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感想 > 心得体会 > 学生心得体会【最新7篇】正文

学生心得体会【最新7篇】

时间:2022-11-23 21:47:29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心得体会【最新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学生心得体会 篇1

此前对王崧舟的敬仰,只是停留于“听说”的层面。听说,他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听说,他在讲座中用“剑气合一”来谈自己在语文家园中的安身立命;听说,他的《慈母情深》让课堂温暖着慈母的光辉。种种“听说”在我心中留下了王老师高大的形象,而且是那种遥不可及的高大。对于我,一位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有了很大的触动,强烈地感受到:

一、阅读,让生命更丰富。

王老师爱读书。有人问: “王老师,读书是不是您的业余爱好,”他说: “错了,应该把‘业余’两字去掉。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读书是跟我吃饭一样,跟我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当中是非常自然的。”是啊,王老师确实是爱书之人,据他自己所说,藏书量少说也有七八千册了。在王老师从教的第二个五年,被他笑称为“孤独沉潜”的五年里,他读了大量的书。他读宗教类的书,读哲学类的书,读文学类的书,读美学类书,读“老三论”、“新三论”的书等等。

王老师的读书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播撒读书的种子,自己要先做读书人。《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试想,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爱阅读,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爱上阅读,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呢, 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王老师无论是谈语文人生,还是谈语文理念,都与谈读书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更让我明白,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教学,它更是为了终身的幸福。“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生命是一条河流,它流动,它吸纳,不断前行中壮大,不断交流中丰富,生命由此而变得开阔、深邃、美丽。

二、阅读,让课堂更精彩。

王崧舟老师一直呼吁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他认为文本细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备课提出的新要求,他呼唤语文教师的备课应具备新的理念、新的视野,呼吁教师要细读文本。在一次讲座上,我才知道王崧舟老师为了教好《长相思》,读了整本《纳兰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阅读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文本细读感受,化成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只有阅读,才有底气把经典名作演绎为精彩的课堂。每一个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都源自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源自扎扎实实地阅读与思考。

王老师觉得文本细读就应该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慢慢走(读),欣赏啊”;就像王尧先生说的“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如南帆先生所说“沉入词语”;要“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要“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要“在字里行间阅读”;要“徜徉在语言之途”。

王崧舟老师谈到对《小珊迪》这一课如何进行细读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课题为什么叫《小珊迪》,文章当中,没有一处文字提到“小珊迪”这三个字,出现“珊迪”也才6次,于是他的敏感点就聚焦到这个“小”字上。由此,联想到自己平时上公开课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潜心细读文本,而是花大力气制作课件,所以在课堂上常常看到的是接连不断的图片,视频等。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时间静心读书和沉思默想,没有引领学生走到语言文字的背后,感悟思想内涵。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我们的作用,就是引领学透过字面去探寻字后的“秘密”、字后的故事,揣摩作者的用意。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担负起文本阅读的引领任务。这个引领,本质上使学生除了看到文本表面的绚丽,更能看到文字背后的深邃和独特。教材理解不到位,教学肯定出问题。所以,当我们语文老师在细读文本时,请暂时忘记自己是老师,因为只有放下功利的目的,我们才能真正走入文本,才能穿越时空,与作者产生共鸣。一个善于细读文本的语文教师,不一定就能拥有成功的语文教学,但成功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有深入的文本细读。一个真正会细读文本的语文教师一定是诗意和快乐的,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作为语文教师,今后的我应当,也愿以阅读的姿势伫立,以阅读的姿势守望,用阅读丰富平凡的日子,用思考照亮前行的脚步。

学生心得体会 篇2

这一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父母是我们人生最初的榜样,他们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孝顺家长,教会我们文明礼貌,教会我们热爱生命,教会我们坚强勇敢。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相信也是影响我们最多的老师之一。父母教会我们的每一件东西都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细细思量,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都是父母教给我们的。

就如同节目中第二讲,容祖儿讲的自己的故事一样。容祖儿说有礼节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欢迎。她的妈妈教导她要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吃饭夹菜要有规矩。家里等长辈来才能吃饭,不能翻来翻去。很多小习惯令容祖儿受益终生。在我家,也是一样很重视礼仪,起床之后就好把自己收拾好,不能乱七八糟穿着睡衣就到处乱晃;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要用公筷;要尊重长辈,遇到长辈要先问好……很多东西都是从小耳濡目染养成的习惯,这些习惯就这样影响我们的一生。

开学第一课教会我们思考更多,我相信更多家长也更加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而同学们能够回忆起更多父母教自己懂得的点点滴滴。我们和我们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成长,他们在不断学习如何教育子女,而我们正在不断学习如何成长成一个爸爸妈妈所期盼我们成为的人。

