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实习报告 > 实习总结 > 2024年在报社的实习总结(热门三篇)正文

2024年在报社的实习总结(热门三篇)

时间:2024-02-07 21:24:14

2024年在报社的实习总结(精选3篇)

2024年在报社的实习总结 篇1

从7月13日开始,截至8月30日,我在南方日报东莞站实习了45天。我的专业是小学英语教育,但来到报社实习做文字记者,我并不觉得矛盾,反而发现两者有许多共性。比如,教育是一种传播,新闻也是一种传播。搞教育要因材施教,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做新闻也要“因材施教”,搞党报的时刻记着自己在对党和领导说话,办都市报的总想着老百姓关注什么。

45天,洗去了我的书生意气。新闻对我而言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字功夫,而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和反映。新闻有地域之分;新闻人有国界之分;新闻机构不可能不考虑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和社会影响。从新闻线索的获取,到根据报纸的定位和风格判断新闻价值,再到.写编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

但是,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写好新闻。令我感受更深的是,如果没有博尔特般的行动速度,就赶不上日报的出版进度;如果新闻敏感性不强,就会因错失新闻而捶胸顿足;如果没有驾轻就熟的.访技巧,就算找到了知情人,也可能无功而返;如果社会经验和阅读经验不足,就会影响记者的创造力。

截至8月24日,我发表了28篇文章,近4万字,涉猎了许多题材,如现象、会议、报料等。会议现场我跑了许多次,如东莞拟增加出租车听证会、特约研究员会议等,慢慢跳出了对会议的肤浅认识,即某某单位召.某某人在某某地就某某事开某某会,然后打个腹稿,在会议消息主体部分写上某某领导说,或某某与会人说。

工作后跟会,我会先把工具箱备好——若干支不同颜色的笔、笔记本、录音笔、名片、笔记本电脑等——然后思考为什么突然召开这次会议,发生什么事情了,会议中有哪些新闻,新闻背后有没有新闻。一方面,我会尽量..全面的`新闻材料,另一方面,写作时根据事实本身,.用最优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模式或许有些.想化和完美主义,但是记者的大脑每天都在激荡,不就是为了做好新闻吗?

除了会议新闻,这些日子还接触了现象报道,如《公路绿化树过高竟引来车祸?》、《买本杂志真的好难》、《暑期学生打工频遇陷阱》等。

现象报道曾一度令我倍感头疼,因为我不单无法像报道会议一样轻易获知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还时常怀疑它的真实性。如在.写《酒店影楼不抢“七夕”蛋糕》一文时,我拨打了几个酒店和影楼的电话了解“七夕”和“九九”婚宴和婚纱摄影预订的情况的。最后发现,这些酒店影楼并不重视这两个传统节日。当段老师打上“酒店影楼不抢‘七夕’蛋糕”的标题时,我立马困惑了。因为我觉得它的真实性是模糊而不严谨的。东莞可能有上百家酒店影楼,而我只.访了不到十家,这可能只是局部事实,而非.体事实。没有任何一个权威的调查告诉我,酒店影楼真不抢。随后,在与段老师的交谈中,我第一次认识了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也更坚信新闻真实性是做一切新闻的出发点。

当然,在实习中,我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社会经验太浅了,.写编过程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

跑报料新闻时,一次遇到珠宝店盗窃事件,我像一艘航行的船迷失在茫茫的雾海中,四周围找知情人,最后得到的是残缺的事实。

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编的艰辛,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尤其是带我的郭老师,曾指导和帮助过我的马老师、谭老师、欧老师、段老师、刘老师等。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2024年在报社的实习总结 篇2

在20xx年x月至x月我来到了xx日报社开始我的毕业实习,决定考研的我选择了分散实习。

一、真真切切的认识了党报,实实在在的做了一回记者

《xx日报》是xx市的党政机关报,在来到报社之前,我党报的性质、办报原则、党报的编辑过程发行都的,月的实习,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它的强烈的党性;也知道了这份报纸是不对外销售的,它主要是发送至各个职能、各个党政机关的报纸;更懂得了它的办报原则和方针全心全意为为社会服务的。

