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团范文 > 入党程序 > 党执政第一要务范文(合集五篇)正文

党执政第一要务范文(合集五篇)

时间:2023-03-31 16:38:17

党执政第一要务范文(精选5篇)

党执政第一要务范文 篇1

党的xx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同党中央一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马克思指出:“一定物质财富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即一切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革命胜利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执政党义不容辞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也经历了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也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当看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要靠发展;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靠发展;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靠发展;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因此,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成了无的放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指导发展的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

党的xx大以来,以为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既强调要时刻铭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强调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党执政第一要务范文 篇2

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的主要思想包括:一是“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带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命题:二是“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自己的发展”,只有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三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我们自己发展”,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对外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内要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要实现国家统一,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自己发展起来;四是“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二是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就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三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能否大力发展生产力,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能否取胜。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四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更具有迫切性,在当代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前提、时代特点和现状决定的,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

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强烈,乃至霸权的和强权政治的压力,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1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指,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个命题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提炼出来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发展问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问题;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发展问题;在“三个代表”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发展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以发展作为思想红线来贯穿的。(2)这个命题凸现了发展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第一要务”的位置,说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的任务、中心的任务、压倒一切的任务。

2、之所以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第一,这是由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并将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始终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任务始终致力于发展,执政的措施始终围绕着发展来制定,执政的成效始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第二,这是科学总结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最为深刻的教训,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关系到执政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维护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显得迫切;

第四,这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变化实际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非常迅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唯一正确决策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总之,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又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能不能解决好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

3、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途径;二是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三是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适用于整个初级阶段的一个长期的基本的方针,它充分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1)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2)改革是动力,是第二次革命,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稳定是前提,是保障,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5、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也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

(2) 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第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社会经济安全地运行。第二,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第三,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

(3) 近年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就业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稳定大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器作用。

(4)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7、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指,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个命题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提炼出来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发展问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问题;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发展问题;在“三个代表”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发展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以发展作为思想红线来贯串的。(2)这个命题凸现了发展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第一要务”的位置,说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的任务、中心的任务、压倒一切的任务。

总之,我们大力搞好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这既有利于方便社区群众的生活,满足社区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又有利于促进社区经济产出的增长,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多做贡献,更有利于社区解决民生之本的劳动就业问题,促进社区的安宁稳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抓住了经济发展就是抓住了根本、抓住了民心、抓住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

党执政第一要务范文 篇3

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这一重要论述,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而客观规律又是由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构成的。从社会规律的存在范围、所要求的条件与具体作用来看,普遍规律是对人类社会全部历史过程及所有国家都起作用的规律,特殊规律则是对人类社会某些阶段和一定国家起作用的规律。

作为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既要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要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特殊规律。 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贯穿其中最基本、最本质、最核心的是“发展”。人类社会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的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它既指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也就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第一要务”,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要务而言的。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表明在我们党所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处于首要地位和中心任务的是发展问题。

正是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间这种内在的有机统一出发,提出要“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揭示,是历史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战胜种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迫切需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

本世纪头20xx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和主动精神,善于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善于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一项全面、协调的系统工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若干重大关系。当前特别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过程中各种利益的关系

党执政第一要务范文 篇4

发展既是世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也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所要考虑和解决的第一位的问题,并应当贯穿于执政治国的全过程。执政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着眼于发展、围绕着发展、有利于发展。执政的目的,是要解决发展的问题;执政的措施,要围绕着发展来制定;执政的成效,也要用发展的实绩来检验。党在执政中必须坚持把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其他的事务都要与这个中心相适应、相配合。

1.1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

毛泽东强调发展是基础。首先是因为新中国的发展起点比较低,需要发展。新中国的发展是在贫穷落后的一个烂摊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水平极其低下。其次是因为新中国的发展任务重,必须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便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来系统地思考、研究和阐述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中,一共有1066处使用了“发展”这个词,发展”一词出现的频率,就可以看出,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脑子里想得最多是发展。首先是因为发展问题仍是我们时代的主题。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虽然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整体上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其次,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重点在“发展”上,故本质论的定位首先在于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上。其三,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体现的前提。邓小平多次谈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要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势,体现出自身特有的优越性,必须极大发展生产力,经济高度繁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有余。其四,“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是其他大道理都必须服从的“硬道理”。

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解决诸如社会就业问题、收入增加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也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始终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国际间的竞争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力量抵御任何自然的和社会的风浪,顶住任何外来的威胁和压力,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认为:“关键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xx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的认识,上升到全新的战略思想高度。他明确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所以“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为此,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大力解放和科学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2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提升中国国力和地位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总趋势,任何国家要跟上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把发展作为首选的国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遏制和“西化”、“分化”图谋,也不会改变。例如美国重返亚洲以来对我国的围堵和遏制。我们既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又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压力。所以,我们只有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们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们国家也只有真正发展了,才能在多种可能出现的危险面前,游刃有余,应对自如,才有解决问题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回旋的余地也就大了;不发展就会被动挨打,就会受制于人。可见,提升中国国力和地位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3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事业。因而,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高标准,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党是人民群众的代表,始终忠实于人民群众,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最大意愿,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大利益。我们党的一切活动,都要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一切关于发展的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发展的成果,最终都要为人民所享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和推进发展时,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1.4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经济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社会不会和谐;经济搞上去了,但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民群众不满意,社会也不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拒绝贫穷。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富裕,则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的和谐程度就高;经济停滞不前,群众生活贫困,则社会的和谐就低,甚至会出现动荡和混乱局面。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发展,根本在发展,必须在发展中实现和谐。

党执政第一要务范文 篇5

党的xx大提出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xx届四中全会又再一次提出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实际上也谈到了关于发展的问题。今天,我主要就“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深化对“第一要务”的认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目前我们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家都十分熟悉,其重要内涵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我们谈的发展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等,首要的应该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最根本的、最关键的因素,发展最终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我们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就决定了我们的上层建筑。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生产力发展起来。从发给大家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可以看到,第一篇文章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讲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三年、五年的事,也不是十年、八年的事,它甚至是上百年的历史时期。这个初级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我们的生产力落后,生产力不发达。这个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在这一历史时期内,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的咬住生产力的发展、咬住经济的发展。如果离开或偏离了它,我们就偏离了大的方向。

所以,这次先进性教育提出了要做到“两促进,两不误”,既要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又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先进性教育活动搞得好与坏,就要看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没有较大的提高。如果说XX年我们迈了一步是70公分,而XX年迈的也是70公分,我认为我们的先进性教育就值得打一个问号,为什么?因为我们去年没有搞先进性教育,就走了70公分,今年开展了先进性教育,迈的步子还是70公分,那么开展与不开展一个样,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开展教育活动是一种手段,目的就是要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阳朔经济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自己跟自己比,这几年不断上新台阶。去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了15.3%,超过了14个亿,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了一个亿,实现了1.08亿元,增长了15.4%,与全市保持了同步。今天上午,王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反映的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刚好也是15.4%。我们的固定资产投入增长了50%多,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目标,也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目标。但是,总体来看,我们的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和经济基础还非常落后,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年,我们的人均gdp才4729元,不到全国人均水平(10532元)的一半,比自治区人均水平少2050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80元,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多元,低于全市的人均水平。从企业来讲,我们缺少大项目、大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只有6家,税收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屈指可数,只有3家。我县是旅游大县,但是真正能够摆得上桌面的没有几家企业,这也就是阳朔的现实。从理论及实际上讲,县四家领导班子始终不能偏离加快经济的发展这个主题,如果偏离了这个主题,我们所讲的先进性教育,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都是空话。只有加快我们的经济发展,增强我们的经济实力,才能最大地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