学生心得体会 篇3

从小爸妈老师就教导我们要爱劳动、爱学习,做个勤劳的孩子,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我们被爸妈溺爱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基本上生活上的事我们都不用过问,爸妈就给安排得好好的,久而久之,我们便习以为常,认为这是应该的,而如今长大了我们才明白爸妈的辛苦,还有对我们的爱。

爸妈的爱我们无以为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做个让他们骄傲的儿女,而如今,我考上了大学,终于有精力与时间好好地孝顺爸妈,虽然我还没有实力挣钱养活他们,但我长大了,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开心。

转眼一学期过去了,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来临了,辅导员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帮爸妈做家务。能为爸妈分担,我很愿意,也很开心。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迫不及待的往家赶,好久没回家,真的很想家,爸爸妈妈见到我很开心,因为基本上没作业要做,我的主要作业就是帮爸妈做家务,帮爸妈分担一下。我每天 没事就会打扫一下,至少可以减轻爸妈的负担。爸妈也很开心,可以讲是欣慰,我也很开心我能为爸妈做些事情,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有义务,有责任为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年满十八周岁就是成年人了,我不能再什么都只想着自己,孝顺爸妈是我们该做的、必做的事情,这是身为人女的我,要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实做家务,是我们能为爸妈做的最简单的事情,我们不会费多大的事,却会收获很多。也许有的爸妈嘴上说不用你帮忙,其实他们心里还是很开心,因为子女长大了,懂事了,能为他们分担一些了,能够体会爸妈的辛苦。爸妈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过上好的生活,他们努力工作,为的是供养我们上学,然后能找到好的工作,而爸妈的辛苦,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身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照顾自己的家务事都不会做,将来又怎么成大器?怎么对得起爸妈的付出?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知恩图报。为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爸妈,更为了我们自己。不管多大,我们在爸妈眼里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爸妈总会争着抢着帮我们做事,而如今,我们应该明白,对爸妈,我们要感恩,要回报,更应该付出行动,用我们的行动证明我们对爸妈的爱,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还有很多事要为我们的爸妈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然,不只是这些小事,我们还有很多准备为爸妈做的事情,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让爸妈吃好的住好的,但做我们能做的,我们无悔,爸妈也会感到欣慰。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

学生心得体会 篇4

军训三天已经结束了,莫名的有些不舍。天气晴的就像刚来一样,但是心情却低落的犹如这几日的阴雨天气。

这三天,我们苦苦训练,认真的完成教官的指令,虽然是简单的指令、简单的动作,但要做到完美和标准却是那么的困难,尤其是遇上了雨天,几百号人挤在一个小小的封闭场地训练,汗味、雨味各种混杂,充斥着大脑,有些觉得头晕目眩,似乎要坚持不住了,但我却仍然坚持着,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来军训以前,我一直是一个懒散的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欠揍的家伙,但是,军训这几天的我,却焕发了不一样的光彩,无论多么累、无论多么痛都不愿意喊报告到一旁休息,依然像一颗劲松一般笔挺坚韧,虽然回到宿舍后会累的脑子一片空白,累的沾枕就睡,但依然能够坚持完成每个任务,真的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改变。

军训三天,深深的深深的被军队吸引了,被军人们身上那一种专属于军人的魔力吸引了,虽然从前军训了很多次,但是都没有这一次,那么深刻的感受到了军训的精魂所在。或许是因为从前教我的不是真正的军人吧!

军训三天,我是独立的。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我,其实也没有那么惶恐不安的,也没有那么手足无措的。就是当自己洗衣服时有点觉得累、有点麻烦而已。这三个晚上的军训生活让我有自信在将来的大学的寝室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好,很充实;也让我燃起了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向往,让我更坚定了对高考目标的信心和冲刺的勇气。

就像是教官教我们唱的歌一样:“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有了军训这三天的磨炼,我相信我会在未来的高考路上走得更坚定,走得更有力!

在这三天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以前就明白却没什么感觉的浅显的道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的,有鸿鹄之志,更要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一步一步地前进,无论前方多么黑暗,多么找不着方向;无论是否看得到自己的进步的程度,是否累得快要趴下,都要坚信,下一个路标就在脚下,下一个台阶就在眼前。坚持就是胜利啊!

明年就要十八岁了,我将获得法律上的成年人认可,我将不再是父母身边撒娇的孩童了,我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成年人了!我所选择的每一条路,每一个答案,都将决定我未来的人生走向,在还没有丧失斗志前,在还没有垂垂老矣前,我要像蜡烛一样燃尽自己的激情,去为自己在这个世界留下深深的脚印,在青史长河中舞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这就是我在军训三天里学到的最大的东西!!

找到,我人生的,最伟大的,目标;向着它,一步一步地坚实踏去,将每一滴热血都沸腾起来,去为了我的梦想————飞蛾扑火,在所不惜!

