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节日庆典 > 端午节 >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推荐11篇)正文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推荐11篇)

时间:2024-09-27 11:29:36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精选11篇)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历史。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中国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中国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中国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我们中国真不愧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端午节都有如此深厚的意义。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2

今晨起得很早,想去早市买些菜蔬,随手关门的时候,竟在门楣上方发现了一束系着红绳的艾草,哦,我恍然想到,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端午来了。也不知是哪位善意的友邻,给我在门前挂了驱邪的艾草,满心的感激又不知和谁道谢。

细细想来,中国的每个传统节日都充满了厚重的人情味,互赠礼物,互表心意,已成为每个节日的潜则,这些叫人心生温暖的小举动,串连起了国人传统美德的延续,礼仪之邦的盛名也远播海外,这也是许多外国人神往炎黄文化的所在。

每逢端午节来临,孩童们的手腕上都系着五彩绳,有的胸前还佩着香囊,等端午节过后,便把五彩绳扔进河里,大人们说:“这样做可以驱避邪气,带走百病,让人健康好运。”这样的说法虽有些迷信,但也是节日的一种习俗特色,把节日氛围营造得更加浓烈。端午节的清早,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插上了碧绿的艾草,忘了插艾草的人家,总有好心的邻居给插上,这时,悠长悠长的巷子里飘起了浓浓的粽香。

东北的粽子不像南方那般精致。我小的时候,包粽子的材料也只有江米和黄米两种,条件好的用江米,而农村用的基本都是黄米,粽子包的虽然简单,但蘸着甜甜的白糖,吃起来还是口齿留香,余味难忘。如今,粽子已经是中国传统美食的经典,大江南北,口味繁多的粽子,诱惑着我们的味蕾,但是却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心情和味道了。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种,我只记得其中的一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他抱着忠于故国的玉碎之心,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实现了“士当以死报国”的未了夙愿。后人“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为深远。

另一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乃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助吴伐楚,五战而破楚都,楚平王虽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终报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子胥佐夫差百战百胜,吴国攻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彻底灭越,吴王不听,后吴国大宰,受越王贿赂陷害子胥,夫差听谗言,赐剑与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挖出悬于吴京之门,以看越国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听说大怒,令取子胥之身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民间便有了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的传说。

无论是哪一种传说,其实都是在讴歌一种气节,纪念一种品格,自古以来中国人崇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忠诚报国”,有民族气节的名士和英雄,所以每个节日都有一个或悲壮,或美丽的传说故事,让我们在美好的节日里,既能享用美食,又能经历一次人性品格的陶冶和升华,这也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妙处所在吧。

在这粽子飘香,艾草青青的夏日,在我们品尝美味与家人团聚的时刻,让我们向那些浮沉在历史星河中的英灵们,敬上一盏淡淡的雄黄酒,奉上一枚甜甜的糯米粽,他们那些美好的传说故事,似一座丰碑,永远铭刻在世人的心里,正所谓:“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挂蒲艾、吃粽子、喝雄黄酒,有些地方还有赛龙舟的活动。这些习俗可是经过20__多年的演化而来的。

相传伟大的屈原就是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跳进汨罗江的,人们划着小舟在江上寻找并希望能够救出屈原,这样的形式最后就演化成赛龙舟。屈原的尸体没有被找到,人们为了怕江中的鱼儿啃食屈原的尸体,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在汨罗江里,善良的人们相信鱼儿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种活动不断的变化,到现在就演变成了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也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风俗。

吃了早饭,奶奶端出浸好的糯米、红枣、赤豆和粽叶准备裹粽子。我一看,来了兴致,搬来小椅子也要凑热闹。奶奶教我先用三片粽叶围成一个小漏斗,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放一些红枣和赤豆,然后再在上面添上一些糯米。我看了一下就说:“哎!这个太简单了!奶奶,让你既聪明又能干的孙子包个粽子给你看看。”我三下五除二的就做好了,可是,后面的步骤让我洋相百出。一会儿,米就从粽叶的缝里露了出来,堵了这边就漏了那边,忙得我手忙脚乱、汗流浃背的。还有一个好不容易扣好了线,可等我一拎它就都全散架了。

我可是越战越勇,毫不气馁,在“牺牲”了无数粽叶之后,我终于裹了一个比较像样的粽子。嘿,别提我的高兴劲了!

