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感想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 初中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热门3篇正文

初中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热门3篇

时间:2024-04-11 19:39:22

初中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初中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寒假里,我抽空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读了此书,感觉虽然现在的教学设施和教育环境相比以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光辉的教育理念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但丝毫不显过时,还尤显重要。读着此书,我感觉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我的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教学中的烦恼,给我指点迷津,书中给教师提出了多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让人阅读过后,掩卷长思,令人感触颇深,获益非浅。

书中谈到了关于教师的时间问题,我深有同感。确实,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也只有24小时啊!我们每天都要备课、课前准备、上课、课后辅导,还要抽出时间来开展校园活动及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和课题研究等等。教师和所有的人一样,有自己的社会活动,既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都需要时间。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困惑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

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我们不能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们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学校所发的那本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浅薄,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充实自己,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只有在书本中与大师们交流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实在太少。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经常读书和思考,能够使人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思考,并为自己指引正确的方向,丰富理论经验。因此,要多读书。

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吧,立足于三尺讲台,培养出祖国鲜艳的花朵!

初中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2

学习了李老师的视频,真是受益匪浅,李老师讲的很深刻,也很全面,对于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我也有一些感悟,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平时积累,巧练多思多评。

一、方式灵活,激发兴趣

教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了兴趣,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积极主动去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过程的内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求知,“艰苦”的学习活动在他们看来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厚积薄发,重视积累

众所周知,写作教学与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明白,写作积累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三、巧练多思,多评多议

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可通过多评多议来实现。在评议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得到很的提高。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评价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为学生指明进步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性很强的学科,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又举足轻重,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找到有效的方法,实践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

初中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3

为了提高理论知识,为了课题研究,读了张奇教授的《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感触颇多。张奇教授耗时十年实验研究,去探讨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编撰了《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书中明确地提出了审美心理结构的理论构想。本书虽是以儿童绘画的审美研究为主,结合儿童音乐的审美研究,但对于我关于结构游戏中的审美教育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启迪作用。

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使我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表现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书中提出的“自然发展观”和“艺术发展观”结合起来指导原则使我对结构游戏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幼儿结构游戏指导和干预应遵循自由原则、肯定原则、艺术和审美干预原则。

结合本书中的幼儿审美心理的研究,我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结构游戏审美教育的实验。利用了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利用提供充足的辅助材料提高了幼儿的创作意识。在实践中发现,尽管幼儿能够自由自主的进行创造,但通过教师相应的审美教育指导,提高了幼儿的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

幼儿具有初步的审美情趣倾向,形成持久兴趣是幼儿期的重要审美目标。没有什么比让幼儿创作出来让自己满意的结构作品更能够激发幼儿建构兴趣的了。幼儿建构游戏中往往很多是凭空想象,如果没有具体一些的造型引导幼儿会更加感到无从下手的,有了素材就大不一样了。幼儿的审美情趣通常与自身日常生活相联系,对美感的体验首先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直觉兴趣,那我就带领幼儿去散步时,探索周围房屋的形态特征。由于地处农村,房屋大都是自家设计建构的,又是幼儿身边熟悉的建筑物。带领幼儿边观赏形态各异的房屋,边讨论房屋的造型特点。幼儿非常积极的讨论着看到的各座房子,特别是看到讨论到自家的房子的时,幼儿就更加激动兴奋了。幼儿亲身感受到了建筑的形态美,色彩美,为其在结构游戏中提供了审美的情趣和审美感知构思。

幼儿不但需要创造结构作品的机会,而且需要很多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让幼儿接触大量的艺术作品,在作品欣赏中感知审美对象,通过欣赏作品扩大幼儿的审美视野,这一途径也是审美感知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儿审美感知相对较弱,通过欣赏大量的艺术作品,激发幼儿的审美想象,拓宽幼儿的眼界,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力,有效的提高幼儿创造力。例如,实践过程中,我在建构区投放了一些建构图片、旅游时所拍的建筑物照片、利用网络搜集制作的建筑影集、以及有关结构建筑的画册等,这些参考辅助材料调动了幼儿的视觉感官,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通过实践建构操作,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有太多感触,对于我而言,把实践研究与读书相互联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在科学幼儿审美心理学的指导下,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研水平。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