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感想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致良知学习心得(通用8篇)正文

致良知学习心得(通用8篇)

时间:2023-10-28 14:31:23

致良知学习心得(精选8篇)

致良知学习心得 篇1

我想说的就是,是致良知四合院改变了我,通过学习,我认为我的生命状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认为我收获了很多,可以这么认为:假如有高人说,要把我变回没有学习前(两年半已前)的我,需要什么条件?那我我的答案是,不管给我多少钱,不管给我多少利益,我也不会走回两年半前的我。

在没学之前,生意上没有多大的进步。做人整天穿着“皇帝的新衣”,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奉承的话满天飞,假话连篇;在取得的了一些成绩后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傲慢自大,好为人师,自私自利,也不知也不明很多时候自己的快乐已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不知不明中伤害了家人朋友社会,爱之不知怎么以道,很多时候不知不觉中成人之恶,不知不觉中教坏了多少人。总之,不明与贪欲一直是障碍我烦恼和事业停止不前的原因,也就是一直以来从来没有过在心上建设过自己。之前所取得的小小的“成功”,也只是暗合道妙而已。

通过两年半左右的学习,边学习,边践行心道德事四部曲,从建设自己,建设心灵品质,开发心灵宝藏开始。现在自己的烦恼少了很多,看待困难和问题简单了。正如四合院老师说的,心大了,事就小了。

当我明白人生的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后,我的自信心强大了,因为本自量足,一直都有。

致良知学习心得 篇2

规矩和场景非常重要:我已经有很久没有像今天晚上这样收摄自己。观自己,观其心,正其身,让自己坐得笔挺。时刻保持警醒,一个多小时坐下来,感觉很好。老师提出看似有些严苛的要求,但实际上让我更加感觉到我们是一个整体。通过纪律来规范和庄严大家,让大家更为快速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

关于场景:今晚大家营造的能量场非常棒,最后一首《祖国颂》,民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家继续这样同频共振,我们的学习会事半功倍。

自我的突破非常重要: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能力(心灵品质的高度)驾驭不了我们当下的欲望,所以不停地陷入痛苦,原地打转。当我们的心灵品质都提升的时候,当下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如何去除无明和私欲?从小我提升到大我,再上升到更大的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很多问题游刃而解。

致良知学习心得 篇3

近期集团组织了学习致良知的活动,当时就想到当年背古文时的那种愁,一想到古文就有点读不懂,难理解,不上口的感觉。当我认真读了之后,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致良知学习心得 篇4

何为“仁爱之心”?阳明心学说让我们放下私欲,便能生起一份仁爱。白老师在回答中说:“要拥有这份仁爱,要有这么一份担当,和报效祖国的能量。”我的理解是,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担当、崇高感、洞察力三者缺一不可。早在多年以前,任正非的著名语录已经广为流传:“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因为担当,因为崇高的使命感,华为才得以快速发展壮大,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回归初心,回归仁爱之心,才能洞察发声者的诉求。

何为“无声的呼唤”?因为无声,所以这种呼唤是细妙的、微妙的,很难被觉察到,尽管很难被察觉,但是它却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如何塑造以客户为导向的思维。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以一颗仁爱之心,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感知别人感知不到的东西,才能洞察什么是“无声的呼唤”,才能实现与“无声的呼唤”进行无缝链接。

今天的品牌该如何定位?像慈母一样感知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求,以一颗仁爱之心倾听消费者的“无声的呼唤”。

致良知学习心得 篇5

1,不以聪明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从来不喜欢被别人夸自己聪明,原因是觉得强调了父母遗传的天赋而被忽略了自身的努力,但却未深入思考,被夸聪明,可能是因为表现出了小聪明,而非真的勤奋好学。

2,立志为里,勤学为表。

立志在人,感愿在事。立志在内心,勤学在表现。勤学不止是勤奋,勤学更是思考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妆点门面,更是要真知真行,知行合一,不断自我提升。

3,人格的力量与真理的力量。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就是人格的力量。学习的知识,方法,技能,工具,技巧,就是真理的力量。两者需要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致良知学习心得 篇6

第一点,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白“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这句话的含义。以往我只看见“良知”两个字,这次学习,尤其是“南赣治理”那五篇文章(《申谕十家牌法》《告谕浰头巢贼》《祭浰头山神文》《教约》《南赣乡约》)的学习,让我看到了“力量”二字的伟大。

我们刚开始学习致良知,自己还没有找对方向,就很着急地让企业员工或者家人也跟着学。可我发现阳明先生在治理南赣时没有提到一句“致良知”,更没有过说教。这其实就是一种力量的体现,是良知之“用”的体现。我之前主要着在对良知的“致”上,并没有看到它的力量。但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寻找这种力量。

第二点是关于“无所待而兴起”的理解。海峰老师在分享阳明先生40天生擒宁王的故事时,说到“必定胜”和“必须胜”这两个词。我似乎明白了一点,我认为“必须胜”大于等于“必定胜”。因为“必须胜”意味着创造条件,然后才能实现“必定胜”。我以前不太理解“无所待而兴起”这句话,也一直找不到抓手,但是这次学习后,我觉得自己找到了,我所理解的“无所待而兴起”就是创造条件。

致良知学习心得 篇7

在大多数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不过为了糊口、讨碗饭吃,俗气的很,但不得不为;而修行显得“高大上”,远离尘俗,普通人即使想为却不能也。

但这种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他认为,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工作情境是标榜进取精神的儒家最好的修行之地,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致良知学习心得 篇8

什么是小我?

不爱祖国是小我。讲善意谎言是小我,表现自己是小我,好为人师是小我,胆小懦弱是小我,闻誉而喜是小我,闻毁而怒是小我,傲慢自大是小我,让人看不起的品质是小我等等。

问问自己,以下这些“小我”,自己真的没有吗?

不信圣贤、不孝父母、指责抱怨、投机取巧……

叨天之功、掩人之善、袭下之能……

厌恶、嫉妒、攀援、说谎、贪污、贿赂……

傲慢、恭维、懈怠、狡诈偷刻、忧患、郁闷、苦闷……

“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真正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就要从当下开始,下明心净心之功,克除小我。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