中午吃粽子的时候,我拎着粽子向每一个人炫耀:“看,这是本少爷我亲自动手裹的粽子,怎么样,厉害吧?呵呵,我真是可爱又聪明呀!哈哈……”大家看着我得意的样子都抿着嘴偷笑!

这个端午节真快乐,因为我又学会了一样本领,同时我也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要有耐心!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站在楼上眺望远处的田野时,到处是一片夏收农忙的景象。几处早收的田块里,已栽满新秧了,同环抱村庄的树影一起,涂抹成一幅淡淡的农村田园风景画,我的身体里一时也沉静下来,思绪飘飞到儿时的记忆里。

童年的时候,这样的季节,在我的家乡,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村庄里、河堤上、堰塘边,树草都拥来满目肥厚的绿色,同远山一起,勾勒出村庄的轮廓。田野中,待收的麦子,成熟得羞下了头,宛然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只等心仪的人来掀起她头盖,顽皮的风儿却等不及了,提早来撩开真容,她们便含情脉脉闪眼滚动起一道道长睫麦芒的金光,欢跃向前,惹人满眼的欢悦和怜爱。不久之后,麦子收尽,勤恳的农民就魔法般很快地变换出遍布的秧苗嫩绿了,漠漠水田的上方时而还翔来几只闲逛的鹭鸟,播下声声悠啼;村舍中,四处溢满着童趣,红黄的蜻蜓穿梭飞来禾场的上空,追跑得伙伴措手不及,彩蝶停歇在墙角的草丛里,蹑足静守起几处好奇的孩子们;菜地里,各色蔬菜滋滋竟长,红苋绿蕹伸展出手掌似的叶片,紫茄青椒藏掖着叶底下不断膨胀的果实,黄瓜藤攀爬到高端,金银花缠绕篱墙,绽出满鼻馥郁的幽香,无处不是令人欣喜的田园景象。

最欣喜的还是我们孩子。陶醉在这无限美景中的孩子们早掐指算好,一日后,端午节就要到了,那时自然就有很多口腹的享受,甜软的糯米粽子,喷香的新麦馒头,醇浓的米酒,泛光的油条…然而我那时最难忘却是随母亲到自家竹园里采摘新鲜的粽叶来包粽子,母亲便给我重复讲述她所知道的这端午节来历:屈子和他的行吟泽畔,昏聩的楚君,以及*佞的小人等等,我却不能理解这么美好的世界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险恶的事情,于是小心眼里又生发出许多悲天怀古的忧思。

在屋旁的蒿草地里拔起青艾时,我看到欢快的鸟儿叽喳蹦跳在高枝,碎碎散散的阳光从葱茏的树叶里筛下来,林下幻出缕缕七彩的光丝,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千古里的忠臣为什么要悲凄地赴死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只有用艾叶才能插门避趋的鬼魅呢,那该是多么不可理解啊,我惘然了,许多个黄昏,我就一个人仰着小脸呆看天空,疑惑这世界的纷繁复杂,在吃着端午节殷殷母亲做的蛋汤油条时,在慈爱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当中,在兄弟互勉的温暖里,在父爱如山的关爱下,我终于深信这绚丽世界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不美好。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端午节,忆起幼稚童年的端午节,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将是我一生回味不尽的根源。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5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之说了。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配香囊等。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如今,每到端午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粽子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鲜肉粽子、八宝粽子、红枣粽子、豆沙粽子、枣泥粽子、咸蛋黄粽子、腊肉粽子、雪菜肉粽子、鱼头肉粽子、宫保鸡丁粽子、鱼香肉丝粽子、鲍鱼粽子、榨菜粽子、五香肉粽子。这么多的粽子中,我最喜欢五香肉粽子。因为它吃起来软软糯糯、美味可口。

端午那天不光包粽子,还要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赛龙舟的赛手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年轻力壮的叔叔,有对赛龙舟很有兴趣的小孩,比赛开始了,参赛的人都做在了龙舟上,只听见”嘭”的一声枪响,龙舟上的人都迅速划了起来。大家都拼命地往前划,惟恐落后。据说这也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人们还要挂艾草,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我听妈妈说,端午节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可以避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之说。

