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读后感(精彩9篇)
时间:2024-08-14 21:25:47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小编首席帮助大家收集的《真实的幸福》读后感(精彩9篇),欢迎阅读。
内容导航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1《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2《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3《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4《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5《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6《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7《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8《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9《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1
活着,太忙或者太闲,烦心的事情太多又或者想要的不能满足,总会反复纠结、折腾……
刚看完一本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的《真实的幸福》,他指出人都不愿糊里糊涂过一生。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如何才能不要这么多烦心事,如何才能更幸福,而不是迫于无奈的一天天努力减少痛苦。每个人都有他固定的幸福范围,就像减肥,有嘴码子喊喊的,有真狠下心来减掉的,可我觉得心情舒畅了之后,减掉的肉肉几乎都会找回来。有句话说的很好,没有幸福感的人,不会感到长久的幸福;而有幸福感的人也不会感到长久的不幸。呵呵,这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哲学。
我们如何能够快乐?我们如何才能真的感受到幸福?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塞氏幸福法则”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未来不会像你想象,抓住现在的幸福。
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幸,能否幸福,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面对不幸的能力。如果时空逆转回到最想要的过去,回到不幸发生前制止它,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能做的只有积极面对,只有比拼我们面对不幸的能力。不幸,是弱者的灾难,是强者的垫脚石。强者面对不幸的能力可以是坏事变成好事,使自己从不幸中吸取教训,从而成熟、成长。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2
很惭愧,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读了《真实的幸福》的一半。到底什么是幸福?马丁?塞利格曼说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可以评估的,幸福是可以养成的。
塞式幸福法则之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知有所差别,对幸福的要求也会不一样,有的人睡一个懒觉、买一块面包就会幸福感爆棚,可有的人即使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也没有太多的幸福感。每个人的道路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所以我们能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应对不幸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只能是积极面对未来。我们都有过快乐与幸福,也有过悲伤与痛苦,这些每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事实上,我们这样的感受,总有一天
塞式幸福法则之二:未来不全像你想象。
当面临同一选择时,不同的人想象的未来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会把问题复杂化,将事情灾难化,我好像就是这样的人。记得中学时代,要走进一间教室做什么,记不清楚了,我说我不敢进去,怕没有座位,我的老师对我说:你不进去,你怎么知道没有座位呢?走进去是不是才知道呢?我犹豫了犹豫,还是他的话让我鼓起勇气走进了教室,这是我记忆很深刻的事情,这就是把未来想象成灾难的思想的自我约束,从而导致了行为的自我约束。
所以换个思维思考问题吧,希望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只有永远心怀希望,才会拼尽全力去实现。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3
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
此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结构,分为12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7章讲述了什么是幸福;第二部分8—9章讲述了幸福在哪里;第三部分10—12章讲述了用幸福斟满人生。书中涉及到的幸福范围很广,从事业,家庭,婚姻等多角度多层次教会我们如果更幸福。
在客服中心工作的我们,随着上班年限的增加,脾气越来越怪,也出现了很多惯性思维,逐渐麻木的我们,已经忘记了感恩和宽恕为何物,很少能够感觉到有幸福感。总是会习惯性地认为客户应该知道这项业务要收费,或者这是一个常识,甚至认为这明明是你自己开通的业务,还有二次确认,为什么还是不承认?而且往往遇到一通较纠结的电话,我们就会耿耿于怀,接下来一天就会觉得个个电话都不顺,忍不住地发火,辱骂。
正因为我们在服务中经常有一厢情愿的想法,往往在沟通后发现客户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一直沉浸在过去的纠结中无法自拔,当客户对于我们颇有微词的情况下,我们会生气且失望,强按着心头的怒火,勉强回答问题;当然,心细如发的客户,经常会听出端倪,自然也不愿意和你再多说一句,这种情况下多半以不欢而散收场。
看了这本书以后,给了我很多的启示:真实的幸福源于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他们。有的人遇到连续的困难和打击后,退缩了,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失败后就认命了,不再尝试或努力;悲观的 相反,有些人却越挫越勇,好像不识时务,乐观的人具有坚韧性,把自己所面临的挫折看成是特定的,暂定性的,是别人行为的结果。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4
真实的幸福来源于心底最深沉的渴望,是我们最迫切想要获得的甘露。
你幸福吗?什么主宰者你的幸福?是那一路的追求,还是那彼岸的辉煌?