《xx日报》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着为党为服务的理念,这是我的感受。这份报纸是一份四开四版的,每天出版(星期天除外),而且对重大新闻的报道,有版面是转载《日报》上的重大新闻,偶尔有两个版面是转载新闻。《xx日报》还有两个特刊:《文化前沿》(星期一出版)和《财智时代》(星期三出版)。在实习期间,我还在《xx日报》上又是刊登的新闻会是这两三天之内的新闻,而并非所有新闻当日的。陆定一先生“新闻是指新近的重大时事的报道”定义,发布新闻合情。是我以前那种古板的想法不同,我着学习的好奇心。

在实习期间,我还对xx日报社摄影部些许的,进去实习后才知道,原来记者出去采访是不需要拍摄新闻图片的,要上报的主要图片由摄影部派人去拍,而新闻记者只是记录现场和撰写新闻稿,图片会由摄影部的记者直接发送到主编那里,分工非常我的相机完全作用也使我发表新闻图片,但拍摄了难得的新闻照片留着给做纪念了。

最后还有一点,关于记者采访内容的感受,是党报《xx日报》的记者们采访的群体上市委市,个职能分支,采访的内容上关于工业、农业、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与政绩政策的内容。很少有有趣的内容与晚报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眼便可以看。有些软新闻都谋杀案、天文奇观之类的事件。

这感受这份党报的性质之后,我跟随老师采访了xx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仙桃市考察团、市委常委考察园区经济建设、市委常委会议等,对人物事情的采访使我感受到了《xx日报》的性质了对党报内容的和党报新闻的采写。

二、实习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敏感性

此次实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最的印象我的老师彭老师新闻的敏感性他报纸的热爱,记者这份职业的喜爱。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素养给我留下印象,这也我在实习期间前进努力的动力。

老师是90年代初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新闻媒体工作已近15年,在报社也可以说是主笔记者了。他主要每个星期《财智时代》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这份特刊的主编。这份特刊主要是报道经济的新闻,主要采访的各大银行、信用社、税收经济报告会。与和打交道需要对经济政策非常,还要各大银行的办行原则的借贷款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我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大四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个难题,这里面关于经济专业的知识非常多。

天去报社,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整个人都蒙住了,这是以前完全没注过的,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重大的经济政策会,真正要运用到生活,脑海中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星期的去关注经济、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经济新闻,培养对经济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汇报关注过的新闻。老师的和教育,我开始去琢磨去经济领域,慢慢的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敏感。

实习的很短,我可以想象初彭老师当初刚进军经济领域时的样子,他肯定付出了,做了我不知道也不懂得的努力,他肯定读了关于经济的书籍,看了许多经济报纸,浏览了无数的财经网页。他有深厚的功底才可以教育么段的内对经济领域有全新的和认识。与此,他似乎时刻着新闻的敏感性,时刻关注重大事件的。这是我在他身上学到的知识,这将对我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才产生重大作用。

这是以前完全没注过的,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重大的经济政策会,真正要运用到生活,脑海中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星期的去关注经济、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经济新闻,培养对经济的敏感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新闻事业

实习回来后,听到同学说实习对新闻行业都完全失去了兴趣,甚至还有同学说以后绝不从事新闻工作。听到的说法,心里怪怪的。从整个多月的实习来看,我不并觉得新闻媒体如此不堪,也同学们那么强烈的想法。

还记得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完全是喜欢行业,这份工作,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即使听到过关于行业不好的传言,但我仍然深深的爱着领域。我喜欢去实习,我可以看见更多社会上的美好与不堪、到更多的有用的没用的信息、更多的人际交往和生活的方法。都使我增长了见识,了认识事物的能力,学会了全方位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将走入社会的我而言,经历和经验是多么的宝贵,也许它可以为我扫扫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办公室里,所有记者的笑脸和工作的神情鼓励着我,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不畏艰难,不怕累,盯着烈日冒着大雨的出去采访,的职业素质值得我学习。短短的里,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闻采访与写作之中,才的感受新闻媒体的魅力,才会对新闻记者职业产生敬意。暑假下来黑了好多好多,这是值得的。