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6

先传来阵阵响彻云霄的吆喝声,后飘来丝丝令人垂涎三尺的粽子的气息,不禁使整个城市,都浸泡在端阳之中……古城温州,也恰似如此。

——题记

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端午,虽没有过年那般热闹光景,但是,那别有一番的情趣,也不得不让人留恋与盼望。

故乡的端午,也亦是如此。在故乡,每逢此时,家家户户都必然会准备一些箬叶,还有那泡过的白白的糯米,来包粽子。每家每户的孩子们都喜欢吃粽子,大人们也总会多做些,来解解我们的馋。包粽子,当然也是一个相当细致的活儿,不然,又怎的会这么麻烦!往往在包粽子之前,大人们会先选材,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糯米有两种,长糯米不适合包粽子,因为没有圆糯米粘性足,口感糯,所以,常常会选些圆糯米来。粽子,外加些自己的口味,大部分人都是喜欢蛋黄肉馅的粽子,所以,大人们把鸭蛋中的蛋清取出,留下蛋黄,放在一个碗里,然后在分一个碗,里面放一些搅拌过的不是很松散的小肉块,选材就算好了。但最麻烦的步骤还在下面,是包粽子,这也是最重要的。先选2-3片粽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即上面的粽叶压住下面粽叶一半,接着把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在这个漏斗中先放一小半糯米,再放一个蛋黄,附加着一些肉块,然后再放点糯米把这些盖住。糯米和漏斗口持平即可,太少了粽子很瘪,太多了包不住。最后,折叠粽叶使粽叶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线缠绕粽子4―5圈,系上活扣,吃粽子的时候方便解开。粽子也就算是包好了,放在锅里蒸一下,马上,一股清香便随之飘然,弥漫在空气之中。

端午,也不仅仅是包粽子一种活动,它还有一个更振奋人心的比赛,那就是赛龙舟了!

赛龙舟的场地也不止一个,但是,人们往往会聚在南塘河一带。每逢此时,大人们抱上孩子,匆匆跑到那儿,来准备观看。坐在龙舟上的23个人(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划手20人),个个都精神焕发,气势足足的。开始了,开始了!每一只船都向箭一般的冲了出去,站着岸上的人,纷纷加油助兴;船上的人也十分团结,一个个队员动作一致,又快捷,船中打鼓的人,奋进全身力气,边打鼓,边“一二一二”地吆喝着。这声音,响彻云霄,迎来了许多路人的驻足观望。渐渐的,渐渐的,人越来越大,声也越来越大,愈传愈远。大家在欢笑,吆喝声中,欢乐度过。

故乡的端阳,是那么的令人留恋,每每想起,总是那么的美好。端阳,盼你早点来到……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7

炙热的阳光,带着金黄的翅膀,扑簌簌的飞溅下来。窗外的世界,那份从芳菲的四月里一直延续下来的温婉和清爽,显然一日日的淡远了。随之而来的,是掩在婆娑之中的那些藤藤蔓蔓和枝枝丫丫罅隙里的光和影,在午后青白的阳光下,闪烁的有些耀眼。

那日,外出办事,闻到一股子荷韵的清凉,蚕豆的淡甜,粽子的飘香扑鼻而来,忽而晓得,一年一年的端午不知不觉悄然而至了。

就在昨日,母亲打电话一再叮嘱我端午节那天一定不能忘记“悬艾叶、挂菖蒲、吃粽子”的端午习惯。听筒的那头,母亲一遍遍絮絮叨叨不厌其烦的叮咛着;听筒这头,我一声声欢快平静的答应着,仿若彼此间要把所有的惦记和牵挂融在这年年如约而来的端午中。

记忆里,每一个端午节那天,一大早,母亲会带着我河塘或水渠边有露水的地方采集一大把艾叶,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她母亲说,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还可以保佑一家人无论漂泊在何处都能平安吉祥的生活下去。这种念想一直在心头温暖了好多年,直到今日还依旧!