你幸福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好起来了。尽管物质生活有所提升,可这并不能和人们的幸福感提升挂钩。你吃饱了,你有了积蓄,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利用,你可以使用高科技产品,生活变得更简单,但是,你的精神饥饿了,你的身心貌合神离了。曾今看到过这样一幅画:肥头大耳的男人穿的西装革领,吃的圆润,满身珠光宝气,可是他的精神确实贫瘠、干瘪的,被他牢牢甩在后面——身心就这样分离了。看了不禁冒冷汗。不仅扪心自问:这样的人幸福吗?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幸福?
近几年,有关幸福的话题很多,央视幸福一问成为了谈笑热点,我倒觉得能把真实播放给大家,这背后就挺让人幸福。因为真实本身就是幸福。这是读了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一书最大的感受。只有真实,我们才拂去虚假的表面,将内在的自我曝露在人性面前,表露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塞利格曼写的 他 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及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真要遥望过去的岁月,提炼出幸福的时光,的确有点模糊,或者说,那些被现在概括起� 只是被充实、踏实的心情所笼罩。简短说,此时有幸福的概念,停在口上,落在追逐的脚步中。每一点一滴的幸福都是靠自己双手耕耘而来,容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脚踏实地采摘的成果,才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最大的满足感。
我们总是被表面的虚荣所诱惑,死心塌地的想要走捷径追求幸福感,用短暂的愉悦获取幸福感,可是繁华过后却是一身的落寞,这种幸福来得太过短暂,不足填满我们内心的荒芜。我们总是冲的,其实,积极的情绪、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才是积极心态的有效组成。而在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等方面修炼,路漫漫其修远,需不断进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从点滴做,一件件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事,连点成线,可以连成真实而幸福的感受,真实的存在,长久的幸福。这种满足感,来源于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教学中,在我们教养孩子中都可以做到,哪怕是微不足道,这种真实的幸福感和丰富的满足感,必会袭身。这本身就是1种修炼,对心态的1种提升,也是获取幸福的源泉。
这个时代的追求幸福,注定是要坎坷的,正如那句老话:“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得了彩虹。”如何让自己更容易幸福,书中已经给输了暗示,我们需要慢慢地学习,这个过程极其的漫长而坚信。只要坚信“幸福可以学来,幸福可以到永远”,追逐幸福,淡定、坚韧而从容,幸福总有一天回来敲开你的大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5
花了两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终于看完《真实的幸福》这本书,在职场心理与企业EAP服务的课程中,老师强烈推荐塞利格曼的书,积极心理学和传统的心理学不同,他 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及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一直以来我想知道的是我们对那些永恒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生活的有意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何处去的答案。这本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的第一本书,竟在结尾也给了我比较收获的解释。
上帝存在吗?这种神现在无法存在,因为我们又会再碰到两个相同的问题:假如现存的神是无所不知、善良正直的话,那为什么世界上还会有邪恶存在?如果现在的神是万能和全知的,人类怎么会有自由意志?所以过去没有神,现在也没有神。但问题仍在那儿,从长远来看,这个双赢的原则将把我们带到哪里?给我们带来一个非超自然的神,一个需要通过自然的双赢法则才能得到万能、全知和美德的神。或许,神就是我们的终点。
一个不断选择复杂的过程最后一定会止于万能、全知和美德。当然,这个目的不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完成,甚至无法再人类有生之年实现。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自己成为这个历程中的一分子,使他前进一步。这是进入有意义的生活的门,有意义的生活必须与比我们自身更宏大的东西连接上,这也将使你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你的生活取向,你可以选择走向这个目的,或选择与这个目的完全无关的生活;你甚至可以选择故意妨碍它。你可以选择以增加知识为中心的生活:学习、教书、教育你的孩子,或从事科学、文学、新闻学等许多类似的行业;你也可以选择一增加力量为中心的生活,通过技术、工程、建筑、医疗服务或制造业来达到这个目的;你还可以选择以增加美德为中心的生活,通过法律、宗教、道德、政治等途径,或通过当警察、救火队员或从事慈善事业来达成你的目的。
美好的生活来自每一天都应用你的突出优势,有意义的生活还要加上一个条件——将这些优势用于增加知识、力量和美德上。这样的生活一定是孕育着意义的生活,如果神是生命的终点,那么这种生活必定是神圣的。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6
近期工作比较忙,《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看得断断续续,不过也获益匪浅。
它第一眼吸引我的地方是告诉人们如何去构造积极情绪,而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一直以来,我的情绪都是处于悲观、消极的状态,很想做出一些改变。书里面有很多测试,但认认真真做下去的没几个,因为总觉得时间不够了,所以经常将测试跳过去。