学生心得体会 篇5

“亲其师,信其道”。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他说“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指出:“热心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热心”。

x月xx日早上,外来务工人员和女儿、儿子在衢州市区清莲里的家中煤气中毒。两名孩子就读学校的老师们发现姐弟同时旷课后,立刻打电话并四处寻访,最终在学生家中找到了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并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衢江第四小学的三位教师是好老师们的代表,亦是大家争相学习的楷模。

其实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尤其是这样的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得不说,只有真性情的人,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才能做到如此这般。只要是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爱自己的学生,我也非常地爱自己的学生。可是当面对类似情况时,我想我能不能做到她们那样细致?那样负责?这就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之一。

三位老师打电话给未到校的学生,这似乎看起来是每一位老师能做的,可是,只有真正做过老师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三位老师用她们的爱让一家人从死亡线上回来。这背后付出的是怎样的艰辛与不易。三位老师的爱没有白付出,她让孩子一家人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她让家长朋友们相信了教师职业真的很崇高;她让身为教师的我们明白了,只要用心、用真诚,我们也可以创造奇迹。正因三位老师的持之以恒,才造就了如此美好。

我自认也算是个上进的老师,可是学习了三位老师的事迹,我才知道自己做的真是微不足道。三位老师的大爱,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她们的努力更是令我自惭形秽。今后,我也一定要像她一样,做个会坚持,会关爱学生的老师。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关爱学生,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也是保证教师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条件。

学生心得体会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来自济宁圣程国际也是其中的一名学员,今天很荣幸的可以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共勉;下面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这几天的生活吧! 在这里天的生活当中,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交流活动心得体会。

老师们也给我们编排了十分充足的课程,每一天都能得到老师的指导,每一天都可以收获不同的知识和大家分享;可能当一些人看到课程安排的时候,觉得早上起床的时间很早,下午休息的时间也很少,而且晚上睡觉的时间也会很晚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累,这几天一定很难过去吧!但是你换一种心态去感受这几天的生活,你会觉得一定会很轻松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在游山玩水的心情。在这里虽然说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不是很多但是可以教我们怎样学习去生活,在野外怎样生活。这些并非不重要,重要的是课后要实践去感受这种生活。课后的时候,一定要多多利用老师可以向他们询问不同的知识和自己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可以询问多次记住:只要利用好老师,他们带来的益处不仅仅是一点点。

最后,在生活上虽说有时会碰到一些挫折、困难;但是我希望我们这几天的学习当中学到的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好好利用,不要像挫折、困难低头。原本我以为在这里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我以为离开了家人或许有些寂寞和孤单,但是并非这样的。在这里我有了新的家人那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觉得生活特别充实,特别快乐。我想说我们能够成为圣程国际的学员感到非常的自豪!谢谢老师们这几天的细心照料;谢谢圣程国际的栽培。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学生心得体会 篇7

有时我在想,假如“我”是我的学生,那么在“我”的眼里,我是个合格的老师吗?“我”会喜欢我吗?同理,我这个老师会怎么对待“我”这个学生,又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

假如“我”是我的学生,作为学生的“我”对我这个老师的第一印象怎么样?我是个让人感到和蔼可亲的老师吗?我的言谈举止是否能代表一个合格的教师呢?“我”希望“我”的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对,肯定是希望我的老师是个和蔼可亲、爱笑的人,希望我的老师言谈举止有一种魅力,让“我”作为一个学生信任和爱戴的人。

假如“我”是我的学生,“我”希望我给“我”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呢?对了,当然是课堂气氛轻松幽默,就像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把知识学会了。就像我们在玩游戏中,不断的失败中,反思、试验找到成功的方法到后来练成制胜法宝。肯定不会喜欢一个人唠里唠叨说个没完,因为那太无趣了。没有谁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趣的事情身上,更何况是个孩子呢!

假如“我”是我的学生,“我”愿意主动完成什么样的作业呢?当然首先应该是有趣的作业了,最好像玩游戏那样有趣。用“我”所学会的知识去完成老师的任务,不仅有种游戏的乐趣,更有种游戏给不了的成就感。

假如“我”是我的学生,“我”犯错了会怎么办?“我”希望老师会怎样对待我?“我”肯定会自责的,因为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我做错了。“我”希望老师能听我讲讲我的自责和道歉,更希望老师能原谅我,因为每个孩子都想做个好孩子。

假如“我”是我的学生,我屡次犯同样的错误,怎么办?我敢保证我肯定不是故意的,但作为一个孩子,我有多大的记性?大人的批评教育我听进去了,只不过是贪玩的心或侥幸心理战胜了他们的教育而已,我真的不是故意再犯的。而我也保证我是真心改过,但还是希望老师能再多给我改错的机会,对我多份耐心和信心。

假如“我”是我的学生,我是“我”的老师,那我是不是应该多听听“我”的想法,多听听“我”的心声?听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以孩子的思维去思考他们的行为,这样我想我应该离合格的教师不远了吧?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