不过,让秋雨难忘的还是挂香包和拴五色丝线了。小时候,对端午三宝不太懂,也就向往着那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香包和手腕花线了。清晰记得无论再忙再累,母亲总要在这一天抽出时间和精力,用好看的丝线和花布给我们姊妹三个做飘着艾叶香味的香包。

老屋的小院,是解放前那种又窄又深的小庭院,母亲搬来几只咯吱响的木椅子,坐在靠墙角的那棵粗壮的枣树下,六月的风轻轻扬扬的拂过母亲年轻娟秀的脸庞。一片片鹅黄柔软的枣花飞舞着,簌簌而下,跌落在母亲眉间和发丝上,不一会儿,那一片片碎花布就在母亲手里跟变戏法似的成了一只只活泼乖巧的花鸟虫草,母亲再用绣花线绣出溜圆眼,红红的唇,彩色的羽毛或尾巴,好看极了。

装香包的原料当时在农村真的不常见,还好,村西头的老中医和爷爷是至交,他平日里捻药材剩下的苍术、白芷、菖蒲、麝香、牛黄、香附等余物会让爷爷拿回来一些,母亲小心放在碗里,搅拌在一起,用勺子一点点装进做好的香包里,用鲜红的丝线锁边,最后,缝在我们的鞋子尖头上、衣服肩下五六公分处。至今还记得,我的身上跳跃的小猪头撅着嘴巴俏皮而活泛的跳跃着,同伴眼馋和羡慕的眼光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

花丝线不是现成的,母亲做起来并不容易,她要把红黄绿蓝等不同颜色的线拆成一股股,相互错开,搭配成看的花色,然后一点点在腿上捻成一整条,截成合适的尺寸,两头扎成蝴蝶结挂在脖子上,手腕上,脚踝上,一圈圈的,好看之极!偶尔,慧心的母亲会从箱子最底层拿出自己当年的嫁妆,从上面取下几个彩色珠子,栓在花线绳的两头,走起路来,叮当悦耳。

小时侯是早产,体弱,这种香包和花线绳在我身上直到十二岁,有一年实在有些不好意思,母亲还是箍着给我带上,还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你这瘦猴丫,乖乖戴上,省的病怏怏的,让我一次次的揪心!

后来,生活越来越好,北方也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了,这一天,母亲和奶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很多。有蜜枣的,豆沙的,水果的,还没出锅,已经香飘满院了,而我站在灶台前流口水的谗相一直让大人们忍俊不禁。

包粽子,江米,粘而香气浓郁。然而,那个时候,生活在北方的我们,想要吃到南方的大米,除非狠下心来奢侈一回。让我感动的是,每每端午的前几日里,母亲就留心那些走村串乡的大米商贩,但凡听到村子里有叫卖声传来,母亲总会撂下手边的活儿,急忙跑出去瞅瞅。碰上了,一斤大米,要用好几斤玉米或麦子才能换到,那白白透亮珍珠般的糯米,生生换走了父母沉甸甸的辛劳和艰辛,而母亲心满意足的抱着换来的三五斤大米,脸上美滋滋的笑容却一直沉淀在我心底。

北方少水,粽叶也是很难得的,多是用苇叶代替。芦苇叶,窄窄的面,很脆,一不小心,会包烂的,所以一般只能包一次,不过,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河塘水渠边到处都是。母亲会将芦苇叶子采回家洗干净,小心地叠在一起,舀上一勺糯米,一双灵巧的手随意翻转着卷几下,一只只棱角分明的菱形粽子就出来了。尔后,再用一根棉线缠绕起来捆扎结实,下到锅里,大火旺烧半小时,随后小火慢慢温着,过一会儿,就有一股子清甜的香味,慢慢的渗出来。

记忆犹新的是,那时的我,踮着脚尖,站在锅台边,流着口水急切的等着粽子出锅的惊喜和馋香,惹得母亲怜爱的摸着我的头:“丫儿,马上就熟了!”然后,就是从厨房里溢出的朗朗笑声,和着四下弥散而出的粽子清香,化作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腾而去。

如今,又是端午了,由于笨拙,不会象母亲那样穿针引线的绣出活泼可爱的虫草鸟兽香包,也没学会母亲包粽子的娴熟和灵巧,但儿时的苇叶粽子里裹着母亲沉沉的爱,捆扎着岁月匆匆消逝时悄悄永驻的温暖,却一直在我心底,永不褪色。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8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每每看到这个句子,心里总想起了屈原和他的端午。