从书中学会的几个点,有必要总结一下:1、我是中度悲观情绪;2、有抑郁的倾向;3、满足感能降低悲观情绪和抑郁的倾向值,让人身心满足的事情有锻炼、学习、认认真真做一件事情,带来满足感的事情可以让满足感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但是这过程不一定会愉悦;4、愉悦的事情很容易,但是会造成轻微抑郁倾向,比如看电视,玩游戏、聚会等,这些愉悦做完之后会消失,不能长时间存在;5、如果对于某一件事出现消极悲观情绪,一定要自我反驳,顺序为:不好的事—想法—后果—反驳—激发。
以上是目前看了之后印象最深刻,也最能立即使用的几个点。我最这半年来老是喜欢看电视剧,静不下心来读书,可能是因为屏幕上的五彩缤纷离乱情仇更直观吧。
以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错误,看完这本书才知道,是因为短暂的愉悦造成瘾的倾向。看电视能带给我愉悦,并且这愉悦几乎不需要动脑筋,但是看完之后的一瞬间就消失了,为了持续得到,所以就不断看电视。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觉得电视和游戏都是浪费时间且伤害身心的行为,但是并不是说完全不接触,要适可而止。而满足才是我一直寻求的东西。我之所以觉得内心空虚,空洞,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件让我内心满足的事情。所以必须得努力做一些产生满足感的事情。
不停地阅读、有目的的学习、持续有效的锻炼,或者周末学习一道菜、收拾房间、整理衣柜、学习烘培都是可以产生满足感的事情。目前我在做的有持续有效的阅读、重新联系教练开始上健身课、有目的性的学习等等。我希望自己的内心可以慢慢阳光起来。悲观消极的情绪转变还需要时间的练习,需持续不断的反驳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完成书里对于优势的测试,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并有意识地发挥。
幸福感不是空气,随时存在,它是一个大概值,如果能运用自身的优势与美德成为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那么即使遇见糟糕无比的事情,也能够在理性的指引下走回到正常的轨道。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勤奋,是我应该为了幸福而努力追求的品质。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7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这个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细想起来又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时常激励着我,又时常困惑着我,从孩童时代到现在,我对“幸福”这两个字的理解都不同。
牙牙学语时的我,认为玩具多、布娃娃多,这便是天下最幸福的;跨进校门的我,认为认真学习,得到父母的称赞,评上三好生,这便是幸福的;我还幻想自己将来可
《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三个牧童为了给过路人带来方便,砌了一口井,得到了智慧女神的称赞。智慧女神让三个孩子自己去寻找各自真正的幸福,约定十年后再在井旁相见。十年后,三个已经是青年的牧童,经过十年的寻找,分别成了给病人看病的医生,种田的农民和什么都干的普通人,他
读了这篇课文,“幸福”两个字不再使我那么激动,也不再使我那么困惑,他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神圣。“平常”因为它无需什么了不起的职业,“神圣”因为它意味着无须拥有,而是奉献。我想,只要我们每天努力学习知识,学会各种能够为他人带来“幸福”的本领,将�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8
读完《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从新了解什么是幸福。与我以前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我一直都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幸福就是知足常乐。但看完此书之后,发现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可以评估的,幸福是可以养成的。让我们懂得如何使自己和身边的人更加幸福。
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每个人人生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我们是否幸福取决于我们应对不幸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过去,只能是积极面对未来。我们都有过快乐与幸福,也有过悲伤与痛苦,这些每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我们这样的感受,总有一天
二、未来不全像你想象:当面临同一问题时,不同的人想象的未来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会把问题复杂化,将事情灾难化。有时候抓住一个想法不放的后果其实比它的真实性还要糟。所以换个思维思考问题吧。希望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只有永远心怀希望,才会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也就相当于我们的人生,假设我们的明天、我们的未来早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面对眼前的各种机会,或许没有人会愿意去把握和奋斗。因为没有希望,所以现在的我们选择绝望和挥霍当下的人生。但若是未来总是充满了希望,我们就会重新捡起丢掉的梦想。不管我们最后的奋斗结果如何,不管我们是输还是赢,因为我们为了这份希望尽了所有的努力,所以才不会后悔。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明天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心怀信念,然后努力去奋斗,就一定可以使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即便明天是个未知数,我们依旧要充满期待。
