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节日庆典 > 端午节 > 高中有关端午节的优秀作文1200字(通用3篇)正文

高中有关端午节的优秀作文1200字(通用3篇)

时间:2024-03-17 15:36:02

高中有关端午节的优秀作文1200字(精选3篇)

高中有关端午节的优秀作文1200字 篇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又称“重午节”。

清晨的窗外,阳光明媚,小鸟儿在枝头歌唱。还在睡梦中的我,一阵阵诱人的肉香夹杂着粽叶的清香直往鼻子里钻。我急切地从床上爬起来,发现餐桌上多了几个粽子,立即想到今天是端午节。妈妈给我剥了个肉粽,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咸香软糯,非常美味。妈妈的家乡是有名的粽子之乡——浙江嘉兴。那里的“五芳斋”粽子远近闻名,粽子的口味也是五花八门:豆沙粽、蜜枣粽、火腿粽、栗子蛋黄粽……真是应有尽有。每次回来,我们总要带上几个。

吃完早饭,打开大门,发现门口的角落里放了一束野草。我好奇地指着它问:“妈妈,这是什么,为什么放这儿?”“这是艾草和菖蒲。”妈妈摸着艾草对我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古时候端午家家户户都要以菖蒲和艾草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赶蚊虫。”接着妈妈又问:“那我考考你,你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吗?”“屈原!”我立刻脱口而出。

这个可难不倒我,我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吃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是楚国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放声大哭。他知道楚国没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看到楚国被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敌人手里,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汩罗江,以身殉国。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十分悲痛,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他的身体。”看我说得头头是道,妈妈给了我一个赞赏的眼神。

提起赛龙舟,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激动人心的热闹场面。那一只只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湖面上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特别是那震耳欲聋的鼓声,仿佛敲打在人的心上,令人热血沸腾。可是至今我还没亲眼看过龙舟竞渡,有点小小的遗憾呢。

下午,我碰到了好朋友肉包。她今天有点不一样,两只手上都戴着五色丝线做成的手环,五彩斑斓。她把手伸过来,让我仔细看了看,得意洋洋地说:“看,这是我奶奶做的,可以避邪驱瘟哦。”别说,还挺漂亮的。“能给我一个吗?”我有点羡慕。“五色线不能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以抛到河里,寓意着让河水将疾病都冲走。”肉包慢条斯理地说着,显得很有文化的样子。但看到我失望的眼神,连忙拉起我的手:“明年我让奶奶也给你做两个!”我听了,立刻高兴起来。

原来,戴五彩线也是端午节的习俗,它表达了人们对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就是给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端午线。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饮菖蒲美酒,尝糯米角粽,戴丝线香囊,观龙舟竞渡,端午节的习俗可真有意思!

高中有关端午节的优秀作文1200字 篇2

(一)

端午节早已到了。

一位老奶奶摆着粽子的小车,脸上是满满的安详,那种感觉是可以让你的心很柔软很安静。女儿喊着,要吃老奶奶的棕子。把车停在路边,女儿乖乖地坐在老奶奶身边的小凳子上,那老人用那双深深皱纹的手,慢慢地打开一块粽子,放进小盘子里,又蘸上了一些蜂蜜,还又执意地一口一口地喂女儿吃,眼睛中满是慈爱和爱怜。

一个小摊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戴着老花镜,右手拿针线,左手捏着丝绸布头,专注地缝制着香包,一个个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挂在小车的帘头,在风中摇摆,药香四溢。对面坐的中年妇女,正选出五根不同颜色的丝线,拧在一起搓起来,配着小珠子或叮铛发出悦耳的声响。

站在旁边看了许久,似乎把自己带入了儿时的记忆,挑选了几根五彩丝线戴在女儿的手腕脚腕上,再把香包挂在女儿的脖子上,女儿低头举着胳膊打量,手捧起香包不时地嗅一下,甜甜地笑了。

“妈妈,那黄色的果子是什么?”女儿手指着路边水果摊上的杏子问。

“是杏子。”

“啊,妈妈,你看,桃子也熟了。”