若是过节,我的记忆总在老家中徘徊,当回到老家时,又是那么熟悉,老家感觉未怎么变化过,而城市中却常常焕然一新。新到令人不太熟悉,甚至无法适应。一切回到这里,都返璞归真了。

放下行李,打过招呼,我便发现空气中飘荡着一种特殊的味道——那是艾的味道!艾叶,好久不见了,我对艾叶并一陌生,曾经生过场大病,最张还是艾叶起了效果,我忽然发现各家门前都是挂着艾叶的,艾的香味飘荡在风中,伴随着艾叶被风吹断的声音,令人无比宁静,城市中端午节似平没人会挂艾叶到门口,不知是怕人偷拿去了,还是觉得房门紧闭的时候,放了艾叶也没用,只不过是个植物罢了,又招不得什么财。

回到了老家,自然是少不了吃的,更别说过节。过端午,吃得最多的肯定是粽子了,粽子与端午是无法分开的,就像屈原和他的《离骚》一样,犹如一体。粽子是婆婆亲手包的,虽不如买来的粽子美味,但吃着吃着,还是婆婆包的粽子,让我知晓了有种味道叫做家。那是种无法形容的味道,令浪子回头,令游者归家。令我为之动容。于是空气中除了股艾香外,还加一味粽香,一位母亲的思念。

暮色慢慢降临,是时候吃饭了。老家的布局很特殊,厨房和房子并一在一起,而是隔了个过道,而我则喜欢搬个凳子,坐在过道上,看来来往往的人们穿行于此,络绎不绝。大都是些不认识的人,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是什么使得人人都有股笑容?是这端午的一顿饭吗?说实话,更喜欢待在自家吃饭,并不喜欢去饭店中吃,家里吃饭更显温馨,而每逢过节更是如此,虽产在家中吃饭是上佳的,但却要花上半个下午去准备,看着婆婆进进出出的身影,却有些余心不忍,家里人多更需摆上两、三桌菜肴来招待亲人,可毕竟一年也就几次。艾叶的香味依旧飘散风中,我依旧坐在过道上等着开饭。

若是开了饭,怎能少得了酒?酒是为饭菜而生的,但我却不觉得有多么可口,我更喜于喝茶,老家找不到白开水,全都是茶,这茶可比不得《红楼梦》里妙玉那般讲究,水须是冬日天上落下的雪水,也不是那苏轼所说的“自在佳茗如佳人”般的好茶,它是世俗的,是柴米油盐醋茶中的茶,但爷爷对茶也是很珍惜的,茶需配得自己的水,而茶水须有个配得上的人来品,而在城市中,有谁能定下心来细细品这佳茗,细细品着茶之香、茶之韵?这老家的茶水入口是浅浅淡淡的苦涩,直至漫过喉咙,方能化去百味陈杂。渐渐的,苦味淡了,香味浓了,便如人一般,直至年过不惑,方能解开半辈子的羁绊,抱怨少了,享受多了。

品味这茶,也该品出了些道理,品出了些许人生的开端。就像早些年看到的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酒使人沉醉,茶却使人清醒了。而我便忙里偷闲,品了一天的人生百味,看了一天的世态炎凉。

若是有一天,城中人也能如此般度过端午,那时端午便不只在口中,更在心中了,希望下次的端午,莫要只要吃出来的罢。刚好,回来时是第二天中午,而各大酒店中,依旧是桌桌爆满,今天请客,想必都是请些同事、上级吧!这饭局,大多都是弄不清的,而他们却陶醉其中,我还不能一味就厌恶这饭局,说不定将来某时,我也需请人吃饭,那时,只望能“出淤泥而不染了。”

吃出一个端午,吃出一种精神。风中,飘来一阵香味,是艾叶?是粽香?是茶?已是分不清了,但总是印在我心中了。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9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今年的端午节。端午节对于我这种“吃货”而言,快乐就是美味的粽子啦!以往,我在端午节的“首要任务”就是“吃吃吃”。可是,今年,就有些不一样了。

端午节那一天,我们全家人都回外婆家过,一路上,我的脑子里全是一大群粽子在“飞来飞去”,有鲜肉粽、香菇粽、海蛎虾仁粽、豆沙粽……口水已经“流成一条小溪”了,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用手轻轻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馋猫,等会就给你一个大惊喜。”这可把我乐坏了,满脑子都是这个“惊喜”。

