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节日庆典 > 重阳节 >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实用八篇】正文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实用八篇】

时间:2023-03-26 22:38:46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精选8篇)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篇1

1.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2.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3.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4.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5.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6.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7.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8.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9.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10.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11.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2.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13.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4. 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5.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篇2

1.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梧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4.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5. 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6. 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7.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8. 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9.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0.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11. 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12.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重阳日酬李观》

13.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14.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露乍冷,寒将报。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樽在眼,从谁倒。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李之仪《千秋岁》

15.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篇3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篇4

九日酬诸子清代:妙信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①东篱约:指到东篱下去观赏菊花。典出东晋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尊:本指酒杯,这里还含其他酒具。草堂:指作者隐修的寺庵,以其简陋而称。

②树杪:树梢。高月句:谓月亮升得很高,天气很清凉,身上的衣服显得单薄了。

③经年:常年。九日霜:指农历九月初九,已至深秋,已是降霜的季节。

④绝世:冠绝当代,举世无双。独步:独一无二,一时无两。常用以比喻杰出人材。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篇5

1.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2.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4.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5.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6.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7.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9. 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0. 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1.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12. 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13. 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4.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5.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篇6

九日登长城关楼明代:王琼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这是一首由修筑长城的将领写的长城诗。长城关气势雄伟,登高远眺,朔方形势尽显眼底。此诗描写作者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景色,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用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筑长城的作用和意义。全诗洋溢着豪迈兴奋的感情,这在众多的长城诗中并不多见。

王琼在灵州、花马池等地留下了足迹和诗文,他的诗反映出明代边防的严酷现实和他忠于国事、勤劳为政的可贵精神。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篇7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篇8

西夏重阳明代:王逊

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①这首诗选自《宣德宁夏志》(《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

②功名炊黍寻常梦:用典。传说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及醒,主人炊黄粱未熟。事见唐沈既济《枕中记》。后遂用作典故,以“炊黍”比喻虚幻的梦境。黍,此处指黄粱。

③柝:旧时巡夜者击以报更的木梆。

④汉渠:指流经宁夏平原的汉延渠。

⑤薄俗: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⑥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后泛指南方人之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来把南冠作为远使或羁囚的代称。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