“街上怎么这么热闹,好像过节一样。”

“是啊,端午节到了。”微风携来阵阵香草的味道,我深吸了一口气,感叹着说。

“什么是端午节啊?”女儿又问。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来告诉女儿端午节的由来及历史意义,只是顺口念出了《端阳》这首儿歌。

桃儿红,杏儿黄,

五月初五是端阳。

粽叶香,包五粮,

剥个粽子裹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女儿跟着读了几遍,开心地笑了。

(二)

走进教室,孩子们正在背书,只是有孩子正看着手腕上带着的五彩丝线入神,有孩子从衣裙里拿出小小香包嗅了又嗅,更甚者,还有孩子钻进抽屉里偷着吃粽子,嘴角还粘着几粒糯米。呵呵,端午,在孩子的心里,原来就是快乐啊。如此想着,不由悄然微笑起来。

有关端午的资料,网上下载了很多,只是很多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太深太深。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把晨诵与端午课程结合起来,给孩子介绍些有关端午来历的知识,介绍介绍家乡端午的特色,介绍制作鸡心香包的方法,最后开展做香包的活动。

于是,我们开始聊起端午这个话题。

“孩子们,马上就是端午节了,这几日,在家里,在街上,你闻到了端午节的气息了吗?在你的印象里,端午节是什么样子的?”我问道。

“端午节可以带五彩丝线做成的花花线,看,这是我妈妈给我搓的。”郭晓彤骄傲地举起胳膊,炫耀起来。

“端午节就是要吃粽子,有大米,红枣,蘸着蜂蜜白糖,可好吃啦!”刚刚偷吃的杨家豪似乎还意犹未尽,说着,用舌头舔了舔嘴唇。

“端午节还会赛龙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张恒铭抡动着胳膊做着划船的姿势。

“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我国的大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那天投入了汩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有了端午节。”赵昕迪总是有她沉稳安静的地方,这个孩子总是最用心的一个。

……

因紧张的复习,并没有布置孩子们去查端午节的资料,孩子们已经从身边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快乐与喜悦。

随着《汨罗江幻想曲》的优美乐曲,屏幕上出现了“菖蒲艾叶迎端午”的标题,我向孩子们介绍着端午的来历、习俗、活动。

“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当《端阳》这首儿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孩子们就着幻灯片上的桃子和黄杏也发了一会儿感慨。然后,便开心地你一句我一句读了起来,几遍下来,教室里便充盈了满满的开心和快乐了。

然后,继续出现儿歌《五月五,是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带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水下喜洋洋。

孩子们读着读着,艾叶,香囊,粽子,龙船,象征着端午习俗的事物映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突然有孩子问:“老师,赛龙舟是什么样子的?”

当《划龙船》这首民谣伴随着赛龙舟的图片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教室里几乎欢呼起来。

清水河长又长,

两岸人海又人山,

老年人拄着龙头杖,

姑娘们穿起花衣裳。

要问今天做什么事,

端阳佳节赛龙船。

青龙黄龙来竞赛,

赛的江河浪花翻。

赛的小孩蹦蹦跳,

赛的姑娘笑断肠。

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男女生对读,随着鼓点节拍画起了龙船,很是欢欣,似乎自己已到了赛龙舟的现场。

就这样,一边诵读端午的儿歌,孩子们随着鼓点节拍划起了龙船,看到丝粽香包惊喜地欢呼,听到屈原的故事静静地仰望,朗读着儿歌手舞足蹈……端午渐渐融入了孩子们的生命里了。

(三)

读完儿歌和民谣,我把郭晓彤脖子上带着的香包拿到讲台上,问孩子们:“大家想不想亲手做一个这样的香包啊?”

“想!”孩子们瞪大了眼睛。

看着幻灯片,给孩子叙述了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和步骤,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小手也不禁比划着,心形的香包新鲜出炉了。

因为没有事先准备,所以要孩子们回家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来做香包。

希望孩子们的这个端午节会印记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并开出美丽的花来。

高中有关端午节的优秀作文1200字 篇3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们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火红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习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小老婆。

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未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