到了外婆家,我却结结实实地被这个“惊喜”吓到了――长辈们悠哉游哉的坐在旁边喝着茶,和去年长辈们忙碌的身影,竟相不同的是,今年在灶台旁打转儿的是一脸“苦大仇深”表哥表姐们了。长辈们有一种“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的眼神盯着站在门口手足无措,一脸懵圈儿的我。我被盯得不自在,我小心翼翼的问旁边刷粽叶刷得满头大汗的诗津哥哥:“哥,什么事儿啊?为什么外公他们在那里看啊?他们不帮忙吗?”诗津累得说话都上气不接下气:“因……因为……外公觉……觉得我们以往都……都是‘等着吃’,今天他让我们互……互换一下‘角色’,你也要帮……帮忙啊。”我发现,我们包粽子小队有一条“流水线”,先刷粽叶也是为了刷掉上面的尘土和细绒毛,洗糯米是为了洗去糯米上的脏东西,再拌料,再包起来,扎好,最后下锅。

于是,我被表姐分配在了“刷粽叶”这个小组,这可是个苦差事、体力活,刚开始,我十分卖力,颇有“拼命三娘”风采,一下子就刷完了那筐叶子,“也没什么难的嘛。”我得意扬扬地交了差,把粽叶递给了诗津“验收”,他瞟了一眼,说:“不合格,”说着,指着粽叶的侧、背面,“你看,这里还有绒毛。”我仔细地看了看,的确有,我刚才太急于求成了,把侧、背面的绒毛给忘了,我又拿起了刷子,又开始和粽叶做斗争,手又酸又疼,到现在还疼着呢。

总算忙完了,太阳已经落山,我们坐在夜幕下,吃着亲手做的粽子,格外香甜。

今年的端午节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我们不仅尝到了粽子,也体会到了长辈们平时的辛苦劳累,以后一定要珍惜长辈对我们的关心。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10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他到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尽。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到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我喜欢端午节的美、喜欢端午节的热闹、喜欢端午节的粽子,喜欢屈原那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欢玩的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1100字作文 篇11

端午节快要到了,这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是个重要的节日,可这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期末考前的“光明”了。端午节,对于我来说,其实是这样的:

端午节,吃爽?

端午节吃粽子,这正如清明吃清明饼,中秋吃月饼一样,是几千年来永远不变的传统。

市场上粽子渐渐多了,因为买的人多了。放眼望去,粽子什么馅的都有,蛋黄、鲜肉、豆沙。但我对粽子不感兴趣,于是见着了也像没见着,可妈妈却坚持每年都要买点放在家里,或遇上朋友送的,家里的粽子总能堆积如“山”。

端午节不像春节,在哪都能吃到大鱼大肉;也不像中秋,怀着浓浓的故乡情,闲暇时,迎着月光呡点小酒。唉,在我心里,端午节无非就是那几个粽子啃啃罢了。哪有什么吃爽?

不过,我还真的发现了,一个好玩的——撞蛋。小学里,我们总会带上编制的红色蛋带套在脖子上,里面放个咸鸭蛋或水煮鸡蛋。两人一起用力,看谁的坚固些,胜者再去比较,就连平时比较严肃的老师也笑着加入了。这也悄悄的让这个平时我不怎么喜欢的水煮鸡蛋,也变得好吃了。

端午节,玩爽?

端午节,又一个节假日,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对于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我总是打算在端午狠狠地把平时落下的觉给补回来。接下来,写完了作业,哈哈——一切都自由了!

但想象总归想象,现实又是这么的骨感。作业多之又多,玩的时间只好少之又少。再加上要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时间总是奔波在来回的路上。到了一处,空闲时,总是抽出大家玩的时间,去完成作业,被亲戚表扬为“爱学习”,殊不知,是作业没写完……

端午节,又象征着期末考,谁还有心思玩?一个劲的也只是:复习,复习,复习……

玩,也只是个传说!

但个人牢骚还仅仅属于个人,端午,也还是要过的!知道了韩国申请了端午节的权利,在这爱国的情感下,我们更要过好这端午,不让这些传统佳节失传在我们的手里。

又一个端午节,我可能会有点不一样的行动……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