还明白市场需求环节,从而开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农业生产活动。

乡村振兴,关键要抓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鼓励大批具有农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投入基层、奉献基层,为农村一线发展注入专业技术血液;采取“授人以渔”的模式,利用夜间、午间农民空闲时间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开展巡回培训教学,着重以理论培训、现场教学、问题简答等方式丰富教学课程,全力解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讲解,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农民掌握种植技巧、领会发展思路、开阔行业眼见,大力培育新型化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重点要抓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展现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要善于挖掘农村最本质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家风家训等民俗民风,要提高乡村文化个体的综合素质,着力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意识形态引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基层文化发展;乡村文化发展起来了,就能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让第二产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让农村更有看头、更有想头、更有奔头。

乡村振兴,基础要抓生态振兴。随着现代农村发展,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也在缩小,农村废弃物随处投放、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和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长期以来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是农村的先天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不断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要在农村采取建立畜粪尿、生活垃圾、危害性垃圾分类处理的垃圾桶,对垃圾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要把农村最美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保存好、利用好、规划好、发展好,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把宜人、宜居、宜旅游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好。

乡村振兴,根本要抓组织振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党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乡村振兴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能力行不行,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乡村振兴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除积弊、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产业发展进程中去,让农村发展有带头人、有目标、有方向、有成效。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