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感想 > 心得体会 > 经验交流材料 > 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正文

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

时间:2022-10-21 11:32:04

各位同行,大家好!

很多家长对中考的重视程度比高考还要高,而数学是考试中的核心课程,这无形中增加了我们肩上的重任,对我们中考前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初三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总复习情况,从想法、做法、体会三个方面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复习建议与备考策略。

一、 想法

总复习开展之前,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有一定的思路,有一定目标,或者说要有自己的一些认识,争取达到某种效果。很难具体地表述清楚。开始复习时,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个想法:保持快乐 (数学知识+非数学知识)

第二个想法:强调读题 (有利于良好心态的建立)

第三个想法:规范格式

第四个想法:注重反思(“埋头做题不反思”是较普遍的解题惯性.教会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反思:审题要注意什么?本题涉及到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在这些基础方面我有哪些缺漏,怎样弥补?在解题思路上,哪一个关节点容易受阻,是如何解决的?解题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本题的解题方法还可适用于哪些问题?反映了什么数学思想?在考试中如何表述解题的过程?)我要求我的学生至少有两大方面的收获:

二、 做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考说明》,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复习计划,并将计划告诉学生,给学生以积极心理暗示——复习是有计划、有措施的,一定能顺利完成。我们将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单元复习 时间大致定为下学期初(一般3月底结束)8个周左右。目的是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是总复习的重点。

(一)主要策略:

1、研读《中考说明》 将《中考说明》上的考点要求和样题印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对照考点要求复习,有针对性、实效性。

2、单元复习 “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关键,以课本为主,进行版块复习。按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把初中全部内容归纳成下面10个版块: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象、统计与概率、线段(角)与三角形、四边形、图形变换(图形与坐标)、全等形与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大约共用37课时。(加上作业分析及增加几节综合题 约8周) 版块复习过程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时期,也是老师们最辛苦的环节之一。在版块复习中,告诉学生每个版块在中考中占的大致比例。例题、习题选择主要依据课本,将课本上的典型例题、习题进行改编训练。在每一知识块中,即要重视三基,这与该阶段的复习主要目标想一致;又要渗透一些实际应用题、动态探索题,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减轻了第二轮复习的难度和负担。我个人认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呈台阶形,要有一定的时间差,而非斜坡形。在第一阶段复习中适时加入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很有必要,但要求要合理。某些综合题分析后….

3、同步检测 紧扣本单元考点,以《中考说明》为依据,以近三年中考题为题材,选取有针对性、典型性的考题进行分析和检测,注意训练学生学会解题思路和方法。每个版快同步检测注重前后联系,本单元占70%,其余单元的重点渗透30%。

(二)存在问题

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体现在重点不准,详略不当,难度偏低,对大纲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准

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 体现在(1)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2)复习速度过快,学生心中无底。(3)要求过松,对学生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无作业。

3、解题不少,能力不高 体现在(1)以题论题,不是以题论法,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2)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3)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三) 几点建议

1、以书为本,重视三基。数学中考卷,试题中容易题(难度系数0.7以上)共103分,占69%;稍难题(难度系数0.4-0.7之间)共32分,占21%;较难题(难度系数0.4以下)共15分,占10%.复习时不能脱离课本。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编题

2、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3、难度适宜 (起点尽可能低,但要有适当思维度),

4、注重尖子生的“尖” (站得高看得远)

第二阶段 专题复习 时间大致定在3月底 ——4月底,7周左右。目的查漏补缺,提高分析能力。

(一)主要策略:

1、专题复习、印发讲义 根据我市近几年中考试卷的结构,确定了十个专题:基本运算类、基本证明类、解直角三角形、圆、统计应用类、图表信息类、阅读创新类、动手操作类、课题学习类、压轴类。

2、关注细节,想课堂要思维

3、课后落实,规范格式

4、归纳反思,提高能力

(二)存在问题

把第一阶段复习机械重复 单纯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难题太多,难题太难,难题太怪 急于赶进度

(三)几点建议

(四)复习课举例

1、反比例函数复习以基本知识为起点,落实三基为重点,构建知识网络为目标。通过后面几节函数综合题的复习,可以加深该专题的掌握

2、压轴类(动态几何类)不确定的,一般都需要分类,而动态几何题由于其图形的变化,产生多种情形,因此需分类讨论。

用铅笔画动态全过程

例题1

回顾该题,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分类,第一个层面,由于m点的变化 第二个层面,由于直角顶点的不确定又产生了三种情况

例题2

回顾本题 动态全过程 特别是临界情况,一般分析时,先起始状态,再终止状态,然后中间过程。

第三阶段 提高复习

时间:

目的:

策略:

1、收集信息,出好选好试卷 (包括学生错误较多的,方法生疏的但不是怪方法,转化不熟练的,也即学生知识盲点,也包含我们自己有时也存在这样的盲点,难度不大的新题型.社会热点,及时穿插底三阶段的复习中)

2、模拟考试训练;(可适当调整时间)

3、认真做好考后工作 (及时批阅,扣分要稍狠,针对性讲评, 收集记录代表性错误)

4、穿插专题课(不能完全用试卷代替上课)

问题:

1、模拟试卷没有起到模拟价值

2、过多做练习,以练代讲

3、讲评课就题论题(我们要的是做一个题,掌握一类题)

4.只注重知识辅导,不进行心理训练(该阶段,学生心理负担较大,心态浮躁,要及时调节,特别有些成绩波动很大的)数学这科的波动多数同学都比较大,数学分值高(题目贵),出现这个情况, ….

建议:

1、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高于中考 (刚开始,时间宽松点,难度低一点但….)

2、加强基础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3、选准要讲评的题目,立足一个“透”字(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是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4、让学生向错误学习,建立错题档案(对于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总结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

第四阶段 回味复习

时间:

目的: (不能再以提高能力为目标)

策略:

1、做到三 “通览”,一“不钻”

2、无差错训练

3、解题技巧的选择题、填空题,主要强调用以下方法:直接法、 验证法、排除法、特殊值法、图示法、操作法、工具法(工具法、操作法对于好一点的同学可用来检验,对于困难同学提供了一个方法)

4、应试技巧的教育(舍得放弃)

5、适度的练习(一天、两天不做题,马上生疏。准备难度适当的练习,我个人倾向应用题)

6、考前心理辅导,调节心态

存在问题:

1、大量的模拟练习卷,加大学生心理负担,过度紧张;

2、只动眼,不动手,过早感受成功喜悦,过度放松

3、计算准确率下降;

4、忽视错误根源,造成分析能力退步;

试卷讲评课

1、分析试卷、了解障碍:教师先要进行试卷的得失分析,着重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了解学生学习的难度和障碍。

2、提前发卷,进行“找分”训练:提前半天发卷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析改正和进行“找分”训练,使学生意识到考试中的粗心大意的危害,同时“找分”能树立学生自信。

3、归类点评,习得技巧:评讲可以题型归类、知识归类、解法归类;要点评各类题型的解答技巧,如在解答难题方面要力争知多少,写多少,争取得分点,得步骤分,甚至争取阅卷教师恩赐分。

4、“明码标价”,明确查错:评讲时要让学生明确评分标准和查错常用手段,避免过失丢分。如解题中忘检验、忘带单位等等。

5、指导学生整理错题集。

三、体会复习阶段五关注

无论复习课怎么上,关键看是否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是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成效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初三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以上方式方法很粗糙,由于时间关系,点到为止,有什么好的方法,那都是集体的智慧,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是我最大的期望。希望我们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最后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