三、抓住现在的幸福: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情。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不妨将幸福先热情的迎进门,聊聊最近的快乐。也许某一天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幸福的时光。你越是去追求完美的人生,考虑自己是否幸福时,那么你会给幸福设立个评分标准。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远,因为你总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还没那么完美,你所有关注点都在那些不完美的地方,不完美的地方就被我们自己无限的放大。幸福是不能衡量的,也是不必比较的。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其实幸福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它随时伴随着我们。
我想,只要我们忘记过去的悲伤,珍惜现在的幸福,坦然面对未来,我们就会拥有真实的幸福。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篇9
得知学校又要给老师们配书读了,我的心理是十分的渴望,因为每一次读完学校下发的书,都会让我沉思许久。也许这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吧。很多事情,书里面会给你很多生活中的提示。刚拿到《真实的幸福》,并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什么样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幸福的,怀着憧憬,喜悦的心情翻开,第1章《为什么要幸福》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大学毕业照上,有的人笑得很灿烂,眼角挤出了鱼尾纹;有的人只是礼貌性地提了提嘴角,笑容的不同能预测未来的幸福吗?”回想起来,这不就是我们当时的情景吗。有的人则是官夫人剪彩的微笑,有的人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的微笑可以看出以后的生活,生命是否完美,是否幸福。《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其实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去品味。生活很简单,幸福也很简单。用心去感受,幸福在一句温暖贴心的问候里;幸福在一碗热腾腾的饭菜里;幸福在一杯香浓的奶茶里……
书中将幸福理论定义成这样:生活的品质等于幸福的时光减去不幸福的时光。如果想要提升生活的品质那么我们就需要增加幸福的时光。相对于乐观的人来说,他们更具有幸福的特质,乐观的人把目前的困难解释成暂时性的,自己具有主控权。想想自己,不正是拥有幸福的人吗,乐观的我,在同事的眼中,朋友的眼中,从来都没有烦心的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想成这是都是暂时的,会过去的。相反,有些悲观的人则认为他们的困难是一辈子也逃不掉,倒霉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并且是自己无法操控的。我认为乐观的人更容易感觉到幸福,而悲观的人则常常感到不幸,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困难的态度。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面对事情的心态对了,解决起来也就很顺利。
现如今,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有压力、抑郁的时代。我们总是想要得到更多,总是在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目标,实现意义和价值,不断地去朝着目标前进,去完成我们的意义。自己也曾经不断地想要去修正自我,用已知去衡量好与不好,实现着塑造的教育成果。再次想来,过分看中目标的人生必然是苦多乐少,因过程总是比较长。在这种人生面前,快乐就好像是海市蜃楼一样,引诱人不断地向前奔跑。只为了能够饱饮一顿甘泉,却在痛苦与压抑中等待一生。记得塞利格曼博士说过:我们看待世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接受的,另一种是改变。如果你是个举棋不定的人,你别无选择,只能时时忍受痛苦的折磨。你的工作、你的健康因此要付出代价,你的心境永远是阴暗多雨的。但是如果你学会了因地制宜,视情而定,你就可以随时因需要而选择地改变它。例如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思考的不再是如何一天天的减少痛苦,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越变越幸福。
少一点物质的追求,多和自己的内心对对话。不需要很多规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自己的心灵必然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合适的,最美的,最有味道的,什么是最正确的答案。在生活中工作中去找到那个真的我,去找到那个快乐的自己,去找到那个幸福的本身,去找到最自然的状态。并在不断追求幸福快乐中不断地鼓励自我,发展自我,尽可能发挥自我所长,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条件,必能获得积极的生命状态。认同自己接纳自己,必能有新的提升。
把心头的负重都缓缓放下,用鱼儿在水中悠然的姿态去肆意,发现悠闲才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悠闲无法刻意去创造,而要靠心去感受。工作之余,携三五知己一起去公园散步,则可以忘情无极,优哉游哉,不知不觉地坠入了悠闲的境界。待休息调整好身体的状态,再投入紧张的工作,则会更游刃有余而且快乐。也许我也正在不断地错身中努力在创造遇见快乐自己、幸福自己、满足自己的。正所谓“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静静地享受阳光,不想去争也不想去抢,做好我该做的,然后好好享受平淡的幸福。因为知足,所以快乐;因为懂得,所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