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工作计划 > 学习计划 > 学习计划怎么写格式(精选三篇)正文

学习计划怎么写格式(精选三篇)

时间:2024-05-27 10:53:11

学习计划怎么写格式(精选3篇)

学习计划怎么写格式 篇1

为了深入贯彻--《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落实《九龙坡区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工作要求,围绕我校本学年工作意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现拟订我校教学工作如下:

一、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同志"三个面向"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力争在"教育质量年"超越区教委下发的各种教育质量指标,为实现我校三年创区级示范小学而奠定基矗

二、教学工作的目标及任务

1、6-12周岁儿童入学率100%,以较高的教学质量吸引区外学生。

2、6-12周岁盲、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率:盲童85%以上,聋哑童90%以上,弱智儿童98%以上。

3、6-12周岁儿童在校年巩固率100%,全校无流失生。

4、1-6年级学生操行合格率100%,非语数学科成绩合格率99.5%以上。语数双科合格率:1-2年级98%(小班99%)以上、3-4年级96%(小班98%)以上、5-6年级95%以上;语数双科优分率(85分以上为优分):1-2年级85%(小班90%)以上、3-4年级72%(小班76%)以上、5-6年级70%以上。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加强教师培训,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推进课程改革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标志是: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力促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构建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为完成"推进课程改革,抢占课改高地"的首要任务,依据教研室工作计划,按照学校工作意见,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建立"三级"培训网络,深入开展新课程培训工作。

(1)、以校区级培训为主要途径,提高教师群体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学校教导处组织带领全校教师深入学习课改理论,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要求教师积极参加进修校举办的有关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专题培训,深入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教师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感到适应能力。

(2)、以校中心组培训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改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我校中心组现有成员15个,年龄结构属青年型,涉及学校多学科。做好中心组的培训工作无疑将会起到以点带面的功效。本期中心组将开展好一月一次的集中研究、学习活动;加大成员之间学习、交流、探讨的力度;办好一月一期的学习小报;坚持开展与新教师结对子的师徒互帮互学活动。

(3)、以教研组培训为着眼点,提高教师个体对新课程的驾驭能力。学校三个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标准的研讨"、"课程教法培训"、"三课活动研究"等,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难题,引导教师实施"教育行动研究",激励教师在行动中反思,在研究中提高,在课改中成长。

2、严格按照上级教委要求,加强课程计划的规范性管理。

本学年,我校一年级严格按照区《课改实验方案》要求,认真执行新课程计划,积极开展新课程实验,保证排齐课程、排足课时。在"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设置时,围绕科技、劳动、环保、英语、计算机和校本课程内容开设:班队、计算机、英语、劳动、写字、文体。2-6年级照原计划执行。

3、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

(1)、学习型的管理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学管理者和教师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并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学习型的组织,才能与时俱进。实施学习型的管理,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是学习的共同体,使管理者与教师间成为合作的伙伴。每一次有关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教导处将及时告之教师,教师每一点值得推广的经验将在学习活动中交流。我们倡?quot;比谁学习次数多,比谁学习内容好,比谁学习方法巧"。

(2)、互动式的管理

互动式的管理不再是被管理者的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如:关于备课改革,教师将全程参与研究与制定实施意见,保证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增强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让教学的管理与教学的实施相互沟通、相互影响,进而达到共识、共进。

4、大胆探索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此次课程改革响亮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发展的功能。根据区教委及学校工作要求,我校将在小班、一年级引进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这种新的评价方式,其他各班针对实际选择。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执行《小学教研组工作常规》,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教研活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重点,突出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加大综合性学习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内容的研究力度。同时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要充分发挥"三课"作用,结合专家理论讲座、专题研讨、自学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教学实际,不断提升教学研究的能力。

2、加强教学"六认真"的管理。本学年,学校教导处将根据区教委修订的教学常规两个"六认真",及时制定出《黄桷坪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两个"六认真"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两

个"六认真"的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加大对学生、老师课堂常规的检查与监督力度。

3、教导处在书记和校长的带领下,坚持起始年级和重点班级的视导制度、每周听课查课堂制度,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我校教学最新动态。本期完成《黄桷坪小学教学质量单项奖励办法》的补充与完善。

4、做好试卷的管理发放工作。本学年试卷将继续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教导处做好各年级教学质量的抽查工作,采集教学质量的第一手信息,有效发挥《质量监控体系》的作用。组织好半期考试,为本学年开始小学四、五、六年级的语文、数学两科的期末考试实行统一组织、统一阅卷、统一分析,奠定良好基矗

5、根据要求,结合实际,依托课改,开展好第六届教研月活动。

6、做好学籍核对等教务工作。

学习计划怎么写格式 篇2

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期盼:明天的我要更精彩。因此,我们会更多地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展现着自己迎接新学期的新气象。我发现今天的老师,同学们都把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把自己的办公室.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祥和向上的新气象。相信在这种新气象的感染和鼓舞下。我们全体师生必定回在新学期取得新进步。

为了实现我们的新进步: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新目标。我们每一位师生在自己的人生大目标下,都会有着符合自己实际的更高.更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应当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作一番具体的分析,找出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抓住关键,持之以恒,在目标的引领和激励下,必定会取得新的进步。

其次,我们更要有三个新的努力。第一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事要靠自己做,自己是自己发展.进步的内因,付出一份努力才会换取一份收获。学习并不是一种兴趣,而是一种责任,是我们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为自己,为所有关心我们的人更是为期盼我们成材贡献的国家。同时学习必定会有负担。没有苦的.累的过程,就不会有我们的进步和提升,无论是今天的学习,还是明天的工作都是如此。第二是老师的努力。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者,他们的教育帮助.引导和鼓舞都会促使我们的进步。因此,千万要虚心接受老师们每一天的教育和帮助,同时还要心存感激,感激老师给的每一份教育和帮助。没有老师们今天严格的教育,就不会有我们美好的未来。对老师的努力越感激,我们就会越努力,就会越进步,就会像我们的老师一样,一样的优秀和成功。第三是好朋友的努力。好朋友有很多,我们的父母.老师.同学等等。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好朋友一样去爱他们,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好朋友是知心者。我们把自己的目标.困难.喜悦.悲伤.所思所行都告诉他们,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的帮助和监督,而每一份帮助和监督,都是我们前进的助力和动力,我们就会因此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新进步。

同学们,老师们,祝愿我们一中每一位师生在新学期里,以新的气象,新的努力,取得新的进步!

学习计划怎么写格式 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深入学习大纲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初一(2)班语文教学工作。本班有学生58人,我发现本班的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基础一般,行为习惯差,表现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兴趣不是很浓,语文综合素养不强。学生只会理解简单的文章,较长的文章就无从下手,习作能力也较薄弱,以后教学中有待加强。

三、加强教学能力

为了加强教育教学能力,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会不断加强自身教学能力:1、备好课,钻研教材教案。

2、常听课,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取长补短。

3、买教学书籍进行学习。四、工作措施

我会抱着边学边教的态度,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研读教学大纲,使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在各课教学过程中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1、用普通话教学,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是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教会他们掌握普通话的说话技巧。

2、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每篇文章课文之后,补充一点的课外阅读,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先从基础学起,从学生的遣词造句,积累词句,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留意身边的事物,发现良好的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5、按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