收获当然也会欠缺的地方,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在专业素养的与不成熟。自主挖掘新闻线索的能力不强。老师是特刊,每个星期才出一次,忙完老师分配的任务后还有空闲的,段空闲内,去挖掘新闻线索而是坐在办公室看报纸、浏览网页或者跟着记者出去跑跑,的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及写作有待。平时在学校写的新闻很少,加之锻炼的机会少,并且要撰写很的领域的新闻是有难度的,但平时的不积累、不锻炼才会此种在实习期间。体会给我上了的一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的学习将会是我以后人生路上的的课程。

2024年在报社的实习总结 篇3

引子

从就读新闻专业以来,我一直向往每天在外面跑新闻的生活,可以见识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用自己的文字让生活更加美好,那一定是坐班的上班族无法体验的快乐。

暑假的专业实习,我来到了北京青年报的本市热线版,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做一名记者的辛苦和快乐,同时让我对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初来乍到之热线篇

第一天到报社报道,看着北京青年报20层的大楼我真紧张了一阵,电梯上下的人们互相搭着话,聊得也都是报纸上的今天的好新闻,头版的图片如何如何。我感觉北青的氛围一点一点正感染着我,也想要尽快融入到这种紧张有序的生活中。到了本市热线版,热线组的老师都很亲切,老师告诉我:记者都是下午上班,而且一般不来报社,有活儿就直接从家去然后写完稿晚上八点前发给编辑,工作就完成了。听到这个我长出一口气,暂时放松了,原来记者的生活似乎也挺安逸的啊。但当我体验过记者生活,才了解其中滋味。

编辑安排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接热线。专门负责接热线老师告诉我,接热线基本是所有实习生的第一课。接听电话,把事件重点记下来,最重要留下联系方式,以备日后记者和线人联系。但老师也告诉我说,记者一般会比较关注车祸爆炸等突发事件,但所有来电都要耐心的'听,然后做好记录。在接热线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无能为力,虽然是关注身边的急事难事怪事趣事,但热线组是无法切实为市民排忧解难的,只能让问题得到关注,但当市民需要切实的帮助打来的时候,我感觉真的很复杂,也十分无奈。这中间也确实接到一些有意思的电话,很多热心市民关注北青报,关注身边的生活。接热线同时也提高我了与人沟通,筛选信息的能力。

下面列举些我接到的热线之最:

最艰难的父亲———为了救治白血病的孩子已经倾尽所有,现在家里只能喝粥,急需医药费,求助红十字无果。

最差劲的veva手机——最多一天接到4通电话都是反应veva手机质量太差,与电视购物上承诺严重不符,并且没有售后服务。

最可怜的爱情失败者——名三十岁男子来电说,比自己小7岁的老婆和网友跑了,卷走了他所有的现金和存款,留下他和仅两岁的儿子,他们甚至没领结婚证。

最无厘头的登广告要求——名男子要把自己的左脚脚底板给商家作为广告展板,问为什么要用脚底板,他解释人们越是看不到越是好奇,从而达到宣传商品的效果……

最有责任感的市民——体育大学已退休教师,曾经向有关部门反应多达30多次体育大学大门外有影响市容的残破小房,一直无人管理,严重影响北京城市形象,愿意带着记者亲自走访。

最现实的线人——因为提供线索被采纳后会有线索费,所以也就产生了一些专业线人,在热线组最出名的要数马先生了,他每次都会先问你有兴趣做这条儿吗?有的话我再告诉你……

最巧合的来电——有一位女士来电指名找我,说我和老师做的那条新闻就发生在她家附近,那天正好我负责接热线,她说感谢你们对这问题的关注,当时我真是感觉好奇妙。

在接热线的半个月里,我确实感到,我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新闻的敏感性还不够,有时普通市民有着更细微的观察力,他们发现社会中存在的的问题,苦于找不到解决的渠道,求助于媒体,说明他们是很信任并且依赖媒体的,我也感到隐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又觉得自己的能力其实很有限,除了安慰的话语,也只能帮他们记录下来,而后编辑看了热线记录又会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而放弃,很多的最后都是以不能做,不好做而告终。间接的帮助也是无法给予,这些信任遭到不得已的冷遇多了以后,是否还能坚定的存在?我希望市民能够多些理解,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然后媒体人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